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8470A -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8470A
CN108738470A CN201810513014.1A CN201810513014A CN108738470A CN 108738470 A CN108738470 A CN 108738470A CN 201810513014 A CN201810513014 A CN 201810513014A CN 108738470 A CN108738470 A CN 108738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tom
water
pond
prawn
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30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朝钦
赖朝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ZHOU XIAXIEBAO BA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ZHOU XIAXIEBAO BA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ZHOU XIAXIEBAO BA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ZHOU XIAXIEBAO BA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30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84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8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8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10‑50米处进行采种,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2)筛选;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5)休眠: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

Description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虾,在分类学上的地位为: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斑节虾。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是我国目前海水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
传统的对虾水产养殖都是以投喂饲料为主的生产方式,现己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支撑着我国的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地位。然而,随着对虾投饲养殖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却衍生了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如沿海水域的赤潮,内陆水域的水华,都是因为饲料残饵和养殖体排泄物造成了水域的富营养化。因而,改革传统的对虾投饲养殖模式,发展对虾生物饵料,减少对虾配合饲料对池塘的投入量,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目前水产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促进对虾水产养殖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池塘一旦有了硅藻,就必然先后共生出枝角类、桡足类、糠虾类或磷虾类、浮游幼虫,而且,在沙质池塘或稍有沙质的池塘里,还会共生日本刺沙蚕或长吻沙蚕、疣吻沙蚕等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构成了上述物种多样和营养丰富的、包括硅藻在内的“生物营养团”,从而在池塘中,形成了一条完整无缺的、基础饵料和生物饵料所共同组成的生物饵料食物链。现多数海水养殖池塘,在投喂饲料的同时,也常常投入了一些“肥水”物资,以望培养生物饵料供养殖体摄食。但是,所述的“肥水”物资并没有加入硅藻种质,而仅仅是氮磷铁硅这些硅藻生活所必须的四大营养元素的混合物。这种原始混合物,不能确保硅藻的定向繁殖,却使有害的蓝、绿藻大量生长,因而又需要买药来“杀藻”。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匮乏硅藻培养配合剂的供应。
目前,对硅藻生长和繁殖的机理,虽然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其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规律也已基本掌握;但是,由于硅藻的培育比较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因子的问题,而是多个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构成复杂系统的结果。
硅藻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对虾等各种水中生物维系硅藻,才得以千万年繁衍不息。对虾作为高蛋白的营养食品之一,其在市场所占的比例将会不断升高至保持一个较高的市场占比,如何降低对虾养殖的成本,降低对虾病害,提高对虾质量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对虾与硅藻构成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使硅藻能够达到生态系统平衡,并且利于对虾生长仍然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水产养殖池塘定向繁殖硅藻的问题,提供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硅藻活性泥,是解决池塘硅藻定性繁殖问题的关键,实现了人对池塘营养来源的控制,这一技术途径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10-50米处进行采种,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
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捞取,是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
步骤3)所述的培育,是采用单种培养方式在培育箱中进行培育。
步骤5)所述的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
步骤6)所述的常温仓库,温度为8-30℃。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试验结果说明,在有硅藻生长繁殖的池塘,对养殖体既可免喂饲料,也可减喂饲料,仍然能够取得如期的产量;并且,池塘多项生产指数都明显优于常规投饲养殖,展示了水产原生态硅藻养殖的巨大生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硅藻有营养繁殖、复大孢子、小孢子、休眠孢子四种繁殖方式,休眠孢子形成率取决于氮、硅的共同作用。经申请人实验发现:当低温或氮含量低于12μmol·L-1,且硅含量高于20μmol·L-1时,硅藻原生质收缩,细胞壁增厚,而形成休眠孢子。一旦环境转为有利时,休眠孢子即以萌芽的方式恢复原态,再进行繁殖。日照是触发孢子萌发的重要因子,在高于6000LX的条件下,休眠孢子打破休眠状态。
2、浅海表层的浮泥中含有微量硅藻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余大部分为复合微生物(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地衣芽孢菌等)以及硅藻种质,将浮泥接种到池塘中,其中微量的营养物质可供硅藻生长一段时间,同时硅藻种质可以复苏。
3、本发明得到的硅藻活性泥,具有定向繁殖硅藻的功能,利用硅藻的裂变繁殖的特征,使养殖体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因而可在对虾生产前期免喂饲料,中后期减喂饲料,明显地减少了池塘投饲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10-20米处进行采种,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带水分别装入容瓶中,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温度为8℃。
实施例2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40-50米处进行采种,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带水分别装入容瓶中,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温度为30℃。
实施例3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20-30米处进行采种,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带水分别装入容瓶中,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温度为25℃。
实验例:
1)按照重量,取氨基酸7份、步骤3)得到的硅藻活性泥15份、维生素B5份、复合酶5份、柠檬酸铁20份、偏硅酸钠40份、EDTA二钠12份,混合均匀;所述的氨基酸、维生素B、复合酶、柠檬酸铁、偏硅酸钠、EDTA二钠均为市售产品。
2)运至生产现场后,利用池塘水浸泡上述粉状材料2-3小时,并接受日晒,让硅藻活性泥中的硅藻种质复苏,然后均匀泼洒到池塘中。
3)现场生产问题处理:
①池塘准备:采用紫外线等对池塘进行消毒;
②放水:实行半封闭式的生产管理,避免大排大灌;
③监控:通过监控保证水体的温度适宜硅藻的生长温度,在水中安装旋转的叶轮,转速极低,只需轻轻搅动,使水体能够流动起来即可,以增加水体中氧气,监控水质;
②投放本品:每1米深池塘每亩投入步骤2)产品10KG,以池水的透明度来掌握配合剂的施用量,池水透明度偏高就多施用;偏低就少施用;己达到规范的透明度,就不施用,池水透明度高说明水体中的硅藻含量低。
4)结果:
①定向繁殖硅藻,供对虾摄食。因而,实现了水产原生态养殖的技术路线,规范了池塘生产管理,体现了人对池塘生产管理的主动权。
②降低饲料系数:现有对虾常规投饲养殖,从虾苗进塘之日起,直到收虾日止,都要不间断地天天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为2.20。
而用本发明步骤1)配方的减饲模式养殖,经实验证明,由于定向繁殖了硅藻,利用它的裂变繁殖的特征,养殖体获得了充足的营养供应,因而可在生产前期免喂饲料,中后期减喂饲料,明显地减少了池塘投饲量。对比投饲养殖,本发明饲料系数为0.72。

