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8272A -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8272A
CN108718272A CN201810441857.5A CN201810441857A CN108718272A CN 108718272 A CN108718272 A CN 108718272A CN 201810441857 A CN201810441857 A CN 201810441857A CN 108718272 A CN108718272 A CN 108718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erver
access
forwarded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18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鸿
徐翠屏
余祥鑫
胡山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418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18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18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8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forward no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2Store and forwar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接入服务器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并根据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消息路由服务器;在不需要时,直接将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在需要时,将待转发消息经消息路由服务器及与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给与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其中,在发送成功后向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由此,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并且在成功发送消息至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后,发送该消息的接入设备可以得到转发成功的返回消息。

Description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网络,而是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在物联网中,通过网络将许多设备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时候无法提供可靠的网络保障。目前,物联网行业主要采用消息队列的发布/订阅模型以解决该问题。
比如,该模型中包括智能手机、发布及订阅服务器及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向发布及订阅服务器订阅主题消息,终端设备向订阅服务器发布主题消息,发布及订阅服务器将接收的消息进行存储,然后将主题消息推送给发送过订阅主题消息的智能手机。上述过程逻辑比较复杂,只能通过主题相互订阅的方式实现,并且无法实现点对点通信;同时,即使发布的消息被智能手机接收,终端设备也无法知道该消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其能够实现点对点的通信,并且在消息被成功转发后,发送待转发消息的接入设备可以获得该消息转发成功的返回消息。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服务器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并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经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设备经第一接入服务器将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
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
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经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及第一接入服务器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装置,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接入设备及消息路由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并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还用于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以通过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装置,应用于消息路由服务器,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与接入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经第一接入服务器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
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以经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
第二转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返回的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以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提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设备。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第一接入设备将待转发消息发送给第一接入服务器,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中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待转发消息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待转发消息后,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经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由此,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并且在成功转发消息至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后,发送该消息的接入设备可以得到转发成功的返回消息。
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是图2中步骤S12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步骤S15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是图5中步骤S11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10-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0-第一接入设备;200-第一接入服务器;300-消息路由服务器;400-第二接入服务器;500-第二接入设备;600-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10-第一接收模块;620-第一转发模块;630-第二接收模块;640-第二转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可以包括多个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多个接入设备及多个接入服务器。该系统可以提供轻量级级的分布式推送服务,并且可以通过平行拓展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即,增加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300的数量)的方式增大系统的处理能力。其中,接入设备可以通过登录直接连接的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与不同接入服务器直接连接的接入设备的数据通信。接入设备还可以通过登录直接连接的接入服务器与连接在同一接入服务器的其他接入设备实现通信。由此,可实现点对点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次消息转发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包括第一接入设备100、第一接入服务器200、消息路由服务器300、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及第二接入设备500。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及第二接入服务器400与图1实线所示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实现点对点通信。或者,在第一接入设备100与图1中虚线所示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连接在同一接入服务器上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实现点对点通信。其中,此处的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第一接入服务器200、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及第二接入设备500是指在一次消息转发过程中的身份不同,当然在其他的消息转发过程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及第二接入设备500对应的实际接入设备可变,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及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对应的实际接入服务器可变,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对应的实际消息路由服务器也可变。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所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中的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所述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下面以一次消息转发的实现过程为例,对消息路由转发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20,第一接入服务器200接收第一接入设备100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并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入设备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通信,因此,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首先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在接收到所述待转发消息后,需要判断与所述待转发消息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是否与自身连接,再进行后续步骤。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中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即目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其中,设备标识码为接入设备的唯一标识,可以是,但不限于,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等。该待转发消息为物联网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中存储有用于记录所连接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的第一路由表,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表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请参照图3,图3是图2中步骤S12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120可以包括子步骤S121、子步骤S122及子步骤S123。
子步骤S121,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根据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进行查找。
