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0154B - 用于减震器的双向软打开阀布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减震器的双向软打开阀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0154B
CN108700154B CN201780011568.5A CN201780011568A CN108700154B CN 108700154 B CN108700154 B CN 108700154B CN 201780011568 A CN201780011568 A CN 201780011568A CN 108700154 B CN108700154 B CN 108700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iction
flow
orifice
main valv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15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0154A (zh
Inventor
阿诺德·霍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Lei We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hlins Racing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hlins Racing AB filed Critical Ohlins Racing AB
Publication of CN108700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0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5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using servo control, the servo pressure being created by the flow of damping fluid, e.g. controlling pressure in a chamber downstream of a pilot pass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 B60G13/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of fluid type
    • B60G13/08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of fluid type hydraul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6Characteristics of dampers, e.g. mechanical dampers
    • B60G17/08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9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with a single cylinder and of single-tub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6Throttling control, i.e. regulation of flow passage ge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6Throttling control, i.e. regulation of flow passage geometry
    • F16F9/469Valves incorporated in the pist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damp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rok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1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 auxiliary non-electric power
    • G05D16/1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 auxiliary non-electric power derived from the controlled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4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ampers and/or springs
    • B60G2206/41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10Damping action or damper
    • B60G2500/11Damping valves
    • B60G2500/112Fluid actu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8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movement or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o the end result to be achieved by the control action
    • B60G2800/16Running
    • B60G2800/162Reducing road induced vib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6Variable stiff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阀布置,该阀布置包括:具有第一端口(7)和第二端口(8)的阀壳体(2);与该第一端口(7)和/或第二端口(8)处于流体连通的先导室(3),其中,该先导室(3)中的液压压力限定了先导压力(Pp)。该布置进一步包括主阀构件(4),该主阀构件可轴向移动地布置在该阀壳体(2)中并且被布置成与主阀座构件(9)相互作用,以响应于作用于该主阀构件(4)上的先导压力(Pp)来对该第一端口(7)与第二端口(8)之间的主流体流进行限流。此外,该主阀座构件(9)在第一压缩冲程位置与第二回弹冲程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使得在该压缩冲程期间,该主流体流在第一限流部(R1)和协作性串联布置的第二限流部(R2)处被限流,并且在该回弹冲程期间,该主流体流在第三限流部(R3)和协作性串联布置的第四限流部(R4)处被限流。

Description

用于减震器的双向软打开阀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阀布置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减震器中的阻尼介质流量的阀布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包括先导阀的减震器的技术领域内,使用压力调节器(即阀布置)在活塞在减震器的阻尼介质填充室中往复运动期间控制压缩室与回弹室之间的阻尼介质流量。活塞经由活塞杆连接至车轮或底盘上,而室连接至车轮或底盘中未与活塞连接的一个上。在压缩冲程期间,活塞沿朝向压缩室的方向轴向地移动,由此对压缩室中的阻尼介质加压。在回弹冲程期间,活塞朝向回弹室、即沿相反方向轴向地移动,由此对回弹室中的阻尼介质加压。根据减震器的功能,经加压的阻尼介质需要从加压室转移至另一个室,即从压缩室转移到回弹室,或反之亦然。需要控制阻尼介质的流量以获得活塞的阻尼效果和因此减震器的阻尼效果,即阻尼车轮与底盘之间的相对运动。
减震器中的阻尼介质流的压力控制取决于先导控制阀产生的压力。减震器中的压力调节器通常设有作用于座部件上的可轴向移动或可偏转的阀构件,比如垫圈、圆锥体、提升阀或垫片。压力控制是通过力的均衡或平衡来实现的,例如沿一个方向作用于阀构件上的压力和/或流动力与沿相反方向作用于阀构件上的反作用力或反向力(比如弹簧力、摩擦力或先导压力中的一种或多种)之间的均衡。当减震器的活塞以一定速度移动使得压力和/或流动力变得大于反向力或反作用力时,可移动阀构件被强制离开座部件,由此打开流动通道。因此,可移动阀构件被强制在根据作用于压力调节器的调节区域上的压力产生的流动所限定的冲程中打开。
上述压力调节型的传统阀布置通常具有的缺点是,当达到压力阈值时,阀构件打开,并且压缩室与回弹室之间的阻尼介质流量以明显的方式剧烈增加。这产生的是不如期望的那样顺畅的阻尼特性。而是,这样的阻尼存在具有对动力学作出反应的拐点的急剧打开,这通常引起不稳定,比如初始过冲以及随后的振荡。
