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573A -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9573A
CN108809573A CN201710311761.2A CN201710311761A CN108809573A CN 108809573 A CN108809573 A CN 108809573A CN 201710311761 A CN201710311761 A CN 201710311761A CN 108809573 A CN108809573 A CN 108809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ntenna port
group
qcl
por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17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9573B (zh
Inventor
窦圣跃
王婷
李元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17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7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5704 priority patent/WO2018202160A1/zh
Priority to EP18794666.0A priority patent/EP3637663A4/en
Priority to BR112019023187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23187A2/pt
Publication of CN108809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73A/zh
Priority to US16/674,380 priority patent/US1118409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9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2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ransmit antennas, e.g. of the amplitude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准共址QCL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QCL指示信息,该QCL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DCI。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LTE系统中,TM10支持多点协作传输(Coordination multiple point,CoMP)。协议中定义了天线准共址(Quasi-co-located,QCL),“从QCL的天线端口发送出的信号会经过相同的大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包括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信道增益和平均时延。”
在非相干联合传输(non-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NCJT)情况下,由于不同的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载波内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不同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数据流(MIMO layers)给同一终端设备,因此,第一传输点上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天线端口(DMRS ports)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天线端口(CSI-RS ports)为QCL的,第二传输点上的DMRS天线端口与CSI-RS天线端口为QCL的,而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之间的天线端口为非QCL的。
为了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和解调信号,终端设备需要知道上述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以便根据该QCL关系对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然而,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没有对终端设备配置上述端口的QCL关系,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获取上述QCL关系,影响网络性能。
因此,终端设备如何确定各导频天线端口之间的QCL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能够使得终端设备确定各导频天线端口之间的QCL关系。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QCL指示信息,该QCL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 QCL关系;
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DCI。
应理解,该第一天线端口例如可以为DMRS天线端口,该第二天线端口例如可以为CSI-RS天线端口。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还可以为其他的天线端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多种组合信息可以与多个QCL指示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该多种组合信息与多个QCL指示信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获取该多种组合信息,以及该多种组合信息与多个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该DCI中包括一个QCL指示信息,该一个QCL指示信息可以为2个比特的PQI。其中PQI的不同取值可以对应不同的组合信息。该一个QCL指示信息是上述多个QCL指示信息中的一个,这样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一个QCL指示信息(例如,PQI域)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一个QCL指示信息对应的一种组合信息。
该第一组合信息可以指示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也可以指示两组或多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例如,指示三组、四组等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组合信息具有多种形式,下面将详细描述各个情况下的组合信息,并分情况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多个组合信息与多个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也就是说,该第一组合信息指示了两个码字与两个参数集合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由于一个码字可以对应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一个参数集合可以对应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因此,该第一组合信息最终指示了两组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也就是说,该第一组合信息指示了第一天线的天线端口组标识(例如,DMRS天线端口组标识)与参数集合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由于第一天线的天线端口组标识对应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一个参数集合对应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因此,该第一组合信息最终指示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CBG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CBG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也就是说,该第一组合信息指示了两个CBG与两个参数集合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由于一个CBG可以对应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一个参数集合可以对应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因此,该第一组合信息最终指示了两组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QCL指示信息;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QCL指示信息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应理解,该第二方面与上述第一方面对应,第二方面的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第一方面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侧的方法的相应特征以及对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网络设备侧的相应描述,因此,为了简洁,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CBG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CBG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天线端口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该第二天线端口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天线端口。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二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改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所述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以上第三方面或者第五方面中的网络设备,以及第四方面或者第六方面中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通信系统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码字与第一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因此,下面的描述不限制于特定通信系统。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 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即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新空口(New Radio, NR)系统。
