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2515A - 实验室用瓶架 - Google Patents

实验室用瓶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2515A
CN108722515A CN201711406557.5A CN201711406557A CN108722515A CN 108722515 A CN108722515 A CN 108722515A CN 201711406557 A CN201711406557 A CN 201711406557A CN 108722515 A CN108722515 A CN 108722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lower layer
laboratory
middle level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65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2515B (zh
Inventor
曾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ngbaiy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2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2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2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2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瓶架,其包括多组限位组件、支撑件以及与支撑件固接并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瓶颈卡板、中层挡板、下层挡板和底托板;各组限位组件包括依次对应设于上瓶颈卡板的上瓶颈卡口、设于中层挡板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于下层挡板的第二限位结构;上瓶颈卡口具有上瓶颈卡口入口处,第一限位结构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位于实验室用瓶的同侧并与第二限位结构相对,且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沿实验室用瓶的径向方向的水平距离小于瓶底部的最大直径。该实验室用瓶架既可以保证实验室用瓶在搬移中和放置中不发生倾倒、而且使用上又简便易行,避免繁琐性的取放操作。

Description

实验室用瓶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实验室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瓶架。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室里,通常有这样一类容器或量具,这类器具的上身或颈部长、底部虽然比上身或颈部宽但是支撑面窄,如容量瓶、烧瓶和量筒等,这种外形特点导致器具的重心不稳,实验操作中容易发生倾倒现象。
以容量瓶为例,容量瓶是一种颈部细长、下部呈梨形的化学实验室常规玻璃器具,该外形特点导致其在受轻微外力作用下即易发生倾倒。而实验室里,实验人员在成批量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和检测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用适当的器具置放和搬移容量瓶,这就要求该器具首先能保证容量瓶在搬移过程中不发生倾倒,其次,不增加实验人员在频繁地放入和取出容量瓶的操作上的复杂性。
而目前实验室多采用盘子、杯子或篮子等搬移容量瓶,稍不小心就会使容量瓶发生倾倒,甚至碰碎,虽然目前实验室里也出现了专用的容量瓶架,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不少容量瓶架,但是,这些容量瓶架归纳起来有两种缺陷:
第一种缺陷是,虽然解决了容量瓶在搬移中易倾倒的问题但增加了容量瓶取放操作的繁琐性,例如,公开号为CN2894832Y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容量瓶架”,其通过活动插板及上下固定板缺口对容量瓶瓶颈固定,以防止容量瓶在搬移中倾倒,此种容量瓶架虽然解决了容量瓶在搬移中发生倾倒的问题,但因为需要临时拆卸和临时安装,给操作带来麻烦,另外,取出插板后,容量瓶在放置过程中仍存在发生倾倒的问题;
第二种缺陷是,虽然容量瓶的取放操作不复杂但是却不能保证容量瓶在搬移中或者是放置中不发生倾倒,例如,公开号为CN204768820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容量瓶架”,该设计依靠L型的瓶颈卡口,即在卡口处设计一个转弯部甚至两个转弯部,目的是防止容量瓶发生水平位移,但事实上该种卡口根本无法保证容量瓶不从卡口入口处向外倾倒,另外,容量瓶瓶颈在进出该种卡口时还要拐弯,给操作也带来些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瓶架,既可以保证实验室用瓶在搬移中和放置中不发生倾倒、而且使用上又简便易行,避免繁琐性的取放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放置的实验室用瓶,该实验室用瓶包括瓶颈部、瓶底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瓶颈部和瓶底部之间的瓶腰部,所述瓶底部的径向截面大于所述瓶颈部的径向截面。该实验室用瓶架包括多组限位组件、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固接并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瓶颈卡板、中层挡板、下层挡板和底托板;各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依次对应设于所述上瓶颈卡板的上瓶颈卡口、设于所述中层挡板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于所述下层挡板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上瓶颈卡口具有上瓶颈卡口入口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上瓶颈卡口入口处位于实验室用瓶的同侧并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对,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沿所述实验室用瓶的径向方向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瓶底部的最大直径。
