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0083A -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 Google Patents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0083A
CN108820083A CN201810542312.3A CN201810542312A CN108820083A CN 108820083 A CN108820083 A CN 108820083A CN 201810542312 A CN201810542312 A CN 201810542312A CN 108820083 A CN108820083 A CN 108820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lock
shell
locking mechanism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23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20083B (zh
Inventor
李启平
张永成
杨绍华
林麒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23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0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0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0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0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0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14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 B62H5/141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by means of sliding bo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3/00Separate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 B62H3/08Separate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involving recesses or channelled rails for embracing the bottom part of a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定机构及锁车桩。其中,锁定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开口;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具有挡板,挡板活动设置在开口处,以关闭或打开开口;锁条组件,锁条组件能够容置于壳体内,锁条组件具有锁条,当挡板打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时,锁条的一部分能够从开口处伸出壳体外;设置在壳体内的锁体组件,当锁条绕经被锁件并插入锁体组件时,锁体组件能够锁定锁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桩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的数量猛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也随之出现了随意摆放,管理困难等难题。部分城市针对此问题设置了锁车桩对自行车进行管控,但由于单车种类繁多,现有锁车桩无法完全兼顾所有自行车,导致锁车桩的适应性差,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定机构及锁车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桩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定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开口;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具有挡板,挡板活动设置在开口处,以关闭或打开开口;锁条组件,锁条组件能够容置于壳体内,锁条组件具有锁条,当挡板打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时,锁条的一部分能够从开口处伸出壳体外;设置在壳体内的锁体组件,当锁条绕经被锁件并插入锁体组件时,锁体组件能够锁定锁条。
进一步地,挡板组件还包括踏板,踏板与挡板驱动连接,当被锁件按压踏板时,踏板能够带动挡板一同运动,以使踏板打开开口。
进一步地,挡板组件还包括踏板复位件,踏板复位件抵接踏板,并为踏板提供恢复至被按压前的状态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挡板组件还包括:用于感应被锁件的位置的感应器;电机,电机与挡板和感应器连接,当感应器检测到被锁件处于待锁定位置后,电机动作以驱动挡板运动以打开开口。
进一步地,挡板与壳体滑动连接或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与锁体组件对应的位置具有供锁条插入的锁定孔,锁体组件包括:滑移部,滑移部沿锁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与滑移部枢转连接的卡接臂,当锁条插入锁定孔时,锁条按压滑移部,以带动卡接臂与锁条预卡紧。
进一步地,卡接臂的卡接端沿锁定孔的径向方向滑动设置。
