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3450A -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3450A
CN108773450A CN201810740011.1A CN201810740011A CN108773450A CN 108773450 A CN108773450 A CN 108773450A CN 201810740011 A CN201810740011 A CN 201810740011A CN 108773450 A CN108773450 A CN 108773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fixedly mounted
voussoir
fixe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00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希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ongyan Zh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ongyan Zh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ongyan Zh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ongyan Zh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00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3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345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 B62M1/1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involving devices which enable the mechanical storing and releasing of energy occasionally, e.g. arrangement of fly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它包括车架、右后轮、左后轮、滑动环、固定环、固定环支撑、旋转轴、固定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轨道、导块、方孔、环槽、第一容纳腔等,其中固定杆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旋转轴穿过固定杆上所开的圆孔,且旋转轴的两端伸出固定杆上圆孔相同长度;右安装板开有贯通的圆孔;左安装板开有贯通的圆孔;本发明通过在飞轮上增加双离合操控机构,双离合操控机构上的楔块通过调节方向来带动齿环向前或向后滑动,又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与限位块上开的圆形倒角的配合关系控制了齿环转动,解决了在上坡途中不再踩压踏板也不会向后倒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三轮车后轮上的飞轮均为单级飞轮,当向前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带动飞轮向前转动,飞轮带动后轮向前转动,此时三轮车就向前转动;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不旋转,但在后轮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进;当反向转动脚踏板时,只听到链条和链轮错位时划过的哒哒声,而链条无法带动飞轮转动,不能实现后退;当三轮车在上坡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停止时,传统的三轮车在不进行刹车时会发生倒滑现象。
本发明设计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右后轮、左后轮、转轴、驱动链轮、链条、第一链轮、右安装板、左安装板、飞轮链条、飞轮链轮、驱动安装环、齿环、从动环、从动支撑环、从动安装环、双离合操控机构、驱动环、驱动支撑环、外螺纹环、外螺纹环支撑、内螺纹伸缩环、伸缩外环、伸缩外环支撑、滑动环、固定环、固定环支撑、旋转轴、固定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轨道、导块、限位块、方孔、环槽、第一容纳腔,其中固定杆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旋转轴穿过固定杆上所开的圆孔,且旋转轴的两端伸出固定杆上圆孔相同长度;右安装板开有贯通的圆孔;左安装板开有贯通的圆孔;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上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上;第一链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的中间,且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所开的圆孔中;驱动链轮通过销安装在车架上;驱动链条环绕在驱动链轮和第一链轮外圆面上;转轴伸出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飞轮链轮。
固定杆两端的结构分布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相对于固定杆左端,固定环支撑的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固定环支撑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端面上;固定环的外圆面上开有环槽;环槽底部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方孔;固定环的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第一容纳腔,且固定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环支撑上,与固定环支撑安装的固定环一端上开有圆孔;旋转轴穿过固定环上的圆孔,位于第一容纳腔中的旋转轴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分布有两组限位块,每组中周向均匀的分布有多个限位块;滑动环的外圆面上开有环形槽,且滑动环