可选地,所述上瓶颈卡口为直进直出的长条形缺口,其宽度大于瓶颈部的直径、其长度大于瓶底部的最大半径与所述瓶颈部的半径之和。
可选地,所述中层挡板设有中层挡孔,所述中层挡孔具有数个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的中层挡孔孔边缘,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到所述中层挡板板边缘的垂直距离最短,并形成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中层挡孔是数个对应于上瓶颈卡口的圆形、多边形或方弧形孔,其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均分别大于瓶底部的最大直径。
可选地,所述中层挡孔还可以互相打通连成长圆形或长方形的孔。
可选地,所述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所述下层挡孔具有数组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的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和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所述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到所述下层挡板板边缘的垂直距离最短并与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在水平方向沿所述上瓶颈卡口的轴向错开,所述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与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关于所述实验室用瓶的径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形成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下层挡孔是数个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的圆形、多边形或方弧形孔,其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均分别大于所述瓶底部的最大直径。
可选地,所述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槽,所述下层挡槽具有数个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的下层挡槽槽边缘,所述下层挡槽槽边缘形成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可选地,各组限位组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沿所述实验室用瓶的径向方向的水平距离比瓶底部的最大直径小2~20mm。
可选地,所述上瓶颈卡板与所述中层挡板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层挡板与所述下层挡板之间的距离均分别大于所述瓶底部的最大直径所处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上瓶颈卡板、中层挡板和下层挡板分别在各自的边角位置上灵活增设试管孔;所述上瓶颈卡板在所述上瓶颈卡口背后增设防止瓶塞滑落的瓶塞挡条。
可选地,当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两侧的支撑板,其高度超出所述上瓶颈卡板且具有提手孔;所述瓶塞挡条为两根长条形窄板。
可选地,当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圆形时,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所述实验室用瓶架的中心和周边的支撑柱;所述瓶塞挡条为一环形窄板。
可选地,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
可选地,当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还包括插板,所述支撑板相应设有插孔,所述插板穿过所述插孔并位于所述瓶腰部,所述实验室用瓶架处于倒立状态下,所述插板朝向所述实验室用瓶的一侧边缘与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配合以限制所述实验室用瓶沿其轴向移动。
首先,以保证实验室用瓶在搬移和放置中不发生倾倒为实验室用瓶架的设计中心,并基于不增加实验室用瓶取放操作繁琐性的指导思想,本发明采用上中下三层式围挡实验室用瓶的设计思路,即:首先,在瓶底部最大直径的附近,设置一个下层挡孔,其第二下层挡孔的孔边缘要贴近瓶底部最大直径附近,从而阻止瓶底部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但是无法阻挡实验室用瓶因重心不稳发生的倾倒;然后,在瓶颈部采用最简捷的直进直出的上瓶颈卡口进行上层围挡,此时,上瓶颈卡口入口处就是实验室用瓶发生倾倒的唯一出口,要阻挡实验室用瓶从该上瓶颈卡口入口处向外倾倒,最关键的就是在瓶腰部附近设置一个中层挡孔,并且,对应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的中层挡孔孔边缘要贴近瓶腰部附近,即是说,中层挡孔对瓶腰部的围挡作用点集中于瓶腰部的外侧,那么,在增加了中层挡孔后,在中层挡孔和上瓶颈卡口联合围挡下,下层挡孔对瓶底部的围挡作用点就集中于瓶底部的内侧。
