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5710A -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5710A
CN108845710A CN201810841329.9A CN201810841329A CN108845710A CN 108845710 A CN108845710 A CN 108845710A CN 201810841329 A CN201810841329 A CN 201810841329A CN 108845710 A CN108845710 A CN 108845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ctuator
touch
display panel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13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5710B (zh
Inventor
常东
丁渊
陈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413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5710B/zh
Priority to US16/174,656 priority patent/US1064953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845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5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5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5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8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with foil-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s, e.g. PVD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704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film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7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H10N30/877Conduc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9Textured surface identifying touch areas, e.g. overlay structure for a virtual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H10N30/206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using only longitudinal or thickness displacement, e.g. d33 or d31 typ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5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active materials
    • H10N30/853Ceramic com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5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active materials
    • H10N30/857Macromolecular com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7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H10N30/877Conductive materials
    • H10N30/878Conductive materials the principal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e.g. oxide or carbon ba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面板和至少一个致动器;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检测单元;致动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夹持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感层;触控检测单元检测到触控操作时,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致动器发生振动。致动器具有结构简洁、振动噪音小、响应速度块、且功耗较低等优点。并且,致动器可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触觉反馈,例如,致动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或不同的振幅。除此之外,当用户对触控面板进行盲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触觉反馈判断触控操作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盲操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功能丰富、与用户的互动性强等优点,受到用户的青睐。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中,带有触觉反馈功能,即为,当检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时,给予用户一定的力学刺激。现有技术中,通过ERM(偏心旋转质量致动器)给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当检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时,ERM使触控显示装置发生震动,从而给予用户力学刺激。
然而,现有技术提供的带有触觉反馈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中,ERM具有振动噪音大、响应速度慢、功耗高等问题,并且ERM振动形式单调,无法给予用户更加丰富的力学刺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和至少一个致动器;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检测单元;致动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夹持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感层;触控检测单元检测到触控操作时,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致动器发生振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面板包括显示面板、至少一个致动器、中央处理模块;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检测单元;致动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夹持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感层;触控检测单元和中央处理模块连接,致动器和中央处理模块连接;驱动方法包括:触控检测单元检测到触控操作时,中央处理模块接收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所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致动器发生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触控面板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致动器,致动器具有结构简洁、振动噪音小、响应速度块、且功耗较低等优点。并且,致动器可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触觉反馈,例如,致动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或不同的振幅。除此之外,当用户对触控面板进行盲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触觉反馈判断触控操作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盲操作的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致动器的一种形变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致动器的另一种形变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致动器的一种形变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致动器的另一种形变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另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又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的又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沿图14中BB’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沿图16中CC’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方法中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方法中的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显示面板10和至少一个致动器20;显示面板10包括触控检测单元30;致动器20包括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以及夹持设置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感层23;触控检测单元30检测到触控操作时,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致动器20发生振动。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可以显示图像信息,显示面板10可以使用液晶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技术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技术,本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所使用的显示技术及其具体的结构均不作具体限制。
