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5293A -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5293A
CN108825293A CN201810651256.7A CN201810651256A CN108825293A CN 108825293 A CN108825293 A CN 108825293A CN 201810651256 A CN201810651256 A CN 201810651256A CN 108825293 A CN108825293 A CN 108825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liquid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12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feng Zhen Wan G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feng Zhen Wan G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feng Zhen Wan G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feng Zhen Wan G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12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52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5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5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5/00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 E21F5/02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by wetting or spraying
    • E21F5/06Fluids used for spraying

Abstract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液态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入煤矿的井下,直接喷入火区灭火的装置,是由液态二氧化碳槽车1、球形截止阀2、低温管道3、二氧化碳储罐4、截止阀5、压力平衡管6、压力平衡阀7、保温管道8和压力控制阀9组成。低温液体二氧化碳用槽车1运来,通过管道3和球形截止阀2,储存在二氧化碳储罐4中,当煤矿发生火灾时,首先打开二氧化碳储罐4上端气相压力平衡管6上面的压力平衡阀7,用气体二氧化碳为保温管道8充压,然后打开二氧化碳储罐4底部管道上的针形截止阀5,使液体二氧化碳直接流入保温管道8中,通过管道末端的压力控制阀9后,直接把液态二氧化碳喷入火区中,达到为矿井煤层降温灭火的目的。

Description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液态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入煤矿的井下,直接喷入火区防火灭火的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在各大煤矿,井下煤层着火和瓦斯爆炸等明火燃烧过程,给煤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煤矿所采用的防火灭火技术也越来越多,其中注入惰性气体灭火技术是大面积采用的方法。
液氮作为一种新型防灭火技术,前期已在国内多家煤矿实际灭火中应用,效果显著。专利200720103603,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设备,采用变压吸附法工艺过程,利用碳分子筛制氮原理,制取95%的氮气,直接用于火区灭火。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灭火效果,但是受到井下移动空间的限制,应用不便,人工操作设备运行也带来生命危险;也有的单位把同样的设备放在地面上制取氮气,制作一种KYZD系列地面移动式氮气设备,卧式吸附塔体设计采用专利(ZL97102764.1)技术,把制取的95%的氮气送到井下灭火,但是降温效果较差,常需要配合其他辅助制氮灭火措施,灭火工序复杂、周期长,甚至实施效果也不理想,而且成本很高,应用直接受到限制。氮气灭火设备投入大,故障多,维修费用高,无法推广应用到一些小型矿井。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安全易得、能起到窒息和抑爆及冷却作用的灭火材料,正越来越多地在矿井灭火工作中发挥其作用。二氧化碳分子重,临界温度低、气化潜热大,性能独特,灭火设备操作简单,初期投入少,日常维护费用低,且无电能消耗,使用过程中无机械运转,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用新型专利201020590476.2 公开了一种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汽化灌注装置,液态二氧化碳用槽车提供,采用自然加温和强化加温两种方式,把液体二氧化碳在地面上先汽化,然后把气体二氧化碳通过控制阀门和管道直接送到火区灭火。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地面上操作没有危险。但是在地面上把低温液态二氧化碳加温气化,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浪费了本来具有的低温和气化潜热大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设备投资大,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操作成本高,灭火效果差。专利201020590490.2 公开了一种矿用液态二氧化碳井下直注装置,采用平板车移动,把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整体放到井下,用井下移动的方式向火区直接喷射灭火。这种方法灭火速度快,效果好。但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体积小,储存的二氧化碳量有限,不能起到连续灭火的作用。平板车连同储罐在井下移动特不方便,人工操作又特别危险,所以也不能大面积谁用。
