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5700B -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5700B
CN108815700B CN201810317346.2A CN201810317346A CN108815700B CN 108815700 B CN108815700 B CN 108815700B CN 201810317346 A CN201810317346 A CN 201810317346A CN 108815700 B CN108815700 B CN 108815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intensity
resistor
modul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73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5700A (zh
Inventor
郑斌
任晓林
王化宁
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Ke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Bashu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Bashu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Bashu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173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5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5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5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5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5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8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monitoring, protecting, controlling or indic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06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treatment
    • A61N1/36067Movement disorders, e.g. tremor or Parkinson dise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128Control systems
    • A61N1/36142Control systems for improving safet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避免误操作的方法及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4:改变所述电流的强度档位从第一档位至第二档位;S6:判断所述步骤S4是否为误操作;S8: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不为误操作时,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为误操作时,不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本申请通过误操作判断模块能够判断出治疗仪的电流改变是操作人员有意为之还是误操作,并且当为误操作时不执行电流改变的动作,从而避免了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电流改变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治疗治疗仪,特别是涉及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是通过夹在使用者耳垂上的正负电极,对使用者进行电击。但是,由于不同使用者的体质不同,电流在使用者体内传导时所遇到的电阻就不同。因此需要调节电流的大小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然而,在调节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误操作而使得电流值突然增高很多,这对使用者的头部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极,用于通过电流电击使用者,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强度档位,用于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比较结果改变所述电流强度,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波形产生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电流的波形,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压改变模块,用于改变所述电流的电压,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流为恒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电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误操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流强度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
可选地,所述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波形产生模块;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可调电阻,所述可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所述一端,所述可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电压改变模块;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改变模块;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改变模块;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波形产生模块;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端;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压改变模块,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压改变模块;
所述电压改变模块包括:变压器升压本体,所述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第三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所述第三端,所述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四端接地;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五端;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接地;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直流升压本体,所述直流升压本体的第二端及第三端接地,所述直流升压本体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所述第三端,所述直流升压本体的第一端为输出电压且连接所述变压器升压本体的所述第二端;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升压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电解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可变电阻器,所述变电阻器的第一端及第六端接地,所述可变电阻器的第四端连接输入电压,所述变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极;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改变模块及所述可变电阻器的第三端;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的第五端;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的第二端;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管理芯片,所述管理芯片的第五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管理芯片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管理芯片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管理芯片的第六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理芯片的第一端;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所述一端;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所述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七电阻,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理芯片的第三端;第十八电阻,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所述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点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所述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为输出电压;第十电容,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误操作判断模块包括:
第十九电阻,一端连接电源电压;
第二十电阻,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地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
第二十一电阻,一端连接电源电压;
第二十二电阻,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电容,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
第二十三电阻,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接地;
第二十四电阻,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
第十三电容,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
第二十五电阻,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一端接地;
第二十六电阻,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
第十四电容,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
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
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
第三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
第四运算放大器,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误操作判断模块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获得改变所述电流强度的时间t1,连接所述电源;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t1与预设阈值t,得出时间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时间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电流强度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任意所述的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避免误操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改变所述强度档位从第一档位至第二档位;
S6:判断所述步骤S4是否为误操作;
S8: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不为误操作时,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为误操作时,不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
可选地,所述步骤S6包括:
S61:获得所述电流的强度档位从所述第一档位至所述第二档位所用的时间t1;
S62:将所述时间t1与预设阈值t2比较;
S63:当t1大于t2时,判断不为误操作,当t1小于t2时,判断为误操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档位所对应的输出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第二档位所对应的输出电压为第二输出电压,所述步骤S6包括:
S61:预设第一标准电压及第二标准电压;
S62:比对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标准电压,并得到第一电压比较结构;
S63:比对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二标准电压,并得到第二电压比较结构;
S64: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结果及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步骤S4是否为误操作。
可选地,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为误操作时,将所述强度档位从所述第二档位调回至所述第一档位。
可选地,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为误操作且所述第一强度与所述第二强度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强度的5%时,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三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三强度为所述第一强度的(1+5)%。
本申请通过误操作判断模块能够判断出治疗仪的电流改变是操作人员有意为之还是误操作,并且当为误操作时不执行电流改变的动作,从而避免了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电流改变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避免误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步骤S6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步骤S6的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误操作判断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流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升压模块的电路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输出模块的电路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升压模块的电路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插座的电路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控制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避免误操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4:改变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的电流的强度档位从第一档位至第二档位;S6:判断步骤S4是否为误操作;S8:当判断步骤S4不为误操作时,改变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当判断步骤S4为误操作时,不改变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
当正在通过抽动治疗仪给使用者(例如患者)进行治疗时(例如将电极夹在患者两耳上,使得电流经过患者颅腔脑部调节刺激脑神经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时由于不小心的误操作(例如旁边的人碰了操作者一下)而使得操作者(例如医生)碰到了调节电流的旋钮,将治疗仪的治疗电流一下子从正常档(例如5A)涨到了较大的档位(例如50A)。此时治疗仪判断该档位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由于电流调节档位的改变不能够直接导致电流的改变,因此当判断调节档位的改变为误操作时,不执行改变电流的动作(即使得电流保持在5A);当判断调节档位的改变不为误操作时,执行改变电流的动作(即将电流改变至50A)。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判断步骤S4是否为误操作包括:S61:获得电流的强度档位从第一档位至第二档位所用的时间t1;S62:将时间t1与预设阈值t2比较;S63:当t1大于t2时,判断不为误操作,当t1小于t2时,判断为误操作。
当操作者使用治疗仪时,如果是认为的改变电流的大小,就会缓慢的旋转(或用其他方式)档位,以达到让使用者慢慢适应新电流强度的目的。但是,如果是因为误操作,例如旁边的其他人碰到操作者而在操作者旋转档位时快速的改变档位。此时治疗仪就会判断改变档位所有的时间,将这个时间与预设的时间作对比。例如预设的时间为5秒钟,那么所有在5秒钟之内完成的换挡都会被认定为是误操作而无效。所有超过5秒钟完成的换挡都会被认为是有效操作,治疗仪就会进一步根据档位而改变电流大小。如此,可避免误操作来带了电流过大伤害使用者的问题。
请参照图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档位所对应的输出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第二档位所对应的输出电压为第二输出电压,步骤S6包括:S61:预设第一标准电压及第二标准电压;S62:比对第一输出电压与第一标准电压,并得到第一电压比较结构;S63:比对第二输出电压与第二标准电压,并得到第二电压比较结构;S64:根据第一电压比较结果及第二电压比较结果判断步骤S4是否为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操作者和使用者共同调节的双调节机制。例如,治疗仪设有两个电流调节旋钮A和B,在治疗仪中预先设置两个标准电压。当需要改变治疗仪的电流时,操作者和使用者同时调节旋钮A和旋钮B,只有当旋钮A所对应的电压与旋钮B所对应的电压与两个标准电压比较,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治疗仪才能认为本次改变不是误操作而执行电流改变。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标准电压可以使用变电阻(例如滑动变阻器)进行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实际操作中,当判定为误操作时,仅仅不执行电流改变是不够的,还需将电流调节旋钮调回至第一档位,才能使得操作者清楚的知道当前的电流值。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将电流调节旋钮调回至第一档位”。例如可以使用机械结构或者电子方式。本实施例中以电子方式为例。例如,治疗仪包括当前电流显示装置以及预调电流显示装置。当前的电流为5A,就在当前电流显示装置上显示5A。操作者想要将当前电流调整至50A,那么调整电流旋钮使得预调电流显示装置上的数值为50A。然后系统判断此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当不为误操作时,操作者触发执行按钮,则治疗仪电流变为50A,同时当前电流显示装置上显示50A。当为误操作时,操作者触发执行按钮,则治疗仪电流不便,同时当前电流显示装置上仍然显示5A,并且预调电流显示装置上也显示5A。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当判断步骤S4为误操作且第一强度与第二强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强度的5%时,改变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三强度。
