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6622U -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6622U
CN203746622U CN201420006022.4U CN201420006022U CN203746622U CN 203746622 U CN203746622 U CN 203746622U CN 201420006022 U CN201420006022 U CN 201420006022U CN 203746622 U CN203746622 U CN 203746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lanar
coil plate
plat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60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李文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060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6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6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66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该接脚分别位于包含该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该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将多个该模块化线圈板相组合的结构,以及使用该模块化线圈板的平面变压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简便且适合应用于表面黏着安装的线圈板与使用该线圈板的平面变压器。

Description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线圈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平面变压器的线圈板,以及含有该线圈板的平面线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模块化线圈板组装成多层平面线圈的技术。该线圈板具模块化设计,便利与其它线圈板串接。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了使用该线圈板或其线圈板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电子产品供电的重要组件。现有变压器体积庞大,无法满足产品小型化的要求。平面变压器(Planar transformer,或称平板变压器)是在多层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上布设铜箔等导电箔片作为绕组,堆栈而成的变压器,可以大大缩小变压器的厚度。平面变压器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航空工程、医疗设备等产品中。不过,因平面变压器需要使用相当多层的电路板,体积仍大;且因效率不高,输出阻抗也大,容易产生噪音。如何达成平面变压器薄型化、高效率化,成为本行业亟待克服的技术难题。 
中国台湾发明专利1387981号公开了一种平面变压器,仅包括单一印刷电路板。不过,该单一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初级电路层、多个次级电路层以及用于安装磁芯的通孔。该专利将多个绕线层制作在多层基板上,整体形成单一印刷电路板,以减少厚度,但结构与使用多层印刷电路板形成的平面变压器结构相同。 
中国台湾发明专利1357086号提供一种变压器,适于配置于线路基板内。变压器包括第一平面线圈及第二平面线圈,其中第一平面线 圈具有多个第一绕圈,而第二平面线圈具有多个第二绕圈;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绕圈构成第一绕圈束;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二绕圈构成第二绕圈束。两者相互跨越,由此减少平面线圈的层数。 
中国发明专利CN103081044A公开了一种平面变压器,具有多层的单层、单圈绕线板,并以不同的绕线板组合,依据不同的需要,构成不同型态的平面变压器。 
欧洲专利EP2602801A1公开了一种平面变压器,具有多个单层、单圈绕线金属板作为次级绕线,与初级绕线组合。 
德国专利DE102012003365A1公开了一种平面变压器,使用涡形金属条作为绕线。该涡形金属条为单层、多圈设计。绕线内圈的终点折弯穿越绝缘片至另一平面。 
欧洲专利EP2637183A2公开了一种平面变压器,使用单层单圈绕线板作为线圈。绕线板延伸出接脚(pad)形状,作为层与层之间以及与外界的连接电极。 
美国专利公开案2013-278371A1公开了一种平面变压器,使用多个单层的平面金属绕线,并将多个金属绕线以端子串联及定位,达成多层绕线的目的。 
专利合作条约专利WO0070926A1公开了一种平面变压器,使用连续材料制作多层、单圈绕线板,各层之间以接脚形状的舌片串接。 
由平面变压器的技术现状可知,业界对于平面变压器的小型化,可谓不遗余力的开发,但难以摆脱现有技术以印刷电路板制作平面变压器的惯常设计。所提出的设计,均以单层绕线板作为组合的单元,无法提出一种真正达成多圈绕线目的的设计。另外,虽然有特定已知 技术提出将多个绕线板串连的设计,但其连结方式固定,仅能提供特定的绕线板结构,供特定层数或圈数的绕线板模块应用,不具有模块化设计,无法根据使用上的需求做不同的组合或延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线圈板以及由该线圈板构成的平面线圈。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容易根据使用上的不同需求,改变平面线圈的层数的模块化线圈板。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也在提供一种可以相同基本造型,堆栈成多层平面线圈的模块化线圈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更在提供一种使用具有模块化线圈板或其线圈板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更在提供一种制作简便且适合应用于表面黏着安装的线圈板与使用该线圈板的平面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线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焊盘,该焊盘分别位于包含所述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该几何图形为包含该线圈本体所在区域的矩形。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几何图形为包含该线圈本体所在区域的多边形或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该模块化线圈板还可包括绝缘片。 在此种实施例中,该平面线圈本体定位于该绝缘片上,且该接脚延伸至该绝缘片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该平面线圈本体形成实质上的圈形。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线圈本体形成矩形轮廓,并形成实质上的一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平面线圈,该平面线圈至少具有第一线圈板及第二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各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所述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焊盘;两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互相重叠但保持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线圈板的焊盘分别位于包含所述两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线圈板的焊盘分别位于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的第二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且所述第一线圈板与第二线圈板于所述第二位置串接。 