内圆面位于固定环上开的环槽内;三个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一侧开有圆形倒角,且三个第一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穿过环槽上开的三个方孔中的一个且固定安装在滑动环的内圆面上;三个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一侧开有圆形倒角,且三个第二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穿过环槽上开的三个方孔中的与第一伸缩杆相同的一个方孔固定安装在滑动环的内圆面上;同一个方孔中的三个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上的圆形倒角所开方向相反,三个固定块的下端周向均匀的分布于滑动环开的环形槽内;外螺纹环位于固定环的外圆面;外螺纹环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宽方孔;外螺纹环支撑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上;外螺纹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外螺纹环支撑上;内螺纹伸缩环的外圆面上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块;内螺纹伸缩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外螺纹环的外侧;三个固定块的上端面穿过外螺纹环上开的三个宽方孔固定安装在内螺纹伸缩环的内圆面上;从动安装环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外圆面上;从动安装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外螺纹环支撑的端面上;从动支撑环嵌套在旋转轴的外圆面上;从动支撑环一端固定安装在从动安装环的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环;从动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圆孔;齿环位于从动环内,且齿环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伸缩外环嵌套在内螺纹伸缩环外侧,且伸缩外环的内圆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轨道;伸缩外环支撑通过轴承安装在从动安装环上;伸缩外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伸缩外环支撑的端面上,且轨道与导块滑动配合;驱动安装环嵌套在从动安装环的外圆面上,且驱动安装环固定安装在伸缩外环支撑上;驱动支撑环嵌套在从动安装环的外圆面;驱动支撑环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安装环的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环;驱动链条环绕在伸缩外环和飞轮链轮外圆面上;从动环、从动支撑环位于驱动环的内;驱动环和从动环上周向均匀的安装有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左后轮通过轮毂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
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双离合操控机构,它包括引导槽、固定板、拨动销、圆盘、楔块伸缩外壳、楔块伸缩内杆、弹簧、楔块、连接块、齿块、凸块、导槽,其中固定板下平面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引导槽,且固定板上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环的内圆面上;引导槽的两侧壁上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齿块;圆盘位于驱动环内圆面和从动环外圆面中间,且圆盘的下平面与从动环的外圆面接触配合;拨动销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在圆盘上平面;拨动销的上端面位于引导槽内;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圆盘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从动环上开的圆孔且该端面上安装有楔块伸缩外壳;楔块伸缩外壳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且楔块伸缩外壳的内圆面上对称的开有两个未贯通的导槽;楔块伸缩内杆的外圆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凸块,且楔块伸缩内杆通过两个凸块与两个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楔块伸缩外壳开的圆孔内;楔块一侧开有切口;楔块的上端面固定安装在楔块伸缩内杆的下端面,且楔块的下端与齿环外圆面任意相邻的两个齿牙的内档配合;弹簧嵌套在楔块伸缩内杆和楔块伸缩外壳的外侧;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快的下端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楔块上端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槽与凸块之间涂有润滑油。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楔块侧面上开的切口的角度为30°—60°。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楔块侧面上开的切口为45°。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上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替换方案为,固定杆通过焊接安装在车架上。
相对于传统的车轮,本发明通过在飞轮上增加双离合操控机构,双离合操控机构上的楔块通过调节方向来带动齿环向前或向后滑动,解决了在骑三轮车遇到需要后退时,需要先掉头再踏动脚踏板来实现所带来的繁琐;又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与限位块上开的圆形倒角的配合关系控制了齿环转动,解决了在上坡途中不再踩压踏板也不会向后倒退的问题,也不会影响三轮车正常行驶。
