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9810A -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 Google Patents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79810A
CN108679810A CN201810779756.9A CN201810779756A CN108679810A CN 108679810 A CN108679810 A CN 108679810A CN 201810779756 A CN201810779756 A CN 201810779756A CN 108679810 A CN108679810 A CN 108679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lectrical appliance
appliance kit
mounting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97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成
李帝生
迟亚玲
高棋彬
李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7797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79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79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9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板、电器盒以及风机盘管机组。安装板包括板身、进线结构和连接结构,进线结构设置于板身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连接结构用于将板身固定于连接基础件。当电器盒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的任一侧端时,控制主板的连接线路均能便捷的通过安装板底端的进线结构穿入电器盒,且能避免连接线路与风叶、电机的零部件产生装配干涉,提高了上述安装板及电器盒的通用性,直接降低了安装板及电器盒的设计及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了风机盘管机组的设计及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在大面积、集中式调节室内温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央空调的末端一般为风机盘管机组,设置在风机盘管机组前端的电机带动风叶旋转送风,电机的控制主板一般通过电器盒安装在风机盘管的一侧端。根据实际工况,容置控制主板的电器盒需要设置在风机盘管机组的相异位置。为满足控制主板走线的需求,传统的电器盒也包括多种类型以便于控制主板的线路连接。传统风机盘管机组中电器盒的通用性低,且多种类型的电器盒直接增加了自身的设计及制造成本,进而造成风机盘管机组的设计及制造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风机盘管机组中的电器盒通用性低及设计、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高且设计、制造成本低的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一种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板身、进线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进线结构设置于所述板身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板身固定于连接基础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线结构包括第一进线部和第二进线部,所述第一进线部和所述第二进线部依次设置于所述板身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线部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二进线部包括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翻边的一端均与所述板身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边连接,所述第一翻边及所述第二翻边折向所述板身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翻边上开设有第一进线口,所述第二翻边上开设有第二进线口,所述第一进线口及所述第二进线口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均开设于所述板身;所述第三连接孔开设于所述板身沿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关于所述板身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三连接孔沿所述板身的垂直安装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盖板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一种电器盒,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板;所述进线结构用于与电气元件连接的线路插入所述电器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盒还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安装板形成内部空腔以用于容置并安装电气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盒还包括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接通孔以及第一固定通孔,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通孔与电气元件卡接,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盒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能够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至少包括底层和顶层,电气元件包括第一控制主板和第二控制主板,所述第二压板的底层和顶层分别用于固定第一控制主板和第二控制主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顶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顶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形成两端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第一控制主板,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容纳槽的一侧用于安装第二控制主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过线通孔,所述过线通孔允许线路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接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所述第二压板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通孔与第一控制主板卡接,所述第二固定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三卡接通孔以及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卡接通孔与第二控制主板的一端卡接,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二控制主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盒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设置于基础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用于与基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用于与基础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基础连接件的一侧面与所述安装板的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
