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6841A -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76841A
CN108676841A CN201810545609.5A CN201810545609A CN108676841A CN 108676841 A CN108676841 A CN 108676841A CN 201810545609 A CN201810545609 A CN 201810545609A CN 108676841 A CN108676841 A CN 108676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gemma
heat resistant
temperature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56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56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76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76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6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C12Q1/06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样:根据生产工艺在进入UHT步骤之前取样,分别取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第一样品为待测芽孢的样品,第二样品为待测耐热芽孢的样品;处理:对第一样品在78‑82℃下处理8‑12min,对第二样品在98‑102℃下处理8‑12min;稀释:对处理后的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分别按梯度稀释;培养:培养第一样品并分别对嗜热菌数、嗜中温菌数计数和计算,培养第二样品并分别对嗜热菌数、嗜中温菌数计数和计算;结果判定:根据AQL,确定芽孢和耐热芽孢的可接受范围。该方法通过对UHT杀菌步骤之前的半成品中芽孢和耐热芽孢进行检验,来保证UHT杀菌的彻底性,进而保证半成品与成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UHT杀菌是一种超高温瞬时处理技术,采用UHT杀菌的奶制品产品不但不会降低牛奶的营养,而且在常温下可放置3~6个月,适合于远途运输,故容易形成全国性大品牌,但UHT杀菌也与常规的杀菌方式一样,存在杀菌极限值。
目前我国的原料乳、奶粉等验收只规定了菌落总数,而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实为一类需氧嗜中温细菌,并不能代表奶粉中所有的微生物。以奶粉中常见的嗜热脂肪芽孢为例,37℃培养24小时后,在培养基是无法观察到其菌落的,但奶粉表面大部分却有菌落蔓延生长。也就是说,在中温生长不良的嗜热脂肪芽孢,即使其数量较大,在常规的菌落计数中也容易被忽略。这说明即使菌落总数含量较低的原料乳中,也可能存在大量的芽孢及耐热芽孢,这些菌如在UHT杀菌后仍存活,必定会导致产品腐败变质。
鲜奶油主要由水、奶粉、黄油及乳化剂等组成,含水量达到50%~55%。其中,作为原料的奶粉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成分,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碳源和氮源,因此鲜奶油中的微生物极易生长。同时,奶粉的制作工艺为净化-储存-调配-均质-巴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包装等,其中喷雾干燥的过程,温度达到180℃,但奶粉的微生物却还保持在较多的数量,且蔓延生长,多含芽孢,故作为原料的奶粉,大大增加了鲜奶油成品的微生物风险。不仅如此,奶油生产过程的很多环节也难以完全杀死原料中的芽孢及耐热芽孢,甚至会因各种操作引入更多芽孢及耐热芽孢,当超出UHT杀菌极限时,导致成品的不合格率上升。
目前,关于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测,并未有统一的检验方法标准。且从现有的一些技术上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如未考虑到微生物的生长类型等,无法全面概括产品的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数量。因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检验方法,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对产品进行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对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不够全面、有效的问题,本发明中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样:根据生产工艺在进入UHT步骤之前取样,分别取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所述第一样品为待测芽孢的样品,所述第二样品为待测耐热芽孢的样品;
处理:对所述第一样品在78-82℃下处理8-12min;对所述第二样品在98-102℃下处理8-12min;
稀释:对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分别按梯度稀释;
培养:培养所述第一样品并分别对嗜热菌数、嗜中温菌数计数和计算,培养所述第二样品并分别对嗜热菌数、嗜中温菌数计数和计算;
结果判定:根据AQL,确定芽孢和耐热芽孢的可接受范围。
进一步地,在所述取样步骤中,所述生产工艺为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的流程包括:水相调配、乳化、前均质、待装罐及UHT杀菌,取样点设置在所述鲜奶油半成品完成所述待装罐步骤之后、进入所述UHT杀菌步骤之前。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工艺的流程中,所述水相调配步骤的温度为65~70℃;所述乳化步骤的温度为55~65℃、乳化时间为0.5~1.5h;所述待装罐步骤的温度为55~65℃、维持时间为0.3~0.8h。
