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8379A -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8379A
CN107188379A CN201710605572.6A CN201710605572A CN107188379A CN 107188379 A CN107188379 A CN 107188379A CN 201710605572 A CN201710605572 A CN 201710605572A CN 107188379 A CN107188379 A CN 107188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rural area
depth
villages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055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泽德
赖长邈
张衡
席青松
孙敏辉
崔志军
熊昌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 To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 To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 To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 To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7106055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8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8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8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5Phosphorus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7Modular desig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及景观生态系统技术领域。目的是基于传统处理工艺的稳定性、效果的优势,结合农村土地资源并不十分稀缺,且多分散布局的特点,开发小型处理量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及景观生态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5年4月,在国务院签发的“水十条”中明确提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目前全国农村每年有90多亿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开展农村聚居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切实做到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
村镇生活污水污染类型以有机耗氧污染和氮磷污染为主,可生化降解性好,N、P含量高,但排放分散;在村镇修建类似于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运送至城镇,所需费用较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因建设费用高、运行费用高、能耗高、对氮、磷去除效果差,很难适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因此,急需小型化、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及生态景观效果好的处理系统。
农村目前比较常用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装置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传统工艺。这些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氧化沟、A/O、A2/O、SBR、生物滤池等。这些工艺技术纯熟,但由于其较高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管理的复杂性,即使建成了也很难维持正常稳定的运行,因此并不适合于处理农村污水。
第二:生态工艺。常见的有人工湿地、土壤渗滤、氧化塘等,但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处理效率有限,在部分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难以广泛推广。
第三:先进工艺。如膜生物反应器,可以维持高浓度污泥,去除悬浮颗粒。但因其较高的投资费用的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管理的复杂性,并不适合农村污水就地处理。
现有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装置,大多采用单种技术处理,如人工湿地、藻类塘、土壤渗滤系统等,其缺点为:单一使用某种技术处理效果不佳,综合使用占地面积大,很多处理过程没有经过地下水反滤层的同化。或者采用一体化处理工艺,虽然节省占地,安装方便。但一体化系统的处理原理并没有多少创新,且严重依赖于后期管理维护,没有维护,基本失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基于传统处理工艺的稳定性、效果的优势,结合农村土地资源并不十分稀缺,且多分散布局的特点,开发小型处理量的污水处理系统。
具体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呈矩形设置,为地埋或半地埋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连通污水管网或化粪池。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由一组筛网或平行栅条间距e=10mm的金属栅条制成,格栅安装在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前端,格栅安装倾角α=60°,格栅池内部尺寸为长0.7m,宽0.6m,高1.0m,格栅池位于沉淀池内部,格栅采用混凝土结构,底部和侧面均进行防渗防漏防刮擦处理,沉淀池有效内径长2.2m,宽2m,结构深度3m,沉淀池内部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滤池包括反滤单元及厌氧单元,
反滤单元底部布置填料,反滤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底部布置填料高度1m,填料为碎石、粗砂、粉煤灰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
