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7586A -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7586A
CN108797586A CN201810671963.2A CN201810671963A CN108797586A CN 108797586 A CN108797586 A CN 108797586A CN 201810671963 A CN201810671963 A CN 201810671963A CN 108797586 A CN108797586 A CN 108797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stake
anchor
pil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19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曙东
尚学伟
陈家冬
陈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19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75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7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7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7/20Placing by pressure or pulling pow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52Piles composed of separable parts, e.g. telescopic tubes ; Piles composed of segments
    • E02D5/523Piles composed of separable parts, e.g. telescopic tubes ; Piles composed of segments composed of segments
    • E02D5/526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ile seg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桩位;(2)开孔;(3)核对清理桩孔;(4)安装压桩反力架;(5)运桩;(6)吊装对位校准垂直度:采用锚杆桩桩架吊入桩并校准桩的垂直度;(7)压桩及接桩:以锚杆为导向将桩用千斤顶分段压入达到设定深度,其中从第二段桩开始,各段桩在压入前焊接在一起;(8)压桩结束,送桩到设计标高,压入完成后,清理桩孔桩;电焊结束且验收合格后,冷却8分钟后压桩到地下室底板上标高,然后清理现场,移装架到另外一桩孔。通过锚杆桩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地层深处,从而减少浅层土体的附加应力,使得加固部位浅层土体的压缩变形减少或停止,从而稳定建筑物沉降或上浮。

Description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桩基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补强施工。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既有建筑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改建、扩建,这也就有了对地基基础进行补强的需求。但对于既有建筑物内的地下室,其施工场地狭小,层高又低;而有些办公或住宅楼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改扩建,此时对施工噪音控制要求严格。现有技术对于既有建筑内补强基础,一般采用压桩加固,以静力压桩机施工,施工时需拆除既有建筑中施工区域的顶板,破坏原结构,不仅施工量大,施工噪音强,其机械台班、拆除及再修补的费用也非常大。
锚杆静压桩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在役建筑地基补强加固的技术。现有公知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工艺是:先在建筑物基础上预留或开凿压桩孔,在压桩孔周围将地脚螺栓埋植在基础上,在压桩孔上方架设反力架,反力架下端与地脚螺栓固接;利用建筑物自重作反力采用千斤顶将预制的混凝土桩段或钢桩段,逐段压入土中,桩段长度随工作面高度而定,当桩压入至设计深度或某持力层后,将桩与基础迅速用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形成整体。从建筑物的安全考虑:一方面必须限制基础上压桩孔直径,减少对基础损伤损失;另一方面必须限制压桩力,以免因地脚螺栓上应力过高造成基础破坏;这就限制了桩径、限制了桩的承载力。此外,各预制桩段在压入土中的过程中轴心垂直度不宜保证,且连接处的刚度有限。这些不足必然限制了锚杆静压桩的承载力和应用范围。其优点是所用机具简单,易于操作,施工不影响工期,可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传荷过程和受力性能明确,施工简便,质量可靠,施工无噪音、无振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移动灵活;缺点是承台留孔,锚杆预埋复杂。
由于有些地下空间工程建筑面积较大,局部会遇到极差的地质条件,因此其配套地下工程的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需要针对地质情况极差的部位进行局部地基补强。由于局部地基补强施工是在基础底板完成后才进行,所以大型的机械不具备工作空间,只能采用锚杆静压桩的形式进行局部地基补强施工。另外,由于地下空间工程多具有高压变电室、配电室、动力照明控制室等重要的电力设备房间,所以地下空间工程防水等级严格,结构不允许渗水。地下空间工程底板防水包括:底板底面垫层上面的防水卷材层、底板自防水混凝土层、底板顶面防水层三道防水。但是在局部地基补强锚杆静压桩施工完成后,下面的防水卷材层、底板自防水混凝土层两层防水已经失效,只剩最上面的底板顶面防水层发挥功能,所以在桩头位置常常会出现渗水现象。究其原因是施工当中忽略了锚杆静压桩桩头节点处的防水,虽然结构基础得到了补强,但是防水却出现问题,以致对结构的使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现在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安全可靠,施工方便,且能有效防水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安全可靠,施工方便,且能有效防水的适合室内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桩位:根据桩位布置图以及相对应的轴线用卷尺结合经纬仪,测量定位桩孔,在每个桩孔放好小样,然后用油漆做好桩中心,并清楚标注好位置;
(2)开孔:对桩孔进行定位并钻孔;