专利内容:本发明设计一种把液态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入煤矿的井下,直接喷入火区防火灭火的装置。是由液态二氧化碳槽车1、球形截止阀2、低温管道3、二氧化碳储罐4、截止阀5、压力平衡管6、压力平衡阀7、保温管道8和压力控制阀9组成,这些组件连接的关系是:二氧化碳液体槽车1通过管道3与球形截止阀2连接,然后通过管道3与二氧化碳储罐4的液体进口连接,二氧化碳储罐4的底部液体出口通过管道3与针形截止阀5连接,针形截止阀5的出口端通过保温管道8与井下管道末端的压力控制阀9连接,在二氧化碳储罐4的上端气相区有一个压力平衡接口,用压力平衡管6与压力平衡阀7连接,压力平衡阀7出口用平衡管与针形截止阀5下端的保温管道8相连接,构成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式注入灭火装置。
直接用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灭火技术,有如下优势:
1、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是31.4℃,高于这个温度的二氧化碳不液化,自然呈气体状态。火区的温度肯定都高于这一温度,所以液体二氧化碳注入火区后自然气化,不用在地面气化后再注入,大比例节约汽化热量,降低注气成本。
2、液态低温二氧化碳注入火区后迅速气化,液态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中,每公斤二氧化碳气化要吸收大约62000卡的热量,气体升温过程中还要吸收热量,所以可以使火区迅速降温,有效抑制火情的蔓延,加速火焰的熄灭。
3、地面上贮存液态二氧化碳,所用设备比储存气态体积要小得多,一吨液体二氧化碳体积只有0.91m3,气化后体积为506m3,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火区后可以连续挥发成气体二氧化碳,中间过程不用向罐里补充二氧化碳,就能起到连续灭火的作用,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
4、液态二氧化碳自然有2.0MPa以上的压力,地面上不用设置加压注入系统,由阀门控制注入流量的速度,根据火情由阀门控制切换向不同的矿井注入,就能解决灭火问题,设备简单,投资少。
上述作用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也要解决一些问题: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直接注入火区灭火,当2.2MPa的液态二氧化碳流出储罐后,马上遇到调节阀,泄压后通过管道在低压下送往火区,在此泄压过程中常常会生成干冰、堵塞管道,连续流通困难。
解决的办法是:储罐4出口管道上安装截止阀5,让高压液态二氧化碳通过保温管道8直接流到管道的下端点,在下端点处安装一个由弹簧控制的压力控制阀9,如果二氧化碳储罐储存压力为2.2MPa,则压力控制阀9的弹簧控制压力为2.0MPa左右。当管道8内的压力开始时不足2.0MPa时,压力控制阀9不打开。当压力达到2.0MPa以上时,阀9自动打开,液态二氧化碳直接喷向着火区。这时候会有部分干冰出现,但因为直接喷到了管道外面的火区,干冰会迅速升华呈气态,所以不会堵塞管道。还因为低温液态二氧化碳和干冰的迅速气化,使得火区急速降温,可以迅速湮灭着火点。这种阀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制作,可以反复使用。
液态二氧化碳通过管道8流向下端点的过程中,管道受周围温度影响会越来越热,尤其是接近火区时温度会更高,这时候二氧化碳因超过临界点31.4℃而气化(液体流速快时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输送管道8可以采用隔热套管,套管间隙是空隙,保护管道内壁不受周围高温影响,就会保证液态二氧化碳不会半路气化。如果套管制作成本高,用保温钢管也可以,当液态二氧化碳流速足够快时,也可以保证输送半路不会气化。
为了防止最初使用时,管道8内因压力低,阀门5因节流而出现干冰,设计在液态二氧化碳储罐4的顶端气相区,引一条细管6到注入管道8中,中间用压力平衡阀7控制。在开始使用时,先打开细管道6的压力平衡阀7,用储罐4顶部2.2MPa的气体先给管道8充压,压力表显示2.0MPa时,关闭压力平衡阀7,再打开罐底下部的大管道截止阀5,让液体二氧化碳在压力条件下直接流到管道下端喷放灭火。这样就不会在开始时因压差而出现干冰。
这样设计的液态二氧化碳用管道注入直接灭火系统,比地面气化装置投资少得多,流程简化,设备少、投资少、占地小。由于全部利用了液态二氧化碳的低温和相变条件,防火灭火效果比气化法好得多,成本低得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把液态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入煤矿的井下,直接喷入火区防火灭火的装置的流程图。是由液态二氧化碳槽车1、球形截止阀2、低温管道3、二氧化碳储罐4、截止阀5、压力平衡管6、压力平衡阀7、保温管道8和压力控制阀9组成,这些组件连接的关系是:二氧化碳液体槽车1通过管道3与球形截止阀2连接,然后通过管道3与二氧化碳储罐4的液体进口连接,二氧化碳储罐4的底部液体出口通过管道3与针形截止阀5连接,针形截止阀5的出口端通过保温管道8与井下管道末端的压力控制阀9连接,在二氧化碳储罐4的上端气相区有一个压力平衡接口,用压力平衡管6与压力平衡阀7连接,压力平衡阀7出口用平衡管与针形截止阀5下端的保温管道8相连接,构成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式注入灭火装置。