进一步地,卡接臂的至少一部分与壳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卡接臂包括卡接段和连接段,卡接段与连接段枢转连接且二者的枢接点沿壳体的滑道滑动设置,且卡接段的远离连接段的一端为卡接端,连接段的远离卡接端的一端与滑移部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卡接臂为多个,且卡接臂沿锁定孔周向设置,当锁条按压滑移部时,所有卡接臂的卡接端彼此聚拢以抱紧锁条。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还包括滑移部复位件,滑移部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滑移部和壳体抵接,以为滑移部提供向靠近锁定孔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还包括:锁舌,锁舌的一端能够伸入滑移部以锁定滑移部的位置;驱动部,驱动部与锁舌驱动连接以控制锁舌的动作。
进一步地,锁舌具有解锁槽,驱动部具有伸入解锁槽的解锁凸块,当驱动部动作时,解锁凸块能够带动锁舌动作以与滑移部脱离。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还包括锁舌复位件,锁舌具有轴肩,锁舌复位件抵接在轴肩上以为锁舌提供伸入滑移部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滑移部包括:滑动本体,滑动本体与卡接臂连接;锁块,锁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本体上,且锁块相对于滑动本体的滑动方向与滑动本体的滑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锁舌的一端能够插入锁块以锁定滑移部,当锁块向远离锁舌的方向运动时,锁舌与锁块脱离以实现解锁。
进一步地,锁块远离锁舌的一端具有解锁斜面,壳体还具有紧急解锁孔,通过紧急解锁孔伸入壳体内的解锁件能够挤压解锁斜面,以带动锁块脱离锁舌。
进一步地,锁条组件还包括:转轮,转轮枢转设置在壳体内,锁条绕设在转轮上;卷簧,卷簧与转轮驱动连接,以在锁条脱离锁体组件时驱动转轮转动,使锁条卷绕在转轮上。
进一步地,锁条组件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具有过孔,锁条收纳在保护壳内;拉手,拉手设置在锁条伸出过孔的一端,且拉手止挡在过孔的外侧,锁条组件通过拉手伸出壳体,并通过拉手插入锁体组件以将锁条锁定。
进一步地,锁条组件还包括弹出件,弹出件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壳和拉手抵接,以为锁条提供弹出壳体的弹性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车桩,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桩;上述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设置在立桩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锁条组件和锁体组件,并且挡板能够关闭或打开开口,当挡板组件活动并关闭开口时,锁条组件的锁条被止挡在壳体内,当挡板打开开口的一部分时,挡板不再对锁条起到止挡作用,锁条能够从壳体中伸出,然后用户手动将锁条绕过被锁件后插入到锁体组件中,锁体组件将锁条锁定,从而实现被锁件的锁定。上述设置方式中的挡板组件能够防止锁条在不需要使用时被随意抽出,提高了锁定机构的安全性,并且柔性的锁条能够方便锁定不同的被锁件,使用时仅需要将锁条绕过被锁件即可,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使用的适应性和广泛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挡板组件安装在立桩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A-A向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锁定机构的锁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侧视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锁体组件的驱动部和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5中的锁体组件的滑移部和卡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图8的俯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锁体组件与拉手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锁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侧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2中的锁条组件的剖视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锁车桩安装在地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锁车桩安装在墙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5中的锁车桩与车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的俯视图;以及
图19示出了图17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开口;12、锁定孔;13、紧急解锁孔;20、挡板组件;21、挡板;22、踏板;23、踏板复位件;30、锁条组件;31、锁条;32、转轮;33、卷簧;34、保护壳;35、拉手;40、锁体组件;41、滑移部;411、滑动本体;412、锁块;413、解锁斜面;42、卡接臂;421、卡接段;422、连接段;43、滑移部复位件;44、锁舌;45、驱动部;451、解锁凸块;46、锁舌复位件;50、立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桩的适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实施例一
