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1307B -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1307B
CN108781307B CN201780017337.5A CN201780017337A CN108781307B CN 108781307 B CN108781307 B CN 108781307B CN 201780017337 A CN201780017337 A CN 201780017337A CN 108781307 B CN108781307 B CN 108781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hdmi
state
control sign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3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1307A (zh
Inventor
樋口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81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1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4Monitoring of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r processes of the client device, e.g. CPU or memory load, processing speed, timer, counter or percentage of the hard disk spac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6Power management, e.g. shutting down unused components of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7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ome appliance used
    • H04L2012/2849Audio/video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减少HDMI‑CEC兼容装置中的待机功耗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作为HDMI‑CEC兼容装置和HDMI中继器的AV放大器以预定时间间隔将轮询信号发送到作为假设通过HDM线缆连接的HDMI宿并且作为HDMI‑CEC兼容装置的电视接收器,并且只要返回ACK,就认为建立了通过HDMI线缆的连接。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降低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注册商标))-消费性电子控制(CEC)支持设备的待机功耗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条形音箱和音频视频(AV)接收器代表的用于改善平板电视(TV)(电视接收器)的音质的许多AMP设备(放大器) (下文中也简称为放大设备)可在市场上买到。
AMP设备通常通过HDMI-CEC连接到电视,并且被设计为可由电视远程控制器简单地控制。
近年来,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播放器或网络播放器的功能被安装在HDMI-CEC设备中,特别是由AV接收器或条形音箱代表的AMP设备中。
传统上,这种AMP设备通过单片微计算机控制HDMI设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放大器集成电路(IC)来配置,但是其中集成DSP或者HDMI设备的片上系统(SOC)设备越来越多地用于实现上述多个功能。通过使用SOC设备,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并简化了电路。
然而,如果HDMI-CEC功能被安装在这些设备中,则由于 HDMI-CEC包括使设备从电源断开(OFF)状态转换到电源接通 (ON)状态的功能,因此在电源断开状态下执行的通信是必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使用的SOC不具有能够独立地对HDMI- CEC控制单元和其他控制单元执行电源控制的配置,则当操作 HDMI-CEC时,其电源不能被中断。
换句话说,尽管它看起来是电源断开状态,但它实际上变为电源接通状态,并且在不使用该设备的状态下不能降低待机电力。另一方面,近年来,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存在降低电子设备的待机电力的运动。
在这方面,由于HDMI-CEC是执行设备的电源互锁的功能,因此已经提出了即使当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下也降低功耗的技术(参见专利文献1)。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3006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在利用SOC实现HDMI-CEC功能的情况下,在可以操作CEC的状态下可能无法降低功耗。
换句话说,在除了SOC之外还安装单片微计算机并且在其中实现CEC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待机状态下断开SOC的电源并且在功耗相对较小的单片微计算机侧实现CEC功能,因此没有如上所述的待机电力增加的限制。
但是,在欧洲,存在诸如耗能产品生态设计(EUP)指令的法律规定,对AV设备的待机电力有限制,并且AV产品的待机电力需要逐年降低。
然而,在实现HDMI-CEC的情况下,由于与正常待机状态不同,它被认为是与诸如网络待机的其他设备协作的特殊待机状态,因此可以避免上述限制。
换句话说,在与诸如网络待机的其他设备互锁是必须的状态下,可以忽略待机电力。
然而,网络待机指示存在HDMI连接并且可以执行与其他设备互锁的状态,但是例如,其中电视(电视接收器)和AMP设备通过 HDMI-CEC连接的系统是优选的,但是在HDMI-CEC连接丢失并且变为未建立HDMI-CEC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可能被确定为不是网络待机。
例如,当HDMI-CEC支持AMP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拉出 HDMI线缆等的情况对应于该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状态,考虑了与SOC分开安装单片微计算机并使微计算机侧在电源断开状态下控制HDMI-CEC操作的方法,但这增加了硬件成本,并且软件过程也与SOC执行通信,因此很复杂。
鉴于前述内容已经做出了本公开,并且当在HDMI-CEC设备处于电源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未通过HDMI-CEC与其他设备连接时,通过进一步转换到节电待机状态,使得尽管在SOC中实现HDMI- CEC,也期望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节电。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经由接口与另一装置连接,所述接口包括执行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信道和双向发送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道,并且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主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整体操作;以及信号管理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来确定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并且根据对连接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主控制单元的操作可以包括向主控制单元的供电状态和操作时钟。
接口可以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并且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可以是消费性电子控制(CEC)消息。
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接收控制单元,该发送/接收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且当停止向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供电状态时,能够使信号管理单元以第一时间间隔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作为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
能够使信号管理单元以第一时间间隔将轮询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并且根据作为响应于轮询信号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响应信号的存在与否来确定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
当接收到作为以比第一时间间隔短的第二时间间隔从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的轮询信号时,能够使信号管理单元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作为相应的第四控制信号的响应信号,并且重置发送作为第一控制信号的轮询信号的时间间隔。
在未接收到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能够使信号管理单元确定处于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的 HDMI线缆被移除,停止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停止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可以进一步包括操纵输入单元,该操纵输入单元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操纵输入并生成与操纵内容相对应的操纵信号,并且在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停止,并且主控制单元的操作停止的情况下,当通过操纵输入单元生成操纵信号时,能够使信号管理单元恢复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恢复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在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停止并且主控制单元的操作停止的情况下,当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预定控制信号时,能够使信号管理单元恢复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恢复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能够使信号管理单元发送包括作为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逻辑地址和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所述另一装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控制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方法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包括执行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信道和双向发送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道的接口与另一装置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并根据对连接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操作,所述主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整体操作。