用于减震器的现有技术阀布置、比如EP 0942195B1中所示的阀布置,具有允许软打开的阀构造,从而提供期望的阻尼特性。然而,虽然这个方案在一个流动方向上提供软打开,但是在相反方向上的阻尼流量根本不是令人期望的。因此,这个方案在单向阀中效果很好,但在双向阀中不能提供所期望的阻尼特性。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改进的阻尼特性、用于减震器中的双向阀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双向阀布置,该布置提供了比现有技术更顺畅的改进的阻尼特性。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以下深刻见解:为了使双向阀布置具有软打开特性,该阀布置与回弹冲程相比在压缩冲程中需要不同的限流接口。这种实现方式还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即,可以设定压缩压力面积与回弹压力面积之间的面积比,而无需这两个面积的总和等于先导压力面积这个前提条件。换言之,可以在不减小回弹压力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压缩压力面积,反之亦然。这是一个优点,因为甚至可以进一步改善阻尼特性。
进一步地,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通过在回弹流中提供两个协作性串联布置的限流部,也可以在回弹冲程中获得软打开。
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阀布置来实现的,该阀布置包括: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阀壳体,与该第一端口和/或第二端口处于流体连通的先导室,其中,该先导室中的液压压力限定了先导压力。该布置进一步包括主阀构件,该主阀构件可轴向移动地布置在该阀壳体中并且被布置成与主阀座构件相互作用,以响应于作用于该主阀构件上的先导压力来对该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主流体流进行限流。此外,该主阀座构件在第一压缩冲程位置与第二回弹冲程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使得在该压缩冲程期间,该主流体流在第一限流部和协作性串联布置的第二限流部处被限流,并且在该回弹冲程期间,该主流体流在第三限流部和协作性串联布置的第四限流部处被限流。
因此,提供了一种阀布置,该阀布置在压缩冲程期间通过两个协作性径向移位的限流部流体地联接并串联地布置而能够软打开,并且在回弹冲程期间通过协作性径向移位的第三限流部和第四限流部流体地联接并串联地布置而能够软打开。因此,通过让回弹流经过与压缩冲程中所使用的两个协作性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不同的路径,可以在压缩冲程期间实现软打开。进一步地,第三限流部和第四限流部在回弹冲程中实现了软打开。如果回弹流将经过与压缩中相同的限流部、但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则阻尼特性将不满足所期望的要求。
此外,在这个方案中,可以在不改变先导压力面积的情况下调整压缩面积与回弹面积之间的面积比。在主阀座固定的方案中,压缩加压面积和回弹加压面积的总和始终等于先导加压面积。然而,通过可移动主阀构件,所述总和可能大于先导加压面积。因此,该阀布置可以被形成为在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中均产生所期望的阻尼力而不会折损其中一个力。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任何“协作性”限流部应被理解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彼此依赖并且一起工作。例如,两个协作性限流部的孔口可以取决于相同的参数,比如冲程长度。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例如,“串联地布置”或“串联布置”的两个限流部应被理解为一个限流部设置在另一个限流部的上游。即,流体首先经过一个限流部、并且接着经过另一个限流部,即,流体不在两个并联限流部中被限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就压缩流体流动方向而言,第一限流部相对于第二限流部被布置在上游。进一步地,在至少初始冲程中并且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第一限流部具有的孔口小于第二限流部的孔口。因此,流体首先被第一限流部限流、随后被第二限流部限流,这有助于在压缩冲程期间阻尼器的所期望的软打开特性。因此,当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至少部分地打开并且在初始冲程中时,第一限流部始终小于第二限流部,这也有助于在压缩冲程期间阻尼器的所期望的软打开特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至少部分地被形成为周向限流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流部相对于第二限流部径向向内布置。因此,当这些限流部径向地移位并且周向地形成时,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第一限流部的孔口始终小于第二限流部的孔口。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就回弹流体流动方向而言,该第三限流部相对于该第四限流部被布置在上游,并且其中,在至少初始冲程期间并且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该第三限流部具有的孔口小于该第四限流部的孔口。因此,流体首先被第三限流部限流、随后被第四限流部限流,这有助于在回弹冲程期间阻尼器的所期望的软打开特性。进一步地,当在初始冲程期间第三限流器和第四限流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第三限流部比第四限流部小,这也有助于在回弹冲程期间阻尼器的所期望的软打开特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阀布置包括与第二限流部串联布置的第五限流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限流部与第一限流部并联布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限流部与第一限流部相邻布置。当然,所有这些实施例可以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限流部具有恒定孔口,该孔口与该主阀构件相对于该阀壳体的轴向位置无关。因此,实现了第五限流部始终具有设定的孔口。因此,第五限流部的孔口与冲程无关。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限流部被布置成与第一限流部相邻,使得当第一限流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第一限流部和第五限流部用作共同限流部。由此,第一限流部和第五限流部的总孔口在冲程开始时可以大于第二限流部的限流孔口,但是在较大冲程中小于第二限流部的孔口。因此,可以控制压缩冲程中的总限流特性,以有助于在压缩冲程中阻尼器的所期望的软打开特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阀布置包括与第四限流部串联布置的第六限流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限流部与第三限流部并联布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限流部与第三限流部相邻布置。当然,所有这些实施例可以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限流部具有恒定孔口,该恒定孔口与该主阀构件相对于该阀壳体的轴向位置无关。因此,实现了第六限流部始终具有设定的孔口。因此,第六限流部的孔口与冲程无关。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限流部与第三限流部相邻布置,使得当第三限流部始终部分地打开时,第三限流部和第六限流部用作共同限流部。因此,第三限流部和第六限流部的总孔口在冲程开始时可以大于第四限流部的限流孔口,但是在较大冲程中小于第二限流部的孔口。因此,可以控制压缩冲程中的总限流特性,以有助于在回弹冲程中实现阻尼器的所期望的软打开特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主阀构件进一步包括几何形状限定的周向孔,该周向孔具有径向内壁和径向外壁,其中,该径向内壁形成该第四限流部的一部分,并且该径向外壁形成该第三限流部的一部分。因此,两个协作性限流部可以通过主阀构件的形式来实现,并且因此还实现了它们的协作,因为它们可以通过移动主阀构件相对于阀座构件的轴向位置来一起移动。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六限流部是所述主阀构件中的所述周向孔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因此,可以以与冲程无关的简单方式来实现回弹流。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阀布置进一步包括几何形状限定的周向阻挡装置,该周向阻挡装置用于阻挡该第三限流部的周向孔口的至少一部分,使得在至少初始冲程中并且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该第三限流部具有的孔口小于该第四限流部的孔口。初始冲程应被解释为冲程大于零、但不是整个冲程长度。在整个冲程长度上,第三限流部具有的孔口可以小于第四限流部的孔口。然而,对于软打开,仅初始冲程长度有助于所期望的阻尼效果。