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7024A - 低功率serdes架构和协议 - Google Patents

低功率serdes架构和协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7024A
CN108737024A CN201810333105.7A CN201810333105A CN108737024A CN 108737024 A CN108737024 A CN 108737024A CN 201810333105 A CN201810333105 A CN 201810333105A CN 108737024 A CN108737024 A CN 108737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hannel
data flow
channel
training
lo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3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7024B (zh
Inventor
孙俊清
钱浩立
L·C·F·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3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7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79Receiver details
    • H04L7/0087Preprocessing of received signal for synchronisation, e.g. by code conversion, pulse generation or ed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04L1/0063Single parity che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72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multiple lines, e.g. for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01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 H04L25/0311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non-adaptive, i.e. not adjustable, manually adjustable, or adjustable only during the reception of special signals
    • H04L25/0314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non-adaptive, i.e. not adjustable, manually adjustable, or adjustable only during the reception of special signals with a recursiv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14Channel dividing arrangements, i.e. in which a single bit stream is divided between several baseband channels and reassembled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4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self-synchronising codes, e.g. split-phas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6Channel splitting in point-to-point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功率SERDES架构和协议。一种说明性多通道通信方法包括:(a)在不同的接收信道上接收接收信号;(b)将所述接收信号中的每一个转换成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通道,其中所述转换包括解调和误差测量;(c)部分地基于所述误差测量来确定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d)检测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中的对准标记;(e)在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中的所述对准标记中或其附近提取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f)使用所述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来调整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系数;(g)周期性地将对准标记插入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中,其中所述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对准标记中或者被插入到所述对准标记附近;以及(h)将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每个通道变换成发射信号,其中所述变换包括调制和应用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

Description

低功率SERDES架构和协议
背景技术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协会出版了以太网IEEE标准IEEE Std 802.3-2015,这对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熟悉的。该标准为通过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光纤电缆和电子背板以各种信道(channel)信号星座提供1Mb/s至100Gb/s的选定速度的局域网(LAN)操作的通用介质访问控制规范。随着对数据速率不断提高的持续要求,即使在均衡器被迫运行更高的符号速率时,对标准的扩展必须考虑到信道衰减和扩散的增加到接收机的功耗和功耗预期会达到禁止水平的点。不同的体系结构可以被需要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文公开了具有支持通信协议的低功率串行器-解串器(SerDes)架构,以与正在进行的多通道通信同时提供适配均衡。