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根据基于响应于发送到另一装置的第一控制信号而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对接口的连接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操作,所述主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整体操作,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包括执行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信道和双向发送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道的接口与所述另一装置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与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相对应的节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应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AV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描述逻辑地址的图。
图3是示出电视接收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AV放大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HDMI发送单元(HDMI源)和HDMI接收单元 (HDMI宿)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TMDS发送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HDMI端子的引脚布置(类型A)的图。
图8是示出通过CEC线(CEC信道)发送的数据的块配置的图。
图9是示出报头块的数据结构示例的图。
图10是用于描述图4的AV放大器的操作状态的状态转换的图。
图11是用于描述每个操作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节电待机状态转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描述节电待机状态转换过程的图。
图14是用于描述节电待机状态转换过程的图。
图15是用于描述在节电待机状态转换过程中HDMI线缆的优越性的图。
图16是示出另一节电待机状态转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描述另一节电待机状态转换过程的图。
图1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AV放大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用于描述图18的AV放大器的操作状态的状态转换的图。
图20是示出返回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返回过程的图。
图22是示出通用个人计算机的配置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分配给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配置的组成元件,并且省略多余的描述。
此外,描述将按以下顺序进行。
1.第一实施例
2.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3.第二实施例
4.应用示例
<<1.第一实施例>>
<AV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1示出了作为应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AV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1的AV系统包括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
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是HDMI-CEC支持设备(下文中简称为CEC支持设备)。在图1的AV系统中,电视接收器11通过HDMI线缆与AV放大器12连接,并且AV放大器 12通过HDMI线缆与BD记录器、DVD播放器、卫星调谐器等(未示出)中的每一个连接。此外,在图1的AV系统中,电视接收器 11对应于HDMI宿,AV放大器12对应于HDMI中继器,并且BD 记录器、DVD播放器、卫星调谐器等(未示出)对应于HDMI源。
此外,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也通过光缆(OPTICAL cable)连接。电视接收器11经由光缆将光学数字音频信号提供给 AV放大器12。
此外,为CEC支持设备分配唯一的物理地址。在图1的AV系统中,物理地址(0.0.0.0)被分配给电视接收器11,并且物理地址 (1.0.0.0)被分配给AV放大器12。这里,在BD记录器、DVD播放器、卫星调谐器等(未示出)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分配诸如(1.1.0.0)、(1.2.0.0)和(1.3.0.0)的物理地址。
此外,扬声器组13连接到AV放大器12。扬声器组13包括例如位于用户的前方、右前方、左前方、右后方和左后方的扬声器和用于实现5.1CH环绕声的低音输出的超低音扬声器。
在图1的AV系统中,在AV放大器12输出音频的模式(系统音频模式)开启的情况下,AV放大器12从BD记录器(未示出)等接收HDMI信号,并将HDMI信号中的视频信号发送到电视接收器 11。此外,在系统音频模式关闭的情况下,AV放大器12从BD记录器等接收HDMI信号,并且不经改变地将来自BD记录器等的 HDMI信号直接发送到电视接收器11(执行HDMI直通)。
此外,在图1的AV系统中,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基于CEC消息执行操作,所述CEC消息是根据每个 HDMI装置中的操作经由配置有HDMI线缆的CEC线发送和接收的控制信号。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获取>
接下来,将参考图2描述图1的AV系统中的每个设备的物理地址和CEC逻辑地址(也简称为逻辑地址)的获取。
在AV放大器12经由HDMI线缆连接到电视接收器11(物理地址是[0000],并且CEC逻辑地址是{0})的情况下,AV放大器12使用HDMI控制协议从电视接收器11获取物理地址[1000]。
CEC支持设备被指定为在HDMI连接时获取逻辑地址。CEC支持设备使用逻辑地址执行CEC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图2示出了表示设备和CEC逻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设备中的“TV”是电视接收器、投影仪等。设备中的“记录设备”是BD记录器、DVD记录器等。设备中的“调谐器”是机顶盒(STB)等。设备中的“重放设备”是DVD播放器、便携式摄像机等。设备中的“音频系统”是 AV放大器等。
AV放大器12是如上所述的CEC支持设备。AV放大器12基于图2中的表确定逻辑地址{5}为“音频系统”。在这种情况下,AV放大器12通过CEC控制协议的轮询消息识别出其他设备中不存在具有逻辑地址{5}的设备,然后决定逻辑地址{5}为其自身的逻辑地址。然后,AV放大器12通过CEC控制协议的报告物理地址向电视接收器11给出指示物理地址[1000]是CEC支持设备{5}的通知。
此外,例如,当BD记录器(未示出)经由HDMI线缆连接到 AV放大器12时,BD记录器使用HDMI控制协议从AV放大器12 获取物理地址[1100]。
当BD记录器(未示出)是CEC支持设备时,BD记录器基于图2中的表将逻辑地址{1}决定为“记录设备”。在这种情况下,BD 记录器(未示出)通过CEC控制协议的轮询消息识别出在其他设备中没有具有逻辑地址{1}的设备,然后将逻辑地址{1}添加为其自身的逻辑地址。然后,BD记录器(未示出)通过CEC控制协议的报告物理地址向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给出例如指示物理地址 [1100]是CEC支持设备{1}的通知。
此外,当DVD播放器(未示出)经由HDMI线缆连接到AV放大器12时,DVD播放器(未示出)例如使用HDMI控制协议从AV 放大器12获取物理地址[1200]。
当DVD播放器(未示出)是CEC支持设备时,DVD播放器 (未示出)基于图2中的表将逻辑地址{4}决定为“重放设备”。在这种情况下,DVD播放器(未示出)通过CEC控制协议的轮询消息识别出在其他设备中没有具有逻辑地址{4}的设备,然后将逻辑地址 {4}添加为其自身的逻辑地址。然后,DVD播放器(未示出)通过 CEC控制协议的报告物理地址向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给出例如指示物理地址[1200]是CEC支持设备{4}的通知。
<电视接收器的配置示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3描述电视接收器11的具体配置示例。
图3中的电视接收器11包括受控单元31和控制单元32。受控单元31在控制单元32的控制下实现电视接收器11的各种功能。
受控单元31包括HDMI切换器(HDMI SW)50、HDMI接收单元(HDMI Rx)51、CEC通信单元52、数字调谐器53、多路分解器(Demux)54、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解码器55、视频/图形处理电路56、面板驱动电路57、显示面板58、音频处理电路59、音频放大电路60、扬声器61和接收单元62。此外,控制单元32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3、闪存ROM 64、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65和内部总线66。
HDMI切换器50将两个HDMI端子(未示出)选择性地连接到 HDMI接收单元51。
HDMI接收单元51经由HDMI切换器50选择性地连接到两个 HDMI端子(未示出)中的任何一个。HDMI接收单元51通过符合 HDMI的通信接收从连接到两个HDMI端子(未示出)的外部设备 (HDMI源或HDMI中继器)在一个方向上发送的基带视频和音频信号(HDMI信号)。HDMI接收单元51将接收到的HDMI信号中的视频信号提供给视频/图形处理电路56,并将接收到的HDMI信号中的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频处理电路59。
在CPU 63的控制下,CEC通信单元52经由CEC线与HDMI 中继器或HDMI源执行CEC消息的发送和接收。
数字调谐器53处理从天线端子(未示出)输入的电视广播信号,并将与用户选择的频道相对应的预定传输流(TS)提供给多路分解器54。
多路分解器54从数字调谐器53提供的TS中提取与用户选择的频道相对应的部分TS(视频信号的TS分组和音频信号的TS分组),并将部分TS提供给MPEG解码器55。