因此,在较大冲程中,第三限流部具有的孔口可以大于第四限流部的孔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挡装置被形成为使得第三孔口相对于冲程不只是以线性的方式增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是通过阻挡部分而实现的,这些阻挡部分的大小随着距阀座构件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应的中间开口的大小随着距阀座构件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阻挡装置可以将大部分阻尼流体阻挡在冲程的下部中,并且随着冲程增加允许增加流量。因此,第三限流部的孔口相对于冲程长度不只是以线性的方式增加。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限流部和第四限流部至少部分地被形成为周向限流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限流部相对于第三限流部径向向内布置。因此,当这些限流部径向地移位并且周向地形成时,第三限流部的孔口可以被阻挡装置阻挡,使得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虽然相对于第四限流部径向向外被放置,但第三限流部的孔口小于第四限流部的孔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挡装置例如可以是突出部或壁。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阻挡装置是轴向延伸壁,该轴向延伸壁阻挡所述主阀构件的形成第三限流部的一部分的径向外壁的包络外表面。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阻挡装置形成阀座构件的组成部分。因此,与阻挡部分是单独单元相比,阻挡部分可以用更少的部件来实现。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阻挡装置构成单独的阻挡构件。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阻挡构件通过偏置构件保持与阀座构件邻接。因此,阻挡构件可以保持在位并且避免以不受控的方式移动。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主阀座构件是垫圈或垫片。因此,可以以低成本来提供可移动阀座构件。在可移动阀座构件是垫圈的实施例中,其可以具有约0.5-1.0mm、优选地约0.7mm的厚度。在可移动阀座构件是垫片的实施例中,其可以具有约0.1-0.49mm、优选地约0.3mm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主阀座构件是垫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具有柔性,从而允许其径向向外的端部在压缩冲程期间在高于预定阈值的压力下弯曲,以允许阻尼介质流动而不使主阀构件移动。
可移动阀构件是垫片的优点在于,在压缩冲程期间,可移动阀构件的径向向外的端部可以在可移动阀构件上施加高压力脉冲压力时弯曲,以允许阻尼介质经过第二限流部,而不必使主阀构件移动。因此,可以在不必使主阀构件移动的情况下处理短且强烈的压力增加。这进一步提高了阻尼特性的顺畅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主阀座构件是抵靠在阀壳体上的张紧的垫片,使得当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关闭时,垫片外端是至少轻微弯曲的。因此,当可移动阀构件具有柔性时,可移动阀构件中的任何不规则性可以通过柔性得到补偿。因此,在生产期间可以增加公差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阀座构件是在回弹冲程期间关闭周向孔的上部部分的垫圈或垫片。因此,可移动阀座构件可以防止任何主流体流过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阀座构件是包括与主阀壳体啮合的至少三个径向操纵突出部的垫圈或垫片。因此,垫圈/垫片可以被设计成与壳体啮合、但是防止可移动主阀构件的非轴向移动。垫圈/垫片包括三个操纵突出部以将垫圈的移动限制为基本上轴向移动。并且,还准许围绕其中心轴线的旋转移动。因此,可以减少任何“抽屉行为表现”,即可以防止垫圈倾斜并且将该垫圈相对于壳体锁定,并且由此该垫圈始终是可轴向地移动的。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垫圈/垫片中的至少三个径向操纵突出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在压缩冲程期间允许主流体流动的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操纵突出部以及中间端口被布置成使得穿过垫圈的任意突出部和中心的直线也穿过中间端口。因此,如果垫圈/垫片倾斜(即,围绕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轴线旋转),则防止被卡住,因为沿着垫圈的直径不存在两个直接相对的突出部。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阻挡装置包括多个阻挡部分和中间开口。例如,阻挡装置可以包括2-10个阻挡部分和中间开口。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流部、第二限流部、第三限流部和/或第四限流部的孔口由主阀构件相对于阀壳体的轴向位置来控制。因此,限流部可以以共同的方式来控制,从而使通过单一控制源可协作性地控制限流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主阀座构件是被动构件,并且其轴向位置由流体压力和/或主阀构件的位置来控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在主阀座构件处于回弹冲程位置时关闭。因此,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不影响回弹流,但是第三限流部和第四限流部对回弹流进行限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限流部和第四限流部在主阀座构件处于压缩冲程位置时关闭。因此,第三限流部和第四限流部不影响压缩流,替代地仅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对压缩流进行限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座构件始终被布置成紧紧地抵靠在主阀构件上、抵靠在壳体上、或夹在主阀构件与壳体之间。因此,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和/或第三限流部在不同的流时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座构件始终被布置成在压缩冲程期间紧紧地抵靠在主阀构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座构件始终被布置成在回弹冲程期间紧紧地抵靠在壳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压缩冲程期间,当来自第一端口的压力小于压力阈值时,主阀座构件被夹在主阀构件与壳体之间。进一步地,在压缩冲程期间,当来自第一端口的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主阀座构件被布置成紧紧地抵靠在主阀构件上,但是从阀壳体被提升。最后,在回弹冲程期间,主阀座构件被布置成紧紧地抵靠在该壳体上,而不论来自第二端口的压力水平如何。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流部、第二限流部、和/或第三限流部的孔口通过主阀构件相对于阀壳体的轴向位置来控制。
因此,这些限流部可以通过控制主阀构件的轴向位置来控制。这可以通过例如由先导压力、致动器(比如螺线管)和/或弹簧布置产生的组合力来实现。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主流体流在回弹冲程期间被可移动主阀座构件与主阀构件之间的开口限流,并且主流体流在压缩冲程期间被可移动主阀座构件与主阀壳体之间的开口限流。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阀壳体和可移动主阀座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几何形状限定的周向孔,该周向孔具有径向内壁和径向外壁,其中,该径向内壁形成第一限流部的一部分,并且该径向外壁形成第二限流部的一部分。
因此,径向内壁和径向外壁构成了在压缩冲程期间实现软打开的两个协作性限流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阀壳体中形成了周向孔,并且可移动阀座构件被设置了尺寸大小并且适于与该周向孔的径向内壁和径向外壁相协作以形成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以便在压缩冲程期间对主流体流进行限流。