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方法包括:(a)在不同的接收信道上接收接收信号;(b)将接收信号中的每一个转换为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通道,其中,所述转换包括解调和误差测量;(c)至少部分地基于误差测量确定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d)检测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e)从多通道接收数据流提取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所述适配信息被包括在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中或与所述对准标记附近;(f)使用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调整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g)在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周期性地插入对准标记,其中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被包括在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中或被插入所述对准标记附近;(h)将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每个通道变换为发射信号,其中,所述变换包括调制并且进一步包括应用本地预均衡滤波器;以及(i)在不同的发射信道上发射发射信号。
在另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收发器包括:多个接收机、一个或多个适配模块、对准检测模块、一个或多个提取模块、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对准标记插入模块和多个发射机。该多个接收机中的每一个接收并解调来自对应接收信道的接收信号,以提供对应于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一个通道的数据流。该一个或多个适配模块从接收信号导出误差测量,并且响应地确定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对准标记检测模块检测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该一个或多个提取模块从多通道接收数据流提取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所述适配信息被包括在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中或在所述对准标记附近。该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使用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来更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系数。对准标记插入模块周期性地将对准标记插入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其中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被包括在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中或者被插入到对准标记附近。该多个发射机中的每一个调制对应于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一个通道的数据流,并且应用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中的一个以向对应的发射信道提供发射信号。
前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实现,并且可以以任何合适的组合来用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来实现:(1)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和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各自识别至少一个滤波器系数和要被应用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滤波器系数的变化。(2)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的状态的字段,并且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远程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的状态的字段。(3)所述转换包括应用前向纠错(FEC)解码器,并且所述变换包括在所述调制之前将FEC编码器应用于多通道发射数据流。(4)多通道发射数据流和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每个通道包括适配信息。(5)多通道发射数据流和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中只有一个通道包括适配信息。(6)本地适配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冗余副本与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每个对准标记相关联。(7)利用相对于用于传送用户数据的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符号集具有增加的最小距离和/或增加的符号周期的符号集来调制本地适配信息。(8)本地预均衡滤波器有多于四个的抽头(tap)。(9)在所述接收和发射之前,该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操作在每个发射信道上独立地执行预均衡滤波器训练:(a)获得接收训练信号;(b)将接收训练信号转换为接收训练帧的序列,其中所述转换接收训练信号包括解调和训练误差测量;(c)从每个接收训练帧中的控制字段提取本地预均衡器滤波器训练信息;(d)使用本地预均衡器滤波器训练信息来调整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e)至少部分地基于训练误差测量来确定远程预均衡器训练信息;(f)生成发射训练帧的序列,每个发射训练帧包括控制字段和训练模式,控制字段包括远程预均衡器训练信息;(g)将发射训练帧的序列变换成发射训练信号,其中所述变换序列包括调制并进一步包括应用本地预均衡滤波器;和(h)发送发射训练信号。(10)每个接收训练帧和每个发射训练帧中的控制字段的系数选择部分足够宽以识别至少64个系数。(11)对来自多个接收机的数据流解码以提供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前向纠错(FEC)解码器。(12)对多通道发射数据流进行编码以将所述数据流提供给多个发射机以用于调制的FEC编码器。(13)该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在发送和接收传送多通道发射和接收数据流的发射和接收信号之前在每个发射信道上实现独立的训练阶段。(14)在训练阶段期间,该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生成发射训练帧的序列,每个训练帧序列包括控制字段和训练模式,控制字段包括远程预均衡器训练信息。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说明性通信网络。
图2是点对点多通道通信链路模型的图。
图3是说明性点对点通信链路的框图。
图4是说明性多通道收发器中的发射链的框图。
图5是说明性多通道收发器中的接收链的框图。
图6A-6C示出说明性训练帧的字段。
图7示出在说明性多通道数据流中的对准标记。
