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8914U -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 Google Patents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8914U
CN217938914U CN202221987487.3U CN202221987487U CN217938914U CN 217938914 U CN217938914 U CN 217938914U CN 202221987487 U CN202221987487 U CN 202221987487U CN 217938914 U CN217938914 U CN 217938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dule
resistor
processor
controllabl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74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永正
李清文
李�杰
王鸿威
许进
张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74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8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8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8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应用于电刺激领域,包括与电极片连接的电刺激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的电刺激指令时通过电极片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电刺激指令包括电刺激强度;与电极片连接的采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的采集指令时通过电极片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肌电信息包括肌电值;处理器分别与电刺激模块及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采集模块发送的肌电信息生成电刺激指令发送至电刺激模块。电刺激模块输出的电刺激强度与采集到的用户的肌电值相关,根据肌电值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得刺激的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刺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较多的电刺激仪,在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较为被动的电刺激训练方法,例如预先设置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在刺激的过程中这两个参数不发生任何变化,使得电刺激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电刺激模块输出的电刺激强度与采集到的用户的肌电值相关,根据肌电值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得在刺激的效果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刺激装置,包括电刺激模块、采集模块、处理器;
与电极片连接的所述电刺激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电刺激指令时通过所述电极片对用户进行电刺激,所述电刺激指令包括电刺激强度;
与所述电极片连接的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采集指令时通过所述电极片采集所述用户的肌电信息,所述肌电信息包括肌电值;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刺激模块及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采集模块发送的所述肌电信息生成电刺激指令发送至所述电刺激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可控开关模块,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刺激模块连接,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
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将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悬空或与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或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控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五光耦、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及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连接后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一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极片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及所述第四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连接后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四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第四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五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刺激模块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电极片检测模块,所述电极片检测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电极片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电极片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极片脱落时提示所述处理器。
优选的,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在所述电池的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发送充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
优选的,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提示信号时提示用户放松或收缩肌肉预设时间,以便所述采集模块采集静息状态肌电值及最大肌电值。
优选的,所述提示模块为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肌电信息及电刺激强度。
优选的,还包括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所述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设置所述电刺激模块的最大输出值,以便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电刺激模块的最小输出值、电刺激模块的最大输出值、静息状态肌电值及最大肌电值生成肌电信息与电刺激指令的对应关系,所述电刺激强度与所述肌电值呈正相关。