因此,可移动阀座构件可以是简单构件,例如垫圈。由此,可以保持用于生产可移动阀座构件的低成本。进一步地,由于阀壳体已经具有相当复杂的形式,因此它将在切割操作机器、例如旋床或铣刀或类似物中形成,并且接着形成附加周向孔不会像在可移动阀座构件中制造孔那样成本高。因此,可以提供总体更廉价的方案。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阀布置进一步包括控制阀构件,该控制阀构件响应于作用在控制阀构件上的致动力而相对于主阀构件沿轴向方向可移动,该控制阀构件通过偏置构件沿与该致动力相反的方向被弹性地加载,并且其中,控制阀构件与主阀构件之间的接口包括开口,该开口对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阻尼介质的排出流进行限流。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排出流应被理解为与主流体流平行的阻尼介质流。进一步地,排出流是基本上小于最大主流体流的流。
因此,该布置可以允许实现受控的可变排出流,排出流可以是阻尼介质的第一阶段流。在压缩冲程期间,从第一端口到第二端口的阻尼介质流基本上从在第一阶段中仅是排出流、到第二阶段中主要是流经由主阀构件控制的第一限流部和第二限流部的流。因此,进一步改善了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的软打开。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阀构件相对于主阀构件的轴向位置来控制在控制阀构件与主阀构件之间的接口中对排出流进行限流的开口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座构件包括第一提升表面区域,该第一提升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响应于第一端口中的液压压力来保持主阀座构件与主阀构件邻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主阀座构件包括第二提升表面区域,该第二提升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响应于第二端口中的液压压力来保持主阀座构件与主阀壳体邻接。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构件包括第一提升表面区域,该第一提升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响应于第一端口中的液压压力来相对于阀壳体轴向地移动主阀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构件包括第二提升表面区域,该第二提升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响应于二端口中的液压压力将主阀构件与主阀座构件轴向地分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阀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主阀构件内。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螺线管产生作用于控制阀构件上的致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整合在控制阀构件中的压力调节器来调节先导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实现了一种用于车辆悬架的减震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室以及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的阀布置,该阀布置用于控制去往/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工作室的阻尼介质流体的流量以控制所述减震装置的阻尼特性。因此,该阀布置可以结合在用于车辆的减震装置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减震装置包括流体地连接至该阀布置的第一端口上的第一工作室,以及流体地连接至阀布置1的第二端口上的第二工作室。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和方面将从以下详细说明中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阀布置的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1b示出了阀布置的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2a示出了主阀构件处于关闭位置以阻挡主流从第一端口到达第二端口的实施例的截面,
图2b示出了主阀构件处于关闭位置以阻挡主流从第一端口到达第二端口的实施例的截面,
图3a示出了图2a的特写截面,其中主阀构件处于关闭位置以阻挡主流从第一端口到达第二端口,
图3b示出了图2b的特写截面,其中主阀构件处于关闭位置以阻挡主流从第一端口到达第二端口,
图4a是图3a中的装置的特写,但是其中主阀构件和主阀座构件处于部分打开位置以允许经调节的主流从第一端口到达第二端口,即在压缩冲程期间的流动,
图4b是图3b中的装置的特写,但是其中主阀构件和主阀座构件处于部分打开位置以允许经调节的主流从第一端口到达第二端口,即在压缩冲程期间的流动,
图5a是图3a中的装置的特写,但是其中主阀构件处于部分打开位置以允许经调节的主流从第二端口到达第一端口,即在回弹冲程期间的流动,
图5b和图5c是图3b中的装置的两个特写,但是其中主阀构件处于部分打开位置以允许经调节的主流从第二端口到达第一端口,即在回弹冲程期间的流动,
图6a示出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主阀座构件的侧部的截面,其中展示了在主阀构件的关闭位置期间的提升表面区域,
图6b示出了主阀座构件的侧部的截面,其中展示了在经调节的压缩冲程期间的提升表面区域,
图6c示出了主阀座构件以及在给定冲程长度S下的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和第五孔口的图示,
图6d示出了孔口开口vs冲程长度的示图,
图6e示出了在三种阻尼特性情境下流量(q)vs压力(P)的示图,
图7a示出了具有一体式阻挡装置时的主阀座构件的两个图示,
图7b示出了主阀座构件和阻挡装置在阻挡装置是单独单元时的图示,
图7c示出了在给定冲程长度S下的第三孔口、第四孔口和第六孔口的图示,
图7d示出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主阀座构件的俯视图,并且
图8示出了其中放有阀布置的减震器的侧视截面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全面且完整,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整个本申请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然而,主阀座构件9用阀座构件9、9a、9b或9c表示。替代性形式(9a,9b,9c)可以在下述不同实施例中彼此替换。因此,对9、9a、9b或9c中的任一个的任何引用应被解释为对阀座构件的所有替代性实施例的公开。有时,仅使用“9”作为参考,以便于阅读文本。
发明概念将通过两个主要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a、图2a、图3a、图4a、图5a、和图7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可移动阀构件9具有一体式阻挡装置,该阻挡装置包括阻挡部分91以及用于调节第三限流部R3的孔口的中间开口92。在例如图1b、图2b、图3b、图4b、图5b和图7b所示的另一个主要实施例中,阻挡装置10是单独单元,该单独单元包括阻挡部分91和中间开口92,这些阻挡部分和中间开口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阻挡部分和中间开口相同的功能。这两个实施例仍具有相同的功能并且仅是解决相同问题的两种方式。进一步地,关于第一实施例的任何描述可以等同地适用于第二实施例,反之亦然。
图1a示出了阀布置的截面分解视图。阀布置1包括阀壳体2。阀壳体具有位于图顶部的上部部分以及位于图底部的下部部分,这两个部分在图中是分开的,但是在使用时它们例如通过压力配合或螺纹接合而机械地联接。该布置进一步包括主阀构件4和控制阀构件5,在控制阀构件5内,存在用作压力调节器的先导阀构件6(例如图2a所示)。这些阀构件在壳体内通过偏置装置14、19(被示为弹簧)而被偏置。偏置装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提供适合的弹簧力并且装配到壳体空间中的弹簧。
该图进一步展示了阀壳体2的下部部分中的第二端口8。此外,该布置包括可移动主阀座构件9,在下面的图、尤其图7b中进一步展示了该可移动主阀座构件。如上文已经说明的,阀座构件9a包括一体式阻挡装置,该阻挡装置包括阻挡部分91和中间开口92。进一步地,展示了替代性的主阀座构件9b。替代性的主阀座构件9b还包括一体式阻挡装置,该阻挡装置包括阻挡部分91和中间开口92。区别在于,阻挡部分91的大小随着距阀座构件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相应地,替代性阀座构件9b中的中间开口92的大小随着距阀座构件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阻挡装置可以将大部分阻尼流体阻挡在冲程的下部中,并且随着冲程增加允许增加流量。因此,如图6d所示,R3的孔口OR3相对于冲程长度将不只是以线性的方式增大。图1a中的大多数细节将关于图3a-5a进一步说明,其中还描述了其相应功能。图1a主要包含在本申请中,以阐明每个部件的形式,由此有助于阅读和理解本申请。