为了更直观地描述中层挡孔与下层挡孔的空间位置关系,设定中层挡孔和下层挡孔均为一个封闭的直径相同的圆形孔,则中层挡孔和下层挡孔在对应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的位置分别有一个中层挡孔孔边缘和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因为对应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的中层挡孔孔边缘贴近的是瓶腰部的外侧,而对应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的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贴近的是瓶底部最大直径附近,也就是说,对应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的中层挡孔孔边缘与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在水平方向上是错开的,此种三层式围挡完全可以阻止实验室用瓶向任意方向的倾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实验室用瓶架,采用上瓶颈卡板、中层挡板和下层挡板三层式围挡实验室用瓶的设计思路,并且,上瓶颈卡板采用的是最简捷的直进直出的上瓶颈卡口,经过对上瓶颈卡板、中层挡板和下层挡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空间相对位置的合理设计,从而使本发明得以实现一种既可以保证实验室用瓶在任意搬动中和放置中不发生倾倒、而且使用上又简便易行的实验室用瓶架,实验人员只需用一只手拿着瓶颈部,平移进入上瓶颈卡口,然后向下使瓶底部很顺畅地穿过两层挡孔而落于底托板上,同理,只需用一只手轻轻一瓶颈部,然后平移出上瓶颈卡口,即轻松取出实验室用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上瓶颈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第一种下层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第二种下层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第三种下层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方弧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长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异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放置实验室用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正视图;
图18是容量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清洗实验室用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正视图;
图21是图19中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9中底托板设有排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底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验室用瓶架为圆形时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正视图;
图26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上瓶颈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俯视图;
图30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放置实验室用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0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正视图;
图32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清洗实验室用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的正视图。
附图1-33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板架;11底托板;12支撑件;121提手孔;122插孔;2上瓶颈卡板;21上瓶颈卡口;211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2上瓶颈卡板的试管孔;3中层挡板;31中层挡孔;311中层挡孔孔边缘;32中层挡板的试管孔;4下层挡板;41下层挡孔;411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2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2下层挡板的试管孔;43下层挡槽;431下层挡槽槽边缘;5瓶塞挡条;6容量瓶;61容量瓶颈部;611容量瓶上颈部;62容量瓶腰部;63容量瓶底部;7试管;8插板;9喷水管;d中层挡孔孔边缘和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的水平错开距离;D1容量瓶底部最大直径;D2容量瓶颈部直径;R1容量瓶底部最大半径;R2容量瓶颈部半径;H容量瓶底部最大直径所处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正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放置实验室用瓶,其中,实验室用瓶指的是包括瓶颈部、瓶底部以及连接于瓶颈部和瓶底部之间的瓶腰部,并且瓶底部的直径大于瓶颈部的直径一类的实验室用瓶。此类实验室用瓶主要包括容量瓶、烧瓶、量筒等,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以容量瓶为例,容量瓶是一种瓶颈部细长、瓶底部呈梨形的化学实验室常规玻璃器具,该外形特点导致其在受轻微外力作用下即易发生倾倒。当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放置容量瓶时,其包括:一个板架1、一个上瓶颈卡板2、一个中层挡板3和一个下层挡板4;板架1包括一个底托板11和一个连接底托板11的支撑件12;支撑件12是设置在实验室用瓶架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其高度超出上瓶颈卡板2且具有提手孔121;上瓶颈卡板2、中层挡板3、下层挡板4和底托板11自上而下依次与支撑件12连接。
如图1所示,当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上瓶颈卡板2、中层挡板3、下层挡板4和底托板11均是两个支撑件12之间且互相平行的长方形板。
其中,该实验室用瓶架还设有多组用于限制容量瓶6的位置,避免其沿水平方向发生的移动的限位组件。对该限位组件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制,各限位组件均包括设于上瓶颈卡板2的上瓶颈卡口21,设于中层挡板3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于下层挡板4的第二限位结构,其中,上瓶颈卡口21设有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对容量瓶颈部61进行限位。第一限位机构位于容量瓶腰部62附近,第二限位结构位于容量瓶底部63最大直径的附近。
