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019A -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019A
CN108848019A CN201810422291.1A CN201810422291A CN108848019A CN 108848019 A CN108848019 A CN 108848019A CN 201810422291 A CN201810422291 A CN 201810422291A CN 108848019 A CN108848019 A CN 108848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languages
voice messaging
translate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22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4222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8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8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40Processing or transl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 G06F40/58Use of machine translation, e.g. for multi-lingual retrieval, for server-side translation for client devices or for real-time trans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8Commands or executabl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chine Transl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应用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音信息实时翻译为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所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应用,是一种依据互联网络,在网络上建立私人聊天室,实现双方实时通讯的应用。
虽然即时通讯应用可以实现双方实时通讯,但是当通讯双方进行即时语音通讯(即语音聊天)或者即时视频通讯(即视频聊天)时,若通讯双方使用不同语种,且通讯双方分别不懂对方语种时,便会导致通讯双方无法有效沟通,而目前这一问题尚无解决方案。其中,有效沟通,是指通讯双方明白双方所说的话的意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时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应用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通过翻译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所述翻译应用,是安装于所述第一应用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的用于翻译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进一步的,第一应用获取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获取即时语音通讯中的所述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获取即时视频通讯中的所述第一语音信息。
进一步的,若所述第一语音信息是从所述即时视频通讯中获取到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将至少一个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二应用,以使得所述每个第二应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文字信息,并在所述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语音信息,或者,通过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在所述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即时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应用接收第一应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二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所述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播放所述第二语音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为即时语音通讯中的语音信息,或者即时视频通讯中的语音信息。
进一步的,若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为即时视频通讯中的语音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所述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在所述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二语音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即时通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应用、第二应用:
所述第一应用,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即时通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应用、第二应用:
所述第一应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
所述第二应用,用于接收第一应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二应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所述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二语音信息。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应用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音信息实时翻译为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所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以使得第二应用可直接接收并播放第二语音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即时通讯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01,第一应用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语种,是第一应用的用户所使用的语种。
上述第一语种,可以是任意语种,比如汉语、日语或英语等,这里不进行任何限定。
第一应用可获取即时语音通讯中的第一语音信息,或获取即时视频通讯中的第一语音信息。其中,具体的,第一应用可通过麦克风,实时采集即时语音通讯中或即时视频通讯中用户输入的第一语音信息。
另外,若用户未进行即时语音通讯或即时视频通讯,那么用户可通过麦克风输入第一语音信息,然后点击该用户界面中的发送控件,以使得第一应用响应于用户的这一操作,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音信息。
步骤102,第一应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二语种,是第二应用的用户所使用的语种。上述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可以是不同于第一语种的任意语种。
第一应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的方法包括如下三种:
第一种方法:用户可事先获知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然后将至少一个第二语种保存在第一应用所在的终端设备本地,当第一应用接收到第一语音信息后,第一应用便在第一应用所在的终端设备本地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语种。
第二种方法:当第一应用接收到第一语音信息后,第一应用可以向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发送语种获取请求,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在接收到该语种获取请求后,将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发送给第一应用,第一应用接收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三种方法:事先将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保存在服务器中,当第一应用接收到第一语音信息后,第一应用便向服务器发送语种获取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接收到该语种获取请求后,将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发送给第一应用,第一应用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步骤103,第一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的方法包括如下三种:
(1)第一应用,通过翻译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翻译应用,可以是安装于第一应用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的用于翻译的应用。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任意类型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
(2)第一应用通过服务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具体的,第一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3)可事先为第一应用设置翻译功能,第一应用便可通过自身将第一文字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步骤104,第一应用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应用是通过服务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的,那么在执行步骤104之前,服务器可将至少一个第二语音信息返回给第一应用,在第一应用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二语音信息后,再执行步骤104。
步骤105,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场景中,若第一语音信息是从即时视频通讯中获取到的,第一应用还可以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将至少一个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文字信息,并在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至少一个第二文字信息,或者,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在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进一步的,第一应用还可以将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转换成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然后将第一文字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应用,以使得至少一个第二应用,还可以显示第一文字信息。
上文中提及的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以是安装在不同终端设备上即时通讯软件。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以是相同的应用,也可以是不同的应用,只要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即时通讯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第一应用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音信息实时翻译为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所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以使得第二应用可直接接收并播放第二语音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另一种即时通讯方法,这一即时通讯方法应用于即时视频通讯中,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201,第一应用获取即时视频通讯中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步骤202,第一应用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步骤203,第一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将第一语音信息转换为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