优选的,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为旋转编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刺激仪,包括上述的电刺激装置,还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刺激装置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包括与电极片连接的电刺激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的电刺激指令时通过电极片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电刺激指令包括电刺激强度;与电极片连接的采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的采集指令时通过电极片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肌电信息包括肌电值;处理器分别与电刺激模块及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采集模块发送的肌电信息发送电刺激指令至电刺激模块。电刺激模块输出的电刺激强度与采集到的用户的肌电值相关,根据肌电值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得刺激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器的指令的时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控开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极片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肌电值与电刺激强度的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电刺激模块输出的电刺激强度与采集到的用户的肌电值相关,根据肌电值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得在刺激的效果更好。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电刺激模块1、采集模块2、处理器3;
与电极片连接的电刺激模块1,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3的电刺激指令时通过电极片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电刺激指令包括电刺激强度;
与电极片连接的采集模块2,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3的采集指令时通过电极片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肌电信息包括肌电值;
处理器3分别与电刺激模块1及采集模块2连接,用于根据采集模块2发送的肌电信息生成电刺激指令发送至电刺激模块1。
考虑到当前市场上较多的电刺激仪,在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较为被动的电刺激训练方法,例如预先设置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在刺激的过程中这两个参数不发生任何变化,使得电刺激的效果不佳。
本申请通过采集模块2采集到用户的肌电信息,处理器3根据肌电信息生成电刺激指令,电刺激模块1根据电刺激指令进行电刺激。实现了根据肌电值调整电刺激强度,在刺激的过程中根据肌电值实时调整电刺激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电刺激指令包括电刺激强度,还包括电刺激频率、脉宽、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休息时间等信息。
此外,电极片黏贴在用户的身上,用户可以调整自己的肌电值,例如收缩肌肉或者放松肌肉,实现调整电刺激强度,提高了电刺激过程中的主观性。电刺激可以根据用户的主观意愿进行,而不是被动刺激。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刺激装置,包括与电极片连接的电刺激模块1,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3的电刺激指令时通过电极片对用户进行电刺激,电刺激指令包括电刺激强度;与电极片连接的采集模块2,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3的采集指令时通过电极片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肌电信息包括肌电值;处理器3分别与电刺激模块1及采集模块2连接,用于根据采集模块2发送的肌电信息发送电刺激指令至电刺激模块1。电刺激模块1输出的电刺激强度与采集到的用户的肌电值相关,根据肌电值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得刺激的效果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可控开关模块4,可控开关模块4的控制端与处理器3连接,可控开关模块4的第一端与电极片连接,可控开关模块4的第二端与电刺激模块1连接,可控开关模块4的第三端与采集模块2连接;
可控开关模块4用于根据处理器3的控制信号将可控开关模块4的第一端悬空或与可控开关模块4的第二端连接或可控开关模块4的第三端连接。
考虑到采用两组独立的电极片来实现助力电刺激功能,则无法精准地检测肌电信息或者无法精准地在需要治疗的肌肉上输出电刺激,会造成成本高、错误率高等问题。本申请采用一组电极片,采集该电极片粘贴的位置的肌电信息,并对该位置进行电刺激。
由于电刺激与采集不能同时进行,所以设置了可控开关模块4,可控开关模块4可以选择当前进行电刺激或采集肌电信息。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器的指令的时序图;
考虑到电子开关的切换时序主要需要考虑肌电信号稳定的时间,从电刺激切换到肌电采集,整个采集电路需要有一个稳定过程,一般跟电路中的通频带、高通滤波器有关,在满足肌电采集电路正常的情况下,最短的稳定时间需要十几ms。时序不是唯一的,但预留给肌电采集的时间必须在46ms或以上是保证肌电信号稳定的必要条件。采集模块2需要采集一段时间内的肌电信息进而进行后续的判断处理,此外电刺激模块1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刺激才能达到刺激的效果。所以处理器3的指令为9ms的高电平,46ms的低电平,高电平用于控制电刺激模块1输出电刺激,低电平用于控制采集模块2采集肌电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高电平及低电平的时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时间,本申请在此处不做过多限定。
通过设置一组电极片,使得电刺激模块1输出的电刺激与该位置的肌电信息更加匹配,电刺激更加准确。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控开关模块4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可控开关模块4包括第一可控开关Q1、第二可控开关Q2、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第五光耦U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及第七电阻R7;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光耦U1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光耦U2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光耦U3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第一光耦U1的发光端的阴极、第二光耦U2的发光端的阴极及第三光耦U3的发光端的阴极连接后与第一可控开关Q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控开关Q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可控开关Q1的控制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处理器3连接;
第一光耦U1的受光端的第一端、第二光耦U2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及第三光耦U3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均与采集模块2连接,第一光耦U1的受光端的第二端、第二光耦U2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及第三光耦U3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均与电极片连接;
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四光耦U4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五光耦U5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第四光耦U4的发光端的阴极及第四光耦U4的发光端的阴极连接后与第二可控开关Q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Q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处理器3连接;
第四光耦U4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及第五光耦U5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均与电极片连接,第四光耦U4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及第五光耦U5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均与电刺激模块1连接。
