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0989A -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0989A
CN104980989A CN201510213900.9A CN201510213900A CN104980989A CN 104980989 A CN104980989 A CN 104980989A CN 201510213900 A CN201510213900 A CN 201510213900A CN 104980989 A CN104980989 A CN 104980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network
business platform
routing node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39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0989B (zh
Inventor
吕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ier Guangk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ier Guangk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139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0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0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如果属于不同路由节点的两个终端设备进行信令转发时,需要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给业务平台,然后业务平台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向其发送响应请求;第二终端向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同时业务平台根据第二终端的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及相关设备,业务平台不需要广播到所有的终端设备;这样提高下行消息的路由效率,节约了系统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机器到机器的通信是指机器之间不需要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数据通信,适用于例如交通控制管理、远程抄表、远程监控、医疗监护、智能家居控制等场景。为了提供机器之间的数据通信,业务提供商向用户侧的机器设备或者设备网关提供一个业务平台,用户侧的机器设备直接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设备网关接入业务平台。该业务平台中的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与用户侧的机器设备或者设备网关中的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建立数据通道进行数据通信。该数据通道例如可以基于IP数据链路。业务平台/机器设备/设备网关中的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通过B接口接受网络服务功能模块或实体的服务,例如网络服务功能模块或实体可以向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提供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进行设备管理等服务。
对于机器设备或者设备网关直接接入业务平台的情况,如果机器设备/设备网关已经注册在业务平台建立A接口。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系统中,通信信息的路由是基于注册关系的,也就是只有机器设备注册到了设备网关或者另一机器设备时,前者发送的消息,会直接发送到后者,而不会发往其他的设备。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几率,上述发送的消息会路由到业务平台。后续业务平台需要向机器设备/设备网关转送消息时,无法基于上述注册关系来来确定消息的下一跳,因为业务平台是不会注册到其他的设备的。
现有技术中,当一个机器设备向另一个机器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时,请求消息到达业务平台之后,业务平台以广播的方式发送探测消息,使得业务平台获得通往另一个机器设备的路径,但是该方法非常消耗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提高下行消息的路由效率,节约系统资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信令转发请求。
可选地,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之前,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查找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可选地,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所述获取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所述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平台,包括: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网络中通过第二网络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平台包括:
信令转发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注册到路由节点;
登记单元:用于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登记到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信令转发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
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在其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所述业务平台更新所述路由表,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信令转发请求。
可选地,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之前,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查找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可选地,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可选地,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路由节点,每一个所述路由节点接收到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时均更新所述路由表,根据所述路由表中的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将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所述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所述获取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路由节点发出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每一个所述路由节点接收业务平台发送的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时均更新所述路由表,根据所述路由表中的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将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所述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平台,包括: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网络中通过第二网络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路由表更新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后,更新路由表;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平台包括:
信令转发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注册到路由节点;
登记单元:用于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登记到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信令转发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由节点,所述节点包括:
设备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注册到所述路由节点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发送至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平台;
路由节点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发送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所述业务平台发送的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时,更新所述路由表;根据所述路由表中的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将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所述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物联网设备间基于注册关系的消息路由的策略下,提高下行消息的路由效率,节约系统资源。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广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令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令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令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具体的应用例中的一种信令转发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具体的应用例中的另一种信令转发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主要用于物联网系统中,属于不同的机器设备之间信令转发,如图1所示为物联网系统的结构图,系统中包括机器设备或设备网管和业务平台,业务提供商向用户侧的机器设备或者设备网关提供一个业务平台,用户侧的机器设备直接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设备网关接入业务平台。该业务平台中的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与用户侧的机器设备或者设备网关中的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通过A接口建立数据通道进行数据通信。该数据通道例如可以基于IP数据链路。业务平台/机器设备/设备网关中的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通过B接口接受网络服务功能模块或实体的服务,例如网络服务功能模块或实体可以向通用业务功能模块或实体提供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进行设备管理等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转发方法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如果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本实施例中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则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业务平台在第二网络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响应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步骤202,业务平台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连接请求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步骤203,业务平台根据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第二终端设备便获取信令转发请求。
可选地,在第二网络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之前还包括:
业务平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信令转发请求,信令转发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
业务平台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查找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可选地,在第二网络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具体包括:
业务平台将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第二网络服务器将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路由节点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路由节点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转发方法,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如果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本实施例中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则方法还包括:
步骤301,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响应请求,响应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步骤302,第二终端设备向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步骤303,第二终端设备获取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获取响应请求,具体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路由节点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路由节点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平台,即图2和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业务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标识存储单元4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42:用于在第二网络中通过第二网络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响应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43: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连接请求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44:用于根据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平台还包括:
信令转发请求接收单元45: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信令转发请求,信令转发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
标识查询单元46:用于查询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接收单元47:用于接收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终端设备向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即图2和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51:用于将终端设备均注册到路由节点,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
登记单元52:用于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登记到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获取单元53:用于获取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54: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信令转发请求获取单元55:用于获取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设备还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56: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终端设备向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如果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本实施例中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则方法还包括:
步骤601,业务平台在第二网络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响应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在其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步骤602,业务平台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连接请求在发往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均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路由节点消息包括: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步骤603,业务平台更新路由表,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便第二终端设备获取信令转发请求。
可选地,在第二网络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之前还包括:
业务平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信令转发请求,信令转发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
业务平台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查找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可选地,在第二网络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具体包括:
业务平台将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第二网络服务器将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
可选地,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业务平台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路由节点,每一个路由节点接收到信令转发请求时均更新路由表,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节点消息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路由节点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路由节点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如果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本实施例中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则方法还包括:
步骤701,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响应请求,响应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步骤702,第二终端设备向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在发往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均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路由节点消息包括: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步骤703,第二终端设备获取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获取响应请求,具体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
可选地,获取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具体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路由节点发出信令转发请求;每一个路由节点接收业务平台发送的信令转发请求时均更新路由表,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节点消息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业务平台,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路由节点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路由节点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其中,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平台,即图6和图7对应实施例中的业务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
标识存储单元8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82:用于在第二网络中通过第二网络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响应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83: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连接请求在发往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均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路由节点消息包括: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路由表更新单元84;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后,更新路由表;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85:用于根据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平台还包括:
信令转发请求接收单元86: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信令转发请求,信令转发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
标识查询单元87:用于查询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接收单元88:用于接收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终端设备向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即图6和图7对应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91:用于将终端设备均注册到路由节点,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
登记单元92:用于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登记到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获取单元93:用于获取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1个或若干个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94: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在发往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均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路由节点消息包括: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信令转发请求获取单元95:用于获取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可选地,设备还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96: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终端设备向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业务平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节点,即图6和图7对应实施例中的路由节点,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节点包括:
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01:用于存储注册到路由节点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标识发送单元102:用于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发送至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103:用于将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响应请求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104:用于将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发送至业务平台;
路由节点消息发送单元105:用于在连接请求在发往业务平台的过程中,发送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至路由表;路由节点消息包括: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106:用于业务平台发送的信令转发请求时,更新路由表;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节点消息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具体的应用例提供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如图11所示,当业务平台IN收到第一终端设备ASN11发往第二终端设备ASN21的请求消息1之后(第一终端设备ASN11发出的请求消息1有可能是经过若干路由节点到达的业务平台IN);
业务平台IN需要去确定如何把上述请求消息1发往第二终端设备ASN21。业务平台IN根据第二终端设备ASN21的标识查找其对应的M2M-EXT-ID;M2M-EXT-ID即为用于IN直接通过底层网络来唤起设备。比如如果ASN与IN的应用层网络断掉(例如Internet网络承载)的情况下,IN可以通过3GPP网络(2G,3G网络)给ASN发信令,指示其去连接IN。而M2M-EXT-ID就是ASN设备在3GPP网络的标识。并通知第二网络的服务器3GPP server需要把M2M-EXI-ID对应的设备发送Device Trigger指令。该指令的目的为请求第二终端设备ASN21向业务平台IN发送请求消息。第二终端设备ASN21收到上述请求消息之后向业务平台IN发送连接请求。上述连接请求消息会记录路由节点信息(有可能经过若干路由节点,仅以MN22代表)。当业务平台IN收到上述连接请求之后提取第二终端设备ASN21到业务平台IN的路由节点信息。然后根据上述路由节点信息转发请求消息1。如此第一终端设备ASN11发出的请求消息就能正确到达第二终端设备ASN21。
本发明具体的应用例提供另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如图12所示,当业务平台IN收到第一终端设备ASN11发往第二终端设备ASN21的请求消息1之后(第一终端设备ASN11发出的请求消息1有可能是经过若干路由节点到达的业务平台IN)
业务平台IN需要去确定如何把上述请求消息1发往第二终端设备ASN21。如果业务平台IN上没有记录到达第二终端设备ASN21的路由信息,则业务平台IN根据第二终端设备ASN21的标识查找其对应的M2M-EXT-ID。通知3GPP server需要把M2M-EXI-ID对应的设备发送Device Trigger指令。该指令的目的为请求第二终端设备ASN21向业务平台IN发送请求消息。第二终端设备ASN21收到上述请求消息之后向业务平台IN发送连接请求。在该请求消息路由过每个路由节点都会根据该消息更新路由表,该路由表记录上述消息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转发地址等。当业务平台IN收到上述连接请求之后更新路由表。然后根据上述路由节点信息转发请求消息1,这样每一个路由节点收到上述请求消息跟可以根据自己的路由表确定下一跳的路由节点位置。如此第一终端设备ASN11发出的请求消息就能正确到达第二终端设备ASN2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5)