此外,多路分解器54从数字调谐器53提供的TS中提取节目特定信息/服务信息(PSI/SI),并将PSI/SI提供给CPU 63。多个信道在从数字调谐器53提供的TS中多路复用。可以通过从PSI/SI (PAT/PMT)获取任意信道的分组ID(PID)的信息来执行通过多路分解器54从TS提取任意信道的部分TS的过程。
MPEG解码器55对配置有从多路分解器54提供的视频信号的 TS分组的视频分组基本流(PES)分组执行解码处理,并将得到的视频信号提供给视频/图形处理电路56。此外,MPEG解码器55对配置有从多路分解器54提供的音频信号的TS分组的音频PES分组执行解码处理,并将得到的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频处理电路59。
如果需要,视频/图形处理电路56对从HDMI接收单元51或 MPEG解码器55提供的视频信号执行缩放处理、图形数据叠加处理等,并将得到的视频信号提供给面板驱动电路57。
基于从视频/图形处理电路56提供的视频信号,面板驱动电路57 驱动显示面板58显示视频。显示面板58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 (LCD)或等离子显示面板(PDP)。
音频处理电路59对从HDMI接收单元51或MPEG解码器55 提供的音频信号执行诸如数模(D/A)转换的必要处理,并将得到的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频放大电路60。
音频放大电路60放大从音频处理电路59提供的模拟音频信号,并将放大的模拟音频信号提供给扬声器61。扬声器61输出与来自音频放大电路60的模拟音频信号对应的声音。
接收单元62接收例如从远程控制器67发送的红外远程控制信号,并将红外远程控制信号提供给CPU 63。通过操纵远程控制器67,用户可以操纵电视接收器11和经由HDMI线缆连接到电视接收器11 的CEC支持设备。
CPU 63、闪存ROM 64和DRAM 65经由内部总线66彼此连接。 CPU 63控制电视接收器11的各个单元的操作。闪存ROM 64存储控制软件和数据。DRAM 65构成CPU 63的工作区等。换句话说, CPU 63在DRAM 65上开发从闪存ROM 64读取的软件或数据,激活软件,并控制电视接收器11的各个单元。
<AV放大器的示例的配置>
接下来,将参考图4描述AV放大器12的具体配置示例。
图4所示的AV放大器12包括受控单元71、微计算机72、用户接口(I/F)单元73和电源74。受控单元71在微计算机72的控制下实现AV放大器12的各种功能。用户I/F单元73接收与用户的操纵相对应的信号的输入,并向用户呈现信息。电源74在微计算机72的控制下向受控单元71和用户I/F单元73中的每一个供电。
受控单元71包括HDMI切换器(HDMI SW)81、HDMI接收单元(HDMI Rx)82、HDMI发送单元(HDMI Tx)83、转换单元 84、调谐器85、选择器86、模数(A/D)转换器87、选择器88、 DSP89和音频放大电路90。微计算机72包括内部总线91、CPU 92、闪存ROM 93、DRAM 94和CEC通信单元95。此外,用户I/F单元73包括用户操纵单元95和显示单元96。
注意,包括HDMI切换器81、HDMI接收单元82和HDMI发送单元83的配置在下文中被称为HDMI块99。在系统音频模式关闭的情况下,HDMI块99接收来自BD记录器14的HDMI信号,并且将来自BD记录器14的HDMI信号不经改变地发送到电视接收器 11(执行HDMI直通)。
HDMI切换器81将多个HDMI端子(未示出)选择性地连接到 HDMI接收单元82。
HDMI接收单元82经由HDMI切换器81选择性地连接到多个 HDMI端子(未示出)中的任何一个。HDMI接收单元82通过符合 HDMI的通信接收从连接到多个HDMI端子(未示出)的外部设备 (HDMI源)在一个方向上发送的基带视频和音频信号(HDMI信号)。HDMI接收单元82将接收到的HDMI信号中的音频信号提供给选择器88,或者将接收到的HDMI信号不经改变地提供给HDMI 发送单元83。
HDMI发送单元83通过符合HDMI的通信发送通过HDMI端子(未示出)从HDMI接收单元82提供的基带视频和音频信号 (HDMI信号)。
利用上述配置,AV放大器12用作HDMI中继器。
转换单元84生成具有与音频信号的采样频率相同的频率(例如, 44.1kHz)的时钟LRCK,具有例如采样频率的512倍或256倍的频率的主时钟MCK,对于时钟LRCK的每个时段呈现的24位的左和右音频数据LDATA和RDATA,以及与来自从光学输入端子(未示出)输入的数字光信号的数据的每个位同步的位时钟BCK,并将生成的时钟和数据提供给选择器88。
调谐器85处理从接收由FM接收天线(未示出)接收的FM广播信号的天线终端(未示出)输入的FM广播信号,并向选择器86 输出与由用户音频信号选择的信道对应的左和右模拟信号。
选择器86选择性地提取从模拟音频输入端子(未示出)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并将该模拟音频信号提供给A/D转换器87,其中所述模拟音频输入端子接收从外部设备(未示出)提供的右和左模拟音频信号或从调谐器85提供的模拟音频信号。
A/D转换器87将从选择器86提供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并将该数字音频信号提供给选择器88。
选择器88选择性地提取从HDMI接收单元82提供的音频信号、从转换单元84提供的音频信号、或从A/D转换器87提供的音频信号,并将提取的音频信号提供给DSP 89。
DSP 89处理从选择器88提供的音频信号。例如,DSP 89执行生成每个信道的音频信号以实现5.1CH环绕声的处理,给出预定声场特性的处理,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处理等,并将得到的信号提供给音频放大电路90。
音频放大电路90放大作为从DSP 89提供的音频信号的左前音频信号、右前音频信号、中前音频信号、左后音频信号、右后音频信号和超低音音频信号,并将放大的音频信号输出到音频输出端子(未示出)。注意,构成扬声器组13的左前扬声器、右前扬声器、中前扬声器、左后扬声器、右后扬声器和超低音扬声器连接到音频输出端子(未示出)。
CPU 92、闪存ROM 93、DRAM 94和CEC通信单元95经由内部总线91连接。CPU 92控制AV放大器12的各个单元的操作。闪存ROM 93存储控制软件并管理数据。DRAM 94构成CPU 92的工作区等。CPU 92将从闪存ROM 93读取的软件和数据开发到DRAM 94上,激活软件,并控制AV放大器12的各个单元。
CEC通信单元95在CPU 92的控制下经由与HDMI宿、HDMI 中继器或HDMI源的CEC线执行CEC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此外, CEC通信单元95管理电源接通状态、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和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电源状态。注意,稍后将参考图10和11详细描述电源接通状态、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和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电源状态。
此外,用户操纵单元96和显示单元97连接到CPU 92。
用户操纵单元96包括布置在AV放大器12的壳体(未示出)中的键、按钮、拨盘、远程控制器等。换句话说,用户操纵单元96接收各种操纵输入,包括各种键操纵输入、拨号操纵输入、电源按钮的电源接通/断开操纵输入以及来自远程控制器(未示出)的电源操纵,生成相应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72的CPU 92。显示单元97包括LCD、与LCD分开安装的电源指示灯等,并显示 AV放大器12的操作状态、用户的操纵状态、电源74的电源状态等。用户可以通过操纵用户操纵单元96来执行对从AV放大器12输出的音频的选择、音量设置、调谐器85的选择、操作设置等。
<HDMI发送单元和HDMI接收单元的配置示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5描述HDMI发送单元(HDMI发送单元83) 和HDMI接收单元(HDMI接收单元51、HDMI接收单元82)的配置示例。
HDMI发送单元(HDMI源)在有效图像间隔(下文中也称为“活动视频间隔”)中通过多个信道在一个方向上将与对应于一个画面的未压缩图像的像素数据相对应的差分信号发送到HDMI接收单元(HDMI宿),并且在水平返回间隔或垂直返回间隔中通过多个信道在一个方向上将与和至少一个图像相关联的音频数据、控制数据、其他辅助数据等相对应的差分信号发送到HDMI接收单元,其中所述有效图像间隔是通过从一个垂直同步信号到下一个垂直同步信号的间隔减去水平返回间隔和垂直返回间隔而获得的间隔。
换句话说,HDMI发送单元具有发送器111。例如,发送器111 将未压缩图像的像素数据转换为相应的差分信号,并通过多个信道 (即三个转换最小化差分信令(TMDS)信道#0、#1和#2)在一个方向上将差分信号串行发送到经由HDMI线缆连接的HDMI接收单元。
此外,发送器111将与未压缩图像相关联的音频数据,以及必要的控制数据、其他辅助数据等转换为相应的差分信号,并通过三个 TMDS信道#0、#1和#2(图中的TMDS信道0、TMDS信道1和 TMDS信道2)在一个方向上将差分信号串行发送到经由HDMI线连接的HDMI接收单元。
此外,发送器111通过TMDS时钟信道将与要通过三个TMDS 信道#0、#1和#2发送的像素数据同步的像素时钟发送到经由 HDMI线缆连接的HDMI接收单元。这里,在一个TMDS信道#i(i =0、1和2)中,在像素时钟的一个时钟期间发送10位的像素数据。
在活动视频间隔中,HDMI接收单元接收通过多个信道在一个方向上从HDMI发送单元发送的与像素数据相对应的差分信号。此外,HDMI接收单元接收在水平返回间隔或垂直返回间隔中通过多个信道在一个方向上从HDMI发送单元发送的与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相对应的差分信号。
换句话说,HDMI接收单元具有接收器112。在TMDS信道#0、 #1和#2中,接收器112与通过TMDS时钟信道从HDMI发送单元发送的像素时钟同步地接收在一个方向上从经由HDMI线缆连接的HDMI发送单元发送的与像素数据相对应的差分信号和与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相对应的差分信号。
作为包括HDMI发送单元和HDMI接收单元的HDMI系统的发送信道,除了三个TMDS信道#0至#2之外,还存在称为显示数据信道(DDC)113和CEC线114的发送信道,所述三个TMDS信道 #0至#2用作与用作发送像素时钟的发送信道的像素时钟和TMDS 时钟信道同步地在一个方向上将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从HDMI发送单元串行发送到HDMI接收单元的发送信道。
DDC 113包括HDMI线缆中包括的两条信号线(未示出),并且当HDMI发送单元从经由HDMI线缆连接的HDMI接收单元读取增强的扩展显示识别数据(E-EDID)时使用DDC 113。
换句话说,除了HDMI接收器112之外,HDMI接收单元还包括EDID只读存储器(ROM)115,其存储E-EDID,该E-EDID是与其自身性能(配置/能力)相关的性能信息。HDMI发送单元通过 DDC 113从经由HDMI线缆连接的HDMI接收单元读取HDMI接收单元的E-EDID,并且基于该E-EDID识别例如与包括在HDMI接收单元中的电子设备相对应的图像的格式(配置文件),例如RGB、 YCbCr 4:4:4或YCbCr 4:2:2。
CEC线114包括HDMI线缆中包括的一条未示出的信号线,并且用于执行HDMI发送单元和HDMI接收单元之间的控制数据的双向通信。
此外,HDMI线缆包括连接到称为热插拔检测(HPD)的引脚的线116。源设备可以使用线116来检测宿设备的连接。此外, HDMI线缆包括用于从源设备向宿设备供电的线117。音频返回信道 (ARC)线118用于将音频从HDMI接收单元发送到HDMI发送单元。
<TMDS发送数据结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6描述TMDS发送数据结构。这里,图6示出了通过HDMI的三个TMDS信道#0、#1和#2发送各种发送数据的发送间隔(时段)的示例。注意,图6示出了在通过TMDS信道#0、#1和#2发送720×480像素(宽度×长度)的逐行图像的情况下各种发送数据的间隔。