当在所述第一路由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执行子步骤S122。当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不能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执行子步骤S123。
子步骤S122,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子步骤S123,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判定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在接收到所述待转发消息后,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进行查找。若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表示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直接连接,即,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及第二接入设备500与同一接入服务器直接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可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直接发送给与所述待转发消息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因此,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若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则可以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若不能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表示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没有与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直接连接,即,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第二接入设备500分别与不同的接入服务器直接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不能直接跟与所述待转发消息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通信,因此,若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则可以判定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以通过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
步骤S130,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路由表还包括与所述设备标识码对应的接入设备的IP地址,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获得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每个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与句柄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句柄可以包括对应的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路由表中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接入设备与第一接入服务器200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示码后,可得到与其对应的目的句柄,然后按照目的句柄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直接发送给与所述目的句柄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
在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判定所述待转发消息已经成功被作为目的接入设备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接收后,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判定所述待转发消息已经成功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返回的接收成功的消息。
步骤S140,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连接的接入服务器不同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则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以经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
步骤S150,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经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并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请参照图4,图4是图2中步骤S15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150可以包括子步骤S151、子步骤S152及子步骤S153。
子步骤S151,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根据所述第三路由表获得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服务器的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中存储有用于记录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与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对应关系的第三路由表。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发送的所述待转发消息后,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在所述第三路由表中进行查找,以得到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服务器的目的IP地址。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根据所述目的接入服务器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作为所述目的接入服务器的第二接入服务器400。
可选地,若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在所述第三路由中不能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表示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不能经一接入服务器与目的接入设备通信,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则通过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可以是一单独的服务器,具有接收消息、处理消息及存储第三路由表等能力。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还可以是由两个通信的服务器组成,其中一个服务器用于存储,比如缓存路由消息,对第三路由报表进行存储;另一个服务器用于接收及处理消息等。
子步骤S152,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根据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在所述第二路由表中进行查找。
子步骤S153,当在所述第二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获得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中存储有用于记录所连接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及IP地址的第二路由表。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在接收到由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发送的所述待转发消息后,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在所述第二路由表中进行查找。若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表示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与目的接入设备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可以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作为目的接入设备的第二接入设备500。
可选地,所述第二路由表与所述第一路由表类似,在所述第二路由表中,每个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与句柄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路由表中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服务器400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在所述第二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示码后,可得到与其对应的目的句柄,然后按照目的句柄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直接发送给与所述目的句柄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
并且,在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接收到所述待转发消息后,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经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及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发送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由此,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点对点通信,并且逻辑简单;同时,在消息转发完成后,若转发成功,则向发送该消息的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若转发失败,则向发送该消息的接入设备返回转发失败的提示消息,从而使得发送该消息的接入设备可以知道消息是否已成功发送至目的接入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所述待转发消息的方式为透传。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可以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及要发送的具体内容。可选地,所述待转发消息格式如下:
Push表示推送,发送方ID即为发送该待转发消息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接收方ID即为接收该待转发消息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以所述消息路由系统包括智能手机、接入服务器1、消息路由服务器、接入服务器2及智能设备为例,app2device可以表示智能手机发送给智能设备,device2app可以表示智能设备发送给智能手机。
在消息转发过程中,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300都不需要考虑content中的内容,只做数据传输的通道。具体的业务参数由接入设备定义,由此在接入设备变化时,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300都不需要参与。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61。
步骤S161,在所述待转发消息不能转发给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因不能查找到目的接入设备或网络中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述待转发消息不能成功给所述第二接入设备500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均会接收到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发送的转发失败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转发失败的提示信息可以是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直接生成的,也可以是由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生成并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的,还可以是由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生成并经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的等。由此,可以确保在整个消息转发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可以得到该消息转发成功或转发失败的转发结果。