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示意性框图。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110、第二网络设备120,以及位于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20覆盖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30。该终端设备13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20均可以与终端设备130通过无线空口进行通信。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分,第一、第二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该第一网络设备110或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例如,NR系统中传输点(TRP或TP)、NR系统中的基站(gNB)、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未特别限定。
终端设备130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设备以及未来 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
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CoMP传输,即至少两个网络设备(传输点)采用协同多点传输方式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换句话说,该终端设备130可以也可以在相同载波上与第一网络设备110通信,也可以与第二网络设备120通信,其中,协同多点传输方式可以采用空间分集和/或空间复用等技术实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的“协作多点传输”包括但不限于联合传输JT。JT包括相干JT和非相干JT(NCJT),两者的区别在于NCJT对来自多个协作TP的不同的MIMO数据流分别做波束赋形,相干JT对来自多个协作TP的所有MIMO数据流做联合做波束赋形。本申请主要涉及NCJT场景下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作为服务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协作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协作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服务网络设备。
在应用协同多点传输的场景中,该服务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该协作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者,该服务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该服务网络设备和该协作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者,该服务网络设备和该协作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并且该服务网络设备和该协作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未特别限定。所述服务网络设备和协作网络设备之间以及多个协作网络设备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进行控制消息的传递。
以第一网络设备为服务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协作网络设备为例,该第二网络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且与第一网络设备为满足不同准共址(Quasi-Co-Location, QCL)的网络设备。应理解,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都为服务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网络侧设备可通过满足准共址的天线端口,根据现有技术中码字到层、层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但是,当终端设备在没有获取到该QCL关系时,则会影响信道估计的精度以及数据解调的性能。
在现有的LTE协议中,定义了两种类型(类型A(Type-A)和类型B(Type-B)) 的QCL配置。其中,Type-A定义了一个TP的QCL配置,即,该TP的天线端口(包括CRS、DMRS以及CSI-RS)是满足QCL的;Type-B定义了多个TP间的QCL配置,多个TP间的QCL配置可以通过DCI中的PDSCH资源映射和准共址指示(PDSCH RE mapping and Quasi-Co-Location indicator,PQI)(2bits)来指示。PQI具体用来指示满足 QCL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的准共址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ype-A可以对应于NR中同一网络设备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形,Type-B可以对应于NR中同一网络设备不同天线面板的情形,以及NR中不同网络设备的情形。
已有的方案中,例如,上述LTE定义的Type-B中,由于所有的DMRS天线端口均为QCL,因此通过DCI中的PQI仅指示CSI-RS天线端口的准共址关系即可,网络设备没有对终端设备配置DMRS天线端口与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获取DMRS天线端口与CSI-RS天线端口的关系,影响终端设备信道估计的精度以及数据解调的性能,影响网络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题提出了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能够使得终端设备获取DMRS与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升网络性能。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QCL的定义可以参考LTE中的定义,即从QCL的天线端口发送出的信号会经过相同的大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包括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信道增益和平均时延。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大尺度衰落还可以包括空域信息,例如发射角(AOA)、到达角(AOD)、信道相关矩阵和功率扩展谱等,该QCL的定义还可以参考未来5G中的相关定义。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对本申请中的确定天线端口的QCL 的方法在通信系统中的执行过程和动作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支持CoMP的通信系统中。如图2所示的方法200 包括:
210,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息DCI。
具体地,该DCI包括QCL指示信息,该QCL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应理解,该第一天线端口例如可以为DMRS天线端口,该第二天线端口例如可以为CSI-RS天线端口。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还可以为其他的天线端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可以是上述图1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例如,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为协作网络设备时,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DCI格式,例如可以是DCI格式(format)2D,还可以是其它DCI格式或者未来5G定义的其它DCI格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多种组合信息可以与多个QCL指示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该多种组合信息与多个QCL指示信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获取该多种组合信息,以及该多种组合信息与多个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该DCI中包括一个QCL指示信息,该一个QCL指示信息可以为2个比特的PQI。其中PQI的不同取值可以对应不同的组合信息。该一个QCL指示信息是上述多个QCL指示信息中的一个,这样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一个QCL指示信息(例如,PQI域)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一个QCL指示信息对应的一种组合信息。
具体而言,在PDSCH传输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配置上述多种组合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协商保存上述多种组合信息。在 PDCCH传输时,网络设备可以在PDSCH上发送DCI,DCI可以通过信息比特(即,QCL 指示信息,例如,PQI域)来指示所对应的一种组合信息。该终端设备基于该组合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进而终端设备根据该QCL关系参数进行速率匹配等处理。
例如,该多种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称为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具体的,如表1所示,当该DCI中的QCL指示信息即PQI域的值为“10”时表示与该“10”对应的组合信息3为终端设备当前数据传输所采用的,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组合信息3确定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表1
应理解,该组合信息的个数可以与PQI域的比特个数对应,例如,该组合信息的个数为2n,n为PQI域的比特个数,该PQI域的比特取值为2n种,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组合信息的个数还可以小于2n,例如,该组合信息的个数为2n-k个,1≤k<2n,该2n-k个组合信息与2n-k种PQI域的比特取值一一对应,其中,该2n种PQI域的比特取值中剩余的k种比特取值可以为保留比特位(reversed),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文中以PQI域的值为2个比特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该PQI域的值可以为1个比特、2个比特、3个比特或4个比特等。在PQI域的值的比特个数为其他值的情形,可以参照本文中PQI域的值为2个比特的例子,本文不再详述。