该平面线圈可将位于该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该平面线圈还可包括绝缘片,夹设于该第一线圈板与第二线圈板之间。在此种实施例中,该接脚延伸至该绝缘片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如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线圈板,该第三线圈板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所述线圈本体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的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并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重叠但与相邻的线圈板保持第二预定 距离;所述第三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三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的第四位置;且所述第三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在所述第三位置串接。 
该平面线圈还可包括绝缘片,设于或夹设于该第三线圈板与第二线圈板之间。该第一预定距离与该第二预定距离可为相同或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如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线圈板,该第四线圈板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所述线圈本体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线圈板的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并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线圈板重叠但与相邻的线圈板保持第三预定距离;所述第四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四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及所述第四位置的第五位置;且所述第四线圈板与所述第三线圈板在所述第四位置串接。 
该平面线圈还可包括绝缘片,夹设于该第三线圈板与第四线圈板之间。该第三预定距离与该第一、第二预定距离之一可以相同或不同。该平面线圈位于该第一位置与第五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该平面线圈也可使位于该第一位置、第三位置与第五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一组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模块化线圈板,与该线圈板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线圈板及所述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线圈板/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一组如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平面线圈,与该平面线圈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 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两组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一组如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述的平面线圈,与该平面线圈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两组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一组如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所述的平面线圈,与该平面线圈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两组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上述平面变压器还可包括金属壳体,包覆该铁心及该两组平面线圈组件的线圈部分。 
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的目的及优点,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并参照附图,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平面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组件连结方式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平面变压器 
10           第一平面线圈组件 
11           接脚 
20           第二平面线圈组件 
30           第一线圈板 
31、32       接脚 
40           第二线圈板 
41、42       接脚 
50           第三线圈板 
51、52       接脚 
60           第四线圈板 
61、62       接脚 
70           铁心 
71           上壳体 
72           下壳体 
73           绝缘片 
74           绝缘片 
75           绝缘片 
76           绝缘片 
77           绝缘片 
78           绝缘片 
79           绝缘片 
P1           第一位置 
P2           第二位置 
P3           第三位置 
P4           第四位置 
