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4098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4098B
CN108764098B CN201810489591.1A CN201810489591A CN108764098B CN 108764098 B CN108764098 B CN 108764098B CN 201810489591 A CN201810489591 A CN 201810489591A CN 108764098 B CN108764098 B CN 108764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light
display panel
lay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95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4098A (zh
Inventor
王永志
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895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40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4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4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4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4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衬底基板包括开口区和围绕开口区的非开口区;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区内;至少一个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在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非开口区内;指纹识别光源,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以进行指纹识别;形成在发光单元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的反射层,以阻挡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引起指纹识别信号串扰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是一种与生俱来且独一无二的一种生物学特征,它由指端皮肤表面上一系列脊和谷形成拱形、左旋、右旋、螺旋等细节,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等。
随着人们对各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性能和外观等多方面的要求,屏内指纹识别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流行的屏内指纹识别系统是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下方,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经指纹反射后透过显示面板,到达指纹识别模组进行指纹识别,但由于显示面板内走线、薄膜晶体管等结构的存在,这些结构对光线的散射可能会引起指纹识别光线产生大角度偏转而引起信号串扰,降低指纹识别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开口区和围绕所述开口区的非开口区;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区内;
至少一个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内;
指纹识别光源,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以进行指纹识别;
形成在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的反射层,以阻挡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入射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倾斜角度是指光线传播方向与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夹角。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单元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设置反射层,通过反射层内部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使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不能透过反射层到达指纹识别模组,可以有效减少信号的串扰,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沿剖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指纹传感器的一种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指纹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区域10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手机领域,随着“全面屏”概念的提出,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为:显示面板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触摸主体(例如手指)上,经触摸主体反射,所形成的反射光(即指纹信号光)传输到指纹识别模组中,指纹识别模组对入射到其上的光信号进行采集及处理。由于指纹上存在特定的纹路,在手指各位置处形成反射光强度不同,最终使得各指纹识别模组所采集到的光信号不同,通过比对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的信号和预存的指纹信号,就可以确定用户真实身份。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与OLED显示面板结合,可以实现屏内指纹解锁。但由于指纹反射光的不规律散射,会引起信号损失和串扰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衬底基板包括开口区和围绕开口区的非开口区;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区内;至少一个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位于衬底基板背离发光单元的一侧,或者,指纹识别模组位于衬底基板和发光单元之间;指纹识别模组在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非开口区内;指纹识别光源,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以进行指纹识别;形成在发光单元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的反射层,以阻挡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倾斜角度是指光线传播方向与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夹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单元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设置反射层,通过反射层内部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使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不能透过反射层到达指纹识别模组,可以有效减少信号的串扰,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示例性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沿剖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衬底基板10包括开口区11和围绕开口区11的非开口区12;形成在衬底基板10上的多个发光单元20,发光单元2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区11内;至少一个指纹识别模组30,指纹识别模组30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非开口区12内;指纹识别光源40,指纹识别光源40发出的光线经由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以进行指纹识别;形成在发光单元20和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反射层50,以阻挡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倾斜角度是指光线传播方向与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夹角。
可选的,预设角度为反射层50的光出射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反射层50可以用折射率较高的材料,其折射率大于下层膜层的折射率,临界角定义为
Figure BDA0001667730560000051
其中,n1是折射率较大的膜层的折射率,n2是折射率较小的膜层的折射率。当光线的倾斜角度大于临界角时,在反射层50的光出射面发生全反射,实现阻挡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开口区11和非开口区12,开口区11对应发光单元20,为像素显示区域,非开口区12围绕开口区11,限定出多个像素显示区域,图2中仅示出三个发光单元20和两个指纹识别模组30。非开口区12采用透光材料,使指纹反射光透过非开口区12达到指纹识别模组30,实现指纹识别操作。图2还示例性的示出一种指纹识别的光路示意图,指纹识别光源40发出的光线a经过衬底基板10的非开口区12投射到触摸主体,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经过显示基板10的非开口区12到达指纹识别模组30;指纹识别光源40发出的光线b经过衬底基板10的非开口区12投射到触摸主体,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发光单元20边缘,由于发光单元20的散射作用,光线b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形成光线b′,其倾斜角度为θ大于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由于发生了方向改变,光线b′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处就会出现信号串扰(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由于反射层50的设置,通过反射层50内部对光线b′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效应,将光线b′留在显示面板内部,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单元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设置反射层,通过反射层内部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使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不能透过反射层到达指纹识别模组,可以有效减少信号的串扰,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指纹识别模组30可以设置在衬底基板10背离发光单元20的一侧,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30设置在衬底基板10和发光单元20之间,如图3所示。如果将指纹识别模组30设置在衬底基板10和发光单元20之间,可选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显示面板中用于发光单元20发光的像素电路同步制作。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将指纹识别模组集成于显示面板之内,不需要额外增设指纹识别模组,有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及高集成度。