图8是说明性多通道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然而,应理解,附图和详细说明中所给出的特定实施例不限制本公开。相反,它们为普通技术人员提供用于辨别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替代形式、等效物和修改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在其进行操作的较大环境的上下文中进行最佳理解。因此,图1示出了说明性通信网络100,其包括经由路由网络106耦合的移动设备102和计算机系统104A-C。路由网络106可以是或者包括例如互联网、广域网或局域网。在图1中,路由网络106包括设备项目108的网络,诸如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项目108经由在各个网络部件之间传输数据的点对点通信链路110互相连接,并且连接至计算机系统104A-C。网络106中的至少一些链路110是高速多通道链路,诸如以10Gb/s或更高符合IEEE标准802.3-2015(或更高版本)操作的以太网链路。
图2示出了根据开放系统互连的ISO/IEC模型(见ISO/IEC7498-1:1994.1)操作的两个节点202、204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链路以在由发射和接收信道206表示的物理介质上通信。互连参考模型采用具有定义的功能和接口的层的层次结构,以促进由不同团队或供应商对兼容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虽然这不是要求,但预期分层结构中的较高层主要由在可编程处理器上操作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而较低层可以作为专用硬件来实现。
应用层208是模型中的最上层,并且它表示在不同系统(例如,设备108)上操作的用户应用或其他软件,其需要用于传递消息或数据的设施。表示层210向这样的应用提供一组应用编程接口(API),其提供形式语法以及用于数据转换(例如,压缩)的服务,建立通信会话,无连接通信模式以及协商以使应用软件能够识别可用的服务选项并从中选择。会话层212提供协调数据交换的服务,包括:会话同步、令牌管理、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实现以及建立、管理和释放会话连接。在无连接模式下,会话层可以仅仅映射在会话地址和传输地址之间。
传输层214为多路复用、端到端序列控制、错误检测、分段、阻塞、级联、各个连接上的流量控制(包括挂起/恢复),以及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规范提供服务。传输层214的重点是端到端性能/行为。网络层216提供路由服务,确定用于进行端到端连接的链路,并在必要时充当中继服务以将这些链路耦合在一起。数据链路层218用作到物理连接的接口,提供跨物理连接的定界、同步、序列和流量控制。可以检测并可选地校正跨物理连接发生的错误。物理层222提供机械、电、功能和程序手段来激活、维持和去激活信道206,并使用信道206用于在物理介质上的比特传输。
数据链路层218和物理层222被IEEE标准802.3-2015稍微细分和修改,IEEE标准802.3-2015在数据链路层218中提供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220以定义与物理层222的接口,包括帧结构和传输语法。在物理层222内,该标准提供了各种可能的细分,诸如图2中所示的细分,其包括可选的调解子层224、物理编码子层(PCS)226、前向纠错(FEC)子层228、物理媒体附件(PMA)子层230、物理媒体从属(PMD)子层232和自动协商(AN)子层234。
可选的调解子层224仅映射在为MAC子层220和PCS子层226定义的接口之间。PCS子层226提供加扰/解扰、数据编码/解码(具有能够实现时钟恢复和位错误检测的传输码)、块和符号重新分配、对准标记插入/移除以及块级别通道同步和抗扭斜(deskew)。FEC子层228提供例如Reed-Solomon编码/解码,其分布具有跨通道的受控冗余性的数据块以实现纠错。
PMA子层230提供通道重新映射、符号编码/解码、成帧和八位字节/符号同步。PMD子层232指定发射/接收的信道信号与对应的比特(或数字符号)流之间的收发器转换。AN子层234实现通信信道206的初始启动,在进入正常操作阶段之前进行自动协商阶段和链路训练阶段。自动协商阶段使端节点能够交换关于其能力的信息,并且训练阶段使得端节点能够以对抗信道非理想性的方式适配发射侧和接收侧均衡滤波器两者。在实践中,FEC、PMA、PMD和AN子层可以紧密结合,使得他们的描述不确定,可能使他们更适当地被视为一个组合的子层。
关于子层的操作的更多信息以及节点和通信介质之间的连接的电气和物理规格(例如,管脚布局、线路阻抗、信号电压和时序),通信介质的布置(例如,网络拓扑结构)以及通信介质本身的电气和物理规格(例如,铜缆或光纤电缆中的导体排列、衰减限制、传播延迟、信号歪斜)可以在标准中找到。以下讨论集中于特定于本公开的修改。
图3提供了可以实现数据链路层218和物理层222的节点202、204的那些部分的框图。用于多个发射和接收信道的收发器302耦合到主机接口304。收发器302和主机接口304可以是例如耦合到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交换机或其他联网电子系统的I/O总线的网络接口外围设备的一部分。主机接口304可以将MAC子层、可选的调解子层、PCS子层以及FEC、PMA和PMD子层的元素实现为专用电路以实现高速率处理和数据传输。所示出的收发器302包括多对接收机306和发射机308,每一对耦合到两个单向信道(接收信道和发射信道)以实现多通道物理连接的一个通道。因此,物理连接从每个节点接受表示多通道发射流的发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到另一个节点,将它们作为表示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接收信号传递。由于物理信道引入噪声、衰减和信号分散,接收信号可能会降级。
图4和图5提供PCS下方子层中说明性发射和接收链的更详细框图。图4中的发射链接受来自PCS的四个数据流。根据该标准,PCS数据流使用提供DC平衡并启用定时恢复的传输代码进行编码。PCS数据流还包括用于使数据流彼此同步的对准标记。一旦数据流被对准,对准标记移除模块402就从PCS数据流中移除对准标记,但将它们传递到下游对准标记插入模块406。代码转换模块404将传输代码从64b/66b代码修改为更适合与FEC方案一起使用的256b/257b代码。在这个过程中,四个PCS数据流被转换成只有两个通道的多通道发射数据流。
先前提到的对准标记插入模块406补偿代码转换模块404的操作,以在创建对准标记块702(参考下面的图7描述)的过程中将先前移除的对准标记重新插入到其期望的位置并且以其期望的序列。如下面进一步讨论的,重新插入的对准标记可以用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来增强。
多通道数据流的块(包括对准标记块)被提供给Reed-Solomon(RS)编码器模块408,其引入受控冗余以实现符号错误的下游校正。值得注意的是,编码器模块408可以通过向多通道数据流添加冗余信息(所谓的“奇偶校验”信息)而操作,同时另外保留原始数据流,使得在编码模块之前插入的对准标记可以保留在来自编码器模块的输出数据流中。
符号分配模块410跨多个传输通道分配代码字符号,每个通道指向相应的发射机。在正常操作期间,多路复用器412A、412B将编码的数据流转发到串行器模块414A、414B。(在自动协商和训练阶段,多路复用器向串行器提供协商和训练数据流。)串行器414A、414B各自接受发射数据块流并将该块流转换为(更高速率)信道符号流。例如,在4-PAM信号星座中,每个串行器可以产生两位符号的流。
