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3610A -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3610A
CN108793610A CN201810726953.4A CN201810726953A CN108793610A CN 108793610 A CN108793610 A CN 108793610A CN 201810726953 A CN201810726953 A CN 201810726953A CN 108793610 A CN108793610 A CN 108793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ystem
filter pocket
gardens sewage
dr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69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93610B (zh
Inventor
方小仙
饶美霞
黄雪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Http //wwwQzszgsCom/onepageshowAspx Corpid=43d2ef0c-E7d2-4240-B344-047f2334df7e&classid=f554b00c-668e-46ba-9adf-3c345efa6fed&secondclassi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Http //wwwQzszgsCom/onepageshowAspx Corpid=43d2ef0c-E7d2-4240-B344-047f2334df7e&classid=f554b00c-668e-46ba-9adf-3c345efa6fed&secondclassi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Http //wwwQzszgsCom/onepageshowAspx Corpid=43d2ef0c-E7d2-4240-B344-047f2334df7e&classid=f554b00c-668e-46ba-9adf-3c345efa6fed&secondclassid= filed Critical Quzhou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Http //wwwQzszgsCom/onepageshowAspx Corpid=43d2ef0c-E7d2-4240-B344-047f2334df7e&classid=f554b00c-668e-46ba-9adf-3c345efa6fed&secondclassid=
Priority to CN2018107269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3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3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3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93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3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地表自循环水路和地下污水处理装置;地表自循环水路包括第一水系第二水系和第三水系;第二水系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系和第三水系连通,第一水系和第三水系远离第二水系的一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地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滤槽和储水槽;滤槽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抽水管和第四抽水管与处理罐和储水槽相互连通;处理罐远离滤槽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管路;储水槽远离滤槽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路;集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互连通。本发明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园林水系统的快速自循环,并对园林污水进行快速有效地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等构成的生态部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生态园林中喷泉、景观水池、浇灌等用水主要采用自来水,而雨天污水通常直接排入市政的排污管道,这样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园林污水具有含磷含氮,微生物多等特殊性,未经过相应特殊处理而进入市政排污管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地表自循环水路和地下污水处理装置;
所述地表自循环水路包括第一水系第二水系和第三水系;所述第二水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系和第三水系连通,所述第一水系和第三水系远离所述第二水系的一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所述地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滤槽和储水槽;所述滤槽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抽水管和第四抽水管与所述处理罐和储水槽相互连通;所述处理罐远离所述滤槽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管路;所述储水槽远离所述滤槽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路;所述集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系,第二水系和第三水系的地势依次降低。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生态园林区中的与所述集水管路连通的若干个地表滤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地表自循环水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系和第三水系之间的第一送水泵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水系中的第二送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罐包括地势依次降低,并通过第一转动隔板和第二转动隔板相互间隔的第一处理罐,第二处理罐和第三处理罐;所述第一处理罐连接有集水管路;所述第二处理罐的内部设有砂砾层和活性炭层;所述第三处理罐连接有絮凝剂储存罐,并通过所述第一抽水管与所述滤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处理罐和第二处理罐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重力感应装置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所述第一重力感应装置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转动隔板和第二转动隔板分别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所述第一重力感应装置和第一轴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重力感应装置和第二轴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滤槽包括通过第二抽水管和第三抽水管相互连通的第一滤槽第二滤槽和第三滤槽;所述第一滤槽通过第一抽水管与所述处理罐连通,所述第三滤槽通过第四抽水管与所述储水槽连通;所述第一滤槽,第二滤槽和第三滤槽的内部分别设有地势依次降低的第一滤层第二滤层和第三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处理罐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抽水管,第二抽水管,第三抽水管和第四抽水管分别连接有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三抽水泵和第四抽水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由出水口输送至生态园林区;
