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9348A -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9348A
CN108709348A CN201810682875.2A CN201810682875A CN108709348A CN 108709348 A CN108709348 A CN 108709348A CN 201810682875 A CN201810682875 A CN 201810682875A CN 108709348 A CN108709348 A CN 108709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heck valve
oil
heat exchang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28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etia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etia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etia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etia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28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093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09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93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9Pumping down refrigerant from one part of the cycl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ycle, e.g. when the cycle is changed from cooling to heating, or before a defrost cycle is star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重换热油分装置,油分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及设置在油分离器外围的外筒,油分离器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油分离器及外筒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第一换热腔由上到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换热器及油分过滤网,油分离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及出气管,第二换热腔上对应的外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及回气出气管,第一换热器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二换热腔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本发明提供回油系统良好、提高热泵系统运行工况、高效能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Description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设备,特别涉及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是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泵系统中安装油分装置,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的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油分装置并未充分利用热泵系统的换热功能,发挥良好的回油效果。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有必要对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作出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回油系统良好、提高热泵系统运行稳定工况、高效能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油分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及设置在油分离器外围的外筒,油分离器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油分离器及外筒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第一换热腔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及油分过滤网,油分离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及出气管,第二换热腔上对应的外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及回气出气管,第一换热器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二换热腔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油分离器的第一换热腔底部安装有回油管。
进一步地,所述油分离器及所述外筒的外轮廓形状均呈圆柱状并一体成型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口及所述第四接口从外筒的同一侧伸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及油分装置,
油分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及设置在油分离器外围的外筒,油分离器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油分离器及外筒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第一换热腔由上到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换热器及油分过滤网,油分离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及出气管,第二换热腔上对应的外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及回气出气管,第一换热器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二换热腔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油分离器的第一换热腔底部上安装有回油管;
四通阀的四个接口分别连通压缩机的高压侧、回气进气管、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出气管与第三接口连通,回气出气管的输出端连通压缩机的低压侧,第二接口与回气进气管连通,回油管与第一接口连通,回油管及第一接口之间还连通有第一节流器,第四接口连通第二节流器的一端,第二节流器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通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的输入端;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及第三接口之间连通有第五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的输入端连通出气管一端,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第三接口一端,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还连通压缩机的高压侧,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及压缩机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第六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的输出端与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单向阀及压缩机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回气出气管及第二节流器之间连通有第一毛细管及卸荷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节流器为第二毛细管。
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增焓发生器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及油分装置;