在本发明中,充分考虑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的步骤及其条件,将其结合到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中,以保证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有效地控制。具体地,本发明的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中,所述水相调配步骤中设定的温度相当于巴氏杀菌,用于生产鲜奶油半成品的原料及设备中不耐高温的微生物,在此过程被杀灭。所述乳化步骤中温度和乳化时间的设定,一是考虑到微生物生长存在延缓期,在该乳化时间微生物数量不会有大量增加,二是考虑到乳化过程的搅拌是持续进行的,微生物芽孢被激发成为营养体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乳化步骤仍会受到设备清洁程度、人员投料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引入微生物芽孢的风险。在所述前均质步骤中,由于均质机部件较为复杂,如CIP系统(Clean In Place清洗系统)效果异常,此过程也将引入微生物芽孢。在所述待装罐步骤中,虽然搅拌持续进行中,微生物芽孢被激发成为营养体的可能性较小,但此步骤中却富集了上述其他步骤中的微生物。在所述UHT杀菌步骤中,不仅需要杀灭原料中的微生物,还需要杀灭设备、人员操作等因素在上述步骤中引入的微生物芽孢及耐热芽孢。因此,为控制UHT杀菌效果,本发明在鲜奶油半成品完成所述待装罐步骤之后、进入所述UHT杀菌步骤之前,设定取样点,以更加合理、全面地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给微生物芽孢及耐热芽孢检验所带来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通过取样点的合理设定,根据鲜奶油半成品的芽孢和耐热芽孢的检验结果、结合后续对鲜奶油成品进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结果,可对设备清洁度、原料等微生物及时排查,控制鲜奶油半成品的合格率和成品品质,防止出现成品菌落总数检验合格、但仍腐败变质的问题,降低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步骤中,处理所述第一样品的步骤包括:
前处理:将室温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
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与所述第一样品体积相同的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78~82℃时开始计时;
降温:计时达8-12min,将两只试管取出,置于0~4℃的冷水中降至室温。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步骤中,处理所述第二样品的步骤包括:
前处理:将室温状态下的所述第二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
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与所述第二样品体积相同的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98~102℃时开始计时;
降温:计时达8-12min,将两只试管取出,置于4~10℃的冷水中降至室温。
优选地,处理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时,所述降温的步骤中,计时均为10min。
在本发明中,处理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的步骤中,所述前处理的操作过程均为无菌操作,试管用塞子塞住,且用棉线、纱布包扎试管口,棉线应扎紧,防止加热升温时,水蒸气将试管塞冲出,造成污染。另外,处理后打开试管时,应对试管口及塞子进行灼烧,防止试管口被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在本发明中,处理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的步骤中,在所述升温步骤中,装有10mL水的试管与装有所述第一样品、所述第二样品的灭菌试管具有相同的直径和高度;装有所述第一样品、所述第二样品的试管分别与装有10mL水的试管同时放入水浴中,确保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温度与10mL水的温度一致,此时温度计测量的即可代表样品温度;对所述第二样品的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防止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在中高温阶段保持时间过长,微生物大量生长,微生物基数过大,相同温度下的杀菌处理,将造成结果偏高。
在本发明中,处理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的步骤中,所述降温步骤中,降温应迅速,防止缓慢降温的过程中,残留的芽孢在中高温繁殖,造成结果偏高。
进一步地,所述稀释步骤中,根据UHT杀菌极限值确定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的稀释梯度,所述UHT的杀菌上限值包括:芽孢为1000CFU/g,耐热芽孢为100CFU/g;所述第一样品按照四个等级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100倍和1000倍,所述第二样品按照三个等级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和100倍。
优选地,所述稀释步骤中,所述第一样品的每个稀释等级接种四个平皿;所述第二样品的每个稀释等级接种四个平皿。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步骤为:在50-55℃培养所述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5-37℃培养所述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在50-55℃培养所述第二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5-37℃培养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步骤中,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或MPC琼脂培养基。
优选地,所述培养步骤中,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由于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培养,菌落形态有差异性,为使本发明中检验的菌落形态可供成品(本发明中的检验对象为半成品)的检出菌形态作对比,便于追溯,因此本发明优选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配方包括胰蛋白胨、酵母浸粉、葡萄糖、琼脂,未添加任何抑制剂;此外,与MPC琼脂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相比,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成分缺少脱脂奶粉,但鲜奶油产品中包含脱脂奶粉,且其他成分差异不大,因此本发明优选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作为培养基。
进一步地,所述结果判定步骤中,所述AQL为1:1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100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100CFU/g;所述产品的AQL为1:2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50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50CFU/g;所述产品的AQL为1:3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30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30CFU/g;所述产品的AQL为1:4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25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20CFU/g。