图1b是如图1a所示的阀布置的对应图示,但是其中,阻挡装置10是包括阻挡部分91和中间开口92的单独单元。如已经说明的,这些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阻挡部分91和中间开口91相同的功能。进一步地,图1b包括用于将阻挡单元10保持在位的偏置装置11。在图1b中,偏置单元11被展示为波形垫圈,但也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偏置装置,比如弹簧、或弹性材料,只要它提供足够的偏置力并且可以装配在壳体中。虽然图1b中未展示,但是完全可以调整阻挡装置10的形式,使得阻挡部分91的大小随着它们距阻挡装置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相应地,中间开口92的大小随着距阻挡装置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因此,阻挡装置可以将大部分阻尼流体阻挡在冲程的下部中,并且随着冲程增加允许增加流量。因此,R3的孔口OR3相对于冲程长度将不只是以线性的方式增加。
图2a和图3a示出了主阀构件4处于关闭位置以阻挡主流(未示出)从第一端口7到达第二端口8的阀布置1的实施例的截面,其中图3a是图2a的特写截面。阀布置1包括阀壳体2、先导室3、主阀构件4、以及控制阀构件5。阀壳体2包括第一端口7和二端口8。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用作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以便液压流体的流入和流出。先导室3由在主阀构件的上表面41与阀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限定。先导室3经由主阀构件4中的第一轴向通孔32与第一端口7处于流体连通,并且经由主阀构件4中的第二轴向通孔33与第二端口8处于流体连通。为了这些目的,在主阀构件中可以设置有若干个轴向孔。作用于主阀构件4的上表面41上的先导压力Pp由先导室3中的液压压力限定。
主阀构件4可轴向移动地布置在阀壳体2中并且被布置成与可移动主阀座构件9a相互作用,以响应于作用于主阀构件4的上表面41上的先导压力Pp来限制或调节在第一端口7与第二端口8之间的主流体流30(如图4a和图5a所示)中的压力。在这个实施例中,主阀构件4在关闭位置时保持朝向主阀座构件9a。主阀构件可以被任何弹簧构件弹性地加载,或可以自身是柔性和/或有弹性的,以实现朝向可移动主阀座构件9a的期望的弹性加载。
控制阀构件5是基本上圆柱形形状,并且被布置成与主阀构件共轴并且部分地位于主阀构件内。控制阀构件5还响应于作用在控制阀构件上的致动力来相对于主阀构件沿轴向方向可移动。在这个实施例中,该致动力被致动杆35接收。致动杆可以是可轴向移动的构件,螺线管响应于电流而向该构件施加力。
进一步地,图2a所示的关闭状态可以由以下情况产生:在主阀构件4朝向先导室3提升时,来自端口7和/或端口8的压力尚未达到阈值。这个阈值对应于由第一端口7或第二端口8中的任一个作用于主阀构件4的提升区域42、43上的压力所产生的提升力超过先导室3中作用于主阀构件4的上表面41上的先导压力Pp的反作用力。这点将关于图4a和图5a进一步说明,图中展示了经调节的主流30。
如图3a所示的特写中最清楚地展示的,阀壳体构件包括周向孔25,该周向孔具有径向内壁26和径向外壁27。与径向内壁26相结合,存在形成第五限流部R1'的另一个孔。第五限流部R1'允许阻尼流体进入周向孔25,以响应于端口7中的压力来对可移动主阀构件9加压。在图3a的截面中,阻挡部分91还被展示为实心壁。进一步地,图3a展示了排出流20,该排出流在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流动穿过主阀构件4中的开口以进入控制阀构件5中并且沿着先导阀构件6传递,接着返回穿过控制阀构件5和主阀构件4。这个排出流是流量基本上小于最大主流体流的受限制流。经调节的排出流20对应于图6e中的第一阶段流q1,即在三条曲线彼此分离之前。这将关于图6e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b和图3b分别对应于图2a和图3a,但是区别在于,阻挡装置10是包括阻挡部分91和中间开口92的单独单元,如上文已经说明的。图2b和图3b中还展示了偏置装置11。偏置构件11通过主阀构件4上的表面的支撑将阻挡装置10保持抵靠在可移动阀构件9b上。
图4a和图4b是两个实施例的特写图示,其中主阀构件4和主阀座构件9a处于部分打开位置以允许经调节的主流30从第一端口7到达第二端口8,即在压缩冲程期间的流动。如图所示,与图2a/2b和图3a/3b中的关闭位置相比时,可移动主阀座构件9和主阀构件4一起被保持在相对于阀壳体2轴向地移位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允许经调节的主流体流30从第一端口7到达第二端口8,并且首先被第一限流部R1和第五限流部R1'(上游,最接近第一端口)限流、接着被第一限流部R1下游的第二限流部R2限流。径向内壁26与可移动阀座9相协作形成第一限流部(R1)的一部分,并且径向外壁(27)与可移动阀座9一起形成了第二限流部(R2)的一部分。在任何部分打开的状态下,第一限流部R1的孔口小于第二限流部R2的孔口,因为这两个限流部被形成为周向限流部并且是径向地移位的。由于第二限流部具有较大圆周,因此其孔口在向上(可移动阀座构件9)和向下(壳体的径向侧壁)形成有共用边界时始终大于第一限流部的孔口。进一步地,第五限流部R1'具有恒定开口。因此,第一限流部R1和第五限流部R1'的总和最初大于第二限流部R2,但是随着冲程S增加,第二限流部变得大于第一限流部和第五限流部的总和,这在图6c和6d中进行了展示。
因此,在图4a和图4b中,来自端口7中的阻尼流体的压力引起主阀构件4(作用于提升区域42和43上)和主阀座构件9(作用于提升区域21a上,如图6b所示)的打开性轴向移位。如先前所说明的,这种移动取决于来自先导室3的作用于主阀构件4上的反作用力。因此,允许阻尼流体的经调节的主流从第一端口7流到第二端口8。这种类型的调节对应于图6e中的第二阶段流q2,即在三条曲线彼此分离之后。由于使用两个串联且协作的限流部R1和R2来调节流量,因此可以实现从第一阶段q1到第二阶段q2时的软打开。如之前提及的,这将关于图6e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5a和图5b也是图2a/2b中的视图的特写,但是其中主阀构件4处于部分打开位置以允许经调节的主流30从第二端口8到达第一端口7,即在回弹冲程期间的流动。
在将图5a与图4a进行比较时,仅可移动的主阀座构件9从被布置成紧密抵靠在主阀构件4上移动至代替地被布置成紧密抵靠在阀壳体2上。这是通过从第二端口8到第一端口7、作用于可移动主阀座构件9的上表面(是提升区域22)并且还作用于主阀构件4的提升区域43上、但是沿相反的方向使得主阀构件4和主阀座构件分开的阻尼流体的流动(压力)实现的。第二端口8中的压力在整个回弹冲程中将保持主阀座构件9被按压在阀壳体2上。并且,取决于压力水平,主阀构件4与主阀座构件之间的开口决定了第三限流部R3和第四限流部R4的孔口OR3、OR4。第三限流部R3能够在回弹冲程中实现经压力调节的流。由于使用两个串联且协作的限流部R3和R4来调节流量,因此可以实现从第一阶段q1到第二阶段q2时的软打开。第三限流部R3沿着其外包络表面被阻挡部分91部分地遮挡。因此,R3的孔口小于R4的孔口,而无论冲程长度如何。
如图5a进一步所示的,主阀构件4包括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以与可移动阀构件相协作以构成第三限流部R3和第四限流部R4。凸缘部与阻挡部分91啮合。进一步地,主阀构件包括几何形状限定的周向孔45。该孔具有径向内壁46和径向外壁47。与可移动阀构件9相协作,径向内壁46形成第四限流部R4的一部分,并且径向外壁47形成第三限流部R3的一部分。进一步地,孔46、内壁46以及外壁47都可以布置在该凸缘部分中。进一步地,第六限流部R3'是孔45中的开口,该开口将第二端口8流体地连接至孔47。因此,主阀构件4中的孔46、内壁46以及外壁47具有与如上文说明的壳体中的孔26、内壁26和外壁27相似的功能,但是以在压缩流中实现软打开的相同方式来在回弹流中实现软打开。
在比较图4a和图5a时,可以理解上述具有可移动阀座构件9并且由此获得压缩压力面积与回弹压力面积之间的更灵活的面积压力比的优点。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在不改变先导压力面积的情况下调节压缩面积与回弹面积之间的面积比。在主阀座固定的方案中,压缩加压面积和回弹加压面积的总和等于先导加压面积。然而,通过可移动主阀构件,该总和可以大于先导压力面积,因为可移动阀座构件移动并且由此压缩压力和回弹压力作用于不同的表面处。这允许形成阀布置以在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中产生所期望的阻尼力而不会折损其中一个力。
进一步地,图5b和图5c示出了阀布置的同一实施例和状态的两个不同视图。图5b主要展示了主流30(为清楚起见,在图5c中被省略)。在图5b和图5c中,阻挡装置是单独单元、而不是与可移动阀座构件9成一体的。在左侧展示了穿过第三限流部R3和第四限流部R4的流。在右侧是穿过阻挡部分91(因此流在所述阻挡部分91的一侧采取路径)和第六限流部R3'(始终开着)(图右上部中的虚线路径所展示)截取的截面。
此外,图5c展示了也在图5a中示出的细节,但是在该实施例中,阻挡装置是单独的阻挡单元10。在主阀构件4的内壁46的正下方,展示了阻挡单元10中的一个开口92。这对应于图7c中的区域OR3,其中,在阀至少部分地打开时,即阀大于零时,主流体流可以流动。
图6a和图6b进一步展示了可移动阀座构件9的加压面积的原理示意图。在图6a中,加压面积21b、21c和22对应于当主阀关闭时作用于可移动阀座构件9上的面积,例如图2a和图3a所示。面积21b对应于可移动阀座构件的从阀壳体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的部分。面积21c对应于可移动阀座构件的被布置在阀壳体中的周向孔25顶上的部分。即,这个孔可以填充有加压阻尼流体。进一步地,面积22对应于可移动阀座构件9的、从主阀构件的径向外拐角沿径向向外方向延伸的部分。