油分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及设置在油分离器外围的外筒,油分离器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油分离器及外筒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第一换热腔由上到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换热器及油分过滤网,油分离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及出气管,第二换热腔上对应的外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及回气出气管,第一换热器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二换热腔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油分离器的第一换热腔底部上安装有回油管;
四通阀的四个接口分别连通压缩机的高压侧、回气进气管、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出气管与第三接口连通,回气出气管的输出端连通压缩机的低压侧,回油管与第一接口连通,回油管及第一接口之间还连通有第一节流器,第四接口连通第二节流器的一端,第二节流器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通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的输入端;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所述出气管及第三接口之间连通有第五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的输入端连通出气管一端,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第三接口一端,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还连通压缩机的高压侧,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及压缩机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第六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的输出端与第五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第二接口及压缩机之间连通有第七单向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油分装置采用油分离器配合外筒安装,上述的部件形成的第一、第二换热腔安装的对应的第一、第二换热器,进气管及出气管配合输入及输出主要气态冷媒,气态冷媒混合的润滑油通过第一换热腔内的油分过滤网使润滑油与冷媒分离,润滑油最终落到第一换热腔的底部,第一换热管接入与第一换热腔内的气体冷媒进行热交换,另外第二换热腔与第一换热腔有温差,使润滑油与冷媒分离更加彻底,由于两个换热腔相邻设置,第二换热腔起到二次冷凝换热的作用。
此外,安装该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冷媒通过油分离器的上、下的进气管及出气管输送主回路冷媒,第一换热腔底部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再经过节流器的作用下节流经过第一换热器,较高温的冷媒经过第三换热器的蒸发油分的作用下与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存在温差换热,促使油与冷媒分离更加彻底,第二换热腔内的第二换热器流动的冷媒使与第一换热腔存在温差,起到二次换热,使高温冷媒汽、液,油混合物进一步降温,使油分子颗粒变大更容易分离,从而提高回油分离的效果。多重换热油分离装置安装在节流前端,使节流后的系统冷媒含油量大幅度降低,使蒸发器及回气管路油附着物减少,提高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及保证系统的回油。
再外,安装该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具有增焓发生器,低温冷媒的回气通过多次换热后经过第二换热器,高温气体进入第一换热腔,经换热腔外壳传热再次与回气热交换,从而整体提高了热泵系统的性能,使热泵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有增焓发生器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油分装置30包括油分离器31及设置在油分离器31外围的外筒32,油分离器31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33,油分离器31及外筒32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34,第一换热腔33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9及油分过滤网35,油分离器3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A及出气管A′,第二换热腔34上对应的外筒3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B及回气出气管B′,第一换热器19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31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C′及第二接口C,第二换热腔34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8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32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D及第四接口D′,油分离器31的第一换热腔33底部上安装有回油管17。
冷媒的主回路通过进气管A输送到第一换热腔内部通过油分过滤网35过滤,润滑油汇集到第一换热腔的底部,出气管A′所在的管道伸入到第一换热腔中,出气管A′在第一换热腔中的端口开设位于油分过滤网35及第一换热腔的底部之间的空隙的三分之二处,油分过滤网35在第一换热腔中的端口高于润滑油的液位。
由于该油分装置30采用油分离器31与外筒整体成型,上述的部件形成的第一、第二换热腔33、34安装的对应的第一、第二换热器19、8,进气管A及出气管A′配合输入及输出主要气态冷媒,气态冷媒混合的润滑油通过第一换热腔33内的换热管装置起到气液搅动,油分过滤网使润滑油与冷媒分离,润滑油最终落到第一换热腔33的底部,第一换热器19接入与第一换热腔33内的气体冷媒进行热交换,另外第二换热腔34与第一换热腔33有温差,使润滑油与冷媒分离更加彻底,由于两个换热腔相邻设置,回气低温冷媒进入第二换热腔34与进入8的冷媒起到二次冷凝换热的作用。同样第一个换热腔33高温冷媒通过第二换热腔低温冷媒相连筒身,起到二次冷凝换热作用。
此外,油分离器31及外筒32的外轮廓形状均呈圆柱状并一体成型安装,使两个换热腔的形状安装的换热管的换热效果相同。第一换热器19及第二换热器8相对交错走向安装在第一换热腔33及第二换热腔34,使换热器的冷媒走向为交错走向形成对流,使第一换热管内的润滑油的换热效果更佳。第二换热器8两端的第三接口D及第四接口D′从外筒32的同一侧伸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12及油分装置30,
油分装置30包括油分离器31及设置在油分离器31外围的外筒32,油分离器31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33,油分离器31及外筒32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34,第一换热腔33由上到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9及油分过滤网35,油分离器3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A及出气管A′,第二换热腔34上对应的外筒3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B及回气出气管B′,第一换热器19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31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C′及第二接口C,第二换热腔34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8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32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D及第四接口D′,油分离器31的第一换热腔33底部上安装有回油管17;