根据耐热芽孢的商业超高温区域的灭菌效率为9以上,而芽孢的商业超高温区域的灭菌效率为10以上,以AQL为1:1000为例,则原料的芽孢数应控制在小于1000CFU/g,耐热芽孢总数应控制在小于100CFU/g,但由于产品的AQL并不是只由UHT杀菌这一步骤决定的,产品的AQL受整个生产线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清洗效果、系统的灭菌、无菌系统的密闭性、设备的维护、操作技能及无菌包装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使生产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操作,使成品的坏包率低于1:1000,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结果判定。可以理解的是,AQL是接收质量限,AQL为1:1000是指每1000个产品的检验中允许有1个产品检验不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检验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处理步骤之前,评估微生物耐热性,所述评估微生物耐热性的步骤是:根据含芽孢的微生物中芽孢耐热、营养体不耐热的特点,确定所述处理步骤的处理方法为加热剔除营养体、分离出芽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将微生物的耐热性与UHT杀菌极限结合起来,将微生物的生长类型与培养温度结合起来,将微生物的生长营养需求与培养基的类型结合起来,将成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与半成品芽孢、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对UHT杀菌步骤之前的半成品中芽孢和耐热芽孢进行检验,来保证UHT杀菌的彻底性,进而保证半成品与成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评估微生物耐热性:根据含芽孢的微生物中芽孢耐热、营养体不耐热的特点,通过加热剔除待检验样品中的营养体、分离出芽孢。
取样:根据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在进入UHT步骤之前取样,分别取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第一样品为待测芽孢的样品,第二样品为待测耐热芽孢的样品。
其中,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的流程包括:在65~70℃下进行水相调配;在55~65℃下进行乳化,乳化时长为0.5~1.5h;前均质;待装罐:在55~65℃下、维持时间为0.3~0.8h;UHT杀菌。取样点具体设置在半成品完成待装罐步骤之后、进入UHT杀菌步骤之前。
处理:对第一样品在78℃下处理9min;对第二样品在98℃下处理9min。
处理第一样品的具体步骤为:
前处理:将10mL室温状态下的第一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10mL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78℃时开始计时。降温:计时达9min,将两只试管迅速取出,置于0~4℃的冷水中迅速降至室温。
处理第二样品的具体步骤为:
前处理:将10mL室温状态下的第二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10mL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98℃时开始计时。降温:计时达9min,将两只试管迅速取出,置于4~10℃的冷水中迅速降至室温。
稀释:根据UHT杀菌极限值确定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稀释梯度,UHT杀菌上限包括:芽孢为1000CFU/g,耐热芽孢为100CFU/g。具体地,第一样品按照四个等级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100倍和1000倍,每个稀释等级接种四个平皿;第二样品按照三个等级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和100倍,每个稀释等级接种四个平皿。
培养: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在50℃培养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5℃培养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在50℃培养第二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5℃培养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
结果判定:根据鲜奶油半成品的AQL,确定芽孢和耐热芽孢的可接受范围。具体是:当产品的AQL为1:1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100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100CFU/g;产品的AQL为1:2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50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50CFU/g;产品的AQL为1:3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30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30CFU/g;产品的AQL为1:4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25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20CFU/g。
通过本实施例的芽孢及耐热芽孢检验方法,对鲜奶油半成品进行检验;再对鲜奶油成品采用常规的成品检验方法检验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通过半成品和成品检验结果的结合,充分保证半成品与成品的质量。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充分考虑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的步骤及其条件,将其结合到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中,以保证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有效地控制。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中,水相调配步骤中设定的温度相当于巴氏杀菌,用于生产鲜奶油半成品的原料及设备中不耐高温的微生物,在此过程被杀灭。乳化步骤中温度和乳化时间的设定,一是考虑到微生物生长存在延缓期,在该乳化时间微生物数量不会有大量增加,二是考虑到乳化过程的搅拌是持续进行的,微生物芽孢被激发成为营养体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乳化步骤仍会受到设备清洁程度、人员投料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引入微生物芽孢的风险。