附图2是压力控制阀9的结构图,安装在保温管道8的下端,管道的下端10牢固镶嵌一个与管道等径的、环状梯形的聚四氟乙烯或紫铜制作的密封口11,管道10的外侧均匀分布4~8个固定拉筋12,拉筋12的下部与一个金属底托15连接,底托15的上面固定一个金属弹簧14,弹簧14的上端固定一个金属阀芯13,这个阀芯13是一个梯形圆台,上下面的直径正好和环状梯形聚四氟乙烯制作的环状梯形密封口11的上下面直径一致,在弹簧14的作用下,阀芯13和密封口11吻合,可以封住管道内的液体二氧化碳在一定压力下不泄露。
专利实施例
2011年12月,为宁夏宁东煤矿设计一套液态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入煤矿井下、直接喷入火区防火灭火的装置。液态二氧化碳槽车1罐体装载液体二氧化碳25吨、球形截止阀2孔径75mm、低温管道3内径75mm,管壁厚度8mm,二氧化碳储罐4体积1000m3,储存液体二氧化碳1000吨,截止阀5口径100mm,压力平衡管6直径15mm、压力平衡阀7口径15mm,保温管道8内径100mm,材质16MnR,壁厚8mm,用双层套管制成,外层套管直径130mm,壁厚4mm。
压力控制阀9的接管10内径100mm,壁厚8mm,梯形环状聚四氟乙烯密封环11厚度10mm,拉筋12共六根,由直径12mm的钢柱制成,阀芯13厚度25mm,圆台上下直径分别是100mm和120mm,下面有固定弹簧14的环形槽道,弹簧14用直径8mm的钢筋盘绕制成,经过塑化加热淬火处理,弹力20kg,底托15直径150mm,上面有固定弹簧14的环形槽道,周边用拉筋12与接管10下端外周焊死固定,除了密封口11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外,构成压力控制阀9的组件的材质全部是316L不锈钢。就此构成了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式注入灭火装置。经过使用证明灭火效果良好。

Claims (6)

1.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液态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入煤矿的井下,直接喷入火区灭火的装置,是由液态二氧化碳槽车1、球形截止阀2、低温管道3、二氧化碳储罐4、截止阀5、压力平衡管6、压力平衡阀7、保温管道8和压力控制阀9组成,这些组件连接的关系是:二氧化碳液体槽车1通过管道3与球形截止阀2连接,然后通过管道3与二氧化碳储罐4的液体进口连接,二氧化碳储罐4的底部液体出口通过管道3与针形截止阀5连接,针形截止阀5的出口端通过保温管道8与井下管道末端的压力控制阀9连接,在二氧化碳储罐4的上端气相区有一个压力平衡接口,用压力平衡管6与压力平衡阀7连接,压力平衡阀7出口用平衡管与针形截止阀5下端的保温管道8相连接,构成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式注入灭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煤矿液体二氧化碳管道式注入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二氧化碳储罐4是球形,由6~12个支撑柱支撑,罐体由16MnDR材质制作,外面用200~500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材料保温,最外层用金属板包装;罐内储存压力0.2~6.0MPa之间,温度为-80~31℃之间;罐体的上面或者下面分别安装有液体进口接管和阀门,液体出口接管和阀门,气体进口接管和阀门、气体出口接管和阀门、安全阀接口和安全阀、液位指示接口和阀门,压力指示接口和阀门,温度指示接口和阀门,二氧化碳储罐4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并联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说的液体二氧化碳储罐4,其特征在于:液体二氧化碳储罐4是球形,也可以是双层立式圆筒形储罐,罐内储存压力0.2~6.0MPa之间,温度为-80~31℃之间;这个立式圆筒形储罐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双层;如果是单层,材质由16MnDR钢材制作,外面用200~500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材料保温,最外层用金属板包装;立式储罐如果是双层,内胆材质由16MnDR钢材制作,外层用碳钢板制作,内外层之间有200~500mm的密封真空空间,用珠光砂保温材料填充;双层储罐外面不用聚氨酯保温;罐体的上面或者下面分别安装有液体进口接管和阀门,液体出口接管和阀门,气体进口接管和阀门、气体出口接管和阀门、安全阀接口和安全阀、液位指示接口和阀门,压力指示接口和阀门,温度指示接口和阀门,二氧化碳储罐4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并联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煤矿液体二氧化碳管道式注入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管道8由耐压无缝钢管制作,可以是内外层套筒管制作,内外层之间有气体隔离空间,防止管外的高温浸入管内、致使管内的液体二氧化碳气化;保温管道8也可以是单层耐压无缝钢管制作,外面喷涂保温材料,防止外面的高温浸入,也防止馆内的低温外溢。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煤矿液体二氧化碳管道式注入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控制阀9安装在保温管道8的下端,管道的下端10牢固镶嵌一个与管道等径的、环状梯形的聚四氟乙烯或紫铜制作的密封口11,管道10的外侧均匀分布4~8个固定拉筋12,拉筋12的下部与一个金属底托15连接,底托15的上面固定一个金属弹簧14,弹簧14的上端固定一个金属阀芯13,这个阀芯13是一个梯形圆台,上下面的直径正好和环状梯形聚四氟乙烯制作的环状梯形密封口11的上下面直径一致,在弹簧14的作用下,阀芯13和密封口11吻合,可以封住管道内的液体二氧化碳在一定压力下不泄露。