在通过HDMI的三个TMDS信道#0、#1和#2发送发送数据的视频域中,存在三种类型的间隔,即视频数据间隔(视频数据时段)、数据岛间隔(数据岛时段)和控制间隔(控制时段)。
这里,视频域间隔是从某个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沿(活动沿)到下一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沿的间隔,并且被分成水平消隐时段(水平消隐)、垂直消隐时段(垂直消隐)和活动视频间隔(活动视频),其是通过从视频域间隔中排除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而获得的间隔。
视频数据间隔被分配给活动视频间隔。在视频数据间隔中发送与构成一个画面的未压缩图像数据的720像素×480行相对应的有效像素(有源像素)的数据。
数据岛间隔和控制间隔被分配给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在数据岛间隔和控制间隔中发送辅助数据(辅助数据)。
换句话说,数据岛间隔被分配给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的部分。在数据岛间隔中发送辅助数据中与控制无关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的分组。
控制间隔被分配给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的其他部分。在控制间隔中发送辅助数据中与控制有关的数据,例如,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控制分组等。
这里,在当前的HDMI中,通过TMDS时钟信道发送的像素时钟的频率例如是165MHz,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岛间隔的发送速率是大约500Mbps。
<HDMI端子的引脚布置>
接下来,将参考图7描述HDMI端子的引脚布置。注意,图7 示出了HDMI端子的引脚布置的类型A(类型-A)的示例。
作为通过其发送作为TMDS信道#i的差分信号的TMDS Data# i+和TMDS Data#i-的差分线的两条线被连接到分配了TMDS数据 #i+的引脚(具有引脚号1、4和7的引脚)以及分配了TMDS Data #i-的引脚(具有引脚号3、6和9的引脚)。
此外,通过其发送用作控制数据的CEC信号的CEC线114被连接到具有引脚号13的引脚,并且具有引脚号14的引脚是自由(保留)引脚。此外,通过其发送诸如E-EDID的串行数据(SDA)信号的线被连接到具有引脚号16的引脚,并且通过其发送用作用于SDA 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时的同步的时钟信号的串行时钟(SCL)信号的线被连接到具有引脚号15的引脚。DDC 113包括通过其发送SDA信号的线和通过其发送SCL信号的线。
此外,如上所述的当源设备检测到宿设备的连接时使用的线116 被连接到具有引脚号19的引脚。此外,如上所述的用于供电的线 117被连接到具有引脚号18的引脚。
<CEC数据结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8描述通过CEC线发送的数据的块配置。在 CEC线中,以4.5毫秒发送一个块。当数据发送开始时,布置开始位,随后布置报头块,然后布置包括要实际发送的数据的任意数量 (n)的数据块1到n。
<报头块数据结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9描述报头块的数据结构。图9示出了报头块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指示发送源的4位逻辑地址(b4到b7)和指示发送目的地的4位逻辑地址(b0到b3)被布置在报头块中。利用报头块的结构,能够确定通过CEC线接收的数据的发送目的地是否是其自身的设备,并且在发送目的地是其自身的设备的情况下进一步识别发送源。
<电源状态及其转换>
接下来,将参考图10和11描述AV放大器12的电源状态及其转换。
在AV放大器12的电源状态下,如图10所示,存在三种类型的电源状态,即,作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和142,和作为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3。
电源接通状态143是向所有组件供电的状态,并且例如,在包括当电源处于接通状态时接通的电源指示灯的显示单元97中,电源指示灯如图11的最下面的行所示接通,因此电源接通状态143是即使当从用户视角也接通的状态,以及能够实现所有功能的状态。因此,在状态143中,用作HDMI中继器的AV放大器12还可以经由 HDMI线缆与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通信,并且操作电力也大于状态141和142下的操作电力。
另一方面,在作为如图11中从顶部开始的两行所示的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和142中,包括在显示单元97中的电源指示灯等被断开,并且操作从用户视角的操作状态是电源被断开的状态。
其中,图11的最上面一行中所示的状态141是电源被断开的状态和移除HDMI线缆、没有连接到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并且微计算机72的时钟停止,从而使得不能执行通过CEC通信单元95的通信的节电待机状态。更具体地,其是向微计算机72和包括操纵键的键输入单元、远程控制器输入单元等的用户操纵单元96供电的状态。然而,由于CPU 92和CEC通信单元95的操作处于停止状态,因此其处于禁用CEC通信的状态。此时,例如,如果按下 AV放大器12的主体的电源按钮或者执行来自远程控制器的电源接通操纵,则使用其作为触发器转换到电源断开(正常待机)状态142,并且其转换到作为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3。在状态141中,由于 CPU时钟停止,因此操作电力极小(最小)。
另一方面,在图11中从顶部开始的第二行中所示的状态142中,由于电源被断开但是其是基于连接HDMI线缆的前提,因此其连接到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并且由于通过包括操纵键的键输入单元、远程控制器输入单元等的用户操纵单元96供电,并且进一步给CPU 92和CEC通信单元95供电,因此可以执行CEC通信。因此,如果接通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则它可以结合CEC 通信转换到作为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3,并且如果电视接收器11 被断开,则它可以进一步转换到状态142。此外,如果在用作HDMI 宿的电视接收器11和用作HDMI中继器的AV放大器12之间的 HDMI线缆的连接断开,则检测到状态,并且转换到状态141。因此,作为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中的操作电力小于作为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3中的操作电力,但是大于作为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中的操作电力。
结果,如果用于建立与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的连接的 HDMI线缆被移除,则用作HDMI中继器的AV放大器12检测该状态并且可以使功耗最小化。
<第一实施例中的节电待机转换确定过程>
接下来,将参考图12的流程图描述节电待机转换确定过程。
在步骤S11中,CEC通信单元95确定作为其自身的设备的AV 放大器12的电源是否处于断开状态,并且重复类似的处理直到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在步骤S11中,例如,在操纵用户操纵单元96 中的电源按钮并且AV放大器12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或者在通过CEC 通信识别到来自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的用于断开电源的信号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CPU 92停止对除了用于接收来自微计算机72、用户操纵输入单元96等的输入的功能之外的组件的供电。通过该过程,操作状态从作为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3转换到作为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
在步骤S13中,CEC通信单元95开始内部时间计数器T的计数.
在步骤S14中,CEC通信单元95确定时间计数器T是否经过预定时间(例如,一分钟),并且重复类似的过程直到经过一分钟。此外,在步骤S14中确定经过了一分钟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CEC通信单元95将轮询信号发送到用作HDMI 宿的电视接收器11。更具体地,CEC通信单元95使用用作发送源的其自身的设备的逻辑地址{5}和用作发送目的地的电视接收器11的逻辑地址{0}来构造诸如“50”的报头块,生成并发送CEC控制协议的轮询消息,诸如50<轮询>。这里,为了简化描述,已经描述了通过不经改变地使用包括十进制数的逻辑地址来构造报头块的示例,但是每个都由4位指示,如上参考图9所述。
在步骤S31中,电视接收器11的CEC通信单元52确定其自身的设备是否接收到轮询信号。更具体地,CEC通信单元52确定是否接收到其中用作发送目的地的逻辑地址指示其自身的设备的轮询消息。在步骤S31中,在通过其自身的设备接收到轮询信号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CEC通信单元52将ACK发送到用作发送的轮询信号的发送源的AV放大器12。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CEC 通信单元52例如使用用作发送源的逻辑地址{0}和用作发送目的地的逻辑地址{5}构造包括“05”的报头块,并发送诸如05<ACK>的 ACK。
在步骤S33中,CEC通信单元52确定是否给出了结束操作的指令,并且在没有给出结束指令的情况下,过程返回到步骤S31,并且重复后续过程。然后,在步骤S33中给出结束指令的情况下,过程结束。
此外,在步骤S16中,AV放大器12的CEC通信单元95确定在发送了在步骤S15的过程中发送的轮询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与轮询信号对应的ACK。更具体地,确定在发送轮询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指示在报头块中其自身的设备是发送目的地,并且发送源是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的ACK。
在步骤S16中,在发送轮询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 ACK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CEC通信单元95清除没有ACK的计数器AN,并且过程进入步骤S19。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发送轮询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从作为轮询信号的发送目的地并且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 11接收到ACK,因此其被识别为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经由HDMI线缆连接,并且没有ACK的计数器AN被清除。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中发送轮询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ACK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CEC通信单元95将没有ACK的计数器AN递增1,并且过程进入步骤S19。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发送轮询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没有从作为轮询信号的发送目的地并且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接收到ACK,因此其被识别为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 12没有经由HDMI线缆连接,并且没有ACK的计数器AN递增1。