还应理解,本文中以QCL指示信息为PQI域的值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该QCL指示信息还可以为其他名称,例如,未来5G中定义的相应名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描述简便,仅以QCL指示信息为PQI域的取值为例进行描述,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该QCL指示信息还可以为其他的可行的信息,
还应理解,本文中以QCL指示信息与组合信息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例进行描述,即一个QCL指示信息对应一个组合信息,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预设的QCL 指示信息的个数可以少于组合信息的个数,也就是说,一个QCL指示信息可以对应多个组合信息,或者,预设的QCL指示信息的个数多与组合信息的个数,也就是说,多个QCL 指示信可以对应同一个组合信息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组信息可以为该多个组合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该第一组合信息可以指示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也可以指示两组或多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例如,指示三组、四组等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两组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即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例如,当终端设备处于非相干联合传输的场景下,该第一组合信息可以指示两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例如,该第一组合信息指示DMRS天线端口7与CSI-RS天线端口15的QCL关系(例如,DMRS天线端口7与CSI-RS天线端口15为图1中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的天线端口),以及,DMRS天线端口8与CSI-RS 天线端口16的QCL关系(例如,DMRS天线端口8与CSI-RS天线端口16为图1中第二网络设备使用的天线端口)。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信息可以包括天线端口号、导频位置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其中,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可以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信息可以对应至少一个第二天线端口。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具体而言,应用于动态点选择(Dynamic Point Selection,DPS)/动态点静默(Dynamic Point Blanking,DPB)场景下,即在单点传输场景下,该第二组合信息可以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例如,指示指少一个CSI-RS天线端口满足QCL关系。
应理解,该多个组合信息中的每个组合信息可以均与第一组合信息类似,可选地,该多个组合信息也可以既包括第一组合信息又包括第二组合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非相干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 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 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组合信息具有多种形式,下面将详细描述各个情况下的组合信息,并分情况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多个组合信息与多个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情况一:
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 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也就是说,该第一组合信息指示了两个码字与两个参数集合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由于一个码字可以对应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一个参数集合可以对应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因此,该第一组合信息最终指示了两组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应理解,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消息在到物理层由空口发送出去之前,需经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 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处理。在物理层处理的数据即 MA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即,数据流。来自上层的数据流进行信道编码之后即为码字。不同的码字区分不同的数据流。由于码字的数量与发送天线数量不一致,可以将码字映射到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因此需要进行层映射和预编码。其中,层映射可以理解为,按一定的规则将码字重新映射到多个层;预编码可以理解为,将映射到多个层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天线端口(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码字映射至的天线端口记作数据天线端口)上。
网络设备将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字,将码字映射到层,再映射到数据天线端口,通过相应的数据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天线端口发送DMRS,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DMRS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获得原始数据。
因此,根据上述描述可以得到,码字与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以下结合图3详细说明码字与DM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一个码字(CW1)经过层映射,可以映射到一个层(层1),然后映射到数据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1,简称为天线端口1),该数据天线端口属于第一网络设备。即,CW1对应的数据由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天线端口1发送给终端设备。相似地,另一个码字(CW2)经过层映射,可以映射到一个层(层2),然后映射到数据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1,简称为天线端口2),该数据天线端口属于第二网络设备。即,CW2对应的数据由该TP2通过天线端口2发送给终端设备。也就是说,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传输不同的码字。此情况下,码字与层是对应的,层与数据天线端口是对应的,数据天线端口与网络设备也是对应的。
如表2所示,该多个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CW1)和第一参数集合(例如,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CW2)和第二参数集合 (例如,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表2
还应理解,第一参数集合和第二参数集合均可以为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可以理解为预配置或通过高层配置并通过RRC信令所下发的参数。该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CRS的天线端口(crs-PortsCount-r11)
2、CRS的频率偏移(crs-FreqShift-r11)
3、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MBSFN)的子帧配置(mbsfn-SubframeConfigList-r11)
4、零功率CSI-RS配置(csi-RS-ConfigZPId-r11)
5、PDSCH的起始位置(pdsch-Start-r11)
6、准共址非零功率CSI-RS配置(qcl-CSI-RS-ConfigNZPId-r11)
其中,不同的高层配置的参见集合中的各个参数的取值不完全相同。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参数。
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中的准共址非零功率CSI-RS配置可用于确定CSI-RS天线端口 (即第二天线端口)。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由表2可知每组参数集合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与码字(例如CW1或CW2)对应的DMRS天线端口为QCL关系。
因此,根据表2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一种组合信息,例如,在PQI域的值为11时,可以确定与11对应的组合信息,即“CW1,高层配置的参数集5; CW2,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6”,根据该组合信息终端设备即可确定DMRS天线端口与 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对应的参数集合可以相同,例如在PQI 为00或01时,CW1和CW2对应的参数集合相同。这种情况下,对应动态点选择(DynamicPoint Selection,DPS)/动态点静默(Dynamic Point Blanking,DPB)场景。
可选地,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对应的参数集合不同,例如在PQI为10或11时,CW1和CW2对应的参数集合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对应NCJT场景。
应理解,表2中示出了多个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该多个组合信息均属于同一类型的组合信息,即均与第一组合信息相类似,即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的情形,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为了兼容现有DPS/DPB场景。可替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设的如表2所示的该多种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称为映射关系)可以变形为表3的形式。如表3所示,该多个组合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组合信息(如表3中PQI为10或1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和第二组合信息(如表3中PQI为00或0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