在前均质步骤中,由于均质机部件较为复杂,如CIP(清洗系统)效果异常,此过程也将引入微生物芽孢。在待装罐步骤中,虽然搅拌持续进行中,微生物芽孢被激发成为营养体的可能性较小,但此步骤中却富集了上述其他步骤中的微生物。在UHT杀菌步骤中,不仅需要杀灭原料中的微生物,还需要杀灭设备、人员操作等因素在上述步骤中中引入的微生物芽孢及耐热芽孢。因此,为控制UHT杀菌效果,本发明在半成品完成待装罐步骤之后、进入UHT杀菌步骤之前,设定取样点,以更加合理、全面地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给微生物芽孢及耐热芽孢检验所带来的影响。此外,通过取样点的合理设定,根据鲜奶油半成品的芽孢和耐热芽孢的检验结果、结合后续对鲜奶油成品进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结果,可对设备清洁度、原料等微生物及时排查,控制鲜奶油半成品的合格率和成品品质,防止出现成品菌落总数检验合格、但仍腐败变质的问题,降低损失。
在本发明中,处理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步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前处理的操作过程均为无菌操作,试管用塞子塞住,且用棉线、纱布包扎试管口,棉线应扎紧,防止加热升温时,水蒸气将试管塞冲出,造成污染。另外,处理后打开试管时,应对试管口及塞子进行灼烧,防止试管口被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其次,在升温步骤中,装有10mL水的试管与装有第一样品、第二样品的灭菌试管具有相同的直径和高度;装有第一样品、第二样品的试管分别与装有10mL水的试管同时放入水浴中,确保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温度与10mL水的温度一致,此时温度计测量的即可代表样品温度;对第二样品的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防止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在中高温阶段保持时间过长,微生物大量生长,微生物基数过大,相同温度下的杀菌处理,将造成结果偏高。最后,降温步骤中,降温应迅速,防止缓慢降温的过程中,残留的芽孢在中高温繁殖,造成结果偏高。
在本发明的培养步骤中,由于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培养,菌落形态有差异性,为使本发明中检验的菌落形态可供成品(本发明中的检验对象为半成品)的检出菌形态作对比,便于追溯,因此本发明优选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配方包括胰蛋白胨、酵母浸粉、葡萄糖、琼脂,未添加任何抑制剂;此外,与MPC琼脂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相比,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成分缺少脱脂奶粉,但鲜奶油产品中包含脱脂奶粉,且其他成分差异不大,因此本发明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作为培养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评估微生物耐热性:根据含芽孢的微生物中芽孢耐热、营养体不耐热的特点,通过加热剔除待检验样品中的营养体、分离出芽孢。
取样:根据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在进入UHT步骤之前取样,分别取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所述第一样品为待测芽孢的样品,所述第二样品为待测耐热芽孢的样品。
其中,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的流程包括:在65~70℃下进行水相调配;在55~65℃下进行乳化,乳化时长为0.5~1.5h;前均质;待装罐:在55~65℃下、维持时间为0.3~0.8h;UHT杀菌。取样点设置在半成品完成待装罐步骤之后、进入UHT杀菌步骤之前。
处理:对第一样品在82℃下处理11min;对第二样品在102℃下处理11min。
处理第一样品的具体步骤为:
前处理:将10mL室温状态下的第一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10mL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82℃时开始计时。降温:计时达11min,将两只试管迅速取出,置于0~4℃的冷水中迅速降至室温。
处理第二样品的具体步骤为:
前处理:将10mL室温状态下的第二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10mL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102℃时开始计时。降温:计时达11min,将两只试管迅速取出,置于4~10℃的冷水中迅速降至室温。
稀释:根据UHT杀菌极限值确定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稀释梯度,UHT杀菌上限包括:芽孢为100CFU/g,耐热芽孢为10CFU/g。具体地,第一样品按照四个梯度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100倍和1000倍,第二样品按照三个梯度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和100倍。
培养: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在55℃培养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7℃培养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在55℃培养第二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7℃培养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
结果判定:根据半成品的AQL,确定芽孢和耐热芽孢的可接受范围。具体是:当产品的AQL为1:1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100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100CFU/g;产品的AQL为1:2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50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50CFU/g;产品的AQL为1:3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30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30CFU/g;产品的AQL为1:4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25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20CFU/g。
