CN108848211B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48211B CN108848211B CN201810560812.XA CN201810560812A CN108848211B CN 108848211 B CN108848211 B CN 108848211B CN 201810560812 A CN201810560812 A CN 201810560812A CN 108848211 B CN108848211 B CN 1088482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ner
- plate
- housing
- flat plat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壳体包括玻璃主体和角部,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平板部和由平板部的各个边缘弯折延伸的侧边部,所述平板部和两个相邻的侧边部交汇的角处设有通孔,所述角部填充所述通孔。上述壳体,平板部和两个相邻的侧边部交汇的角处设有通孔,避免了热弯时角处的玻璃被挤压,采用另外制作的角部填充间隙,实现了壳体的整体性,并增加壳体的抗摔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的玻璃壳体采用玻璃热弯方法进行制造时,四角处的玻璃容易被挤压,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开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以解决玻璃壳体的四角处热弯时被挤压而容易开裂的问题。
一种壳体,包括玻璃主体和角部,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平板部和由平板部的各个边缘弯折延伸的侧边部,所述平板部和两个相邻的侧边部交汇的角处设有通孔,所述角部填充所述通孔。
上述壳体,平板部和两个相邻的侧边部交汇的角处设有通孔,避免了热弯时角处的玻璃被挤压,采用另外制作的角部填充间隙,实现了壳体的整体性,并增加壳体的抗摔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平板部和侧边部两者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并连接相邻的两个角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方案:
所述连接部的截面为一字型,贴合在平板部或侧边部的内表面上;
所述连接部的截面为L形,同时贴合在平板部和侧边部的内表面上;
所述连接部的截面为U形,同时贴合在平板部和侧边部的内表面上,且充满平板部的内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板部的各角处设有第一缺口,并具有第一切面,所述两个相邻的侧边部之间设有第二缺口,并具有第二切面,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一起形成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一起围设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方案:
平板部和侧边部之间垂直或呈钝角,且平滑过渡;
第一切面与第二切面之间平滑过渡;
还包括设置在平板部和侧边部两者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并连接相邻的两个角部的连接部,所述角部和连接部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扇形板和弧形板,所述扇形板填充所述第一缺口,所述弧形板填充所述第二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形板包括第一侧面、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一切面贴合,所述扇形板的外表面与平板部的外表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二侧面、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二切面贴合,且弧形板的外弧面与侧边部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板部、侧边部和角部的内表面上设有装饰层。
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组件和壳体,所述显示屏组件与壳体的侧边部配合并盖设平板部和侧边部围设的空间。
上述电子装置的后壳为所述壳体,所述显示屏组件与壳体连接并盖设平板部和侧边部围设的空间,所述壳体取代后盖板和中框,使得电子装置的结构简单且易组装。
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提供平板玻璃,确定平板玻璃的热弯线,并在平板玻璃的角处开设通孔;
步骤b,沿热弯线热弯平板玻璃的各个边缘,得到具有平板部和侧边部的玻璃主体,玻璃主体的角处具有通孔;
步骤c,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填充所述通孔形成角部。
上述壳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平板玻璃上开设通孔后热弯平板玻璃,在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填充所述通孔得到壳体,避免了玻璃热弯时角部被挤压从而产生裂纹,增加看壳体的抗摔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弯线与通孔的圆周相交,且相邻的热弯线的交点为通孔的圆周的圆心,相邻的热弯线相互垂直,并围设通孔的圆周的四分之一圆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背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I-I向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壳体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壳体的另一角度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壳体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图7所述壳体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壳体的平板部和侧边部的三维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图9所示结构热弯之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电子装置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电子装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为手机,电子装置包括壳体10和显示屏组件600,壳体10作为电子装置的后壳。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壳体10可为电子装置中的显示屏组件600的盖板。在以下叙述中,以壳体10为手机的后壳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手机壳体10包括方形的平板部100、侧边部200和角部300。平板部100、侧边部200的材质为玻璃,角部300的材质为透明的高分子材料。侧边部200位于平板部100的四周,与平板部100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平板部100和两个相邻的侧边部200交汇的角处设有通孔400(示出在图10中),所述角部300填充所述通孔400。
