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4470B -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4470B
CN108844470B CN201810707611.8A CN201810707611A CN108844470B CN 108844470 B CN108844470 B CN 108844470B CN 201810707611 A CN201810707611 A CN 201810707611A CN 108844470 B CN108844470 B CN 108844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microcavity
absolute distance
interference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76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4470A (zh
Inventor
杨宏雷
张升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riority to CN2018107076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4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4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4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4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4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truments For Measurement Of Length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其中,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包括: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所述泵浦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微腔至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镜合并送入分光光谱仪,最终至计算机。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通过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在保证高精度长度测量的前提下,根据光谱色散干涉原理,采用微腔锁模激光,可减小光源体积,提高系统集成度,使测试系统易于实现小型仪器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距离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于长度相关的精密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光刻机作为半导体器件生产的核心设备,长度量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制约着半导体器件的综合性能。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光刻机成功验收。其中的长度量测量依赖于集成的HeNe双频激光器。然而,由于光学器件存在不完美的偏振隔离度,测量中会产生偏振混叠,在半波长内存在纳米量级的非线性误差,无法满足测量需求。
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宽带激光绝对距离测量技术为nm量级长度量测量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此前,此类测量装置主要采用常规100MHz-1.5GHz重复频率的锁模激光器。然而,在测量后端,色散光谱探测部件因无法分辨单纵模而引入测量误差。因此,通常在色散光谱探测部件前段插入虚拟相位阵列或直接对锁模激光器进行模式滤除。显然,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利于测量系统集成于光刻机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包括: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
入射激光束在微腔内产生光学非线性效应,获得宽带频域内的纵模梳状离散分布的激光束;
所述激光束经分束器产生两路光束,第一路光束经第一反射镜反射,作为参考光束,第二路光束经第二反射镜反射,作为测量光束;
所述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重合后,入射至分光光谱仪进行处理,获得待分析数据;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微腔激光绝对距离。
可选地,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作为激光束光源的泵浦激光器。
可选地,分光光谱仪包括:光栅、第三反射镜及线阵CCD;
重合光束经光栅分光后,由第三反射镜传输至线阵CCD。
可选地,所述线阵CCD采集到的宽带相干激光的色散干涉g(ν)=a(ν)+b(ν)cosΦ(ν);
其中,ν为纵模频率,a(ν)为干涉光束的平均强度,b(ν)为干涉调制幅度,Φ(ν)为干涉光束相位差,Φ(ν)=2πνα,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21
n(ν)为空气相折射率,L为待测绝对距离,c为光速。
可选地,所述计算机确定相位变化斜率与待测绝对距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22
其中,ng为空气群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泵浦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光波导或光纤进入微腔。
可选地,所述第三反射镜用于增加径向距离。
可选地,所述光栅将所述相位干涉光束分为不同频率的多个光束。
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对入射激光束进行处理,获得宽带离散激光束;
将所述宽带离散激光束分为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并将两路光束分别经镜面反射后重合;
对重合光束进行采集,获得待分析数据;
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微腔激光绝对距离。
可选地,所述待分析数据中,采集得到的宽带相干激光的色散干涉g(ν)=a(ν)+b(ν)cosΦ(ν);
其中,ν为纵模频率,a(ν)为干涉光束的平均强度,b(ν)为干涉调制幅度,Φ(ν)为干涉光束相位差,Φ(ν)=2πνα,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31
n(ν)为空气相折射率,L为待测绝对距离,c为光速;
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微腔激光绝对距离的步骤中,确定相位变化斜率与待测绝对距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32
其中,ng为空气群折射率。
有益效果如下:
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通过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在保证高精度长度测量的前提下,根据光谱色散干涉原理,采用微腔锁模激光,可减小光源体积,提高系统集成度,使测试系统易于实现小型仪器化。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的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宽带激光绝对距离测量技术为nm量级长度量测量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此前,此类测量装置主要采用常规100MHz-1.5GHz重复频率的锁模激光器。然而,在测量后端,色散光谱探测部件因无法分辨单纵模而引入测量误差。因此,通常在色散光谱探测部件前段插入虚拟相位阵列或直接对锁模激光器进行模式滤除。显然,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利于测量系统集成于光刻机中。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通过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在保证高精度长度测量的前提下,根据光谱色散干涉原理,采用微腔锁模激光,可减小光源体积,提高系统集成度,使测试系统易于实现小型仪器化。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包括: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