请再次参照图5,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62。
步骤S162,在所述系统中有设备退出时,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在所述第三路由表中将与退出设备对应的路由信息删除,以对所述第三路由表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发送待转发消息的接入设备与目的接入设备与不同的接入服务器直接连接时,需要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根据存储的所述第三路由表来进行消息转发。因此,在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中有设备退出时,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退出设备对应的路由信息从所述第三路由表中删除,以保证所述第三路由表中存储的路由信息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的实际情况一致,进一步保证可以对待转发消息进行正常转发。其中,退出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也可以是接入服务器。
比如,若一接入设备要退出,与该接入设备直接连接的接入服务器则向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发送该接入设备要退出的信息,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在接收该信息后,则在所述第三路由表中将与该接入设备对应的所有路由信息均删除。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服务器也可以在自身存储的路由表中将该接入设备对应的路由信息删除。
若一接入服务器退出,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则在第三路由表中将与该接入服务器对应的所有路由信息均删除。其中,若该接入服务器为主动退出,则在退出前将其自身存储的路由表删除;若该接入服务器为被动退出,则在下一次启动后先将其自身存储的路由表删除。
可选地,若有新的设备加入所述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对应地,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则将新加入设备对应的路由信息添加至所述第三路由表中。
请再次参照图5,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10。
步骤S110,所述接入服务器向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发送路由注册信息,以完成路由注册。
请参照图6,图6是图5中步骤S11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110可以包括子步骤S111、子步骤S112、子步骤S113及子步骤S114。
子步骤S111,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接入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
其中,所述登录请求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IP地址。
子步骤S112,所述接入服务器将接收的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IP地址存储在路由表中。
子步骤S113,所述接入服务器将包括有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的路由注册请求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子步骤S114,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所述路由注册请求中的所述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及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存储在所述第三路由表中以完成路由注册。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设备向接入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以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接入服务器之间的长连接。所述接入服务器在接收所述登录请求后,将与所述登录请求相关的该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及IP地址等存储一路由表中,可选地,在该路由表中设备标识码与经所述登录请求获得的句柄一一对应。其中,若接入服务器为第一接入服务器200,该路由表则为第一接入服务器200中的第一路由表;若接入服务器为第二接入服务器400,该路由表则为第二接入服务器400中的第二路由表。
所述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接入设备的登录请求后,向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发送路由注册信息,以完成该接入设备的路由注册。其中,所述路由注册信息中可以包括该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可选地,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可以直接从所述路由注册信息中得到发送该路由注册信息的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也可以在接收所述路由注册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发送该路由注册信息的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由此,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可得到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及对应的所述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并将其存储在所述第三路由表中以完成该接入设备的路由注册。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所述消息路由转发系统10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下面对消息路由转发方法进行阐述。
步骤S210,第一接入设备100经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将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
步骤S220,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400。
步骤S230,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并经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及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后,可以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以通过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进行转发;也可以在判定在第一路由表中不能查找到所述设备标识码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表存储在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中,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所连接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上文在消息路由转发方法中对消息路由服务器300的描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接入设备及消息路由服务器300通信连接。所述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10及第一转发模块620。
第一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100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并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
第一转发模块620,用于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620,还用于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以通过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在消息路由转发方法中对接入服务器的描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9,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应用于消息路由服务器300,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300与接入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包括第二接收模块630及第二转发模块640。
第二接收模块630,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100经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
第二转发模块640,用于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400,以经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500。
第二转发模块64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400返回的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以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200将所述提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0。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消息路由转发装置60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上文在消息路由转发方法中对消息路由服务器300的描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第一接入设备将待转发消息发送给第一接入服务器,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中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待转发消息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待转发消息后,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经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由此,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并且在成功转发消息至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后,发送该消息的接入设备可以得到转发成功的返回消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服务器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并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经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中存储有用于记录所连接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的第一路由表,所述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进行查找;
当在所述第一路由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当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不能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判定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表还包括与所述设备标识码对应的接入设备的IP地址,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获得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中存储有用于记录所连接的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及IP地址的第二路由表,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中存储有用于记录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与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对应关系的第三路由表,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经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包括:
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三路由表获得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服务器的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
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在所述第二路由表中进行查找;
当在所述第二路由表中查找到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时,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获得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接入设备的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入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转发消息不能转发给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时,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失败的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系统中有设备退出时,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在所述第三路由表中将与退出设备对应的路由信息删除,以对所述第三路由表进行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服务器向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发送路由注册信息,以完成路由注册;
所述接入服务器向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发送路由注册信息,以完成路由注册,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接入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登录请求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IP地址;
所述接入服务器将接收的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IP地址存储在路由表中;
所述接入服务器将包括有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的路由注册请求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路由注册请求中的所述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及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存储在所述第三路由表中以完成路由注册。
8.一种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路由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接入设备、接入服务器及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通过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接入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设备经第一接入服务器将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
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
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经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及第一接入服务器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9.一种消息路由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与接入设备及消息路由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并根据所述待转发消息中的目的设备标识码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
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在判定不需要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直接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还用于在判定需要将所述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时,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以通过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并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返回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
10.一种消息路由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路由服务器,所述消息路由服务器与接入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经第一接入服务器发送的待转发消息,其中,所述待转发消息包括目的设备标识码;
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服务器,以经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待转发消息发送给与所述目的设备标识码对应的第二接入设备;
第二转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返回的转发成功的提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以经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提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设备。
CN201810441857.5A 2018-05-10 2018-05-10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718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1857.5A CN108718272A (zh) 2018-05-10 2018-05-10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1857.5A CN108718272A (zh) 2018-05-10 2018-05-10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8272A true CN108718272A (zh) 2018-10-30

Family

ID=6389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1857.5A Pending CN108718272A (zh) 2018-05-10 2018-05-10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1827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316A (zh) * 2003-04-17 2004-10-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层次拓扑结构的消息中间件系统及消息传递方法
CN104980989A (zh) * 2015-04-30 2015-10-14 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376147A (zh) * 2015-12-18 2016-03-02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消息路由寻址方法、接入服务器及系统
WO2017153093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Tridonic Gmbh & Co Kg Building technology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ot-network devices
CN107404512A (zh) * 2016-05-19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订阅方法、资源订阅装置和资源订阅系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316A (zh) * 2003-04-17 2004-10-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层次拓扑结构的消息中间件系统及消息传递方法
CN104980989A (zh) * 2015-04-30 2015-10-14 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376147A (zh) * 2015-12-18 2016-03-02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消息路由寻址方法、接入服务器及系统
WO2017153093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Tridonic Gmbh & Co Kg Building technology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ot-network devices
CN107404512A (zh) * 2016-05-19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订阅方法、资源订阅装置和资源订阅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0896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09023B (zh) 一种建立FCoE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名字服务器和系统
RU2420898C2 (ru) Оптимизация связ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асштабируемых групп одноранговых узлов
CN103339901B (zh) 内容导向网络环境中的终端和中间节点以及终端和中间节点的通信方法
JP4833995B2 (ja) モバイルオンライン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モバイルゲーム端末間の通信方法
EP373491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P2088791B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system capacity
US6694350B2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server, client,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1686141B (zh) 一种实现已读状态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04030A (zh) 用于基于距离的兴趣转发的系统和方法
US10666769B2 (en)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ata link by using relay node
US2023030010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3030072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element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01136943A (zh) 一种实现扩展Diameter协议应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83597A (zh) 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基于sip的即时消息
CN104301287B (zh) 一种多对多会话的实现方法、网络节点、服务器及系统
CN108989218B (zh) 一种基于网络融合架构的数据转发装置及方法
CN101425958A (zh) 一种p2p叠加网中请求应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86641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53799B (zh) 基于可编程数据平面的组播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357329A (zh) 跨idc网络环境下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83628B (zh) 基于dpdk的单向代理方法及系统
CN108718272A (zh)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6846959A (zh) 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消息收发方法及装置
CN116566897A (zh) 一种寻址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31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engda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