步骤204,第一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第一文字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
步骤205,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第一语音语音,接收第一文字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并在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聊天界面中显示第一文字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应用的用户不想听到第一语音信息,可针对第二应用进行相应操作,比如点击视频聊天界面中的静音控件,以使得第二应用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不播放第一语音信息。
另外,若第二应用的用户不想听到第一语音信息,想听到第二文字信息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用户可针对第二应用进行相应操作,比如点击视频聊天界面中的相应控件,以使得第二应用响应这一操作,将第二文字信息转换为第二语种的第二语音信息,并播放第二语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音信息实时翻译为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所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以使得第二应用可直接接收并显示第二文字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另一种即时通讯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301,第二应用接收第一应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语音信息,为即时语音通讯中的语音信息,或者即时视频通讯中的语音信息。
步骤302,第二应用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二应用的用户,可事先在本地设置并保存第二语种,以使得第二应用可在本地获取到第二语种。
步骤303,第二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具体的,可通过下述三种方法进行翻译:
第一种方法:第二应用,通过翻译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翻译应用,是安装于第一应用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的用于翻译的应用。
第二种方法:第二应用,通过服务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第三种方法:可事先为第二应用设置翻译功能,这样第二应用便可通过自身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应用是通过服务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的,那么在执行步骤303之前,服务器可将第二语种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在第二应用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后,再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第二应用播放第二语音信息。
若第一语音信息,为即时视频通讯中的语音信息,第二应用还可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在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第二语音信息。进一步的,第二应用还可以将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转换成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在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第二文字信息之外,还可以显示第一文字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第二应用接收第一应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第二应用播放第二语音信息,其中,第二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音信息实时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并播放第二语音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即时通讯系统400,该系统4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4,该系统400包括第一应用401、第二应用402:
第一应用40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4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402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一应用4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401,还用于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402,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402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402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一应用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音信息实时翻译为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所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以使得第二应用可直接接收并播放第二语音信息,无需第一应用或者第二应用的用户手动翻译通讯信息,从而提高了通讯效率。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另一种即时通讯系统500,该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5,该系统500包括第一应用501、第二应用502:
第一应用5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5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502。
第二应用502,用于接收第一应用501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二应用502,还用于获取第二应用502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二应用502,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第二应用502,还用于播放第二语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二应用接收第一应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第二应用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第二应用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第二应用播放第二语音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600,该系统600包括第一应用601、通讯服务器602、翻译服务器603、存储服务器604、第二应用605,该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6。
其中,第一应用601和第二应用605可以是安装在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的即时通讯软件。上述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为任意操作系统,比如苹果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后文称ios)、安卓操作系统(后文称Android)、Windows操作系统(后文称Windows)、Mac操作系统(后文称Mac)等。
在介绍上述系统之前,下面先介绍第一应用601、第二应用605具备的功能:
(1)即时通讯功能
可进行一对一即时通讯,也可进行一对多即时通讯。
(2)注册登录功能
比如注册管理、登录登出以及多身份管理等。
注册管理,是指用户注册账号并管理账号。
登录登出是指,用户的登录与退出记录,消息推送,以及在线状态的维护与更新。
多身份管理,是指用户可切换用户名头像和信息沟通对象等。
(3)用户设置功能
个性化本地配置,帮助信息,在线更新,历史记录的查看以及设定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针对系统消息、历史记录、翻译语言选择、翻译流程设置、权限管理、文件目录等进行设置。
文件目录:在线文件传输、目录共享以及离线文件存储与下载;协同浏览、播放以及远程共享等。
(4)组织机构功能
用户可增删好友、搜索、设置多层机构、电子名片等。
一种实施场景中,第一应用601和第二应用605可包括下述功能模块:
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信息。
·翻译模块:用于与翻译服务器603进行信息交互。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或提取用户的信息数据,用户的设置信息等。
通讯服务器交互模块:用于与通讯服务器602通讯进行信息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息交互时,上述系统600可根据网络情况及用户权限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控制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或安全加密传输协议。
上述系统600的逻辑架构示意图可参见图7,其中,上述系统600的逻辑架构包括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环境、应用业务逻辑,以及服务器业务逻辑。
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环境:第一应用601和第二应用605,可在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比如ios、Android、Windows、Mac等。
应用业务逻辑:第一应用601和第二应用605,包括业务接口层、数据协议层和网络传输层。其中,业务接口层,用于通讯信息的输入和展示;数据协议层,用于把通讯信息转换成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网络传输层,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第一应用601和第二应用605,通过业务接口层、数据协议层和网络传输层进行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
服务器业务逻辑:翻译服务器603、通讯服务器602、存储服务器604,分别进行信息翻译、传输和存储。
图6所示的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600中:
第一应用60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6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通讯服务器602。
通讯服务器602,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并将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存储服务器604和第二应用605。
存储服务器604,用于接收并保存第一语音信息。
第二应用605,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
第二应用605,还用于获取第二应用605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二应用605,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发送给翻译服务器603。
翻译服务器603,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并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
翻译服务器603,还用于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或推送给第二应用605。
第二应用605,还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二文字信息。
