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816A - 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2816A
CN108702816A CN201780014475.8A CN201780014475A CN108702816A CN 108702816 A CN108702816 A CN 108702816A CN 201780014475 A CN201780014475 A CN 201780014475A CN 108702816 A CN108702816 A CN 108702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ove
standing
metal plate
against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4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2816B (zh
Inventor
F·左帕斯
F·杜海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Original Assignee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filed Critical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Publication of CN108702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2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81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with flat co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2206/022Special supports for the induction co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提供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其中,感应炉盘(1)包括:呈现在使用中在上面可以放置至少一个要被加热的锅的上主表面(15)和下主表面(16)的主体(14),在下主表面(16)处耦合到主体(14)上的至少一个电感器(2),和固定于加入电感器(2)的主体(14)的下主表面(16)上的柔性体(9);柔性体(9)包括交替的第一电绝缘层(4)和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轨道(5)的第二层(20);电感器(2)包括位于不同的第二层(20)上并且被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以形成围绕基本上垂直于上主表面(15)的中心轴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回路的多个导电轨道(5)。

Description

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应该注意到,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炉盘”可以指已准备好用于市场的成品(也就是说,配备有控制接口和/或电子控制设备)或仅仅其活动部分,也就是说,仅包括机械结构和电感器的部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感应炉盘是替代常规燃气灶或电加热元件炊具的系统,它允许直接在锅的铁磁基座中产生热量。
通常,感应炉盘包括具有在上面可以放置要加热的锅的上表面的主体(通常也称为炉盘或顶部)。虽然在市场上的大多数感应炉盘中,主体由电绝缘和抗磁性材料(如玻璃、陶瓷或玻璃陶瓷)平板构成,但特别是在专业的餐饮部门中,存在主体具有其他形状的炉盘,例如,主体在顶部具有凹部的炉盘,该凹部被设计成以最佳方式容纳炒锅。
施加于有利地具有均匀的厚度的主体的另一个面的是一个或更多个电感器,其由围绕在通常垂直于主体的上表面的中心轴周围的多个回路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电感器具有整体螺旋形状(圆形或正方形),使得回路沿逐渐远离中心轴线的轨迹依次延伸。
关于电感器相对于炉盘的定位,虽然在常规的实施例中总是仅在几个特定的位置上存在电感器,如燃气炉的情况,但是在许多最近的实施例中,已经引入了允许锅被放置在炉盘上的任何地方的电子控制技术。根据该技术,主体的整个下表面(在可能使用的区域)基本上被相对小的电感器覆盖,这些电感器可以彼此独立地被激活。当炉盘接通时,电子控制系统通常能够对这些电感器进行专门地激活和通电,这些电感器根据相关电阻抗的检查被耦合到铁磁“负载”。
虽然在常规技术中感应炉盘通常包括四到六个电感器,但是在刚才描述的技术中可能存在几十个。
在结构和构造方面,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一方面,感应器相对于主体的正确定位(特别是关于必须被精确控制并且必须随着时间的流逝保持不变的距离);另一方面,系统的坚固性,特别是通常由诸如玻璃或陶瓷材料的易碎材料构成的主体的坚固性。因此,必须避免使电感器撞到主体上的任何可能性。
事实上,在几乎所有已知的商业应用中,每个电感器是包括支撑结构的刚性物体,该支撑结构支撑通常由漆包绞线(Litz wire)制成的回路和被配置在电感器相对于主体的另一侧的通常由铁氧体盘或多个铁氧体块构成的流动集中器。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两种制造感应炉盘的主要方式。
第一种方式涉及电感器被支撑框架刚性支撑,被涂覆有诸如玻璃棉的热绝缘材料层,并且主体被基本上挤压在该绝缘层上,由此防止感应器和主体的彼此相对运动。
相反,第二种方式涉及具有面向主体并复制后者的下表面的形状并直接倚靠在所述下表面上的表面的电感器。为了避免由于两个刚性物体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主体断裂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感应器也被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但是在它们和框架之间插入预压缩弹簧。弹簧将感应器压抵在主体上,从而抑制在运动过程中来自意外敲击的任何后退。
很容易理解现有技术的两种构造方法是如何相对复杂和昂贵的,特别是由于它们几乎不可避免地需要相当多的劳动,特别是对于炉盘包括大量的电感器的更复杂的情况。