本发明中转轴、驱动链轮、驱动链条、第一链轮、右安装板、左安装板、飞轮链条、飞轮链轮、驱动安装环、旋转轴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将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传递给第一链轮的转动同步传递给左后轮和右后轮上的驱动安装环,转轴两端增加了两组飞轮链轮通过飞轮链条带动两侧驱动安装环转动来实现。驱动安装环、齿环、旋转轴、从动环、从动支撑环、从动安装环、双离合操控机构、驱动环、驱动支撑环的设计目的是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带动驱动安装环转动,驱动安装环带动驱动支撑环转动,驱动支撑环通过驱动环转动,驱动环通过双离合操控机构将带动从动环和齿环一起转动,齿环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左后轮转动,最终实现自行车的前进或后退。
本发明中的外螺纹环、外螺纹环支撑、内螺纹伸缩环、伸缩外环、伸缩外环支撑、滑动环、固定环、固定环支撑、旋转轴、固定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轨道、导块、方孔、环槽、第一容纳腔内、限位块的设计目的是:当三轮车在上坡下坡途中,无论在前进还是在后退的过程中,当飞轮链条旋转带动伸缩外环旋转过程中,经伸缩外环支撑、驱动安装环、驱动支撑环、驱动环带动固定板转动,固定板挤压拨动销,促使拨动销旋转180°,之后圆盘开始带动从动环旋转,从动环通过从动环支撑、从动安装环、外螺纹环支撑带动外螺纹环旋转,因为拨动销旋转180°,驱动环会相对于从动环发生相对旋转,同时经过后传动内螺纹伸缩环相对于外螺纹环旋转,使得固定块随着内螺纹伸缩环相对于外螺纹环小幅度旋转,并因为螺纹配合而相对于外螺纹环轴线移动,当固定块轴线移动到宽方孔一侧且小幅度旋转到宽方孔一侧过程中,固定块周向方向上因为与滑动环的滑槽配合而不会影响滑动环,但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会带动滑动环轴线移动,滑动环轴线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轴线移动;三轮车前进或者后退的两种情况对应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与限位块的配合方式也有两种,第一种仅有第一伸缩杆与其中一组限位限位块配合,第二种仅有第二伸缩杆与另一组限位块配合,因为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单侧的圆形斜角的方向是不同的,使得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对旋转轴的限位方向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通过设计外螺纹环与内螺纹伸缩环的螺纹旋向,能够保证三轮车前进过程中,仅第一伸缩杆的圆形斜面与限位块配合,对旋转轴不限位,且当前进方向的驱动力消失后,因重力作用车后退时,因为第一伸缩杆上的直面与限位块配合,第一伸缩杆起到了限位旋转轴的目的,防止了三轮车的后移;同理在后退过程中,经过传动可以仅让第二伸缩杆与限位块配合,且因为第二伸缩杆斜面方向与第一伸缩杆斜面方向不同,第二伸缩杆与限位块的配合可以保证后退时,第二伸缩杆对旋转轴没有限位功能,但后退动力消失后,第二伸缩杆对旋转轴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以后退的方式上坡时,因动力停止,而出现不可控的沿下坡方向的前进。
宽方孔的设计目的在于,内螺纹伸缩环相对于外螺纹环旋转时,使得固定块随着内螺纹伸缩环相对于外螺纹环小幅度旋转,而固定块是穿过外螺纹环宽方孔的,所以为了避免干涉,宽方孔要大一点,宽方孔所开弧度大于内螺纹伸缩环相对于外螺纹环小幅度旋转对应的弧度。
滑槽设计的目的是固定块在旋转,滑动环仅能沿轴线滑动,而旋转的固定块需要带动滑动环轴线移动,所以设计滑槽,避免滑动环与固定块干涉。
本发明中的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的设计目的是一个双离合操控机构,当三轮车前进时,驱动环转动带动固定板转动,固定板带动拨动销,拨动销带动圆盘、楔块伸缩外壳、楔块伸缩内杆、楔块、连接块一起转动,因为在初始状态时,拨动销位于圆盘的左侧,楔块位于齿圈上任意相邻的两个齿牙之间,且楔块的非切口面与一个齿牙的侧面配合,所以驱动环带动齿环一起转动;由于连接块位于从动环外圆面所开的圆孔内,因此驱动环带动从动环一起转动;综上所述驱动环带动从动环、齿环、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一起转动。当三轮车需要倒退时,反向踏动脚踏板,驱动链条带动驱动环反向转动,驱动环转动带动固定板反向转动,此时固定板对拨动销产生一个挤压力,迫使拨动销在引导槽内滑动的同时围绕圆盘的轴线转动180度,此时的拨动销带动圆盘转动180度,圆盘通过楔块伸缩外壳、楔块伸缩内杆、连接块带动楔块旋转180度,使楔块的非切口面与另一个齿牙的侧面配合,此时驱动轮与上述工作状态一样,带动从动环、齿环、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一起反转,实现三轮车倒退。引导槽的两侧壁上对称的安装有两个齿块的作用是避免楔块恰好位于引导槽中间位置出现死点,无法带动拨动销转动。楔块开有切口的作用是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由于三轮车在惯性作用下后轮推动向前运动,运动的后轮通过旋转轴带动齿环向前运动,运动的齿环外圆面任意相邻的两个齿牙的内档挤压楔块,使楔块通过楔块伸缩内杆沿着楔块伸缩外壳向上运动,此时楔块脱离齿环外圆面任意相邻的两个齿牙的内档,从而达到三轮车后轮的惯性运动不会影响脚踏板的转动。弹簧的作用为楔块的运动提供恢复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转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飞轮链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导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内螺纹伸缩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滑动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双离合操控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双离合操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楔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凸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双离合操控机构