下述以指纹识别模组30设置在衬底基板背离发光单元20的一侧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结构。
可选的,图2和图3中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指纹识别光源40为外设光源,例如可以选用准直光源,根据需要设置外设光源具有较高的亮度,可以提高指纹信号光的强度,从而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指纹传感器的一种电路图,图5为指纹识别模组中指纹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参见图4和图5,指纹传感器包括光敏二极管D、存储电容C(图5中未示出)和薄膜晶体管T;光敏二极管D的正极D1与存储电容C的第一电极电连接,光敏二极管D的负极D2与存储电容C的第二电极以及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Ts电连接;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Tg与开关控制线Gate电连接,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Td与信号检测线Data电连接。光敏二极管D用于将触摸主体反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
具体的,光敏二极管D还包括位于正极D1和负极D2之间的PIN结D3。其中,负极D2可以由不透光金属形成,且PIN结D3的边界不超过负极D2的边界。光敏二极管D的正极D1位于PIN结D3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PIN结D3具有光敏特性,并且具有单向导电性。无光照时,PIN结D3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即暗电流,此时光敏二极管D截止。当受到光照时,PIN结D3的饱和反向漏电流大大增加,形成光电流,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指纹识别阶段,节点H1输入低电压信号(例如大小为-5V的恒定电压信号),信号线Data输入高电压信号(例如大小为1.5V的恒定电压信号)。整个指纹识别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指纹信号采集阶段和指纹信号检测阶段。在准备阶段,与指纹识别模组电连接的驱动芯片(图4和图5中未示出)通过开关控制线Gate控制的薄膜晶体管T导通,存储电容C充电,直至存储电容C充电完成。在指纹信号采集阶段,利用开关控制线Gate控制薄膜晶体管T关闭。当用户将手指按压在显示面板上,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手指上,并在手指指纹的表面反射形成反射光。经手指指纹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中,被指纹识别模组的光敏二极管D接收,并形成光电流,该光电流的方向为由节点H2指向节点H1,进而使得H2的电位发生变化。在指纹信号检测阶段,可以直接检测节点H2的电位变化量,进而确定光电流的大小。由于按压在显示面板的手指指纹中的存在突起的脊与显示面板表面接触,凹陷的谷不与显示面板表面接触,致使光线照射到指纹的谷和脊上的反射率不同,进而致使指纹传感器接收到的在脊的位置和在谷的位置处反射光的强度不同,使得不同位置反射光引起光敏二极管D转换成的电流信号大小不同。根据电流信号大小可以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位于衬底基板和发光单元之间,各像素电路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发光单元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像素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若指纹识别模组位于衬底基板和发光单元之间,像素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和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同步制作形成,不需要对两种晶体管分别制作多个掩膜版,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制程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可选的,发光单元20可以复用为指纹识别光源40,以简化显示面板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图6还示例性的示出一种指纹识别的光路示意图,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c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经过显示基板10的非开口区到达指纹识别模组30;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d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另一个发光单元20边缘,由于另一个发光单元20的散射作用,光线d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形成光线d′,由于发生了方向改变,光线d′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处就会出现信号串扰(如图6中虚线箭头所示),由于反射层50的设置,通过反射层50内部对光线d′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使光线d′不能透过反射层50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从而减少信号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下述以发光单元20复用为指纹识别光源40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结构。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可选的,反射层50包括基底材料和分散于基底材料中的反射粒子51;反射层50包括第一区域501和第二区域502,第一区域50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区11内;第二区域50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非开口区12内;第一区域501的光线透射率低于第二区域502的光线的透射率;指纹识别模组30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区域50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继续参见图7,示例性的,可以在反射层50的第一区域501掺杂反射粒子51,第二区域502不掺杂反射粒子51,由于光线打到反射粒子51后会发生反射及散射,从而实现第一区域501的光线透射率低于第二区域502的光线的透射率,经过反射粒子51的多次反射及散射过程,使第一区域501的光线(发生较大角度偏转的光线)不能到达指纹识别模组30,从而达到减少信号串扰,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的效果。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c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经过显示基板10的非开口区到达指纹识别模组30-1;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d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另一个发光单元20边缘,由于另一个发光单元20的散射作用,光线d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形成光线d′,由于发生了方向改变,光线d′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2处就会出现信号串扰(如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由于反射粒子51对光线d′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使光线d′不能透过第一区域501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2,从而减少信号串扰,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区域10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见图8和图9,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电极21、发光层22及第二电极23。可选的,第一电极21为阴极,第二电极23为阳极;或者,第一电极21为阳极,第二电极23为阴极。以发光单元20为顶发光器件为例,第二电极23具有反光特性,理论上发光层22发出的光线被第二电极23全部反射,由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光。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制造工艺等原因,发光层22发出的部分光线e会经过透过第二电极23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由于光线e并不是指纹反射的信号光,其照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上会导致指纹识别模组30的基底信号增大,影响实际指纹信号光的检测,导致显示面板指纹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反射层50的第一区域501掺杂反射粒子51,第二电极23的部分漏光光线e经过反射粒子51的多次反射及散射过程后不能到达指纹识别模组30,从而达到减少噪声光干扰,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的效果。