(3)核对清理桩孔:根据图纸复核桩的中心位置是否有偏差,在桩孔偏差无误后将孔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4)安装压桩反力架:将锚杆桩桩架垂直竖起后根据锚杆的位置将锚杆桩桩架的固定底角钢板的若干根锚杆上压两层垫片,然后在进行螺帽固定,在全部固定前要分两个方向垂直观察锚杆桩桩架是否垂直度在1%范围以内;并在锚杆桩桩架上设置静压千斤顶;
(5)运桩:预制桩用吊车卸到指定位置,利用铲车将桩短驳至压桩区域;
(6)吊装对位校准垂直度:采用锚杆桩桩架吊入桩并校准桩的垂直度;
(7)压桩及接桩:以锚杆为导向将桩用千斤顶分段压入达到设定深度,其中从第二段桩开始,各段桩在压入前焊接在一起;
(8)压桩结束:压桩直至接束,送桩到设计标高,压入完成后,清理桩孔桩;电焊结束且验收合格后,冷却8分钟后压桩到地下室底板上标高,然后清理现场,移装架到另外一桩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形成的一种桩基础施工工艺,它是通过在配重反力架平台上设制锚杆固定压锚杆桩桩架,配重反力架平台所能发挥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用千斤顶将桩段从基础中开出的压桩孔内逐段压入土中,然后将桩端与基础浇结为一体,来增加整体基础的荷载力,使建筑物荷载由锚杆桩与原有地基土共同承担;本施工工艺适合于室内施工,例如,室内高度4.3米,无法加配重作为反力,只能利用地锚作为反拉力,采用该施工工艺,现场实测桩位,利用桩位确定地锚位置,进行地锚预埋加固,沉桩施工前,放出各小样桩位,然后进行清理后再进行沉桩施工,通过锚杆桩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地层深处,从而减少浅层土体的附加应力,使得加固部位浅层土体的压缩变形减少或停止,从而达到稳定建筑物沉降或上浮的目的;提高了基础地基承载力;利用既有建筑物的基础作为压桩反力,不再需要笨重的机器,所需场地及空间较小;利用液压千斤顶施工,压桩过程无振动、无噪音,资源消耗少,环保节能;其中采用100吨和50吨的千斤顶相结合进行压桩机施工,上部压力较小的用50吨千斤顶,它的截面小压桩快,进入持力层后压力大,用100吨千斤顶,确保压桩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本施工工艺室内沉桩,应合理安排沉桩流程,沉桩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进行监测,确保安全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将锚杆桩桩架垂直竖起后根据锚杆的位置将锚杆桩桩架的固定底角钢板的4根锚杆上压两层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插桩就位后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控制,桩插入土中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焊接桩时下节桩压至地面0.3米左右开始接桩,吊运上节桩与下节桩对中,采用电焊接桩;当桩接头焊接完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至少8分钟,且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沉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接桩时应做到上下桩垂直对齐,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mm,接头弯曲矢高不大于0.1%桩长,且不大于20mm。焊接时检查桩帽是否平整、干净,尽量缩短接桩时间,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虚焊、漏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采用千斤顶分段压桩时在每段桩压桩施工过程中,均用经纬仪观察压桩的垂直度,并记录相关数据备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8)中还包括当桩压至自然地坪附近,用一定长度的送桩器将桩送到设计标高;所述送桩器的中心线应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外径与桩外径相配合,送桩结束,即拔出送桩器,并应及时将桩孔填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测量定位的具体过程为:用卷尺结合经纬仪,根据桩位布置图以及既有建筑地下室已建成结构的轴线,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在地下室底板定出桩位十字中心线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并进行复核,确保桩位布置准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浇注混凝土封桩并设置防水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在凿开的原混凝土切开处中部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涂刷渗透结晶防水剂;为防止渗漏,该部位上部另设置100mm厚加筋混凝土板留至最后一步浇筑封闭,以确保底板不渗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步骤(4)安装锚杆桩桩架前,先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引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以锚杆进行基础压桩补强施工,提高了基础地基承载力;2)本发明利用既有建筑物的基础作为压桩反力,不再需要笨重的机器,所需场地及空间较小;3)利用液压千斤顶施工,压桩过程无振动、无噪音,资源消耗少,环保节能;4)在压桩补强基础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上部结构及其余工作的开展,节约工期;经济成本也相对较少;5)本发明所用钢管桩每段长度可根据室内空间高度进行合理配置,接桩时采用焊接连接,施工灵活,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锚杆静压桩压桩的示意图;
其中1-千斤顶;2-压梁;3-起吊设备;4-预制方桩;5-锚杆桩桩架;6-电焊焊接;7-锚杆;8-既有建筑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锚杆静压桩采用千斤顶压桩的结构图,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桩位:根据桩位布置图以及相对应的轴线用卷尺结合经纬仪,测量定位桩孔,在每个桩孔放好小样,然后用油漆做好桩中心,并清楚标注好位置;
(2)开孔:对桩孔进行定位并钻孔;
(3)核对清理桩孔:根据图纸复核桩的中心位置是否有偏差,在桩孔偏差无误后将孔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4)安装压桩反力架:将锚杆桩桩架5(即反力架)垂直竖起后根据锚杆7的位置将锚杆桩桩架5的固定底角钢板的若干根锚杆7上压两层垫片,然后在进行螺帽固定,在全部固定前要分两个方向垂直观察锚杆桩桩架5是否垂直度在1%范围以内;并在锚杆桩桩架5上设置静压千斤顶1;
