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5362A - 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75362A CN108775362A CN201810597839.6A CN201810597839A CN108775362A CN 108775362 A CN108775362 A CN 108775362A CN 201810597839 A CN201810597839 A CN 201810597839A CN 108775362 A CN108775362 A CN 1087753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link
- groove
- fixedly connected
- spring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3/00—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 F16F3/02—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with 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f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 F16F3/04—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with 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f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composed only of wound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右侧面卡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墙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搭接有底板,底板位于通孔的右侧,底板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与滑轮的顶端搭接。该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伸缩杆、第一弹簧、第三固定杆、卡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弹簧组本体的安装,避免了弹簧组在由于稳定性不好发生倾倒,从而导致弹簧之间卡死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
背景技术
弹簧组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由于弹簧在移动过程中引脚受到倒角的作用,难免会出现左右偏移的情况,当引脚出现偏移并移动至压舌与弹簧定位装置的接触面时,引脚容易卡入接触面的缝隙中,从而将引脚卡弯,继续移动时弹簧就会因为引脚歪曲而脱落,同时,掉落的弹簧如果掉入设备的滑道中,会造成滑道卡塞,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设备故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解决了当引脚出现偏移并移动至压舌与弹簧定位装置的接触面时,引脚容易卡入接触面的缝隙中,从而将引脚卡弯,继续移动时弹簧就会因为引脚歪曲而脱落,同时,掉落的弹簧如果掉入设备的滑道中,会造成滑道卡塞,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设备故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右侧面卡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墙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搭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位于通孔的右侧,所述底板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与滑轮的顶端搭接,所述滑轮的底端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伸缩装置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内壁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右侧面,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端与第二凹槽内壁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底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且第三固定杆的左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壳体内,所述第三固定杆位于第一固定杆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四凹槽,且两个第四凹槽内壁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且两个第二伸缩装置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且两个挤压块的相对面分别与卡杆的左右两侧面搭接,所述卡杆的底端与第三凹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卡杆的顶端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组本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和套接在第一伸缩杆表面的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和套接在第二伸缩杆表面的第二弹簧,所述第四凹槽内壁的右侧面通过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与挤压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通孔的形状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厚度和第三固定杆的厚度均小于通孔的厚度,且第一固定杆的厚度又小于第一凹槽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为第一凹槽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小于第二固定杆的长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伸缩杆、第一弹簧、第三固定杆、卡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拿动底板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进入到壳体内,再向下拉动底板并向左移动,同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受到第一固定杆的挤压均缩短,使得第一固定杆进入到第一凹槽内,此时,工作人员再松开底板,使得第一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第一固定杆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杆带动第二固定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杆固定在第二凹槽内,同时第三固定杆向上移动,使得卡杆固定在第三凹槽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弹簧组本体的安装,避免了弹簧组在由于稳定性不好发生倾倒,从而导致弹簧之间卡死的情况。
(2)、该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通过设置两个第二伸缩装置,当卡杆进入第三凹槽时,使得两个第二伸缩杆和两个第二弹簧受到卡杆的挤压均缩短,从而使得卡杆能够固定在两个挤压块之间,从而使得卡杆的固定更加稳定。