应理解,表3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与表2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相对应,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表3
情况二:
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 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也就是说,该第一组合信息指示了第一天线的天线端口组标识(例如,DMRS天线端口组标识)与参数集合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由于第一天线的天线端口组标识对应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一个参数集合对应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因此,该第一组合信息最终指示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如表4所示,以第一天线端口为DMRS天线端口为例,表4中示出了多个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如表4所示,在PQI为00时,对应的组合信息包括一组对应关系,即DMRS天线端口组标识1,对应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1。在PQI为0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包括一组对应关系,即DMRS天线端口组标识2,对应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2,在PQI为00或01时,可以对应对应DPS/DPB场景。
应理解,第一参数集合和第二参数集合均可以为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表4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与表2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相对应,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表4
应理解,表4中示出了多个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该多个组合信息均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端口的组标识和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为了兼容现有DPS/DPB场景。可替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设的如表4所示的该多种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称为映射关系)可以变形为表5的形式。如表5所示,该多个组合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组合信息(如表5中PQI为10或1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和第二组合信息(如表5中PQI为00或0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
应理解,表5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与表2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相对应,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表5
情况三:
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 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 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其中,该第一CBG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CBG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也就是说,该第一组合信息指示了两个CBG与两个参数集合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由于一个CBG可以对应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一个参数集合可以对应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因此,该第一组合信息最终指示了两组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CBG与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具体而言,可类似CW到DRMS端口映射的方法,规定CBG到DMRS端口的映射表,从而确定每个CBG映射到的具体的DMRS端口数。
如表6所示,以第一天线端口为DMRS天线端口为例,表6中示出了多个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如表6所示,该多个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CBG(CBG 1)和第一参数集合(例如,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CBG 2)和第二参数集合(例如,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应理解,第一参数集合和第二参数集合均可以为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表6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与表2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相对应,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表6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CBG和第二CBG对应的参数集合可以相同,例如在PQI为00或01时,CW1和CW2对应的参数集合相同。这种情况下,对应DPS/DPB场景。
可选地,第一CBG和第二CBG对应的参数集合不同,例如在PQI为10或11时, CW1和CW2对应的参数集合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对应NCJT场景。
应理解,表6中示出了多个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该多个组合信息均属于同一类型的组合信息,即均与第一组合信息相类似,即包括第一CBG 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的情形,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为了兼容现有DPS/DPB场景。可替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设的如表6所示的该多种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称为映射关系)可以变形为表7的形式。如表7所示,该多个组合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组合信息(如表3中PQI为10或1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和第二组合信息(如表3中PQI为00或0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
应理解,表7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与表2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相对应,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表7
情况四:
综上描述可知,在上述情况一至情况三中,高层预先配置的参数集合中包括第二天线端口相关集合的信息,不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相关的信息,其中,在情况一至情况三中,第一天线端口与第二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是预配置的,不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仅配置对应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参数集合。
情况四与上述三个情况的区别在于,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与上述三种情况中高层配置的参数不同,在情况四种,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中包括第二参数集合的信息,还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参数集合和第二参数集合的QCL关系。
具体的,在情况四中:
如表8所示,该多个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即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 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表8
还应理解,在情况四中,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可以理解为预配置或通过高层配置并通过RRC信令所下发的参数。该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CRS的天线端口(crs-PortsCount-r11)
2、CRS的频率偏移(crs-FreqShift-r11)
3、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MBSFN)的子帧配置(mbsfn-SubframeConfigList-r11)
4、零功率CSI-RS配置(csi-RS-ConfigZPId-r11)
5、PDSCH的起始位置(pdsch-Start-r11)
6、第一参数,(例如,准共址非零功率CSI-RS配置(qcl-CSI-RS-ConfigNZPId-r11))
7、第二参数,(例如,准共址非零功率CSI-RS配置(qcl-CSI-RS-ConfigNZPId-r11))
8、DMRS的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
9、DMRS的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
10、第一参数对应第一指示信息,第二参数对应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的,上述参数6至10可以使用以下参数11和12替换,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11、第一参数(例如,准共址非零功率CSI-RS配置(qcl-CSI-RS-ConfigNZPId-r11)), DMRS的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
12、第二参数(例如,准共址非零功率CSI-RS配置(qcl-CSI-RS-ConfigNZPId-r11)), DMRS的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参数。