四通阀2的四个接口分别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回气进气管B、第三换热器3及第四换热器12,第三换热器3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第一单向阀4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第四换热器12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第二单向阀23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出气管A′与第三接口D连通,回气出气管B′的输出端连通压缩机1的低压侧,第二接口C与回气进气管B连通,回油管17与第一接口C′连通,回油管17及第一接口C′之间还连通有第一节流器18,第四接口D′连通第二节流器10的一端,第二节流器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通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入端;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及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安装该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冷媒通过油分离器的上、下的进气管A及出气管A′输送主回路冷媒,第一换热腔33底部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17再经过节流器的作用下节流经过第一换热器19,较高温的冷媒经过第三换热器3的蒸发油分的作用下与第一换热器19中的冷媒存在温差换热,促使油与冷媒分离更加彻底,第二换热腔34内的低温冷媒使与第一换热腔存在温差,起到二次换热,提高回油分离的效果。
此外,出气管A′及第三接口D之间连通有第五单向阀7,第五单向阀7的输入端连通出气管A′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第三接口D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还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及压缩机1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第六单向阀22,第六单向阀22的输出端与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第五单向阀7及第六单向阀22配合工作使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输送到第二换热器8蒸发换热,起到回气增焓及提高节流压差,使后续的节流蒸发效果更好。该系统的第六单向阀22及压缩机1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电磁阀21,设置电磁阀21能在极端环境下人工或设置自动控制方式启动电磁阀21使高温高压的冷媒输送到第二换热器8中,实现热泵系统自动化操作。回气出气管B′及第二节流器10之间连通有第一毛细管16及卸荷阀15,第一节流器18为第二毛细管,该路起到系统卸荷作用,热泵系统出现压力过高,导致排气过高,负荷过重到一定压力时,高压冷媒从卸荷阀15流出,部分冷媒分流到第一毛细管16节流后进入回气出气管B′,起到降压降负荷的作用。
上述的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热泵系统在制热水或者空调制冷时,系统主回路的冷媒流动方向为:压缩机1→四通阀2→第二换热器3(制热水)→第一单向阀4→进气管A→油分离器31→出气管A′→第三接口D→第二换热器8→第四接口D′→第二节流器10→第三单向阀11→第四换热器12(空调制冷)→四通阀2→压缩机1。
当热泵系统在制热水或者空调制冷时,润滑油混合冷媒从第一接口A进入油分装置后,润滑油通过油分过滤网35实现油分离,润滑油或润滑油的冷媒混合物从回油管17流经第一节流器18,经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9与第一换热腔33内外热交换作用,对从进气管A进入第一换热腔的冷媒进一步冷却,从而改善冷媒工况。
当热泵系统在空调制热时,系统主回路的冷媒流动方向为:压缩机1→四通阀2→第四换热器12(空调制热)→第二单向阀23→进气管A→油分离器31→出气管A′→第三接口D→第二换热器8→第四接口D′→第二节流器10→第四单向阀24→第二换热器3→四通阀2→压缩机1。
当热泵系统在空调制热时,润滑油混合冷媒从第一接口A进入油分装置后,润滑油通过油分过滤网35实现油分离,润滑油或润滑油的冷媒混合物从回油管17流经第一节流器18,经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9与第一换热腔33内外热交换作用,对从进气管A进入第一换热腔的冷媒进一步冷却,从而改善冷媒工况。
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增焓发生器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12及油分装置30;
油分装置30包括油分离器31及设置在油分离器31外围的外筒32,油分离器31的油分过滤器上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33,油分离器31及外筒32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34,第一换热腔33由上到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9及油分过滤网35,油分离器3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A及出气管A′,第二换热腔34上对应的外筒3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B及回气出气管B′,第一换热器19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31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C′及第二接口C,第二换热腔34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8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32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D及第四接口D′,油分离器31的第一换热腔33底部上安装有回油管17;
四通阀2的四个接口分别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回气进气管B、第三换热器3及第四换热器12,第三换热器3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第一单向阀4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第四换热器12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第二单向阀23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出气管A′与第三接口D连通,回气出气管B′的输出端连通压缩机1的低压侧,回油管17与第一接口C′第一接口C″连通,回油管17及第一接口C′第一接口C″之间还连通有第一节流器18,第四接口D′连通第二节流器10的一端,第二节流器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通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入端;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及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出气管A′及第三接口D之间连通有第五单向阀7,第五单向阀7的输入端连通出气管A′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第三接口D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还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及压缩机1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第六单向阀22,第六单向阀22的输出端与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第二接口C及压缩机1之间连通有第七单向阀25。上述的具有增焓发生器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的冷媒主回路及润滑油的走向与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的回路相同。