厌氧单元填充柔性填料,厌氧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柔性填料布置于中部,高度为1m。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内部尺寸长2.2m,宽2.1m,结构深度3m,运行有效深度2.3m,有效容积为10.6m3,接触氧化池底部布置微孔曝气装置,池体中部添加柔性填料。
进一步的,二沉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混合悬浮液通过管道接入二沉池底部出水,出水口设置折流挡板,上清液则通过三角溢流堰进入蓄水池,二沉池的有效运行深度为2.3m,有效容积2.3m3,二沉池出水端设置筛网;
蓄水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底部安装潜水泵及液位监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1.5m,一级湿地单元底部的进水管采用DN50的UPVC管,两侧穿孔,穿孔间距15cm,穿孔大小10mm,布水管间间距0.5m,一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1.2m,填料共布置五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30cm,该层为进水布水层;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30cm;第三层为细灰岩,粒径10mm,填料厚度为30cm;第四层为粗砂,粒径2mm,填料厚度20cm,该层为进水层;第五层为土壤,用于为湿地植物根系提供生存空间,填料厚度10cm;
一级湿地单元为垂直潜流的方式,表层为土壤层,栽种湿地植物,布水管位于湿地底部,布水管用于使水流从底部进入湿地,向上漫流,通过布水管上方预留的出水孔进入二级湿地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0.8m,二级湿地单元为表面流的方式,二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0.4m,填料共布置两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20cm;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20cm。
其中,所述一级湿地单元的湿地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所述二级湿地单元的湿地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地埋式生化前处理工艺布置在地下,可以全部地埋或半地埋。总体占地面积小,挖方量小。若半地埋,外露部分可以与综合房一起结合当地农村建筑风格进行统一打造,不会显得突兀。地埋式处理充分利用空间,地上空间可以复耕或者绿化,不影响农村整体风貌。
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布置在地上,但不拘泥于规则图形,可以和周围景观建设紧密结合,有助于农村绿化,在实现水体净化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带来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发明综合利用了物理作用、微生物作用及湿地生态措施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水处理效果好、建设投资低、能耗小、运行费用低和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增加了反滤层系统,处理过的污水经过反滤层系统的同化作用,可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由于反滤层的特殊填料结合地表的湿地,大大增强了脱氮除磷功能。
结构合理紧凑,埋于地下有利保温,在寒冷的冬季仍可正常运行,无污染,无噪声,无异味,减少二次污染;
可利用计时装置定时运行,自动化程度高,管维方便,不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职守;能耗低,仅水泵、鼓风机、污泥泵需要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为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格栅和沉淀池工艺平面示意图;
图4为格栅和沉淀池工艺剖面示意图;
图5为厌氧滤池工艺平面示意图;
图6为厌氧滤池工艺剖面示意图;
图7为接触氧化池工艺平面示意图;
图8为接触氧化池工艺剖面示意图;
图9为二沉池、蓄水池工艺平面示意图;
图10为二沉池、蓄水池工艺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景观湿地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2为景观湿地剖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主要采用的地埋式生化前处理工艺+景观湿地的处理工艺,实现对村镇中小型聚居区或村落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使其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缓解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改善大区域的水环境质量。
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该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进入化粪池后或者直接流入(无化粪池)格栅池。格栅池内设有格栅挡板,可以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杂物,防止堵塞管道及后续处理设备。
之后污水进入沉淀池。利用自然重力作用,沉淀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SS),含氮物质在细菌、微生物作用下以氨化、硝化反应为主,为后续脱氮除磷做准备。
然后污水进入厌氧滤池。厌氧滤池底部铺设一定高度填料,填料由多种不同粒径、不同成份的刚性颗粒构成。污水从上部进入厌氧滤池,并通过下部的填料层流出。填料层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起到过滤、捕获、吸附的作用,同时附着在填料表面和池体内部的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可以充分利用早期的营养物质进行反硝化作用脱氮,厌氧条件聚磷菌充分释磷有益于后续接触氧化池的吸磷效果。
然后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设置有柔性填料,给予微生物充分的生长依附空间,底部布置微孔曝气装置,在适宜条件下,间歇性地对污水池进行充氧曝气和搅拌,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中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聚磷菌充分吸收磷。
然后污水进入二沉池。在静置状态下,悬浮液中的微生物逐渐聚集、吸附、沉淀,沉积在底部,通过定期外排污泥,达到除磷的效果。上层清夜则通过三角溢流堰进入蓄水池。