S2.所述园林灌溉用水依次通过第一水系,第二水系和第三水系,成为园林污水;
S3.所述园林污水由进水口进入集水管路,并储存于第一处理罐中;
S4.通过第一重力感应装置监测所述第一处理罐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所述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通过第一转动隔板围绕第一轴承的转动,将所述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二处理罐;
S5.进入所述第二处理罐的所述园林污水依次穿过砂砾层和活性炭层,通过第二重力感应装置监测所述第二处理罐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所述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通过第二转动隔板围绕第二轴承的转动,将所述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三处理罐;
S6.进入所述第三处理罐的所述园林污水在搅拌装置的搅拌下,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和反应;
S7.将所述园林污水依次通过地势依次降低的第一滤层第二滤层和第三滤层,并输送至储水槽,成为所述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
S8.启动气泵,将所述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通过出水管路重新输送至所述出水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园林水系的快速自然循环,加快净水的流动和污水的排出,能够将污水排入地下并进行快速有效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地表自循环水路的第一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地表自循环水路的第二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为进一步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给出了以下附图标记,并加以说明:
出水口-100,进水口-101,地表滤水孔-102,集水管路-200,第一处理罐-201,第二处理罐-202,第三处理罐-203,第一滤槽-204,第二滤槽-205,第三滤槽-206,储水槽-207,絮凝剂储存罐-208,絮凝剂进口-211,絮凝剂出口-212,第一抽水管-213,第二抽水管-214,第三抽水管-215,第四抽水管-216,空气管路-217,出水管路-218,第一阀门-220,第二阀门-221,第三阀门-222,第一抽水泵-230,第二抽水泵-231,第三抽水泵-232,第四抽水泵-233,砂砾层-240,活性炭层-241,第一滤层-242,第二滤层-243,第三滤层-244,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第一弹簧-251,第一轴承-252,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第二弹簧-254,第二轴承-255,第一转动隔板-256,第二转动隔板-257,搅拌装置-260,气泵-270,气密隔板-280,止回阀-281,生态园林区-300,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第三水系-402,第一送水泵-403,第二送水泵-404。
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需要说明,本发明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横向”、“纵向”、“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地表自循环水路和地下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使得园林用水在地表自循环水路和地下污水处理装置之间往复循环,提高园林用水利用率,在节省水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园林污水的处理和净化效率。
地表自循环水路包括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第二水系4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系400和第三水系402连通,第一水系400和第三水系402远离第二水系401的一端分别设有出水口100和进水口101。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的地势依次降低。优选的,地表自循环水路还包括设置于生态园林区300中的与集水管路200连通的若干个地表滤水孔102。为了提高园林灌溉用水的输送效率,地表自循环水路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之间的第一送水泵403,和设置于第三水系402中的第二送水泵404。
参见附图1-2,地表自循环水路分布于矩形的生态园林区300中,第一水系400包括两条相互垂直,并交叉于出水口100的直线型的子第一水系,第二水系401同样包括两条相互垂直,并交叉于第一送水泵403的直线型的子第二水系,由于第一水系400的地势高于第二水系401,园林灌溉用水由出水口100送出后,分成两条水路,分别通过两条子第一水系进入两条子第二水系,并交叉汇合于第一送水泵403,汇合于此处的园林灌溉用水被输出送至地势更低的第三水系402,第三水系402包括与第二水系401连通的一条直线型子第三水系,和两条与上述直线型子第三水系连通的弯折子第三水系。两条弯折子第三水系的形状相同,设置于直线型子第三水系的两端,位置相互对应,形状均为三边型,并向直线型子第三水系的方向弯折,园林灌溉用水分别通过两条折子第三水系流入两个进水口101,经过整个地表自循环水路,并进入进水口101的剩余园林灌溉用水成为园林污水。进水口101与地下污水处理装置的集水管路200相互连通,使得园林污水进入地下污水处理装置。
优选的,第一水系400和第二水系401共同包围形成四边形结构,该四边形结构中,位于其中一对相邻两边处的子第一水系的地势高于位于另一对相邻两边处的子第二水系,第三水系402中的直线型子第三水系由两条子第二水系交叉处向两条子第一水系交叉处的方向延伸,两个位置对应形状相同的弯折子第三水系和直线型子第三水系的地势相同,并均低于第一水系400和第二水系401。
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为埋于生态园林区300地表的水循环管路,通过埋布深度的深浅不同实现地势的依次降低。该设计的优点在于,首先利用地势区别实现了园林灌溉用水的自然循环和高效快速循环,并且结合三条水系贯穿生态园林区300时特殊的形状设计,使其有效灌溉区域更加广泛,分布于生态园林区300内的植物均能得到有效灌溉,最后,鉴于园林生态区的植物种类相互交叉、错落排布,三条存在地势梯度的水系确保了不同种类和具有不同灌溉需求的植物均能得到有效浇灌。该设计有助于在封闭区域内形成循环水系,在所需外部动力输入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发挥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并节约园林的维护成本。
参见附图3-5,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滤槽和储水槽207。
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罐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地势依次降低的第一处理罐201,第二处理罐202,和第三处理罐203。第一处理罐201的顶端与集水管路200相互连通,第三处理罐203通过第一抽水管213与第一滤槽204连通。第二处理罐202的内部设有砂砾层240和活性炭层241。第三处理罐203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60,并连接有絮凝剂储存罐208,并通过第一抽水管213与滤槽连通。