将容量瓶6放入该实验室用瓶架时,容量瓶颈部61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进入上瓶颈卡口21后,该上瓶颈卡口21的侧壁将限制容量瓶颈部61使其只能沿上瓶颈卡口21的轴向移动,并只能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进出,即该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为容量瓶6发生倾倒的唯一出口。
第一限位结构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位于容量瓶6的同侧,并与第二限位结构相对,则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沿上瓶颈卡口21的轴向设置,并沿容量瓶6的径向方向相对。也就是说,上瓶颈卡口21的内壁和第二限位结构从同侧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位于上瓶颈卡口21和第二限位结构之间的第一限位结构从另一侧对上瓶颈卡口21进行限位,以防止容量瓶6向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发生倾倒。同时,由于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沿上瓶颈卡口21的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容量瓶底部63的最大直径,即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对该容量瓶底部63包围式围挡,以使其位置稳定。此种三层式围挡完全可以阻止该容量瓶6向任意方向发生倾倒。
图3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上瓶颈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第一种下层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第二种下层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第三种下层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方弧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长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设有下层挡孔且中层挡孔为异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上瓶颈卡板2具有数个上瓶颈卡口21,上瓶颈卡口21为直进直出的长条形缺口,其宽度略大于容量瓶颈部直径D2、长度略大于容量瓶底部最大半径R1与容量瓶颈部半径R2之和,一个上瓶颈卡口21具有一个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每个上瓶颈卡口21用于围挡一个容量瓶上颈部611、阻挡容量瓶从上瓶颈卡口处211以外的方向倾倒(请参见图18容量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只要能保证该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能够结合上瓶颈卡口21对放入该实验室用瓶架的容量瓶6进行限位,以避免其发生倾倒即可。具体的,中层挡板3设有中层挡孔31,该中层挡孔31具有数个对应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的中层挡孔孔边缘311,且中层挡孔孔边缘311距中层挡板3的板边缘的垂直距离最短,也就是说,该中层挡孔孔边缘311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位于容量瓶6的同一侧,并形成上述第一限位结构,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
对于中层挡孔31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其设置为分布于中层挡板3的多个圆形孔,此时,中层挡板3设有数个对应于各上瓶颈卡口21的圆形孔,当然也可以将中层挡孔31设置为方弧形孔(见图11)、长圆孔(见图13)等,此时,中层挡孔31的数量均为多个,或者,还可以将中层挡孔31设置为一个,其包括多个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如图15所示,或者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异形结构,即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中层挡孔31,其均设有数个与上瓶颈卡口21对应的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只要中层挡孔孔边缘311能够从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相同的一侧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即可。另外,中层挡孔31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均分别略大于容量瓶底部63的最大直径D1,以在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的过程中,容量瓶6放置稳定。
图4-图7为本实施例中下层挡板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4所示,该下层挡板4设有下层挡孔41,该下层挡孔41具有数组与上瓶颈卡口21对应的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1和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其中,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1到下层挡板4板边缘的垂直距离最短,即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1与中层挡孔孔边缘311位于容量瓶6的同一侧,且二者在水平方向沿上瓶颈卡口21的轴向错开设置,此时,与中层挡孔孔边缘311位于容量瓶6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即形成第二限位结构,并于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即第一限位结构)相对的一侧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