在蓄水池中,通过液位控制器等自动数控装置,根据不同水位情况控制水泵启停。水泵工作时,同时向景观湿地和厌氧滤池抽水。回流水再次进入厌氧滤池,曝气作用使含氮物质充分硝化,在反滤层再次进行反硝化,加强脱氮效果;部分污水则进入景观湿地,先后通过一、二两级处理单元,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残存的COD、BOD、SS、NH3-N、TN、TP等污染物,最后达标排放。
各处理设备运行阶段产生的沉渣、污泥等废弃物将定期进行清理。湿地处理单元均额外设有排水管连接至沉淀池,以便系统进行冲洗时,接纳冲洗废水。
该处理工艺需配套建设小型综合房用于安置曝气风机、水泵、污泥泵、数控电气装置、表箱等常用设备和工具。
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各部分的具体结构设计如下:
格栅及沉淀池:
如图3、图4所示,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前端,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沉淀池的处理对象是悬浮物质(SS),同时可以去除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的负荷。
本发明设计水量大致在50-500m3/d范围,属于微型、小型的规模。格栅拟采用细格栅,栅条间距e=10mm,格栅安装倾角α=60°,以便于人工定期清理。格栅池内径尺寸长0.7m,宽0.6m,高1.0m。格栅池位于沉淀池内部。格栅进水口连接污水管网,污水经过栅条过滤后,通过底部管道进入沉淀池处理。格栅拟采用混凝土结构,底部和侧面均进行防渗防漏防刮擦处理。
沉淀池有效内部尺寸长2.2m,宽2m,结构深度3m。沉淀池内部设置有隔板,确保污水通过沉淀池底部,水流路径最长。沉淀池有效水深预计为2.5m,超高0.5m。有效容积为11m3。系统处理流量按50-100m3/d考虑,则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约在2.7-5.4h,满足有效沉淀时间要求。污水SS进水浓度按200mg/L计,沉淀池处理效率按20%计,则系统每日产泥量约2-4kg/d,活性污泥密度按1.003kg/m3计算,则每日理论产泥体积约为1.9-3.9m3/d,系统排泥间隙为3-4天。
沉淀池中,悬浮颗粒物质在自然重力作用下沉淀,在静水压力下被自然挤压以减小体积。上层水则通过沉淀池上方的管道进入厌氧滤池。在出水管上方同时设置溢流口,以应对突发流量增加或雨污未分流的情况。
厌氧滤池:
如图5、图6所示,厌氧滤池主要起到厌氧消化和过滤的作用,分为反滤单元和厌氧单元两部分。
反滤单元通过在底部布置填料,用于过滤和吸附悬浮物质。反滤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底部布置填料高度1m,填料主要是由各种碎石、粗砂、粉煤灰等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厌氧单元通过填充柔性填料,为厌氧菌提供依附和生长繁育的空间,营造厌氧环境,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同时厌氧环境还可以促进反硝化作用,提高对氮的去除。厌氧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柔性填料布置于中部,高度约为1m。
反滤单元由下至上共拟布置5层填料:
第一层填料:砾石,主要成份以二氧化硅为主,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20cm。
该层填料主要功能承托和出水,污水自上而下经过多层过滤处理后,通过厌氧滤池底部过水通道进入厌氧单元。该层砾石填料粒径较大,同时该层预埋反冲洗管,在滤层出现堵塞现象时,可进行反冲洗使过滤层再生。
第二层填料:砾石,主要成份以二氧化硅为主,粒径30~50mm,填料厚度20cm。
第三层填料:粗灰岩颗粒,主要成份以碳酸钙为主,粒径30~50mm,填料厚度20cm。
第四层填料:细灰岩颗粒,主要成份以碳酸钙为主,粒径10mm,填料厚度20cm。
第二、第三、第四层填料主要功能为过滤和除磷。水中存在的PO4 3-离子可与灰岩填料释放的Ca2+形成沉淀而被除去。依附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通过生物吸收降解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及含氮污染物。
第五层填料:砾石,主要成份以二氧化硅为主,粒径10~30mm,填料厚度20cm。该层填料主要功能为过滤,进一步降低污水的SS含量,减少后端滤层填料堵塞的可能性,保障系统可以长期有效运行。位于表明以便于清理和疏通。表1为厌氧滤池各层填料性质功能一览表(自下而上)。
表1
名称 主要成份 粒径(mm) 厚度(cm) 主要功能 备注
第一层 砾石 SiO2 50-100 20 承托、出水 反冲洗管
第二层 砾石 SiO2 30-50 20 脱氮除磷
第三层 粗灰岩 CaCO3 30-50 20 脱氮除磷
第四层 细灰岩 CaCO3 10 20 脱氮除磷
第无层 砾石 SiO2 10-30 20 过滤
厌氧单元填充柔性厌氧填料。填料间距40cm,厚度1m。
反滤单元有效运行水深为2.45m,超高0.55m。有效容积为5m3。系统处理流量按50-100m3/d考虑,则反滤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在1.2-2.4h。厌氧单元有效运行水深2.35m,超高0.65m。有效容积为6.7m3。系统处理流量按50-100m3/d考虑,则厌氧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在1.6-3.2h。厌氧滤池总体水力停留时间为2.8-5.6h。
反滤单元上方为进水口,接收沉淀池来水。自上而下通过反滤层后,通过滤层底部的通道进入厌氧单元。厌氧单元的出水口位于上方,即水流在厌氧滤池中的水流路径是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使污水能够充分停留,与微生物反应。
接触氧化池:
如图7、图8所示,接触氧化池主要起到好氧去除有机污染物,硝化和除磷的功能。
接触氧化池内部尺寸长2.2m,宽2.1m,结构深度3m。运行有效深度2.3m,有效容积为10.6m3。系统处理流量按50-100m3/d考虑,则接触氧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2.5-5h。
接触氧化池底部布置微孔曝气装置,可实现连续或间歇性曝气。池体中部添加柔性填料,为活性污泥提供依附空间。在曝气条件下,污水与空气充分混合,微生物利用氧气进行有氧代谢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氨氮在有氧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聚磷菌在有氧环境中吸收多余的磷,综合净化污水。
曝气时间通过数控装置自动运行。运行时间可以人为设定或根据进出水水质情况自动调整,以实现效率最大化,能耗最小化。
接触氧化池进出水口均位于上方,系统采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方式。混合悬浮液进入二沉池沉淀去除悬浮固体。
二沉池+蓄水池:
如图9、图10所示,二沉池主要功能是沉淀污泥,让污泥回流或外排。蓄水池主要功能是储水,以便于潜水泵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为潜水泵提供安置空间。潜水泵采用污水泵,具体型号根据需要确定。