P5           第五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及其组件平面线圈,连同使用该模块化线圈板或其组件的平面变压器的多个实施例。但须说明,本实用新型对于实施例的说明,仅在例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基本架构与可能的应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组件的平面变压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平面变压器1按由图上方至下方的顺序依次包括:上壳体71、绝缘片73、第一线圈板30、绝缘片74、第一平面线圈组件10、绝缘片75、第二线圈板40、绝缘片76、第三 线圈板50、绝缘片77、第二平面线圈组件20、绝缘片78、第四线圈板60、绝缘片79、下壳体72,以及穿过各线圈与绝缘片中心部分的铁心70。在该结构中,第一线圈板30、第二线圈板40、第三线圈板50、第四线圈板60依次串接,作为二次侧线圈。第一平面线圈组件10与第二平面线圈组件20串接,作为一次侧线圈。当然,在该结构中,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可以互换。 
为说明起见,以下均以「一次侧线圈」指称第一平面线圈组件10和/或第二平面线圈组件20,以「二次侧线圈」指称第一线圈板30、第二线圈板40、第三线圈板50、第四线圈板60之全部或一部分。因此,在以下说明中,「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为可互换、通用的概念。 
图中显示,所述一次侧线圈是使用两组具有双层、双圈结构的平面线圈组件10、20。所述二次侧线圈是使用四组单层、单圈线圈板。但本行业技术人员都知道,该二次侧线圈也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平面线圈组件,也可以平面线圈组件与单层线圈板并用。所使用的各侧线圈数量也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图1所示的双层、双圈结构的平面线圈组件10、20是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第102143037号所公开的平面线圈,可作为本案的参考。图中也显示该平面线圈组件10、20串接,形成所述一次侧线圈 
图中所显示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线圈或线圈组件的结构、数量、堆栈方式,均仅供例示之用。本行业技术人员都知道,在一平面变压器中可使用不同方式的线圈组合。例如,一次侧与二次侧线圈或线圈组件可以全部使用单层线圈板30、40、50、60,而非两种型态的线圈。所使用的单层线圈板数量也不固定。一般而言,一次侧的线圈圈数需与二次侧的圈数不同。但在某些应用场合,也可能两侧均使用相同的线圈圈数。但为提高效率,优选的地,使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交迭。在各线圈之间可使用绝缘片绝缘,但也可使用其它方式绝缘,例如以形成在线圈表面的绝缘层来绝缘。该绝缘片或绝缘层的材料可使 用任何市售的绝缘材料,只要适于加工并能提供良好绝缘效果即可;,如使用绝缘片,但绝缘片厚度不宜太厚,但也不宜太薄,避免导致降低其绝缘效果以及固定功能。 
在上述结构中,该二次侧线圈板30、40、50、60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4种实施例。图中显示,平面线圈模块10、20均有两个接脚伸出模块之外。该四组线圈板30、40、50、60也各有两个接脚31、32;41、42;51、52;61、62(另参考第2-5图)伸出模块之外,与该平面线圈模块10、20的接脚位于相反侧。但两侧线圈的接脚是否置于相反两侧,并非任何技术上的限制。 
将上述的组件组合后,即形成一组变压器1。其中,上壳体71及下壳体72分别覆盖该铁心70以及该平面线圈模块10、20与该线圈板30、40、50、60的线圈部分。除可保护该变压器1外,还可提供电磁波屏障的功能。该平面线圈模块10、20的特定接脚与该线圈板的接脚31、51、62的长度,均根据各线圈板所在的高度设定,使各接脚可在同一平面上延伸出垫片,使该变压器1可以表面黏着方式组装在电路基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平面线圈模块件10、20以导电性好的材料制作。适用的材料包括各种金属或合金,例如铜、银、黄铜等。该铁心70的材料、形状与尺寸,可依据应用上的需求,从已知技术中选用。该上、下壳体71、72的材料、形状与尺寸,也可依据应用上的需求,从已知技术中选用。此外,该壳体也不限于以上下壳体组合的方式。以单一材料制成壳体或以多于两个组件组合,也属可行。如有必要,可以省略其中一面的壳体或增加其中一面壳体的层数。诸如此类都属于已知技术的范畴,不再赘述。 
图2表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显示的模块化线圈板即为图1中的第一线圈板30。该第一线圈板 30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31、32,该接脚31、32分别位于包含该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P1,以及在该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P2。具体而言,该几何图形可为包含该线圈板所在区域的矩形,例如位于一平面上,由该上、下壳体71、72投影形成的矩形,如图6的虚线方块B所示。此时,该接脚31、32可分别位于该矩形B的一侧或两侧的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在表面黏着应用上,该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可为该平面变压器的任何支脚所在之处。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几何图形也可为包含该平面线圈组件所在区域的多边形或圆形,其形状并无任何限制,全视应用上需要而定。该接脚31、32之一任一均可折弯,形成适于表面黏着加工的垫片。此外,也可向横向延伸,形成较大面积的垫片(见图6),以提供固定或散热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接脚11位于标准表面黏着组件的接脚位置。根据第一线圈板30在整个平面变压器中的位置,接脚31提供一较长的长度(即,高度,垫片到本体的距离)。至于接脚32的长度,则根据与第一线圈板30串接的第二线圈板40在该平面变压器中的位置,而提供一适当长度,以与该第二线圈板40串接。当然,在只使用单一线圈板的实施例中,不须有上述或类似接脚长度的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该模块化线圈板还可包括绝缘片74。在此种实施例中,该平面线圈本体可定位于该绝缘片74上,且该接脚延伸至该绝缘片74外部。该第一线圈板30、该绝缘片74与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基本上即可形成一组平面变压器。 
在图2中,该线圈板30的本体形成实质上的圈形。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线圈本体形成矩形轮廓,并形成实质上的一周。该线圈30的材料宽度、厚度,甚至形状,均可视需要而决定。基本上表面形成平面的绕线较为节省材料与容易加工。该线圈30以导电性好的材料制作。适用的材料包括各种金属,例如铜、银等。从成本、加工、导电性与 组装容易等角度考虑,铜箔应为优选的选择,但并非任何技术上的限制。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显示的模块化线圈板即为图1中的第二线圈板40。该第二线圈板40结构基本上与第一线圈板30相同,也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41、42,该接脚41、42分别位于该想象几何图形B外周的第二位置P2,以及在该几何图形B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的第三位置P3,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板40的接脚41、42并不折弯形成垫片,而仅提供串接该第一线圈板30与第三线圈板50的功能。根据所串接的第一线圈板30与第三线圈板50在整个平面变压器中的位置,接脚41与42提供一相当短的长度。当然,在只使用第一线圈板30与第二线圈板40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板40的接脚42须加以延长,以达到与第一线圈板30的接脚31相同的高度,并延伸形成垫片。 