(3)、该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通过设置滑轮,使得第一固定杆通过滑轮在壳体内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避免了第一固定杆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卡顿的情况,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壳体、3固定板、4通孔、5底板、6第一固定杆、7滑轮、8活动板、9第一伸缩装置、91第一伸缩杆、92第一弹簧、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二固定杆、13支撑板、14第三固定杆、15第三凹槽、16卡杆、17第四凹槽、18第二伸缩装置、181第二伸缩杆、182第二弹簧、19挤压块、20弹簧组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包括墙体1,墙体1的右侧面卡接有壳体2,壳体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左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墙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4,通过设置通孔4,使得第一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14能够通过通孔4进入到壳体2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弹簧组本体20的安装,固定板3的右侧面搭接有底板5,底板5位于通孔4的右侧,底板5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6的下表面与滑轮7的顶端搭接,通过设置滑轮7,使得第一固定杆6通过滑轮7在壳体2内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滑轮7的底端与活动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板8的下表面通过第一伸缩装置9与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伸缩装置9包括第一伸缩杆91和套接在第一伸缩杆91表面的第一弹簧92,活动板8的下表面通过第一伸缩杆91和第一弹簧92与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伸缩装置9,当工作人们松开底板5时,使得第一弹簧92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第一固定杆6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杆6带动第二固定杆1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杆12固定在第二凹槽11内,同时第三固定杆14向上移动,使得卡杆16固定在第三凹槽15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弹簧组本体20的安装,第一固定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10内壁的左侧面搭接,第一固定杆6的厚度和第三固定杆14的厚度均小于通孔4的厚度,且第一固定杆6的厚度又小于第一凹槽10的厚度,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杆6的厚度和第三固定杆14的厚度均小于通孔4的厚度,使得第一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14能够通过通孔4进入到壳体2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弹簧组本体20的安装,第一凹槽10开设在支撑板13的右侧面,支撑板13的下表面与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凹槽10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通过设置第二凹槽11,使得第二固定杆12向上移动能够进入到第二凹槽11内,从而达到固定弹簧组本体20的目的,第一固定杆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2的顶端与第二凹槽11内壁的上表面搭接,第二凹槽11的长度为第一凹槽10长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凹槽11的长度小于第二固定杆12的长度,底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4,且第三固定杆14的左端穿过通孔4并延伸至壳体2内,第三固定杆14位于第一固定杆6的正上方,第三固定杆1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5,第三凹槽15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四凹槽17,且两个第四凹槽17内壁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18,第二伸缩装置18包括第二伸缩杆181和套接在第二伸缩杆181表面的第二弹簧182,第四凹槽17内壁的右侧面通过第二伸缩杆181和第二弹簧182与挤压块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个第二伸缩装置18,当卡杆16进入第三凹槽15时,使得两个第二伸缩杆181和两个第二弹簧182受到卡杆16的挤压均缩短,从而使得卡杆16能够固定在两个挤压块19之间,从而使得卡杆16的固定更加稳定,且两个第二伸缩装置18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9,挤压块19的形状为半圆形,通孔4的形状为矩形,通过设置挤压块19的形状为半圆形,使得卡杆16进入到两个挤压块19之间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挤压块19对卡杆16的固定更加方便,且两个挤压块19的相对面分别与卡杆16的左右两侧面搭接,卡杆16的底端与第三凹槽15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卡杆16的顶端与壳体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组本体20。
使用时,工作人员拿动底板5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的第一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14进入到壳体2内,再向下拉动底板5并向左移动,同时第一伸缩杆91和第一弹簧92受到第一固定杆6的挤压均缩短,使得第一固定杆6进入到第一凹槽10内,此时,工作人员再松开底板5,使得第一弹簧92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第一固定杆6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杆6带动第二固定杆1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杆12固定在第二凹槽11内,同时第三固定杆14向上移动,使得卡杆16固定在第三凹槽15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弹簧组本体20的安装,当需要拆卸弹簧组本体20时,工作人员拿动底板5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固定杆12与第二凹槽11分离,使得卡杆16与第三凹槽15分离,再向右拉动底板5,使得底板5带动第一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12和第三固定杆14向右移动。
综上可得,该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通过第一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12、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第一伸缩杆91、第一弹簧92、第三固定杆14、卡杆16、第二伸缩杆181和第二弹簧182之间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拿动底板5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的第一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14进入到壳体2内,再向下拉动底板5并向左移动,同时第一伸缩杆91和第一弹簧92受到第一固定杆6的挤压均缩短,使得第一固定杆6进入到第一凹槽10内,此时,工作人员再松开底板5,使得第一弹簧92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第一固定杆6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杆6带动第二固定杆1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杆12固定在第二凹槽11内,同时第三固定杆14向上移动,使得卡杆16固定在第三凹槽15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弹簧组本体20的安装,避免了弹簧组在由于稳定性不好发生倾倒,从而导致弹簧之间卡死的情况。
