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4991A -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4991A
CN108804991A CN201710315001.9A CN201710315001A CN108804991A CN 108804991 A CN108804991 A CN 108804991A CN 201710315001 A CN201710315001 A CN 201710315001A CN 108804991 A CN108804991 A CN 108804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body
oled screen
light
identification devic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50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4991B (zh
Inventor
李曼
朱映光
郭立雪
胡永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50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4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4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4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4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4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2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OLED屏体和光学感应器,所述光学感应器设置在远离OLED屏体出光面的一侧,所述OLED屏体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有不透明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单元和透明或半透第二电极层,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上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和/或被透明绝缘层覆盖;当手指触压在所述OLED屏体出光面上时,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经手指反射后,部分光线穿过所述的微孔后到达光学感应器从而形成指纹识别信号。本发明的OLED透明屏体由于采用了带有微孔结构的电极层直接作为不透光微孔层,节省工艺,同时,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减少OLED屏体本身发射的光线对探测器的干扰,从而使成像更清晰。

Description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OLED显示屏作为光源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指纹采集器是一款光学指纹采集器,需要自有光源,目前的光源采用LED芯片及导光板的方式,存在着能效低、光照不匀、组装要求高、成本较高的缺点。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英文全称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简称为OLED)具有响应快、无污染、高对比度、平面化、轻薄等优点,人们尝试采用OLED替代光学指纹采集器中的光源,以克服LED芯片及导光板用作光学指纹采集器中的光源时的不足。
CN106156753A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的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包括集成在OLED背板上的光学感应驱动单元,所述光学感应驱动单元用于接收OLED发光单元发射的穿过背板经由手指谷脊反射的光线,根据所述光线的光强确定手指的纹路信息。该方案采用的普通OLED光源,使用时存在信号噪声比较大,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OLED用作指纹识别装置的光源时存在信号噪声比较大,成像质量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该装置的光源采用改进的OLED透明屏体,由于采用了带有微孔结构的不透明第一电极层,可以有效的减少OLED屏体本身发射的光线对探测器的干扰,从而使成像更清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包括透明基板和封装盖板,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有不透明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单元和透明或半透第二电极层,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上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和/或被透明绝缘层覆盖。
优选地,所述透明绝缘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微孔的横截面积,所述透明绝缘层在玻璃基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微孔在透明基板上的投影。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为功函数大于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阳极使用,所述不透明阳极为Au或Pt金属层。
作为第二实施方式,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为功函数小于4.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反射阴极使用,且OLED器件采用倒置型结构,所述不透明反射阴极为Ag、Al或Mg:Ag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微孔的直径为1um-500um,所述相邻所述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um-10mm。
优选地,不透明第一电极的厚度为10nm到10um。
优选地,所述OLED显示屏体的发光光波长为380-760nm,优选500-570nm。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光学感应器和所述OLED屏体,所述光学感应器设置在远离OLED屏体出光面的一侧,当手指触压在所述OLED屏体出光面上时,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经手指反射后,部分光线穿过所述微孔后到达光学感应器从而形成指纹识别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采用的光源为OLED屏体,包括叠加设置不透明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单元和透明第二电极层,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上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本发明由于不透明第一电极层设置有微孔,所述微孔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微孔上方的发光层不发光,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的阻挡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被光学感应器捕捉,发光区发出的光线在出光方向遇到手指后,被反射后穿过OLED屏体后,经过微孔后被光学感应器捕捉,因此可以有效屏蔽发光区的光线对指纹反射光线的干扰,获得高清晰度的指纹图形。
2、为保证指纹反射的光线反射后最大限度的被光学感应器捕捉,本发明设置的微孔的直径为1um-500um,所述相邻所述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um-10mm。经验证,采用此设计的不透明第一电极层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指纹反射光线被光学感应器捕捉,形成高质量的指纹图形。
3、为使能级更为匹配,改善器件性能,提高器件的散热性能且简化制备过程,本发明的不透明第一电极层具有如下实施方式,随之器件结构也发生调整,具体为当第一电极层为功函数大于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阳极使用时,所述的OLED屏体为正置结构,优选不透明第一电极为Au或Pt金属层;当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为功函数小于4.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反射阴极使用,且OLED器件采用倒置型结构,优选不透明反射阴极为Ag,Al等金属层。
5、与传统指纹识别相比,可通过使用不同材料的有机发光层,发出380-760nm中任意波段的光,优选的是500-570nm,为绿光波段,其效率最高,稳定性高,识别能力强。