1.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信令转发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之前,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查找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5.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获取信令内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所述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8.一种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网络中通过第二网络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信令转发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注册到路由节点;
登记单元:用于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登记到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路径;
信令转发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12.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在其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所述业务平台更新所述路由表,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信令转发请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之前,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查找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网络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网络服务器,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将所述响应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平台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路由节点,每一个所述路由节点接收到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时均更新所述路由表,根据所述路由表中的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将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所述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17.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一网络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业务平台的信令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注册在不同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未注册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路由节点上,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获取信令内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响应请求,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路由节点发出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每一个所述路由节点接收业务平台发送的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时均更新所述路由表,根据所述路由表中的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将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所述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在所述业务平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节点为1个或若干个所述路由节点。
21.一种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或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网络中通过第二网络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路由表更新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后,更新路由表;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节点路径将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信令转发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登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2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注册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注册到路由节点;
登记单元:用于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登记到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经由路由节点发出的响应请求,所述响应请求由业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服务器;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由节点将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发送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信令转发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平台发出的信令转发请求,以便获取信令内容。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在注册过程中或注册完成后,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路由节点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其在第二网络的标识地址均登记到所述业务平台。
25.一种路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
设备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注册到所述路由节点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发送至业务平台;
响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响应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响应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及其在第二网络中的标识地址;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平台;
路由节点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连接请求在发往所述业务平台的过程中,发送当前的路由节点消息至路由表;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包括:所述连接请求的发起方地址、目的地地址和转发地址;
信令转发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所述业务平台发送的所述信令转发请求时,更新所述路由表;根据所述路由表中的所述路由节点消息将所述信令转发请求发送至下一个所述路由节点,直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CN201510213900.9A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4980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3900.9A CN104980989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3900.9A CN104980989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989A true CN104980989A (zh) 2015-10-14
CN104980989B CN104980989B (zh) 2019-02-01