因玻璃热弯后四角处被严重挤压,强度较低,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开裂,本实施例采用四角开设有通孔400的玻璃进行热弯,避免了四角的玻璃被挤压的情况。所述角部300填充通孔400,使得壳体10为完整的壳体。所述角部300为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C塑料)、亚克力或环氧树脂等,使得角部300的透明度与玻璃壳体的透明度相似,填补通孔400的同时也增加了壳体的强度,使壳体不易被摔碎。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玻璃热弯之前先在四角处开设通孔400,得到如图11所示的结构,沿热弯线130热弯,得到如图9所示结构,侧边部200与平板部100之间垂直或呈钝角,且平滑过渡。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B部放大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平板部100的四角均被切割,形成第一缺口410,并具有第一切面110。相邻侧边部200之间存在第二缺口420,并具有第二切面210。每一个第一缺口410均与相应的一个第二缺口420连通,第一缺口410和第二缺口420一起形成所述通孔400,所述第一切面110和第二切面210一起围设所述通孔400。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角部300包括相互连接的扇形板310和弧形板320,所述扇形板310填充位于平板部100的四角的第一缺口410,所述弧形板320平滑过渡连接相邻的两个侧边部200并填充所述第二缺口420。如图3和图5所示,角部300的厚度等于热弯玻璃的厚度,扇形板310的内表面与平板部100的内表面平齐,扇形板310的外表面与平板部100的外表面平齐;弧形板320的外弧面与内弧面平行,且分别与侧边部200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平滑过渡。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形板310包括第一侧面311、内表面和外表面。图5为从壳体的内表面观察壳体的示意图,图3为从壳体的外表面观察壳体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5所示,角部300在装配状态下,第一侧面311与第一切面110贴合,扇形板310的内表面、外表面分别与平板部100的内表面、外表面平齐。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320位于扇形板310的弧状边缘上,且所述弧形板320的弧度与扇形板310的扇形的弧度契合。弧形板320包括第二侧面321、内弧面和外弧面。图3和图5所示,角部300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侧面321与侧边部200的第二切面210贴合,且弧形板320的外弧面与侧边部200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弧形板320的内弧面与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之间平滑过渡。
图7为连接部500与角部300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角部300之间设有连接部500。所述连接部500的材质与角部300相同,与角部300为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500为条状物,连接于相邻的角部300之间。如图8所示,连接部500与扇形板310的边缘和弧形板320的边缘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角部300的扇形板310和弧形板320内表面上均充满了连接部500,而不仅仅如图8所示的只是边缘部位与连接部500连接。如图8所示,连接部500的截面为L形,一部分贴合在平板部100的内表面上,另一部分贴合在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上,且连接部500位于平板部100的内表面上的部分同时覆盖在扇形板310的部分内表面和平板部100的部分内表面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部500的截面为“一”字型,贴合在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上。在又一实施例中,连接部500的截面为“一”字型,贴合在平板部100的内表面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部500的截面为U字型,贴合在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上,且连接部500与壳体的所有内表面均贴合。连接部500和角部300作为一个整体,与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牢固。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表面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可提高壳体10的美观度和质感。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蒸镀的方式在壳体10内表面形成一层膜,以作为装饰层,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可在壳体10内表面上喷涂油墨,或在壳体10的内表面粘贴薄膜以形成装饰层。如可将装饰层设置成黑色,避免透过壳体10看到手机内部结构,同时使弯边200和平板100更具一体化的视觉效果。当然,装饰层上也可设置图案,增强手机后壳的美观性。在其它实施例中,装饰层也可具有防水、绝缘的功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的后壳为所述壳体,所述显示屏组件600直接与侧边部200连接以盖设壳体10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取代后盖板与中框结构,使得电子装置的结构简单且易组装。
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提供平板玻璃,确定平板玻璃的热弯线130,并在平板玻璃的角处开设通孔400;
步骤b,沿热弯线130热弯平板玻璃的各个边缘,得到具有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的玻璃主体,玻璃主体的角处具有通孔400;
步骤c,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填充所述通孔400形成角部300。
如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包括,在平板玻璃坯上根据壳体尺寸确定热弯线130,所述相邻的热弯线130相互垂直,四条热弯线130围设成方形。热弯线130以内的部分的尺寸与平板部100的尺寸相同,热弯线130以外的部分则会被加工成为侧边部200。将平板玻璃进行CNC加工,在平板玻璃坯的四角处以相邻热弯线130的交点为圆心开设通孔400,使得热弯线130在通孔400以内的部分被切除,即热弯线130的角部被切除,形成相互连接的第一切面110和第二切面120,第一切面110位于热弯线130以内,第二切面120位于热弯线130以外。所述第一切面110包括通孔400的四分之一圆弧面。即相邻的热弯线130围设通孔400的圆周的四分之一圆弧。开设通孔400使得热弯后得到的壳体的平板部100的四角形成所述第一缺口410,相邻的侧边部200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缺口420。