第二,尽管上面提到的构造设备,由于它们被设计的方式,现有技术的炉盘总是明显存在破损的危险。因此,为了保证现行规范要求的其对敲击的抗力,主体的厚度不能低于相对较高的值。
并且,考虑到相关结构的复杂性,现有技术的感应炉盘是相对沉重和笨重的物体。
最后,应该注意到,在科学层面上,I.Lope等人的文章“Printed circuit boardinductors for domestic induction heating”,HES-13电磁源加热专业大会第245页也涵盖了集成在印刷电路板中的电感器作为普通的Litz导线电感器的替代在家庭环境中的可能的用途的主题,但是明显在工业方面没有显著的结果。
发明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本发明的基础的技术目的是,提供克服上述缺点的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特别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比现有技术方法更简单,同时允许制造与现有技术炉盘相比受敲击影响更小的炉盘。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比目前市场上更轻、更可管理的感应炉盘。
规定的技术目的和指出的目的基本上由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实现。
附图说明
参照示出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的几个优选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详细的描述中更加清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感应炉盘的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关于电感器在可用于制造炉盘的柔性模块中的分布的第一可能布局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关于电感器在可用于制造炉盘的柔性模块中的分布的第二可能布局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关于电感器在可用于制造炉盘的柔性模块中的分布的第三可能布局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是用于制造感应炉盘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步骤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步骤的横截面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步骤的结果的横截面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四步骤的横截面示意性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能的第五步骤的横截面示意性侧视图;
-图10和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两个替代性可能第六步骤的横截面示意性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能的实施例制造的电感器的示意性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附图标记1在整体上表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感应炉盘。
为了使整个解释更加清楚,下面首先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然后是可以通过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感应炉盘1。以下分别参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炉盘1给出的所有信息在可能的限制内也应被视为分别参照炉盘1和方法。
在其最一般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感应炉盘1的制造方法允许制造具有任意数量的电感器的炉盘1。因此,以下首先参照制造具有单个电感器2的炉盘1的情况描述方法,随后仅描述存在两个或多个电感器2时的变化。
该方法首先包括创建多个柔性模块3,每个柔性模块3包括第一电绝缘(并且优选抗磁)层4和包括粘贴到第一层4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导电轨道5的第二层20。换句话说,在每个柔性模块3中,第一层4构成支撑,在该支撑上,一个或多个凸起的导电体延伸,有利地裸露(没有表面绝缘)。每个导电轨道5沿可采用许多不同形状的轨迹延伸。例如,轨迹可以对应于典型的饼状感应器2,诸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那些(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或其一部分(例如,对应于围绕中心的约半圈或四分之一圈)。然而,一般而言,如从下面的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每个导电轨道5的延伸轨迹至少对于主要操作部分(对于端部或其他电气连接延伸可以提出例外)与将成为将在这里描述的方法的结束时获得的电感器2的回路或其一部分一致(coincide)。
并且,有利地,每个导电轨道5具有大致矩形或梯形横截面(分别具有粘附到第一层4的较大侧或较大基部)。并且,在许多应用中,单个柔性模块3中的导电轨道5的形状可以使得它以“断线”类似于现有技术的感应器2的典型形状,诸如煎饼类型(见图12,这里,“断线”的每个“伸展”对应于约半个回路)。
关于材料,第一层4可以包括硫化硅橡胶、聚酰亚胺(诸如由美国杜邦公司以商标销售的聚酰亚胺)或芳族聚酰胺纸(诸如同样由杜邦公司以商标销售的芳族聚酰胺纸)或由其构成。并且,特定粘接剂(有利地为硅酮或丙烯酸,能够承受至少200℃、优选至少220℃的顶部温度(top temperature))可以被施加于第一层4。该粘接剂被设计为允许第一层4和导电轨道5之间的连接。对于导电轨道5,有利地使用非铁磁性金属材料(例如铜或铝)或导电墨水。