二沉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混合悬浮液通过管道接入二沉池底部出水,出水口设置折流挡板,确保污泥能够有效沉降。上清液则通过三角溢流堰进入蓄水池。二沉池的有效运行深度为2.3m,有效容积2.3m3。系统处理流量按50-100m3/d考虑,则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在0.6-1.2h。为避免污泥流失,二沉池出水端设置筛网防止大颗粒污泥进入蓄水池。
蓄水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底部安装潜水泵,同时安装液位监测装置,以控制水泵启停。根据流量,水泵约20-30min运行一次,根据不同型号,每次运行时间约5分钟,全天运行时间总共约2h。
水泵连接水管,水管设置止回阀。水管一端接入景观湿地,完成后续深度处理净化后出水;一端接入沉淀池,完成回流,强化反硝化脱氮效果、降低进水有机物负荷。回流比通过阀门控制,根据进出水质情况灵活调整。
景观湿地:
如图11、图12所示,景观湿地可以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净化。同时,景观湿地还兼具生态景观功能,可以配合当地区域环境情况打造湿地景观。
田园景观湿地平面布置拟采用两级湿地系统串联的方式。一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1.5m;二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0.8m。
一级湿地单元为垂直潜流的方式,表层为土壤层,不见水,栽种湿地植物。布水管位于湿地底部,水流从底部布水管进入湿地,向上漫流,通过上方预留的出水孔进入二级湿地单元。二级湿地单元采用表面流的方式。湿地表面见水,可以搭配一些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以及鱼类,形成小型生态景观,同时兼具净化功能。
一级湿地单元底部的进水管拟采用DN50的UPVC管,两侧穿孔,穿孔间距15cm,穿孔大小10mm。布水管间间距0.5m。布水管可以保证湿地底部均匀进水,避免湿地内部出现短流或优势流。
一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1.2m。填料共布置五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30cm,该层为进水布水层;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30cm;第三层为细灰岩,粒径10mm,填料厚度为30cm;第四层为粗砂,粒径2mm,填料厚度20cm,该层为进水层;第五层为土壤,主要为湿地植物根系提供生存空间,填料厚度10cm。
二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0.4m。填料共布置两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20cm;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20cm。二级处理单元主要功能为景观营造,同时可以直接反映经过处理后的水质状况。表2是人工湿地各处理单元填料情况一览表;
表2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特点所在,也是湿地处理系统最明显的生物特征,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湿地植物在系统中可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也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并能加强水利传导和维持通气状况,同时,具有生态美学价值。
湿地植物选配主要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三类,其中浮水和沉水植物主要应用于二级湿地单元以实现多元化的景观价值。初步设计方案如表3-3所示。表3是人工湿地湿地植物选配方案一览表;
表3
位置 冬季方案(11~次年3月) 春夏秋方案(4~10月)
一级处理单元 花叶菖蒲、鸢尾、油菜、玉带草、旱伞草 再力花、千屈菜、美人蕉、马蹄莲、水菖蒲
二级处理单元 水仙、灯芯草、水葱、浮萍、金鱼藻 芦苇、花叶芦竹、浮萍、金鱼藻、鱼
植物栽种间距分为两种:枝叶面积较大的植物50cm×50cm,每个处理单元(1m×3m)大约可栽种20株;枝叶面积较小的植物30cm×30cm,每个处理单元大约可栽种50株。植物栽种密度应配合模块化的尺寸和应用。
田园景观湿地系统的布水方式为间歇性进水。各组进水量由水阀控制。根据设计的最大污水量,湿地系统总体平均水力停留时间约为8h。
污水处理系统平面布置:
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处理系统的占地主要是田园景观湿地处理设施及其配套设备房等构筑物的建设。根据本专利设计,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布置大致呈矩形。但田园景观湿地系统不拘泥于具体形状,可根据实施场地的地形条件调整,可以局部与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重合,更大限度减少占地。景观湿地系统和地下生化处理系统占地面积约为90-110m2;配套综合房占地面积约为2m×2.5m,5m2,总面积约120m2,考虑适当的绿化及道路面积,整个系统占地面积约为150m2,平均处理每吨水(按100m3/d水量计算)占地约1.0-1.2m2
污水处理系统高程布置:
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处理系统在高程布置上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地埋式生化处理设施须符合有关规范。因本系统针对的是农村聚居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污水量较小,在结构设计时有特殊性。各处理设施的有效容积应满足有效处理时间的要求,同时超高部分应≥0.3m。
充分考虑水流在系统中运行时产生的水头损失。设计时,根据以往经验,各处理设施的水头损失在10~20cm范围内,并据此确定设施的有效水深和结构高度。
以地面标高0.0m为准,各处理设施基底埋深大致为:格栅,-1.0m;沉淀池,-3.0m;厌氧滤池,-3.0m;接触氧化池,-3.0m;二沉与蓄水池,-3.0m;湿地一级处理单元,1.5m;湿地二级处理单元0.8m;综合房,2.8m。整个处理系统,结构布置高程差为5.8m。
系统高程布置方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表4是处理系统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数量、有效容积等);