分布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车架;2、右后轮;3、左后轮;4、转轴;5、驱动链轮;6、链条;7、第一链轮;8、右安装板;9、左安装板;10、飞轮链条;11、飞轮链轮;12、驱动安装环;13、引导槽;14、齿环;15、固定杆;16、从动环;17、从动支撑环;18、从动安装环;19、双离合操控机构;20、驱动环;21、驱动支撑环;22、固定板;23、拨动销;24、圆盘;25、楔块伸缩外壳;26、楔块伸缩内杆;27、弹簧;28、楔块;29、连接块;30、齿块;31、凸块;32、导槽;33、外螺纹环;34、外螺纹环支撑;35、内螺纹伸缩环;36、伸缩外环;37、伸缩外环支撑;38、滑动环;39、固定环;40、固定环支撑;41、旋转轴;42、固定块;43、第一伸缩杆;44、第二伸缩杆;46、轨道;47、导块;48、方孔;49、环槽;50、第一容纳腔内;51、限位块,52、宽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10所示,它包括车架1、右后轮2、左后轮3、转轴4、驱动链轮5、链条6、第一链轮7、右安装板8、左安装板9、飞轮链条10、飞轮链轮11、驱动安装环12、齿环14、从动环16、从动支撑环17、从动安装环18、双离合操控机构19、驱动环20、驱动支撑环21、外螺纹环33、外螺纹环支撑34、内螺纹伸缩环35、伸缩外环36、伸缩外环支撑37、滑动环38、固定环39、固定环支撑40、旋转轴41、固定块、第一伸缩杆43、第二伸缩杆44、轨道46、导块47、限位块51、方孔48、环槽49、第一容纳腔,如图1、2所示,其中固定杆15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固定杆15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如图3所示,旋转轴41穿过固定杆15上所开的圆孔,且旋转轴41的两端伸出固定杆15上圆孔相同长度;如图2所示,右安装板8开有贯通的圆孔;如图3所示,左安装板9开有贯通的圆孔;如图2所示,右安装板8和左安装板9上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杆15上;如图1、2所示,第一链轮7固定安装在转轴4的中间,且转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右安装板8和左安装板9所开的圆孔中;如图1、2所示,驱动链轮5通过销安装在车架1上;如图2所示,驱动链条6环绕在驱动链轮5和第一链轮7外圆面上;如图2所示,转轴4伸出右安装板8和左安装板9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飞轮链轮11。
如图2所示,固定杆两端的结构分布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如图3所示,相对于固定杆左端,固定环支撑的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固定环支撑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端面上;如图8所示,固定环的外圆面上开有环槽;环槽底部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方孔;如图7所示,固定环的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第一容纳腔,且固定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环支撑上,与固定环支撑安装的固定环一端上开有圆孔;旋转轴穿过固定环上的圆孔,位于第一容纳腔中的旋转轴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分布有两组限位块,每组中周向均匀的分布有多个限位块;滑动环的外圆面上开有环形槽,且滑动环内圆面位于固定环上开的环槽内;三个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一侧开有圆形倒角,且三个第一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穿过环槽上开的三个方孔中的一个且固定安装在滑动环的内圆面上;三个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一侧开有圆形倒角,且三个第二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穿过环槽上开的三个方孔中的与第一伸缩杆相同的一个方孔固定安装在滑动环的内圆面上;同一个方孔中的三个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上的圆形倒角所开方向相反,如图6所示,三个固定块的下端周向均匀的分布于滑动环开的环形槽内;如图4所示,外螺纹环位于固定环的外圆面;外螺纹环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宽方孔;如图4所示,外螺纹环支撑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上;外螺纹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外螺纹环支撑上;如图5所示,内螺纹伸缩环的外圆面上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块;内螺纹伸缩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外螺纹环的外侧;三个固定块的上端面穿过外螺纹环上开的三个宽方孔固定安装在内螺纹伸缩环的内圆面上。
如图4所示,从动安装环18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41外圆面上;如图4所示,从动安装环18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外螺纹环支撑34的端面上;如图4所示,从动支撑环17嵌套在旋转轴41的外圆面上;如图4所示,从动支撑环17一端固定安装在从动安装环18的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环16;如图4、9所示,从动环16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圆孔;如图4所示,齿环14位于从动环16内,且齿环14固定安装在旋转轴41上;如图4所示,伸缩外环36嵌套在内螺纹伸缩环35外侧,且伸缩外环36的内圆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轨道46;如图4所示,伸缩外环支撑37通过轴承安装在从动安装环18上;如图5所示,伸缩外环36的端面固定安装在伸缩外环支撑37的端面上,且轨道46与导块47滑动配合;如图4所示,驱动安装环12嵌套在从动安装环18的外圆面上,且驱动安装环12固定安装在伸缩外环支撑37上;如图4所示,驱动支撑环21嵌套在从动安装环18的外圆面;如图4所示,驱动支撑环21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安装环12的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环20;驱动链条6环绕在伸缩外环36和飞轮链轮11外圆面上;如图4所示,从动环16、从动支撑环17位于驱动环20的内;如图14所示,驱动环20和从动环16上周向均匀的安装有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19;左后轮3通过轮毂固定安装在旋转轴41上。