关于厚度,在当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层4的厚度可以在25μm与250μm之间变化,导电轨道5的厚度在25μm与300μm之间变化,并且粘接剂的厚度在12μm与100μm之间变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创建每个柔性模块3的步骤又包括将形成第一层4的第一电绝缘片材6耦合到第二导电片材7并且通过局部化去除整个厚度的在导电轨道5不应该存在的所有区域中的第二片材7来从第二片材7获得粘贴于第一层4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导电轨道5的步骤。
可以优选通过冷轧或热轧获得第一片材6(有利地在上面具有粘接剂)与第二片材的耦合(图5)。
相比之下,可以有利地通过使用用于金属的蚀刻技术(是已知的,因此不详细描述)执行第二片材7的局部化去除。也就是说,首先,仅在要获得的导电轨道5上用保护材料8(图6)局部覆盖第二片材7,并且使以这种方式局部保护的第二片材7经受通过腐蚀完全去除金属材料的化学处理(通常通过浸没或喷洒)(选择的处理必须使得它只侵袭金属而不侵袭电绝缘层且不侵袭保护材料8-例如,要使用氯化铁)。有利地,保护材料8在已知的蚀刻方式中由适当处理的感光膜构成,使得在要获得的导电轨道5上抵抗化学腐蚀(相对于上述化学处理),并且在其它区域中不抵抗。一旦整个第二片材7在相关区域中被去除,则根据要求,可以执行或者可以不执行后续的化学处理。后者具有不同的用于去除保护材料8的侵蚀水平(该第二处理必须仅在保护材料8上进行,而不是在金属和第一层4上进行)。在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获得的最终产品,尽管未示出粘接剂并且导电轨道5的横截面被示为矩形,而实际上,由于暴露于第一化学处理,矩形的较小侧将呈现角度,从而限定为梯形,或在任何情况下向顶部会聚。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替代性优选实施例中,创建每个柔性模块3的步骤又包括通过导电墨水的沉积将导电轨道5直接印刷在形成第一层4的第一电绝缘片材6上的步骤(因此,导电轨道5通过墨水印刷处理基本上印刷于第一层4上)。
有利地,柔性模块3可以由已经为正确的最终尺寸的第一片材6制成,或者,优选地,通过在施加第二片材7之后并且在形成导电轨道5之前或之后从连续腹板剪切/切割来获得第一片材6。
根据需求,柔性模块3可以以它们均相同的方式制造,或者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导电轨道5。
最后,每个导电轨道5可以仅具有一个主伸展,如果需要,具有扩大的端部,意图是成为它将成为一部分的电感器2的回路的活动部分,或者,也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辅助伸展,其连接到主伸展的端部用于使得有关导电轨道5的电触点远离主伸展并且有利于随后的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通过以总是在两个连续的第二层20之间放置至少一个第一层4的方式将先前创建的多个柔性模块3叠加和耦合在一起来创建柔性体9(图8)。也优选以导电轨道5相对于彼此被放置在预定的位置上(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为了有利于它们之间的电连接)的方式实施柔性模块3的叠加。
有利地,通过用与用于连接第一层4和每个层的导电轨道5的添加剂相同或类似的添加剂使柔性模块3相互胶粘,实现柔性模块3之间的耦合。并且,优选地,由于柔性模块3的柔性及其相对有限的厚度,在耦合之后,使得每个第一层4粘接到它停留的导电轨道5上,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还粘接到这些导电轨道5所属于的柔性模块3的第一层4上。
最后,优选地,柔性体9还包括以闭合重叠的柔性模块3的包的方式定位的附加的电绝缘层(诸如另一第一层4)(图1)。
如已经指出的,有利地,在柔性体9被创建之后,该方法包括将导电轨道5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多个回路并由此创建电感器2的操作步骤。特别地,以回路围绕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层4的延伸的主面的中心轴以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进行连接。还应该注意到,至少在各种柔性模块3的设计阶段,以及在制造导电轨道5的步骤中以及在以使得每个第二层20的导电轨道5所围绕延伸的中心轴重合的方式执行的随后的重叠柔性模块3的步骤中,考虑所述中心轴。
在每个柔性模块3包括自身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回路的单个导电轨道5并且各种柔性模块3的导电轨道5实际上相同(至少关于有关的主伸展)的最简单的实施例中,将它们串联或并联连接在一起以获得电感器2是足够的。
相反,当每个层的导电轨道5分别形成回路的仅仅一部分(例如,围绕中心轴延伸仅半圈或更少)时,有利地通过将每个导电轨道5排除地直接连接到其它柔性模块3的导电轨道5,进行它们之间的连接。并且,一般而言,进行各种导电轨道5之间的连接,以便创建被设计的回路的布置,以在使用中最小化接近的不必要的影响并且允许在导电轨道5的整个横截面中具有最均匀的可能电流分布。
如图9~图11所示,根据优选的实施例,位于不同的柔性模块3上的导电轨道5的端部之间的电连接可以有利地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沿与中心轴平行的轴对准这些端部,在各自相同端部上钻孔10穿过所涉及的柔性模块3(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任何柔性模块3)(图9),并且,如图10所示,例如通过将孔10金属化在孔10内创建电连接(见涂层11),或者,如图11所示,将液体金属12灌注到其中。
在图12中表示仅作为解释提供的如何为了创建电感器2的回路使导电轨道5相互连接的一个例子。在本例子中,存在三个叠加的柔性模块3,每个配备有多个导电轨道5(为了清楚起见,图12只表示导电轨道5,不表示第一层4)。在每个柔性模块3中,每个导电轨道5围绕中心轴延伸大约半圈,而总体上,导电轨道5沿基本上对应于普通煎饼类型螺旋电感器2的共享轨迹一个接一个地被定位。并且可以看出,为了允许导电轨道5的端部之间的电连接,位于不同的柔性模块3上的、关于整体煎饼形状具有相应的位置的导电轨道5的端部可以被对准(平行于中心轴)或不对准。
并且,在所示的例子中,以产生三个单独的多回路线圈13a、13b、13c(分别用连续线、虚线和具有两点和一个划线的线示出)的方式连接导电轨道5,这些多回路线圈又可以被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具有与普通煎饼线圈相似的形状。