一种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体和电器盒,所述电器盒为上述方案所述的电器盒,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一端。
一种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体、回风箱以及电器盒,所述电器盒为上述方案所述的电器盒;所述回风箱罩设于所述机体的出风口,所述电器盒通过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回风箱延伸方向的一侧面。
上述安装板、电器盒以及风机盘管机组,将用于线路穿过的进线结构设置在板身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当电器盒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的任一侧端时,控制主板的连接线路均能便捷的通过安装板底端的进线结构穿入电器盒,且能避免连接线路与风叶、电机的零部件产生装配干涉,提高了上述安装板及电器盒的通用性,直接降低了安装板及电器盒的设计及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了风机盘管机组的设计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盘管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电器盒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电器盒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装配在风机盘管机组左端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装配在风机盘管机组右端状态示意图。
其中:
1-风机盘管机组
10-电器盒
100-安装板
110-进线结构
111-第一进线部
112-第二进线部
120-连接结构
121-第一连接孔
122-第二连接孔
123-第三连接孔
130-板身
200-第一盖板
250-第二盖板
300-第一压板
310-第一卡接通孔
320-第一固定通孔
400-支撑结构
410-第一支撑板
420-第二支撑板
500-第二压板
510-第一侧板
511-过线通孔
512-第二卡接通孔
513-第二固定通孔
520-第二侧板
530-顶板
531-第三卡接通孔
532-第三连接孔
20-机体
600-电机
700-风叶
30-回风箱
2-电气元件
800-第一控制主板
850-第二控制主板
900-接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附图中各种不同对象按便于列举说明的比例绘制,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绘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性高的安装板100及电器盒10,以降低安装板100及电器盒10的设计及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使用本发明所提供安装板100及电器盒10的电器设备的设计及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本发明提供的安装板100及电器盒10能够应用在包括空调、冰箱等在内的各种家用、商用电器设备中。为便于说明,如图3所示,以下内容以将本发明所提供的安装板100及电器盒10应用在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机组1中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安装板100及电器盒10并不限于上述应用或安装。
中央空调在大面积、集中式调节室内温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参考图3及7所示,中央空调的末端一般为风机盘管机组1,设置在风机盘管机组1前端的电机600带动风叶700旋转送风。控制电机状态的控制主板一般通过电器盒10安装在风机盘管的一侧端。根据实际工况,容置控制主板的电器盒10需要设置在风机盘管机组1的左侧或者右侧。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板100,安装板100包括板身130、进线结构110和连接结构120,进线结构110设置于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连接结构120用于将板身130固定于连接基础件。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00装配于风机盘管机组1后,安装板100呈竖直状态,且安装板100的一侧面靠近风叶700的外端。上述垂直安装方向指安装板100装配于风机盘管机组1后的空间竖直方向。相应的,在安装板100的延伸平面内与垂直安装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水平安装方向。应当说明的是,随着安装板100摆放位置的变化,上述垂直安装方向和水平安装方向也能够分别与空间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对应。安装板100的作用是固定安装电机的控制主板及其他适配的电气元件。上述安装板100将用于线路穿过的进线结构110设置在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当电器盒10需要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1的任一侧端时,控制主板的连接线路均能便捷的通过安装板100底端的进线结构110穿入电器盒10,且能避免连接线路与风叶700、电机600的零部件产生装配干涉,提高了上述安装板100的通用性,直接降低了安装板100的设计及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了电器盒10、风机盘管机组1的设计及制造成本。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进线结构110包括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依次设置于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如图2所示,通过安装板100固定的电气元件2包括接线板900和第一控制主板800,第一控制主板800通过连接线路与电机600电连接,接线板900用于操作者外接电源。第一控制主板800与电机600连接的连接线路通过第一进线部111插入,接线板900与外接电源连接的线路通过第二进线部112插入。设置功能相异的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有利于多种接线的合理连接,避免了多种接线之间的混淆和相互缠绕造成的安全隐患。可以理解的是,图示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的位置关系只是一种可实施方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的位置可以互换或者以其他可实现的方式进行分布,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之间方位关系。进一步,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间隔设置,以将不同功能的线路完全分隔,进一步避免了多种接线之间的混淆和相互缠绕造成的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进线部111包括第一翻边,第二进线部112包括第二翻边,第一翻边的一端及第二翻边的一端均与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边连接,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折向板身130的同一侧面。第一翻边上开设有第一进线口,第二翻边上开设有第二进线口,第一进线口及第二进线口间隔设置。在翻边上开设进线口形式的进线结构110,不仅便于连接线路的插入,且进线结构110自身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还可用于实现电器盒10中其他零件的固定。