泵浦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微腔至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镜合并送入分光光谱仪,最终至计算机。
泵浦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光波导或光纤进入微腔。
分束器将激光分为2束,1束至第一反射镜,1束至第二反射镜。2光束在分束器合并送入分光光谱仪。
具体地,1束被反射至第一反射镜,作为参考光束,1束透射至第二反射镜,作为测量光束。
另外,分光光谱仪包括:光栅、第三反射镜及线阵CCD;
激光经光栅经第三反射镜至线阵CCD。第三反射镜用于增加径向距离。光栅对光束分光。
其中,线阵CCD采集到的宽带相干激光的色散干涉g(ν)=a(ν)+b(ν)cosΦ(ν)。
ν为纵模频率,a(ν)为干涉光束的平均强度,b(ν)为干涉调制幅度,Φ(ν)为干涉光束相位差,Φ(ν)=2πνα,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51
n(ν)为空气相折射率,L为待测绝对距离,c为光速。
另外,计算机确定相位变化斜率与待测绝对距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52
其中,ng为空气群折射率。
上述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为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在保证高精度长度测量的前提下,根据光谱色散干涉原理,采用微腔锁模激光,可减小光源体积,提高系统集成度,并且使测试系统易于实现小型仪器化。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的一种实现结构。包括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其中,分光光谱仪可直接使用商用光谱仪,也可自行搭建,其主要部件包括光栅、反射镜3及线阵CCD。
近些年,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微腔锁模激光产生技术。单频窄线宽(<200kHz)激光器通过光波导或光纤直接泵浦微腔,可以产生宽带、相干离散激光纵模序列。由于微腔的直径一般小于1mm,因此,纵模间隔为数十GHz,达到光栅分光能力。利用微腔锁模激光的色散干涉绝对距离测量可显著减小系统体积,提高测量系统集成能力。
首先,泵浦激光器通过光波导或光纤直接微腔,可以产生宽带、相干离散激光纵模序列。宽带激光经分束器分为两束,一束被反射到反射镜1作为参考光束,另一束透射至反射镜2作为测量光束。参考光束与测量光束历经不同光程,在分束器重合并送入分光光谱仪中。实际中,亦可自行搭建分光光谱仪。光栅对重合光束分光,不同频率的干涉光束被线阵CCD探测采集。采用反射镜3增加径向距离,可提高光谱空间分辨能力。线阵CCD将测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完成数据处理,计算出绝对距离。
线阵CCD采集到的宽带相干激光的色散干涉可表示为
g(ν)=a(ν)+b(ν)cosΦ(ν) (1)
其中,ν为纵模频率,a(ν)为干涉光束的平均强度,b(ν)为干涉调制幅度,Φ(ν)为干涉光束相位差,Φ(ν)=2πνα,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61
n(ν)为空气相折射率,L为待测绝对距离,c为光速。
公式(1)的复数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62
对公式(2)作傅里叶变换为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63
其中,t为距离引起的时延,δ(t)为狄拉克函数。可以看到,公式(3)中的α携带了距离信息,对G(t)滤波并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64
g′(ν)中的相位项可通过反正切函数解算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65
反正切函数计算值位于[-π,π],对其解包裹得到连续变化的相位信息,相位变化斜率为
Figure BDA0001715848730000066
其中,ng为群折射率。至此,公式(6)建立了相位变化斜率与绝对距离L的联系。测量中,折射率可通过Edlén公式得到,并代入公式(6)中。
图2给出了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2为色散干涉法绝对距离测量数据处理流程。数据处理由计算机中预先编写的程序处理完成。线阵CCD探测采集色散干涉光谱(a),对其作傅里叶变换得到(b),滤波后保留虚线框部分信息。对这部分信息作傅里叶反变换,并对实部与虚部作反正切,获得包裹相位(c)。进行解包裹运算后得到连续相位。拟合相位斜率,代入公式(6)可计算出待测绝对距离。
有益效果: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通过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在保证高精度长度测量的前提下,根据光谱色散干涉原理,采用微腔锁模激光,可减小光源体积,提高系统集成度,使测试系统易于实现小型仪器化。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型号、连接方式等均可有所变化,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2)

1.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激光束光源的泵浦激光器、微腔、分束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光谱仪及计算机;
所述泵浦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光波导或光纤进入微腔,产生宽带、相干离散激光纵模序列,纵模间隔为数十GHz;
入射激光束在微腔内产生光学非线性效应,获得宽带频域内的纵模梳状离散分布的激光束;
所述激光束经分束器产生两路光束,第一路光束经第一反射镜反射,作为参考光束,第二路光束经第二反射镜反射,作为测量光束;
所述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重合后,入射至分光光谱仪进行处理,获得待分析数据;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微腔激光绝对距离;
分光光谱仪包括:光栅、第三反射镜及线阵CCD;
所述第三反射镜用于增加径向距离;
所述光栅将相位干涉光束分为不同频率的多个光束;
重合光束经光栅分光后,由第三反射镜传输至线阵CCD;
所述线阵CCD采集到的宽带相干激光的色散干涉g(ν)=a(ν)+b(ν)cosΦ(ν);
其中,ν为纵模频率,a(ν)为干涉光束的平均强度,b(ν)为干涉调制幅度,Φ(ν)为干涉光束相位差,Φ(ν)=2πνα,
Figure FDA0003327444490000011
n(ν)为空气相折射率,L为待测绝对距离,c为光速;
对上述公式做傅里叶变换为:
Figure FDA0003327444490000012
对上述公式滤波并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
Figure FDA0003327444490000021
相位项通过反正切函数解算:
Figure FDA0003327444490000022
反正切函数计算值位于[-π,π],对其解包裹得到连续变化的相位信息;
所述计算机确定相位变化斜率与待测绝对距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27444490000023
其中,ng为空气群折射率。
2.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对入射激光束进行处理,获得宽带离散激光束;
将所述宽带离散激光束分为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并将两路光束分别经镜面反射后重合;
对重合光束进行采集,获得待分析数据;
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微腔激光绝对距离;
所述待分析数据中,采集得到的宽带相干激光的色散干涉g(ν)=a(ν)+b(ν)cosΦ(ν);
其中,ν为纵模频率,a(ν)为干涉光束的平均强度,b(ν)为干涉调制幅度,Φ(ν)为干涉光束相位差,Φ(ν)=2πνα,