如图1至14所示的一种锁定机构,包括壳体10、挡板组件20、锁条组件30以及设置在壳体10内的锁体组件40,壳体10具有开口11;挡板组件20具有挡板21,挡板21活动设置在开口11处,以关闭或打开开口11;锁条组件30能够容置于壳体10内,锁条组件30具有锁条31,当挡板21打开开口11的至少一部分时,锁条31的一部分能够从开口11处伸出壳体10外;当锁条31绕经被锁件并插入锁体组件40时,锁体组件40能够锁定锁条31。
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锁条组件30和锁体组件40,并且挡板21能够关闭或打开开口11,当挡板组件20活动并关闭开口11时,锁条组件30的锁条31被止挡在壳体10内,当挡板21打开开口11的一部分时,挡板21不再对锁条31起到止挡作用,锁条31能够从壳体10中伸出,然后用户手动将锁条31绕过被锁件后插入到锁体组件40中,锁体组件40将锁条31锁定,从而实现被锁件的锁定。上述设置方式中的挡板组件20能够防止锁条31在不需要使用时被随意抽出,提高了锁定机构的安全性,并且柔性的锁条31能够方便锁定不同的被锁件,使用时仅需要将锁条31绕过被锁件即可,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使用的适应性和广泛性。
本实施例以锁定机构锁定自行车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锁定机构也可以用于锁定其他设备。
如图2至图4所示,挡板组件20还包括踏板22,踏板22与挡板21驱动连接,当被锁件按压踏板22时,踏板22能够带动挡板21一同运动,以使踏板22打开开口11。
具体地,在锁定机构的底部的旁边设置有踏板22,踏板22与挡板21连接,当自行车运动到踏板22上时,踏板22被下压,带动挡板21一同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挡板21打开了开口11的上部分,此时,锁条31就能够从开口11中被抽出或者主动弹出。这样,就能够通过纯机械传动的方式使得挡板21滑动,并不需要设置其他电气零件,方便挡板组件20的安装和维护。
可选地,挡板组件20还包括踏板复位件23,踏板复位件23抵接踏板22,并为踏板22提供恢复至被按压前的状态的复位力。踏板复位件23可以设置在踏板22与地面之间,以使自行车在离开踏板22后,踏板22能够自动上升,从而带动挡板21上滑,实现挡板组件20的复位。当然,挡板组件20还可以包括电机,电机与挡板21和踏板22连接,踏板22作为电机的控制开关,当踏板22被下压时,踏板22启动电机,电机驱动挡板21滑动,实现挡板21打开开口11。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21与壳体10是滑动连接的,且挡板21向下滑动时,挡板21打开开口11,当挡板21向上滑动时,挡板21关闭开口11。当然,挡板21还可以与壳体10枢转连接,此时优选设置电机的驱动方式,踏板22作为电机的控制开关,电机驱动挡板21转动,使得挡板21打开开口11。若不设置电机,则可以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将踏板22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挡板21的翻转运动。
如图5、图8至图11所示,壳体10与锁体组件40对应的位置具有供锁条31插入的锁定孔12,锁体组件40包括滑移部41和与滑移部41枢转连接的卡接臂42,滑移部41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当锁条31插入锁定孔12时,锁条31按压滑移部41,以带动卡接臂42与锁条31预卡紧。由于锁体组件40具有预卡紧的功能,因而当锁条31插入锁体组件40时,锁体组件40能够预卡紧锁条31,使得用户不必手扶锁条31才能实现锁定,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臂42包括卡接段421和连接段422,卡接段421与连接段422枢转连接且二者的枢接点沿壳体10的滑道滑动设置,且卡接段421的远离连接段422的一端为卡接端,卡接端沿锁定孔12的径向方向滑动设置,连接段422的远离卡接端的一端与滑移部41枢转连接。
具体地,在滑移部41的同一端设置有卡接臂42,且卡接臂42具有沿锁定孔12的径向方向滑动的卡接段421以及枢接卡接段421和滑移部41的连接段422,在壳体10的锁定孔12处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内表面平行的导轨,卡接臂42的卡接段421滑动设置在导轨内,卡接端还设置有导向斜面,当锁条31插入锁体组件40时,锁条31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挤压卡接端,使得两个卡接臂42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一小段距离,然后锁条31的端面与滑移部41的端面抵接并挤压,使得滑移部41向远离锁定孔12的方向运动,此时滑移部41带动两个卡接臂42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将锁条31夹紧实现预卡紧。当然,卡接臂42也可以设置成一体结构,此时卡接臂42的靠近卡接端的部分与壳体10滑动连接。
可选地,卡接臂42为多个,且卡接臂42沿锁定孔12周向设置,当锁条31按压滑移部41时,所有卡接臂42的卡接端彼此聚拢以抱紧锁条31。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卡接臂42为两个,两个卡接臂42设置在滑移部41的同一端的两侧,且两个卡接臂42之间间隔180度,使得卡接臂42能够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夹紧锁条31,保证锁条31受力平衡,防止锁条31脱离锁定孔12。
在本实施例中,滑移部41远离锁定孔12的一端具有导向杆,锁体组件40还包括滑移部复位件43,滑移部复位件43套设在导向杆上,滑移部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与滑移部41和壳体10抵接,以为滑移部41提供向靠近锁定孔12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当锁条31被抽出锁定孔12时,滑移部复位件43能够使锁体组件40自动复位,方便后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锁体组件40包括滑移部复位件43的情况下,当锁条31插入锁体组件40时,拉手35挤压滑移部41,需使滑移部41受到的推力大于滑移部复位件43的弹力,才能使卡接臂42向内运动收紧,实现预卡。