表4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呈矩形设置,为地埋或半地埋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连通污水管网或化粪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由一组筛网或平行栅条间距e=10mm的金属栅条制成,格栅安装在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前端,格栅安装倾角α=60°,格栅池内部尺寸为长0.7m,宽0.6m,高1.0m,格栅池位于沉淀池内部,格栅采用混凝土结构,底部和侧面均进行防渗防漏防刮擦处理,沉淀池有效内径长2.2m,宽2m,结构深度3m,沉淀池内部设置有隔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滤池包括反滤单元及厌氧单元,
反滤单元底部布置填料,反滤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底部布置填料高度1m,填料为碎石、粗砂、粉煤灰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
厌氧单元填充柔性填料,厌氧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柔性填料布置于中部,高度为1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内部尺寸长2.2m,宽2.1m,结构深度3m,运行有效深度2.3m,有效容积为10.6m3,接触氧化池底部布置微孔曝气装置,池体中部添加柔性填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沉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混合悬浮液通过管道接入二沉池底部出水,出水口设置折流挡板,上清液则通过三角溢流堰进入蓄水池,二沉池的有效运行深度为2.3m,有效容积2.3m3,二沉池出水端设置筛网;
蓄水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底部安装潜水泵及液位监测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1.5m,一级湿地单元底部的进水管采用DN50的UPVC管,两侧穿孔,穿孔间距15cm,穿孔大小10mm,布水管间间距0.5m,一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1.2m,填料共布置五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30cm,该层为进水布水层;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30cm;第三层为细灰岩,粒径10mm,填料厚度为30cm;第四层为粗砂,粒径2mm,填料厚度20cm,该层为进水层;第五层为土壤,用于为湿地植物根系提供生存空间,填料厚度10cm;
一级湿地单元为垂直潜流的方式,表层为土壤层,栽种湿地植物,布水管位于湿地底部,布水管用于使水流从底部进入湿地,向上漫流,通过布水管上方预留的出水孔进入二级湿地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0.8m,二级湿地单元为表面流的方式,二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0.4m,填料共布置两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20cm;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20cm。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湿地单元的湿地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所述二级湿地单元的湿地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
CN201710605572.6A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Pending CN107188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5572.6A CN107188379A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5572.6A CN107188379A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8379A true CN107188379A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8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5572.6A Pending CN107188379A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837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3145A (zh) * 2018-04-27 2018-09-07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半地埋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8658394A (zh) * 2018-06-22 2018-10-16 东莞市小雨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生活污水预处理装置
CN111233165A (zh) * 2020-01-19 2020-06-05 内蒙古碧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脱磷滤料
CN111392967A (zh) * 2020-03-25 2020-07-10 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92798A (zh) * 2020-08-11 2020-10-20 河北冀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农村生活污水复合式生态净化系统
CN113830966A (zh) * 2021-09-03 2021-12-24 北京碧水源净水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点源污水处理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307A (zh) * 2009-10-26 2011-05-04 陆振冈 污水处理系统
CN102180568A (zh) * 2011-03-25 2011-09-14 江苏江大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集成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KR101270278B1 (ko) * 2012-11-05 2013-05-31 서동철 에너지 제로 무인 인공습지 하수처리시스템
CN104692597A (zh) * 2015-03-13 2015-06-10 陈英旭 小型分散式河道悬空排污口生活污水生态净化集成装置
CN205368052U (zh) * 2016-01-20 2016-07-06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乡村聚居区污废水低能耗生态湿地处理系统