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说的压力控制阀9,其特征在于:下端管道10、固定拉筋12、金属底托15、弹簧14和阀芯13,都应该用耐低温的金属材质制作,可以耐受-100℃的低温而不变形,不变性,保证压力控制阀能反复利用;弹簧14的控制压力范围为0.2~6.0MPa之间,一般与二氧化碳储罐4的压力随同;储罐压力如果基本固定,则弹簧14的控制压力也随之固定,制作材质也随之固定。
CN201810651256.7A 2018-06-22 2018-06-22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Pending CN108825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1256.7A CN108825293A (zh) 2018-06-22 2018-06-22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1256.7A CN108825293A (zh) 2018-06-22 2018-06-22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5293A true CN108825293A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3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1256.7A Pending CN108825293A (zh) 2018-06-22 2018-06-22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52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208A (zh) * 2018-12-18 2019-03-1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非正规采空区地面灭火钻孔致裂方法
CN111749736A (zh) * 2020-05-20 2020-10-0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干气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
RU2802495C1 (ru) * 2023-01-16 2023-08-29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12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пониж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и сорбации продуктов горения и взрыва в горных выработках и туннеля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63504A1 (ru) * 1974-05-06 1977-06-30 Цнтральный Штаб Военизированных Горноспасательных Частей Донбасса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тушени пожаров в шахтах
CN2875508Y (zh) * 2006-03-15 2007-03-07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自增压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CN103438255A (zh) * 2013-08-31 2013-12-11 苏州赛斯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压力阀
CN204239834U (zh) * 2014-09-19 2015-04-0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注浆泵进、排水阀
CN105065737A (zh) * 2015-07-16 2015-11-18 苏州华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可调的压力阀结构
CN106247168A (zh) * 2016-09-08 2016-12-21 西安科技大学 地面钻孔灭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的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
CN107218512A (zh) * 2017-07-31 2017-09-29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矿用液态二氧化碳输送装置及其泄漏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63504A1 (ru) * 1974-05-06 1977-06-30 Цнтральный Штаб Военизированных Горноспасательных Частей Донбасса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тушени пожаров в шахтах