具体的,中层挡孔31和下层挡孔41均为圆形孔,且孔径一致,下层挡孔41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均分别略大于容量瓶底部63最大直径D1(请参见图18),中层挡孔孔边缘311与与其相对应的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1在水平方向上是错开的,且错开方向与上瓶颈卡口21的轴向一致。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与中层挡孔孔边缘311位于容量瓶6的两侧,二者沿上瓶颈卡口21的轴向间的距离小于容量瓶6的最大直径。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当把中层挡孔31垂直投影到下层挡板4时,对应的中层挡孔31和下层挡孔41的轴线不重合,且二者的中心连线与上瓶颈卡口21的轴线平行,此时,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和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1并不重合,而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到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之间的连线要小于容量瓶底部63的最大直径,即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和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能够限制容量瓶6避免其向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倾倒。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中层挡孔31和下层挡孔41孔径也可以设置为不同,在此不做限制。在下层挡板4设有下层挡孔41的基础上,中层挡孔31为方弧形时,二者错开的结构如图10所示;当中层挡孔31为长圆形时,二者错开的结构如图12所示;当中层挡孔31为只具有一个孔结构时,二者错开的结构如图14所示。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下层挡孔41的具体结构也不做限制,如可将其设置为圆形孔、多边形孔或方弧形孔等均可,以保证其能够从与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相对的一侧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即可。该下层挡孔41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均分别略大于容量瓶底部63的最大直径,以在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的过程中,容量瓶6放置稳定。错开设置的结构简单、挡孔加工方便。
另外,如图5-7所示,下层挡板4还设有下层挡槽43,下层挡槽43具有数个与上瓶颈卡口21对应的下层挡槽槽边缘431,此时,该下层挡槽槽边缘431形成上述第二限位结构,并于中层挡孔孔边缘311相对的一侧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具体的,对于下层挡槽43的结构不做限制,该下层挡槽43可设置为沿下层挡板4的边缘设置的U型槽(见图5)、圆形槽(见图6)或半圆形槽(见图7)等均可。该下层挡槽43能够与各种结构的中层挡孔31相结合,以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设置下层挡槽43可减小该下层挡板4的体积,进而降低实验室用瓶架的整体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限位组件中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沿容量瓶6的径向方向的水平距离要小于容量瓶6的最大直径,且差值为2~20mm,如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时,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和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的水平错开距离d在2~20mm范围内。当然,对于具体数值不做限制,具体根据不同规格的容量瓶6进行具体设置,以保证该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能够结合上瓶颈卡口21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实验室用瓶架还包括设于上瓶颈卡板2、中层挡板3和下层挡板4的试管孔,如图所示,上瓶颈卡板的试管孔22、中层挡板的试管孔32和下层挡板的试管孔42分别一一对应。其中,该试管孔的位置灵活设置于该实验室用瓶架的边角位置,用于放置试验过程中用到的试管7,充分利用该实验室用瓶架的空间,增加该实验室用瓶架的使用功能,并可有效使得试验台更整洁。
另外,在上瓶颈卡板2还设有瓶塞挡条5,该瓶塞挡条5位于上瓶颈卡口21的背后,即上瓶颈卡口21远离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的一端,并围合形成放置区域,容量瓶6的瓶塞可临时放置于该放置区域内,该瓶塞挡条5用于防止临时放置的瓶塞发生滚动,进而避免滑落。具体的,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如图1所示,支撑件12为设于实验室用瓶架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并具有提手孔121,以便操作人员通过该提手孔121对该实验室用瓶架进行移动等操作。同时,支撑件12超出上瓶颈卡板2,且瓶塞挡条5为两根长条形窄板,瓶塞挡条5与支撑件12围合形成上述放置区域,以便放置瓶塞等试验过程中用到的小件。相较于仅通过瓶塞挡条5从两侧围合形成的放置区域来说,可从各角度对瓶塞等小件进行拦截,以避免发生掉落。
图16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放置实验室用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正视图。