安装该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具有增焓发生器,低温冷媒的回气通过多次换热后经过第二换热腔34,高温气体进入第一换热腔33,经换热腔外壳传热再次与回气热交换,改善了低温运行工况,从而整体提高了热泵系统的性能,使热泵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提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分装置(30)包括油分离器(31)及设置在油分离器(31)外围的外筒(32),油分离器(31)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33),油分离器(31)及外筒(32)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34),第一换热腔(33)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9)及油分过滤网(35),油分离器(3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A)及出气管(A′),第二换热腔(34)上对应的外筒(3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B)及回气出气管(B′),第一换热器(19)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31)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C)及第二接口(C′),第二换热腔(34)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8)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32)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D)及第四接口(D′),油分离器(31)的第一换热腔(33)底部安装有回油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31)及所述外筒(32)的外轮廓形状均呈圆柱状并一体成型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D)及所述第四接口(D′)从外筒(32)的同一侧伸出。
4.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12)及油分装置(30),
油分装置(30)包括油分离器(31)及设置在油分离器(31)外围的外筒(32),油分离器(31)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33),油分离器(31)及外筒(32)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34),第一换热腔(33)由上到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9)及油分过滤网(35),油分离器(3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A)及出气管(A′),第二换热腔(34)上对应的外筒(3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B)及回气出气管(B′),第一换热器(19)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31)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C)及第二接口(C′),第二换热腔(34)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8)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32)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D)及第四接口(D′),油分离器(31)的第一换热腔(33)底部上安装有回油管(17);
四通阀(2)的四个接口分别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回气进气管(B)、第三换热器(3)及第四换热器(12),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第一单向阀(4)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所述第四换热器(12)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第二单向阀(23)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出气管(A′)与第三接口(D)连通,回气出气管(B′)的输出端连通压缩机(1)的低压侧,第二接口(C)与回气进气管(B)连通,回油管(17)与第一接口(C)连通,回油管(17)及第一接口(C)之间还连通有第一节流器(18),第四接口(D′)连通第二节流器(10)的一端,第二节流器(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通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入端;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及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A′)及第三接口(D)之间连通有第五单向阀(7),第五单向阀(7)的输入端连通出气管(A′)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第三接口(D)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还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及压缩机(1)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第六单向阀(22),第六单向阀(22)的输出端与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单向阀(22)及压缩机(1)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电磁阀(2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出气管(B′)及第二节流器(10)之间连通有第一毛细管(16)及卸荷阀(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器(18)为第二毛细管。
9.具有增焓发生器的多重换热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12)及油分装置(30);
油分装置(30)包括油分离器(31)及设置在油分离器(31)外围的外筒(32),油分离器(31)的中部空腔为第一换热腔(33),油分离器(31)及外筒(32)之间的空腔为第二换热腔(34),第一换热腔(33)由上到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9)及油分过滤网(35),油分离器(3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管(A)及出气管(A′),第二换热腔(34)上对应的外筒(3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回气进气管(B)及回气出气管(B′),第一换热器(19)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油分离器(31)的外部分别为第一接口(C)及第二接口(C′),第二换热腔(34)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8)上的两处接口分别伸出外筒(32)的外部分别为第三接口(D)及第四接口(D′),油分离器(31)的第一换热腔(33)底部上安装有回油管(17);
四通阀(2)的四个接口分别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回气进气管(B)、第三换热器(3)及第四换热器(12),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第一单向阀(4)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所述第四换热器(12)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第二单向阀(23)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A);出气管(A′)与第三接口(D)连通,回气出气管(B′)的输出端连通压缩机(1)的低压侧,回油管(17)与第一接口(C′)连通,回油管(17)及第一接口(C′)之间还连通有第一节流器(18),第四接口(D′)连通第二节流器(10)的一端,第二节流器(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通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入端;第三单向阀(11)及第四单向阀(24)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4)及第二单向阀(23)的输入端,所述出气管(A′)及第三接口(D)之间连通有第五单向阀(7),第五单向阀(7)的输入端连通出气管(A′)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第三接口(D)一端,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还连通压缩机(1)的高压侧,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及压缩机(1)的高压侧之间还连通有第六单向阀(22),第六单向阀(22)的输出端与第五单向阀(7)的输出端连通,第二接口(C)及压缩机(1)之间连通有第七单向阀(25)。