同时,该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通过设置两个第二伸缩装置18,当卡杆16进入第三凹槽15时,使得两个第二伸缩杆181和两个第二弹簧182受到卡杆16的挤压均缩短,从而使得卡杆16能够固定在两个挤压块19之间,从而使得卡杆16的固定更加稳定。
同时,该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通过设置滑轮7,使得第一固定杆6通过滑轮7在壳体2内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避免了第一固定杆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卡顿的情况,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右侧面卡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左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墙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4),所述固定板(3)的右侧面搭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位于通孔(4)的右侧,所述底板(5)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下表面与滑轮(7)的顶端搭接,所述滑轮(7)的底端与活动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8)的下表面通过第一伸缩装置(9)与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10)内壁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一凹槽(10)开设在支撑板(13)的右侧面,所述支撑板(13)的下表面与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0)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2),所述第二固定杆(12)的顶端与第二凹槽(11)内壁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底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4),且第三固定杆(14)的左端穿过通孔(4)并延伸至壳体(2)内,所述第三固定杆(14)位于第一固定杆(6)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固定杆(1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5),所述第三凹槽(15)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四凹槽(17),且两个第四凹槽(17)内壁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18),且两个第二伸缩装置(18)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9),且两个挤压块(19)的相对面分别与卡杆(16)的左右两侧面搭接,所述卡杆(16)的底端与第三凹槽(15)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卡杆(16)的顶端与壳体(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组本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9)包括第一伸缩杆(91)和套接在第一伸缩杆(91)表面的第一弹簧(92),所述活动板(8)的下表面通过第一伸缩杆(91)和第一弹簧(92)与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18)包括第二伸缩杆(181)和套接在第二伸缩杆(181)表面的第二弹簧(182),所述第四凹槽(17)内壁的右侧面通过第二伸缩杆(181)和第二弹簧(182)与挤压块(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19)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通孔(4)的形状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厚度和第三固定杆(14)的厚度均小于通孔(4)的厚度,且第一固定杆(6)的厚度又小于第一凹槽(10)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1)的长度为第一凹槽(10)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凹槽(11)的长度小于第二固定杆(12)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97839.6A CN108775362A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97839.6A CN108775362A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75362A true CN108775362A (zh) | 2018-11-09 |
Family
ID=64025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97839.6A Withdrawn CN108775362A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7536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7290A (zh) * | 2019-09-29 | 2019-12-27 | 檀卓鸣 | 一种防卡死弹簧组 |
-
2018
- 2018-06-11 CN CN201810597839.6A patent/CN10877536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7290A (zh) * | 2019-09-29 | 2019-12-27 | 檀卓鸣 | 一种防卡死弹簧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40652A (zh) | 一种便于固定的操纵线收取装置 | |
CN207298254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摄像头 | |
CN207896784U (zh) | 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 | |
CN108775362A (zh) | 一种防止弹簧被卡死的弹簧组 | |
CN109365630A (zh) | 一种铝型材冲孔装置 | |
CN208845995U (zh) | 一种新型滤波器 | |
CN209312179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维护的无线电门铃 | |
CN208306751U (zh) |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汽车钣金件 | |
CN207595830U (zh) | 一种胶囊自动化检测装置 | |
CN209303621U (zh) | 一种自动压pin总成 | |
CN106863484B (zh) | 一种檀木珠精加工的打孔装置 | |
CN108692141A (zh) | 一种电子设备紧定器 | |
CN108114760A (zh) | 一种防止血凝固的化验用试管放置架 | |
CN207521528U (zh) | 一种弹跳床用t型圆管方形接头冲孔模具 | |
CN208548256U (zh) | 一种用于压力机的夹持工装 | |
CN208596804U (zh) | 一种火电厂dcs机柜用电缆接头 | |
CN207285414U (zh) | 抗冲击防爆手环 | |
CN209136138U (zh) | 一种脐橙高效榨汁装置 | |
CN108879528A (zh) | 一种具有理线功能的汽车线束护线盒 | |
CN205901483U (zh) | 一种可拆卸的家电用电机 | |
CN207681158U (zh) | 一种五金生产用铁管压扁装置 | |
CN208767738U (zh) | 一种具有理线功能的汽车线束护线盒 | |
CN216057617U (zh) | 一种具有抗压结构的线路板 | |
CN207234136U (zh) | 一种连接器装配装置 | |
CN109124287A (zh) | 一种苹果取芯榨汁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