如图6和图7所示,锁体组件40还包括锁舌44和驱动部45,锁舌44的一端能够伸入滑移部41以锁定滑移部41的位置;驱动部45与锁舌44驱动连接以控制锁舌44的动作。
具体地,锁舌44的滑动方向与滑移部41的滑动方向垂直,在滑移部41的侧面设置有凹槽,锁舌44的一端插入凹槽后,锁舌44阻碍了滑移部41的运动,使得滑移部41无法沿锁定孔12的轴线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卡接臂42锁定锁条31,此时即使向外拉锁条31,锁条31也无法从锁定孔12中抽出,从而实现锁条31锁定在锁体组件40上。
可选地,锁舌44具有解锁槽,驱动部45具有伸入解锁槽的解锁凸块451,当驱动部45动作时,解锁凸块451能够带动锁舌44动作以与滑移部41脱离。本实施例的驱动部45为驱动电机,解锁凸块451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设置的半圆形的凸块,当电机驱动解锁凸块451转动时,解锁凸块451挤压解锁槽的侧壁,使得锁舌44滑动,实现滑移部41的锁定和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组件40还包括与驱动部45连接的蓝牙控制板,蓝牙控制板能够接收来自用户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驱动部45的动作,从而实现锁条31的锁定和解锁。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连接方式的控制板,如RFID、红外、WIFI等。
可选地,锁体组件40还包括锁舌复位件46,锁舌44具有轴肩,锁舌复位件46抵接在轴肩上以为锁舌44提供伸入滑移部41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由于驱动部45主要起到了驱动锁舌44脱离滑移部41的凹槽的作用,因而设置有额外的锁舌复位件46即锁舌复位弹簧,锁舌复位弹簧能够驱动锁舌44伸入凹槽内,从而实现锁条31的锁定。并且为了避免锁舌复位弹簧和解锁凸块451之间产生干涉,轴肩位于锁舌44的解锁槽和锁舌复位弹簧之间,这样保证解锁凸块451和锁舌复位弹簧能够可靠地驱动锁舌44滑动。
本实施例中,在驱动部45、锁舌44和蓝牙控制板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以与锁体组件40的其他零件分隔开来,且仅锁舌44的一小部分能够伸出外壳,这样起到保护驱动部45等电动零件的作用,同时方便锁体组件40的组装。
如图8和图9所示,滑移部41包括滑动本体411和锁块412,滑动本体411与卡接臂42连接;锁块412滑动设置在滑动本体411上,当滑动本体411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时,锁块412可以随滑动本体411一起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或者滑动本体411停止时,锁块412可以相对于滑动本体411滑动,且锁块412相对于滑动本体411的滑动方向与滑动本体411的滑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锁舌44的一端能够插入锁块412以锁定滑移部41,当锁块412向远离锁舌44的方向运动时,锁舌44与锁块412脱离以实现解锁。
具体地,滑移部41由滑动本体411和锁块412两部分组成,滑动本体411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锁块412相对于滑动本体411的滑动方向(图9中为水平方向)与滑动本体411的滑动方向(图9中为竖直方向)垂直,且锁块412的滑动方向与锁舌44相同,锁块412靠近锁舌44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当然,该侧面可以外露在滑动本体411外,也可以设置在滑动本体411内。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滑移部41的紧急解锁,具体过程如下:当锁舌44插入凹槽时,锁舌44阻碍了滑动本体411和滑块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从而实现锁定,此时锁块412仍然能够沿与锁定孔1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滑动,并且当锁块412滑动时,凹槽远离锁舌44使得锁舌44解除对滑动本体411的锁定,锁条31就能够从锁定孔12中拔出,实现紧急解锁。
如图10所示,锁块412远离锁舌44的一端具有解锁斜面413,壳体10还具有紧急解锁孔13,通过紧急解锁孔13伸入壳体10内的解锁件能够挤压解锁斜面413,以带动锁块412脱离锁舌44。并且滑移部41还包括设置在滑动本体411和锁块412之间的锁块复位件即锁块复位弹簧,锁块复位件驱动锁块412向靠近锁舌44的方向滑动,当解锁件挤压解锁斜面413时,锁块412克服锁块复位件的弹力,使得锁块412与锁舌44脱离,同时在没有外力挤压解锁斜面413时,锁块412在锁块复位件的作用下保持与锁舌44的锁定状态,从而避免锁定机构的震动等导致滑移部41意外解锁的情况。当然,还可以在紧急解锁孔13上设置锁芯,通过解锁钥匙转动锁芯使得锁芯挤压解锁斜面413,实现紧急解锁。
如图12至图14所示,锁条组件30包括锁条31、转轮32和卷簧33,转轮32枢转设置在壳体10内,锁条31绕设在转轮32上;卷簧33与转轮32驱动连接,以在锁条31脱离锁体组件40时驱动转轮32转动,使锁条31卷绕在转轮32上,同时还能够在锁定组件锁定锁条31后将多余的锁条31收回转轮32上。
可选地,锁条组件30还包括保护壳34和拉手35,保护壳34具有过孔,锁条31收纳在保护壳34内;拉手35设置在锁条31伸出过孔的一端,且拉手35止挡在过孔的外侧,锁条组件30通过拉手35伸出壳体10,并通过拉手35插入锁体组件40以将锁条31锁定。转轮32、卷簧33全都容纳在保护壳34内,拉手35与锁条31的一端连接且位于保护壳34的外侧,并且拉手35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大于过孔的直径,以防止锁条31在卷簧33的作用下被全部收回保护壳34内导致锁条31无法抽出的问题。保护壳34的设置将锁条组件30与壳体10内的其他组件分隔开来,避免锁条31对其他组件产生影响。当然,也可以直接将锁条31和转轮32设置在壳体10内,此时当挡板21打开开口11时,需要用户手动将锁条31从壳体10内抽出。
