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9688A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9688A
CN108819688A CN201810713904.7A CN201810713904A CN108819688A CN 108819688 A CN108819688 A CN 108819688A CN 201810713904 A CN201810713904 A CN 201810713904A CN 108819688 A CN108819688 A CN 108819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temperature
power supply
condenser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39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9688B (zh
Inventor
王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nr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永 filed Critical 王永
Priority to CN2018107139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9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9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9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9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9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冷风槽,所述第一冷风槽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装置的内侧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冷风槽,所述第二冷风槽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设置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降温,经过降温的空气再对新能源汽车的供电组进行降温比起传统的降温方式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现有的散热装置大多通过外置散热片对车辆散热,导致散热性能及其有限,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对新能源汽车供电组使用寿命的影响,从而降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适用性,而为了提升供电组的安全性,供电组又大多安装在密封的环境内,传统的散热装置起到的散热作用起到的效果不佳,而且传统的散热结构无法控制,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体积都是不一样的,导致传统的散热装置难以大范围的适用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导致适用的范围受限,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外置散热片对车辆散热的效果不佳的、散热结构无法控制难以大范围的适用不同的新能源汽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冷风槽,所述第一冷风槽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冷风槽,所述第二冷风槽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转轴,所述第一风扇转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风扇,在所述第一风扇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转轴,所述第二风扇转轴的顶部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卡入所述供电组,在所述第二风扇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冷凝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分别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的进气路径上设置一层或多层干燥网,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相互连通形成为冷凝空间,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凝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上方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四冷凝器上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三冷凝器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开启,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对应的冷凝器的四个温度参数发送给控制器,当所述温度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发出警报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位于第一冷风槽的内部,且第一滤网与第一冷风槽的外表面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外表面粗糙。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均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网状结构”密集。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表面积相等,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转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内轴,且内轴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设置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冷凝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设置可以通过转轴实现连接,可以根据实际的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大小去调整尺寸,解决了散热结构无法控制难以大范围的适用不同的新能源汽车问题,使散热装置可以大范围的适用于各种的新能源汽车,使散热装置更加的实用,冷凝器(Condenser),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将供电组散发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防止过高的温度对供电组制成损伤,解决了外置散热片对车辆散热的效果不佳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板,2、第一滤网,3、第一冷风槽,4、转轴,5、第二冷风槽,6、第二滤网,7、第二侧板,8、第二固定块,9、冷凝器,10、第一风扇转轴,11、第一进气口,12、内轴,13、第二风扇,14、第一风扇、15、第一固定块,16、第二进气口,17、第二风扇转轴,18、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第一滤网2、第一冷风槽3、转轴4、第二冷风槽5、第二滤网6、第二侧板7、第二固定块8、冷凝器9、第一风扇转轴10、第一进气口11、内轴12、第二风扇13、第一风扇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进气口16、第二风扇转轴17和电源接口18,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冷风槽3,所述第一滤网2位于第一冷风槽3的内部,且第一滤网2与第一冷风槽3的外表面相等,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利于空气的流通,使装置在加温的时候更加具有工作效率,所述第一冷风槽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滤网2,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5,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侧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内部设置有内轴12,且内轴1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具有坚固、耐久、抗腐蚀的特性,可以使内轴12更加的耐用,使用寿命更加的长久,所述转轴4的内侧设置有电源接口18,所述转轴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侧板7,述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7的表面积相等,且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7通过转轴4进行连接,转轴4的设置可以允许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7进行角度的调节,可以让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所述第二侧板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冷风槽5,所述第二冷风槽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滤网6,所述第二侧板7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15与第二固定块8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一固定块15与第二固定块8的外表面粗糙,橡胶富有弹性,可以减少在固定的时候对供电组的损伤,粗糙的外表面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其固定的更加稳固,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第二进气口16均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网状结构”密集,可以在装置工作的时候过滤空气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对装置造成的损伤,所述第一进气口11的下方设置第一有冷凝器9,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转轴10,所述第一风扇转轴1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风扇14,在所述第一风扇转轴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器9,所述第二侧板7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6,所述第二进气口1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冷凝器9,所述第二侧板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转轴17,所述第二风扇转轴17的顶部连接有第二风扇13,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8)卡入所述供电组,在所述第二风扇转轴17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冷凝器(9);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8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8的内部分别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1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6的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的进气路径上设置一层或多层干燥网,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相互连通形成为冷凝空间,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凝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上方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四冷凝器9上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扇14和所述第二风扇13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三冷凝器9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开启,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对应的冷凝器9的四个温度参数发送给控制器,当所述温度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发出警报信息。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应检查各个部件性能是否正常,若发现有些部件性能不正常之后,应及时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待检查各部件性能正常之后,便可准备进行安装,转轴4的设置可以允许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7进行角度的调节工作人员根据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实际大小去调整装置的角度,角度调整好之后,将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卡入新能源汽车供电组,安装好之后,接通电源,接通电源之后,第一风扇14和第二风扇13将供电组散发出的热能通过风力抽取输送至冷凝器9,冷凝器9,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将供电组散发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由风力带出散热装置外,防止过高的温度对供电组制成损伤,完成供电组的降温;更具体地,设置有四个冷凝器9进行有效、均匀的散热,第一温度传感器是卡入到供电组,实时监测供电组的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扇14和所述第二风扇13开启,此时由于温度不高,无需开启冷凝器9进行制冷降温,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此时温度升高,说明单靠风扇不足以提供可靠散热,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三冷凝器9开启,从而进行有效散热,当温度再度升高时,为了充分散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开启,此时所有冷凝器9均打开,可以提供有效、全面的散热,同时,为了监控冷凝器9的制冷效果以及故障,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对应的冷凝器9的四个温度参数发送给控制器,当所述温度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发出警报信息,可以提醒用于进行维修,并降低温度升高对供电组的影响;另外,由于在特殊环境中,湿气过重将导致供电组受到影响,影响寿命,更有甚者出现期间短路,为此,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8的内部分别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1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6的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的进气路径上设置一层或多层干燥网,从而通过干燥网对进气进行一定的干燥,并且可以提供传感器的电连接路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相互连通形成为冷凝空间,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凝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上方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四冷凝器9上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扇14和所述第二风扇13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三冷凝器9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开启,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对应的冷凝器9的四个温度参数发送给控制器,当所述温度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发出警报信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冷风槽(3),所述第一冷风槽(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滤网(2),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5),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侧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内侧设置有电源接口(18),所述转轴(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侧板(7),所述第二侧板(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冷风槽(5),所述第二冷风槽(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滤网(6),所述第二侧板(7)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所述第一进气口(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冷凝器(9),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转轴(10),所述第一风扇转轴(1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风扇(14),在所述第一风扇转轴(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器(9),所述第二侧板(7)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6),所述第二进气口(1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冷凝器(9),所述第二侧板(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转轴(17),所述第二风扇转轴(17)的顶部连接有第二风扇(13),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8)卡入所述供电组,在所述第二风扇转轴(17)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冷凝器(9);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8)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8)的内部分别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1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6)的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的进气路径上设置一层或多层干燥网,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相互连通形成为冷凝空间,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凝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上方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四冷凝器(9)上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扇(14)和所述第二风扇(13)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三冷凝器(9)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供电组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冷凝器(9)开启,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对应的冷凝器(9)的四个温度参数发送给控制器,当所述温度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发出警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2)位于第一冷风槽(3)的内部,且第一滤网(2)与第一冷风槽(3)的外表面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5)与第二固定块(8)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一固定块(15)与第二固定块(8)的外表面粗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第二进气口(16)均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网状结构”密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7)的表面积相等,且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7)通过转轴(4)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的内部设置有内轴(12),且内轴(1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CN201810713904.7A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108819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3904.7A CN108819688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3904.7A CN108819688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9688A true CN108819688A (zh) 2018-11-16
CN108819688B CN108819688B (zh) 2021-09-21