在此实施例中,可将绝缘片74夹设于第一线圈板30与第二线圈板40之间。不过,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线圈板30与第二线圈板40之间还夹设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与第一线圈板30与第二线圈板40之间,均夹设绝缘片74、75。该第一线圈板30、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与该第二线圈板40基本上即可形成一组平面变压器。其中,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可夹设于该第一线圈板30与第二线圈板40之间,但也可叠设于该第一线圈板30与第二线圈板40之上或之下。 
在图3中,该线圈板40的本体形成实质上的圈形,但也可形成其它形状但形成实质上的一周。该线圈40的材料、宽度、厚度,甚至形状,均可视需要而决定;基本上以与第一线圈板30相同,较容易加工。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 显示的模块化线圈板即为图1中的第三线圈板50。该第三线圈板50结构基本上与第一线圈板30及第二线圈板40相同,也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51、52,该接脚51、52分别位于该想象几何图形B外周的第三位置P3,以及在该几何图形B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第三位置P3的第四位置P4,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线圈板50的接脚51折弯形成垫片,并提供串接该第二线圈板40的功能。但接脚52则不折弯形成垫片,仅供串接该第四线圈板60的功能。根据第三线圈板50本身以及所串接的第二线圈板40与第四线圈板60在整个平面变压器中的位置,接脚51提供一适当中等长度,接脚52则提供一相当短的长度。当然,在只使用第一线圈板30、第二线圈板40及第三线圈板50的实施例中,该第三线圈板50的接脚52须加以延长,以达到与第一线圈板30的接脚31相同的高度,并延伸形成垫片。此时接脚51仅须提供一相当短的长度,足以与第二线圈板40的接脚42串接即可。 
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板40与第三线圈板50之间还夹设绝缘片76。第一线圈板30、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第二线圈板40与第三线圈板50基本上即可形成一组平面变压器。其中,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可夹设于该第一线圈板30与第二线圈板40之间,夹设于该第二线圈板40与第三线圈板50之间,但也可叠设于第一线圈板30、第二线圈板40与第三线圈板50之上或之下。再者,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第二线圈板40与第三线圈板50基本上也可形成一组平面变压器。 
在图4中,该线圈板50的本体形成实质上的圈形,但也可形成其它形状但形成实质上的一周。该线圈50的材料、宽度、厚度,甚至形状,均可视需要而决定。基本上以与其它线圈板30、40相同,较容易加工。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 显示的模块化线圈板即为图1中的第四线圈板60。该第四线圈板60结构基本上与第一线圈板30、第二线圈板40、第三线圈板50相同,也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61、62,该接脚61、62分别位于该想象几何图形B外周的第四位置P4,以及在该几何图形B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第三位置P3、第四位置P4的第五位置P5,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四线圈板60的接脚62折弯形成垫片并提供一相当短长度,接脚61则不折弯形成垫片,仅供串接该第三线圈板50的功能。根据第四线圈板60本身以及所串接的第三线圈板50在整个平面变压器中的位置,接脚61向图中的上方方向延伸,并提供一相当短的长度。当然,在只使用第二线圈板40、第三线圈板50及第四线圈板60的实施例中,或只使用第三线圈板50及第四线圈板60的实施例中,该第四线圈板60的接脚61、62均可设成适当的长度,以提供位于相同平面上的垫片。当然,垫片是否均需位于相同平面,仍须视应用上之需求而定。 
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第三线圈板50与第四线圈板60之间还夹设该第二平面线圈模块20。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与第三线圈板50与第四线圈板60之间,均夹设绝缘片77、78。与前述相同,在该第四线圈板60上下两侧是否另设绝缘片,可视需要而定。该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与该第三线圈板50及第四线圈板60的相对位置,也不限于图中所示。 
第一线圈板30、第一平面线圈模块10、第二线圈板40、第三线圈板50、第二平面线圈模块20与第四线圈板60形成一组平面变压器。但也如前所述,其中部分的平面线圈模块与部分的线圈板,均可分别形成平面变压器。 
在图5中,该线圈板60的本体形成实质上的圈形,但也可形成其它形状但形成实质上一周。该线圈60的材料、宽度、厚度,甚至形状,均可视需要而决定。基本上以与其它线圈板30、40、50相同,较容易 加工。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组件连结方式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显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线圈板30、第二线圈板40、第三线圈板50与第四线圈板60依序由上到下堆栈,串接成为一组平面线圈组件。请注意,图6的组件与图1中标示相同符号的组件所形成的组件,并不相同。在图6中,第一至第四线圈板单纯堆栈成为一个组件,在各线圈板之间并未插置另一级的线圈或线圈板。但在应用上,可以根据各线圈板在整个平面变压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在任两片线圈板之间可能插设的另一级线圈或线圈板厚度,改变个别线圈板接脚的长度(高度),仍以相同或类似的串接方式,达成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线圈板组件。 