需要说明的是,锁条组件30实际插入锁定孔12以及被锁体组件40锁定的部分均为拉手35,通过拉手35既方便了锁条31的抽拉,又方便了锁条31的锁定。
可选地,拉手35远离锁条31的一端的侧面具有环槽,当拉手35插入锁定孔12后,卡接臂42能够卡接在环槽内,以将拉手35预卡紧在锁体组件40上。拉手35靠近锁条31的一端为止挡端面,止挡端面的直径大于过孔的直径且大于锁定孔12的直径,这样在保证拉手35起到止挡和卡接效果的同时减小了拉手35的体积,并且避免了拉手35插入锁定孔12的距离过大导致拉手35不方便从锁定孔12中拔出。
在本实施例中,锁条组件30还包括弹出件即弹簧,弹出件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壳34和拉手35抵接,以为锁条31提供弹出壳体10的弹性力。
具体地,在拉手35与保护壳34之间设置有弹出件,弹出件为拉手35提供弹出壳体10的弹力,挡板21的顶部具有斜面结构,相应地,拉手35的靠近锁条31的端面的直径大于远离锁条31的端面的直径,使得拉手35的侧面形成一定的倾斜度,且拉手35的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斜面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在初始状态时,当自行车下压踏板22时,踏板22带动挡板21下滑,锁条31以及拉手35在弹出件的作用下弹出,当自行车解锁后,锁条31在卷簧33的作用下收回,直到弹出件的弹力与卷簧33的弹力平衡,然后自行车不再下压踏板22,踏板22在踏板复位件23的作用下上升,同时带动挡板21上升,挡板21的斜面结构挤压拉手35,使得拉手35在挡板21的挤压下完全收回到壳体10内,实现复位。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锁车桩,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桩50以及上述的锁定机构,立桩50可以固定在地面上如图15所示,也可以固定在墙体上如图16所示。如图17至图19所示,立桩50具放置车轮的插槽,锁定机构设置在立桩50上,其中壳体10以及壳体10内的组件设置在立桩50的插槽外的部分的底部,挡板组件20的踏板22位于插槽的底部。当车轮放置在插槽内时,车轮就自动下压踏板22,踏板22带动挡板21下滑,锁条31以及拉手35在弹出件的作用下弹出,用户将锁条31绕经车轮后插入锁定孔12中,滑移部41和卡接臂42将拉手35预卡紧,再通过手机终端控制驱动部45动作,将锁舌44插入到滑移部41的凹槽中,实现车辆的锁定。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挡板组件20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组件20包括挡板21,用于感应被锁件的位置的感应器和电机,电机与挡板21和感应器连接,当感应器检测到被锁件处于待锁定位置后,电机动作以驱动挡板21运动以打开开口11。
具体地,在挡板21或者壳体10上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可以是红外感应器,当自行车到达停车的预定位置时,感应件感应到自行车的位置,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挡板21运动,使得挡板21打开开口11的一部分,从而使得锁条31能够从开口11中伸出。上述方式时通过远程感应和电机传动的方式控制挡板21的滑动,这样,自行车不用直接接触挡板组件20,减少了对挡板组件20的磨损,降低了故障的概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桩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2、挡板组件能够防止锁条在不需要使用时被所随意抽出,提高了锁定机构的安全性;
3、柔性的锁条能够方便锁定不同的被锁件,使用时仅需要将锁条绕过被锁件即可,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使用的适应性和广泛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开口(11);
挡板组件(20),所述挡板组件(20)具有挡板(21),所述挡板(21)活动设置在所述开口(11)处,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开口(11);
锁条组件(30),所述锁条组件(30)容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锁条组件(30)具有锁条(31),当所述挡板(21)打开所述开口(11)的至少一部分时,所述锁条(31)的一部分能够从所述开口(11)处伸出所述壳体(10)外;
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的锁体组件(40),当所述锁条(31)绕经被锁件并插入所述锁体组件(40)时,所述锁体组件(40)能够锁定所述锁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20)还包括踏板(22),所述踏板(22)与所述挡板(21)驱动连接,当所述被锁件按压所述踏板(22)时,所述踏板(22)能够带动所述挡板(21)一同运动,以使所述踏板(22)打开所述开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20)还包括踏板复位件(23),所述踏板复位件(23)抵接所述踏板(22),并为所述踏板(22)提供恢复至被按压前的状态的复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20)还包括:
用于感应所述被锁件的位置的感应器;