通过本实施例的芽孢及耐热芽孢检验方法,对鲜奶油半成品进行检验;再对鲜奶油成品采用常规的成品检验方法检验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通过半成品和成品检验结果的结合,充分保证半成品与成品的质量。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评估微生物耐热性:根据含芽孢的微生物中芽孢耐热、营养体不耐热的特点,通过加热剔除待检验样品中的营养体、分离出芽孢。
取样:根据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在进入UHT步骤之前取样,分别取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所述第一样品为待测芽孢的样品,所述第二样品为待测耐热芽孢的样品。
其中,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的流程包括:在65~70℃下进行水相调配;在55~65℃下进行乳化,乳化时长为0.5~1.5h;前均质;待装罐:在55~65℃下、维持时间为0.3~0.8h;UHT杀菌。取样点设置在半成品完成待装罐步骤之后、进入UHT杀菌步骤之前。
处理:对第一样品在80℃下处理10min;对第二样品在100℃下处理10min。
处理第一样品的具体步骤为:
前处理:将10mL室温状态下的第一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10mL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80℃时开始计时。降温:计时达10min,将两只试管迅速取出,置于0~4℃的冷水中迅速降至室温。
处理第二样品的具体步骤为:
前处理:将10mL室温状态下的第二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10mL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100℃时开始计时。降温:计时达10min,将两只试管迅速取出,置于4~10℃的冷水中迅速降至室温。
稀释:根据UHT杀菌极限值确定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稀释梯度,UHT杀菌上限包括:芽孢为100CFU/g,耐热芽孢为10CFU/g。具体地,第一样品按照四个梯度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100倍和1000倍,第二样品按照三个梯度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和100倍。
培养: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在52℃培养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6℃培养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在52℃培养第二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6℃培养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
结果判定:根据半成品的AQL,确定芽孢和耐热芽孢的可接受范围。具体是:当产品的AQL为1:1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10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10CFU/g;产品的AQL为1:2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5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5CFU/g;产品的AQL为1:3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30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3CFU/g;产品的AQL为1:4000时,芽孢的数量小于25CFU/g、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2CFU/g。
通过本实施例的芽孢及耐热芽孢检验方法,对鲜奶油半成品进行检验;再对鲜奶油成品采用常规的成品检验方法检验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通过半成品和成品检验结果的结合,充分保证半成品与成品的质量。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样:根据生产工艺在进入UHT步骤之前取样,分别取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所述第一样品为待测芽孢的样品,所述第二样品为待测耐热芽孢的样品;
处理:对所述第一样品在78-82℃下处理8-12min,对所述第二样品在98-102℃下处理8-12min;
稀释:对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分别按梯度稀释;
培养:培养所述第一样品并分别对嗜热菌数、嗜中温菌数计数和计算,培养所述第二样品并分别对嗜热菌数、嗜中温菌数计数和计算;
结果判定:根据AQL,确定芽孢和耐热芽孢的可接受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样步骤中,所述生产工艺为鲜奶油半成品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的流程包括:水相调配、乳化、前均质、待装罐及UHT杀菌,取样点设置在所述鲜奶油半成品完成所述待装罐步骤之后、进入所述UHT杀菌步骤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的流程中,所述水相调配步骤的温度为65~70℃;所述乳化步骤的温度为55~65℃、乳化时间为0.5~1.5h;所述待装罐步骤的温度为55~65℃、维持时间为0.3~0.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步骤中,处理所述第一样品的步骤包括:
前处理:将10mL室温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
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10mL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78~82℃时开始计时;
降温:计时达10min,将两只试管取出,置于0~4℃的冷水中降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步骤中,处理所述第二样品的步骤包括:
前处理:将室温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
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与所述第一样品体积相同的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78~82℃时开始计时;
降温:计时达8-12min,将两只试管取出,置于0~4℃的冷水中降至室温。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步骤中,处理所述第二样品的步骤包括:
前处理:将室温状态下的所述第二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塞住;
