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1542A -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1542A
CN108791542A CN201810796380.2A CN201810796380A CN108791542A CN 108791542 A CN108791542 A CN 108791542A CN 201810796380 A CN201810796380 A CN 201810796380A CN 108791542 A CN108791542 A CN 108791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ull rod
lifting
lifting seat
tail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63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963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1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1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1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尾翼等技术问题。本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包括固定在尾翼上的升降座,升降调节器还包括两根支撑件,两根支撑件分别位于升降座的两侧,两根支撑件的一端能铰接在汽车后备箱上,升降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能沿着升降座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推拉杆,在推拉杆和升降座之间设有能在推拉杆相对升降座滑动时使得升降座绕这推拉杆的轴线转动的角度调节机构,两根支撑件的另一端能分别与对应推拉杆的外端铰接,升降座上设有能同时驱动两根推拉杆同步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缩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具有能实现尾翼升降和角度调节同步进行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是指汽车行李箱盖上,后端所装形式鸭尾的突出物,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
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
目前汽车尾翼普遍固定汽车后备箱盖上,在城市道路等低速环境下汽车尾翼基本作用较小,因此设计了能收放到后备箱内的尾翼,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可收式汽车尾翼【201721189184 .6】,包括尾座,尾座内从下至上开设有工作腔和升降腔,升降腔的底端设有架体,架体上惯出设有移动杆,移动杆上设有翼体,升降腔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两组连接架,每组连接架均由两个连接架组成,四个连接架上对称设有两个连接块,每组连接架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轨,每个滑轨上均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设有移动座,每个移动座上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块,四个转动块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均与移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该专利中尾翼能实现上下升降,但是尾翼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收放时如果尾翼处于倾斜状态,其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汽车后备箱空间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实现尾翼升降和角度调节同步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包括能与尾翼固定的升降座,其特征在于,升降调节器还包括两根支撑件,两根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升降座的两侧,两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能铰接在汽车后备箱上,所述升降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能沿着升降座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推拉杆,在所述推拉杆和升降座之间设有能在推拉杆相对升降座滑动时使得升降座绕着推拉杆的轴线转动的角度调节机构,两根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能分别与对应推拉杆的外端铰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能同时驱动两根推拉杆同步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缩的驱动机构。
升降座固定在尾翼内部,从而使尾翼的动作与升降座同步,两根支撑件铰接在汽车后备箱上,故尾翼整体组件通过支撑件设置在汽车后备箱上;在不使用尾翼时,推拉杆收缩在升降座内,此时升降座带动尾翼处于放平的状态;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推拉杆向外伸出,向外伸缩的两个推拉杆会向两侧撑开支撑件并使之向上转动,从而使得升降座向上升起将尾翼抬高,由于推拉杆与支撑件是铰接连接的,推拉杆无法转动,因此在推拉杆向外伸出的过程中通过角度调节机构来使得升降座相对推拉杆转动,升降座转动设定角度后与之固定的尾翼也会转动至设定角度,从而实现尾翼随着升降座和角度调节及抬升到设定位置;尾翼在降下后能转动至水平状态,占用空间较小;尾翼的升降和角度调节只需要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推拉杆即可实现,结构简单;尾翼的升降和和角度调节同步进行,能快速将尾翼布置到位。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电机和两根丝杆套,所述电机固定在升降座上,所述电机的两端均具有伸出的丝杆,两根所述丝杆套与两根丝杆一一对应,所述丝杆套的中部开有长条形的导向孔,所述丝杆套的一端与推拉杆的内端连接,所述丝杆穿过对应丝杆套的另一端且伸入导向孔内,所述丝杆与丝杆套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座上位于丝杆套的导向孔内固定有能避免丝杆套转动的限位座。