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可选的,第二区域50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镂空区域503;指纹识别模组30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镂空区域503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示例性的,反射层50的衬底材料可以选用有机材料,在涂覆之前在所用的有机材料中掺杂均匀掺杂一定量的反射粒子51,然后经过显影、清洗、刻蚀等步骤,去除至少部分第二区域502形成镂空区域503。通过镂空区域503的设置,可以增加反射层50对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指纹信号光的透射率,从而增强指纹识别模组30接收到的指纹信号光的强度,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可选的,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60,平坦化层60位于反射层50和发光单元20之间,并且平坦化层60填充反射层50的镂空区域503。通过平坦化层60的设置,实现显示面板膜层的平坦化,有利于显示面板后续工艺,防止位于其上的金属膜层等断裂,提高产品的良率。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可选的,第二区域502内单位体积的基底材料中包含的反射粒子51的数量小于第一区域501内单位体积的基底材料中包含的反射粒子51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作反射层50时,第二区域502也可以包括反射粒子51,可以遮挡偏转到第二区域502的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光线,但第二区域502中反射粒子51的数量要小于第一区域501内单位体积的基底材料中包含的反射粒子51的数量,以防止第二区域502遮挡正常指纹信号光。
可选的,反射粒子51的折射率大于基底材料的折射率。
反射粒子51可以选用高折射率有机材料例如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等或者高折射率无机材料例如TiO2,通过设置反射粒子51的折射率大于基底材料的折射率,可以使大角度的指纹信号光或发光单元漏响显示面板的光线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效应,起到更好的阻挡作用,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
示例性的,反射粒子51的形状可以为球形、立方体等任意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优选的,反射粒子51的形状可以为球形,反射粒子51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0.4μm~1μm。反射粒子设置球形且尺寸与光波长接近可以更好地对光线进行均匀散射。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该显示面板的反射层5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折射层511和第二折射层512,第一折射层511位于发光单元20和第二折射层512之间,第一折射层51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折射层512的折射率。
继续参见图13,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f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经过显示基板10的非开口区到达指纹识别模组30;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g经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另一个发光单元20边缘,由于另一个发光单元20的散射作用,光线g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形成光线g′,由于发生了方向改变,光线g′入射到指纹识别模组30处就会出现信号串扰(如图13中虚线箭头所示),由于反射层50设置了第一折射层511和第二折射层512,且第一折射层51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折射层512的折射率,光线g′从第一折射层511入射到第二折射层512时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将光线g′留在显示面板内部,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示例性的,第一折射层511可以选用折射率较高的有机材料,诸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第二折射层512可以选用折射率较低的无机材料,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xNy)、氧化铝(AlOx)或氮化铝(A1Nx)等的无机材料。由于光线由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会发生全反射而不能进入光疏介质,通过设置第一折射层51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折射层,既可以有效阻挡发生较大角度偏转的指纹信号光,减少指纹识别模组30的信号串扰,又可以阻挡发光单元20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的杂散光线,有效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可选的,第一折射层511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7,第二折射层512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5。
通过设置第一折射层511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7,第二折射层512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5,既可以有效阻挡发生较大角度偏转的指纹信号光,减少指纹识别模组30的信号串扰,又可以阻挡发光单元20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的杂散光线,有效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继续参见图13,可选的,第一折射层511可以复用为平坦化层60,平坦化层60位于第二折射层512和发光单元20之间。将第一折射层511复用为平坦化层60,可以减少工艺步骤,提高显示面板良率。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4,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70;像素电路70位于反射层50和衬底基板10之间,像素电路70与对应的发光单元20电连接;第二折射层512位于第一折射层511和像素电路70之间。可选的,第二折射层512的材料为无机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像素电路70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电容等结构,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级和漏极(图14中未具体示出),薄膜晶体管可以为顶栅极结构,也可以为底栅结构。在具体制作时,可以根据产品需求确定。第二折射层512可以选用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xNy)、氧化铝(AlOx)或氮化铝(A1Nx)等的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特性。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该显示装置1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该液晶显示装置1具体可以为手机、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发光单元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设置反射层,通过反射层内部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使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不能透过反射层到达指纹识别模组,可以有效减少信号的串扰,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精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开口区和围绕所述开口区的非开口区;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区内;
至少一个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内;
指纹识别光源,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触摸主体反射后入射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以进行指纹识别;
形成在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的反射层,以阻挡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入射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倾斜角度是指光线传播方向与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夹角,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反射层的光出射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层包括基底材料和分散于所述基底材料中的反射粒子;
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区内;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内;所述第一区域的光线透射率低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的透射率;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镂空区域;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镂空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并且所述平坦化层填充所述反射层的所述镂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单位体积的所述基底材料中包含的所述反射粒子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单位体积的所述基底材料中包含的所述反射粒子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粒子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基底材料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粒子的形状为球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粒子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0.4μm~1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折射层和第二折射层,