CN201810682875.2A 2018-06-27 2018-06-27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Pending CN1087093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2875.2A CN108709348A (zh) 2018-06-27 2018-06-27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2875.2A CN108709348A (zh) 2018-06-27 2018-06-27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9348A true CN108709348A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73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2875.2A Pending CN108709348A (zh) 2018-06-27 2018-06-27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093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9294A (zh) * 2018-11-19 2019-03-19 佛山市德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系统增焓多功能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111750576A (zh) * 2019-03-26 2020-10-0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器及制冷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61A (ja) * 1992-06-23 1994-01-11 Hitachi Ltd 冷凍装置の油分離器
CN1167050A (zh) * 1995-12-27 1997-12-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油分离器及利用它的发动机驱动式空调装置
KR20040037850A (ko) * 2002-10-30 2004-05-08 김광민 냉각장치의 오일분리기
CN203083225U (zh) * 2013-02-04 2013-07-2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油分离器
CN103499167A (zh) * 2013-10-23 2014-01-08 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 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式油分离器
CN106196699A (zh) * 2016-08-23 2016-12-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系统的热交换器、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80423U (zh) * 2016-08-23 2017-02-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系统的热交换器和热泵系统
CN209027152U (zh) * 2018-06-27 2019-06-25 佛山市德天电器有限公司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61A (ja) * 1992-06-23 1994-01-11 Hitachi Ltd 冷凍装置の油分離器
CN1167050A (zh) * 1995-12-27 1997-12-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油分离器及利用它的发动机驱动式空调装置
KR20040037850A (ko) * 2002-10-30 2004-05-08 김광민 냉각장치의 오일분리기
CN203083225U (zh) * 2013-02-04 2013-07-2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油分离器
CN103499167A (zh) * 2013-10-23 2014-01-08 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 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式油分离器
CN106196699A (zh) * 2016-08-23 2016-12-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系统的热交换器、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80423U (zh) * 2016-08-23 2017-02-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系统的热交换器和热泵系统
CN209027152U (zh) * 2018-06-27 2019-06-25 佛山市德天电器有限公司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9294A (zh) * 2018-11-19 2019-03-19 佛山市德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系统增焓多功能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109489294B (zh) * 2018-11-19 2023-05-26 佛山市德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系统增焓多功能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111750576A (zh) * 2019-03-26 2020-10-0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器及制冷设备
CN111750576B (zh) * 2019-03-26 2022-06-14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器及制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3184B (zh) 冷冻装置
US8429930B2 (en) Oil separator
CN106482376A (zh) 制冷或热泵系统及其冷媒循环量调节方法
CN106382701A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室外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207630U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室外机
CN106595105A (zh) 空气调节器
CN110023694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6288523A (zh) 冷凝和降膜蒸发混合换热器
CN108709348A (zh)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106546030A (zh) 制冷系统
CN107869855A (zh) 冷暖型空调器和单冷型空调器
CN108800637A (zh) 带有稳定级联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气候试验箱
CN209027152U (zh) 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209027151U (zh) 一种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具有该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
CN108716793A (zh) 一种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109489294A (zh) 一种具有系统增焓多功能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205425525U (zh) 一种带高压油分的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CN209027153U (zh) 一种油分装置及具有该油分装置的热泵系统
CN108709347A (zh) 一种多重换热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110486995A (zh) 一种油液分离装置及具有油液分离装置的热泵系统
CN105627613A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3719237U (zh) 一种双温热源热泵系统
CN107152808A (zh) 一种多元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循环深冷制冷系统
CN208887042U (zh) 热回收装置及空调器
CN106546020A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