(5)运桩:预制方桩4用吊车卸到指定位置,利用铲车将桩短驳至压桩区域;
(6)吊装对位校准垂直度:采用锚杆桩桩架5吊入预制方桩4并校准桩的垂直度;
(7)压桩及接桩:以锚杆7为导向将预制方桩4用千斤顶1分段压入达到设定深度,其中从第二段桩开始,各段预制方桩4在压入前焊接在一起;
(8)压桩结束:压桩直至接束,送预制方桩4到设计标高,压入完成后,清理桩孔桩;电焊结束且验收合格后,冷却8分钟后压桩到地下室底板上标高,然后清理现场,移装架到另外一桩孔。
所述步骤(4)中将锚杆桩桩架5垂直竖起后根据锚杆7的位置将锚杆桩桩架5的固定底角钢板的4根锚杆7上压两层垫片;所述步骤(7)中插桩就位后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控制,桩插入土中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所述步骤(7)中焊接桩时下节桩压至地面0.3米左右开始接桩,吊运上节桩与下节桩对中,采用电焊接桩6;当桩接头焊接完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至少8分钟,且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沉桩;所述步骤(7)中接桩时应做到上下桩垂直对齐,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mm,接头弯曲矢高不大于0.1%桩长,且不大于20mm;所述步骤(7)中采用千斤顶1分段压桩时在每段预制方桩4压桩施工过程中,均用经纬仪观察压桩的垂直度,并记录相关数据备案;所述步骤(8)中还包括当桩压至自然地坪附近,用一定长度的送桩器将桩送到设计标高;所述送桩器的中心线应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外径与桩外径相配合,送桩结束,即拔出送桩器,并应及时将桩孔填盖;所述步骤(1)中测量定位的具体过程为:用卷尺结合经纬仪,根据桩位布置图以及既有建筑地下室已建成结构的轴线,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在地下室底板定出桩位十字中心线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并进行复核,确保桩位布置准确;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浇注混凝土封桩并设置防水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在凿开的原混凝土切开处中部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涂刷渗透结晶防水剂;为防止渗漏,该部位上部另设置100mm厚加筋混凝土板留至最后一步浇筑封闭,以便确保底板不渗水;在步骤(4)安装锚杆桩桩架5前,先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引孔;所述步骤(5)中预制方桩4的堆放要求:堆桩场地应平整、坚实及排水畅通;听从沉桩施工人员的要求,堆放平整并尽量靠近沉桩区域以方便沉桩施工和加快沉桩进度;预制方桩4的堆放位置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严禁超距离和偏心起吊;多层堆放时,每层间应设垫木,垫木应水平稳定,上下对齐;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
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中采用100吨和50吨的千斤顶1相结合进行压桩机施工,上部压力较小的用50吨千斤顶,它的截面小压桩快,进入持力层后压力大,用100吨千斤顶1,确保压桩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本施工工艺室内沉桩,应合理安排沉桩流程,沉桩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进行监测,确保安全施工。
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中的压桩要点:
1、压桩前先开孔,清除各种障碍物预埋锚杆以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施放轴线桩位,设置轴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交监理复核签证,桩位中心设置临时标桩;
3、桩起吊采用单点吊时,吊点应按照规范要求,严禁远距离拖拉;
4、插桩前应对桩位样桩进行复核;在确认样桩准确的情况下方可插桩;
5、插桩就位后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控制,桩插入土中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
6、压桩以标高控制为主;
7、焊接桩时下节桩压至地面0.3米左右开始接桩,吊运上节桩与下节桩对中,采用电焊接桩6;焊缝高度均匀,焊渣必须敲清后方能检查,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
8、桩接头焊接完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8分钟以上方可继续沉桩;
9、接桩焊接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10、桩压至自然地坪附近,用一定长度的送桩器将桩送到设计标高;送桩器中心线应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外径与桩外径相配合,送桩结束,即拔出送桩器,并应及时将桩孔填盖;
11、压桩时应详细、准确地填写压桩记录;由记录员记好各过程的压桩力。
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中压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在实际施工中,估计会发生压坏、压歪等问题;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工艺操作上的原因,有桩的制作质量上的原因,也有土层变化复杂等原因;因此,发生这些问题时,必须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其中总结出压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1、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问题产生的原因:1)压桩设备选型不合理,千斤顶吨位小,能量不足;2)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3)压桩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排除时间过长;或中途突然停电;4)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忽略了浅层杂填土层中的障碍物及中间硬夹层、透镜体等的存在等情况;5)忽略了桩距过密或压顺序不当,人为形成“封闭”桩,使地基土挤密,强度增加;6)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中桩顶、桩身或桩尖破损,被迫停压;7)桩就位插入倾斜过大,引起沉桩困难,甚至与邻桩相撞。