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会推动丝杆套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推拉杆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缩;由于两根丝杆均是同一电机驱动的,因此丝杆的转动为同步的,因此能实现推拉杆同步移动,保证升降座的两端升降位移同步,保证尾翼的水平上下升降。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限位座的两侧面均为平面,所述导向孔的两侧内壁均位于平面,所述限位座的两侧面与导向孔对应的两侧内壁贴合。限位座能避免丝杆套随着丝杆转动,同时对丝杆套的前后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丝杆套移动稳定。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丝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限位座上。该结构能使得丝杆转动稳定。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套,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套分别固定在升降座的两端,所述角度调节套上具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壁上具有沿着调节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导向条,所述推拉杆上开设有与螺栓导向条匹配的螺旋导向槽,所述推拉杆穿过调节孔且螺旋导向条嵌设在螺旋导向槽内,在所述推拉杆沿着调节孔移动时所述螺旋导向条能沿着螺旋导向槽滑动使得推拉杆与角度调节套相对转动。
由于推拉杆与支撑件铰接,因此推拉杆相对汽车后备箱在周向上定位,在推拉杆移动时会使得角度调节套相对其转动,因此能带动升降座转动,从而调节尾翼的角度;通过螺旋导向条与螺旋导向槽的配合能在推拉杆移动时带动升降座在升降时缓慢转动,同时能在升降座升降到位后准确的将尾翼定位到设定的角度。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螺旋导向槽的两侧槽壁为平滑的螺旋面,所述螺旋导向槽一端的两侧槽壁与所述螺旋导向槽另一端的两侧槽壁之间的夹角为6°~15°。螺栓导向条与螺旋导向槽相匹配,通过上述结构能使得升降座旋转6°~15°,也就能旋转尾翼6°~15°。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推拉杆的内端穿过丝杆套并伸入导向孔内,所述推拉杆的内端套有两个推力轴承,两个所述推力轴承分别抵在丝杆套的内外两侧。在升降座转动后会带动推力杆转动,推力杆相对推拉杆转动,通过推力轴承能保证推力杆相对推拉杆相对转动时更舒畅,保证尾翼转动顺畅。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支撑件呈板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大的一端铰接有能固定在汽车后备箱上的固定底脚,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小的一端与推拉杆的外端铰接。该结构保证支撑件的强度。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小的一端具有呈“U”型的铰接端一,所述推拉杆的外端具有呈“U”型的铰接端二,所述铰接端一套在铰接端二外侧,所述铰接端一和铰接端二之间通过销轴连接。铰接端一和铰接端二具有两段连接处,与销轴的连接面较大,使得支撑件和推拉杆的交接处强度较大,保证升降座升降定位后的强度,在尾翼使用保持尾翼的稳定。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中,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大的一端和固定底脚之间设有能使得支撑件始终向上转动的扭簧。通过扭簧使得支撑件始终具有向内侧靠拢的扭力,从而限制住升降座在左右方向上的自由度,让升降过程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具有能实现尾翼升降和角度调节同步进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升降调节器降下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升降调节器升起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升降调节器降下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升降调节器升起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升降调节器升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升降调节器降下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角度调节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推拉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座;2、支撑件;21、固定底脚;22、铰接端一;3、推拉杆;31、螺旋导向槽;32、铰接端二;33、推力轴承;4、电机;41、丝杆套;42、导向孔;43、丝杆;44、限位座;5、角度调节套;51、调节孔;52、螺旋导向条;6、销轴;7、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9所示,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包括能固定尾翼的升降座1,升降调节器还包括两根支撑件2,两根支撑件2分别位于升降座1的两侧,两根支撑件2的一端能铰接在汽车后备箱上,升降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能沿着升降座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推拉杆3,在推拉杆3和升降座1之间设有能在推拉杆3相对升降座1滑动时使得升降座1绕这推拉杆3的轴线转动的角度调节机构,两根支撑件2的另一端能分别与对应推拉杆3的外端铰接,升降座1上设有能同时驱动两根推拉杆3同步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缩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电机4和两根丝杆套41,电机4固定在升降座1上,电机4的两端均具有伸出的丝杆43,两根丝杆套41与两根丝杆43一一对应,丝杆套41的中部开有长条形的导向孔42,丝杆套41的一端与推拉杆3的内端连接,丝杆43穿过对应丝杆套41的另一端且伸入导向孔42内,丝杆43与丝杆套41螺纹连接,升降座1上位于丝杆套41的导向孔42内固定有能避免丝杆套41转动的限位座44,丝杆43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限位座44上,限位座44的两侧面均为平面,导向孔42的两侧内壁均位于平面,限位座44的两侧面与导向孔42对应的两侧内壁贴合。电机4带动丝杆43转动,丝杆43转动会推动丝杆套41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推拉杆3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缩;由于两根丝杆43均是同一电机4驱动的,因此丝杆43的转动为同步的,因此能实现推拉杆3同步移动,保证升降座1的两端升降位移同步,保证尾翼的水平上下升降。