显示面板10可以使用柔性材料制作、为柔性显示面板,当致动器20发生振动时,致动器20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发生较大的形变,容易被用户感知。
显示面板10包括触控检测单元30,触控检测单元30用于检测触控操作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触控检测单元30具体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下面,本发明在此仅示例性的对于触控检测单元30进行说明。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图2所示意的显示面板中,触控检测单元为自电容式,具体的,触控检测单元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301,多个触控电极块301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成阵列式排布,每个触控电极块301和一条触控电极线302电连接。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在进行触控检测时,触控电极线302向触控电极块301传输触控信号,触控电极块301接收触控信号并且和大地形成对地电容,该对地电容作为基础电容用于检测触控操作。当显示面板发生触控操作时,对应位置处的触控电极块301的基础电容会发生改变,通过计算和分析多个触控电极块301的基础电容变化情况,可以获得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3,图3所示意的显示面板中,触控检测单元为互电容式,具体的,触控检测单元包括多个触控发射电极303、以及多个触控接收电极304,触控发射电极303沿列方向延伸,多个触控发射电极303沿行方向排布,触控接收电极304沿行方向延伸,多个触控接收电极304沿列方向排布。触控发射电极303和触控接收电极304交叉绝缘。触控发射电极303和触控发射电极线3031电连接,触控接收电极304和触控接收电极线3041电连接。
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在进行触控检测时,触控发射电极线3031向触控发射电极303传输触控发射信号,触控接收电极线3041向触控接收电极304传输触控接收信号,触控发射电极303和触控接收电极304之间形成互感电容,该互感电容作为基础电容用于检测触控操作。当显示面板发生触控操作时,对应位置处的触控发射电极303和触控接收电极304的互感电容会发生改变,通过计算和分析多个触控发射电极303和多个触控接收电极304的互感电容变化情况,可以获得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触控检测单元可以检测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即可。图2和图3仅示例性的对于触控检测单元3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触控检测单元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可以有多种,例如,触控检测单元还可以是电阻式、电感式,本实施例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致动器20,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用于接收电压信号,分别向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施加不同的电压信号时,电感层23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
具体的,请参考图4和图5,以图4和图5所示的致动器的上侧表面为正面进行说明,当第一电极21的电压信号为正、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为负时,电感层23发生内凹形变;当第一电极21的电压信号为负、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为正时,电感层23发生凸起形变。
第一电极21的电压信号为正、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为负记作第一电压状态,第一电极21的电压信号为负、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为正记作第二电压状态,当第一电压状态和第二电压状态交替切换、且切换频率较高时,电感层23会相应的发生高频率的内凹形变和凸起形变,从而可以使致动器20产生振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通过控制第一电极21和/或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切换的频率不同,可以控制致动器20振动的频率,从而给用户提供振动频率丰富的触觉反馈。
进一步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的差值不同,电感层23的形变程度也不同。通过控制第一电极21和/或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的差值,可以控制致动器20振动的振幅,从而给用户提供振幅丰富的触觉反馈。
致动器20的结构简洁,振动噪音小、响应速度块、且功耗较低。并且,致动器20的体积可大可小,当致动器20的体积设置的相对于显示面板10较小时,可以使显示面板10的局部区域发生振动、其他区域的振动较微弱。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对于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控检测单元30对该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并计算分析触控操作的位置。如果发生触控操作的区域中设置有致动器20,则该致动器20发生振动,以给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中,仅以致动器20的数量为一个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对于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控检测单元30对该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并计算分析触控操作的位置。当触控操作的位置发生在致动器20所在区域时,则该致动器20发生振动,以给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致动器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更多个。当用户对于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控检测单元30对该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并计算分析触控操作的位置。当触控操作发生在特定区域时,触控操作区域所对应的致动器20发生振动,以给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各个致动器20的振动的频率和/或振幅可以不同,当用户触摸触控面板的不同区域,所获得的触觉反馈是不同的,当用户对触控面板进行盲操作时,可以根据对应的触觉反馈判断触控操作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致动器,致动器具有结构简洁、振动噪音小、响应速度块、且功耗较低等优点。并且,致动器可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触觉反馈,例如,致动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或不同的振幅。除此之外,当用户对触控面板进行盲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触觉反馈判断触控操作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盲操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电极21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铟镓锌、氧化铟锌、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镓锡;第二电极22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铟镓锌、氧化铟锌、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镓锡。
氧化铟镓锌(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简称IGZO)、氧化铟锌(Indium ZincOxide,简称IZO)、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氧化铟镓锡(Indium GalliumTin Oxide,简称IGTO)均为导电率良好的导电材料,并且电子迁移率较高,铟锌氧化物在薄膜状时是透明的,是良好的的制作电极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感层23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聚乳酸压电薄膜或压电陶瓷薄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致动器20位于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S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S1可以出射光线,人眼EYE观察出光面S1可以获得显示面板10显示的图像信息。