在步骤S19中,CEC通信单元95确定没有ACK的计数器AN 是否大于预定次数Th,例如,由Th=1表示的一个(是否是两个或更多个),并且在没有ACK的计数器AN不大于预定次数Th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CEC通信单元95确定电视接收器11是否处于电源接通状态,例如,当操纵电视接收器11时,以及在电视接收器11处于电源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CPU 92通过给所有组件供电来使AV放大器12 进入电源接通状态,并且过程返回到步骤S11。换句话说,通过该过程,操作状态从图10中的状态142转换到状态143。
此外,在步骤S20中确定电源状态不是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过程返回到步骤S13,并且重复后续过程。
此外,在步骤S19中没有ACK的计数器AN超过作为预定次数的2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22,并且CEC通信单元95向CPU 92给出指示没有经由HDMI线缆与电视接收器11的连接的状态的通知。响应于该通知,CPU 92使其自身的设备的供电也停止并使操作状态转换到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通过该过程,执行从作为图10 中的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到作为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的转换。
换句话说,如图13所示,如果断开AV放大器12,则以一分钟的间隔在时间T1、T2和T3将轮询信号发送到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此时,如图13所示,当在从时间T1、T2和T3起的预定时间段内在时间T11、T12和T13中的每个接收到来自电视接收器 11的ACK时,没有ACK的计数器AN每次都被清除,因此在步骤 S19中预定次数Th不超过2,因此重复步骤S13至S21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在连接AV放大器12和电视接收器 11的HDMI线缆被移除,并且在断开AV放大器12之后以一分钟的间隔发送轮询信号的情况下,如果在由时间T31指示的定时发送轮询信号,并且它变为没有ACK的状态(无ACK),则没有ACK的计数器AN递增1并且变为AN=1。
此外,如果在经过一分钟之后在时间T32指示的定时发送轮询信号,并且它变为没有ACK的状态,则没有ACK的计数器AN进一步递增1,变为AN=2,并且变为大于Th=1。因此,在作为下一定时的时刻T33,没有ACK的计数器AN被识别为超过预定次数Th,并且执行到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转换,并且执行从状态142到状态141的转换。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AV放大器12被认为没有经由 HDMI线缆与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连接,并且执行到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转换,因此当它变为偏离其连接到经由HDMI 线缆连接的网络的状态的状态时,能够最小化功耗。
结果,在偏离执行与诸如网络待机的其他设备的协作的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停止与诸如网络待机的其他设备进行协作所需的供电,并且还能够降低与诸如网络待机的其他设备进行协作所需的功耗。
注意,为了确定AV放大器12是否处于连接到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的状态,还考虑通过使用其他信号线等进行检测的方法。例如,还考虑检测发送到光缆的信号并且当从电视接收的光学信号被中断时认为不需要网络待机的方法。
换句话说,如图15的左侧部分所示,在具有逻辑地址{0}(LA= 0)的电视接收器11和具有逻辑地址{5}(LA=5)的AV放大器12 经由HDMI线缆或光缆直接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用光缆更换HDMI线缆来应对它。
然而,如图15的右部所示,在具有逻辑地址{15}(LA=15)等的CEC开关161连接在具有逻辑地址{0}(LA=0)的电视接收器 11和具有逻辑地址{5}(LA=5)的AV放大器12之间的情况下,如果使用HDMI线缆,则由于使用逻辑地址的发送源和发送目的地的报头块信息发送和接收轮询信号和ACK两者,因此即使在CEC开关161安装在网络路径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类似的功能。
因此,当应用本公开的技术时,以低成本以简单的配置检测它是否是网络待机状态,并且当不是网络待机状态并且认为与网络待机相关的操作被认为不必要时,能够减少网络待机所需的功耗。
这里,上面已经描述了HDMI宿是电视接收器11并且HDMI 中继器是AV放大器12的示例,但是在除了电视接收器11之外的任何配置是HDMI宿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轮询信号发送到设置为HDMI宿的其他设备,确定ACK的存在与否,并确定HDMI线缆是否连接来获得类似的效果。
<<2.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在上面的示例中,确定AV放大器12是否处于经由HDMI线缆连接到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的状态,以及当AV放大器12 不处于连接状态时,在电源断开状态下执行从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到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转换,从而使得进一步降低网络待机状态下的功耗。
然而,实际上,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具有将轮询信号发送到用作HDMI中继器的AV放大器12,从AV放大器12接收 ACK,以及检查与电视接收器11连接的用作HDMI中继器的设备的功能。因此,通过使用来自电视接收器11的轮询信号,可以防止从 AV放大器12发送轮询信号,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中的节电待机转换确定过程>
接下来,将参考图16的流程图描述修改示例中的节电待机转换确定过程。
此外,图1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7至S64的过程和步骤S87至 S89的过程类似于图1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5至S22的过程和步骤 S31至S33的过程,因此,将适当省略其描述。
换句话说,在步骤S51中,CEC通信单元95确定作为其自身的设备的AV放大器12是否处于电源断开状态,并且重复类似的处理,直到确定AV放大器12处于电源断开状态。在步骤S51中,例如,在操纵电源并且AV放大器12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 S52。
在步骤S52中,CPU 92停止对除了用于接收微计算机72、用户操纵输入单元96等的输入的功能之外的组件的供电。通过该过程,操作状态从作为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3转换到作为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
在步骤S53中,CEC通信单元95重置内部时间计数器T并开始计数。
这里,在步骤S81中,电视接收器11的CEC通信单元52开始时间计数器TM的计数。
在步骤S82中,CEC通信单元52确定时间计数器TM是否经过 15秒,并且在时间计数器TM未经过15秒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 S87。换句话说,重复步骤S82、S87至S89的过程直到经过15秒。然后,在步骤S82中经过15秒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83。
在步骤S83中,CEC通信单元52将轮询信号发送到AV放大器 12并重置时间计数器TM。更具体地,CEC通信单元52通过使用用作发送源的其自身的设备的逻辑地址{0}和用作发送目的地的AV放大器12的逻辑地址{5}来构造诸如“05”的报头块,并且例如生成并发送CEC控制协议的轮询消息,诸如05<轮询>。
响应于此,在步骤S54中,CEC通信单元95确定是否从用作 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接收到轮询信号。在步骤S54中从电视接收器11接收到轮询信号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CEC通信单元95响应于轮询信号返回ACK。
在步骤S84中,CEC通信单元52确定是否从AV放大器12接收到ACK。在步骤S84中确定接收到ACK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85。
在步骤S85中,由于接收到ACK,因此CEC通信单元52识别出AV放大器12经由HDMI线缆连接,并且其自身的设备连接到用作HDMI宿的网络。
另一方面,在步骤S84中没有从AV放大器12接收到ACK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86。
在步骤S86中,由于没有接收到ACK,因此CEC通信单元52 识别出AV放大器12没有经由HDMI线缆连接,并且其自身的设备未连接到用作HDMI宿的网络。
此外,在AV放大器12中,在步骤S54中确定未接收到轮询信号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56,并且每次时间计数器T经过一分钟就将轮询信号发送到电视接收器11。
顺便提及,AV放大器12以一分钟的间隔将轮询信号发送到电视接收器11,而电视接收器11以15秒的间隔将轮询信号发送到AV 放大器12,如图17所示。
换句话说,在图17中,电视接收器11以15秒的间隔在时间 T61、T62和T63的定时发送轮询信号。另一方面,AV放大器12在时间T71、T72和T73的定时发送与接收到的轮询信号相对应的 ACK,然后重置时间计数器T,并恢复计数。
结果,只要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经由HDMI线缆连接,并且重复发送来自电视接收器11的轮询,AV放大器12就不需要发送轮询信号,因此在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下不需要来自AV放大器的不必要的轮询操作,并且可以抑制CEC总线的负载。
注意,在上面的示例中,发送电视接收器11的轮询信号的间隔是15秒,并且发送AV放大器12的轮询信号的间隔是1分钟,但是可以使用其他发送间隔,只要AV放大器12的轮询信号的发送间隔短于电视接收器11的轮询信号的发送间隔即可。