其中,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取值不同,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分别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不同,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分别指示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因此,在情况四中,每种组合信息(高层配置的新参数集合)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第二参数与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指示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应理解,为了与情况一至情况三中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区分,可以将情况四种如上述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称为高层配置的新参数集合(以下称为新参数集合),将情况一至情况三中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称为高层配置的旧参数集合(以下称为旧参数集合)。
还应理解,在情况四中,多种组合信息均可以为新参数集合,相应地,表8变为表 9所示的形式。
表9
可替代地,在情况四种,多种组合信息可以既包括新参数集合,又包括旧参数集合,例如,如表10所示,该多个组合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组合信息即新参数集合(如表10中PQI为10或1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和第二组合信息即旧参数集合(如表10中PQI为00 或01时对应的组合信息)。
应理解,在情况四中,在组合信息为旧参数集合时,可以对应DPS/DPB场景,在组合信息为新参数集合时,可以对应NCJT场景。
可以理解,在多种组合信息即包括新参数集合,又包括旧参数集合时,网络设备配置的DCI或者DCI中的QCL指示信息可以显示或者隐式的指示当前传输为DPS/DPB还是NCJT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表10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表格的形式描述了该多个组合信息与多个QCL指示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映射关系),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本文中通过表格的形式仅是为了能够方便形象地描述该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中,该对应关系可以为表格的形式,也可以为一串字符,或者为一段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22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DCI。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DCI。
230,终端设备根据该DCI确定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具体的,终端设备根据该DCI中的QCL指示信息(例如,PQI域的取值)可以从上述四种情况中预配置的多组信息中确定与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进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组合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例如,确定DMRS天线端口与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
例如,在预配置的多种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为表2所示时,在QCL指示信息为PQI域的值为10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CW1对应的DMRS天线端口与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3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为QCL关系,CW2对应的DMRS天线端口与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4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为QCL关系。
类似地,在预配置的多种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为表5所示时,在QCL指示信息为PQI域的值为10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DMRS天线端口组标识3对应的 DMRS天线端口与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3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为QCL关系,DMRS 天线端口组标识4对应的DMRS与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4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为QCL 关系。
在预配置的多种组合信息与QCL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为请他情况时,终端设备按照类似地方式,根据组合信息确定该QCL关系。此处为了避免重复,不再一一赘述。
在终端设备确定该QCL关系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QCL关系对数据进行解调处理等处理。应理解,在确定天线端口QCL关系后,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已有标准中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终端设备在确定天线端口QCL关系后的具体动作做限定。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应注意,上述情况一至情况四种的表2至表10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中还可以包括类似CRS的相关参数(即参数1至3)的另一套关于CRS的参数,即参数1’、参数2’和参数3’。其中参数1至3可以对应一个传输点,参数1’-参数3’可以对应另一个传输点。
例如,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可以包括:
1、CRS的天线端口(crs-PortsCount-r11)
2、CRS的频率偏移(crs-FreqShift-r11)
3、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MBSFN)的子帧配置(mbsfn-SubframeConfigList-r11)
1’、CRS的天线端口(crs-PortsCount-r11)
2’、CRS的频率偏移(crs-FreqShift-r11)
3’、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MBSFN)的子帧配置(mbsfn-SubframeConfigList-r11)
4…
其中其余参数可以与上述四种情况关于表2至表10中的高层配置的参数的相关描述,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在映射数据的时候,可以绕开该两套参数对应的CRS的RE位置,即在其他RE位置上发送业务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中PQI 的值可以指示该两套CRS参数,进而终端设备根据该两套CRS参数确定上述CRS的RE 位置,进而终端设备可以避开这些RE位置,即在其他RE位置上进行数据检测等处理,从而提升了数据解调的正确率,提升网络性能。
以上描述了在NCJT场景,或者支持DPS/DPB场景和NCJT场景下的高层配置的参数的情况。
在上述情况中,该DCI即可以指示QCL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至少两套CRS参数,进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QCL指示信息确定QCL关系,且可以根据该两套CRS参数进行速率匹配,提升网络性能。
下面描述在现有的PQI的基础上,例如,DPS/DPB场景下或者相干联合传输场景下,或者上述Type-B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改进的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的情况。具体的如表 11所示,PQI域的值可以与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对应。
例如,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可以包括:
1、CRS的天线端口(crs-PortsCount-r11)
2、CRS的频率偏移(crs-FreqShift-r11)
3、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MBSFN)的子帧配置(mbsfn-SubframeConfigList-r11)
1’、CRS的天线端口(crs-PortsCount-r11)
2’、CRS的频率偏移(crs-FreqShift-r11)
3’、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MBSFN)的子帧配置(mbsfn-SubframeConfigList-r11)
4、零功率CSI-RS配置(csi-RS-ConfigZPId-r11)
5、PDSCH的起始位置(pdsch-Start-r11)
6、准共址非零功率CSI-RS配置(qcl-CSI-RS-ConfigNZPId-r11)
其中,不同的高层配置的参见集合中的各个参数的取值不完全相同。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层配置的参数集合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参数。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在映射数据的时候,可以绕开该两套参数对应的CRS的RE位置,即在其他RE位置上发送业务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中PQI 的值可以指示该两套CRS参数,进而终端设备根据该两套CRS参数确定上述CRS的RE 位置,进而终端设备可以避开这些RE位置,即在其他RE位置上进行数据检测等处理,从而提升了数据解调的正确率,提升网络性能。
表11
应注意,上述实施例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本申请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5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网络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和收发器420。
可选地,处理器410和收发器420相连,可选地,该网络设备400还包括存储器430,存储器430与处理器410相连,其中,处理器410、存储器430和收发器42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4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4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430存储的指令,控制收发器420收发送信息或信号。