将致动器20设置于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S1的一侧,可以防止致动器20阻挡显示面板10的出射光线,从而可以防止致动器20影响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和图8,致动器20还包括承载基板24,承载基板24具有预设的形状;
第一电极21位于第二电极22靠近显示面板10一侧,承载基板24位于第二电极22背离显示面板10一侧,且承载基板24和第二电极22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以及夹持设置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感层23设置在承载基板24上,承载基板24用于承载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以及电感层23。并且,承载基板24可以设置的较大,承载基板24的面积大于第二电极22的面积。
当向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施加合适的电压信号时,电感层23发生形变,因此会使承载基板24相应的发生形变。通过交互变化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承载基板24会反复发生形变,从而产生振动。
具体的,请参考图9和图10,以图9和图10所示的致动器的上侧表面为正面进行说明,当第一电极21的电压信号为正、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为负时,电感层23发生内凹形变,承载基板24相应的发生内凹形变;当第一电极21的电压信号为负、第二电极22的电压信号为正时,电感层23发生凸起形变,承载基板24相应的发生凸起形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基板24的硬度大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硬度。由于承载基板24的硬度较大,承载基板24可以增强电感层23的振动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基板24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树脂、金属。树脂和金属均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可以反复多次弯折而避免折断,因此,使用树脂和/或金属材料制作承载基板24,可以使承载基板24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满足致动器20的工作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基板24具有预设的形状,其中,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承载基板24的形状是指承载基板24向显示面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图8中,仅以承载基板24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基板24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请参考图11,承载基板24为三角形;再例如,请参考图12,承载基板24为圆形;又例如,请参考图13,承载基板24为平行四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和图15,触控面板包括至少两个致动器20,至少两个致动器20的承载基板24的形状不同。图14中,仅以触控面板包括两个致动器20为例进行说明,两个致动器20的承载基板24分别为矩形和圆形。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多个致动器20,多个致动器20的承载基板24的形状互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4中,显示面板10没有设置填充图案、仅以线框示意,并且省略了显示面板10中的触控检测单元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6和图17,触控面板包括第一支撑板40,第一支撑板40位于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S1的一侧,第一支撑板40包括至少一个凹槽41,凹槽41开口朝向显示面板10;致动器20位于凹槽41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0设置了凹槽41,凹槽41用于容置致动器20。在制作触控面板的工艺制程中,可以将致动器20设置在凹槽41中,然后将带有致动器20的第一支撑板40和显示面板10组装,从而无需改变显示面板10的制作工艺和结构,使得触控面板的工艺制程简单、高效。并且,第一支撑板40可以填补各个致动器20之间的空间,使第一支撑板40和各个致动器20整体形成一个较为平坦的结构,可以支撑显示面板10,防止因显示面板10下方不平坦而影响显示面板10的形状,降低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6中,显示面板10没有设置填充图案、仅以线框示意,并且省略了显示面板10中的触控检测单元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0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任一种:树脂、金属。树脂和金属均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可以承受致动器20的振动而避免发生开裂等失效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0的厚度D40大于凹槽41的深度D41,且凹槽41的深度D41大于或者等于致动器20的厚度X;在垂直于第一支撑板的方向Z上,且在致动器20未发生振动时,致动器20不超出第一支撑板40靠近显示面板10的表面401。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0的厚度应D40大于凹槽41的深度D41,以避免第一支撑板40的厚度D40小于凹槽41的深度D41而造成无法设置凹槽41。凹槽41的深度D41大于或者等于致动器20的厚度X,以容置致动器20,避免致动器20凸出于第一支撑板40的表面401。如果致动器20凸出于第一支撑板40的表面401,会增加第一支撑板40和显示面板10贴合组装的难度,造成触控面板的成本上升、制作效率下降。另外,如果致动器20凸出于第一支撑板40的表面401,在致动器20(未发生振动时)的支撑作用下,会导致位于第一支撑板40上的触控面板形成凹凸不平的形状,影响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2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为X,0.3mm≤X≤0.4mm。本实施例中,致动器20的厚度在0.3mm至0.4mm之间。致动器20不宜过薄,小于0.3mm会使得致动器20的各膜层结构相应减薄,对于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增加了制作致动器20的难度,提高致动器20的制作成本,降低了致动器20的制作效率。致动器20不宜过厚,大于0.4mm会使得第一支撑板40相应的增厚,从而导致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增加,不利于触控面板的轻薄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20在平行于显示面板10的平面上的面积为S,100mm2≤S≤10000mm2。本实施例中,致动器20在平行于显示面板10的平面上的面积可以理解为,致动器20向平行于显示面板10的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致动器20在平行于显示面板10的平面上的面积在100mm2至10000mm2的范围内,从而,在用户通过手指感知触觉反馈时,手指可以覆盖致动器20所在区域,容易获得致动器20的形状信息,提升盲操作的便利性。致动器20不宜过小,小于100mm2会使得致动器20的振动较弱,不利于被用户感知。致动器20不宜过大,大于10000mm2会使得致动器20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在触控面板中集成多个致动器20。并且,致动器20过大,需要向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施加较大的电压信号以驱动致动器20,导致触控面板的功耗较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6和图17,致动器20还包括承载基板24,承载基板24具有预设的形状;第一电极21位于第二电极22靠近显示面板10一侧,承载基板24位于第二电极22背离显示面板10一侧,承载基板24和第二电极22相贴合;凹槽41的形状和承载基板24的形状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基板24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其他形状。凹槽41的形状和承载基板24的形状相同,其中,凹槽41的形状是指凹槽41的底面411的形状。相应的,凹槽4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其他形状。
本实施中,设置凹槽41的形状和承载基板24的形状相同,以使凹槽41适应承载基板24的形状。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使用柔性材料制作、为柔性显示面板,用户在触摸触控面板时,当用户下压显示面板,第一支撑板40中的凹槽41可以被用户触摸而感知到,因而可以帮助用户判断自己是否触摸在致动器20对应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凹槽41边缘和位于其中的致动器20的承载基板24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5mm≤d≤10mm。本实施例中,承载基板24的边缘和凹槽41边缘具有5mm至10mm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容易感知到凹槽41的边缘以及凹槽41的形状。