安装板100装配到风机盘管机组1后,直接安装第一控制主板800及接线板900的一侧面为正面,靠近风叶700的一侧面为背面,意即板身130的正面背离风叶700,板身130的背面与风叶700相对。安装板100需要安装到风机盘管机组1的另一端时,仍然是板身130的正面背离风叶700,板身130的背面与风叶700相对。为便于安装板100在风机盘管机组1的两侧端均能安装,如图1所示,连接结构120包括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以及第三连接孔123,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以及第三连接孔123均开设于板身130。第三连接孔123开设于板身130沿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第一连接孔121及第二连接孔122关于板身130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第一连接孔121及第三连接孔123沿板身130的垂直安装方向间隔设置。三个连接孔能够方便的通过螺钉实现安装板100在风机盘管机组1上的完全固定。安装板100由风机盘管机组1的左侧端转移至右侧端安装或者由右侧端转移至左侧端安装时,安装板100的板身130会以自身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为轴线旋转180°。上述安装板100由上述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以及第三连接孔123在板身130上的分布位置能够允许板身130以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为轴线旋转180°后仍然通过螺钉及原连接结构120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器盒10,包括第一盖板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板100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进线结构110用于与电气元件2连接的线路插入电器盒10。在本发明中包含上述安装板100的电器盒10,第一控制主板800的连接线路均能便捷的通过安装板100底端的进线结构110穿入电器盒10,且能避免连接线路与风叶700、电机600的零部件产生装配干涉,提高了电器盒10的通用性,进而降低了电器盒10、风机盘管机组1的设计及制造成本。进一步,电器盒10还包括第一盖板200,第一盖板200盖设于安装板100并与安装板100固定连接。第一盖板200与安装板100形成内部空腔以用于容置并安装电气元件2。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板100整体呈矩形板,安装板100上具有上述间隔设置的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且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分别设置在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两底角处。第一盖板200的底端具有与安装板100上第一连接部111及第二连接部112适配的缺口。上述第一控制主板800和接线板900分别固定安装在板身130,且第一控制主板800与接线板900分别与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相对设置,第一控制主板800和接线板900之间电连接。第一控制主板800用于与电机600电连接并且控制电机600的运行状态,接线板900用于操作者外接电源。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器盒10还包括第一压板300,第一压板300上开设有第一卡接通孔310以及第一固定通孔320,第一压板300通过第一卡接通孔310与电气元件2卡接,第一固定通孔320用于将第一压板300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00。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螺钉穿设于第一压板300的第一固定通孔320和安装板100的板身130进而将第一压板300固定于板身130。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器盒10还包括第二压板500,第二压板500能够与安装板100固定连接。第二压板500至少包括底层和顶层,电气元件2包括第一控制主板800和第二控制主板850,第二压板500的底层和顶层分别用于固定第一控制主板800和第二控制主板850。第二压板500将第一控制主板800和第二控制主板850上下堆叠设置,仍然能够使用上述安装板100同时安装第一控制主板800和第二控制主板850,提高了安装板100通用性的同时,减小了电器盒10整体尺寸。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器盒10还包括第二盖板250,第二盖板250盖设于安装板100并与安装板100固定连接。第二盖板250与安装板100形成内部空腔以用于容置第一控制主板800、第二控制主板850以及第二压板500.
进一步,如图3所示,第二压板500包括第一侧板510、第二侧板520以及顶板530,第一侧板510、顶板530以及第二侧板520顺次连接,第一侧板510和第二侧板520相对设置。第一侧板510、顶板530以及第二侧板520形成两端开口的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第一控制主板800,顶板530远离容纳槽的一侧用于安装第二控制主板850。第一侧板510上开设有过线通孔511,过线通孔511允许线路穿过。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上述第二压板500为一体冲压成型,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第二压板500的生产成本。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第二压板500位焊接结构件。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510上远离顶板53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接通孔512和第二固定通孔513,第二压板500通过第二卡接通孔512与第一控制主板800卡接,第二固定通孔513用于将第二压板500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00。顶板530上开设有第三卡接通孔531以及第三连接孔532,第三卡接通孔531与第二控制主板850的一端卡接,第三连接孔532与第二控制主板8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螺钉穿设于第二压板500的第二固定通孔513和安装板100的板身130进而将第二压板500固定于板身130。卡接和螺纹连接的方式具有连接稳定以及连接强度高的特点。
