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116B -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 Google Patents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116B
CN108769116B CN201810354608.2A CN201810354608A CN108769116B CN 108769116 B CN108769116 B CN 108769116B CN 201810354608 A CN201810354608 A CN 201810354608A CN 108769116 B CN108769116 B CN 108769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platform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46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9116A (zh
Inventor
辛柯俊
刘航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uoda Kechuang Accel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uoda Kechuang Accel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uoda Kechuang Accel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uoda Kechuang Accel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546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9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包括:物联网传感器系统、信息终端、平台服务系统和区块链系统;平台服务系统用于将来自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的和信息终端采集的用户状态信息存储至区块链系统,并根据来自信息终端的社会服务申请发布到区块链全网,根据社会服务申请从用户状态信息中进行匹配查询,将符合条件的供方用户信息推送至对应的需方用户的信息终端;以及根据来自信息终端的查询请求,从区块链系统中读取相应的服务信息返回给信息终端。本发明通过平台服务系统设定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等,接收和处理需方和供方用户的申请,发布到区块链系统上,实现供方和需方的服务交换。

Description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日益进入老龄化社会,诸如养老护理等社会服务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养老服务存在以下问题:
(1)服务刚性需求: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是每个年老体衰、因病因残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病人的刚性需求。
(2)服务质量评价:该服务要求服务供方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目前没有简便有效的方法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服务质量不满意时往往难以维权。
(3)需方支付能力:需要长期持续护理的老人病人往往面临较大经济压力,难以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极大程度上影响生存质量。
(4)供方经济回报:由于服务需方支付能力低,因此服务供方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动力提升服务质量,导致供需双方都不能获得满意回报。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Block Chain)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是指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区块(Block)通过密码学方法相关联起来,每个数据块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数据信息,并且生成数字签名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链接到下一个数据块形成一条主链(Chain)。区块(Block)是区块链中的一条记录,包含并确认待处理的交易。挖矿(Mining)指通过计算形成新的区块,是交易的支持者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硬件为网络做数学计算进行交易确认和提高安全性的过程。以比特币为例:交易支持者(矿工)在电脑上运行比特币软件不断计算软件提供的复杂的密码学问题来保证交易的进行。作为对他们服务的奖励,矿工可以得到他们所确认的交易中包含的手续费,以及新创建的比特币。
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养老护理等社会服务中,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包括:物联网传感器系统、信息终端、平台服务系统和区块链系统,其中,所述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的输入端和信息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终端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双向连接,所述平台服务系统与所述区块链系统双向连接。
所述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用于与所述信息终端进行通信,根据所述信息终端的控制指令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并自动采集社会服务过程中的用户客观参数并上传至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并发送至所述信息终端进行显示,供用户查看。
所述信息终端由用户携带,用于向所述信息终端发出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平台服务器系统发出社会服务申请,并向当前用户提供其他用户服务需求和提供服务历史的查询功能,其中,所述信息终端根据其所属用户的角色,作为需方信息终端申请服务,或者作为供方信息终端接受平台服务系统的调度。
所述平台服务系统用于将来自所述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的和信息终端采集的用户状态信息存储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根据来自所述信息终端的社会服务申请发布到区块链全网,根据所述社会服务申请从用户状态信息中进行匹配查询,将符合条件的供方用户信息推送至对应的需方用户的信息终端;以及根据来自所述信息终端的查询请求,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读取相应的服务信息返回给所述信息终端。