进一步地,图6b示出了主阀座构件的侧部的截面,其中展示了在经调节的压缩冲程期间的提升表面区域。展示了当主阀构件至少部分地打开时可移动阀座构件9上的加压面积21a。该面积对应于可移动阀座构件9的整个下表面。
图6d示出了孔口开口OR1+OR1'、和OR2随冲程长度S而变的示图。第一孔口OR1对应于第一限流部R1的孔口。这个孔口OR1还由图6c中的圆的包络表面展示并且用OR1表示,该孔口因此取决于冲程长度S。冲程长度是可移动阀座构件9与主阀壳体2在处于调节位置时之间的轴向距离,例如,参见图3b。第二孔口OR2对应于第二限流部R2的孔口OR2。这个孔口还由图6c中的圆的包络表面展示并且用OR2表示。第五孔口OR1’对应于第五限流部R1'的孔口。这个孔口OR1’也由图6c中的表面展示、用OR1’表示,该孔口对应于主阀壳体2中的周向孔中的开口。如上文已经说明的,图6c示出了主阀座构件的截面侧视图的图示,其中,展示了在给定冲程长度S下的第一孔口OR1、第二孔口OR2以及第五孔口OR1’。从这个图示中清楚的是,第一孔口OR1和第二孔口OR2随着冲程长度S变化,但是第五孔口OR1’是静止的。
在经调节的压缩冲程的初始阶段,即在R1和R2刚刚从关闭位置打开时,在第二限流部中进行限流,这在图6d示出,因为在所述初始阶段,第二限流部R2的孔口小于第一限流部和第五限流部R1+R1'的孔口。一旦第二限流部的孔口OR2大于第一限流部和第五限流部的组合孔口OR1+OR1’,就替代地在第一限流部和第五限流部进行限流。
进一步地,如图6d中的示图所展示的,在初始冲程期间,组合的第一孔口与第五孔口OR1+OR1’大于第二孔口OR2,但是在一个点处,第二孔口OR2大于组合的第一孔口与第五孔口OR1+OR1’,并且在相同冲程长度期间更快地增加。
不同限流部的孔口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在不脱离发明概念的情况下改变。通过调整孔口大小关系,可以移动图6d中所示的“OR1+OR1’”曲线与“OR2”曲线之间的相交点。OR1’的孔口大小由“OR1+OR1’”曲线与Y轴相交的位置表示。图6d中的两条曲线的不同倾斜度展示了第一限流部的孔口OR1与第二限流部的孔口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通过增加第五孔口OR1’相对于第一孔口OR1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相对大小,来延长软打开。
未展示R3、R3'和R4的孔口,但它们对应于图6d所公开的相同原理。其中OR3对应于OR1,OR3’对应于OR1’,并且OR4对应于OR2
图6d中存在另外的弯曲虚线,该虚线表示在使用替代性阻挡装置9b时(即,其中阻挡装置9b将大多数阻挡流体阻挡在冲程的下部中,并且随着冲程的增加允许增加流量)的孔口OR3+OR’3。阻挡部分91的形式将决定OR3+OR’3虚线的弯曲度并且可以适于所期望的特性。
第一孔口OR1的最大孔口大小可以是第二孔口OR2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50%-9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孔口OR1的最大孔口大小是第二孔口OR2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70%-9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孔口OR1的最大孔口大小是第二孔口OR2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75%-85%。
第五孔口OR1’的孔口大小可以是第一孔口OR1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0.1%-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孔口OR1’的孔口大小是第一孔口OR1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0.3%-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孔口OR1’的孔口大小是第一孔口OR1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0.5%-1%。
类似地,第三孔口OR3的最大孔口大小可以是第四孔口OR4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50%-9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孔口OR3的最大孔口大小是第四孔口OR4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70%-9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孔口OR3的最大孔口大小是第四孔口OR4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75%-85%。
第六孔口OR3’的孔口大小可以是第三孔口OR3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0.1%-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孔口OR3’的孔口大小是第三孔口OR3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0.3%-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六孔口OR3’的孔口大小是第三孔口OR3的最大孔口大小的约0.5%-1%。
最后,图6e示出了在具有不同阻尼特性的三个不同的阻尼器中,在压缩冲程中压力P随流量q而变的示图。所有函数都包括共同的第一阶段q1,其中展示了经调节的排出流。第二阶段q2从三个函数彼此分开开始,对应于经压力调节的主流体流量。第一阻尼特性DC1展示了急剧打开,这是当今双向阀中的常见行为表现。第二函数DC2和第三函数DC3展示了软打开,即使用了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案。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五限流部R1'的孔口大小。即,通过改变第五限流部的孔口的大小,可以调整软打开特性。在第二函数DC2中,第五孔口OR1’比第三函数DC3中要小,该第三函数因此具有较大的孔口OR1’。所展示的随流量q而变的压力P还适用于回弹冲程中。然而,接着应相对于第三限流部孔口OR3和第四限流部孔口OR4来调整第六限流部的孔口OR3’的大小,以调整软打开特性。
图7a是具有一体式阻挡装置时的主阀座构件9a的图示。该阻挡装置由多个阻挡部分91组成。可以存在多个阻挡部分91,在这个具体实例中使用了三个部分,并且这些部分分布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更多个阻挡部分,例如4个、5个、6个、7个或10个或更多个。在阻挡部分91之间存在开口92,从而允许阻尼流体在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流动。图7a还包括具有一体式阻挡装置时的替代性主阀座构件9b,但是其中,阻挡部分91的大小随着距阀座构件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相应地,替代性阀座构件9b中的中间开口92的大小随着距阀座构件的基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阻挡装置可以将大部分阻尼流体阻挡在冲程的下部中,并且随着冲程增加允许增加流量。这还关于图6d进行了描述。
图7b示出了替代性实施例的立体图(从下方看),其中,主阀座构件和阻挡装置用单独单元表示。于是,阻挡单元10包括阻挡部分91和中间开口92。可以存在多个阻挡部分91(并且因此存在多个开口),在所展示的实例中使用了三个阻挡部分,并且分布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更多个部分,例如4个、5个、6个、7个、或10个或更多个。
图7c示出了给定冲程长度S下的第三孔口、第四孔口和第六孔口的图示。该图与图6c相对应,但是表示了回弹冲程中的限流部的孔口。孔口OR3由下圆的包络表面展示,但是有条纹的区域91与阻挡部分91相对应。因此,第三孔口OR3取决于冲程长度S。在回弹流中,冲程长度是可移动阀座构件9与主阀壳体4在处于调节位置时之间的轴向距离,例如,参见图5a/5b。第四孔口OR4对应于第四限流部R4的孔口。这个孔口由顶圆的包络表面展示并且用OR4表示。第六孔口OR3’对应于第六限流部R3'的孔口。这个孔口OR3’还由图7c中的表面展示,对应于孔45的周向孔中的开口。从图7c清楚的是,第三孔口OR3和第四孔口OR4如何与冲程长度S协同地变化,但是第六孔口OR3'是静止的并且与冲程无关。
图7d展示了可移动阀座构件9c是垫片或垫圈时的俯视图。示出了可移动阀座构件9c具有外直径D1和内直径D2。另外,该垫圈包括三个径向操纵突出部93。这些操纵突出部被设置了尺寸大小并且适于与主阀壳体2啮合。另外,垫圈中的至少三个径向操纵突出部93之间的空间形成中间端口94,以用于允许主流体流30在压缩冲程期间从第一端口7传递到第二端口8。在该实施例中,操纵突出部93和中间端口94被布置成使得,在垫圈的另一侧没有与单个操纵突出部93相对的操纵突出部。换言之,穿过垫圈的任意突出部93以及中心的直线不经过第二操纵突出部93,而是经过中间端口94。这种设计的原因在于,如果可移动阀座构件9倾斜(即,围绕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轴线旋转),则可以防止可移动阀座构件被卡住,因为沿着垫圈的直径不存在两个直接相对的突出部。还可以具有更多个径向操纵突出部,只要这些径向操纵突出部沿着可移动阀座构件9的圆周分布以避免可移动阀座构件倾斜时被卡住。虽然操纵突出部仅关于垫圈形阀座构件9c进行了展示,但是这些突出部可以应用于阀座构件9a、9b的其他实施例。