例如在实际使用时,当被判断为误操作时,也可以有条件的改变治疗仪中的电流。例如,操作者在改变电流大小的时候也是按照一定比例或者一定数值进行改变的。例如,每次改变5A或者每次改变原电流大小的5%。因此,即便是误操作,只要误操作所带来的结果是在上述范围之内的即可根据误操作来改变治疗仪的电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上述比例或者每次改变数值,均属于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的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5,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波形产生模块,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电流控制模块,连接电源管理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电源管理模块;及电极,连接电源管理模块;强度档位,用于改变电流的电流强度,连接电源模块;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比较结果改变电流强度,连接电源管理模块;误操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电流强度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
使用时,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流控制模块进行供电,进而控制够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跟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即能够适应不同的人,治疗效果稳定。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波形产生模块进行供电,进而控制波形产生模块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的强度、频率、脉宽、波形等参数。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显示模块进行供电,进而控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便于调控。在本实施例中,波形产生模块控制电路中的电信号的参数如下,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下述参数,均属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正在通过抽动治疗仪给使用者(例如患者)进行治疗,此时由于不小心的误操作(例如旁边的人碰了操作者一下)而使得操作者(例如医生)碰到了调节电流的旋钮,将治疗仪的治疗电流一下子从正常档(例如5A)涨到了较大的档位(例如50A)。此时治疗仪判断该档位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由于电流调节档位的改变不能够直接导致电流的改变,因此当判断调节档位的改变为误操作时,不执行改变电流的动作(即使得电流保持在5A);当判断调节档位的改变不为误操作时,执行改变电流的动作(即将电流改变至50A)。
单脉冲宽度:500us,单脉冲周期:1ms,单脉冲频率:1000Hz,刺激周期:10ms,刺激频率:100Hz,电流:2.2mA(恒流),电压:设定6个档位,电压幅度在9~30V之间可调。
请参照图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包括:蓄电池、直流升压模块及变压器升压模块。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直流升压模块连接蓄电池,变压器升压模块,连接电流控制模块及直流升压模块。波形产生模块连接蓄电池;电流控制模块连接蓄电池;显示模块连接蓄电池。
使用时,通过第一电压(例如5V)给蓄电池充电。然后蓄电池输出第二电压(例如5V)给波形产生模块、电流控制模块、直流升压模块及显示模块供电。直流升压模块接收第二电压之后经过直流升压将第二电压升到第三电压(例如9V)将该第三电压输入变压器升压模块。变压器升压模块将该第三电压经过升压至第四电压(例如40V)之后,将该第四电压输出至电极。最后将电极夹在患者的身体上(例如两个耳垂)进行治疗。如此即可达到治疗抽动症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通过蓄电池对电流控制模块进行供电,进而控制够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跟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即能够适应不同的人,治疗效果稳定。通过蓄电池对波形产生模块进行供电,进而控制波形产生模块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的强度、频率、脉宽、波形等参数。通过蓄电池对显示模块进行供电,进而控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便于调控。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放电,进而通过蓄电池解决了供电场地的限制以及续航时间短的问题。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还包括输出模块,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极。
请参照图7,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收波形产生模块发送的PWM1(Pulse Width Modulation或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可调电阻R0,可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可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模块;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模块;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模块;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收波形产生模块发送的PWM2信号;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模块,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模块。
请参照图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升压模块包括:变压器升压本体T,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端及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及直流升压模块,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三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及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端,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四端接地;第九电阻R9,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五端。
请参照图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输出模块包括:可变电阻器,变电阻器的第一端及第六端接地,变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电极,可变电阻器的第四端连接输入电压;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器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升压模块及可变电阻器的第三端;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器的第五端;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器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请参照图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直流升压模块包括: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X1X1,第一场效应管X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一场效应管X1的第二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X1的第三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第二场效应管X2X2,第二场效应管X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X1的第三端,第二场效应管X2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X2的第三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直流升压本体T,直流升压本体的第二端及第三端接地,直流升压本体的第四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X2的第三端,直流升压本体的第一端为输出电压且连接变压器升压本体的第二端;第一电解电容C101,第一电解电容C101的一端连接直流升压本体的第一端,电解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请参照图1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还包括电源插座,连接蓄电池,电源插座包括:静电保护管Y,静电保护管Y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的一端,静电保护管Y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的另一端;自恢复保险丝F,自恢复保险丝F的一端连接静电保护管Y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为输出电压且连接蓄电池;第二电解电容C102,第二电解电容C102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第二电解电容C102的另一端连接静电保护管Y的一端且接地。