如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包括,将四角处开设有通孔400的平板玻璃按照热弯线130进行热弯,得到四角处具有通孔400的玻璃主体。玻璃主体包括四角被切割的平板部100和四条相互连续的侧边部200。所述侧边部200垂直于平板部100,或侧边部200与平板部100之间呈钝角。在一实施例中,侧边部200可以代替中框直接与手机的显示屏组件600结合,使得手机外壳结构简单且易组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包括,制作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下合模后,模具里的空腔的形状与手机壳体的形状相同,将步骤c得到的热弯玻璃放入模具中,合模,注入熔融态的透明高分子材料,使得高分子材料充满玻璃主体的通孔400,得到通孔400被角部300填充的壳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包括,制作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下合模后,模具里设有四个角部空腔,形状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与手机壳体的角部300相同。将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在合模的模具中注塑成型,得到与通孔400配合的角部300。将角部300通过点胶或热压方式粘接到四角有通孔400的壳体10上,使得角部300填充通孔400。
再一实施例中,角部300之间设有连接部500。步骤c中制作的模具里的空腔的形状与手机壳体的形状相同,且与侧边部200配合处的空腔的厚度略大于侧边部200的厚度,和/或与平板部100配合处的空腔的厚度略大于平板部100的厚度,使得相邻的角部300之间通过贴合在侧边部200和/或平板部100的内表面上的连接部500连接。将步骤b得到的玻璃主体放入模具中,合模,注入熔融态的透明高分子材料,使得高分子材料充满玻璃主体的通孔400,以及侧边部200的内表面和/或平板部100的内表面,得到通孔400被角部300填充且侧边部200和/或平板部100的内表面粘贴连接部500的壳体10。
又一实施例中,角部300之间设有连接部500。步骤c中制作的模具里设有四个角部空腔,形状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与手机壳体的角部300相同,相邻的角部空腔之间连通。将透明的熔融态高分子材料在合模的模具中注塑成型,得到与通孔400配合的角部300和连接于相邻角部300之间的连接部500。将角部300和连接部500通过点胶或热压方式粘接到四角有通孔400的壳体上,使得角部300填充通孔400,连接部500贴合在平板部100和/或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将步骤c得到的壳体10进行去飞边、切割以及打磨得到尺寸符合要求的壳体。根据需要,将壳体10的内表面进行表面镀层处理,制得符合颜色、尺寸及手感要求的手机壳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主体和角部(300),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平板部(100)和由平板部(100)的各个边缘弯折延伸的侧边部(200),所述平板部(100)和两个相邻的侧边部(200)交汇的角处设有通孔(400),两个相邻的侧边部(200)具有第二切面(210),所述第二切面(210)围设所述通孔(400);所述角部(300)填充所述通孔(400),所述角部(300)包括弧形板(320),所述弧形板(320)包括第二侧面(321),所述第二侧面(321)与第二切面(210)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角部(300)与所述侧边部(200)之间平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500),所述连接部(500)设置在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两者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并连接相邻的两个角部(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方案:
所述连接部(500)的截面为一字型,贴合在平板部(100)或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上;
所述连接部(500)的截面为L形,同时贴合在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上;
所述连接部(500)的截面为U形,同时贴合在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的内表面上,且充满平板部(100)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100)的各角处设有第一缺口(410),并具有第一切面(110),所述两个相邻的侧边部(200)之间设有第二缺口(420),所述第一缺口(410)和第二缺口(420)一起形成所述通孔(400),所述第一切面(110)和第二切面(210)一起围设所述通孔(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方案:
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之间垂直或呈钝角,且平滑过渡;
第一切面(110)与第二切面(210)之间平滑过渡;
还包括设置在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两者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并连接相邻的两个角部(300)的连接部(500),所述角部(300)和连接部(500)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300)包括与所述弧形板(320)连接的扇形板(310),所述扇形板(310)填充所述第一缺口(410),所述弧形板(320)填充所述第二缺口(4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310)包括第一侧面(311)、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面(311)与第一切面(110)贴合,所述扇形板(310)的外表面与平板部(100)的外表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20)包括内弧面和外弧面,弧形板(320)的外弧面与侧边部(200)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100)、侧边部(200)和角部(300)的内表面上设有装饰层。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组件(600)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中的壳体,所述显示屏组件(600)与壳体的侧边部(200)配合并盖设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围设的空间。
11.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提供平板玻璃,确定平板玻璃的热弯线(130),并在平板玻璃的角处开设通孔(400);
步骤b,沿热弯线(130)热弯平板玻璃的各个边缘,得到具有平板部(100)和侧边部(200)的玻璃主体,玻璃主体的角处具有通孔(400),两个相邻的侧边部(200)具有第二切面(210),所述第二切面(210)围设所述通孔(400);