控制器410在执行存储器430中的指令用于生成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QCL指示信息,该QCL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该收发器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DCI。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CBG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CBG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天线端口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该第二天线端口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天线端口。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应理解,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400能够实现图2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网络设备的各个过程。网络设备4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和收发器520。
处理器1210和收发器1220相连,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200还包括存储器1230,存储器1230与处理器1210相连,其中,处理器1210、存储器1230和收发器122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12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2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30存储的指令,控制收发器1220收发送信息或信号。
控制器1210在执行存储器1230中的指令控制该收发器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QCL指示信息;该处理器用于根据该QCL指示信息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根据该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DCI能够确定该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码字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码字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CBG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CBG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集合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该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对应该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一参数对应该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该第二参数对应该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天线端口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该第二天线端口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天线端口。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CI能够指示第二天线端口(例如,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可以兼容现有的单点传输的场景,且在联合传输场景中能够通过DCI指示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例如,DMRS天线端口和CSI-RS天线端口)的QCL关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应理解,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500能够实现图2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5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410或处理器510的可以通过处理单元或芯片实现,可选地,收发器420或收发器520可以由发射器获接收器构成,或由收发单元构成,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10或图5中的处理器5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例如,图4中的存储器430或图5中的存储器53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 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测量载频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测量载频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测量载频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改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所述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 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准共址QC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QCL指示信息,所述QCL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所述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CBG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CBG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8.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准共址QC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QCL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QCL指示信息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所述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CBG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CBG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15.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准共址QCL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生成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QCL指示信息,所述QCL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所述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CBG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CBG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22.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准共址QCL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QCL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QCL指示信息从多种组合信息中确定与所述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其中,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根据所述QCL指示信息对应的组合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与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和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的QCL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码字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码字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个天线端口组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码字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码字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编码块组CBG标识和第一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CBG标识和第二参数集合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CBG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CBG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信息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一组合信息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一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参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码字标识、第一天线端口组标识、CBG标识和第一天线端口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参数对应所述第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对应所述第二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组合信息中的第二组合信息用于指示一组第二天线端口信息。