在所述平台服务系统上公布社会服务内容给需方用户通过信息终端进行查看,其中,所述社会服务包括多项服务内容,每项服务内容之下进一步设置多个子服务内容;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对每个子服务内容的服务内容和/或服务时长、服务标准进行设置。
所述区块链系统用于记录供方和需方完成的服务,并将服务信息在区块链全网发布,并在不涉及用户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允许任意用户查询发布的服务信息,所述区块链系统实时同步更新每个用户作为需方的服务申请信息以及作为供方的提供服务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的工作流程如下:
服务申请:由需方用户通过其信息终端发起服务申请,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在接收到服务申请后,从区块链系统中查询能提供该服务内容的供方用户信息,并将供方用户信息返回给所述需方用户的信息终端,以由双方建立服务;
服务完成:在服务完成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系统上更新双方服务完成信息,需方用户通过信息终端对供方用户的本次服务进行评价,生成的评价信息同步更新到供方用户在区块链系统上的状态信息,在所述区块链系统上同步更新;
当同一个用户的角色从上一次的供方变换到本次的需方时,所述平台服务系统根据其之前作为供方提供服务的类型、数量和评价,免费为其兑换本次所需服务内容,并实时记录其剩余服务申请额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终端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平台服务系统推荐的调度信息,按照调度信息中的时间和低点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终端还用于在本次服务完成后记录服务结果,并接收用户对该次服务的评价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服务系统还用于用户之间的服务交换操作,实时计算客观价格指数,以用于用户进行查询和交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完成之后,需方用户和供方用户利用信息终端输入和确认本次服务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本次服务相关信息保存在区块链中之后不可修改、不可删除、不可伪造;
所述平台服务系统提供双方约定事项的保存机制,约定事项以及自动执行条件也保存在区块链网络中并全网扩散,形成智能合约被永久保存并自动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用户的角色即可作为需方用户,也可作为供方用户;但在同一项服务进程中,每个用户仅能担任一个角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用户作为供方提供的服务内容和作为需方需求的服务内容,通过所述信息终端可实时更新到所述平台服务系统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同一个用户的角色从上一次的供方变换到本次的需方时,该用户申请的服务内容的允许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1)申请自己作为供方时提供的服务内容,其中,服务项目相同,申请的服务时长小于等于提供服务的时长;
(2)申请与自己作为供方时提供的服务内容等价值的服务项目,其中,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对每项服务内容预先进行价值等级设定,不同项的服务内容价值等级设定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通过信息终端和物联网传感器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从而可以方便地申请、查询和记录各项服务,并通过平台服务系统设定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等,接收和处理需方和供方用户的申请,发布到区块链系统上。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服务事实,使得全社会公知和公信,推动年轻者向年长者提供免费服务,换取自己年长时获得对应或等值的免费服务。本发明将社会服务细分并标准化,经过平台的优化调度管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并将劳动形成可以交易的商品;采用基于区块链技术记录社会服务信息,形成永久可信记录。以养老服务为例,可以促进年轻者向年长者提供免费服务,以换取自己年长后获得免费服务。平台通过一定的宣传推广,吸引社会群体、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加入这个平台,尤其对刚退休的健康老人做重点宣传,这些老人拥有服务他人的体力和能力,同时在不久的将来也需要他人的服务,通过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证明,就可以被平台优先安排从事服务或接受服务。
由于人类天然的同情心和推己及人的道德认知,人类有意愿通过帮助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帮助。基于区块链的公信力证明可以使得曾经帮助他人的事实一经记录就不被删除、不被篡改,可以全网公示、全网共识、随时查询,这样就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环机制,使得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方可以降低价格支付甚至免费获得服务。对供方来说,在产生公益服务自豪感的同时,经济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劳动将越来越昂贵,这意味着今天的某个标准劳动在十年后会升值若干倍,这会促使供方趋向于愿意在今天提供服务时降低现金收入预期而换取将来的等值或超值回报。
虽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仍然无法在短期内制造出高度智能的可以从事复杂护理操作(例如理发、洗澡、体外管道清洗等等)的服务机器人,尤其是需要进行感情交流的服务,例如陪同阅读、陪同散步等等,机器人更加难以胜任,所以由人类手工提供养老护理服务仍然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服务方式。即使某项劳动可能被机器取代,也并不意味着机器从事该项劳动是免费的。
本平台同样可以用于其他社会服务的记载和交换,当服务供方和需方就某项服务的完成取得共识之后,就可以将服务相关信息记入区块链,供方可以此作为对社会付出劳动的证据,在将来合适的时候享受他人提供的等值服务。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包括:物联网传感器系统100、信息终端200、平台服务系统300和区块链系统400。其中,物联网传感器系统100的输出端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300的输入端和信息终端200的输入端连接,信息终端200与平台服务系统300双向连接,平台服务系统300与区块链系统400双向连接。
