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0866A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0866A
CN108680866A CN201810478173.2A CN201810478173A CN108680866A CN 108680866 A CN108680866 A CN 108680866A CN 201810478173 A CN201810478173 A CN 201810478173A CN 108680866 A CN108680866 A CN 108680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battery pole
piece sample
battery
cycle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81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80866B (zh
Inventor
刁志中
刘恋
宋奇奇
杨鑫
刘萍
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81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80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80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0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80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0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对于采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多个电池极片样品,分别浸入到同一种电解液中;第二步:实时检验经过浸润的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的初始重量,然后进行加热操作;第三步:对于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每隔一段预设时间,即实时检验一次其所对应的重量;第四步: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第五步:根据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判定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所最终制备的电池的循环性能。本发明可以快速、可靠地检测由不同材质的电池极片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显著节约检测的时间,提高对电池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是衡量锂离子电池及其内原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电池厂家比较关注的指标。因此,在较短时间里评估出电池的循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通常检测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需要在制成锂离子电池成品后,再去检测电池的循环性能,需要周期较长,且需要多次的充放电,耗费较多的能源与时间,从而延长了电池投入批量生产的时间。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方法,其可以快速、可靠地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显著节约检测的时间,提高对电池检测的效率,进而促进锂离子电池的批量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其可以快速、可靠地检测由不同材质的电池极片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显著节约检测的时间,提高对电池检测的效率,进而促进锂离子电池的批量生产应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步:对于采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多个电池极片样品,分别浸入到同一种电解液中,静置预设时间长度,使得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完全浸润;
第二步:实时检验经过浸润的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的初始重量,然后对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进行加热操作;
第三步:在加热过程中,对于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每隔一段预设时间,即实时检验一次其所对应的重量,直到该电池极片样品的重量不再变化为止,同时记录重量不再变化时对应的电池极片样品的重量;
第四步: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
第五步:根据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按照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与电池极片样品所制备的电池成品循环性能成反比的判定规则,判定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所最终制备的电池成品的循环性能。
其中,在第一步中,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的尺寸大小相同。
其中,在第一步中,所述静置的预设时间长度为30分钟。
其中,在第二步中,通过温箱或者加热天平,来对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进行加热操作。
其中,在第三步中,所述一段预设时间为10秒。
其中,在第四步中,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V=(m0-mn)/(m0-mf);
其中:m0为电池极片样品的初始重量;
mn为间隔n段预设时间后记录的电池极片样品重量,n为测定电池极片样品重量的次数;
mf为加热至电池极片样品重量不再变化时的重量。
其中,所述第五步具体为:根据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首先以加热时间为X轴,以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为Y轴,获得不同的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随着加热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再按照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与电池极片样品所制备的电池成品循环性能成反比的判定规则,判定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所最终制备的电池成品的循环性能。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其可以快速、可靠地检测由不同材质的电池极片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显著节约检测的时间,提高对电池检测的效率,进而促进锂离子电池的批量生产应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高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在实施例中,两种不同的电池极片样品随着加热时间变化,所对应获得的电解液挥发率的曲线示意图;
图3为在实施例中,两种不同的电池极片样品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实际进行多次的充放电循环后,所获得的循环性能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其依靠浸润有电解液的电池极片中电解液的挥发速度来检测所制备的电池的循环性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于采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多个电池极片样品,分别浸入到同一种电解液中,静置预设时间长度,使得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完全浸润;
第二步:实时检验经过浸润的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的初始重量,然后对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进行加热操作;
第三步:在加热过程中,对于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每隔一段预设时间,即实时检验一次其所对应的重量,直到该电池极片样品的重量不再变化为止,同时记录重量不再变化时对应的电池极片样品的重量;
第四步: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