与上述电器盒10相对应的,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盘管机组1,包括机体20、回风箱30以及上述电器盒10。回风箱30罩设于机体20的出风口,电器盒10通过安装板100上连接结构120固定设置在回风箱30延伸方向的一侧面。具体的,安装板100上的连接结构120包括上述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以及第三连接孔123。回风箱30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开设有与上述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及第三连接孔123相对应的螺纹通孔,包括安装板100的电器盒10通过螺钉固定在回风箱30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如图3所示,电器盒10通过螺钉固定在回风箱30的左侧面。
如图5-9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电器盒10还包括支撑结构400,安装板100通过支撑结构400固定设置于基础连接件。具体的,安装板100通过支撑结构400固定安装于风机盘管机组1。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5所示,支撑结构400包括第一支撑板410或第二支撑板420,第一支撑板410的一端用于与基础连接件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420的一端用于与基础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410或第二支撑板420远离基础连接件的一侧面与安装板100的连接结构120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板410的底端和第二支撑板420的底端均开设有允许线路穿过的进线缺口。并且第一支撑板410和第二支撑板420均具有加强翻边用以保证支撑结构400的结构强度。加强翻边折向靠近风机盘管机组1上风叶700的方向。第一支撑板410用于将电器盒10固定在风机盘管机组1的左端面,相应的,第一支撑板410上的加强翻边折向右侧,第一支撑板410的左侧面用于固定电器盒10的安装板100。第二支撑板420用于将电器盒10固定在风机盘管机组1的右端面,相应的,第二支撑板420上的加强翻边折向左侧,第二支撑板420的右侧面用于固定电器盒10的安装板100。若将第一支撑板410和第二支撑板420用于固定电器盒10中安装板100的端面相贴合,第一支撑板410的结构和第二支撑板420的结构关于相贴合的端面对称。可根据实际工况选用第一支撑板410或者第二支撑板420将电器盒10安装到风机盘管机组1上对应的端面。与上述电器盒10相对应的,如图7-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机盘管机组1,包括机体20和上述电器盒10,安装板100通过作为支撑结构400的第一支撑板410或者第二支撑板420固定安装在机体20的左侧端或者右侧端。
如图4及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安装板100能够同时适应风机盘管机组1是否安装回风箱30的工况。如上所述,当风机盘管机组1中装配有回风箱30时,电器盒10通过安装板100固定安装在回风箱30的一侧端,参考图4。当风机盘管机组1中没有装配回风箱30时,电器盒10的安装板100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板410或者第二支撑板420固定安装在机体20上,参考图10-11。可选的,第一支撑板410或者第二支撑板420靠近机体20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20上。同时,安装板100上的安装结构保证了电器盒10能够安装在回风箱30的左侧端面或右侧端面。第一支撑板410及第二支撑板420能够保证将电器盒10安装在机体20的左端或者右端。本发明提供的安装板100、电器盒10安装于风机盘管机组1时实现了左右端安装通用、有无回风箱30安装通用,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进而降低了安装板100、电器盒10乃至风机盘管机组1的设计、制造及装配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0)包括板身(130)、进线结构(110)和连接结构(120),所述进线结构(110)设置于所述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所述连接结构(120)用于将所述板身(130)固定于连接基础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结构(110)包括第一进线部(111)和第二进线部(112),所述第一进线部(111)和所述第二进线部(112)依次设置于所述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部(111)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二进线部(112)包括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翻边的一端均与所述板身(130)沿垂直安装方向的底边连接,所述第一翻边及所述第二翻边折向所述板身(130)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翻边上开设有第一进线口,所述第二翻边上开设有第二进线口,所述第一进线口及所述第二进线口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20)包括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以及第三连接孔(123),所述第一连接孔(121)、所述第二连接孔(122)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123)均开设于所述板身(130);所述第三连接孔(123)开设于所述板身(130)沿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及所述第二连接孔(122)关于所述板身(130)水平安装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及所述第三连接孔(123)沿所述板身(130)的垂直安装方向间隔设置。
5.一种电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00)第一盖板,第一盖板所述安装板(100)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板(100);第一盖板所述进线结构(110)用于与电气元件(2)连接的线路插入所述电器盒(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10)还包括第一盖板(200),所述第一盖板(200)盖设于所述安装板(100),所述第一盖板(200)与所述安装板(100)形成内部空腔以用于容置并安装电气元件(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10)还包括第一压板(300),所述第一压板(300)上开设有第一卡接通孔(310)以及第一固定通孔(320),所述第一压板(300)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通孔(310)与电气元件(2)卡接,所述第一固定通孔(320)用于将所述第一压板(30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0)。