通过预均衡器模块416A、416B对每个信道符号流进行滤波以产生发射信号,该发射信号被驱动器418A、418B放大并提供给发射信道。预均衡器模块补偿至少一些信道离散,从而减少或消除对接收机侧均衡的需要。这种预均衡可以是有利的,因为它避免了经常与接收机侧均衡相关的噪声增强,并且能够以减小的位宽实现数字滤波。通过需要较不复杂的滤波器,比特宽度的降低直接降低了功耗,但是可以通过避免更复杂的滤波器在所需带宽下操作所需的并行化来进一步降低功耗。然而,预均衡通常需要了解信道。
在进行初始自动协商阶段之后,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420A、B操作以表征信道。在自动协商阶段期间,至少一个训练控制器生成将本地节点的能力传送到远程节点,并协商以选择要被用于后续通信的特征组合的自动协商帧序列。当自动协商阶段完成时,每个训练控制器生成训练帧序列,使得在每个通道上独立进行训练。
现在参考图6A-6C描述说明性训练帧602。训练帧602以指示训练帧开始的帧标记604开始。帧标记604之后是系数更新字段606、状态报告字段608和训练模式610。与提供频谱密集信道符号序列以促进训练的训练模式不同,在前的字段使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发送,以促进定时恢复并确保可靠的通信,即使用未经训练的均衡器也是如此。
图6B示出说明性系数更新字段606,其具有两位请求字段612以指示选择的系数是否应被递增、递减、维持在当前值或禁用;六位选择字段614,用于选择多达64个预均衡器系数中的一个;两位调制字段616,用于选择期望的调制方案(例如,具有或不具有预编码的2-PAM,4-PAM);一位滤波器长度字段618,用于指示预均衡滤波器应该是短的(不超过四个系数)还是长的(多于四个系数);以及两位初始化请求字段620,用于选择预编程的一组预均衡系数值。未标记的字段可以保留以供将来使用。训练控制器可以使用系数更新字段606来传送反向信道信息,即对远程发射机的预均衡滤波器系数的调整。
图6C示出说明性状态报告字段608,其具有三位系数状态字段622以报告系数的成功更新,不成功的更新或错误状况(例如,不支持的系数,达到最大电压或系数限制);一位和五位(总共六位)系数选择回送(echo)字段624以回送来自远程节点的系数选择;一位初始条件状态字段626,用于将系数值的成功或不成功设置报告给初始的一组预编程值;一位锁定状态字段628,用于指示接收机是否已实现帧锁定;调制状态字段630,用于报告发射机正在采用哪个调制方案;以及一位接收机准备好字段(ready field)632,用于指示本地节点是否已完成训练并准备好开始数据传输。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可以使用状态报告字段608以将确认和其他本地状态信息传送到远程节点。
返回图4,该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420A、B接收由接收机从接收的数据流中提取的反向信道信息,并使用反向信道信息来调整预均衡滤波器的系数。控制器还接收“本地信息”,其包括本地生成的信息,用于适配远程节点中的预均衡滤波器的系数。基于该信息,控制器填充训练帧的系数选择字段614和请求字段612以向远程节点提供反向信道信息。由于仅在训练阶段期间采用训练帧,并且因为可能期望在正常操作期间继续更新预均衡滤波器,所以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420可以在正常操作期间在由模块406插入的对准标记中或与由模块406插入的对准标记一起包括类似的反向信道信息。
图7示出了具有由模块402移除的四个PCS数据流对准标记704、706、708、710的说明性对准标记块702,它们的内容在双通道对准标记块702内被保存和对准。因为66位标记不自然地与10位RS码符号对准,所以标记710的一部分可以从位置712摘录并用于实现通道0中的符号对准。可以添加1位填补714以使对准标记的集合高达257位(传输代码的字长)。
尽管每个对准标记包括优选地由插入模块406保存的交叉位奇偶校验字段,然而模块可以对对准标记进行某些调整,例如通过针对标记704和706两者使用相同的通道专用标记模式来简化在接收机处对准通道的过程。尽管对准标记708、710理论上可以用于使处理更稳健,但除了传送它们的交叉位奇偶校验字段的内容之外,它们的存在可能是不必要的。由于标记708、710的通道专用模式是已知的且可能未被使用,因此可以省略这样的模式的一部分以为反向信道信息腾出空间。替代地,可以在对准标记块702中留出一个或多个其他字段716以传送反向信道信息。标记块的剩余部分718可以用于传送数据,或替代地,可以由预定义的填充模式占据。
如同训练帧一样,对准标记的一个或多个反向信道信息字段可以提供用于选择预均衡滤波器系数的六位字段;用于指定所选系数应该被递增、递减、维持或禁用的两位字段;以及可能用于指示反向信道信息字段是否包含有效命令或应该被忽略的一位字段。一个或多个反向信道信息字段可以进一步提供状态报告,其具有用于回送滤波器系数选择的六位字段;用于指示系数是否已被更新,未更新,处于其极限或不被支持的两位字段;以及可能用于指示接收机已经获得通道对准上的锁定的1位字段。
与训练帧一样,对准标记的反向信道信息字段可以通过使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进行编码以确保可靠传递。另外地或替代地,可以通过使用其他技术增强反向信道信息字段传递的可靠性。例如,反向信道信息字段可以冗余地发送,通过使用该字段的多个副本来启用错误检测以及(对于三个或更多个副本)基于投票的错误校正。(应注意,符合标准的对准标记可以包括每个元素的按位反转(bitwise-inverted)复制,其可以扩展为包括反向信道信息字段。)奇偶校验检查或短FEC代码还可以提供控制的冗余,以实现对位错误的检测和可能的校正。对于省略FEC编码和解码的收发器实施例而言,这种可靠性增强可能是期望的。
已经讨论了在训练和正常操作阶段期间可能用于通信反向信道信息的传输链和字段,现在我们转向说明性接收链的操作,诸如图5中所示的。接收链从不同接收信道(由通道0-rx和通道1-rx指示)获得模拟电信号。如果物理介质是电气总线或电缆,则这些可以直接从电导体获得,或者如果物理介质是无线的,则这些可以经由转换器间接获得。低噪声放大器(LNA)502A、B各自提供高输入阻抗以最小化信道负载并放大接收信号以驱动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CTLE)滤波器504A、B的输入。
CTLE滤波器504A、B提供连续时间滤波以按适配方式整形接收信号频谱,以减小信道脉冲响应的长度,同时最小化前导码间干扰(ISI)。判决反馈均衡器(DFE)506A、B对经滤波的信号进行操作以校正尾随ISI并检测每个发射的信道比特或符号,由此产生解调的数字数据流。一些实施例采用过采样。时钟恢复和适配模块508A、B从DFE的判决元件的输入和/或输出导出采样时钟信号,并将其提供回DFE以控制符号检测的时序。适配模块508A、B进一步导出DFE判决元件的输入相对于输出或(在训练阶段期间)已知的训练模式的误差信号,并且使用误差信号来适配一个或多个DFE系数和CTLE滤波器的响应。适配模块还进一步使用误差信号来生成“本地信息”,即用于远程预均衡器的适配信息。这个本地信息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420(图4)。
解串器508A、B将数字数据流比特或符号分组为块,以使得能够使用较低的时钟速率用于随后的芯片上操作。在训练操作期间,解串器输出仅由反向信道信息提取模块526A、B处理,其提取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和状态报告信息并将它们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420。
在正常操作期间,来自解串器的接收数据流由FEC通道抗扭斜模块512对准。如果FEC通道以某种方式被切换,则FEC通道重新排序模块514基于对准标记的内容检测开关并校正开关。RS解码器模块516检测并校正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中的任何符号错误,在解码处理期间去除FEC编码冗余。