由于凹槽4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触摸不同形状的凹槽41而判断自己所触摸的位置。具体的,例如,请参考图18,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四个致动器20,致动器20设置在对应的凹槽41中。四个致动器20分别为矩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显示面板10上和四个致动器20相对应的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显示面板10上和矩形致动器20对应的区域为“音乐”功能,显示面板10上和三角形致动器20对应的区域为“视频”功能,显示面板10上和圆形致动器20对应的区域为“地图”功能,显示面板10上和平行四边形致动器20对应的区域为“电话”功能。当用户在盲操作时,如果想要执行“音乐”功能,则通过触摸显示面板10去寻找矩形的凹槽41,当用户感知到所触摸的凹槽41为矩形时,可以按压显示面板10,以执行“音乐”功能,同时,致动器20发生振动,反馈用户该次触控操作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8中,显示面板10没有设置填充图案、仅以线框示意,并且省略了显示面板10中的触控检测单元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19,触控面板包括信号处理单元50、第一信号线51和第二信号线52;第一信号线51的一端和第一电极21电连接,另一端和信号处理单元50电连接;第二信号线52的一端和第二电极22电连接,另一端和信号处理单元5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信号处理单元5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单元50为设置在触控面板中的集成电路芯片。
信号处理单元50用于处理致动器20的电信号,具体的,信号处理单元50通过第一信号线51向第一电极21传输电信号,通过第二信号线52向第二电极22传输电信号,信号处理单元50可以控制第一信号线51和第二信号线52所传输的电压信号,从而控制致动器20的振动频率和/或振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51向第一电极21传输第一脉冲信号,第二信号线52向第二电极22传输第二脉冲信号,使得致动器20具有交替进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极21的电位具有第一极性,第二电极22的电位具有第二极性,在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极21的电位具有第二极性,第二电极22的电位具有第一极性,其中,第一极性和第二极性相反。例如,第一极性为正极性、则第二极性为负极性,或者第一极性为负极性、则第二极性为正极性。具体的,请参考图9,图9所示的致动器20为第一状态,第一电极21的电位具有正极性,第二电极22的电位具有负极性;请参考图10,图10所示的致动器20为第二状态,第一电极21的电位具有负极性,第二电极22的电位具有正极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的频率,可以控制致动器2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交替进行的频率。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交替进行的频率越高,致动器20振动的频率越高;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交替进行的频率越低,致动器20振动的频率越低。并且,在某一时刻,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电压差值越大,致动器20的振幅越大;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电压差值越小,致动器20的振幅越小。
信号处理单元50向不同的致动器20可以提供相同的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使不同的致动器20的振动频率相同;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使不同的致动器20的振动频率不同。同理,信号处理单元50也可以控制不同的致动器20的振幅相同或者不同,以提供给用户更加丰富的触觉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请参考图20,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提供的触控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01。图20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触控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触控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触控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触控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请参考图21,触控面板包括显示面板10、至少一个致动器20、中央处理模块70;显示面板10包括触控检测单元30;致动器20包括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以及夹持设置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感层23;触控检测单元30和中央处理模块70连接,致动器20和中央处理模块70连接;
驱动方法包括:触控检测单元30检测到触控操作时,中央处理模块70接收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所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致动器20发生振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显示面板10包括触控检测单元30,触控检测单元30用于检测触控操作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触控检测单元30具体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
当触控检测单元30检测到用户对于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控检测单元30对该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并计算分析触控操作的位置,然后将触控操作信息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70,中央处理模块70控制所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致动器20发生振动,以给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1和图22,显示面板10显示功能图标8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的方向上,功能图标80和致动器20相交叠;
触控检测单元30检测到触控操作位于功能图标所在区域时,中央处理模块70接收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所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致动器20发生振动,触控面板执行发生触控操作的功能图标80所对应的功能。
例如,功能图标80可以为“音乐”、“视频”、“地图”、“电话”。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图标80可以具有其他功能,本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当用户想要听音乐时,触控检测单元30检测到用户触摸“音乐”功能图标80时,将触控操作信息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70,中央处理模块70接收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并控制“音乐”功能图标80下方的致动器20发生振动,给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并且,触控面板执行“音乐”功能图标80所对应的音乐播放功能。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触控面板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致动器,致动器具有结构简洁、振动噪音小、响应速度块、且功耗较低等优点。并且,致动器可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触觉反馈,例如,致动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或不同的振幅,提升用户体验。除此之外,当用户对触控面板进行盲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触觉反馈判断触控操作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盲操作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和至少一个致动器;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检测单元;
所述致动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夹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感层;
所述触控检测单元检测到触控操作时,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所述致动器发生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还包括承载基板,所述承载基板具有预设的形状;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承载基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且所述承载基板和所述第二电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至少两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两个致动器的所述承载基板的形状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基板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基板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树脂、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开口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还包括承载基板,所述承载基板具有预设的形状;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承载基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承载基板和所述第二电极相贴合;