<<3.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示例中,如果AV放大器12转换到作为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则即使当HDMI线缆连接到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时,也需要通过主体的电源按钮或远程控制器执行操纵,并且执行到作为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3的转换。然而,电视接收器 11可以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发送预定CEC消息,并且当连接 HDMI线缆并且接收到某个CEC消息时,可以使AV放大器12转换到作为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
图18示出了被配置为当从电视接收器11以预定时间间隔连续发送预定CEC消息、HDMI线缆被连接并且接收到某个CEC消息时,从作为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转换到作为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的AV放大器12的配置示例。这里,在图18中,对具有与图4的AV放大器12相同功能的组件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相同的名称,并且将适当地省略其描述。
换句话说,图18中的AV放大器12与图4中的AV放大器12 的不同之处在于在CEC通信单元95中设置中断处理单元95a。如果当处于作为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时经由HDMI线缆从电视接收器11接收到预定CEC消息,则中断处理单元95a响应于该消息向CPU92给出从作为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1返回到作为正常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的指令。CPU 92根据返回指令开始操作,并将电力提供给其他必要部分。注意,CEC通信单元95 除了经由HDMI线缆发送的预定CEC消息之外,还可以接收电源按钮的操纵信号或远程控制器的操纵信号,响应于该信号激活CPU 92,并执行向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转换。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操作状态(即电源接通状态的状态141、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2和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状态143)具有例如图19中所示的关系。注意,在图19中,省略了与图11相同的描述。
在图19中,与图11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CPU92的操作状态。换句话说,在图19中,CPU 92的操作原则上处于停止状态,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仅向中断处理单元95a供电并操作,并当接收到某个CEC消息时以及当接收到用户对电源按钮的操作信号或远程控制器的操作信号时使CEC通信恢复。
这里,由于电视接收器11仅需要发送现有的CEC消息以便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返回操作状态,因此电视接收器11可以具有与图3的电视接收器11类似的配置,并且省略其描述。
<第二实施例中的返回过程>
接下来,将参考图20的流程图描述在第二实施例的配置示例中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返回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过程。这里,由于该过程是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返回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过程,因此其基于在过程开始时它已经处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前提。
换句话说,在步骤S101中,电视接收器11的CEC通信单元52 重置时间计数器TM的计数并开始计数。
在步骤S102中,CEC通信单元52确定时间计数器TM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并且重复相同的处理直到经过预定时间段。此外,在步骤S102中确定时间计数器TM经过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CEC通信单元52将预定CEC消息发送到AV 放大器12。
在步骤S104中,CEC通信单元52确定是否给出了结束过程的指令,并且在没有给出结束指令的情况下,过程返回到步骤S101,并且重复后续过程。然后,在步骤S104中给出结束指令的情况下,过程结束。
此外,在步骤S111中,AV放大器12的CEC通信单元95的中断处理单元95a确定是否从电视接收器11接收到预定CEC消息。在步骤S111中从电视接收器11接收到预定CEC消息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112。
在步骤S112中,如果接收到预定CEC消息,则CEC通信单元 95的中断处理单元95a指示CPU 92执行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转换,使其返回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并结束该过程。
此外,在步骤S111中未接收到CEC消息的情况下,过程进入步骤S113。
在步骤S113中,CEC通信单元95的中断处理单元95a确定是否是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并且在其是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情况下,过程返回到步骤S111,并重复后续过程。
然后,在步骤S113中确定不是节电电源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即,例如,在操纵用户操纵单元96并且将电源操纵为接通的情况下,电源状态变为电源接通状态,因此返回过程结束。
换句话说,利用上述过程,如果是在时间T81以预定时间间隔从电视接收器11发送用于执行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转换的预定CEC消息,并且电视接收器11和AV放大器12在这种状态下经由HDMI线缆连接,如图21所示,则在时间T91,AV放大器12的电源状态从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转换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
结果,如果经由HDMI线缆与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 的连接断开,则AV放大器12转换到节电待机电源断开状态,因此能够比在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下进一步降低功耗,并且仅通过插入 HDMI线缆就能够转换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此外,能够通过再次经由HDMI线缆简单地建立与用作HDMI宿的电视接收器11的连接来执行到正常待机电源断开状态的转换,能够容易地使用AV放大器12,并且能够实现方便和节电。
<<4.应用示例>>
<通过软件执行的示例>
同时,上述一系列过程可以由硬件执行,但也可以由软件执行。在通过软件执行一系列处理的情况下,构成软件的程序被安装在并入专用硬件的计算机中,例如,可以通过安装在其中或来自记录介质等的各种程序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中。
图22示出了通用个人计算机的配置示例。个人计算机中包括 CPU 1001。输入/输出接口1005经由总线1004连接到CPU 1001。 ROM 1002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03连接到总线1004。
包括用户通过其输入操纵命令的输入设备(诸如键盘或鼠标)的输入单元1006、向显示设备输出处理操作画面或处理结果图像的输出单元1007、包括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的硬盘驱动器的存储单元 1008以及包括局域网(LAN)适配器等并经由因特网代表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的通信单元1009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005。此外,连接在诸如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 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括迷你盘(MD))或半导体存储器可移动介质1011上执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的驱动器1010。
CPU 1001根据存储在ROM 1002中的程序或从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可移动介质1011读取、安装在存储单元 1008中并从存储单元1008加载到RAM 1003上的程序执行各种过程。此外,当CPU 1001执行各种过程时所需的数据等被适当地存储在RAM 1003中。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计算机中,CPU 1001例如经由输入/输出接口 1005和总线1004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008中的程序加载到RAM 1003上,并执行该程序,从而使得执行上述一系列过程。
由计算机(CPU 1001)执行的程序可以以其被记录在用作例如封装介质的可移动介质1011中的形式提供。此外,程序可以经由有线或诸如局域网、因特网或数字卫星广播的无线传输介质来提供。
在计算机中,当可移动介质1011被加载到驱动器1010中时,程序可以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005安装在存储单元1008中。此外,程序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009经由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接收,并安装在存储单元1008中。另外,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ROM 1002或存储单元1008中。
注意,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可以是按照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过程的程序,或者是并行或在诸如执行调用时的必要时刻执行处理的程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系统是指一组多个组件(装置、模块(部件)等),并且所有组件是否都容纳在同一壳体中并不重要。因此,容纳在单独的壳体中并通过网络连接的多个装置和包括容纳在一个壳体中的多个模块的一个装置都是系统。
注意,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本公开可以采用云计算的配置,其中单个功能由多个装置经由网络共享和协作处理。
此外,在上述流程图中描述的每个步骤可以由单个装置执行,或者可以由多个装置共享和执行。
此外,在一个步骤中包括多个过程的情况下,一个步骤中包括的多个过程可以由一个装置执行,或者可以由多个装置共享和执行。
这里,本公开还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接口与另一装置连接,所述接口包括执行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信道以及双向发送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道,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主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整体操作;以及