6、直接采用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作为小孔层,相较于之前方案省去一道ITO阳极的刻蚀,可以节省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透明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透明绝缘层与微孔在透明基板上的投影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附图标记说明:1-透明基板,2-透明或半透第二电极层,3-有机发光单元,4-不透明第一电极层,5-封装盖板,8-显示区域,9-非显示区域,10-微孔,12-光学感应器,14-透明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或“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OLED屏体和光学感应器12,所述光学感应器12设置在远离OLED屏体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的OLED屏体包括透明基板1和封装盖板5,所述透明基板1上设置有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有机发光单元3和透明或半透第二电极层2,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上设有若干微孔10,所述微孔10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14。当手指触压在所述OLED屏体出光面上时,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经手指反射后,部分光线穿过所述微孔10后到达光学感应器12从而形成指纹识别信号。
本发明的OLED屏体的结构、采用的材料及各层的厚度均无特殊要求,均为本领域常规选择。
本发明采用的OLED屏体的发光光波长为380-760nm,优选500-570nm。
本发明采用的光学感应器12为常规光学感应器,只要能够收集反射光并形成指纹图案即可实现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光源采用光源OLED屏体,所述光源OLED屏体具有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OLED屏体和光学感应器12,所述光学感应器12设置在远离OLED屏体出光面的一侧,光源OLED屏体为正置OLED屏体,包括:
透明基板1和封装盖板5,所述透明基板1上设置有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有机发光单元3和透明第二电极层2,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上设有若干微孔10,所述微孔10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14,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为功函数大于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阳极使用,优选地,所述不透明阳极为Au或Pt金属层,厚度为10nm到10um。
所述透明绝缘层14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与微孔10完全贴合设置,也可以采用图3或图4所示结构,透明绝缘层14的高度高于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当采用图3所示结构时,所述透明绝缘层14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横截面积可以略大于所述微孔10的横截面积(如图4所示),也可以等于所述微孔10的横截面积(如图3所示);所述透明绝缘层14在玻璃基板1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微孔在透明基板1上的投影。所述透明绝缘层14的横截面积略大于所述的微孔10的横截面积是指透明绝缘层14的投影宽度略大于微孔10的投影宽度,优选透明绝缘层14的投影宽度为一到三倍的微孔10的投影宽度:如图5所示,微孔10在透明基板1上的投影的宽度d2为15um,则透明绝缘层14的投影的宽度d1为30um;
由于透明绝缘层14的存在,其上方的有机发光单元的发光材料无电流通过,不能发光,形成非发光区域。
所述有机发光单元3为常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在不透明阳极上叠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
当手指触压在所述OLED屏体出光面上时,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经手指反射后,部分光线穿过所述微孔10后到达光学感应器12从而形成指纹识别信号。
所述的微孔10形状无特殊要求,可以为圆形,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五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OLED屏体的发光光波长为380-760nm,优选500-570nm。
所述微孔的直径为1um-500um,所述相邻所述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um-10mm。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微孔的直径具有下述含义:如果微孔为圆形,直径即为通常意义的圆形直径;当微孔的形状为其他形状时,所述直接为其外接圆的直径,当为不规则形状时,所述直接为该图形宽度最宽的两点直接的距离。相邻微孔之间的间距是指相邻两个微孔最近两点直接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OLED屏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在透明基板上形成不透明阳极,然后进行光刻,光刻出微孔10,微孔10的直径为1um-500um,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um-10mm;
S2、在微孔10内旋涂方式形成透明绝缘材料层然后再光刻形成透明绝缘层14;
S3、在不透明阳极层4上依次蒸镀形成有机发光单元3、透明阴极,封装即得。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OLED屏体和光学感应器12,所述光学感应器12设置在远离OLED屏体出光面的一侧,光源OLED屏体为正置OLED屏体,包括:
透明基板1和封装盖板5,所述透明基板1上设置有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有机发光单元3和透明第二电极层2,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上设有若干微孔10,所述微孔10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14,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为功函数小于4.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反射阴极使用,且OLED器件采用倒置型结构,优选地,所述不透明反射阴极为Ag、Al或Mg:Ag等金属层,厚度为10nm到10um。所述的Mg:Ag合金中二者可以为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透明绝缘层14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与微孔10完全贴合设置,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结构,透明绝缘层14的高度高于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当采用图3所示结构时,所述透明绝缘层14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横截面积可以略大于所述微孔10的横截面积,也可以等于所述微孔10的横截面积;所述透明绝缘层14在玻璃基板1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微孔在透明基板1上的投影。所述透明绝缘层14的横截面积略大于所述的微孔10的横截面积是指透明绝缘层14的投影宽度略大于微孔10的投影宽度,优选透明绝缘层14的投影宽度为一到三倍的微孔10的投影宽度:如图5所示,微孔10在透明基板1上投影的宽度d2为15um,则透明绝缘层14的投影的宽度d1为30um。
由于透明绝缘层14的存在,其上方的有机发光单元的发光材料无电流通过,不能发光,形成非发光区域。
所述有机发光单元3为倒置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在不透明反射阴极上叠加设置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
当手指触压在所述OLED屏体出光面上时,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经手指反射后,部分光线穿过所述微孔10后到达光学感应器12从而形成指纹识别信号。
所述的微孔10形状无特殊要求,可以为圆形,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五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OLED屏体的发光光波长为380-760nm,优选500-570nm。
所述微孔的直径为1um-500um,所述相邻所述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um-10mm。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微孔的直径具有下述含义:如果微孔为圆形,直径即为通常意义的圆形直径;当微孔的形状为其他形状时,所述直接为其外接圆的直接,当为不规则形状时,所述直接为该图形宽度最宽的两点直接的距离。相邻微孔之间的间距是指相邻两个微孔最近两点直接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OLED屏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在透明基板上形成不透明反射阴极,然后进行光刻,光刻出微孔10,微孔10的直径为1um-500um,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um-10mm;
S2、在微孔10内旋涂方式形成透明绝缘材料层,然后再光刻形成透明绝缘层14;