考虑到肌电采集模块2需要三个引脚,分别采集肌电信号的正极、负极及参考极,所以本申请设置了三个光耦,在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及第三光耦U3均导通时,采集模块2与电极片连接,开始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考虑到电刺激模块1需要两个引脚分别输出正极信号以及负极信号,所以本申请设置了两个光耦,在第四光耦U4及第五光耦U5均导通时,电刺激模块1与电极片连接,开始对用户进行电刺激。
为了便于控制,设置了第一可控开关Q1及第二可控开关Q2,处理器3输出MCU-IO1至第一可控开关Q1,在第一可控开关Q1导通时,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及第三光耦U3均导通,处理器3输出MCU-IO2至第二可控开关Q2,在第二可控开关Q2导通时,第四光耦U4及第五光耦U5均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可控开关Q1及第二可控开关Q2均为NMOS管,处理器3输出高电平导通。
此外,可控开关模块4还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第八电阻R8及第九电阻R9用于辅助第一可控开关Q1及第二可控开关Q2导通,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用于滤波。
通过设置了五个光耦,不仅便于控制肌电采集及电刺激,还将人体与后级电路隔离,防止电路对人体造成伤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电极片检测模块5,电极片检测模块5的第一端与电极片连接,电极片检测模块5的第二端与处理器3连接;
电极片检测模块5用于在电极片脱落时提示处理器3。
考虑到不管是在肌电采集过程或是电刺激输出过程中,均有电极片脱落检测。肌电采集过程中的电极片脱落检测主要是为了防止显示错误的肌电信号干扰医生和患者,也为了防止系统使用错误的肌电信号输出不在预期的电刺激信号。电刺激过程中的电极脱落检测主要是为了不会发生电极接触用户的面积变小,导致用户被灼伤或皮肤有较大的刺痛感等不适体验。
所以本申请设置了电极片检测模块5,用于检测电极片是否脱落,在电极片脱落时及时通知处理器3,防止因电极片脱落造成不良后果。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极片检测模块5的结构示意图;
CN1处是指经过滤波后的肌电信号输入,电极片正常连接用户时,Ua或者Ub电压值为高电平,在电极脱落时,Ua或者Ub电压值会因为R12、R11分压得到Vref1(调节R12 R11电阻使Uref1大致在-4V左右),经过U6和U7电压跟随,同相输入,提高输入阻抗,抑制零点漂移。电极正常连接用户时,Uc和Ud为高电平;电极脱落时,Uc和Ud大约是-4V左右。经过U8和U9电压比较,Uref2电压有R15和R16分压,大致在-3.3V左右。电极正常连接人体时,Ue输出高电平(+5V);电极脱落时,Ue输出低电平(-5V)。经过R19、R18、R20的分压,以及二极管D1的关断作用,Ue为-5V时,MCU-IO输出为0V,Ue为+5V时,MCU-IO输出为3V。电容C3、C4、C5及C6用于滤波,R14及R17用于限流,二极管D1用于防反。
电极片检测模块5用于将信号输出至处理器3,以便处理器3确定电极片是否脱落。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6,电池管理模块6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电池管理模块6的第二端与处理器3连接,电池管理模块6用于检测电池的剩余电量,在电池的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发送充电信号至处理器3。
考虑到本申请提供了电刺激装置内置锂电池,在充好电的情况下,方便医生和病人随身携带使用,不受空间、电源线等限制。所以设置了电池管理模块6,可以确定电池电量信息,以便处理器3确定电池的电量,避免因电池电量过低导致使用不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提示模块7,提示模块7与处理器3连接,提示模块7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3的提示信号时提示用户放松或收缩肌肉预设时间,以便采集模块2采集静息状态肌电值及最大肌电值。
考虑到电刺激装置在进行电刺激之前,需要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但用户无法了解放松或收缩的具体时间,所以通过提示模块7提示用户进行相适应的操作,以更好的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提示模块7为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肌电信息及电刺激强度。
考虑到电刺激装置可以对用户的肌电信息进行采集,同时对用户进行电刺激,所以将用户的肌电信息以及电刺激强度使用显示屏显示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考虑到电刺激装置中包括电池,对电池的电量进行显示可以更好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在电量低时弹出警告弹窗,通知用户尽快充电。
在采集用户的肌电信息时,可以通过显示屏提示用户放松3s,采集静息状态下的肌电值,通过显示屏提示用户收缩3s,采集用户最大肌电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8,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8与处理器3连接,用于设置电刺激模块1的最大输出值,以便处理器3根据预设的电刺激模块1的最小输出值、电刺激模块1的最大输出值、静息状态肌电值及最大肌电值生成肌电信息与电刺激指令的对应关系,电刺激强度与肌电值呈正相关。
本申请提供的电刺激装置具体的控制流程如下: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肌电值与电刺激强度的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提示模块7提示用户放松3s,采集静息状态下的肌电值VEMGMIN,(一般静息状态的肌电值低于5uV)。再通过提示模块7提示用户收缩3s,采集用户最大肌电值VEMGMAX(收缩肌电值)。
调节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8控制电刺激输出强度使目标肌肉(或关节)达到预期效果,当前的电刺激强度为最大电刺激输出强度,当前的肌电信号为收缩肌电值。然后停止电刺激输出,进行肌电采集,根据肌电值大小按照图6输出电刺激。
其中治疗过程中,电刺激输出的强度最大限值Imax为用户通过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8设置,处理器3根据采集的肌电信号大小VEMG按比例输出电刺激强度Ies。当VEMG为0时,Ies为0,即肌电信号停止电刺激停止;当VEMG大于0小于肌电阈值时,Ies以微弱强度进行微量电刺激,达到运动促通的作用;当VEMG大于肌电阈值时,Ies由VEMG按比例控制,即肌电信号强弱控制电刺激输出强度。
当肌电值VEMG=0,电刺激输出Ies=0;当肌电值VEMG>0且<静息肌电值VEMGMIN时,电刺激强度Ies以微弱强度(5mA)达到运动促通(使患者有轻触、拍打的感觉,此时电流较小看不到肌肉的收缩);当肌电值VEMG在静息肌电值和收缩肌电值之间时,电刺激强度Ies在微弱强度和最大强度件等比例换算,比例因子K=(I最大电刺激强度-I微弱强度)/(V收缩肌电值-V静息肌电值)。
以伸腕举例说明,当腕关节放松,腕关节伸展角度为0,此时的肌电信号就是静息肌电值。通过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8调节电刺激输出强度伸腕,使腕关节伸展到预期角度,此时的电刺激输出强度就是助力电刺激模式中的最大的电刺激输出强度,此时的肌电信号就是收缩肌电值。接下来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运动意识控制电刺激输出,想运动时,伸展腕关节,系统根据采集到的肌电值输出对应的电刺激强度。不想运动时,放松腕关节,使肌电值低于静息肌电值甚至为0,则电刺激改为微弱强度甚至停止电刺激。防止肌肉过度疲劳和肌肉损伤。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8为旋转编码器。
使用旋转编码器作为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8可以使得用户在控制的过程中更加简便的调节电刺激强度。一般为顺时针旋转增大电刺激输出强度,逆时针旋转减小电刺激输出强度。
此外,电刺激装置还包括开机按钮,开机按钮为一个轻触开关,在使用者按下该轻触开关3s(此时间可由软件设定),系统开机。再次按下该轻触开关3s(此时间可由软件设定),系统关机。
还包括功能开关,功能开关为多个轻触开关,主要用于使用者与显示屏的互动,上、下、左、右、确认/删除。
还包括自锁推拉开关,用于锁定当前的治疗方案选择和输出。当自锁推拉开关生效时,除了开机按钮,不响应其它所有按钮和编码器。应用场景为本申请中电刺激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将其放在口袋、背包或挂在脖子上后,使用者的误碰触、肢体活动等不影响锁定的电刺激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刺激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器件,本申请在此处不做过多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刺激仪,包括上述的电刺激装置,还包括电极片,电极片与电刺激装置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电刺激仪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刺激模块、采集模块、处理器;