如图9、10、14所示,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19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双离合操控机构19,它包括引导槽13、固定板、拨动销23、圆盘24、楔块伸缩外壳25、楔块伸缩内杆26、弹簧27、楔块28、连接块29、齿块30、凸块31、导槽32,如图12所示,其中固定板下平面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引导槽13,且固定板上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环20的内圆面上;如图12所示,引导槽13的两侧壁上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齿块30;如图9所示,圆盘24位于驱动环20内圆面和从动环16外圆面中间,且圆盘24的下平面与从动环16的外圆面接触配合;如图11所示,拨动销23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在圆盘24上平面;拨动销23的上端面位于引导槽13内;如图9、11所示,连接块2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圆盘24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从动环16上开的圆孔且该端面上安装有楔块伸缩外壳25;如图13所示,楔块伸缩外壳25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且楔块伸缩外壳25的内圆面上对称的开有两个未贯通的导槽32;如图13所示,楔块伸缩内杆26的外圆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凸块31,且楔块伸缩内杆26通过两个凸块31与两个导槽32的配合安装在楔块伸缩外壳25开的圆孔内;如图10所示,楔块28一侧开有切口;如图10所示,楔块28的上端面固定安装在楔块伸缩内杆26的下端面,且楔块28的下端与齿环14外圆面任意相邻的两个齿牙的内档配合;如图10所示,弹簧27嵌套在楔块伸缩内杆26和楔块伸缩外壳25的外侧;如图10所示,弹簧27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快的下端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楔块28上端面上。
如图13所示,上述导槽32与凸块31之间涂有润滑油。
如图10所示,上述楔块28侧面上开的切口的角度为30°—60°。
如图10所示,上述楔块28侧面上开的切口为45°。
如图1、2所示,作为上述固定杆15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替换方案为,固定杆15通过焊接安装在车架1上。
具体实施方式为:当三轮车上坡前进时,向前踏动脚踏板,使驱动链轮5通过驱动链条6传带动第一链轮7的转动,第一链轮7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左右两侧的飞轮链轮11转动;同步传递给固定杆15两端的伸缩外环36,促使两个伸缩外环36具有一样的速度。针对左侧的伸缩外环36而言,通过伸缩外环支撑37、驱动安装环12、驱动支撑环21带动驱动环20转动,驱动环20转动带动固定板22转动,固定板22带动拨动销23,拨动销23带动圆盘24、楔块伸缩外壳25、楔块伸缩内杆26、楔块28、连接块29一起转动,因为在初始状态时,拨动销23位于圆盘24的左侧,楔块28位于齿圈上任意相邻的两个齿牙之间,且楔块28的非切口面与一个齿牙的侧面配合,所以驱动环20带动齿环14一起转动;由于连接块29位于从动环16外圆面所开的圆孔内,因此驱动环20带动从动环16一起转动;综上所述驱动环20带动从动环16、齿环14、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19一起转动,齿环14带着固定轴转动,固定轴带动左后轮3转动,实现前进。
当三轮车需要后退时,向后踏动脚踏板,使驱动链轮5通过驱动链条6传带动第一链轮7的转动,第一链轮7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左右两侧的飞轮链轮11反向转动;同步传递给固定杆15两端的伸缩外环36,促使两个驱动安装环12具有一样的速度。针对左侧的伸缩外环36通过伸缩外环支撑37、驱动安装环12、驱动支撑环21带动驱动环20转动,驱动环20转动带动固定板反向转动,此时固定板对拨动销23产生一个挤压力,迫使拨动销23在引导槽13内转动180度,圆盘24通过楔块伸缩外壳25、楔块伸缩内杆26、连接块29带动楔块28旋转180度,使楔块28的非切口面与另一个齿牙的侧面配合,这时驱动环20转动带动固定板反转,固定板带动拨动销23,拨动销23带动圆盘24、楔块伸缩外壳25、楔块伸缩内杆26、楔块28、连接块29一起反转,楔块28带动齿环14一起反转;由于连接块29位于从动环16外圆面所开的圆孔内,因此驱动环20带动从动环16一起反转;综上所述驱动环20带动从动环16、齿环14、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19一起反转,齿环14带着旋转轴反转,旋转带动左后轮3反转,实现后退。
当三轮车在上坡下坡途中,需要停车时忘记刹车时,此时驱动链轮5停止转动,链条6不再带动驱动环20飞轮链轮11转动,促使驱动环20停止转动;此时的左后轮3与右后轮2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三轮车前进的相反方向运动,运动的左后轮3与右后轮2依次带动旋转轴41、限位块51运动,限位块51将会与第一伸缩杆43或第二伸缩杆44上所开的圆形倒角相对的平端面接触,此时的第一伸缩杆43和第二伸缩杆44不会发生伸缩,固定杆15与车架1固定连接,固定环39、固定环支撑40都属于静止状态,从而使得第一伸缩杆43和第二伸缩杆44限制限位块51沿三轮车前进的相反方向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了三轮车在上坡下坡途中,需要停车时忘记踏动脚踏板时,三轮车不会在惯性作用下发生滑坡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飞轮上增加双离合操控机构19,双离合操控机构19上的楔块28通过调节方向来带动齿环14向前或向后滑动,解决了在骑三轮车遇到需要后退时,需要先掉头再踏动脚踏板来实现所带来的繁琐;又通过第一伸缩杆43和第二伸缩杆44与限位块51上开的圆形倒角的配合关系控制了齿环14转动,解决了在上坡途中不再踩压踏板也不会向后倒退的问题。