在一种实施场景中,通讯服务器602,还用于用户信息的修改,用户状态的维护。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应用605处于离线状态,翻译服务器603,用于将第二语音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推送给第二应用605;若第二应用605处于在线状态,翻译服务器603,用于将第二语音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605。
上文提及的通讯服务器602、翻译服务器603、存储服务器604,可以是单个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分别完成单独功能的群组服务器构成。
其中,翻译服务器603还可将第一语音信息转换为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然后将第一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以使得第二应用还可显示第一文字信息。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二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种的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的第二语音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700,该系统700包括第一应用701、通讯服务器702、翻译服务器703、存储服务器704、第二应用705,该系统7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8,其中:
第一应用70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7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705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一应用7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发送给翻译服务器703。
翻译服务器703,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一应用701。
第一应用701,还用于接收第二文字信息。
第一应用701,还用于将第二文字信息和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通讯服务器702。
通讯服务器702,用于接收第二文字信息和第一语音信息。
通讯服务器702,还用于将第二文字信息和第一语音信息发送或推送给第二应用705,将第二文字信息和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存储服务器704。
第二应用705,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二文字信息,接收并播放第一语音信息。
存储服务器704,用于接收并保存第二文字信息和第一语音信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应用505处于离线状态,通讯服务器702,用于将第二文字信息推送给第二应用705;若第二应用505处于在线状态,通讯服务器702,用于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705。
其中,翻译服务器703还可将第一语音信息转换为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然后将第一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一应用,以使得第一应用还可将第一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以使得第二应用还可显示第一文字信息。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种的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的第二文字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800,该系统800包括第一应用801、通讯服务器802、翻译服务器803、存储服务器804、第二应用805,该系统8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9,其中:
第一应用80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8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805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一应用8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发送给通讯服务器802。
通讯服务器802,用于接收第一语音字信息和第二语种,并将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发送给翻译服务器803。
翻译服务器803,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通讯服务器802。
通讯服务器802,还用于接收第二文字信息,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或推送给第二应用805,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存储服务器804。
第二应用805,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二文字信息。
存储服务器804,用于接收并保存第二文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应用805处于离线状态,通讯服务器802将第二文字信息推送给第二应用805;若第二应用805处于在线状态,通讯服务器802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805。
其中,翻译服务器803还可将第一语音信息转换为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然后将第一文字信息发送给通讯服务器802,以使得通讯服务器802还可将第一文字信息发送或推送给第二应用,以使得第二应用可显示第二文字信息外,还可显示第一文字信息。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种的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的第二文字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900,该系统900包括第一应用901、翻译服务器902、第二应用903,该系统9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10,其中:
第一应用9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9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903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一应用9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发送给翻译服务器902。
翻译服务器902,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一应用901。
第一应用901,还用于接收第二文字信息。
第一应用901,还用于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或推送给第二应用903。
第二应用903,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二文字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一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种的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的第二文字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10
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1000,该系统1000包括第一应用1001、翻译服务器1002、第二应用1003,该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11,其中:
第一应用10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10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1003。
第二应用1003,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
第二应用1003,还用于获取第二应用1003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二应用1003,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发送给翻译服务器1002。
翻译服务器1002,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种,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将第二文字信息发送或推送给第二应用1003。
第二应用1003,还用于接收第二文字信息。
第二应用1003,还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二文字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二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种的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的第二文字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实施例11
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另一种具体的即时通讯系统1100,该系统1100包括第一应用1101、翻译服务器1102、第二应用1103,该系统110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12,其中:
第一应用11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第一应用1101,还用于获取第一应用对应的目标语种。
第一应用1101,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和目标语种发送给翻译服务器1102,将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1103。
第二应用1103,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
第二应用1103,还用于获取第二应用1103对应的第二语种。
第二应用1103,还用于将第二语种发送给翻译服务器1102。
翻译服务器1102,用于接收第一语音信息、目标语种和第二语种。
翻译服务器1102,还用于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目标语种对应的目标语音信息,将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并分别将目标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一应用1101,将第二语音信息发送或推送给第二应用1103。
第一应用1101,还用于接收并播放目标语音信息。
第二应用1103,还用于接收并播放第二语音信息。
上述目标语种是不同于第一语种和第二语种的任意语种,目标语种对应的目标语音信息,是第一应用1101的用户希望在本地听到的一种语种对应的语音信息,比如,用户最近正在学习目标语种,希望尽可能多的听到这一目标语种对应的语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第二应用可自动将第一语种的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第二语种的第二语音信息,使得第二应用的用户能够知道第一应用的用户表达的话语的意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同语种的通讯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11中提及的各技术特征可自由组合,本发明对此不进行任何限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应用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通过翻译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其中,所述翻译应用,是安装于所述第一应用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的用于翻译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通过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应用获取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获取即时语音通讯中的所述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获取即时视频通讯中的所述第一语音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语音信息是从所述即时视频通讯中获取到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将至少一个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二应用,以使得所述每个第二应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文字信息,并在所述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语音信息,或者,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在所述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