最后,图8示出了其中放有阀布置的减震器100的侧视截面图示。并未示出减震器的所有细节,由于该减震器属于已知技术。代替地,图8仅是示出了本文所描述的阀布置可以在减震器中实施的方式的图示。该减震器包括第一工作室101和第二工作室102。进一步地,减震器100包括附接至阀布置1的壳体上的活塞杆103。密封构件104被布置到阀壳体上并且将第一工作室101与第二工作室102分开。第一工作室101流体地连接至该阀布置的第一端口7上,并且第二工作室102流体地连接至阀布置1的第二端口8上。应进一步理解的是,图1中的减震器还展示了阀布置1如何安装在例如车辆的前叉或等效阻尼设备中。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是,可以做出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许多改变和修改或变化。此外,在不背离本发明概念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方式组合上述不同实施例。因此,应理解,本发明的以上描述以及附图应被视为其非限制性实例,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专利权利要求中加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阀布置(1),所述阀布置包括:
-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7,8)的阀壳体(2)
-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或第二端口处于流体连通的先导室(3),其中,所述先导室中的液压压力限定了先导压力(Pp);
-主阀构件(4),该主阀构件可轴向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阀壳体中并且被布置成与主阀座构件(9)相互作用,以响应于作用于所述主阀构件(4)上的所述先导压力(Pp)来对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7,8)之间的主流体流(30)进行限流;
其中
-该主阀座构件(9)在第一压缩冲程位置与第二回弹冲程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使得在该压缩冲程期间,该主流体流(30)在第一限流部(R1)和协作性串联布置的第二限流部(R2)处被限流,并且在该回弹冲程期间,该主流体流(30)在第三限流部(R3)和协作性串联布置的第四限流部(R4)处被限流,
-所述主阀构件(4)进一步包括几何形状限定的周向孔(45),该周向孔具有径向内壁(46)和径向外壁(47),其中,该径向内壁(46)形成该第四限流部(R4)的一部分,并且该径向外壁(47)形成该第三限流部(R3)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布置,其中,就压缩流体流动方向而言,该第一限流部(R1)相对于该第二限流部(R2)被布置在上游,并且在至少初始冲程期间并且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该第一限流部(R1)具有的孔口(OR1)小于该第二限流部(R2)的孔口(OR2)。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布置,其中,就回弹流体流动方向而言,该第三限流部(R3)相对于该第四限流部(R4)被布置在上游,并且其中,在至少初始冲程期间并且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该第三限流部(R3)具有的孔口(OR3)小于该第四限流部(R4)的孔口(OR4)。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布置,包括与该第二限流部(R2)串联布置的第五限流部(R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布置,其中,该第五限流部(R1′)具有恒定孔口(OR1’),该孔口与该主阀构件(4)相对于该阀壳体(2)的轴向位置无关。
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布置,包括与该第四限流部(R4)串联布置的第六限流部(R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布置,其中,该第六限流部(R3’)具有恒定孔口(OR3’),该孔口与该主阀构件(4)相对于该阀壳体(2)的轴向位置无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布置,其中,所述第六限流部(R3′)是所述主阀构件中的所述周向孔(45)中的至少一个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布置,进一步包括几何形状限定的周向阻挡装置,该周向阻挡装置用于阻挡该第三限流部的周向孔口的至少一部分,使得在至少初始冲程中并且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该第三限流部具有的孔口(OR3)小于该第四限流部(R4)的孔口(OR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布置,其中,所述阻挡装置是阻挡所述径向外壁(47)的包络外表面的轴向延伸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布置,其中所述阻挡装置形成该主阀座构件(9)的组成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布置,其中所述阻挡装置构成单独的阻挡构件(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布置,其中,所述第一限流部(R1)、第二限流部(R2)、第三限流部(R3)和/或第四限流部(R4)的孔口(OR1,OR2,OR3,OR4)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该主阀构件(4)相对于该阀壳体(2)的轴向位置来控制。
14.一种用于车辆悬架的减震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工作室(101,102),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布置,该阀布置用于控制去往/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工作室的阻尼介质流体的流量以控制所述减震装置的阻尼特性。
CN201780011568.5A 2016-02-22 2017-02-21 用于减震器的双向软打开阀布置 Active CN108700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56682.3A EP3208489B1 (en) 2016-02-22 2016-02-22 Soft opening 2-way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shock absorber
EP16156682.3 2016-02-22
PCT/EP2017/053894 WO2017144445A1 (en) 2016-02-22 2017-02-21 2-way soft opening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shock absorb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0154A CN108700154A (zh) 2018-10-23
CN108700154B true CN108700154B (zh) 2021-03-05

Family

ID=5540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567.0A Active CN108700153B (zh) 2016-02-22 2017-02-21 用于减震器的软打开双向阀布置
CN201780011568.5A Active CN108700154B (zh) 2016-02-22 2017-02-21 用于减震器的双向软打开阀布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567.0A Active CN108700153B (zh) 2016-02-22 2017-02-21 用于减震器的软打开双向阀布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801576B2 (zh)
EP (2) EP3208489B1 (zh)
JP (2) JP6946315B2 (zh)
CN (2) CN108700153B (zh)
WO (2) WO20171444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08489B1 (en) 2016-02-22 2020-04-29 Öhlins Racing Ab Soft opening 2-way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shock absorber