具体的,物联网传感器系统100用于与信息终端200进行通信,根据信息终端200的控制指令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并自动采集社会服务过程中的用户客观参数并上传至平台服务系统300,并发送至信息终端200进行显示,供用户查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传感器系统100采集的用户客观参数包括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户外陪同散步的路线和时间、用户的脉搏和血压数据等。需要说明的是,采集的用户客观参数不限于上述举例,还可以为其他数据,在此不再赘述。
物联网传感器系统100根据信息终端200发出的指令,启动或关闭传感器,并在信息终端200上显示所采集的数据和当前状态,供用户在终端上实时查看,及时掌握用户的状态变化。信息终端200由用户携带,可以登记注册自己的身份,赋予一个全世界唯一的ID号,允许设置和修改密码。
信息终端200用于向物联网传感器发出控制指令,以及向平台服务器系统发出社会服务申请,并向当前用户提供其他用户服务需求和提供服务历史的查询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信息终端200查询以下内容:其他用户的服务需求,包括所需内容、时间、地点、频次等等信息,但不包括用户身份细节和隐私数据。如果需要联络对方,则双方可以通过信息终端200在线上进行对话。用户还可以通过信息终端200查询其他用户曾经提供过的服务历史,但不包括用户身份细节。
信息终端200根据其所属用户的角色,作为需方信息终端200申请服务,提出服务申请,并由服务系统发布到全网;或者作为供方信息终端200接受平台服务系统300的调度,接收系统推荐的调度信息,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指定的服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有些服务需要携带物联网传感器同时进行操作,信息终端200可以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上传到服务系统,并在本次服务完成后记录服务结果并进行评价。
优选的,信息终端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在此不再赘述。
平台服务系统300用于将来自物联网传感器系统100的和信息终端200采集的用户状态信息存储至区块链系统400,并将来自信息终端200的社会服务申请发布到区块链全网,根据社会服务申请从用户状态信息中进行匹配查询,将符合条件的供方用户信息推送至对应的需方用户的信息终端200。
具体的,平台服务系统300根据社会服务申请从用户状态信息中进行匹配查询,包括:对用户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集供方服务技能、服务质量、服务经验等信息,根据时间、地点、交通、气候等信息,判断供方与需方是否地点相近,或供方前往需方是否顺路,或供方到达时间与需方需求是否吻合,进行尽可能精准的供需推荐和交易撮合。通过平台服务修通分析用户的供需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平台服务系统300还用于根据来自信息终端200的查询请求,从区块链系统400中读取相应的服务信息返回给信息终端200。分析用户之间的服务交换操作,实时计算客观价格指数,例如多少个翻身服务换取了多少个户外散步服务,便于用户查询和交易。
在平台服务系统300上公布社会服务内容给需方用户通过信息终端200进行查看,其中,社会服务包括多项服务内容,每项服务内容之下进一步设置多个子服务内容;平台服务系统300对每个子服务内容的服务内容和/或服务时长、服务标准进行设置。在后文中,将以养老服务为例,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区块链系统400用于记录供方和需方完成的服务,并将服务信息在区块链全网发布,并在不涉及用户身份细节的前提下,允许任意用户查询发布的服务信息,区块链系统400实时同步更新每个用户作为需方的服务申请信息以及作为供方的提供服务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区块链全网发布的信息,基于分布式账本保证该信息不可更改不可删除。
本发明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如下:
服务申请:由需方用户通过其信息终端200发起服务申请,平台服务系统300在接收到服务申请后,从区块链系统400中查询能提供该服务内容的供方用户信息,并将供方用户信息返回给需方用户的信息终端200,以由双方建立服务;
服务完成:在服务完成后,平台服务系统300在区块链系统400上更新双方服务完成信息,需方用户通过信息终端200对供方用户的本次服务进行评价,生成的评价信息同步更新到供方用户在区块链系统400上的状态信息,在区块链系统400上同步更新;
当同一个用户的角色从上一次的供方变换到本次的需方时,平台服务系统300根据其之前作为供方提供服务的类型、数量和评价,免费为其兑换本次所需服务内容,并实时记录其剩余服务申请额度。
下面以养老服务为例,对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在平台服务系统300上,设置养老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之下进一步设置多个子服务内容;平台服务系统300对每个子服务内容的服务内容和/或服务时长、服务标准进行设置。
具体的,将养老护理服务细分为若干单项标准服务,基于可客观测量的原则,对每个单项服务从服务流程、服务语言、服务动作、服务工具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定。测量方法包括人工评价和安装传感器设备采集数据。这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可以参考医院分级护理标准,国家有关部门也在逐步推进居家护理工作标准。当然,本系统无需等待政策出台,也无需一开始就自行制定非常详细的标准,而是从日常需求入手,先在平台上设置好若干高频次的细化服务,然后在服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细化标准,不断完善。
下面对养老服务下的各项服务内容即标准进行举例说明:
(1)头部护理:面部清洁、耳鼻口腔清洁、梳头10分钟。
(2)卧位护理:协助翻身,协助有效咳嗽,床上使用便器。
(3)床上擦浴:规定水温、擦浴身体部位、擦浴次数、污水处理,试纸采样留存。
(4)理发剪指甲:拍照留存。
(5)室内阅读陪伴:以1小时为单位。
(6)户外散步陪伴:以1小时为单位,携带位置传感器。
当然,这些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养老服务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服务过程中进行添加和修改。