升温:在同规格的试管中加入与所述第二样品体积相同的室温状态下的水,插入温度计;将两只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过程小于或者等于5min,当温度到达98~102℃时开始计时;
降温:计时达8-12min,将两只试管取出,置于4~10℃的冷水中降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时,所述降温的步骤中,计时均为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步骤中,根据UHT杀菌极限值确定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的稀释梯度,所述UHT的杀菌上限值包括:芽孢为1000CFU/g,耐热芽孢为100CFU/g;所述第一样品按照四个等级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100倍和1000倍,所述第二样品按照三个等级稀释,分别稀释1倍、10倍和100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步骤中,所述第一样品的每个稀释等级接种四个平皿;所述第二样品的每个稀释等级接种四个平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步骤为:在50-55℃培养所述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5-37℃培养所述第一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在50-55℃培养所述第二样品72h后计数和计算嗜热菌数、在35-37℃培养72h后计数和计算嗜中温菌数;所述培养步骤中,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或MPC琼脂培养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判定步骤中,所述AQL为1:1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100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100CFU/g;所述产品的AQL为1:2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50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50CFU/g;所述产品的AQL为1:3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30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30CFU/g;所述产品的AQL为1:4000时,所述芽孢的数量小于250CFU/g、所述耐热芽孢的数量小于20CFU/g。
CN201810545609.5A 2018-05-25 2018-05-25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Pending CN108676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5609.5A CN108676841A (zh) 2018-05-25 2018-05-25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5609.5A CN108676841A (zh) 2018-05-25 2018-05-25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6841A true CN108676841A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0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5609.5A Pending CN108676841A (zh) 2018-05-25 2018-05-25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768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8976A (zh) * 2020-06-29 2020-09-29 四川新华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cip清洗残留水中耐热菌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9546A (en) * 1987-04-07 1990-05-29 Valio Meijerien Keskusosuusliike Test set and a proces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ibiotics in milk and a novel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train to be used therein
CN1970787A (zh) * 2005-11-25 2007-05-30 北京丹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芽孢杆菌数量的检测方法
CN101659983A (zh) * 2009-09-28 2010-03-03 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芽孢杆菌活菌数量的检测方法
CN104293879A (zh) * 2014-10-18 2015-01-21 中山鼎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乳制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CN106260007A (zh) * 2016-08-15 2017-01-04 辽宁辉山生物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稀奶油及制作方法
CN106665866A (zh) * 2017-01-06 2017-05-17 宁夏塞尚乳业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糕点类产品的超高温低脂稀奶油及其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9546A (en) * 1987-04-07 1990-05-29 Valio Meijerien Keskusosuusliike Test set and a proces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ibiotics in milk and a novel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train to be used therein
CN1970787A (zh) * 2005-11-25 2007-05-30 北京丹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芽孢杆菌数量的检测方法
CN101659983A (zh) * 2009-09-28 2010-03-03 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芽孢杆菌活菌数量的检测方法