Claims (6)

1.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10-50米处进行采种,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捞取,是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培育,是采用单种培养方式在培育箱中进行培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常温仓库,温度为8-30℃。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硅藻活性泥。
CN201810513014.1A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7384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3014.1A CN108738470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3014.1A CN108738470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8470A true CN108738470A (zh) 2018-11-06

Family

ID=6400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3014.1A Pending CN108738470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847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5224A (zh) * 2013-01-08 2013-04-03 钦州市虾蟹宝饵料有限公司 一种斑节对虾海水养殖的小新月菱形藻休眠孢子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952A (zh) * 2013-08-12 2013-11-20 钦州市虾蟹宝饵料有限公司 一种刺参海水养殖的咖啡形双眉藻休眠孢子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78155A (ja) * 2013-10-17 2015-04-23 国際石油開発帝石株式会社 藻類の成長促進剤および藻類の増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5224A (zh) * 2013-01-08 2013-04-03 钦州市虾蟹宝饵料有限公司 一种斑节对虾海水养殖的小新月菱形藻休眠孢子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952A (zh) * 2013-08-12 2013-11-20 钦州市虾蟹宝饵料有限公司 一种刺参海水养殖的咖啡形双眉藻休眠孢子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78155A (ja) * 2013-10-17 2015-04-23 国際石油開発帝石株式会社 藻類の成長促進剤および藻類の増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明耀主编: "《生物饵料培养》", 31 October 199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2926A4 (en) A method for culturing Panulirus ornatus in cages of seawater pond
CN103828748B (zh) 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的方法
CN109122531B (zh) 一种鲥鱼的养殖方法
EP3257372A1 (en) Method for cultivating oysters on land
AU2020103666A4 (en)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rocessing Penaeus vannamei, Carassius auratus and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CN106942226A (zh) 促进虾、蟹塘中水草和有益藻类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1401558B (zh) 一种原生态饲养野生黄河鲶鱼、鲤鱼的方法
Soundarapandian et al.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CN103004662B (zh) 一种利用淡水底栖硅藻培育泥鳅水花苗的方法
CN112931328B (zh) 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阶段性低比重海水养殖方法
CN103005224B (zh) 一种斑节对虾海水养殖的小新月菱形藻休眠孢子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0643C (zh) 一种培养新月菱形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N102860273A (zh) 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
CN105766742B (zh) 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
CN10900660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CN109329040A (zh) 一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氨氮生物转化方法
CN113632751B (zh) 一种基于足囊生殖的海蜇苗种生产方法
CN108738470A (zh)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5198B (zh) 一种海马幼苗网箱培育方法
CN111631171B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原理的大规模灰海马的养殖方法
CN111134058B (zh) 一种适用于海湾扇贝的节水育苗方法
CN111423985B (zh) 淡水硅藻培育方法
CN1957685B (zh) 南美白对虾生态繁殖法
CN106954569A (zh) 一种高产零排放的混合养殖方法
JP3465050B2 (ja) Ss型ワムシ耐久卵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