S3、在不透明反射阴极层4上依次蒸镀形成有机发光单元3、透明阳极,封装即得。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包括透明基板(1)和封装盖板(5),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基板(1)上设置有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有机发光单元(3)和透明或半透第二电极层(2),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上设有若干微孔(10),所述微孔(10)内填充有透明绝缘层(14)和/或被透明绝缘层(14)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绝缘层(14)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微孔的横截面积,所述透明绝缘层(14)在玻璃基板(1)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微孔在透明基板(1)上的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4)为功函数大于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阳极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阳极为Au或Pt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层为功函数小于4.5ev的金属层,作为不透明反射阴极使用,且OLED器件采用倒置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反射阴极为Ag、Al或Mg:Ag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0)的直径为1um-500um,所述相邻所述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u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第一电极的厚度为10nm到1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作指纹识别的OLED显示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屏体的发光光波长为380-760nm,优选500-570nm。
10.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感应器(12)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OLED屏体,所述光学感应器(12)设置在远离OLED屏体出光面的一侧,当手指触压在所述OLED屏体出光面上时,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经手指反射后,部分光线穿过所述微孔(10)后到达光学感应器(12)从而形成指纹识别信号。
CN201710315001.9A 2017-05-07 2017-05-07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Active CN108804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5001.9A CN108804991B (zh) 2017-05-07 2017-05-07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5001.9A CN108804991B (zh) 2017-05-07 2017-05-07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4991A true CN108804991A (zh) 2018-11-13
CN108804991B CN108804991B (zh) 2022-03-18

Family

ID=6409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5001.9A Active CN108804991B (zh) 2017-05-07 2017-05-07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49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937A (zh) * 2019-05-30 2019-08-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0853507A (zh) * 2019-06-14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129088A (zh) * 2019-12-17 2020-05-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4722A2 (en) * 2002-03-20 2008-07-16 Fujitsu Limited Capacitance detection typ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74638A1 (en) * 2014-11-12 2016-05-19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s having in-pixel optical sensors
CN205303447U (zh) * 2015-12-28 2016-06-08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封装结构
CN106022324A (zh) * 2016-08-04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纹路识别显示装置
CN106156753A (zh) * 2016-07-25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92108A (zh) * 2016-09-08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4722A2 (en) * 2002-03-20 2008-07-16 Fujitsu Limited Capacitance detection typ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74638A1 (en) * 2014-11-12 2016-05-19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s having in-pixel optical sensors
CN205303447U (zh) * 2015-12-28 2016-06-08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封装结构
CN106156753A (zh) * 2016-07-25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22324A (zh) * 2016-08-04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纹路识别显示装置
CN106292108A (zh) * 2016-09-08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937A (zh) * 2019-05-30 2019-08-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0853507A (zh) * 2019-06-14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129088A (zh) * 2019-12-17 2020-05-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4991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9381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854176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497A (zh)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89260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2478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JP3584575B2 (ja) 光学的素子
CN207068002U (zh)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WO2019192399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8804991A (zh)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CN1103105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
WO2018210132A1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34399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6856203A (zh) 一种顶发射显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429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10038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201518523A (zh) 用於形成層之遮罩、層形成方法、以及利用該用於形成層之遮罩及該層形成方法製造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之製造方法
CN108491749A (zh)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CN109411504A (zh)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CN105826356A (zh) 一种高开口率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73191A (zh)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TWI284491B (en) Flat display panel
CN109390355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21658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308435A (zh) 用作指纹识别装置光源的oled屏体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CN104752463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