对准标记移除模块518移除由模块406插入在发射机处的对准标记,将它们提供给提取模块526A、B和下游对准标记插入模块524。在正常操作期间,提取模块获得在对准标记中或附近传送的反向信道信息并将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420。
代码转换模块520将256b/257b传输代码字转换成四个64b/66b传输代码字的块,并且块分配模块522跨四个PCS通道适当地分配块。考虑代码转换和分配操作,对准标记插入模块524周期性地将对准标记插入到四个通道中的适当位置处。PCS通道被提供给节点的更高层级层,以将传送的数据最终传送到目标应用。
图4-5的说明性发射和接收实施例包括FEC编码和解码。然而,替代实施例可以省略FEC。在这样的替代实施例中,或者甚至在确实采用FEC的实施例中,发射链的对准标记的修改可以在多通道发射数据流已被划分为单独的通道之后(例如恰好在串行器之前)发生;并且接收链的对准标记的修改可以在各个通道被组合成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之前,例如恰好在解串器之后发生。如果收发器(PMD子层)包括对准标记检测/锁定以及修改或提取,则所公开的技术可以完全在收发器内实施并且不需要修改FEC子层。
利用足够长的预均衡滤波器,DFE反馈滤波器可以被保持相当短,例如1或2个抽头,并且即使当信道具有相对较长的信道响应时,预均衡滤波器也可以避免对数字前馈均衡器(FFE)滤波器的任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与此架构相关联的功率节约预期会很大。然而,随着温度变化和信道的总体演进,预均衡滤波器的正在进行的适配(即,在正常操作阶段期间)预期是必要的。
图8是说明性方法的流程图。在框802中,收发器在不同的接收信道上获得接收信号。在框804中,例如利用DFE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以获得误差信号。解调的数据流稍后被组合以形成携带用户数据到目的应用的多通道数据流。在框806中,根据可以在公开文献中找到的任何适用的适配算法从误差信号导出适配信息。适配信息可适用于CTLE滤波器、可能存在的任何FFE滤波器、以及DFE的反馈滤波器(本文中称为“本地”适配信息)以及远程节点的预均衡滤波器(本文中称为“远程”适配信息)。在框808中,将远程适配信息嵌入周期性地插入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中的对准标记的反向信道信息字段中。在框810中,从接收到的对准标记提取反向信道信息字段的内容,产生本地预均衡器的适配信息。在框812中,使用本地适配信息和反向信道信息来调整接收均衡器(CTLE、DFE和FFE,如果有的话)和本地发射预均衡器。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一旦完全了解以上公开内容,则众多其替代形式、等效物和修改方案将变得显而易见。例如,前面的描述建议字段的具体位置和位宽,但是可以采用任何可以标准化和同意的合适的位置和宽度。旨在将权利要求书解释为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代形式、等效物和修改方案。

Claims (20)

1.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包括在收发器中:
在不同的接收信道上接收接收信号;
将所述接收信号中的每一个转换成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通道,其中,所述转换包括解调和误差测量;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误差测量确定远程预均衡适配信息;
通过使用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对准标记来对准所述通道;
从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提取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所述适配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中或在所述对准标记附近;
使用所述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以调整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
周期性地将对准标记插入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其中所述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所述对准标记中或者被插入到所述对准标记附近;
将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每个通道变换成发射信号,其中所述变换包括调制并且进一步包括应用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以及
在不同的发射信道上发射所述发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和所述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各自识别至少一个滤波器系数和要被应用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滤波器系数的变化,并且其中,所述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的状态的字段,并且所述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远程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的状态的字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包括应用前向纠错(FEC)解码器,并且其中,所述变换包括在所述调制之前将FEC编码器应用于多通道发射数据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和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每个通道包括适配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和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中的只有一个通道包括适配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适配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冗余副本与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每个对准标记相关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地适配信息是利用相对于用于传送用户数据的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符号集具有增加的最小距离和/或增加的符号周期的符号集来调制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复制或前向纠错(FEC)编码发射本地适配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和发射之前,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操作在每个发射信道上独立地执行预均衡滤波器训练:
获得接收训练信号;
将所述接收训练信号转换成接收训练帧的序列,其中,所述转换所述接收训练信号包括解调和训练误差测量;
从每个接收训练帧中的控制字段提取本地预均衡器滤波器训练信息;
使用所述本地预均衡器滤波器训练信息来调整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训练误差测量确定远程预均衡器训练信息;
生成发射训练帧的序列,每个发射训练帧包括控制字段和训练模式,所述控制字段包括所述远程预均衡器训练信息;
将所述发射训练帧的序列变换成发射训练信号,其中,所述变换所述序列包括调制并且进一步包括应用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以及
发送所述发射训练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接收训练帧和每个发射训练帧中的所述控制字段的系数选择部分足够宽以识别至少64个系数。
11.一种通信收发器,包括:
多个接收机,每一个接收机接收并解调来自对应接收信道的接收信号,以提供对应于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一个通道的数据流;
一个或多个适配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适配模块从所述接收信号导出误差测量,并且响应地确定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
抗扭斜模块,所述抗扭斜模块使用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的对准标记来对准所述通道;
一个或多个提取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提取模块从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提取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所述适配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所述对准标记中或在所述对准标记附近;
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所述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使用所述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来更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系数;
对准标记插入模块,所述对准标记插入模块周期性地将对准标记插入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每个通道中,其中所述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所述对准标记中或者被插入到所述对准标记附近;
多个发射机,每一个发射机调制对应于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的一个通道的数据流,并且应用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中的一个以向对应的发射信道提供发射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所述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和所述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各自识别至少一个滤波器系数和要被应用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滤波器系数的变化,并且其中,所述远程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本地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的状态的字段,并且所述本地预均衡器适配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远程预均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系数的状态的字段。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进一步包括:
前向纠错(FEC)解码器,所述前向纠错(FEC)解码器对来自所述多个接收机的所述数据流解码以提供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以及
FEC编码器,所述FEC编码器对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进行编码以将所述数据流提供给所述多个发射机以用于调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和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每个通道包括适配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所述多通道发射数据流和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中的只有一个通道包括适配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所述本地适配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冗余副本与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道中的每个对准标记相关联。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所述本地适配信息是利用相对于用于传送用户数据的所述多通道接收数据流的符号集具有增加的最小距离和/或增加的符号周期的符号集来调制的。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其中,冗余地或利用前向纠错(FEC)编码发送本地适配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在传送多通道发射和接收数据流的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之前,在每个发射信道上实现独立的训练阶段,并且其中,在所述训练阶段期间,所述一个或多个训练控制器生成发射训练帧的序列,每个训练帧包括控制字段和训练模式,所述控制字段包括远程预均衡器训练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每个发射训练帧中的所述控制字段的系数选择部分足够宽以识别远程预均衡滤波器的至少64个系数。
CN201810333105.7A 2017-04-13 2018-04-13 多通道通信方法和通信收发器 Active CN108737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87,045 2017-04-13
US15/487,045 US10069660B1 (en) 2017-04-13 2017-04-13 Low power SerDes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024A true CN108737024A (zh) 2018-11-02
CN108737024B CN108737024B (zh) 2021-03-23

Family