如图所示,上瓶颈卡板2与中层挡板3之间的距离、中层挡板3与下层挡板4之间的距离均分别大于容量瓶底部63最大直径所处的高度H(请参见图18);实验操作中,只需一只手拿着容量瓶上颈部611,平移进入上瓶颈卡口21,然后向下使容量瓶底部63很顺畅地穿过两层挡孔而落于底托板11上,同理,只需用手轻轻一提容量瓶上颈部611,然后平移出上瓶颈卡口21,即轻松取出容量瓶6。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验室用瓶架,适用于所有规格的容量瓶6,可将其制作成置放同一种规格容量瓶6的实验室用瓶架,也可以制作成置放不同规格容量瓶6的实验室用瓶架,可将其制作成置放单排容量瓶6的实验室用瓶架,也可以制作成置放多排容量瓶6的实验室用瓶架,具体在此不做限制。
图19是图1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清洗实验室用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19的正视图;图21是图19中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19中底托板设有排水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的底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和20所示,该实验室用瓶架还可以用于清洗容量瓶6,该实验室用瓶架还包括插板8,同时,支撑板设有插孔122,插板8穿过支撑板的插孔122并位于中层挡板3的下方,此时,插板8与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分别位于容量瓶腰部62的两侧,当实验室用瓶架处于倒立状态时,容量瓶6也处于倒立状态,此时,插板8朝向容量瓶6的一侧边缘和中层挡孔孔边缘311配合能够限制容量瓶6沿其轴向发生移动,即可有效阻挡容量瓶6发生坠落。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插板8安装后的具体位置并不做限定,该插板8安装后也可以位于中层挡板3的上方或者当中层挡板3为如图15所示的异形结构时,该插板8可沿径向穿过中层挡孔31,并与中层挡板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均可,只要保证插板8安装后与中层挡板3均位于容量瓶腰部62附近,并且能够对容量瓶6进行限位以避免容量瓶6在倒立时发生坠落。
插板8的设置使得在翻转过程中各容量瓶6可稳定放置于实验室用瓶架上,即可以对实验室用瓶架上所有容量瓶6进行同步的加水、倒水、超声,并插入喷水管9自动冲洗。因此,即该实验室用瓶架在具有置放容量瓶6的功能的同时还兼具批量清洗容量瓶6的功能。具体的,通过该实验室用瓶架对容量瓶6进行清洗的使用方法为:将容量瓶6正向放置于实验室用瓶架中(瓶口向上)将插板8从一支撑板的插孔122插入,并从另一支撑板的插孔122穿出,然后将该实验室用瓶架置于超声清洗池中,向容量瓶6中加入洗涤液,超声数分钟后,倒掉容量瓶6中的清洗液;若为手动清洗,则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倒水,重复几次即可;若为自动清洗,则将容量瓶6倒置于带有冲洗喷水管9的架子上,每个容量瓶6内部插入一个喷水管9,完成自动冲洗。
通过该实验室用瓶架同时对多个容量瓶6进行清洗,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独对每个容量瓶6进行手动清洗来说,省时省力且可有效提高清洗效率,并且,相较于市场上的全自动清洗设备来说,该实验室用瓶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
另外,如图21所示,该插板8还设有通水孔,以便清洗水通过。同时,如图22和图23所示,还可将底托板11设有通水孔,以便清洗水通过。当然,本实施例中,对通水孔的设置并不做要求,但设有通水孔的结构在对容量瓶6进行清洗时,便于清洗水通过。
该实验室用瓶架具有置放和清洗两种功能,具体在试验中,利用其置放容量瓶6的功能,而试验结束后,无需将容量瓶6从实验室用瓶架上取出来一个一个单独清洗,安装插板8后,所有容量瓶6在该实验室用瓶架上进行同步的加水、倒水、超声、插入喷水管9自动冲洗,操作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该实验室用瓶架设置为圆形或其它多边形等均可,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图2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验室用瓶架为圆形时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正视图;图26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上瓶颈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下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中层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俯视图;图30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图30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的正视图;图32是图24所示实验室用瓶架用于清洗实验室用瓶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3是图32的正视图。
如图24所示,当该实验室用瓶架为圆形时,其结构与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结构大体相同,支撑件12为设置在实验室用瓶架中心和周边上的支撑柱,且上瓶颈卡板2、中层挡板3、下层挡板4和底托板11为圆形板,瓶塞挡条5为环形窄板,该环形窄板围合形成上述放置区域。而上瓶颈卡板2、中层挡板3和下层挡板4的具体结构,如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设置以及容量瓶6的放置方式等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可将上瓶颈卡板2设置为可沿支撑柱的轴向移动,在用实验室用瓶架执行置放功能时,上瓶颈卡板2置于容量瓶上颈部611,在用实验室用瓶架执行清洗功能时,上瓶颈卡板2可降至容量瓶腰部62附近,当实验室用瓶架处于倒立状态下,容量瓶6也处于倒立状态,此时,上瓶颈卡口21的内壁与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分别贴近容量瓶腰部的两侧,二者配合以限制容量瓶6沿其轴向发生移动,即可有效阻挡容量瓶6发生坠落。
具体的,上瓶颈卡板2可沿支撑柱的轴向移动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如可将其设置为上瓶颈卡板2通过锁紧件与支撑柱固定,松开锁紧件,将上瓶颈卡板2沿支撑柱的轴向移动至所需位置后锁紧该锁紧件以固定上瓶颈卡板2即可。