图6的线圈板组件串接方式如下:第一线圈板30的接脚31位于第一位置P1,并延伸成为垫片。在该接脚31后为线圈本体,连接位于第二位置P2的接脚32。接脚32并不延伸成为垫片,而是搭接第二线圈板40也位于第二位置P2的接脚41。该接脚41并不延伸成为垫片。在该接脚41之后为线圈本体,连接位于第三位置P3的接脚42。该接脚42并不延伸成为垫片,仅用以搭接第三线圈板50也位于第三位置P3的接脚51。该接脚51一方面延伸成为垫片,并向横向延伸,以提供散热等功能,另一方面用以与接脚42搭接。在该接脚51之后为线圈本体,连接位于第四位置P4的接脚52。该接脚52不延伸成为垫片,而仅搭接第四线圈板60位于第四位置P4的接脚61。根据该第四线圈板60在整个平面变压器的位置,以及该第四线圈板60与第三线圈板50的相对位置,该接脚61可能向图的上方延伸。在该接脚61之后为线圈本体,连接位于第五位置P5的接脚62。接脚62延伸成为垫片。在这个线圈板组件中,提供分别位于第一位置P1、第三位置P3以及第五位置P5的3支接脚31、51、62,可供将含有该线圈板组件的平面变压器以表面黏着方式组装在电路板上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线圈板的组合方式当然不限于图6或图1所示。例如,该第一至第五位置不限于依序排列,且实际上也不限于5种不同位置。各位置之间也可以设置其它用途的接脚。各线圈板的串接方式也不限于依照其在平面变压器中的位置高低顺序。例如,由下方线圈板串接其上方的线圈板,再串接至更下方的线圈板,也是可行的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已经提供了模块化的线圈板,其串接组合可以依照实际应用上的需求,做不同的变化,并提供位于适当位置的垫片,以连结其它电气或电子组件。 
各线圈板的连接方式,可以利用各种已知的技术达成。例如以焊接、黏着、熔接、冲压、冷缎等方式,或其结合,均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在各线圈板的邻层,可视需要叠置绝缘片以及绝缘片邻层的同级线圈板或另一级线圈或线圈板。该绝缘片的材料尺寸与厚度均可视应用上需要而选用。如有必要,可在该绝缘片上、下两面施以黏着剂,以提高线圈板或平面线圈的定位效果。此外,在线圈板的绕线表面,也可施加绝缘涂层(图中未显示),以提高绝缘效果。 
在应用上,各线圈板的本体优选地互相重叠,并与另一级线圈的绕线重叠。但在特定应用上,可能以其它方式排列。例如使用穿越方式或偏移排列方式,也属可行。 
将模块化线圈板以图6所示方式串接后,形成一个4层的绕线结构,并提供三个垫片的接脚,可供以例如表面黏着方式组装于线路板上。当然,如果不需要三个垫片,可将接脚51的垫片省略。该接脚51即仅提供与接脚42搭接的功能。但考虑整个线圈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在该特定实施例中,即使接脚51仅提供搭接功能,优选地仍配备垫片,用以支撑该线圈板组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线圈板架构。该模块化线圈板定义出多个接脚位置,以供选用。该模块化的接脚位置设计, 提供可轻易将多个线圈板串接的功能。使用时可以根据应用上的需要,任意组合达成所需层数、圈数的绕线。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线圈模块不需使用印刷电路板制作,可以大幅缩小平面变压器的厚度,并可以降低阻抗,提高转换效率。 

Claims (24)

1.一种模块化线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该接脚分别位于包含所述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图形是包含所述线圈本体所在区域的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图形是包含所述线圈本体所在区域的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所述平面线圈本体定位于所述绝缘片上,且所述接脚延伸至所述绝缘片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本体形成实质上的圈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本体形成矩形轮廓,并形成实质上的一周。
7.一种平面线圈,该平面线圈至少具有第一线圈板及第二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各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所述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两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互相重叠但保持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包含所述两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的第二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且所述第一线圈板与第二线圈板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串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夹设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之间,并且所述接脚延伸至所述绝缘片外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线圈板,该第三线圈板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所述线圈本体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的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并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重叠但与相邻的线圈板保持第二预定距离;所述第三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三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的第四位置;且所述第三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在所述第三位置串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设于所述第三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线圈板,该第四线圈板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所述线圈本体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线圈板的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并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线圈板重叠但与相邻的线圈板保持第三预定距离;所述第四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四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及所述第四位置的第五位置;且所述第四线圈板与所述第三线圈板在所述第四位置串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定距离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二预定距离之一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五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五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17.一种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线圈板,与该线圈板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线圈板及所述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线圈板/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所述铁心及所述两组线圈板/平面线圈的线圈部分。
