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8362A -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8362A
CN108668362A CN201710189324.8A CN201710189324A CN108668362A CN 108668362 A CN108668362 A CN 108668362A CN 201710189324 A CN201710189324 A CN 201710189324A CN 108668362 A CN108668362 A CN 108668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time slot
access time
reference sig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93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峻峰
郝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1893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8362A/zh
Priority to CN202210537350.6A priority patent/CN11478626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0247 priority patent/WO2018177214A1/zh
Priority to JP2019552848A priority patent/JP7241023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7031769A priority patent/KR102289798B1/ko
Priority to EP18776632.4A priority patent/EP3606232A4/en
Publication of CN108668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362A/zh
Priority to US16/569,509 priority patent/US11363637B2/en
Priority to US17/660,959 priority patent/US11716768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91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for synchroniz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了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可以包括: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本申请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基站无法获取终端所选择下行发送波束信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会在比2G、3G、4G系统所用频率更高的载波频率上进行系统组网,目前得到业界广泛共识和国际组织认定的频段主要是3GHz~6GHz,6GHz~100GHz,相对于早期通信系统的组网频率,这些频段比较高,在传播上损耗更大,同样的功率下覆盖半径相对更小,这也决定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组网中,需要采用波束赋型技术用于提高覆盖半径。其中初始接入中对覆盖的要求更高,覆盖范围要求大于业务覆盖要求,波束赋型技术更是必不可少。
对于广泛采用波束赋型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来说,每一个波束不能完整地覆盖整个小区,需要有多个波束才可以覆盖整个小区或传统意义上的扇区。如果多个波束不能同时发射,则需要在时间维度上经历波束扫描的过程才能覆盖整个小区或扇区。对于下行的公共信号或信道如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公共控制信道、公共业务信道等因为需保证全小区无缝覆盖,且需通过波束来满足覆盖要求,则在多个波束不能同时发射的情况下,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波束扫描过程才能够让小区内所有可能位置的终端读取到相应的公共信号或者公共信息。终端在读取到公共信号或公共信息携带的随机接入配置消息后,可以根据随机接入配置消息中通知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这些随机接入资源是所有波束的公共资源,并不是针对某一个波束会有一个特定的随机接入资源子集的配置。其优点在于随机接入资源针对所有波束都是一个大的资源池,在资源的选择范围上更大,在接入密度不高时能够降低随机接入的碰撞概率,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即没有针对具体波束方向的资源子集,基站难以通过终端选择的资源来确定终端优选的下行波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基站无法获取终端选择的下行发送波束信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包括:
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是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或者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根据需要支持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设置。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其中,还包括:确定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并以显示或者隐式的方式通知终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其中,所述N至少由如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其中,所述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包括如下之一: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所有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相同;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每个所述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分别设置的关联关系。
其中,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提供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是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或者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需要支持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设置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确定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确定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将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以显示或者隐式的方式通知终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其中,所述N至少由如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包括如下之一: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所有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相同;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每个所述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分别设置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配置为:提供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确定为: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满足如下条件中之一:
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块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选择N个随机接入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其中,所述N至少由以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其中,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随机接入时隙内的起始位置由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N确定。
其中,还包括:在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以便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使用在所述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发送。
其中,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时通过频域随机化的方式确定频域资源或频域位置。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满足如下条件中之一:
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选择N个随机接入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其中,所述N至少由以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由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N确定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随机接入时隙内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以便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使用所述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发送。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时通过频域随机化的方式确定频域资源或频域位置。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基站无法获取终端所选择下行发送波束信息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随机接入物理资源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随机接入物理资源指示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随机接入物理资源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随机接入物理资源指示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块和随机接入资源子集之间对应关系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突发集示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隙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实例1一种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occasion以及RACH时隙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例1另一种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occasion以及RACH时隙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例1又一种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occasion以及RACH时隙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例2一种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occasion以及RACH时隙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例2另一种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occasion以及RACH时隙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指示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步骤102,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实际应用中,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中会涉及到多个随机接入时隙,该随机接入时隙可以是N个(如下文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随机接入时隙表示多个随机接入时隙的第一个时隙,有起点+个数可以完整表达随机接入时隙。在具体操作中,N可以单独通知,第一随机接入时隙也可以单独通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是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或者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根据需要支持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设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可以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可以为: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例如,随机接入时隙可以选择同样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或者可以通过对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进行函数计算获得随机接入时隙。这里,索引具体可以是索引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确定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并以显示或者隐式的方式通知终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实际应用中,确定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并通知终端,与本实施例中通知终端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并不存在明确的先后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至少可以由如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包括如下之一: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所有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相同;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每个所述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分别设置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提供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
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基站、传输节点(TRP)或其他类似的设备实现。如图2所示,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21,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第一通知模块22,用于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是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或者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21,具体可用于根据需要支持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设置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21,还可用于将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确定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21,还可用于确定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所述第一通知模块22,还可用于将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以显示或者隐式的方式通知终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至少由如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21可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包括如下之一: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所有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相同;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每个所述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分别设置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21,还用于将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配置为:提供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21,还用于将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确定为: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
又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可以实现本实施例方法的所有细节,可参照方法的相关说明。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可以通过设置于基站、传输节点或其他类似设备上来实现上述功能以及本实施例的方法,或者本实施例中的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可以直接为基站、传输节点或其他类似设备。实际应用中,第一配置模块21和第一通知模块22分别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例如,第一配置模块21可以通过基站或传输节点或其他类似设备的处理器实现,第一通知模块22可以通过基站或传输节点或其他类似设备的通信单元实现。再例如,第一配置模块21可以通过基站或传输节点或其他类似设备的处理器实现,第一通知模块22可以通过基站或传输节点或其他类似设备的通信单元和处理器结合实现。对此本文不作限制。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指示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步骤302,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步骤303,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实际应用中,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中会涉及到多个随机接入时隙,该随机接入时隙可以是N个(如实施例一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随机接入时隙表示多个随机接入时隙的第一个时隙,有起点+个数可以完整表达随机接入时隙。在具体操作中,N可以单独通知,第一随机接入时隙也可以单独通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满足如下条件中之一:
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同步块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此时,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包括: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包括:选择N个随机接入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至少由以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包括: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随机接入时隙内的起始位置由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N确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在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以便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使用在所述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发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包括: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时通过频域随机化的方式确定频域资源或频域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此时,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包括: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可以通过终端或其他类似的设备实现。
如图4所示,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第二发送模块43,用于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满足如下条件中之一:
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此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具体可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具体可用于选择N个随机接入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至少由以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随机接入时隙配置;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还可以用于由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N确定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随机接入时隙内的起始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2,还可以用于在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以便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使用所述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发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还可以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时通过频域随机化的方式确定频域资源或频域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此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具体可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又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本实施例中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可以实现本实施例方法的所有细节,可参照方法的相关说明。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可以通过设置于终端或其他类似设备上来实现上述功能以及本实施例的方法,或者本实施例中的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可以直接为终端或其他类似设备。
实际应用中,第二接收模块41、第二确定模块42、第二发送模块43分别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例如,第二确定模块42可以通过终端或其他类似设备的处理器实现,第二接收模块41、第二发送模块43可以通过终端或其他类似设备的通信单元实现。再例如,第二确定模块42可以通过终端或其他类似设备的处理器实现,第二接收模块41、第二发送模块43可以通过终端或其他类似设备的通信单元和处理器结合实现。对此本文不作限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指示的方法,过程如下:
基站或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终端接收所述基站或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基站或TRP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终端根据接收的下行信号或信道质量,以及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随机接入时隙;
终端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可参照上文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要解决基站如何获取终端选择的下行发送波束信息的问题,就需要考虑在终端接收的初始下行信号或信道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建立可以关联的对应关系。这些公共信号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同步信号,公共信道可以是广播信道、承载公共控制信息的信道、或者承载公共业务的信道等。
最简单的均匀对应的对应关系就是在下行信号或信道与随机接入资源池的某个子集建立一一映射的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举例来说,将承载上述公共信号或信道的某一块资源称为同步块(SS block),同步块在这里只是一种可能的称呼,并未限制承载相应的下行信号或信道的功能特征,每一个同步块至少对应了一个特定波束方向或者天线端口的下行信号或信道。同步块和某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子集是一一对应关系,比如图5所示,下行同步块1或参考信号1和RACH resource 1一一对应,下行同步块2或参考信号2和RACHresource 2一一对应,下行同步块3或参考信号3和RACH resource3一一对应,下行同步块4或参考信号4和RACH resource 4一一对应。
这里,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对应关系,终端需获取这种对应关系,才能够获取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而根据选择好的某下行信号或信道来决定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具体来说,基站的同步块是承载同步信号的最小单位,承载了一个波束方向或天线端口上的同步信号,多个同步块在时域上组合成一个同步突发(SS burst),而多个同步突发在时域上组合成一个同步突发集(SS burst set),一个同步突发集包含了所有波束方向或天线端口上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以同步突发集为周期重复发送。如图6所示,为同步突发集的一个示例。
一个随机接入机会(RACH occasion)定义为用配置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终端接收下行信号或信道并检测下行信号或信道的质量,获得质量信息,例如检测同步块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接收信号强度选择合适的同步块,并结合下行信号或信道与随机接入资源池子集的对应关系,确定随机接入机会(RACHoccasion)所使用的时频资源,基站可以通过接收随机接入信号间接了解终端优选的同步块。
随机接入机会内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对应上行接收的所有可能波束方向或者接收天线端口。基站需要使用所有的接收波束方向或者接收天线端口来检测随机接入信号。对于基站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场景下,终端需重复发送随机接入信号,以保证基站可以通过检测随机接入信号分别获得优选下行发射波束和优选上行接收波束。对于基站具备波束互易性的场景下,终端可以不用重复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在描述下行信号或信道与随机接入资源池子集的对应关系时,表征随机接入资源池的随机接入机会所占用的资源是一种逻辑资源,逻辑资源最终需要体现到物理资源上。这里把传输随机接入信号的物理资源定义为随机接入时隙。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时隙可以分为下行时隙和上行时隙,这里的下行时隙或者上行时隙内不是单纯的下行信号、下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上行信道,而是指下行时隙内的下行信号、下行信道的比例较高或者上行时隙内的上行信号、上行信道比例较高。
如图7所示,为包含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的时隙示例。如图7所示的示例中,下行时隙为TDD模式的下行时隙,有14个符号,其中,下行控制信道(Downlink control channel,DLC)、同步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所占10个符号,比例超过50%,而上行信号RACH和上行控制信道(PUCCH)占两个符号。如图7所示的示例中,上行时隙是TDD模式的上行时隙,有14个符号,其中下行控制信道(DLC)占2个符号,而上行信号RACH和PUCCH占10个符号,比例超过50%。
无论是下行时隙还是上行时隙都有可能用来承载上行RACH信号,用来承载随机接入信号的时隙称为随机接入时隙。下行时隙和上行时隙的内部结构组成不限于图7的示例,存在多种配置可能,也就是说在时隙内部结构动态调整的情况下,不同时隙用来传输随机接入信号的区间大小会动态发生变化,变化时间颗粒度最小为一个时隙,变化最快情况下,每个不同的随机接入时隙提供的资源数量就有可能不一样。终端根据下行信号或下行信道(典型为同步块)与随机接入资源池的某个子集(典型为RACH occasion)的关联关系去寻找传输RACH的物理资源时,RACH物理资源的获取就需要去读取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获取本时隙内部结构组成中的RACH资源的分配情况,再通过间接计算获得具体的物理资源位置,一直读取DCI信息,对于终端的功耗节省非常不利。而且由于随机接入时隙内RACH资源动态变化,总体上难以确认一个同步突发集周期内随机接入资源是否够用。
在随机接入时隙类型没有重新配置前,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组成应该保持不变,也就是内部下行和上行的比例、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短等应该保持不变。以天、月为单位的长期参数看,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组成最好是半静态的,可以通过广播消息进行半静态配置,配置集可以存在多种选择,可以是下行时隙、上行时隙等,在广播消息中通知的随机接入时隙的配置可以用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索引来标记。具体选取那种配置,由基站根据时隙需要支持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而定。特殊情况下,半静态配置变为完全静态的固化配置也是可以的。