ID=6329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3105.7A Active CN108737024B (zh) 2017-04-13 2018-04-13 多通道通信方法和通信收发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9660B1 (zh)
CN (1) CN10873702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7681A (zh) * 2019-03-20 2019-06-28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串化/解串器及高速接口协议交换芯片
CN111082846A (zh) * 2019-11-14 2020-04-28 天津融汇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erdes的一分四中继器使用方法
CN112217755A (zh) * 2019-07-11 2021-01-12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的纠错的并行信道偏斜
US11032103B2 (en) 2017-03-08 2021-06-08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thernet link exten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346925A (zh) * 2020-03-01 2021-09-03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米100Gbps铜线以太网电缆
US11356302B1 (en) 2020-11-30 2022-06-07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qualizer training during link speed negotiation
US11424968B1 (en) 2021-06-10 2022-08-23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Retimer training during link speed negotiation and link training
US11451262B1 (en) 2021-03-05 2022-09-20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Spread spectrum clock conver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09214B1 (en) * 2017-08-09 2018-06-26 Inphi Corporation Multiplexers with protection switching
US11153191B2 (en) * 2018-01-19 2021-10-19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timestamping with error correction
US11265096B2 (en) 2019-05-13 2022-03-01 Intel Corporation High accuracy time stamping for multi-lane ports
CN112039629B (zh) 2019-06-04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3783657A (zh) * 2019-12-06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171815B2 (en) * 2020-01-21 2021-11-09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Digital equalizer with overlappable filter taps
US10880130B1 (en) 2020-03-30 2020-12-29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SerDes equalization for short, reflective channel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6753A1 (en) * 2003-02-12 2009-04-02 Martin Lu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ploiting spare link bandwidth in a multila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8488729B1 (en) * 2010-09-10 2013-07-16 Altera Corporation Deskew across high speed data lanes
CN106411322A (zh) * 2016-11-04 2017-02-15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erDes技术串行通信系统的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17286A (ko) * 2010-08-18 2012-02-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얼라인먼트 장치 및 방법
US9252968B2 (en) 2012-06-22 2016-02-02 Intel Corporation Link training and training frame for 100GBPS ethernet
US9338261B2 (en) 2012-09-24 2016-05-1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apid PMA alignment in 100GBASE-KP4
US9112722B2 (en) 2012-11-29 2015-08-18 Intel Corporation PMA-size training frame for 100GBASE-KP4
US9264270B2 (en) * 2013-06-27 2016-02-16 Intel Corporation Transition time measurement of PAM4 transmitters
US9385859B2 (en) * 2013-12-27 2016-07-05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ulti-lane serial data link receiver and method thereof
US10432337B2 (en) * 2015-05-15 2019-10-01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imestamping of data packe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6753A1 (en) * 2003-02-12 2009-04-02 Martin Lu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ploiting spare link bandwidth in a multila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8488729B1 (en) * 2010-09-10 2013-07-16 Altera Corporation Deskew across high speed data lanes