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根据适于目的的任何其它图案,例如,基于在I.Lope et al.的上述文章“Printed circuit board inductors for domestic induction heating”,HES-13电磁源加热专业大会第245页中描述的导体之间的交换原理,获得各种导电轨道5之间的连接。
并且,关于柔性体9,可以存在插入其中的温度传感器(例如,插入在单独的柔性模块3之间)。并且,插入柔性体9中的可以有接近或接触或其他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有利地又可以包括适当地在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层20中制造的一个或更多个导电轨道5/由其构成。
一旦柔性体9被完成,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取得刚性的并且包括上主表面15和下主表面16的主体14,该主体14可以与当前常用于炉盘1的任何主体14类似。有利地,主体14由诸如玻璃、陶瓷或玻璃陶瓷材料的抗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根据需求,例如,与现有技术的炉盘的上表面类似,主体14的上主表面15可以是平的,或者是弯曲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凹进/凸起)。
在这一点上,方法包括有利地通过在整个接触表面上使用诸如以上参照每个柔性模块3描述的粘接剂的粘接剂将柔性体9施加到下主表面16从而将其约束到主体14。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但非排他性的实施例,炉盘1还配备有相对于主体14位于感应器2的另一侧的流集中器。在这种情况下,创建柔性体9的步骤还包括对于多个耦合和重叠的柔性模块3创建层状基部17的步骤,该层状基部17也是柔性的并且至少部分地由铁磁材料(优选铁氧体)构成。相反,以将柔性模块3保持位于主体14和层状基部17之间的方式实施将柔性体9约束到下主表面16的步骤。
根据第一实施例,创建层状基部17的步骤包括操作以下步骤:
取得以粉末或颗粒形式的铁磁材料;和
将铁磁材料嵌入到电绝缘基质中。
有利地,当基质为液体或凝胶形式时实施嵌入,然后,使得基质固化。
相反,根据替代性实施例,创建层状基部17的步骤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
创建由铁磁材料构成的第三层;
以基本上垂直于中心轴延伸的方式将第三层施加于多个耦合的柔性模块3的第一层4;和
用电绝缘的第四层覆盖第三层。
有利地,可以通过将铁磁材料(优选地以涂料的形式)直接喷涂到所涉及的第一层4上,执行创建和施加第三层的步骤。
第一实施例的电绝缘基质和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层均有利地由硫化硅橡胶基材料构成。
上面所描述的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制造具有分布在它们上的多个电感器2的炉盘1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利地以在每个柔性模块3中识别多个单独的预定区域18的方式实施创建多个柔性模块3的步骤,这些区域的数量等于要获得的电感器2的数量。可以考虑每个预定区域的中心在基本上垂直于相应的第一层4的延伸的主面的每个中心轴上。每个预定区域18的中心轴也在所有的柔性模块3中具有相同的相互布置,使得它们是可重叠的。
并且,有利地,在创建每个柔性模块3的步骤中,应考虑以上关于制造导电轨道5所描述的对于预定区域18中的每一个是有效的。事实上,在每个预定区域18处,每个第二层20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导电轨道5。
并且,在创建柔性体9的步骤中,柔性模块3被重叠,使得每个柔性模块3的预定区域18的所有中心轴重合,同时,通过对准的中心轴在每组的预定区域18上单独地重复将导电轨道5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在一起的步骤,以在每个中心轴/每个预定区域18上创建电感器2。
不管炉盘1是包括单个电感器2或还是包括多个电感器2,如已经指出的,有利地,每个柔性模块3在各自相同柔性模块3中存在/限定的每个中心轴处由相互电绝缘并且分别围绕中心轴延伸半圈或更小的多个导电轨道5制成。
并且,相互电连接每个柔性模块3的导电轨道5的步骤有利地包括将属于一个柔性模块5的每个导电轨道5连接到属于不同柔性模块3的导电轨道5。
现在参照作为本发明的主题的感应炉盘1,首先应当注意,尽管可以有利地通过使用上述方法获得感应炉盘,但不应认为这限制了本发明的范围。
与现有技术的感应炉盘类似,根据本发明的感应炉盘1包括主体14,该主体在使用中位于顶部,并且包括在使用中在上面至少可以放置至少一个待加热的锅的上主表面15,以及下主表面16。
至少一个电感器2在下主表面16处耦合到主体14。
炉盘1还包括柔性体9,它例如通过胶粘(优选在整个接触表面上)或机械约束固定于主体14的下主表面16上并且又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感器2。
而柔性体9包括交替的至少第一电绝缘层4和第二层20,这里,每个第二层20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轨道5。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每个第一层4的厚度有利地基本上是恒定的且不为零,但是第二层20的厚度可以明显变化,并且在不存在导电轨道5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甚至可以为零。因此,图1和图8中的第二层20的表示(厚度恒定且第二层20包括空的空间)必须被认为是仅作为例子提供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有利地,柔性体9的第二层20粘附到与它们相邻的所有第一层4上。
并且,有利地,柔性体9具有在主体14附近拖拉(drawn)并面向下主表面16的第一层4中的一个。优选地,至少在柔性体9处,主体14具有层状结构,并且上主表面15平行于下主表面16。根据主体14的形状,柔性体9可以具有大致平坦的整体形状,或者可以具有更复杂的形状,该更复杂的形状具有基本上由下主表面16的形状决定的一个或多个凹进/凸起。事实上,其柔性允许柔性体9适于主体14的下主表面16的形状。
但是,应该注意到,在其他实施例中,假定在包括导电轨道5的两个层之间总是存在电绝缘,则柔性体9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包括不同数量的层、不同的层的交替、以不同方式制造的层等)。