相应的解决对策:1)配备合适压桩设备,保证设备有足够压入能力;2)一根桩应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3)进场前对设备进行大修保养,施工时进行例行检修,确保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避开停电时间施工;4)详细分析地质资料,清除浅层障碍物。配足压重,确保桩能压穿土层中的硬夹层、透镜体等;5)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严禁形成“封闭”桩;6)严把制桩各个环节质量关,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7)桩就位插入时如倾斜过大应将桩拔出,待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插入,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
2、桩偏移或倾斜过大。问题产生的原因:1)锚杆桩桩架没有调平;2)锚杆桩桩架底脚固定锚杆螺丝松动导致锚杆桩桩架不垂直:3)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4)相邻送桩孔的影响;5)地下障碍物、场地下陷等影响;6)送桩杆、压头、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或桩顶不平整所造成的施工偏压;7)桩尖偏斜或桩体弯曲;8)接桩质量不良,接头松动或上下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9)压桩顺序不合理,后压的桩挤先压的桩。相应的解决对策:1)拧紧螺丝,调整锚杆桩桩架至垂直满足要求;2)桩插入时对中误差控制在10mm,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3)送桩孔应及时回填;4)施工前详细调查掌握工程环境、场址建筑历史和地层土性、暗滨的分布和填土层的特性及其分布状况,预先清除地下障碍物、处理暗浜等;5)施工时应确保送桩杆、压头、桩在同一轴线上,并在沉桩过程中随时校验和调正;6)提高桩的制作质量,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防止桩顶和接头面的歪斜及桩尖偏心和桩体弯曲等不良现象发生;7)不合格的桩坚决不用;8)提高施工焊接桩质量,保证上下节同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1)设计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地质勘察资料不详细,古河道切割区未察清楚,造成设计桩长不足,桩尖未能进入持力层足够的深度;2)试桩时休止期没达到规范规定的时间而提前测试,或测试时附近正在压桩,桩周土体仍在扰动中。相应的解决对策:1)当知道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时,应对其分区并且采用不同的桩长。压桩施工时除标高控制外,尚应控制最终压入力;当压桩时发现某个区域最终压桩力明显比其它区域偏低时,应进行补堪以查清是否存在古河道切割区等不良地质现象;针对特殊情况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变更设计改变布桩或增加桩数或增加桩长等措施来满足设计承载力;2)试桩的休止期一定满足规范规定,试桩时桩周1.5倍桩长范围内严禁压桩等作业。
4、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1)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2)地面至持力层层间存在硬透镜体或暗浜;3)地下有障碍物未清除掉;4)压桩顺序和压桩进度安排不合理。相应的解决对策:1)按照持力面的起伏变化减小或增大桩的入土深度,压桩时以标高控制为主外,还应以压入力作参考;2)配备有足够压入能力的压桩设备,提高压桩精度,防止桩体破损;3)用钢送桩杆先进行桩位探测,查清并清除遗漏的地下障碍物;4)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合适的日沉桩数量。对有砂性土夹层分布区,桩尖可适当加长,压桩顺序应尽量采用中心开花的施工方法,严禁形成“封闭”桩。
5、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问题产生的原因:1)由于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2)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3)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造成局部应力集中;4)送桩阶段压入力过大超过桩头强度,送桩尺寸过大或倾斜所引起的施工偏压;5)桩尖强度不足,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冲撞等;6)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桩单节长度较长且桩尖进入硬夹层,桩顶冲击力过大,桩突然下沉,施工偏压,强力进行偏位矫正,桩的细长比过大,接桩质量不良,桩距较小且桩布较密。相应的解决对策:1)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值70%方可起吊脱模,达到100%方可施工;运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上下支点应对齐;2)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水平吊运采取两点吊,吊点距桩端0.207L;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L为桩长);3)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其它物体碰撞;4)使用同桩径的送桩杆,保持压头、送桩杆、桩体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施工偏压;5)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桩头设置钢帽、桩尖设置钢桩靴等;6)根据地基土性和布桩情况,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保证接头质量,用楔型垫铁填实接头间隙;提高桩的就位和压入精度,避免强力矫正;压入时应保证一根桩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①桩身是否有裂缝出现,表面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0.5倍,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20mm;