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挡板(21)和所述感应器连接,当所述感应器检测到所述被锁件处于待锁定位置后,所述电机动作以驱动所述挡板(21)运动以打开所述开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与所述壳体(10)滑动连接或枢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与所述锁体组件(40)对应的位置具有供所述锁条(31)插入的锁定孔(12),所述锁体组件(40)包括:
滑移部(41),所述滑移部(41)沿所述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
与所述滑移部(41)枢转连接的卡接臂(42),当所述锁条(31)插入所述锁定孔(12)时,所述锁条(31)按压所述滑移部(41),以带动所述卡接臂(42)与所述锁条(31)预卡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42)的卡接端沿所述锁定孔(12)的径向方向滑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4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壳体(10)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42)包括卡接段(421)和连接段(422),所述卡接段(421)与所述连接段(422)枢转连接且二者的枢接点沿所述壳体(10)的滑道滑动设置,且所述卡接段(421)的远离所述连接段(422)的一端为卡接端,所述连接段(422)的远离所述卡接端的一端与所述滑移部(41)枢转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42)为多个,且所述卡接臂(42)所述沿所述锁定孔(12)周向设置,当所述锁条(31)按压所述滑移部(41)时,所有所述卡接臂(42)的卡接端彼此聚拢以抱紧所述锁条(3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40)还包括滑移部复位件(43),所述滑移部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移部(41)和所述壳体(10)抵接,以为所述滑移部(41)提供向靠近所述锁定孔(12)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40)还包括:
锁舌(44),所述锁舌(44)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滑移部(41)以锁定所述滑移部(41)的位置;
驱动部(45),所述驱动部(45)与所述锁舌(44)驱动连接以控制所述锁舌(44)的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44)具有解锁槽,所述驱动部(45)具有伸入所述解锁槽的解锁凸块(451),当所述驱动部(45)动作时,所述解锁凸块(451)能够带动所述锁舌(44)动作以与所述滑移部(41)脱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40)还包括锁舌复位件(46),所述锁舌(44)具有轴肩,所述锁舌复位件(46)抵接在所述轴肩上以为所述锁舌(44)提供伸入所述滑移部(41)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部(41)包括:
滑动本体(411),所述滑动本体(411)与所述卡接臂(42)连接;
锁块(412),所述锁块(4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本体(411)上,且所述锁块(412)相对于所述滑动本体(411)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本体(411)的滑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锁舌(44)的一端能够插入所述锁块(412)以锁定所述滑移部(41),当所述锁块(412)向远离所述锁舌(44)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锁舌(44)与所述锁块(412)脱离以实现解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412)远离所述锁舌(44)的一端具有解锁斜面(413),所述壳体(10)还具有紧急解锁孔(13),通过所述紧急解锁孔(13)伸入所述壳体(10)内的解锁件能够挤压所述解锁斜面(413),以带动所述锁块(412)脱离所述锁舌(44)。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条组件(30)还包括:
转轮(32),所述转轮(32)枢转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锁条(31)绕设在所述转轮(32)上;
卷簧(33),所述卷簧(33)与所述转轮(32)驱动连接,以在所述锁条(31)脱离所述锁体组件(40)时驱动所述转轮(32)转动,使所述锁条(31)卷绕在所述转轮(32)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条组件(30)还包括:
保护壳(34),所述保护壳(34)具有过孔,所述锁条(31)收纳在所述保护壳(34)内;
拉手(35),所述拉手(35)设置在所述锁条(31)伸出所述过孔的一端,且所述拉手(35)止挡在所述过孔的外侧,所述锁条组件(30)通过所述拉手(35)伸出所述壳体(10),并通过所述拉手(35)插入所述锁体组件(40)以将所述锁条(31)锁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条组件(30)还包括弹出件,所述弹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保护壳(34)和所述拉手(35)抵接,以为所述锁条(31)提供弹出所述壳体(10)的弹性力。
20.一种锁车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桩(50);
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立桩(50)上。