基站还需要确定系统可用的所有随机接入时隙。其中随机接入时隙的密度、资源分布位置取决于以下诸多因素:基站拟采用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随机接入时隙内部结构中提供给上行发送随机接入区域的大小,基站能否在频域上同时接收多个不同的波束,基站的收发波束的互易性是否存在等。一个SS burst set周期内的随机接入时隙提供的随机接入机会的资源(时、频、码资源总和)至少需要满足和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关系。
下面从基站的波束互易性角度出发用两个例子分别来阐述当下行信号或下行信道(典型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随机接入资源池的某个子集(典型为RACH occasion)存在关联关系时,如何确定传输RACH的物理资源即随机接入时隙。
实例1
本实施例详细说明基站没有波束互易性的场景下,确定传输RACH的物理资源即随机接入时隙的过程。
图8中描述了一种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occasion以及RACH时隙之间的映射关系,不同的同步块(SS block)或参考信号对应不同的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occasion是逻辑资源编号,需要映射到具体的物理RACH时隙内。图8是一种典型的配置,即一个同步块对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一个随机接入机会的逻辑资源正好可以被一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承载。物理时隙中以8个RACH符号为例,说明同样的随机接入符号、序列需要重复8次,以便于基站在8个不同的接收波束上进行训练和检测。这里随机接入信号的循环前缀(CP)和区分时隙下行上行的保护时间(GP,guard period)可以公用资源,随机接入信号的后缀(GT)也可以和PUCCH公用资源。
图9是第二种典型配置,即一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的逻辑资源可以被多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承载,这个例子里是2个。2个物理时隙共有16个RACH符号,同样的随机接入符号、序列需要重复16次,以便于基站在16个不同的接收波束上进行训练和检测。上行时隙1和上行时隙2有可能是连续传输的,也有可能是非连续传输的。如果一个SS burst set周期较长,含有较多的SSblock,则相应的RACH occasion也比较长,映射到的RACH物理时隙也较多。
图10是第三种典型配置,即一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且多个occasion的逻辑资源可以被同一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承载。1个物理时隙共有8个RACH符号,同一个随机接入机会的随机接入符号、序列需要重复4次,以便于基站在4个不同的接收波束上进行训练和检测。
显然,上述三种典型的映射关系下,可以涵盖基站不具备波束互易性条件下的RACH occasion与随机接入物理资源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基站至少需要通知终端同步块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初始RACH时隙的映射关系,比如通知在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几个RACH时隙可以进行初始接入。特别是在RACH occasion与随机接入物理资源之间的多对一情况下,不仅要通知第几个时隙中可以进行初始接入,还需要确定在时隙中的具体起始位置,时隙中的具体起始位置除了直接通知之外,还可以通过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一个物理时隙中可以承载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数量来间接确认。
基站还可以通知一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可以与多少个RACH时隙进行映射,也就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可以使用多少个RACH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这个数量关系也等价于一个RACH时隙中可以承载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数量,两者互为倒数关系。这里的RACH时隙的个数不仅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也可以大于0小于1的小数,比如0.5,就表示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只用半个RACH时隙,如果是0.25,就表示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只占用1/4个RACH时隙。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可以使用RACH时隙的数量也可以通过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以及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间接推算出。
对于一个SS burst set中的所有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来说,以上的单一的映射关系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也可以考虑每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独立的映射关系。独立映射关系的配置需要更多的信令开销。从节省信令开销角度出发,单一映射关系统一配置给所有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更有优势,若每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需要映射的RACH资源并不均一的情况下,可以在频域或者码域增加每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需要的RACH资源。
实例2
本实例详细说明基站有波束互易性的场景下,确定传输RACH的物理资源即随机接入时隙的过程。
与基站无波束互易性不同,在基站有波束互易性的情况下,随机接入符号、序列不需要重复多次以满足基站接收波束扫描的需要,但不排除为了增强覆盖时进行的序列或符号重复。如前所述,RACH occasion内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对应上行接收的所有可能波束方向或者接收天线端口。波束有互易性下,RACH occasion的表现形式和无互易性条件下有所不同。图11中描述了一种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occasion以及RACH时隙之间的映射关系,同一个SS burst set内的不同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一个occasion,occasion是逻辑资源编号,需要映射到具体的物理RACH时隙内。图11是一种典型的配置,即一个同步块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内的部分资源(与基站接收波束对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的逻辑资源被多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承载,而某个同步块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其中一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
图12中描述另外一种可能的典型的配置,即一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内的部分资源(与基站接收波束对应),一个随机接入机会occasion的逻辑资源被多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承载,而某几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其中一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也即一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中映射多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
一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多个随机接入物理时隙也是一种可能性,类似于实例1中的图9所示的配置,不再冗述。
无论是基站没有波束互易性,还是基站有波束互易性,在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和随机接入时隙映射关系上,都有一定的共性。
同样的,基站至少需要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初始RACH时隙的映射关系,比如通知在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几个RACH时隙可以进行初始接入。特别是在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随机接入物理资源之间的多对一情况下,不仅要通知第几个时隙中可以进行初始接入,还需要确定在时隙中的具体起始位置,时隙中的具体起始位置除了直接通知之外,还可以通过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一个物理时隙中可以承载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数量来间接确认。
基站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SS block或参考信号与初始RACH时隙的映射关系还可以通过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比如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初始RACH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简单的说,若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索引为i,则索引为i或者为i的函数关系的RACH时隙就是相关联的初始RACH时隙。