第五步:根据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按照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与电池极片样品所制备的电池成品循环性能成反比的判定规则,判定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所最终制备的电池成品的循环性能。
在第一步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的尺寸大小相同。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池极片指将正负极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浆料,再将浆料涂覆于金属制成的集流体之上制作而成的锂电池原料。
在第一步中,具体实现上,所述静置的预设时间长度可以为30min(分钟)。
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可以通过温箱或者加热天平以及其他方式,来对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进行加热操作。
在第三步中,具体实现上,所述一段预设时间可以为10秒,当然,根据用户的需要,还可以是其他时长。
在第四步中,具体实现上,为了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V=(m0-mn)/(m0-mf);
其中:m0为电池极片样品的初始重量;
mn为间隔n段预设时间后记录的电池极片样品重量(n为测定电池极片样品重量的次数,可以取自然数1,2,3,4…);一段预设时间可以为10秒;
mf为加热至电池极片样品重量不再变化时的重量。
在第五步中,需要说明的是,电解液挥发速度较快的电池极片样品,其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差。
对于本发明,所述第五步具体为:根据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首先以加热时间为X轴,以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为Y轴,获得不同的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随着加热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再按照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与电池极片样品所制备的电池成品循环性能成反比的判定规则,判定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所最终制备的电池成品的循环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其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圆形、聚合物和软包装电池。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发明,其不仅可以检测成品电池的循环性能。在保证单一变量的情况下,可以对比不同正负极活性物质材料、电极辅料(包括但不限于粘结剂、导电剂、分散剂等)的循环性能的优劣。
因此,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对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无需制成电池成品,无需对电池进行充放电,仅依靠测量并比较极片中电解液的挥发率,即可检测电池的循环性能,显著减少了充放电使用能源、制作时间、材料上的成本。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首先,取不同材料制成的电池极片样品A与B,使得极片样品的尺寸为3cm*3cm。浸入到相同的电解液C中,静置30min。建议电解液浸入量控制在5mg~500mg,便于观察挥发,易于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极片样品A可以包含质量百分数为95%的磷酸铁锂LFP、2%的聚偏氟乙烯PVD和3%的碳纳米管CNT;所述电池极片样品B可以包含质量百分数为96%的磷酸铁锂LFP、2%的聚偏氟乙烯PVD和2%的碳纳米管CNT。所述电解液C可以包含质量百分数为40%的碳酸乙烯酯EC、38.5%的碳酸甲乙酯EMC、5%的碳酸丙烯酯PC、13.5%的六氟磷酸锂LiPF6、2%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1%的亚硫酸丙烯酯PS。
其次,将加热天平的温度设置为80℃。将浸润后的极片置于测量容器中,再放入预热好的加热天平上,记录极片完全浸润电解液后的初始重量mA0与mB0
然后,每间隔10秒即记录一次电池极片样品A和B的重量。电池极片样品A的重量分别为mA1、mA2、mA3…mAn。电池极片样品B的重量分别mB1、mB2、mB3…mBn
然后,计算出电池极片样品A与B在不同时间下的电解液挥发率VA1、VA2、VA3…VAn以及VB1、VB2、VB3…VBn
然后,通过将加热时间设置为X轴,挥发率设置为Y轴。根据上述测量数据画出电池极片样品A和B的电解液挥发率V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曲线;
如图2所示的曲线所示,电池极片样品B的电解液挥发率较高,从接下来制成的电池的循环效果对比图(图3)来看,电池极片样品B的循环性能反之较差,实际测试结果与本发明的判定结果一致。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也可应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具体检测过程与上述锂离子电池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其可以快速、可靠地检测由不同材质的电池极片所制备的不同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显著节约检测的时间,提高对电池检测的效率,进而促进锂离子电池的批量生产应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第一步:对于采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多个电池极片样品,分别浸入到同一种电解液中,静置预设时间长度,使得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完全浸润;
第二步:实时检验经过浸润的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的初始重量,然后对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进行加热操作;
第三步:在加热过程中,对于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每隔一段预设时间,即实时检验一次其所对应的重量,直到该电池极片样品的重量不再变化为止,同时记录重量不再变化时对应的电池极片样品的重量;
第四步: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
第五步:根据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按照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与电池极片样品所制备的电池成品循环性能成反比的判定规则,判定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所最终制备的电池成品的循环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的尺寸大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所述静置的预设时间长度为30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通过温箱或者加热天平,来对所述多个电池极片样品进行加热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所述一段预设时间为10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步中,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V=(m0-mn)/(m0-mf);
其中:m0为电池极片样品的初始重量;
mn为间隔n段预设时间后记录的电池极片样品重量,n为测定电池极片样品重量的次数;
mf为加热至电池极片样品重量不再变化时的重量。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具体为:根据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在不同加热时间下对应的电解液挥发率,首先以加热时间为X轴,以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为Y轴,获得不同的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随着加热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再按照电池极片样品的电解液挥发率与电池极片样品所制备的电池成品循环性能成反比的判定规则,判定每个所述电池极片样品所最终制备的电池成品的循环性能。