所述凹槽的形状和所述承载基板的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边缘和位于其中的所述致动器的承载基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5mm≤d≤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任一种:树脂、金属。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致动器的厚度;
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方向上,且在所述致动器未发生振动时,所述致动器不超出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铟镓锌、氧化铟锌、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镓锡;
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铟镓锌、氧化铟锌、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镓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层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聚乳酸压电薄膜或压电陶瓷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信号处理单元、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
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线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第一脉冲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线向所述第二电极传输第二脉冲信号,使得所述致动器具有交替进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极的电位具有第一极性,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具有第二极性,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极的电位具有第二极性,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具有第一极性,其中,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相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为X,0.3mm≤X≤0.4m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上的面积为S,100mm2≤S≤10000mm2
18.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19.一种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和至少一个致动器、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检测单元;
所述致动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夹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感层;
所述触控检测单元和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致动器和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所述触控检测单元检测到触控操作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所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所述致动器发生振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功能图标;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功能图标和所述致动器相交叠;
所述触控检测单元检测到触控操作位于功能图标所在区域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所位于触控操作区域的所述致动器发生振动,所述触控面板执行发生触控操作的功能图标所对应的功能。
CN201810841329.9A 2018-07-27 2018-07-27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Active CN108845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1329.9A CN108845710B (zh) 2018-07-27 2018-07-27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US16/174,656 US10649533B2 (en) 2018-07-27 2018-10-30 Touch-control panel and touch-control device for providing tactile feedback and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1329.9A CN108845710B (zh) 2018-07-27 2018-07-27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5710A true CN108845710A (zh) 2018-11-20
CN108845710B CN108845710B (zh) 2021-09-07

Family

ID=6419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1329.9A Active CN108845710B (zh) 2018-07-27 2018-07-27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9533B2 (zh)
CN (1) CN10884571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8097A (zh) * 2019-01-11 2019-03-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模块及其制备方法和触控装置
CN112703474A (zh) * 2018-11-30 2021-04-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触控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触控的方法和智能家具
CN113885722A (zh) * 2020-07-01 2022-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159442A1 (zh) * 2022-02-24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触觉模组及虚拟触觉系统
WO2023206370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再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4666B2 (ja) * 2019-11-19 2022-12-22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表示装置
WO2021177268A1 (ja) * 2020-03-06 2021-09-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装置
CN114168017B (zh) * 2021-12-14 2024-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6818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Apple Inc. Multi touch with multi haptics
US20100253485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Dong Sun Park Touch screen device
US20120068957A1 (en) * 2010-09-21 2012-03-22 Apple Inc. Touch-based user interface with haptic feedback
US20120139851A1 (en) * 2010-12-07 2012-06-07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Haptic driv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907083A (zh) * 2011-09-01 2014-07-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包括该触控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04461115A (zh) * 2013-09-16 2015-03-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461010A (zh) * 2014-12-23 2015-03-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令信号生成装置、柔性设备及弯曲监测方法
CN105739762A (zh) * 2016-01-25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装置及方法、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装置