基站还可以通知一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可以与多少个RACH时隙进行映射,也就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可以使用多少个RACH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这个数量关系也等价于一个RACH时隙中可以承载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数量,两者互为倒数关系。这里的RACH时隙的个数不仅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也可以大于0小于1的小数,比如0.5,就表示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只用半个RACH时隙,如果是0.25,就表示随机接入信号可以只占用1/4个RACH时隙。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可以使用RACH时隙的数量也可以通过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以及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间接推算出。
对于一个SS burst set中的所有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来说,以上的单一的映射关系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也可以考虑每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独立的映射关系。独立映射关系的配置(例如,同步块0的映射关系k=4,而同步块1的映射关系k=3,同步块2的映射关系k=6,k不是一个统一值)需要更多的信令开销。从节省信令开销角度出发,单一映射关系统一配置给所有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更有优势,若每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需要映射的RACH资源并不均匀的情况下,可以在频域或者码域增加每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需要的RACH资源。
以上通知和指示方法不仅适用于单个终端用户,同样也适用于多用户场景。多个用户如果都优选了同一个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并发起随机接入,则多个用户通过频域或码域随机化的方式避免互相干扰,优选频域随机化,频域位置由终端自行决定选择。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另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范围内。

Claims (42)

1.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是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或者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根据需要支持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并以显示或者隐式的方式通知终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至少由如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包括如下之一: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所有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相同;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每个所述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分别设置的关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提供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
11.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是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或者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需要支持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设置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确定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确定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
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将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N个随机接入时隙关联以显示或者隐式的方式通知终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至少由如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包括如下之一: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所有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相同;
所述同步突发集内的每个所述同步块或参考信号有分别设置的关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配置为:提供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确定为: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
21.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
22.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上行部分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满足如下条件中之一:
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同步块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选择N个随机接入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至少由以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随机接入时隙内的起始位置由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N确定。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以便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使用在所述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发送。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时通过频域随机化的方式确定频域资源或频域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
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包括: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32.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时隙内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的比例;
时隙内随机接入所占用的符号数量;
时隙内随机接入资源的时间长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满足如下条件中之一:
下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上行部分为主的时隙。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为: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后第k个随机接入时隙为第一随机接入时隙,k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选择N个随机接入时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为大于0小于1的分数。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至少由以下配置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
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格式;
随机接入时隙配置;
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由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号以及N确定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随机接入时隙内的起始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每一个所述随机接入时隙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域资源作为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以便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使用所述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发送。
4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时通过频域随机化的方式确定频域资源或频域位置。
4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在时域上与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的索引有关;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时隙或者随机选择第一随机接入时隙后的任意随机接入时隙作为起始位置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42.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接收基站或传输节点TRP通过广播信道半静态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隙的类型;
根据来自基站或传输节点的下行同步块或参考信号与第一随机接入时隙的关联关系,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时隙;