CN201810478173.2A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8680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8173.2A CN108680866B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8173.2A CN108680866B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0866A true CN108680866A (zh) 2018-10-19
CN108680866B CN108680866B (zh) 2020-10-30

Family

ID=63805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8173.2A Active CN108680866B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8086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5868A (ja) * 1995-05-16 1996-11-29 Fujitsu Ltd バッテリーの寿命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076572A (zh) * 2012-12-27 2013-05-01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eis谱快速判断负极涂布工艺对电池循环性能影响的方法
CN203838038U (zh) * 2014-04-30 2014-09-17 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
CN105652214A (zh) * 2016-03-28 2016-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
CN106291377A (zh) * 2016-07-28 2017-01-04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吸液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06324524A (zh) * 2016-10-11 2017-01-1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快速预测方法
CN106680726A (zh) * 2016-12-22 2017-05-17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检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5868A (ja) * 1995-05-16 1996-11-29 Fujitsu Ltd バッテリーの寿命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076572A (zh) * 2012-12-27 2013-05-01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eis谱快速判断负极涂布工艺对电池循环性能影响的方法
CN203838038U (zh) * 2014-04-30 2014-09-17 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
CN105652214A (zh) * 2016-03-28 2016-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评价方法
CN106291377A (zh) * 2016-07-28 2017-01-04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吸液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06324524A (zh) * 2016-10-11 2017-01-1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快速预测方法
CN106680726A (zh) * 2016-12-22 2017-05-17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检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0866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ei et al. Understanding of Li‐plating on graphite electrode: detection, quantification and mechanism revelation
CN109586373A (zh)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2854083B (zh) 一种评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浆料沉降性和均匀性的方法
CN105445558A (zh) 检测电池直流内阻的方法
CN103728570B (zh) 一种基于电池热特性的健康状态检测方法
CN10586670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快速筛选的方法
CN10629137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吸液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02854084B (zh) 一种评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浆料沉降性和均匀性的方法
CN10784384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CN103293483A (zh) 一种基于内阻测量的锂电池健康状况估计方法
CN103499727A (zh) 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剂反应电位的方法
CN10558903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可逆锂损耗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07066713B (zh) 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仿真方法
CN105301501A (zh) 一种充放电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生热量的估算方法
CN100483803C (zh) 一种模拟计算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高温安全性能的方法
Xu et al. Chemical strain of graphite-based anode during lithiation and delithiation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CN110441703A (zh) 一种移动充电系统的锂电池soc的估算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CN102830358A (zh) 一种电池热电参数测试装置
CN110031498A (zh) 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Saito et al. Precise analysis of resistance components and estimation of number of particles in Li-ion battery electrode sheets using LiCoO2 single-particl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N108760808A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本体比热容测试方法
CN108680865A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解液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12684342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热率的评估方法
CN108680866A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检测方法
Shui et al. LiNi 1/3 Co 1/3 Mn 1/3 O 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B prepared by spray pyrolysis. II. Li+ diffusion kine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Xiqing District Binhai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yuan Technology Park (outside the ring) Hai Tai Nan Road No. 38.

Patentee befor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