电感器2包括位于不同的第二层20处的多个导电轨道5(有利地,如果仅存在一个电感器2,则为所有的轨道),并且导电轨道5被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以形成围绕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表面(即,上主表面15)的中心轴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回路。事实上,在柔性体9中,电感器2的所有导电轨道5围绕相同的中心轴延伸。
在炉盘1包括并排的多个单独的电感器2(电感器2以已知的方式可以专门位于仅仅几个预定的加热位置上,一个位置一个或者并排,以基本上覆盖炉盘1的烹饪区域的整个范围)的情况下,应当理解,刚刚描述的对每个电感器2也是有效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层20中的每一个有利地包括用于每个电感器2的至少一个单独的导电轨道5,并且每个电感器2包括多个导电轨道5,这些导电轨道5位于不同的第二层20上并且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以形成围绕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表面(上主表面15)的中心轴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回路,并且对于每个电感器2是不同的。
并且,在优选实施例中,对于存在的每个电感器2,每个第二层20包括围绕中心轴以电连续性延伸半圈或更少的多个导电轨道5,并且,以在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第二层20上方延伸的方式制造电感器2的每个回路。
并且,甚至可以是每个回路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导电轨道5的情况。
并且,在优选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电感器2,炉盘1还包括位于主体14的相对侧的磁流集中器。
有利地,出于这种目的,柔性体9还包括柔性的并且至少部分地由铁磁材料构成的层状基部17。层状基部17以每个电感器2位于主体14与层状基部17之间的方式被施加于柔性体9的剩余部分。
根据第一实施例,层状基部17包括嵌入粉末或颗粒形式的铁磁材料的电绝缘基质。
相反,根据第二实施例,层状基部17包括由铁磁材料构成的第三层和电绝缘的第四层,第三层位于每个电感器2与第四层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铁磁材料可以是铁氧体,第三层可以由涂料构成,和/或,电绝缘基质或分别地第四层可以由硫化硅橡胶基材料构成。
如参照上述的方法指示的那样,炉盘1还可以包括插入柔性体9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或甚至有利地包括适当地在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层20中制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导电轨道5/由其构成的接近或接触或其它传感器。
在炉盘1被理解为专门是意在最终使用的产品的活性部分,即仅包括带有有关的机械结构(柔性体9等)的主体14和电感器2的部分的情况下,炉盘1将具有暴露并且可达到的每个电感器2的(或每个电感器2的一个或更多个回路的)电端子,这些电端子用于允许它们连接到电子控制系统和电力供给。
相反,如果炉盘1被理解为是准备使用的最终产品,则它还包括电力供给部分、控制或用户界面和必要情况下适当地相互连接以及与电感器2或电感器2的一个或更多个回路的电端子连接的电子控制系统。
本发明带来重要的优点。
首先,由于本发明,使得能够提供比现有技术方法更简单、实现起来需要更少的劳动、特别是当制造大量的电感器时具有更低的成本并且允许炉盘与现有技术的炉盘相比受敲击影响更少的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第二,与用于制造它们的方法无关,根据本发明的炉盘由于它们不具有与主体接触的刚性部分,因此,一方面,与当前市场上的那些相比更轻且更可管理,并且,另一方面,它们在意外的敲击之后更少地暴露于破损的风险。其它因素是相同的,这可以允许与现有技术炉盘相比以更薄的主体制造炉盘,由此还增加电感器与锅之间的耦合的效率。
并且,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是在具有大量的电感器的更复杂的配置中,能够以更高的几何精度和/或回路分辨率制造炉盘。这意味着,还能够几乎没有任何附加成本地以比现有技术的炉盘多的电感器制造炉盘(特别是对于炉盘不具有预定烹饪位置的应用)。
最终,应当注意,本发明制造起来相对容易,并且,甚至与实现本发明有关的成本也不非常高。
由此,在不背离本发明概念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几种方式修改和适应性调整上述的本发明。
所有的细节可以被其它的技术等同要素和使用的材料替代,并且各种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Claims (29)

1.一种感应炉盘,包括:
呈现有上主表面(15)和下主表面(16)的主体(14),在使用中在上主表面(15)上能够放置至少一个要被加热的锅;和
在下主表面(16)上耦合到主体(14)上的至少一个电感器(2);
其特征在于,
感应炉盘还包括固定于主体(14)的下主表面(16)上的柔性体(9),
柔性体(9)又包括交替的第一电绝缘层(4)和第二层(20),
第二层(20)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轨道(5),以及
至少一个电感器(2)包括位于不同的第二层(20)上并且被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以形成在基本上垂直于上主表面(15)的中心轴周围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回路的多个所述导电轨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炉盘,包括多个电感器(2),并且,其中,第二层(20)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每个电感器(2)的至少一个单独的导电轨道(5),并且,其中,每个电感器(2)包括位于不同的第二层(20)上并且被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以形成在基本上垂直于上主表面(15)的中心轴周围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回路的多个导电轨道(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柔性体(9)还包括柔性的并且至少部分地由铁磁材料构成的层状基部(17),每个电感器(2)位于主体(14)和层状基部(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两种备选中择一地,