②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桩边长的一半;
③检查接桩头表面的平整度及其与桩帽的密实情况,检查时可用小锤轻击检查其严密程度和范围;
④桩身表面蜂窝深度不得超过10mm,蜂窝面积不得超过桩表面积的0.5%;
⑤桩顶和桩尖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以及不得有钢筋裸露现象;
⑥桩的实际长度是否满足设计长度。
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的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测放好桩位轴线,做好控制点并做好标志,定出桩位并插好样桩,桩定位时定位偏差纵横轴线均严格控制在1cm以内;正式压桩前桩位样桩要复核正确;
2、压桩施工必须以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数据为信息,根据建筑物变形的速率和数值,安排压桩流程和压桩速度;施工前,先试压1个孔的锚杆静压桩,压力数据及时反馈设计部门,以设计整桩的设计压力值及设计桩长;当需要截除桩头时,应先用楔块把桩固定,然后方能截除桩头,严禁在悬臂状态截桩头;
3、桩垂直插入时要与样桩对正,桩身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桩垂直度用经纬仪双向控制,锚杆桩桩架要保持平稳,压桩时应随时检查锚杆桩桩架垂直度,确保锚杆桩的反拉力满足施工要求;
4、压桩时压锚杆桩桩架要保持垂直,应均衡拧紧锚固螺栓的螺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拧紧松动的螺帽,压桩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检查桩和锚杆桩桩架的垂直度,超过1%应及时调整;如桩已压斜,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砂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
5、接桩时应做到上下桩垂直对齐,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mm,接头弯曲矢高不大于0.1%桩长,且不大于20mm;焊接时检查桩帽是否平整、干净,尽量缩短接桩时间,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虚焊、漏焊;
6、当班施工人员必须指定专人做好施工记录,如实记录压力值及施工过程等,保证资料的完整、正确,要按编好的桩号对号记录;
7、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对监理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要积极配合;
8、对方桩要逐根进行质量验收。并按标准进行外观检查,桩的强度达到70%时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压桩。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桩;
9、在压桩过程中出现桩身突然下沉、倾斜、弯曲、桩头损坏、地下水溢出或周围土隆起等情况应停止压桩,及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反映,研究处理后再压桩。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桩位:根据桩位布置图以及相对应的轴线用卷尺结合经纬仪,测量定位桩孔,在每个桩孔放好小样,然后用油漆做好桩中心,并清楚标注好位置;
(2)开孔:对桩孔进行定位并钻孔;
(3)核对清理桩孔:根据图纸复核桩的中心位置是否有偏差,在桩孔偏差无误后将孔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4)安装压桩反力架:将锚杆桩桩架垂直竖起后根据锚杆的位置将锚杆桩桩架的固定底角钢板的若干根锚杆上压两层垫片,然后在进行螺帽固定,在全部固定前要分两个方向垂直观察锚杆桩桩架是否垂直度在1%范围以内;并在锚杆桩桩架上设置静压千斤顶;
(5)运桩:预制桩用吊车卸到指定位置,利用铲车将桩短驳至压桩区域;
(6)吊装对位校准垂直度:采用锚杆桩桩架吊入桩并校准桩的垂直度;
(7)压桩及接桩:以锚杆为导向将桩用千斤顶分段压入达到设定深度,其中从第二段桩开始,各段桩在压入前焊接在一起;
(8)压桩结束:压桩直至接束,送桩到设计标高,压入完成后,清理桩孔桩;电焊结束且验收合格后,冷却8分钟后压桩到地下室底板上标高,然后清理现场,移装架到另外一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锚杆桩桩架垂直竖起后根据锚杆的位置将锚杆桩桩架的固定底角钢板的4根锚杆上压两层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插桩就位后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控制,桩插入土中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焊接桩时下节桩压至地面0.3米左右开始接桩,吊运上节桩与下节桩对中,采用电焊接桩;当桩接头焊接完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至少8分钟,且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沉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接桩时应做到上下桩垂直对齐,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mm,接头弯曲矢高不大于0.1%桩长,且不大于2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采用千斤顶分段压桩时在每段桩压桩施工过程中,均用经纬仪观察压桩的垂直度,并记录相关数据备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还包括当桩压至自然地坪附近,用一定长度的送桩器将桩送到设计标高;所述送桩器的中心线应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外径与桩外径相配合,送桩结束,即拔出送桩器,并应及时将桩孔填盖。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测量定位的具体过程为:用卷尺结合经纬仪,根据桩位布置图以及既有建筑地下室已建成结构的轴线,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在地下室底板定出桩位十字中心线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并进行复核,确保桩位布置准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浇注混凝土封桩并设置防水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在凿开的原混凝土切开处中部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涂刷渗透结晶防水剂;为防止渗漏,该部位上部另设置100mm厚加筋混凝土板留至最后一步浇筑封闭,以确保底板不渗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安装锚杆桩桩架前,先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引孔。