6.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应用接收第一应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二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所述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播放所述第二语音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为即时语音通讯中的语音信息,或者即时视频通讯中的语音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为即时视频通讯中的语音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应用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所述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文字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在所述即时视频通讯对应的视频通讯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二语音信息。
9.一种即时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应用、第二应用:
所述第一应用,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分别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至少一个第二语种分别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将每个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发送给该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应用,以使得每个第二应用接收并播放该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10.一种即时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应用、第二应用:
所述第一应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还用于通过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
所述第二应用,用于接收第一应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第一语种对应的第一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语种;
所述第二应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翻译为所述第二语种对应的第二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二语音信息。
CN201810422291.1A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848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2291.1A CN108848019A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2291.1A CN108848019A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019A true CN108848019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1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2291.1A Pending CN108848019A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801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8363A (zh) * 2018-12-31 2019-04-26 深圳爱为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多终端多语言实时视频群内私聊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95304A (zh) * 2019-12-25 2020-04-10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翻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447397A (zh) * 2020-03-27 2020-07-24 深圳市贸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会议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装置
CN113259228A (zh) * 2021-06-07 2021-08-13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消息播放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24692A1 (en) * 2002-09-17 2009-01-22 William Todd Daniell Client-based message protocol translation
CN103179018A (zh) * 2011-12-23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跨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4317787A (zh) * 2014-10-23 2015-01-28 迎新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终端及其信息翻译方法和装置
CN104394265A (zh) * 2014-10-31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自动会话方法及装置
CN106453043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安徽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语言转换的即时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24692A1 (en) * 2002-09-17 2009-01-22 William Todd Daniell Client-based message protocol translation
CN103179018A (zh) * 2011-12-23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跨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4317787A (zh) * 2014-10-23 2015-01-28 迎新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终端及其信息翻译方法和装置
CN104394265A (zh) * 2014-10-31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自动会话方法及装置
CN106453043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安徽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语言转换的即时通信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8363A (zh) * 2018-12-31 2019-04-26 深圳爱为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多终端多语言实时视频群内私聊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95304A (zh) * 2019-12-25 2020-04-10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翻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0995304B (zh) * 2019-12-25 2022-04-19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翻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447397A (zh) * 2020-03-27 2020-07-24 深圳市贸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会议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装置
CN111447397B (zh) * 2020-03-27 2021-11-23 深圳市贸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会议的翻译方法、视频会议系统及翻译装置
CN113259228A (zh) * 2021-06-07 2021-08-13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消息播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8019A (zh)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0891124B (zh) 一种人工智能代接来电的系统
CN104202491B (zh) 客服电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569752B2 (en) Providing parameterized actionable communication messages via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WO2016054977A1 (zh) 一种互动应答的方法及装置
US9621958B2 (en) Deferred, on-demand loading of user presence within a real-time collaborative service
US90656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between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PnP) enabled telephony devices and wireless area network (WAN) devices
EP340487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dialog contents, serv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811423A (zh) 位置信息的共享方法和装置
US2014032316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CN105590491A (zh) 一种基于app的学习系统及学习方法
TW200721834A (en)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site names (caller ID) in languages based on double or multiple byte character sets
US20160173820A1 (en) Vide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7835445B (zh) 基于mqtt协议的电视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电视
CN105553978A (zh) 带式输送机可视化辅助维修系统及流媒体的交互过程
WO2015096678A1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833256A (zh)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1621667B (zh) 视频提供方法和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05306695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839192A (zh) 基于浏览器的音视频通讯系统及方法
US8972507B1 (en) Agent-assisted and directed web-channel customer care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1841608A (zh) 交互应答方法、系统及交互式语音应答服务器
CN103905483A (zh) 音视频共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738882A (zh) 一种在线教学显示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86123A (zh) 应用会话的迁移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