CN201810542312.3A 2018-05-30 2018-05-30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Active CN108820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312.3A CN108820083B (zh) 2018-05-30 2018-05-30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312.3A CN108820083B (zh) 2018-05-30 2018-05-30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0083A true CN108820083A (zh) 2018-11-16
CN108820083B CN108820083B (zh) 2020-11-20

Family

ID=64147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2312.3A Active CN108820083B (zh) 2018-05-30 2018-05-30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008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2646A (en) * 1975-03-07 1976-03-09 A. Teichert & Son, Inc. Bicycle stand
CN2130192Y (zh) * 1992-09-26 1993-04-21 于海勇 旅行锁
TW416397U (en) * 1997-03-06 2000-12-21 Wang Jin Shing Lock head improvement for steel rope lock
CN103909997A (zh) * 2014-04-25 2014-07-09 江苏晶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共自行车定点锁车装置
CN205837016U (zh) * 2016-06-16 2016-12-28 江苏宏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雨的安全性能好的公共自行车停车桩
CN206110907U (zh) * 2016-10-17 2017-04-19 章鸿斌 一种智能马蹄形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2646A (en) * 1975-03-07 1976-03-09 A. Teichert & Son, Inc. Bicycle stand
CN2130192Y (zh) * 1992-09-26 1993-04-21 于海勇 旅行锁
TW416397U (en) * 1997-03-06 2000-12-21 Wang Jin Shing Lock head improvement for steel rope lock
CN103909997A (zh) * 2014-04-25 2014-07-09 江苏晶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共自行车定点锁车装置
CN205837016U (zh) * 2016-06-16 2016-12-28 江苏宏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雨的安全性能好的公共自行车停车桩
CN206110907U (zh) * 2016-10-17 2017-04-19 章鸿斌 一种智能马蹄形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0083B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4024A (zh) 用于车辆的可伸缩把手系统
CN110979533B (zh) 一种滑板车
CN101315000A (zh) 电控锁
CN209938848U (zh) 一种折叠扶手及具有该扶手的折叠滑板车
CN108860377A (zh)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CN108820083A (zh) 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CN202596355U (zh) 一种行李箱密码锁
CN216906412U (zh) 宠物锁扣
CN208534247U (zh) 门锁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877650A (zh) 一种折叠电动两轮车
CN111559591A (zh) 一种便于垃圾回收的垃圾箱
CN106488103A (zh) 具有锁紧组件的数据采集装置
CN200940380Y (zh) 一种自动上锁的锁体
CN214608149U (zh) 星箭分离装置
CN114375869A (zh) 宠物锁扣
CN201050228Y (zh) 电控锁
CN201021329Y (zh) 摩托车尾箱
CN211167246U (zh) 一种滑板车的折叠机构
CN108883803B (zh) 可折叠自行车和其存放系统
CN212685828U (zh) 一种滑板车
CN208236132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锁
CN201661140U (zh) 智能电控锁
CN207686502U (zh) 双开移门系统
CN202044730U (zh) 便携式高尔夫球手推车
CN206031653U (zh) 一种便携式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7

Address after: 519085 No. 68, Jinhong 7th Road, High-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1 E301-17, 1 Harbin Industrial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high tech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UTAIO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