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套5,两个角度调节套5分别固定在升降座1的两端,角度调节套5上具有调节孔51,调节孔51的内壁上具有沿着调节孔5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导向条52,推拉杆3上开设有与螺栓导向条匹配的螺旋导向槽31,推拉杆3穿过调节孔51且螺旋导向条52嵌设在螺旋导向槽31内,在推拉杆3沿着调节孔51移动时螺旋导向条52能沿着螺旋导向槽31滑动使得推拉杆3与角度调节套5相对转动。
由于推拉杆3与支撑件2铰接,因此推拉杆3相对汽车后备箱在周向上定位,在推拉杆3移动时会使得角度调节套5相对其转动,因此能带动升降座1转动,从而调节尾翼的角度;通过螺旋导向条52与螺旋导向槽31的配合能在推拉杆3移动时带动升降座1在升降时缓慢转动,同时能在升降座1升降到位后准确的将尾翼定位到设定的角度。
螺旋导向槽31的两侧槽壁为平滑的螺旋面,螺旋导向槽31一端的两侧槽壁与螺旋导向槽31另一端的两侧槽壁之间的夹角为6°~15°。本实施例中夹角为6°或者10°或者15°,作为优选夹角为10°,通过该夹角能实现尾翼旋转10°。
推拉杆3的内端穿过丝杆套41并伸入导向孔42内,推拉杆3的内端套有两个推力轴承33,两个推力轴承33分别抵在丝杆套41的内外两侧。在升降座1转动后会带动推力杆转动,推力杆相对推拉杆3转动,通过推力轴承33能保证推力杆相对推拉杆3相对转动时更舒畅,保证尾翼转动顺畅。
支撑件2呈板状,支撑件2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支撑件2宽度较大的一端铰接有能固定在汽车后备箱上的固定底脚21,支撑件2宽度较小的一端与推拉杆3的外端铰接。支撑件2宽度较小的一端具有呈“U”型的铰接端一22,推拉杆3的外端具有呈“U”型的铰接端二32,铰接端一22套在铰接端二32外侧,铰接端一22和铰接端二32之间通过销轴6连接。支撑件2宽度较大的一端和固定底脚21之间设有能使得支撑件2始终向上转动的扭簧7。
汽车的尾翼与升降座1固定,两根支撑件2铰接在汽车后备箱上,升降座1设置在汽车后备箱上;在不使用尾翼时,推拉杆3收缩在升降座1内,此时升降座1位于汽车后备箱上方并带动尾翼处于放平的状态;在使用位移时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推拉杆3向外伸出,向外伸缩的推拉杆3会驱动支撑件2向上转动,从而使得升降座1向上升起将尾翼抬高,由于推拉杆3与支撑件2是铰接连接的,推拉杆3无法转动,因此在推拉杆3向外伸出的过程中通过角度调节机构来使得升降座1相对推拉杆3转动,升降座1转动设定角度后固定在升降座1上的尾翼也会转动至设定角度,从而实现尾翼随着升降座1和角度调节及抬升到设定位置;尾翼的升降和角度调节只需要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推拉杆3即可实现,结构简单;尾翼的升降和和角度调节同步进行,能快速将尾翼布置到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包括能与尾翼固定的升降座,其特征在于,升降调节器还包括两根支撑件,两根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升降座的两侧,两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能铰接在汽车后备箱上,所述升降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能沿着升降座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推拉杆,在所述推拉杆和升降座之间设有能在推拉杆相对升降座滑动时使得升降座绕着推拉杆的轴线转动的角度调节机构,两根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能分别与对应推拉杆的外端铰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能同时驱动两根推拉杆同步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缩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电机和两根丝杆套,所述电机固定在升降座上,所述电机的两端均具有伸出的丝杆,两根所述丝杆套与两根丝杆一一对应,所述丝杆套的中部开有长条形的导向孔,所述丝杆套的一端与推拉杆的内端连接,所述丝杆穿过对应丝杆套的另一端且伸入导向孔内,所述丝杆与丝杆套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座上位于丝杆套的导向孔内固定有能避免丝杆套转动的限位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两侧面均为平面,所述导向孔的两侧内壁均位于平面,所述限位座的两侧面与导向孔对应的两侧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限位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套,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套分别固定在升降座的两端,所述角度调节套上具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壁上具有沿着调节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导向条,所述推拉杆上开设有与螺栓导向条匹配的螺旋导向槽,所述推拉杆穿过调节孔且螺旋导向条嵌设在螺旋导向槽内,在所述推拉杆沿着调节孔移动时所述螺旋导向条能沿着螺旋导向槽滑动使得推拉杆与角度调节套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呈板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大的一端铰接有能固定在汽车后备箱上的固定底脚,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小的一端与推拉杆的外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小的一端具有呈“U”型的铰接端一,所述推拉杆的外端具有呈“U”型的铰接端二,所述铰接端一套在铰接端二外侧,所述铰接端一和铰接端二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宽度较大的一端和固定底脚之间设有能使得支撑件始终向上转动的扭簧。