平台服务系统300基于区块链技术,负责进行数学运算和信息传播,将信息发布到区块链系统400上。需方和供方在区块链中建立数字身份。没有技术能力进行注册登记的用户可委托其合法监护人或社会公益机构代理注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服务需方和服务供方常常是同一个用户,因为年轻时的供方同时也是年老时的需方。即,同一个用户在不同阶段可以为服务需方或服务供方,服务角色是可转换的。
需方利用信息终端200申请服务,供方通过信息终端200接受平台调度。服务完成之后双方利用信息终端200输入和确认本次服务相关信息,例如供需双方数字身份、服务名称、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说明、需方支付的金额、需方的评价、物联网传感器获取的信息、第三方佐证或参与信息等等。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特点,所以上述信息保存在区块链中之后便不可修改、不可删除、不可伪造。平台可以提供常用的双方约定事项的保存机制,例如供方对服务质量的承诺、需方对答谢回馈的承诺等等,约定事项以及自动执行条件也保存在区块链网络中并全网扩散,形成智能合约被永久保存并自动执行。
例如,用户A在25岁的时候,作为服务供方向服务需方提供2小时的室内阅读陪伴服务,其服务内容、服务时长和需方针对其发布的服务评价都记录在区块链系统上。
当用户A到60岁的时候,作为服务需方需要提供被服务时,可以通过平台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系统上发布。由于其之前提供过2小时的室内阅读陪伴服务,因此本次用户A可以享受2小时的室内阅读陪伴服务或者与其等价的服务。
由于养老护理服务被细分为若干标准化服务,因此劳动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例如供方可以专门提供床上擦浴服务或户外散步陪伴服务,经过平台的合理调度,可以聚焦在自住小区附近,一天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向周边若干老人或病人提供服务。
服务细化和标准化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更加容易被测量评估,进而使得该项服务可以被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供方在有劳动能力时可以向他人免费提供服务,将服务相关信息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中,作为不依赖任何中心组织的公示被所有节点共同认可,在年老或生病时可以据此免费获取他人提供的同种服务或同等价值的其他服务。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实现智能优化服务配置功能,使得被服务者(需方)和服务者(供方)得到最佳的匹配组合作用,这是传统服务很难做到的。具体来说,本发明可以根据需方用户的用户信息判断,判断其年龄段、工作领域和家庭身份,从而选择出符合其服务感受满意度和耐受度的供方,将该供方信息推送给需方,从而为客户提供最为优化的服务配置。
对服务感受满意度和耐受度可以参考以下例子进行理解:
例如,媳妇能力不比女儿差,但婆婆对媳妇的服务感受满意度一般都低于对女儿的服务,对服务态度的耐受度一般都高于媳妇。这些都是根据被服务者的角色等固有信息而不同,本发明可以根据这些消息为被服务者推送最符合其需求的服务,达到其最佳满意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通过信息终端和物联网传感器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从而可以方便地申请、查询和记录各项服务,并通过平台服务系统设定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等,接收和处理需方和供方用户的申请,发布到区块链系统上。本发明将社会服务细分并标准化,经过平台的优化调度管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并将劳动形成可以交易的商品;采用基于区块链技术记录社会服务信息,形成永久可信记录。以养老服务为例,可以促进年轻者向年长者提供免费服务,以换取自己年长后获得免费服务。
平台通过一定的宣传推广,吸引社会群体、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加入这个平台,尤其对刚退休的健康老人做重点宣传,这些老人拥有服务他人的体力和能力,同时在不久的将来也需要他人的服务,通过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证明,就可以被平台优先安排从事服务或接受服务。
由于人类天然的同情心和推己及人的道德认知,人类有意愿通过帮助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帮助。基于区块链的公信力证明可以使得曾经帮助他人的事实一经记录就不被删除、不被篡改,可以全网公示、全网共识、随时查询,这样就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环机制,使得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方可以降低价格支付甚至免费获得服务。对供方来说,在产生公益服务自豪感的同时,经济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劳动将越来越昂贵,这意味着今天的某个标准劳动在十年后会升值若干倍,这会促使供方趋向于愿意在今天提供服务时降低现金收入预期而换取将来的等值或超值回报。
虽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仍然无法在短期内制造出高度智能的可以从事复杂护理操作(例如理发、洗澡、体外管道清洗等等)的服务机器人,尤其是需要进行感情交流的服务,例如陪同阅读、陪同散步等等,机器人更加难以胜任,所以由人类手工提供养老护理服务仍然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服务方式。即使某项劳动可能被机器取代,也并不意味着机器从事该项劳动是免费的。
本平台同样可以用于其他社会服务的记载和交换,当服务供方和需方就某项服务的完成取得共识之后,就可以将服务相关信息记入区块链,供方可以此作为对社会付出劳动的证据,在将来合适的时候享受他人提供的等值服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8)

1.一种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网传感器系统、信息终端、平台服务系统和区块链系统,其中,所述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的输入端和信息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终端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双向连接,所述平台服务系统与所述区块链系统双向连接;
所述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用于与所述信息终端进行通信,根据所述信息终端的控制指令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自动采集社会服务过程中的用户客观参数,上传至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并发送至所述信息终端进行显示,供用户查看;