步骤c,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填充所述通孔(400)形成角部(300),所述角部(300)包括弧形板(320),所述弧形板(320)包括第二侧面(321),所述第二侧面(321)与第二切面(210)贴合;
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角部(300)与所述侧边部(200)之间平滑过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弯线(130)与通孔(400)的圆周相交,且相邻的热弯线(130)的交点为通孔(400)的圆周的圆心,相邻的热弯线(130)相互垂直,并围设通孔(400)的圆周的四分之一圆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0812.XA CN108848211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0812.XA CN108848211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48211A CN108848211A (zh) | 2018-11-20 |
CN108848211B true CN108848211B (zh) | 2021-03-30 |
Family
ID=64210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60812.XA Active CN108848211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482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51125A (zh) * | 2018-11-27 | 2019-03-08 | 瑞声光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玻璃壳体及采用所述玻璃壳体的移动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09865B1 (en) * | 2012-11-30 | 2013-08-13 | Superior Communications, Inc. | Mobile device with cushion devices |
CN104754897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107347103A (zh) * | 2017-08-21 | 2017-11-14 |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3d手机后盖及其成型工艺 |
CN206850856U (zh) * | 2017-06-13 | 2018-01-05 | 深圳市黑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防摔型手机保护壳 |
-
2018
- 2018-05-25 CN CN201810560812.XA patent/CN1088482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09865B1 (en) * | 2012-11-30 | 2013-08-13 | Superior Communications, Inc. | Mobile device with cushion devices |
CN104754897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206850856U (zh) * | 2017-06-13 | 2018-01-05 | 深圳市黑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防摔型手机保护壳 |
CN107347103A (zh) * | 2017-08-21 | 2017-11-14 |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3d手机后盖及其成型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48211A (zh) | 2018-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51501B (zh) | 壳体、移动终端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748848B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769302B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 | |
CN107241882B (zh) | 电子装置外壳、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外壳加工方法 | |
CN108900658B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773022A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705786B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696610A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208401908U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108848211B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551735B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108540610B (zh) | 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8667989B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208539941U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108769316B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208401909U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208369660U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108668484A (zh) |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667988B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108574750A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8737603B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108650352A (zh) |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 | |
CN208369657U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
CN110300207B (zh) | 壳体、电子设备及壳体制作方法 | |
CN208401910U (zh) | 壳体和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