CN201810796380.2A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Pending CN108791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6380.2A CN108791542A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6380.2A CN108791542A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1542A true CN108791542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77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6380.2A Pending CN108791542A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15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342A (zh) * 2019-12-03 2021-06-04 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型实用汽车用带有辅助侧翼的收展式尾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8026A1 (de) * 1997-08-30 1999-03-04 Hans Bischoff Heckflügel zur Verminderung des Fahrzeugluftwiderstandes
US6193302B1 (en) * 1998-12-29 2001-02-27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including a deployable spoiler
DE102008049987A1 (de) * 2008-10-01 2010-04-0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Windabweiser, einer Dachanordnung und einer heckseitigen Luftleiteinrichtung
WO2017097803A1 (en) * 2015-12-09 2017-06-15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Motor vehi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7191193U (zh) * 2017-09-18 2018-04-06 重庆市盛天模型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式汽车尾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8026A1 (de) * 1997-08-30 1999-03-04 Hans Bischoff Heckflügel zur Verminderung des Fahrzeugluftwiderstandes
US6193302B1 (en) * 1998-12-29 2001-02-27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including a deployable spoiler
DE102008049987A1 (de) * 2008-10-01 2010-04-0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Windabweiser, einer Dachanordnung und einer heckseitigen Luftleiteinrichtung
WO2017097803A1 (en) * 2015-12-09 2017-06-15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Motor vehi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7191193U (zh) * 2017-09-18 2018-04-06 重庆市盛天模型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式汽车尾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342A (zh) * 2019-12-03 2021-06-04 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型实用汽车用带有辅助侧翼的收展式尾翼
CN112896342B (zh) * 2019-12-03 2022-08-09 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型实用汽车用带有辅助侧翼的收展式尾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3191B (zh) 飞机机翼、飞机、襟翼系统和调节襟翼的位置的方法
CN105151300B (zh) 一种可实现差幅扑动的扑翼机构与扑翼机
CN103231805B (zh) 涵道式折翼机
CN105197240B (zh) 差动变幅扑翼驱动机构以及驱动方法
CN112590477B (zh) 一种具有空中飞行和地面扑跑功能的仿鸟机器人
WO2016201900A1 (zh) 一种变轨迹受流器及电动车辆
CN108791542A (zh)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CN208630724U (zh)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
CN105857598A (zh) 一种拍动翼微型飞行器结构
CN112693604B (zh) 仿生扑翼飞行器
CN208827971U (zh)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调节器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03864497U (zh) 座椅减震机构及使用该减震机构的座椅
CN209351394U (zh) 一种地效飞行列车
CN209521884U (zh) 一种飞行器机翼安装找平装置
CN117550069A (zh) 一种五翼仿生扑翼飞行器
CN106347657A (zh) 一种用于地理信息勘测的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7191193U (zh) 一种可收式汽车尾翼
CN206157804U (zh) 装载机驾驶室侧倾机构
CN112607013B (zh) 一种扑翼型飞行器的振翅驱动机构
CN107336827A (zh) 一种适用于扑翼飞行器的联动镂空机翼
CN216468430U (zh) 一种矢量操控固定翼无人机的装置
CN209324269U (zh)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CN104319601B (zh) 真空环境下的光腔调整机构
CN1224435C (zh) 新型的跑步机
CN108298076B (zh) 一种拟态反曲张褶化翼的推进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