-或者是,铁磁材料为粉末或颗粒形式的并且层状基部(17)包括嵌入有铁磁材料的电绝缘基质;
-或者是,层状基部(17)包括由铁磁材料构成的第三层和电绝缘的第四层,第三层位于每个电感器(2)和第四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铁磁材料是铁氧体,和/或,其中,第三层由涂料构成,和/或,其中,电绝缘基质或分别地第四层由硫化硅橡胶基材料构成。
6.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柔性体(9)具有在主体(14)的附近绘制并且面向下主表面(16)的第一层(4)中的一个。
7.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柔性体(9)被胶粘到主体(14)上或者被机械地约束到主体(14)上。
8.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主体(14)具有层状结构,并且上主表面(15)至少在柔性体(9)上与下主表面(16)平行。
9.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对于每个电感器(2),每个第二层(20)包括围绕中心轴以电连续性延伸半圈或更少的多个导电轨道(5),电感器(2)的每个回路在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层(20)上方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对于每个电感器(2),每个第二层(20)包括围绕中心轴以电连续性延伸限定电感器(2)的多个回路的多圈的至少一个导电轨道(5)。
11.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每个回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导电轨道(5)。
12.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柔性体(9)的第二层(20)被粘贴到与第二层(20)相邻的第一层(4)上。
13.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还包括插入在柔性体(9)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或更多个接近或接触传感器和/或包括在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层(20)中制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导电轨道(5)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
14.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上主表面(15)是平的,或者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凹进和/或凸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每个第一电绝缘层(4)包括硫化硅橡胶或聚酰亚胺或芳族聚酰胺纸或由其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炉盘,其中,每个第一电绝缘层(4)具有在25μm和250μm之间的厚度。
17.一种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多个柔性模块(3),每个柔性模块(3)包括第一电绝缘层(4)和包括粘贴到第一层(4)的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导电轨道(5)的第二层(20);
通过以总是在两个连续的第二层(20)之间插入至少一个第一层(4)的方式将所述多个柔性模块(3)重叠和耦合在一起来创建柔性体(9);
将导电轨道(5)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围绕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层(4)的延伸的主面的中心轴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回路,由此创建电感器(2);
取得刚性的并且包括上主表面(15)和下主表面(16)的主体(14);和
将柔性体(9)施加于下主表面(16),将它约束到主体(14)。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
以这样一种方式实现创建多个柔性模块(3)的步骤,使得每个第二层(20)包括位于分别以基本上垂直于相应的第一层(4)的延伸主面的相应中心轴为中心的多个预定区域(18)上的多个单独的导电轨道(5),每个预定区域(18)的中心轴在所有的柔性模块(3)中具有相同的相互布置;
通过使得每个柔性模块(3)的中心轴重合,实现通过将柔性模块(3)重叠和耦合在一起来创建柔性体(9)的步骤;和
在每个中心轴处单独地重复将导电轨道(5)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在一起的步骤,以在每个中心轴上创建电感器(2)。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创建每个柔性模块(3)的步骤又包括以下的步骤:
耦合第一电绝缘片材(6)和第二导电片材(7);