所述第一折射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折射层之间,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7,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层复用为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第二折射层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
所述像素电路位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像素电路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
所述第二折射层位于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像素电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光源为外设光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复用为所述指纹识别光源。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489591.1A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764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9591.1A CN108764098B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9591.1A CN108764098B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4098A CN108764098A (zh) 2018-11-06
CN108764098B true CN108764098B (zh) 2020-10-09

Family

ID=6400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9591.1A Active CN108764098B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40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1839B (zh) * 2018-12-10 2021-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7376B (zh) * 2019-01-31 2022-02-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782573B (zh) * 2019-04-11 2024-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19046B (zh) * 2019-05-31 2022-01-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87920B (zh) * 2019-06-29 2021-11-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15229B (zh) * 2019-08-29 2022-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866506B (zh) * 2019-11-20 2022-03-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61090B (zh) * 2019-12-16 2022-11-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909720B (zh) * 2019-12-18 2023-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62111B (zh) * 2020-02-24 2022-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53590B (zh) * 2020-05-07 2022-08-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3743152B (zh) * 2020-05-27 2024-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纹路识别装置
WO2021248375A1 (zh) * 2020-06-10 2021-12-16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3766B (zh) * 2020-06-29 2022-10-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终端
CN111880338B (zh) * 2020-07-31 2023-04-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2324A (zh) * 2016-08-04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纹路识别显示装置
CN106773229A (zh) * 2017-03-10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40488A (zh) * 2017-04-27 2017-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81503A (zh) * 2017-04-27 2017-07-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7368822A (zh) * 2017-08-18 2017-11-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425041A (zh) * 2017-07-27 2017-1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5136B2 (ja) * 2010-01-12 2014-10-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補正方法、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生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2324A (zh) * 2016-08-04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纹路识别显示装置
CN106773229A (zh) * 2017-03-10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40488A (zh) * 2017-04-27 2017-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81503A (zh) * 2017-04-27 2017-07-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7425041A (zh) * 2017-07-27 2017-1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7368822A (zh) * 2017-08-18 2017-11-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4098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40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48874B (zh) 全屏指纹识别oled模组、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EP3611560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0503952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7832752B (zh) 指纹识别面板、全屏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33935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9209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91916B1 (en) Pattern recognition devic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286963A1 (en) Optical device, module,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N110263773B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光栅膜材层的制作方法
CN108287634B (zh)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WO2019137002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410453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N110308583B (zh)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KR102608421B1 (ko) 표시 장치
US10515253B2 (en)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CN10697118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8742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28725B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08021B (zh) 光感式触控面板、显示装置和触摸定位方法
CN112236774B (zh) 纹路识别装置以及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1569290B2 (en) Sens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399392B (zh) 指纹识别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0245631B (zh)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WO2021249178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