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实验室用瓶架也兼具置放功能和清洗功能,即在试验过程中,利用其置放容量瓶6的功能,而试验结束后,无需将容量瓶6从实验室用瓶架上取出来一个一个单独清洗,直接将上瓶颈卡板2的位置沿支撑柱的轴向下移至容量瓶腰部62附近使得该上瓶颈卡板2能够和底托板11夹紧容量瓶底部63,然后将该实验室用瓶架置于超声清洗池中,向容量瓶6中加入洗涤液,超声数分钟后,倒掉容量瓶6中的清洗液;若为手动清洗,则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倒水,重复几次即可;若为自动清洗,则将容量瓶6倒置于带有冲洗喷水管9的架子上,每个容量瓶6内部插入一个喷水管9,完成自动冲洗。
上述实施例仅是以实验室用瓶为容量瓶6为例对该实验室用瓶架进行描述,当然,对实验室用瓶不做具体限制,只要是瓶底部的直径大于瓶颈部的直径的实验室用瓶均可。该实验室用瓶架便于对此类实验室用瓶进行稳定的放置,尤其对于如容量瓶6、烧瓶、量筒这类瓶颈部或瓶身较长、而瓶底部支撑面又较窄的实验室用瓶,在放置时其重心不稳容易发生倾倒,该实验室用瓶架可保证此类实验室用瓶放置稳定。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实验室用瓶架,实验室用瓶包括瓶颈部、瓶底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瓶颈部和瓶底部之间的瓶腰部,所述瓶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瓶颈部的直径;
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用瓶架包括多组限位组件、支撑件(12)以及与所述支撑件(12)固接并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瓶颈卡板(2)、中层挡板(3)、下层挡板(4)和底托板(11);
各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依次对应设于所述上瓶颈卡板(2)的上瓶颈卡口(21)、设于所述中层挡板(3)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于所述下层挡板(4)的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上瓶颈卡口(21)具有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上瓶颈卡口入口处(211)位于所述实验室用瓶的同侧并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对,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沿所述实验室用瓶的径向方向的水平距离小于瓶底部的最大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颈卡口(21)为直进直出的长条形缺口,其宽度大于瓶颈部的直径、其长度大于瓶底部的最大半径与所述实验室用瓶颈部的半径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挡板(3)设有中层挡孔(31),所述中层挡孔(31)具有数个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21)的中层挡孔孔边缘(311),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到所述中层挡板(3)板边缘的垂直距离最短,并形成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挡孔(31)是数个对应于上瓶颈卡口(21)的圆形、多边形或方弧形孔,其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均分别大于所述瓶底部的最大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挡孔(31)为互相打通连成长圆形或长方形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挡板(4)设有下层挡孔(41),所述下层挡孔(41)具有数组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21)的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1)和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所述第一下层挡孔孔边缘(411)到所述下层挡板(4)板边缘的垂直距离最短并与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在水平方向沿所述上瓶颈卡口(21)的轴向错开,所述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与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311)关于所述实验室用瓶的径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层挡孔孔边缘(412)形成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挡孔(41)是数个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21)的圆形、多边形或方弧形孔,其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均分别大于所述瓶底部的最大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挡板(4)设有下层挡槽(43),所述下层挡槽(43)具有数个对应于所述上瓶颈卡口(21)的下层挡槽槽边缘(431),所述下层挡槽槽边缘(431)形成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各组限位组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沿所述实验室用瓶的径向方向的水平距离比所述瓶底部的最大直径小2~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颈卡板(2)与所述中层挡板(3)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层挡板(3)与所述下层挡板(4)之间的距离均分别大于所述瓶底部的最大直径所处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颈卡板(2)、中层挡板(3)和下层挡板(4)分别在各自的边角位置上灵活增设试管孔;所述上瓶颈卡板(2)在所述上瓶颈卡口(21)背后增设防止瓶塞滑落的瓶塞挡条(