本实施例中,自恢复保险丝F为SMD1812P050TF,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第六电容C6,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管理芯片U,管理芯片U的第五端连接输入电压,管理芯片U的第二端接地,管理芯片U的第四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管理芯片U的第六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管理芯片U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C8,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管理芯片U的第三端;第十八电阻R18,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第三电感L3,第三点赶的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为输出电压;第十电容C10,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请参照图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误操作判断模块包括:第十九电阻R19,一端连接电源电压;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地十九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接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连接电源电压;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接地,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接地;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接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接地;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接地,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A2,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三运算放大器A3,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A4,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使用时,第二十电阻R20两端的电压设为预设电压a,第二十二电阻R22两端的电压设为预设电压b,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十四电阻R24之间的电压设为第一输出电压c,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二十六电阻R26之间的电压设为第二输出电压。假设第一输出电压为操作者通过治疗仪的内部电路而调整的电压,第二电压为使用者通过治疗仪外部电路而调整的电压。电压a、b、c、d同时输入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运算放大器中。因此,当c大于a且d大于b时,或者c小于a且b小于d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运算放大器中同时输出低电位信号,否则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运算放大器整体输出高电位信号。即当且仅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低电位信号时,证明操作者和使用者有意同时配合,进而判断操作不为误操作。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误操作判断模块包括:计时模块,用于获得改变电流强度的时间t1,连接电源;比较模块,用于比较t1与预设阈值t,得出时间比较结果,并根据时间比较结果判断电流强度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还包括控制芯片,用于控制上述各个元件的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为ST公司的STM32微处理器芯片,STM32F103ZET6是一款基于Cortex-M3的32位RISC内核,Cortex-M3是一款基于ARMv7-M体系结构的处理器核,具有低功耗、中断延迟时间短、成本较低等优点,其集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于一体,除此之外,该芯片还具有一系列片上资源。
(1)CPU最高工作频率可达72MHz,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设计;
(2)除了256K字节的闪存,还有64K字节的静态存储器;
(3)丰富的接口配备:以太网接口2个CAN总线接口2个SPI总线接口2个I2C总线接口;
(4)80个输入输出接口,不仅可以通过映射实现外部中断,还可以通过重映射实现USART串口I2C总线等功能;
(5)2个12位ADC模数转换器,采样速率高达1Mb/s,能满足大部分模拟采样;
(6)多种定时器:16位多达4个独立通道的高级控制定时器;适合多种场合的普通定时器;时钟源的选择灵活,可以是内部时钟也可以是外部时钟的SYSTICK滴答定时器等。
本申请的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由于设有电流控制模块,因此能够控制电流不跟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即能够适应不同的人,治疗效果稳定。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能够通过波形产生模块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强度、频率、脉宽、波形等参数;进一步地,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便于调控;进一步地,通过蓄电池解决了供电场地的限制以及续航时间短的问题。
本申请通过误操作判断模块能够判断出治疗仪的电流改变是操作人员有意为之还是误操作,并且当为误操作时不执行电流改变的动作,从而避免了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电流改变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
电极,用于通过电流电击使用者,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强度档位,用于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误操作判断模块的误操作判断结果改变所述电流强度,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波形产生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电流的波形,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电压改变模块,用于改变所述电流的电压,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流为恒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电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误操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流强度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并且其中,判断所述电流强度的改变是否为误操作,包括:
S4:改变所述强度档位从第一档位至第二档位;
S6:判断所述步骤S4是否为误操作;
S8: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不为误操作时,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为误操作时,不改变所述电流的电流强度从第一强度至第二强度,并且其中
所述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设置有第一电流调节旋钮和第二电流调节旋钮,与所述第一电流调节旋钮对应的输出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二电流调节旋钮对应的输出电压为第二输出电压,并且步骤S4包括使用操作者调节所述第一电流调节旋钮,同时使用者调节所述第二电流调节旋钮,改变所述强度档位从第一档位至第二档位,并且所述步骤S6包括:
S61:预设第一标准电压及第二标准电压;
S62:比对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标准电压,并得到第一电压比较结果;
S63:比对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二标准电压,并得到第二电压比较结果;
S64:在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一标准电压并且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标准电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步骤S4不是误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所述步骤S4为误操作时,将所述强度档位从所述第二档位调回至所述第一档位。