所述第一处理罐201和第二处理罐20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所述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轴承252和第二轴承255;所述第一转动隔板256和第二转动隔板257分别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轴承252和第二轴承255转动;所述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一轴承25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51;所述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和第二轴承255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54。
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具有固定的预设的阈值。第一转动隔板256和第二转动隔板257的转动受到电子开关的控制,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延时输出电路连接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
通过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能够监测第一处理罐201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电子开关控制第一转动隔板256围绕第一轴承252的转动,将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二处理罐202。
进入第二处理罐202的园林污水依次通过砂砾层240和活性炭层241,从而实现污水的初步净化,对砂石等细小颗粒进行过滤。同样地,通过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能够监测第二处理罐202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电子开关控制第二转动隔板257围绕第二轴承255的转动,将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三处理罐203。
上述通过重力传感装置控制第一处理罐201和第二处理罐202中污水自动倾泻排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污水的自动处理。园林污水排出量受到浇灌周期,园林植物栽培情况以及天气季节等的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现有技术的定时处理在雨季和浇灌量较大时,容易造成污水积压回流。而通过重力传感装置自动定量处理则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使得污水自动储存和排出,从而使得处理流程更加科学高效。
进入第三处理罐203的污水和絮凝剂混合,在搅拌装置260的作用下被进一步净化。此外,由于进入第三处理罐203的污水量受到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的定量控制,避免了污水过少,搅拌装置260空转的问题,和污水过多,搅拌装置260无法转动,难以充分净化的技术问题。
此外,由于第一处理罐201,第二处理罐202和第三处理罐203的地势依次降低,实现了污水在上述装置中的自然流动,降低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电力消耗,实现节能的同时,相比于平行设置的多个处理罐,进一步的节省了地下空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滤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滤槽204第二滤槽205和第三滤槽206;第一滤槽204通过第一抽水管213与处理罐连通,第三滤槽206通过第四抽水管216与储水槽207连通;第一滤槽204,第二滤槽205和第三滤槽206的内部分别设有地势依次降低的第一滤层242第二滤层243和第三滤层244。
其中,第一滤槽204和第一滤层242的作用在于通过对污水中的氮有机污染物质进行分解,第一滤层242为含石墨的脱氮滤层,污水在石墨的还原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硝态氮生成氮气,实现脱氮处理。第二滤槽205和第二滤层243的作用在于对基本完成净化的园林污水进行消毒处理,第二滤层243优选采用银元素和锶元素掺杂的多孔材料,银元素和锶元素能够实现有效地消毒杀菌功能,抑制细菌再生。第三滤槽206和第三滤层244的作用在于恢复污水的生物活性,提高污水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第三滤层244为采用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制造的疏松多孔滤层。优选的,向第三滤槽206的底部添加营养液,营养液主要成分包括氯化铵、碳酸氢钠、氯化铁、氯化镁、磷酸以及草酸钠,营养液pH为7.5-8.5,溶解氧为大于2mg/L。通过添加营养液,能够促进园林污水的生物活性,有助于良性微生物的生长。
第一抽水管213、第二抽水管214、第三抽水管215和第四抽水管216分别实现污水由第三处理罐203向第一滤槽204的输送、污水由第一滤槽204向第二滤槽205的输送、污水由第二滤槽205向第三滤槽206的输送和污水由第三滤槽206向储水槽207的输送。第一抽水管213,第二抽水管214,第三抽水管215和第四抽水管216分别连接有第一抽水泵230,第二抽水泵231,第三抽水泵232和第四抽水泵233,从而为污水的输送提供动力。
通过三个滤槽的设置,使得在处理罐中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被进一步的脱硝避免有机物污染、杀菌避免有害微生物和提高生物活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再生,从而提高无污染且对微生物友好的再生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
完成处理的污水成为的再生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并进入储水槽207。储水槽207的内部设有气泵270和气密隔板280;气泵270连接有带有第三阀门222的空气管路217,空气管路217的第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二端伸入储水槽207,;气密隔板280将储水槽207间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四抽水管216伸入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通过出水管路218与外部连通;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设有止回阀281。
通过第三阀门222控制空气管路217的通断,优选的,第三阀门222可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空气管路217为三通管路,一端连接气泵270,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伸入储水槽207的第二空间。通过第三阀门222控制气泵270与外部空气连通。
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通过第四抽水管216进入第一空间,并通过止回阀281进入第二空间,气泵270启动,利用空气压力将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通过出水管路218送回地势相对较高的地表出水口100,实现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在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中的再次循环。
优选的,通过液位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气泵270的启动,当液位达到设定水位时,液位控制装置将信号传达至气泵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发出信号给气泵使其运行,同时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的电磁阀关闭,气泵通过气压将水排出。出水管路218与储水槽207的底部连接,在气泵作用下可将第二空间中的全部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排出,避免长期储存导致的水体二次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污水处理:
S1.将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由出水口100输送至生态园林区300;
S2.园林灌溉用水依次通过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成为园林污水;
S3.园林污水由进水口101进入集水管路200,并储存于第一处理罐201中;
S4.通过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监测第一处理罐201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通过第一转动隔板256围绕第一轴承252的转动,将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二处理罐202;
S5.进入第二处理罐202的园林污水依次穿过砂砾层240和活性炭层241,通过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监测第二处理罐202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通过第二转动隔板257围绕第二轴承255的转动,将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三处理罐203;
S6.进入第三处理罐203的园林污水在搅拌装置260的搅拌下,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和反应;
S7.将园林污水依次通过地势依次降低的第一滤层242第二滤层243和第三滤层244,并输送至储水槽207,成为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
S8.启动气泵270,将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通过出水管路218重新输送至出水口100。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园林水系的快速自然循环,加快净水的流动和污水的排出,实现无菌、微生物友好的园林灌溉的高效循环再利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互连通的地表自循环水路和地下污水处理装置;
所述地表自循环水路包括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所述第二水系(4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系(400)和第三水系(402)连通,所述第一水系(400)和第三水系(402)远离所述第二水系(401)的一端分别设有出水口(100)和进水口(101);
所述地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滤槽和储水槽(207);所述滤槽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抽水管(213)和第四抽水管(216)与所述处理罐和储水槽(207)相互连通;所述处理罐远离所述滤槽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管路(200);所述储水槽(207)远离所述滤槽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路(218);所述集水管路(200)和出水管路(218)分别与所述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0)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的地势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生态园林区(300)中的与所述集水管路(200)连通的若干个地表滤水孔(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自循环水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之间的第一送水泵(403)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水系(402)中的第二送水泵(4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包括地势依次降低,并通过第一转动隔板(256)和第二转动隔板(257)相互间隔的第一处理罐(201),第二处理罐(202)和第三处理罐(203);所述第一处理罐(201)连接有集水管路(200);所述第二处理罐(202)的内部设有砂砾层(240)和活性炭层(241);所述第三处理罐(203)连接有絮凝剂储存罐(208),并通过所述第一抽水管(213)与所述滤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罐(201)和第二处理罐(20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所述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轴承(252)和第二轴承(255);所述第一转动隔板(256)和第二转动隔板(257)分别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轴承(252)和第二轴承(255)转动;所述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和第一轴承(25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51);所述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和第二轴承(255)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槽包括通过第二抽水管(214)和第三抽水管(215)相互连通的第一滤槽(204)第二滤槽(205)和第三滤槽(206);所述第一滤槽(204)通过第一抽水管(213)与所述处理罐连通,所述第三滤槽(206)通过第四抽水管(216)与所述储水槽(207)连通;所述第一滤槽(204),第二滤槽(205)和第三滤槽(206)的内部分别设有地势依次降低的第一滤层(242)第二滤层(243)和第三滤层(24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罐(203)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6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水管(213),第二抽水管(214),第三抽水管(215)和第四抽水管(216)分别连接有第一抽水泵(230),第二抽水泵(231),第三抽水泵(232)和第四抽水泵(233)。
10.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由出水口(100)输送至生态园林区(300);
S2.所述园林灌溉用水依次通过第一水系(400)第二水系(401)和第三水系(402),成为园林污水;
S3.所述园林污水由进水口(101)进入集水管路(200),并储存于第一处理罐(201)中;
S4.通过第一重力感应装置(250)监测所述第一处理罐(201)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所述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通过第一转动隔板(256)围绕第一轴承(252)的转动,将所述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二处理罐(202);
S5.进入所述第二处理罐(202)的所述园林污水依次穿过砂砾层(240)和活性炭层(241),通过第二重力感应装置(253)监测所述第二处理罐(202)中不断增加的园林污水重量,当所述园林污水重量达到阈值,通过第二转动隔板(257)围绕第二轴承(255)的转动,将所述园林污水输送至第三处理罐(203);
S6.进入所述第三处理罐(203)的所述园林污水在搅拌装置(260)的搅拌下,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和反应;
S7.将所述园林污水依次通过地势依次降低的第一滤层(242)第二滤层(243)和第三滤层(244),并输送至储水槽(207),成为所述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