所述信息终端由用户携带,用于向所述物联网传感器发出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平台服务器系统发出社会服务申请,并向当前用户提供其他用户服务需求和提供服务历史的查询功能,其中,所述信息终端根据其所属用户的角色,作为需方信息终端申请服务,或者作为供方信息终端接受平台服务系统的调度;
所述平台服务系统用于将来自所述物联网传感器系统的和信息终端采集的用户状态信息存储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根据来自所述信息终端的社会服务申请发布到区块链全网,根据所述社会服务申请从用户状态信息中进行匹配查询,将符合条件的供方用户信息推送至对应的需方用户的信息终端;以及根据来自所述信息终端的查询请求,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读取相应的服务信息返回给所述信息终端,
在所述平台服务系统上公布社会服务内容给需方用户通过信息终端进行查看,其中,所述社会服务包括多项服务内容,每项服务内容之下进一步设置多个子服务内容;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对每个子服务内容的服务内容和/或服务时长、服务标准进行设置;
所述区块链系统用于记录供方和需方完成的服务,并将服务信息在区块链全网发布,并在不涉及用户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允许任意用户查询发布的服务信息,所述区块链系统实时同步更新每个用户作为需方的服务申请信息以及作为供方的提供服务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的工作流程如下:
服务申请:由需方用户通过其信息终端发起服务申请,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在接收到服务申请后,从区块链系统中查询能提供该服务内容的供方用户信息,并将供方用户信息返回给所述需方用户的信息终端,以由双方建立服务;
服务完成:在服务完成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系统上更新双方服务完成信息,需方用户通过信息终端对供方用户的本次服务进行评价,生成的评价信息同步更新到供方用户在区块链系统上的状态信息,在所述区块链系统上同步更新;
当同一个用户的角色从上一次的供方变换到本次的需方时,所述平台服务系统根据其之前作为供方提供服务的类型、数量和评价,免费为其兑换本次所需服务内容,并实时记录其剩余服务申请额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终端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平台服务系统推荐的调度信息,按照调度信息中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相应的服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终端还用于在本次服务完成后记录服务结果,并接收用户对该次服务的评价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系统还用于用户之间的服务交换操作,实时计算客观价格指数,以用于用户进行查询和交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服务完成之后,需方用户和供方用户利用信息终端输入和确认本次服务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本次服务相关信息保存在区块链中之后不可修改、不可删除、不可伪造;
所述平台服务系统提供双方约定事项的保存机制,约定事项以及自动执行条件也保存在区块链网络中并全网扩散,形成智能合约被永久保存并自动执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户的角色既可作为需方用户,也可作为供方用户;但在同一项服务进程中,每个用户仅能担任一个角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户作为供方提供的服务内容和作为需方需求的服务内容,通过所述信息终端可实时更新到所述平台服务系统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当同一个用户的角色从上一次的供方变换到本次的需方时,该用户申请的服务内容的允许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1)申请自己作为供方时提供的服务内容,其中,服务项目相同,申请的服务时长小于等于提供服务的时长;
(2)申请与自己作为供方时提供的服务内容等价值的服务项目,其中,所述平台服务系统对每项服务内容预先进行价值等级设定,不同项的服务内容价值等级设定不同。
CN201810354608.2A 2018-04-19 2018-04-19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Active CN108769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4608.2A CN108769116B (zh) 2018-04-19 2018-04-19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4608.2A CN108769116B (zh) 2018-04-19 2018-04-19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116A CN108769116A (zh) 2018-11-06
CN108769116B true CN108769116B (zh) 2020-04-28

Family

ID=6401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4608.2A Active CN108769116B (zh) 2018-04-19 2018-04-19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6193A (zh) * 2018-11-30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TWI679653B (zh) * 2019-01-18 2019-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分散式監控系統及方法
CN111507787A (zh) * 2019-01-30 2020-08-07 深圳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商品交易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9501A (zh) * 2019-07-16 2019-10-25 无锡太湖学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养老院生态系统
CN110852520A (zh) * 2019-11-18 2020-02-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看护方法和装置
CN112507022A (zh) * 2020-11-25 2021-03-16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型数据存储模型的区块链慈善系统