JP2016162060A (ja) * 2015-02-27 2016-09-0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呈示装置
CN106547343A (zh) * 2015-09-23 2017-03-29 崇实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传感器集成式触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364158A1 (en) * 2016-06-20 2017-12-21 Apple Inc. Localized and/or Encapsulated Haptic Actuators and El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36846A (ko) * 2012-09-18 2014-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국부적인 피드백을 제공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281328A (zh) 2014-10-31 2015-01-1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面板
US20180081441A1 (en) * 2016-09-20 2018-03-22 Apple Inc. Integrated Haptic Output and Touch Inpu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6818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Apple Inc. Multi touch with multi haptics
US20100253485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Dong Sun Park Touch screen device
US20120068957A1 (en) * 2010-09-21 2012-03-22 Apple Inc. Touch-based user interface with haptic feedback
US20120139851A1 (en) * 2010-12-07 2012-06-07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Haptic driv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907083A (zh) * 2011-09-01 2014-07-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包括该触控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04461115A (zh) * 2013-09-16 2015-03-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461010A (zh) * 2014-12-23 2015-03-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令信号生成装置、柔性设备及弯曲监测方法
JP2016162060A (ja) * 2015-02-27 2016-09-0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呈示装置
CN106547343A (zh) * 2015-09-23 2017-03-29 崇实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传感器集成式触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39762A (zh) * 2016-01-25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装置及方法、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装置
US20170364158A1 (en) * 2016-06-20 2017-12-21 Apple Inc. Localized and/or Encapsulated Haptic Actuators and Elements
CN107526435A (zh) * 2016-06-20 2017-12-29 苹果公司 局部的和/或封装的触觉致动器和元件
CN207074416U (zh) * 2016-06-20 2018-03-06 苹果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以及触觉致动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RI,GOZDE等: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Piezoelectrically Actuated Touch Screen", 《2017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
戴自立: "触感反馈技术专利分析", 《黑龙江科技信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474A (zh) * 2018-11-30 2021-04-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触控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触控的方法和智能家具
CN109508097A (zh) * 2019-01-11 2019-03-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模块及其制备方法和触控装置
CN109508097B (zh) * 2019-01-11 2022-04-0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模块及其制备方法和触控装置
CN113885722A (zh) * 2020-07-01 2022-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159442A1 (zh) * 2022-02-24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触觉模组及虚拟触觉系统
WO2023206370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再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5710B (zh) 2021-09-07
US20200033946A1 (en) 2020-01-30
US10649533B2 (en)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5710A (zh)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CN1882904A (zh) 输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遥控设备以及输入设备的控制方法
US8421609B2 (en) Haptic feedback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176587B2 (en) Tactile sense presentation device and tactile sense presentation method
US10203755B2 (en) Inpu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put apparatus
TWI424341B (zh) 觸控顯示結構及包含該觸控顯示結構之觸控顯示裝置
CN107203273B (zh) 触控基板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KR101177610B1 (ko) 터치스크린장치
JP6401695B2 (ja) 接触感応素子、接触感応素子の駆動方法、及び接触感応素子を含む表示装置
US20110069026A1 (en) Touch panel module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ly-stimulated sensation feedback
US20120139850A1 (en) Haptic driv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427277B2 (ja) 振動発生装置及び該振動発生装置を用いた操作感触付与型入力装置
KR20120063344A (ko) 햅틱 구동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JP2010286986A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2386006A (zh) 按键面板及按键系统
KR101416722B1 (ko) 정전기력을 이용한 촉각 피드백 생성 장치, 그 제어방법 및 상기 촉각 피드백 생성 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9947244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
JP2011090615A (ja) 触覚伝達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102263311B1 (ko) 진동 촉각 터치 스크린
JP2014026449A (ja) 圧電装置、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23065061A1 (zh) 触觉反馈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US20240184365A1 (en) Tactile feedback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actile feedback method
US20230152893A1 (en) Haptic reproduction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CN117472175A (zh) 一种触觉反馈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1935024B1 (ko) 정전용량식 대형 전자칠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