EP3527841B1 (en) * 2018-02-20 2021-01-13 Öhlins Racing AB A valv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ilot pressure in a valve arrangement
DE102020134820A1 (de) * 2020-12-23 2022-06-23 Ktm Ag Ventilanordnung für einen Schwingungsdämpfer
EP4043751A1 (en) * 2021-02-10 2022-08-17 Öhlins Racing AB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shock absor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6512A (en) * 1989-02-22 1993-07-13 Atsugi Unisia Corporation Variable damping force shock absorber with variable orifice for adjusting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US5647461A (en) * 1995-11-06 1997-07-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djustable piston valve damper
JP3733495B2 (ja) * 1995-12-20 2006-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減衰力調整式油圧緩衝器
JPH09217778A (ja) * 1996-02-09 1997-08-19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SE523534C2 (sv) 1998-03-10 2004-04-27 Oehlins Racing Ab Ventil- eller tryckregulatoranordning för att effektuera öppnings och/eller stängningsfunktioner eller rörelser för två från och mot varandra arbetande delar, t ex kägla/slid respektive säte/hus.
US5992585A (en) * 1998-03-19 1999-11-30 Tenneco Automotive Inc. Acceleration sensitive damping for automotive dampers
DE10020778B4 (de) * 1999-04-28 2005-01-13 Tokico Ltd., Kawasaki Hydraulischer Stossdämpfer mit Dämpfungskraftregelung
JP3978708B2 (ja) * 2001-11-29 2007-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減衰力調整式油圧緩衝器
SE533996C2 (sv) * 2009-04-23 2011-03-22 Oehlins Racing Ab Tryckregulator i en stötdämparventil
US8616351B2 (en) * 2009-10-06 2013-12-31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Damper with digital valve
DE102012210459B3 (de) * 2012-06-21 2013-10-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stellbare Dämpfventileinrichtung
DE102012210685A1 (de) * 2012-06-25 2014-01-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stellbare Dämpfventileinrichtung
JP5952760B2 (ja) * 2013-03-13 2016-07-13 Kyb株式会社 減衰弁
EP2792902B1 (en) * 2013-04-16 2016-09-07 Öhlins Racing Ab Valve arrangement
EP2792901B1 (en) * 2013-04-16 2016-05-18 Öhlins Racing Ab Valve arrangement
KR101771682B1 (ko) * 2013-12-04 2017-08-25 주식회사 만도 주파수 감응형 쇽업소버
JP6417170B2 (ja) * 2014-09-30 2018-10-31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緩衝器
KR102323479B1 (ko) * 2015-02-02 2021-11-09 주식회사 만도 내장형 전자 제어 댐퍼
DE102015223932A1 (de) * 2015-12-01 2017-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stellbare Dämpfventileinrichtung mit einem Dämpfventil
EP3208489B1 (en) 2016-02-22 2020-04-29 Öhlins Racing Ab Soft opening 2-way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shock absorber
US10578184B2 (en) * 2017-05-15 2020-03-03 Fox Factory, Inc. Valve stiffness adjust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0244A1 (en) 2019-01-02
EP3208489B1 (en) 2020-04-29
CN108700154A (zh) 2018-10-23
WO2017144445A1 (en) 2017-08-31
WO2017144444A1 (en) 2017-08-31
EP3208489A1 (en) 2017-08-23
US20190048965A1 (en) 2019-02-14
EP3420244B1 (en) 2023-07-12
US20190048967A1 (en) 2019-02-14
JP6946315B2 (ja) 2021-10-06
CN108700153A (zh) 2018-10-23
CN108700153B (zh) 2021-02-02
JP2019505744A (ja) 2019-02-28
US10989266B2 (en) 2021-04-27
US10801576B2 (en) 2020-10-13
JP2019509438A (ja) 2019-04-04
JP6957488B2 (ja)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6642B1 (ko) 감쇠력 조정식 완충기
CN108700154B (zh) 用于减震器的双向软打开阀布置
US9151354B2 (en) Valve device
US7458448B2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RU2570243C1 (ru) Амортизатор
EP2630389B1 (en) Valve arrangement
CN111742158B (zh) 阀布置和用于控制阀布置中的先导压力的方法
US11614140B2 (en) Damping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JP6373966B2 (ja) バルブ装置
KR20110098616A (ko) 완충기
WO2010122102A1 (en) Pressure regulator for shock absorber
WO2018016132A1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JP6333954B2 (ja) バルブ装置
EP3677810A1 (en) Frequency-selective damper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and piston having such valve
WO2024116546A1 (ja) 緩衝器および減衰力発生機構
JP2009108984A (ja) 流体圧緩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5

Address after: michigan

Patentee after: De Lei Wei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U.S.A.

Address before: Sweden Houplain Swiss Be

Patentee before: OHLINS RACING AB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Swe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