CN201810317346.2A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Active CN108815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7346.2A CN108815700B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7346.2A CN108815700B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5700A CN108815700A (zh) 2018-11-16
CN108815700B true CN108815700B (zh) 2022-03-11

Family

ID=6415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7346.2A Active CN108815700B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57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9554A (zh) * 2019-08-22 2019-12-13 西安八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经颅电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的电刺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170A (zh) * 2007-01-26 2008-07-30 固纬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电路及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电源供应电路
CN101359841B (zh) * 2007-07-31 2010-12-22 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 充电机
JP5062411B2 (ja) * 2007-10-29 2012-10-3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操作装置
CN100593891C (zh) * 2008-04-24 2010-03-10 南京因泰莱配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24kV真空断路器中电流保护控制方法
CN101399533B (zh) * 2008-10-17 2010-04-21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输出电路
CN101603718B (zh) * 2009-07-23 2011-03-3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静压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US20110270025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Allergan, Inc. Remotely powered remotely adjustable gastric band system
CN202084279U (zh) * 2011-05-27 2011-12-21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开路保护电路
CN103028242A (zh) * 2012-12-20 2013-04-10 浙江风尚科技有限公司 麻将机数码档位调节方法及其调节装置
CN104101752B (zh) * 2014-07-16 2017-05-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档位调节方法和档位调节装置
CN204109573U (zh) * 2014-08-27 2015-01-21 淮南钱潮轴承有限公司 半自动圆锥滚子轴承激光打标机
CN104934938B (zh) * 2015-06-03 2017-10-31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调压开关档位有效性校验方法
CN105698233A (zh) * 2015-07-24 2016-06-22 宁波宝瑞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感应调速的油烟机
CN205268829U (zh) * 2015-11-20 2016-06-01 陕西巴赫曼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舒肌止痛贴治疗仪
CN105446646B (zh) * 2015-12-11 2019-01-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虚拟键盘的内容输入方法、装置及触控设备
CN106474624A (zh) * 2016-11-29 2017-03-0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参数可调的经颅电刺激治疗仪
CN107096127B (zh) * 2017-04-21 2020-07-07 广州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输出电流强度的方法及可智能调整阈值的电刺激治疗仪
CN107562111B (zh) * 2017-10-10 2022-04-12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稳压电源和电压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5700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2814B2 (en) Punctual stimulation device
US5350414A (en) Local application microprocessor based nerve and muscle stimulator
KR102273650B1 (ko) 생체 자극 및 생체 신호 측정 겸용 회로
US8774931B2 (en) Direct memory access (DMA) controlled medical devices
WO2008004204A1 (en) 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for nerves or muscles
WO2019094365A9 (en) Non-invasive nerve activator with adaptive circuit
CN109276806B (zh) 刺激强度可实时调整的可穿戴式恒流输出装置与控制方法
CN105999548B (zh) 一种经皮神经定位电刺激笔
CN108815700B (zh) 一种经颅电神经调控治疗抽动症仪器及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US8463389B1 (en) Multi-senso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CN108578891B (zh) 一种疼痛电脉冲治疗仪的硬件电路
CN114984447A (zh) 一种电刺激按摩装置及其档位调节方法
CN109731221A (zh) 一种多功能神经肌肉电刺激装置
CN115282474A (zh) 一种电刺激按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7434430B2 (ja) 電源回路、電源装置及びマイクロカレントフェイスマスク
TW201907975A (zh) 皮神經刺激器組
CN107693942B (zh) 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
CN115227972A (zh)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CN114984446A (zh) 一种电刺激按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5411925U (zh) 一种带负载检测的智能脉冲离子止汗仪
CN111330156B (zh) 恒流刺激电路、电刺激器及其信号输出方法
WO2021067370A1 (en) Neuromodulator apparatuses comprising led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s
KR100353388B1 (ko) 휴대용 프로그램어블 전기자극기
CN111544769A (zh) 一种低功耗神经肌肉刺激仪
CN217938914U (zh)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0065 9-30301, building 9, No. 2 West Qinling Avenue, Cao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accelerator,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KeYue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54 room 901, block B, HENGJIA zunzhehui, No. 21, Chang'an North Road, Beilin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BASHUI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5

Address after: 710061 room 20603, block D, Wangzuo, Yanxiang Road, Qujiang New Area,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Ke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65 9-30301, building 9, No. 2 West Qinling Avenue, Cao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accelerator,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KeYue Med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