信号管理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来确定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以及根据对连接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包括向所述主控制单元的供电状态和操作时钟。
(3)根据(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口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以及
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是消费性电子控制 (CEC)消息。
(4)根据(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发送/接收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其中,当停止向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供电状态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以第一时间间隔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 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作为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
(5)根据(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管理单元以第一时间间隔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轮询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并且根据作为响应于轮询信号而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响应信号存在与否确定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
(6)根据(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当接收到作为以比第一时间间隔短的第二时间间隔从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的轮询信号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作为相应的第四控制信号的响应信号,并且重置发送作为第一控制信号的轮询信号的时间间隔。
(7)根据(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没有接收到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信号管理单元确定处于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的HDMI线缆被移除,停止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停止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8)根据(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操纵输入单元,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操纵输入并生成与操纵内容相应的操纵信号,
其中,在停止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停止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的情况下,当通过所述操纵输入单元生成操纵信号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恢复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恢复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9)根据(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停止所述发送/ 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停止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的情况下,当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预定的控制信号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恢复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恢复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管理单元发送包括作为发送源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逻辑地址和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所述另一装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控制信号。
(1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接口与另一装置连接,所述接口包括执行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信道以及双向发送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道,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并且根据对连接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操作,所述主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整体操作。
附图标记列表
11 电视接收器
12 AV放大器
52 CEC通信单元
72 微电脑
95 CEC通信单元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接口与另一装置连接,所述接口包括执行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信道以及双向发送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接口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主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整体操作;
信号管理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来确定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以及根据对连接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停止操作或开始操作,其中,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是消费性电子控制CEC消息;以及
发送/接收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其中,当停止向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供电状态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以第一时间间隔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作为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
其中,在没有接收到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信号管理单元确定处于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的HDMI线缆被移除,停止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停止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管理单元以第一时间间隔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轮询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并且根据作为响应于轮询信号而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响应信号存在与否确定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当接收到作为以比第一时间间隔短的第二时间间隔从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的轮询信号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作为相应的第四控制信号的响应信号,并且重置发送作为第一控制信号的轮询信号的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操纵输入单元,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操纵输入并生成与操纵内容相应的操纵信号,
其中,在停止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停止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的情况下,当通过所述操纵输入单元生成操纵信号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恢复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恢复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停止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停止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的情况下,当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预定的控制信号时,所述信号管理单元恢复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恢复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管理单元发送包括作为发送源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逻辑地址和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所述另一装置的逻辑地址的第一控制信号。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接口与另一装置连接,所述接口包括执行预定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信道以及双向发送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接口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另一装置,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其中,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是消费性电子控制CEC消息;以及