CN112581339B (zh) * 2020-12-16 2024-03-29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公平开放性的智慧城市社会要素表述系统
CN112734471A (zh) * 2021-01-11 2021-04-30 广州微玫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公益互助平台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3669B (en) * 1999-09-17 2002-12-11 Nagracard Sa Message chaining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data bases
CN104091373B (zh) * 2014-08-06 2016-06-08 天津诺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保健智慧管理系统
TW201805871A (zh) * 2016-08-03 2018-02-16 碩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區塊鏈技術之物品交換系統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116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9116B (zh) 区块链的社会服务交换平台
Bonde et al. Translating value‐based health care: an experiment into healthcare governance and dialogical accountability
Eagar et al. The Australian Palliative Care Outcomes Collaboration (PCOC)–measuring the quality and outcomes of palliative care on a routine basis
English The Four'P's of Marketing Are Dead.
JP2004185078A (ja) 業務支援方法、業務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045881A (ko) 장기요양 서비스 중개 방법, 그 시스템 및 어플리케이션
US20130253971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work schedules
Khan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umer intentions to adopt online banking in Malaysia
Fitriati et al. Government support in Triple Helix Collaboration to provide health service delivery: case study government hospital in Bengkulu Hospital
Bradley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 sentinel surveillance network for sexually transmissible infections and blood borne viruses in Aboriginal primary care services across Australia: the ATLAS project
Aly 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of stakeholder views and experiences of minor ailment servi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Lu et al. Supply-demand matching in a complex telemedicine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intermediary intervention
CN11091021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洗车平台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KR20130082993A (ko) 노인문제 해결을 위한 원스톱 서비스 시스템
Becker et al. Indicators of buy-in to gauge evaluation success
KR102551484B1 (ko) 도수 치료를 위한 진료 예약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Aubry et al. Findings from a fidelity assessment of a Housing First programme in a small Canadian city
Botha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societal and individual preferences for fertility treatment in Australia: study protocol for stated preference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s
Huibin et al. Inter-organizational service delivery in Chinese hospital industry: 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
Wells et al. Area‐wide diabetes care: the Manchester experience with primary health care teams 1991–1997
Lancsar et al. Choice modelling research in health economics
Perkins et al. Learning from the Partnership Literature: Implications for UK University/National Health Service Relationships and for Research Administrators Supporting Applied Health Research.
JP2003323484A (ja) 介護人の照会システム
Bentler et al. State Innovation Model (SIM) Evaluation Report on Award Year 3 (AY3) Activities: Overview of SIM Implementation Activities from November 2017-October 2018
Kanchinadam et al. Early State Experiences with the First Open Enrollment under the Affordable Care 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