去除第二片材(7)的一部分的整个厚度,以从第二片材(7)制造粘贴到由第一片材(6)形成的第一层(4)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导电轨道(5)。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蚀刻技术实现所述去除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创建每个柔性模块(3)的步骤又包括通过导电墨水的沉积直接在形成第一层(4)的第一电绝缘片材(6)上印刷导电轨道(5)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中心轴处,每个柔性模块(3)由相互电绝缘并且分别围绕中心轴延伸半圈或更小的多个导电轨道(5)、或者由围绕中心轴以电连续性延伸多圈的至少一个导电轨道(5)制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互电连接每个柔性模块(3)的导电轨道(5)的步骤包括连接属于一个柔性模块(3)的每个导电轨道(5)到属于不同柔性模块(3)的导电轨道(5)。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创建柔性体(9)的步骤还包括为多个耦合的柔性模块(3)创建柔性的并且至少部分地由铁磁材料构成的层状基部(17)的步骤,以将耦合的柔性模块(3)保持位于主体(14)和层状基部(17)之间的方式执行将柔性体(9)约束到下主表面(16)的步骤。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创建层状基部(17)的步骤两种备选中择一地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
取得粉末或颗粒形式的铁磁材料;和
将铁磁材料嵌入到电绝缘基质中;
或者以下的操作步骤:
创建由铁磁材料构成的第三层;
将第三层施加于多个耦合的柔性模块(3)的第一层(4);和
用电绝缘第四层覆盖第三层。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铁氧体被用作铁磁材料,和/或,其中,第三层通过喷涂被施加于第一层(4)上,和/或,其中,电绝缘基质或分别地第四层由硫化硅橡胶基材料构成。
27.根据权利要求17~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第一电绝缘层(4)包括硫化硅橡胶或聚酰亚胺或芳族聚酰胺纸或由其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17~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第一电绝缘层(4)具有在25μm和250μm之间的厚度。
29.一种能够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7~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炉盘。
CN201780014475.8A 2016-03-02 2017-02-28 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702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6000022070 2016-03-02
ITUB2016A001251A ITUB20161251A1 (it) 2016-03-02 2016-03-02 Piano cottura ad induzione e metod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piani cottura ad induzione
PCT/IB2017/051157 WO2017149445A1 (en) 2016-03-02 2017-02-28 Induction hob and method for making induction hob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816A true CN108702816A (zh) 2018-10-23
CN108702816B CN108702816B (zh) 2021-03-23

Family

ID=5623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475.8A Active CN108702816B (zh) 2016-03-02 2017-02-28 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6349B2 (zh)
EP (1) EP3424271B1 (zh)
JP (1) JP6871278B2 (zh)
CN (1) CN108702816B (zh)
ES (1) ES2767106T3 (zh)
IT (1) ITUB20161251A1 (zh)
WO (1) WO201714944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9249A (en) * 1991-08-08 1994-11-29 Gold Star Co., Ltd. Inductor arrangement for an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US6144019A (en) * 1998-10-05 2000-11-0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Inductor for an induction cooking area
DE102005056501A1 (de) * 2005-11-28 2007-05-31 Schott Ag Flaches Induktionskochsystem
CN101828426A (zh) * 2008-05-20 2010-09-08 凯尼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烹饪-顶部设备
US20130199027A1 (en) * 2009-03-09 2013-08-08 Nucurrent,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multi-layer-multi-turn high efficiency inductors
CN105325054A (zh) * 2013-07-03 2016-02-10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节电感应烹饪板、烹饪容器和感应烹饪安排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96248A (zh) * 1962-08-09
US3736543A (en) * 1972-03-31 1973-05-29 Bendix Corp Photoetched induction coil assembly
GB1446737A (en) * 1972-11-15 1976-08-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s