根据对连接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停止操作或开始操作,所述主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整体操作,
其中,当停止向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供电状态时,以第一时间间隔向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基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HDMI线缆的插入/拔出状态作为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
其中,在没有接收到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另一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确定处于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的HDMI线缆被移除,停止所述发送/接收控制单元的操作,并且停止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操作。
CN201780017337.5A 2016-04-28 2017-04-14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781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2027 2016-04-28
JP2016-092027 2016-04-28
PCT/JP2017/015214 WO2017188019A1 (ja) 2016-04-28 2017-04-14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1307A CN108781307A (zh) 2018-11-09
CN108781307B true CN108781307B (zh) 2021-11-26

Family

ID=6016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337.5A Active CN108781307B (zh) 2016-04-28 2017-04-14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74985A1 (zh)
EP (1) EP3451680B1 (zh)
JP (1) JP6922898B2 (zh)
CN (1) CN108781307B (zh)
WO (1) WO20171880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22004439A (es) * 2019-11-01 2022-06-02 Invue Security Products Inc Control de pantalla para televisor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834A (zh) * 2007-12-27 2009-07-01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1646048A (zh) * 2008-08-08 2010-02-10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供电状态控制方法
CN101677356A (zh) * 2008-09-19 2010-03-24 索尼株式会社 视频显示设备、方法、传输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电路
CN101742203A (zh) * 2008-11-25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JP2011019098A (ja) * 2009-07-09 2011-01-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CN102202203A (zh) * 2010-03-24 201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80055A1 (en) * 2005-06-08 2006-12-14 Miller Rodney D Laser power control and device status monitoring for video/graphic applications
WO2009144626A1 (en) * 2008-05-26 2009-12-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for switching a multimedia source and multimedia sink from an operating mode to a standby mode, and from a standby mode to an operating mode
JP5409220B2 (ja) * 2008-09-11 2014-0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JP5799699B2 (ja) * 2011-09-15 2015-10-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管理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65397B2 (ja) * 2011-09-30 2014-08-06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ビデオ信号の入力切換装置、入力切換方法およびオーディオ・ビデオシステム
JP2013085052A (ja) * 2011-10-07 2013-05-09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JP2013102265A (ja) * 2011-11-07 2013-05-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供給制御システム、出力側電力供給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側電力供給制御装置
CN106354245B (zh) * 2011-12-16 2019-01-29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接收设备以及电力供给方法
CN105308673B (zh) * 2013-06-13 2018-06-22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理hdmi源的输出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834A (zh) * 2007-12-27 2009-07-01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1646048A (zh) * 2008-08-08 2010-02-10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供电状态控制方法
CN101677356A (zh) * 2008-09-19 2010-03-24 索尼株式会社 视频显示设备、方法、传输线状态检测设备、方法、电路
CN101742203A (zh) * 2008-11-25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JP2011019098A (ja) * 2009-07-09 2011-01-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CN102202203A (zh) * 2010-03-24 201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1680B1 (en) 2020-09-02
JPWO2017188019A1 (ja) 2019-03-07
JP6922898B2 (ja) 2021-08-18
WO2017188019A1 (ja) 2017-11-02
EP3451680A1 (en) 2019-03-06
EP3451680A4 (en) 2019-03-06
US20190074985A1 (en) 2019-03-07
CN108781307A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0653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eception device
US8334621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power supply state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US8903523B2 (en) Audio processing device,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82810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signal sending method in electronic device
US8898347B2 (en) Repeater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30051584A1 (en) Device control apparatus,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09005182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364868B2 (en) Device control apparatus,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f an operation of an external device
US10230918B2 (en) Controlling sound output based on an output mode of a device
US20130053992A1 (en) Device control apparatus,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20013709A1 (en)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08781307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US850866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wired connection to an external device having a power-save mode
US10992727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US10477269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KR100720586B1 (ko) 영상 시스템
JP2012019339A (ja) 信号受信機及び受信機の入力切替制御方法
JP2010140291A (ja) 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JP2009171181A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