Family

ID=54276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3900.9A Active CN104980989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09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8272A (zh) * 2018-05-10 2018-10-30 星络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2614A2 (en) * 1999-05-28 2002-08-21 Basic Resources, Inc. Wireless network employing node-to-node data messaging
CN102740390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2m系统及其通信方法、m2m平台和终端
CN103298113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d2d通信方法和d2d通信设备
CN103826196A (zh) * 2014-02-13 2014-05-28 南京邮电大学 多源多宿直通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2614A2 (en) * 1999-05-28 2002-08-21 Basic Resources, Inc. Wireless network employing node-to-node data messaging
CN102740390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2m系统及其通信方法、m2m平台和终端
CN103298113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d2d通信方法和d2d通信设备
CN103826196A (zh) * 2014-02-13 2014-05-28 南京邮电大学 多源多宿直通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8272A (zh) * 2018-05-10 2018-10-30 星络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路由转发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989B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131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06031627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utomatically provisioning intelligent network (in) platforms, including home location registers (hlrs), and routing nodes with prepaid mobile subscriber information
US964854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warding data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85557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RU2012152098A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к услуге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ей
CN103095605A (zh) 一种移动物联网中融合路由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724118A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7547346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873009B (zh) 一种ip短消息互通网关的容灾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973555A (zh) 通用路由封装协议隧道建立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200100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4995882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67857A (zh)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66007B (zh) 用于提供racf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10390211B2 (en) Roaming solution
CN102957755B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04980989A (zh) 一种信令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309154B (zh) 报文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传输系统
CN107615238A (zh) 接入本地网络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5591943A (zh) 用户设备进行组播路径追踪的方法及系统
CN1146668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05519187A (zh) 获取系统信息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3167051A (zh) 一种身份位置映射关系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8023801B (zh) 异构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WO2015096008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routing backhaul pack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3

Address after: 100086 room 601-606, level, Pacific International Building, Zhichun Road, Beijing, 106, China

Applicant after: Haier smar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Beijing, Zhichun Road, Zhongguancun, No. 106 crown office building, layer, layer 1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aier Guangke Digital Tech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s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