US4959631A (en) * 1987-09-29 1990-09-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lanar inductor
US20100253456A1 (en) 2007-06-15 2010-10-07 Yipeng Yan Miniature shielded magnetic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US9095005B2 (en) 2008-05-20 2015-07-28 Kenyon International, Inc. Induction cook-top apparatus
US20100277267A1 (en) 2009-05-04 2010-11-04 Robert James Bogert Magnetic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471142B (zh) * 2009-08-17 2016-02-24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以金属涂敷的盖板的感应式加热烧煮盘
EP2807900B1 (en) 2012-01-26 2016-12-28 Kenyon International, Inc. Induction cook-top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9249A (en) * 1991-08-08 1994-11-29 Gold Star Co., Ltd. Inductor arrangement for an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US6144019A (en) * 1998-10-05 2000-11-0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Inductor for an induction cooking area
DE102005056501A1 (de) * 2005-11-28 2007-05-31 Schott Ag Flaches Induktionskochsystem
CN101828426A (zh) * 2008-05-20 2010-09-08 凯尼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烹饪-顶部设备
US20130199027A1 (en) * 2009-03-09 2013-08-08 Nucurrent,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multi-layer-multi-turn high efficiency inductors
CN105325054A (zh) * 2013-07-03 2016-02-10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节电感应烹饪板、烹饪容器和感应烹饪安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67106T3 (es) 2020-06-16
JP6871278B2 (ja) 2021-05-12
US20190075622A1 (en) 2019-03-07
EP3424271A1 (en) 2019-01-09
EP3424271B1 (en) 2019-10-23
JP2019512860A (ja) 2019-05-16
ITUB20161251A1 (it) 2017-09-02
CN108702816B (zh) 2021-03-23
WO2017149445A1 (en) 2017-09-08
US11166349B2 (en)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53701A1 (en) Power transformer and windings
US20130270260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il and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JP2020110037A (ja) 多重コイルを用いた無線充電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無線充電システム
US10281521B2 (en) System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device under test (DUT)
CN108702816A (zh) 感应炉盘和感应炉盘的制造方法
CN203746622U (zh)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CN108288591B (zh) 一种倒装芯片及其焊接方法
CN107535020B (zh) 用于感应加热器具的感应线圈
CN105655114A (zh) 薄膜线圈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具有该元件的充电装置元件
EP3533288B1 (en) Induction coil for an induction heating appliance
CN104766706A (zh)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CN218098084U (zh) 测温装置、加热测温装置以及家用电器
US20220287159A1 (en) Induction heater for a cooktop
CN111670605B (zh) 用于炉面的感应加热器
TWI611729B (zh) 薄型化電磁加熱元件及電磁爐
KR20230049013A (ko) 박막 패턴을 이용한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용 유도 가열 히터
TW201616524A (zh) 薄膜線圈元件、充電裝置以及製作元件的方法
JP5076181B2 (ja) 誘導加熱コイル
TW201606823A (zh) 薄膜線圈、薄膜線圈元件以及充電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Italy Vittorio Vinnie Tor

Applicant after: IRCA SPA

Address before: Treviso Italy

Applicant before: IRCA SP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