与电极片连接的所述电刺激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电刺激指令时通过所述电极片对用户进行电刺激,所述电刺激指令包括电刺激强度;
与所述电极片连接的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采集指令时通过所述电极片采集所述用户的肌电信息,所述肌电信息包括肌电值;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刺激模块及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采集模块发送的所述肌电信息生成电刺激指令发送至所述电刺激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控开关模块,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刺激模块连接,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
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将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悬空或与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或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五光耦、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及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连接后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一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极片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光耦的发光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及所述第四光耦的发光端的阴极连接后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四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第四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五光耦的受光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刺激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片检测模块,所述电极片检测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电极片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电极片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极片脱落时提示所述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在所述电池的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发送充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的提示信号时提示用户放松或收缩肌肉预设时间,以便所述采集模块采集静息状态肌电值及最大肌电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为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肌电信息及电刺激强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所述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设置所述电刺激模块的最大输出值,以便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电刺激模块的最小输出值、电刺激模块的最大输出值、静息状态肌电值及最大肌电值生成肌电信息与电刺激指令的对应关系,所述电刺激强度与所述肌电值呈正相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刺激强度调节模块为旋转编码器。
10.一种电刺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刺激装置,还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刺激装置连接。
CN202221987487.3U 2022-07-29 2022-07-29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Active CN217938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7487.3U CN217938914U (zh) 2022-07-29 2022-07-29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7487.3U CN217938914U (zh) 2022-07-29 2022-07-29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8914U true CN217938914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5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7487.3U Active CN217938914U (zh) 2022-07-29 2022-07-29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8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8440B (zh) 功能性电刺激系统
JP5778263B2 (ja) 機能的電気刺激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使用
US8463390B2 (en) Electrostimulator capable of outputting stable electric stimulus
Ilic et al. A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timulator for FES systems
CN201404216Y (zh) 一种神经网络重建装置
CA2079490A1 (en) Method for th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a group of muscl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appearance,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01716394B (zh) 治疗吞咽障碍的低频脉冲电磁仪
CN105194798A (zh) 一种肌电生物反馈刺激按摩仪
CN115227972A (zh)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CN110882486A (zh) 一种恒流型经皮神经电刺激电路
CN217938914U (zh) 电刺激装置及电刺激仪
CN113230541A (zh) 一种骶神经刺激装置
CN205268830U (zh) 骶神经刺激发生器
CN211024807U (zh) 多触发方式的智能电刺激手部训练器
JP2013248344A (ja) 電気刺激装置
Wang et al. An electrical muscle simulator based o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KR100353388B1 (ko) 휴대용 프로그램어블 전기자극기
CN202637718U (zh) 无线肌电反馈电刺激仪
CN111544769A (zh) 一种低功耗神经肌肉刺激仪
CN216676712U (zh) 可穿戴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器及其系统
CN213491540U (zh) 一种穿戴式下肢电刺激装置
CN205287247U (zh) 一种智能脉冲止汗仪电路
CN212491149U (zh) 低功耗神经肌肉刺激仪
CN212522715U (zh) 一种经颅电刺激装置
CN218515266U (zh) 基于穴位的踝足治疗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