CN2875508Y (zh) * 2006-03-15 2007-03-07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自增压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CN103438255A (zh) * 2013-08-31 2013-12-11 苏州赛斯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压力阀
CN204239834U (zh) * 2014-09-19 2015-04-0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注浆泵进、排水阀
CN105065737A (zh) * 2015-07-16 2015-11-18 苏州华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可调的压力阀结构
CN106247168A (zh) * 2016-09-08 2016-12-21 西安科技大学 地面钻孔灭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的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
CN107218512A (zh) * 2017-07-31 2017-09-29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矿用液态二氧化碳输送装置及其泄漏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春华等: "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备及其工程应用", 《科技导报》 *
董伟: "液态CO2高效防灭火技术在羊场湾煤矿的应用", 《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邓军等: "煤矿采空区液态CO2灌注防灭火关键参数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208A (zh) * 2018-12-18 2019-03-1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非正规采空区地面灭火钻孔致裂方法
CN111749736A (zh) * 2020-05-20 2020-10-0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干气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
RU2802495C1 (ru) * 2023-01-16 2023-08-29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12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пониж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и сорбации продуктов горения и взрыва в горных выработках и туннеля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2086B (zh) 矿用液态co2防灭火工艺及装置
CN108825293A (zh) 煤矿液态二氧化碳管道直接注入灭火装置
CN104775843B (zh) 一种液氮防火灭火系统和方法
CN103089290B (zh) 自增压式液态二氧化碳低温储罐灭火装备
KR20100033003A (ko) 액화질소 발생장치를 이용한 가스계 소화 시스템
CN209621382U (zh) 液氮及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
CN101618255B (zh) 矿用二氧化碳防灭火工艺及装置
CN102562124A (zh) 液氮井下直注式防灭火装置
CN112228769B (zh) 一种基于防冻结控制的液甲烷深度过冷与加注系统及方法
CN108979705A (zh) 煤矿井下耦合惰气防灭火技术
CN104747226A (zh) 一种矿用液氮防灭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81776U (zh) 一种矿用液体二氧化碳降温防灭火系统
CN209011868U (zh) 防灭火装置
CN104481572A (zh) 一种煤矿井下液态二氧化碳被动性防火灭火的方法及装置
CN201848034U (zh) 矿用液态co2防灭火装置
CN201802437U (zh) 矿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置
CN204572042U (zh) 一种矿用液氮防灭火系统
CN205042006U (zh) 一种矿井大规模三相泡沫发泡装置
CN201992331U (zh) 一种立式低温绝热气瓶
CN113509657A (zh) 一种矿用恒压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置及方法
CN206762064U (zh) 内燃机车专用自动探测自动灭火装置
CN215275535U (zh) 一种以液氮为灭火剂的灭火防爆设备
CN209635078U (zh) 一种防爆型成品油储罐
CN108412536B (zh) 一种防治煤自燃的深冷三相惰化浆液产生装置及使用方法
Shu et al. The technology of liquid CO2 used for fire prevention and the relate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