S8.启动气泵(270),将所述可循环园林灌溉用水通过出水管路(218)重新输送至所述出水口(100)。
CN201810726953.4A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108793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6953.4A CN108793610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6953.4A CN108793610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3610A true CN108793610A (zh) 2018-11-13
CN108793610B CN108793610B (zh) 2021-03-16

Family

ID=64074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6953.4A Active CN108793610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36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861A (zh) * 2021-03-22 2021-07-02 广州怡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污水净化循环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8823A (zh) * 2016-02-26 2016-06-15 勾晓洲 适于生态园林建设的污水处理市政环保阶梯
CN105714723A (zh) * 2016-02-02 2016-06-29 广州聚注专利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应用系统
CN205935029U (zh) * 2016-08-25 2017-02-08 温州华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7285562A (zh) * 2017-07-12 2017-10-24 山东光合园林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园林水自净化循环系统
CN206692440U (zh) * 2017-04-17 2017-12-01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污水处理装置
CN207144053U (zh) * 2017-07-12 2018-03-27 光合文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207142971U (zh) * 2017-07-12 2018-03-27 光合文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4723A (zh) * 2016-02-02 2016-06-29 广州聚注专利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应用系统
CN105668823A (zh) * 2016-02-26 2016-06-15 勾晓洲 适于生态园林建设的污水处理市政环保阶梯
CN205935029U (zh) * 2016-08-25 2017-02-08 温州华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6692440U (zh) * 2017-04-17 2017-12-01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污水处理装置
CN107285562A (zh) * 2017-07-12 2017-10-24 山东光合园林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园林水自净化循环系统
CN207144053U (zh) * 2017-07-12 2018-03-27 光合文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207142971U (zh) * 2017-07-12 2018-03-27 光合文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861A (zh) * 2021-03-22 2021-07-02 广州怡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污水净化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3610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8522B (zh) 用于工业过程的可持续冷却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03762B (zh)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CN101074134B (zh) 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的景观水生态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7361997U (zh) 一种城市景观水的水循环式脱氮除磷装置
CN108218150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以及处理方法
US10597316B2 (en) System for implementation or de-pollu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artificial or natural lakes
CN108383337A (zh) 一种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
CN107188379A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N109349197A (zh) 一种水产养殖场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52738A (zh)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复合人工生态床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793610A (zh) 一种环保的园林污水处理系统
CN207933136U (zh) 一种微生物修复水体系统
CN209872526U (zh) 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7774956U (zh) 景观用雨水处理装置
JP2003175394A (ja) 人工浮島による水質浄化方法及びその水質浄化装置
CN209039279U (zh) 一种有机污染水体异位生态修复系统
CN107082528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CN101314498A (zh) 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系统
CN208166682U (zh) 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多级生态人工湿地
CN207726821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215327604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5676320U (zh) 一种基于生态湿地的景观水体净化系统
CN101314497A (zh) 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艺
CN208617489U (zh) 温室交替互换式人工湿地
CN206645972U (zh) 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g Dekai

Inventor after: Fang Xiaoxian

Inventor after: Rao Meixia

Inventor after: Huang Xueli

Inventor before: Fang Xiaoxian

Inventor before: Rao Meixia

Inventor before: Huang Xuel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