19.一种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线圈,与该平面线圈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两组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所述铁心及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线圈部分。
21.一种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线圈,与该平面线圈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两组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所述铁心及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线圈部分。
23.一种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线圈,与该平面线圈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两组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所述铁心及所述两组平面线圈的线圈部分。
CN201420006022.4U 2014-01-06 2014-01-06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46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6022.4U CN203746622U (zh) 2014-01-06 2014-01-06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6022.4U CN203746622U (zh) 2014-01-06 2014-01-06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6622U true CN203746622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0602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46622U (zh) 2014-01-06 2014-01-06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662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6706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吴李文相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CN105702426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吴李文相 平面线圈、制作方法及平面变压器
CN105702425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吴李文相 平面线圈及平面变压器
CN106783074A (zh) * 2016-12-26 2017-05-31 南京后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大过流叠装线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6706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吴李文相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CN105702426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吴李文相 平面线圈、制作方法及平面变压器
CN105702425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吴李文相 平面线圈及平面变压器
CN106783074A (zh) * 2016-12-26 2017-05-31 南京后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大过流叠装线圈
CN106783074B (zh) * 2016-12-26 2018-12-14 南京后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大过流叠装线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2671B (zh) 平面式电磁感应元件及其铜片绕组
EP3074987B1 (en) Wireless charging coil
CN203746622U (zh)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CN105914011B (zh) 一种平面变压器
US20150221430A1 (en) Modularized planar coil and planar transformer using the same
CN103956250B (zh) 表贴型平面磁性元件及模块
TWM357691U (en) Transformer
CN203552897U (zh) 变压器骨架以及变压器
CN101170004A (zh) 变压器
CN203774058U (zh) 平面线圈组件、平面线圈模块及平面变压器
CN102243918A (zh) 平面变压器
CN202695101U (zh) 一种组装式平面变压器
CN203774059U (zh) 平面线圈模块及使用该平面线圈模块的平面变压器
CN107808756B (zh) 一种平板变压器及开关电源适配器
CN104766706A (zh) 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
CN101431868A (zh) 与绕组一体的多层pcb的制作方法
CN104882260A (zh) 平面变压器
TWI573149B (zh) 平面線圈及其製法,以及使用該平面線圈之平面變壓器
CN102065636A (zh) 电路板及应用该电路板的电子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CN201311825Y (zh) 一种变压器
CN204131835U (zh) 软硬结合印制线路板
TW201526044A (zh) 模組化線圈板、其線圈板組件及包含該線圈板或線圈組件的平面變壓器
CN104766705A (zh) 模块化平面线圈及使用该平面线圈的平面变压器
US20150221429A1 (en) Planar Coil Module and Planar Transformer Using the Same
CN201562542U (zh) 堆叠式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