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所述支撑件(12)为设置在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两侧的支撑板,其高度超出所述上瓶颈卡板(2)且具有提手孔(121);所述瓶塞挡条(5)为两根长条形窄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圆形时,所述支撑件(12)为设置在所述实验室用瓶架的中心和周边的支撑柱;所述瓶塞挡条(5)为一环形窄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实验室用瓶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验室用瓶架为长方形时,还包括插板(8),所述支撑板相应设有插孔(122),所述插板(8)穿过所述插孔(122)并位于所述实验室用瓶腰部,所述实验室用瓶架处于倒立状态下,所述插板(8)朝向所述实验室用瓶的一侧边缘与所述中层挡孔孔边缘(311)配合以限制所述实验室用瓶沿其轴向移动。
CN201711406557.5A 2017-04-14 2017-12-22 实验室用瓶架 Active CN1087225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95031 2017-04-14
CN201720389503 2017-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2515A true CN108722515A (zh) 2018-11-02
CN108722515B CN108722515B (zh) 2021-05-25

Family

ID=63940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6557.5A Active CN108722515B (zh) 2017-04-14 2017-12-22 实验室用瓶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2251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028A (zh) * 2010-03-09 2010-07-28 端礼钦 实验器皿架
CN203124009U (zh) * 2013-03-08 2013-08-14 潍坊医学院 一种多功能管架
CN204768820U (zh) * 2015-07-14 2015-11-18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容量瓶架
CN206492526U (zh) * 2016-12-27 2017-09-1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容量瓶放置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028A (zh) * 2010-03-09 2010-07-28 端礼钦 实验器皿架
CN203124009U (zh) * 2013-03-08 2013-08-14 潍坊医学院 一种多功能管架
CN204768820U (zh) * 2015-07-14 2015-11-18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容量瓶架
CN206492526U (zh) * 2016-12-27 2017-09-1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容量瓶放置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2515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2515A (zh) 实验室用瓶架
CN210410784U (zh) 一种医学检验移液枪
CN203862262U (zh) 一种实验室玻璃器皿浸泡酸缸
ITMI20030220U1 (it) Supporto portastoviglie per cestello di lavastoviglie
CN104443754B (zh) 洗液桶摆放架
CN212218431U (zh) 一种汽车配件存放架
CN216746383U (zh) 一种菌类称重设备
CN106964620A (zh) 医用空心针和管鞘的清洗及干燥装置
CN215133428U (zh) 一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液快速兑配装置
ITMI20020379U1 (it) Cestello di lavastoviglie provvisto di supporto portaposate
CN209424505U (zh) 一种手工随流孕育装置
CN21214273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药剂科用试管架
CN208206010U (zh) 一种打蛋棒同心检测治具
CN208340625U (zh) 一种防倾倒的超声震荡仪
CN206945677U (zh) 一种生活用水检测设备
CN219648331U (zh) 零件清洗网篮
CN212632748U (zh) 一种沥水防蹭落玻璃容器收纳装置
CN218945108U (zh) 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
CN205797262U (zh) 改进型试剂架
CN206199365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试管架
ITMI990682U1 (it) Cestello per lavastoviglie domestiche con supporto portaposata
CN220729933U (zh) 阻垢测试装置及热水循环阻垢测试装置
CN214402023U (zh) 一种双星盆台
CN214048902U (zh) 立式标本架
CN211085458U (zh) 一种水产用电子天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No. 113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0706-037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angbai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3 111-5 Guanzhu garden, South Bridge, Shibalidi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eng Fanb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