Family

ID=64134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3904.7A Active CN108819688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968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0420A (ja) * 2008-08-07 2010-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US20100275619A1 (en) * 2009-04-30 2010-11-04 Lg Chem, Ltd. Cooling system for a battery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oling the battery system
WO2014068897A1 (ja) * 2012-10-29 2014-05-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2014093237A (ja) * 2012-11-06 2014-05-19 Nissan Motor Co Ltd バッテリの冷却装置
CN205543149U (zh) * 2016-01-29 2016-08-31 天津投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供电组散热装置
CN205564915U (zh) * 2016-01-29 2016-09-07 天津投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风控散热装置
CN205811015U (zh) * 2016-07-26 2016-12-14 江西恒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池
CN107086278A (zh) * 2017-05-17 2017-08-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07732369A (zh) * 2017-11-23 2018-02-23 陕西易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电池包制冷/加热系统
CN207250683U (zh) * 2017-10-18 2018-04-17 江苏进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08172943A (zh) * 2017-12-28 2018-06-15 杜宝兵 新能源汽车电池ihlr系统用散热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0420A (ja) * 2008-08-07 2010-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US20100275619A1 (en) * 2009-04-30 2010-11-04 Lg Chem, Ltd. Cooling system for a battery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oling the battery system
WO2014068897A1 (ja) * 2012-10-29 2014-05-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2014093237A (ja) * 2012-11-06 2014-05-19 Nissan Motor Co Ltd バッテリの冷却装置
CN205543149U (zh) * 2016-01-29 2016-08-31 天津投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供电组散热装置
CN205564915U (zh) * 2016-01-29 2016-09-07 天津投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风控散热装置
CN205811015U (zh) * 2016-07-26 2016-12-14 江西恒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池
CN107086278A (zh) * 2017-05-17 2017-08-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07250683U (zh) * 2017-10-18 2018-04-17 江苏进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07732369A (zh) * 2017-11-23 2018-02-23 陕西易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电池包制冷/加热系统
CN108172943A (zh) * 2017-12-28 2018-06-15 杜宝兵 新能源汽车电池ihlr系统用散热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9688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7840A (zh) 一种电动汽车液冷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149014A (zh)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汽车
CN11101673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CN10851587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871380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中功率器件的防过热保护装置和方法
CN20538509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冷却系统
CN107940609A (zh) 一种空调电控箱的散热组件、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8346841A (zh)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849039U (zh) 一种电动汽车液冷电池系统
CN106949602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中功率器件的防过热保护方法和装置
CN206961980U (zh) 一种电动客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021226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63648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冷却装置
CN213937122U (zh) 一种智能电网用综合控制柜
CN108776520A (zh) 一种便于快速散热的计算机机箱
CN109798649A (zh) 半导体全热回收装置、新风换气机及转轮除湿机
CN108819688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供电组的散热装置
CN105932185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主动风冷散热电池箱
GB2622656A (en) Control method of module to vehicle (MTV)-based battery dual-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206433316U (zh) 一种新型通信机柜
CN211650927U (zh) 一种温湿度可调式多功能储藏装置
CN209672548U (zh) 半导体全热回收装置、新风换气机及转轮除湿机
CN110027445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3518050U (zh) 电动汽车用一体化空调系统
CN110474128A (zh) 一种基于可变格栅的电池模组结构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6

Address after: Room 704, building 5, No. 556, Changjia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000

Applicant after: Suzhou xunr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2 building 12, yard 1, Beach Street,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Y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