CN201810671963.2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8797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963.2A CN108797586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963.2A CN108797586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7586A true CN108797586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7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1963.2A Pending CN108797586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75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223A (zh) * 2018-11-21 2019-04-19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道抗浮压重板施工方法
CN112227366A (zh) * 2020-10-30 2021-01-15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狭小空间下对建筑物进行调压卸载的静压桩施工工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901A (zh) * 2007-12-27 2008-06-18 山东建筑大学 施工既有建筑物地下室的静压桩工艺
CN102767180A (zh) * 2012-08-08 2012-11-07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静压锚杆桩补强基础施工方法
KR20140090493A (ko) * 2013-01-09 2014-07-17 (주)센구조연구소 강관말뚝 압입장치 및 압입 강관말뚝 공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901A (zh) * 2007-12-27 2008-06-18 山东建筑大学 施工既有建筑物地下室的静压桩工艺
CN102767180A (zh) * 2012-08-08 2012-11-07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静压锚杆桩补强基础施工方法
KR20140090493A (ko) * 2013-01-09 2014-07-17 (주)센구조연구소 강관말뚝 압입장치 및 압입 강관말뚝 공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223A (zh) * 2018-11-21 2019-04-19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道抗浮压重板施工方法
CN112227366A (zh) * 2020-10-30 2021-01-15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狭小空间下对建筑物进行调压卸载的静压桩施工工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7587A (zh) 一种静压桩的新型沉桩施工工艺
CN110485429A (zh) 一种预应力型钢装配式组合内支撑施工方法
CN106088127A (zh) 沉井施工方法
CN106930319A (zh) 一种高边坡框架式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31560A (zh) 一种密集建筑区地铁车站暗挖区间监控量测方法
CN102767180A (zh) 一种静压锚杆桩补强基础施工方法
CN112609692A (zh) 一种填海地质复杂区域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CN107447778A (zh) 一种在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加高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7489164A (zh) 一种在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加高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9137885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07331739U (zh) 一种在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加高加固结构
CN112681290A (zh) 一种拉森钢板桩支护施工工艺
CN107503344A (zh) 周转式分节钢护筒护壁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4988884A (zh) 一种用于面板堆石坝的脱空变形监测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8797586A (zh) 一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CN110016919A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微创基坑结构与施工方法
CN112456353B (zh) 动臂塔吊固定式基础施工方法及动臂式塔吊结构
CN106120793A (zh) 一种倾斜预应力管桩的纠偏方法及结构
CN101476338B (zh) 微型钢管桩加固沉降基础施工工艺
CN111576487B (zh) 一种地下工程基础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148483U (zh) 塔吊基础结构
CN108532624B (zh) 一种化学品罐筏板基础加固结构
CN211257110U (zh) 既有下沉老建筑同步抬升及纠偏结构
CN112227126A (zh) 一种软土区公路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监理方法
CN206736957U (zh) 一种高边坡框架式挡土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