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10)还包括第二压板(500),所述第二压板(500)能够与所述安装板(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00)至少包括底层和顶层,电气元件(2)包括第一控制主板(800)和第二控制主板(850),所述第二压板(500)的底层和顶层分别用于固定第一控制主板(800)和第二控制主板(8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500)包括第一侧板(510)、第二侧板(520)以及顶板(530),所述第一侧板(510)、所述顶板(530)以及所述第二侧板(520)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10)和所述第二侧板(5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510)、所述顶板(530)以及所述第二侧板(520)形成两端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第一控制主板(800),所述顶板(530)远离所述容纳槽的一侧用于安装第二控制主板(850);所述第一侧板(510)上开设有过线通孔(511),所述过线通孔(511)允许线路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10)上远离所述顶板(53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接通孔(512)和第二固定通孔(513),所述第二压板(500)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通孔(512)与第一控制主板(800)卡接,所述第二固定通孔(513)用于将所述第二压板(50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0);所述顶板(530)上开设有第三卡接通孔(531)以及第三连接孔(532),所述第三卡接通孔(531)与第二控制主板(850)的一端卡接,所述第三连接孔(532)与第二控制主板(8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10)还包括支撑结构(400),所述安装板(100)通过所述支撑结构(400)固定设置于基础连接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00)包括第一支撑板(410)或第二支撑板(420),所述第一支撑板(410)的一端用于与基础连接件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20)的一端用于与基础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10)或所述第二支撑板(420)远离基础连接件的一侧面与所述安装板(100)的所述连接结构(120)固定连接。
13.一种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20)和电器盒(10),所述电器盒(10)为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器盒(10),所述安装板(100)通过所述支撑结构(400)固定设置于所述机体(20)的一端。
14.一种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20)、回风箱(30)以及电器盒(10),所述电器盒(10)为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盒(10);所述回风箱(30)罩设于所述机体(20)的出风口,所述电器盒(10)通过所述安装板(100)上所述连接结构(120)固定设置在所述回风箱(30)延伸方向的一侧面。
CN201810779756.9A 2018-07-16 2018-07-16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Pending CN108679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9756.9A CN108679810A (zh) 2018-07-16 2018-07-16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9756.9A CN108679810A (zh) 2018-07-16 2018-07-16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9810A true CN108679810A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9756.9A Pending CN108679810A (zh) 2018-07-16 2018-07-16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7981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57402U (zh) * 2016-08-29 2017-02-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末端风机盘管机组的电控盒
CN107517553A (zh) * 2017-08-28 2017-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固定架及电器设备
CN208458201U (zh) * 2018-07-16 2019-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57402U (zh) * 2016-08-29 2017-02-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末端风机盘管机组的电控盒
CN107517553A (zh) * 2017-08-28 2017-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固定架及电器设备
CN208458201U (zh) * 2018-07-16 2019-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40852A1 (ja)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送風装置
JP7088111B2 (ja) 電動圧縮機
CN104776567B (zh) 电气元件箱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8458201U (zh)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JP200227699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679810A (zh) 安装板、电器盒及风机盘管机组
CN109217572A (zh) 电机及使用电机的流体输送装置
CN113474985A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207317128U (zh) 电控盒和多联机空调器
CN208723780U (zh) 一种紧凑型变频器结构
CN208920359U (zh)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与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0768123A (zh) 协作机器人电气柜
CN209042573U (zh) 风管机和空调器
CN207094870U (zh)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4038664U (zh) 新风底座和空调器
CN215222831U (zh) 一种集中开关机控制器
CN215761127U (zh) 一种开门装置的底板构件及开门装置
CN109327114A (zh) 电机及使用电机的流体输送装置
CN2178761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648018U (zh) 电抗器组件、变频器组件和空调器
CN219693468U (zh) 调湿机
CN220287695U (zh) 电控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5412213U (zh) 一种空调外机电控盒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CN212996060U (zh) 一种风扇安装机构及烹饪器具
CN218287364U (zh) 房车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