Claims (5)

1.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右后轮、左后轮、转轴、驱动链轮、链条、第一链轮、右安装板、左安装板、飞轮链条、飞轮链轮、驱动安装环、齿环、从动环、从动支撑环、从动安装环、双离合操控机构、驱动环、驱动支撑环、外螺纹环、外螺纹环支撑、内螺纹伸缩环、伸缩外环、伸缩外环支撑、滑动环、固定环、固定环支撑、旋转轴、固定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轨道、导块、限位块、方孔、环槽、第一容纳腔,其中固定杆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旋转轴穿过固定杆上所开的圆孔,且旋转轴的两端伸出固定杆上圆孔相同长度;右安装板开有贯通的圆孔;左安装板开有贯通的圆孔;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上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上;第一链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的中间,且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所开的圆孔中;驱动链轮通过销安装在车架上;驱动链条环绕在驱动链轮和第一链轮外圆面上;转轴伸出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飞轮链轮;
固定杆两端的结构分布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相对于固定杆左端,固定环支撑的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固定环支撑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杆的端面上;固定环的外圆面上开有环槽;环槽底部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方孔;固定环的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第一容纳腔,且固定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环支撑上,与固定环支撑安装的固定环一端上开有圆孔;旋转轴穿过固定环上的圆孔,位于第一容纳腔中的旋转轴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分布有两组限位块,每组中周向均匀的分布有多个限位块;滑动环的外圆面上开有环形槽,且滑动环内圆面位于固定环上开的环槽内;三个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一侧开有圆形倒角,且三个第一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穿过环槽上开的三个方孔中的一个且固定安装在滑动环的内圆面上;三个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一侧开有圆形倒角,且三个第二伸缩杆的上端面分别穿过环槽上开的三个方孔中的与第一伸缩杆相同的一个方孔固定安装在滑动环的内圆面上;同一个方孔中的三个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上的圆形倒角所开方向相反,三个固定块的下端周向均匀的分布于滑动环开的环形槽内;外螺纹环位于固定环的外圆面;外螺纹环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宽方孔;外螺纹环支撑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上;外螺纹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外螺纹环支撑上;内螺纹伸缩环的外圆面上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块;内螺纹伸缩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外螺纹环的外侧;三个固定块的上端面穿过外螺纹环上开的三个宽方孔固定安装在内螺纹伸缩环的内圆面上;从动安装环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外圆面上;从动安装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外螺纹环支撑的端面上;从动支撑环嵌套在旋转轴的外圆面上;从动支撑环一端固定安装在从动安装环的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环;从动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三个圆孔;齿环位于从动环内,且齿环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伸缩外环嵌套在内螺纹伸缩环外侧,且伸缩外环的内圆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轨道;伸缩外环支撑通过轴承安装在从动安装环上;伸缩外环的端面固定安装在伸缩外环支撑的端面上,且轨道与导块滑动配合;驱动安装环嵌套在从动安装环的外圆面上,且驱动安装环固定安装在伸缩外环支撑上;驱动支撑环嵌套在从动安装环的外圆面;驱动支撑环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安装环的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环;驱动链条环绕在伸缩外环和飞轮链轮外圆面上;从动环、从动支撑环位于驱动环的内;驱动环和从动环上周向均匀的安装有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左后轮通过轮毂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