CN201710311761.2A 2017-05-05 2017-05-05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809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1761.2A CN108809573B (zh) 2017-05-05 2017-05-05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8/085704 WO2018202160A1 (zh) 2017-05-05 2018-05-04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EP18794666.0A EP3637663A4 (en) 2017-05-05 2018-05-04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QCL OF ANTENNA PORTS
BR112019023187A BR112019023187A2 (pt) 2017-05-05 2018-05-04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determinar a relação qcl entre portas de antena
US16/674,380 US11184090B2 (en) 2017-05-05 2019-11-05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QC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enna por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1761.2A CN108809573B (zh) 2017-05-05 2017-05-05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573A true CN108809573A (zh) 2018-11-13
CN108809573B CN108809573B (zh) 2023-09-29

Family

ID=6401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1761.2A Active CN108809573B (zh) 2017-05-05 2017-05-05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4090B2 (zh)
EP (1) EP3637663A4 (zh)
CN (1) CN108809573B (zh)
BR (1) BR112019023187A2 (zh)
WO (1) WO201820216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6582A (zh) * 2019-04-26 2020-06-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方法、设备、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WO2021164023A1 (zh) * 2020-02-21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2990B2 (en) * 2017-06-15 2021-05-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3055147A (zh) * 2018-02-11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准共址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200087023A (ko) * 2019-01-10 2020-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협력통신을 위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535570B (zh) * 2019-01-18 2023-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223A (zh) * 2012-02-11 2014-10-15 Lg电子株式会社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其支持方法及所述方法的设备
CN104704786A (zh) * 2012-10-04 2015-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82184A (zh) * 2012-11-12 2015-07-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US20150349940A1 (en) * 2013-01-18 2015-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quasi co-loc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20160262161A1 (en) * 2014-01-31 2016-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8631A2 (ko) 2009-12-27 2011-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43087B (zh) 2013-06-13 2019-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US9906344B2 (en) * 2015-02-23 2018-02-2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multi-point, multi-cell single-user based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s
CN107888236B (zh) * 2016-09-30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15340B1 (ko) * 2017-04-28 2021-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서비스들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223A (zh) * 2012-02-11 2014-10-15 Lg电子株式会社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其支持方法及所述方法的设备
CN104704786A (zh) * 2012-10-04 2015-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82184A (zh) * 2012-11-12 2015-07-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US20150349940A1 (en) * 2013-01-18 2015-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quasi co-loc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20160262161A1 (en) * 2014-01-31 2016-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 "Enhancements to control signaling", 《3GPP TSG RAN WG1 NR #88BIS R1-170442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6582A (zh) * 2019-04-26 2020-06-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方法、设备、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WO2020215326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方法、设备、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WO2021164023A1 (zh) * 2020-02-21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84090B2 (en) 2021-11-23
CN108809573B (zh) 2023-09-29
EP3637663A1 (en) 2020-04-15
WO2018202160A1 (zh) 2018-11-08
EP3637663A4 (en) 2020-04-29
US20200083966A1 (en) 2020-03-12
BR112019023187A2 (pt)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9573A (zh) 确定天线端口的qcl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4696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下行链路协调多点的信令
WO2017181818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8024375A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74668A (zh) 指示无线信道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88236A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29662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565370A (zh) 新无线电的上传控制信令
WO2021254506A1 (zh) 上行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51857A (zh) 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370591B (zh) 信令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62552A (zh) 一种多码字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737040A (zh) 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730279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1817798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427262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9155693A (zh) 低复杂度多配置csi报告
CN108809507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9152069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174018A1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17575A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48429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57375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294574B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0826A (zh) Csi-rs配置及csi反馈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