Figure FDA0003327444490000024
n(ν)为空气相折射率,L为待测绝对距离,c为光速;
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微腔激光绝对距离的步骤中,确定相位变化斜率与待测绝对距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27444490000031
其中,ng为空气群折射率。
CN201810707611.8A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8844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7611.8A CN108844470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7611.8A CN108844470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4470A CN108844470A (zh) 2018-11-20
CN108844470B true CN108844470B (zh) 2022-03-04

Family

ID=64200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7611.8A Active CN108844470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4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4199A (zh) * 2020-04-30 2020-08-07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微腔光梳的扫描位移台干涉测距装置
CN112099027A (zh) * 2020-08-17 2020-12-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卫星激光雷达的大量程绝对距离测量装置
CN113219436A (zh) * 2021-04-07 2021-08-06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晶体微环的色散干涉雷达
CN114370992B (zh) * 2021-12-31 2023-06-20 中山大学 一种微腔色散探测装置
CN114812427B (zh) * 2022-04-22 2023-05-02 重庆大学 一种具有纳米级分辨率的超快成像系统
CN115031630B (zh) * 2022-06-10 2023-05-26 天津大学 一种光频梳色散干涉的平面位姿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61773C (en) * 1996-08-05 2005-10-25 Deutsche Telekom Ag Interferometer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on of dispersion or increase in spectral resolution of such an interferometer
CN102183486B (zh) * 2011-01-28 2012-07-18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光频梳的气体折射率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104345168A (zh) * 2014-11-07 2015-02-1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扫描频域干涉仪
CN105428990B (zh) * 2015-12-15 2018-04-13 电子科技大学 光学微腔中克尔光梳的确定性孤子锁模方法
CN107764189B (zh) * 2017-09-30 2019-08-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范围重频调制的飞秒激光绝对测距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克尔微腔光频梳理论分析模型及多波长光源应用探讨;张利斌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1022;110008-1-110008-9 *
基于飞秒激光光学频率梳的大尺寸绝对测距方法研究;王国超;《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71115(第11期);第17-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4470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4470B (zh) 一种基于色散干涉法的微腔激光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0646805B (zh) 一种基于虚拟扫频光源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
Cui et al. Long distance measurement with femtosecond pulses using a dispersive interferometer
CN109186644B (zh) 光谱拼接光频域反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信号解调方法
CN110068828B (zh) 基于激光调频连续波远距离测距的装置及色散补偿方法
US9835441B2 (en) Absolute dista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laser interferometric wavelength leverage
CN104706322B (zh) 一种基于光计算的扫频光学相干成像系统
JP2010230653A (ja) 光波干渉計測装置
CN108562237B (zh) 一种采用hcn气室在光频域反射传感系统中进行光谱校准的装置和方法
JP2011501137A (ja) 3波の干渉パターンと単一アームの干渉計とを使用した、短い導波路の波長分散を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と方法
CN111678584A (zh) 一种带光源频移校准辅助通道的光纤振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Bonneville et al. SWIFTS: a groundbreak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for high-performance spectroscopy and optical sensors
JP6931137B2 (ja) 波長計
CN209590271U (zh) 一种空间长度的测量装置
JP2004085275A (ja) 量子干渉を利用した光特性測定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1187556A (zh) 一种光纤测距方法及装置
Niu et al. Arbitrary distance measurement without dead zone by chirped pulse spectrally interferometry using a femtosecond optical frequency comb
CN110375779B (zh) 提高ofdr频域采样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04655029B (zh) 一种位相增强型薄膜厚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JP2014149190A (ja) 計測装置、計測方法、光源装置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210003392A1 (en) An optical shape s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8982418B (zh) 基于微腔激光色散干涉法的空气折射率测量装置和方法
Wang et al. Chirped pulse spectrally resolved interferometry without the direction ambiguity and the dead zone
JP2014092425A (ja) 光干渉断層撮像装置及び光干渉断層撮像方法
CN112880716A (zh) 一种基于ofdr技术的多通道光纤传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