CN10685402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节能抗低温型庭院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7047066U (zh) * 2017-07-24 2018-02-27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307A (zh) * 2009-10-26 2011-05-04 陆振冈 污水处理系统
CN102180568A (zh) * 2011-03-25 2011-09-14 江苏江大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集成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KR101270278B1 (ko) * 2012-11-05 2013-05-31 서동철 에너지 제로 무인 인공습지 하수처리시스템
CN104692597A (zh) * 2015-03-13 2015-06-10 陈英旭 小型分散式河道悬空排污口生活污水生态净化集成装置
CN10685402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节能抗低温型庭院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368052U (zh) * 2016-01-20 2016-07-06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乡村聚居区污废水低能耗生态湿地处理系统
CN207047066U (zh) * 2017-07-24 2018-02-27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3145A (zh) * 2018-04-27 2018-09-07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半地埋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8503145B (zh) * 2018-04-27 2023-11-10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一体化半地埋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8658394A (zh) * 2018-06-22 2018-10-16 东莞市小雨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生活污水预处理装置
CN111233165A (zh) * 2020-01-19 2020-06-05 内蒙古碧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脱磷滤料
CN111392967A (zh) * 2020-03-25 2020-07-10 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92798A (zh) * 2020-08-11 2020-10-20 河北冀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农村生活污水复合式生态净化系统
CN113830966A (zh) * 2021-09-03 2021-12-24 北京碧水源净水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点源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5300U (zh) 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净化槽
CN107188379A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N105645675B (zh) 一种城市黑臭河湖水体水质高效净化技术
CN101525204B (zh) 一种乡村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4926038B (zh)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CN111204927A (zh) 生态公厕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及污水处理再利用方法
CN104692597B (zh) 小型分散式河道悬空排污口生活污水生态净化集成装置
CN207047066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N105601043B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处理系统
CN205368052U (zh) 一种乡村聚居区污废水低能耗生态湿地处理系统
CN105152487B (zh) 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5382060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处理系统
CN207451863U (zh) 一种模块化分层生物滴滤污水处理系统
CN112142258B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的资源化与达标处理方法
CN1131176C (zh) 城市地下管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6328278U (zh) 集真空污水收集和a20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
CN205443003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CN104030442A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2982578U (zh) 一种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11035627U (zh)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低能耗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448838Y (zh) 城市地下管道式污水处理单元
CN210117313U (zh) 一种生物降解的厕所污水处理系统
CN209226772U (zh) 景观多元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203922850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
CN209143976U (zh) 一种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系统及组合工艺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