三个双离合操控机构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双离合操控机构,它包括引导槽、固定板、拨动销、圆盘、楔块伸缩外壳、楔块伸缩内杆、弹簧、楔块、连接块、齿块、凸块、导槽,其中固定板下平面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引导槽,且固定板上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环的内圆面上;引导槽的两侧壁上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齿块;圆盘位于驱动环内圆面和从动环外圆面中间,且圆盘的下平面与从动环的外圆面接触配合;拨动销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在圆盘上平面;拨动销的上端面位于引导槽内;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圆盘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从动环上开的圆孔且该端面上安装有楔块伸缩外壳;楔块伸缩外壳端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且楔块伸缩外壳的内圆面上对称的开有两个未贯通的导槽;楔块伸缩内杆的外圆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凸块,且楔块伸缩内杆通过两个凸块与两个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楔块伸缩外壳开的圆孔内;楔块一侧开有切口;楔块的上端面固定安装在楔块伸缩内杆的下端面,且楔块的下端与齿环外圆面任意相邻的两个齿牙的内档配合;弹簧嵌套在楔块伸缩内杆和楔块伸缩外壳的外侧;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快的下端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楔块上端面上;
飞轮链条一端缠绕在飞轮链轮上,另一端缠绕在伸缩外环上。
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槽与凸块之间涂有润滑油。
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楔块侧面上开的切口的角度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楔块侧面上开的切口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替换方案为,固定杆通过焊接安装在车架上。
CN201810740011.1A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Withdrawn CN108773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0011.1A CN108773450A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0011.1A CN108773450A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3450A true CN108773450A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29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0011.1A Withdrawn CN108773450A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34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697A (zh) * 2021-03-19 2021-06-18 义乌市湖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残疾人用三轮车上坡防倒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697A (zh) * 2021-03-19 2021-06-18 义乌市湖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残疾人用三轮车上坡防倒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50939A (en) Variable diameter sprocket assembly
WO2018221135A1 (ja) クラッチ装置
CN108773450A (zh) 一种避免上坡发生倒退的人力三轮车车轮
RU2010119527A (ru) Кольцевой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 и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усилия схватывания тормозной колодки
JP6596180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US8475327B2 (en) Accelerating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running speed of a bicycle
CN203268280U (zh) 一种涡卷弹簧蓄能自行车
CN208102245U (zh) 自行车无级变速器
US3942615A (en) Multi-speed hub with brake
EP3263949A1 (en) Adjustable speed gear apparatus
TW201801981A (zh) 自行車的前變速器的控制線的致動裝置
TW202100893A (zh) 齒輪變速系統
CN205998092U (zh) 一种无链条无传动轴自行车
CN108773444A (zh) 一种带双向离合器的人力三轮车
CN113895558B (zh) 一种自行车内变速器及轮毂组件
US3506100A (en) Exposed speed change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equipped with coaster brake
CN204802013U (zh) 自行车无级变速装置
CN106402303A (zh) 一种变速器
CN204895753U (zh) 多段变速三轮脚踏车可后踩倒车驱动装置
CN206665629U (zh) 新型复方氯已定含漱液用全自动理瓶机
CN206797616U (zh) 自行车三挡自动内变速器
JPS583143B2 (ja) カイテンサドウリヨクデンタツソウチ
SU595397A1 (ru) Автомат дл закалки изделий
CN208866879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cd纹机
JP2013144502A (ja) ペダル踏み込み型駆動力伝達機構を備えた自転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