CN104293879A (zh) * 2014-10-18 2015-01-21 中山鼎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乳制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CN106260007A (zh) * 2016-08-15 2017-01-04 辽宁辉山生物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稀奶油及制作方法
CN106665866A (zh) * 2017-01-06 2017-05-17 宁夏塞尚乳业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糕点类产品的超高温低脂稀奶油及其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 COX: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spores in heat-treated milk and milk product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DAIRY TECHNOLOGY》 *
惠 艺: "原料奶中芽孢总数、耐热芽孢数的测定", 《中国乳品工业》 *
李端: "不同来源原料奶中芽孢总数、耐热芽孢数的调查", 《实验与检验医学》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8976A (zh) * 2020-06-29 2020-09-29 四川新华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cip清洗残留水中耐热菌的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earce et al. Pasteurization of milk: The heat inactivation kinetics of milk-borne dairy pathogens under commercial-type conditions of turbulent flow
EA013947B1 (ru) Штамм молочно-кислых бактерий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обеспечивающий улучшенную текстуру ферментированных молочных продуктов,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Agu et al. Assessment of bacteria present in yoghurt sold on Awka Metropolis
Yilma et al.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of Enterobacteriaceae in selected Ethiopian traditional dairy products: a contribution to epidemiology
CN108676841A (zh) 芽孢及耐热芽孢的检验方法
CN112841302A (zh) 一种长货架期的常温牛奶及其制备方法
Serraino et al. Survival of Arcobacter butzleri during production and storage of artisan water buffalo mozzarella cheese
Trevisani et al. Thermal inactivation kinetics of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in buffalo Mozzarella curd
Todd et al. Variation in counts, enterotoxin levels and TNase in Swiss-type cheese contaminated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Prilipko et al.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measures and ways of their realization for control, management of dairy raw materials and dairy products in accordance with eu norms
CN106720308A (zh) 一种克罗诺杆菌的杀菌方法及应用
CN102356777A (zh) 一种蜂蜜酸牛奶的生产方法
Necidová et al. Influence of soft cheese technology on the growth and enterotoxin produ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CN104928217B (zh) 一株热噬地芽胞杆菌及其在压力蒸汽灭菌中的应用
Medveďová et al. Microbial and senzory quality of raw milk cheeses from the milk vending machines
Sabil et al. Behaviour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pasteurization milk during refrigerator storage
de Oliveira Souza et al. Using nested PCR to detect the hlyA gene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Minas Frescal cow's milk cheese
Elshani et 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level in peppers with cream in Kosovo.
Mennane et al. Physico-chemical, microbial and sensory characterisation of Moroccan klila
Fay Thermo-tolerant organisms as a cause of so-called pin-point colonies
Izidoro et al. Effect of psychrotrophic growth on the milk fat frac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storage
Mahrous et al. The milk borne pathogens of raw milk from some Egyptian farms in different seasons
Evans et al.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bacteriological keeping quality of milk processed by high temperatures with a 0.6 second holding time
Elliker The problem of bacteriophage in the dairy industry
Fernane et al. 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anitary Quality of Pasteurized Milk Marketed in Western Alger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