CN106411322A (zh) * 2016-11-04 2017-02-15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erDes技术串行通信系统的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2103B2 (en) 2017-03-08 2021-06-08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thernet link exten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947681A (zh) * 2019-03-20 2019-06-28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串化/解串器及高速接口协议交换芯片
CN112217755A (zh) * 2019-07-11 2021-01-12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的纠错的并行信道偏斜
CN112217755B (zh) * 2019-07-11 2023-11-03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的纠错的并行信道偏斜
CN111082846A (zh) * 2019-11-14 2020-04-28 天津融汇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erdes的一分四中继器使用方法
CN111082846B (zh) * 2019-11-14 2022-03-11 天津融汇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erdes的一分四中继器使用方法
CN113346925A (zh) * 2020-03-01 2021-09-03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米100Gbps铜线以太网电缆
CN113346925B (zh) * 2020-03-01 2022-11-18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有源以太网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US11356302B1 (en) 2020-11-30 2022-06-07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qualizer training during link speed negotiation
US11451262B1 (en) 2021-03-05 2022-09-20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Spread spectrum clock converter
US11424968B1 (en) 2021-06-10 2022-08-23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Retimer training during link speed negotiation and link trai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69660B1 (en) 2018-09-04
CN108737024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024A (zh) 低功率serdes架构和协议
CN109286416A (zh) 具有隐藏的反向信道协议的SerDes架构
US11032111B2 (en) Serdes pre-equalizer having adaptable preset coefficient registers
US20210243050A1 (en) Ethernet link exten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1150508B (zh) 一种有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US11018709B2 (en) Active 1:N breakout cable
KR100920186B1 (ko) 확장된 범위 이더넷 링크 디스커버리 시그널링을 위한 방법및 시스템
US11012252B2 (en) Active ethernet cable
US7823041B2 (en) Techniques for decoding information from signals received over multiple channels
KR101717296B1 (ko) 선택적 레인 운용을 위한 이더넷 장치 및 방법
US8594125B1 (en) Inverse multiplexing using transcoding and frame alignment markers
US6618392B1 (en) Network transceiver using signal detect input to control modes of operation
US7729416B2 (en) 1000Base-T transmission over 2-pair
US1014850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thernet transceiver rate control
CN109274392B (zh) 用于执行串行器-并行器通信的网络装置
CN109257142B (zh) 用于执行连续或周期性链路训练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US20190020511A1 (en) High-speed interconnect solutions with support for continuous time in-band back channel communication and proprietary communication speeds
WO2019139592A1 (en) Serdes systems and methods having an indirect backchannel
US11218186B2 (en) 10-meter 100 Gbps copper wire ethernet cable
US10715356B2 (en) High-speed interconnect solutions with support for secondary continuous time in-band back channel communication for simplex retimer solutions
US739739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eaking repetitive patterns to reduce transmission errors
US20230394003A1 (en) Active cable with remote end control access
US887359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ding a low data rate data channel to a 100Base-T ethernet li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