在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时隙或部分随机接入时隙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CN201710189324.8A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668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9324.8A CN108668362A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202210537350.6A CN114786269A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80247 WO2018177214A1 (zh) 2017-03-27 2018-03-23 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JP2019552848A JP7241023B2 (ja) 2017-03-27 2018-03-23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に用いられる物理資源の指示を提供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記憶媒体
KR1020197031769A KR102289798B1 (ko) 2017-03-27 2018-03-23 랜덤 액세스에 사용되는 물리 자원의 표시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EP18776632.4A EP3606232A4 (en) 2017-03-27 2018-03-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N INSTRUCTION FOR A PHYSICAL RESOURCE TO USE FOR A DIRECT ACCESS AND STORAGE MEDIUM
US16/569,509 US11363637B2 (en) 2017-03-27 2019-09-12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indication of physical resource used for random access, and storage medium
US17/660,959 US11716768B2 (en) 2017-03-27 2022-04-27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instruction of physical resource used for random acces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9324.8A CN108668362A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7350.6A Division CN114786269A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362A true CN108668362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67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7350.6A Pending CN114786269A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201710189324.8A Pending CN108668362A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7350.6A Pending CN114786269A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363637B2 (zh)
EP (1) EP3606232A4 (zh)
JP (1) JP7241023B2 (zh)
KR (1) KR102289798B1 (zh)
CN (2) CN114786269A (zh)
WO (1) WO201817721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154A (zh) * 2019-01-28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1294787A (zh) * 2018-12-10 202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ue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0199721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中继节点上行随机接入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20199930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6269A (zh) 2017-03-27 2022-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8811165B (zh) * 2017-05-05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99118B (zh) * 2017-08-09 2023-10-27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使用接收的天线端口特定调整选择天线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519A (zh) * 2012-07-03 2015-03-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随机接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56606A (zh) * 2013-01-25 2015-09-3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垂直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147717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based physical random-access
WO2016086144A1 (en) * 2014-11-26 2016-06-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WO2017011802A1 (en) * 2015-07-16 2017-01-19 Zte Wistron Telecom Ab Measurement-based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265B (zh) * 2007-10-26 2012-08-0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25845A (zh) * 2007-11-02 2009-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5138097B2 (ja) 2008-07-02 2013-02-06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rach構成を自動調整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78595B (zh) * 2008-09-28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随机接入信道数量的方法及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KR101151134B1 (ko) * 2008-12-03 2012-06-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넓은 셀 영역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계층적 임의 접속 방법
CN101841922B (zh) * 2009-03-16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终端
CN103716895B (zh) * 2012-09-29 202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TWI488513B (zh) 2013-05-03 2015-06-1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動態資源分配方法
KR102026256B1 (ko) * 2013-05-21 2019-1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의 rach 신호 송수신 기법
GB2531221B (en) 2013-08-01 2020-04-15 Toshiba Res Europe Limited RAN overload control for M2M communications in LTE networks
CN104349476B (zh) * 2013-08-09 2019-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方法和系统
US10306632B2 (en) * 2014-09-30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usage beacon signa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20180020441A1 (en) * 2015-01-25 2018-01-18 Titus Lo Collaborative transmission by mobile devices
EP3048853B1 (en) 2015-01-26 2021-05-2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78160B2 (en) * 2016-02-26 2019-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beam-formed system
KR20170114911A (ko) * 2016-04-04 2017-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520237A1 (en) * 2016-09-28 2019-08-07 IDAC Holdings, Inc. New radio random access in beamforming systems
WO2018083662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devices and network nodes for performing an access procedure
US10405354B2 (en) 2016-12-09 2019-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CH procedure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8128218A1 (ko) * 2017-01-03 2018-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임의 접속 과정 수행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MX2019008035A (es) * 2017-01-05 2019-10-07 Fg innovation co ltd Metodo y aparato para determinar la direccion de haz.
EP3566488B1 (en) * 2017-01-05 2022-06-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for handover
EP4160968A1 (en) * 2017-01-06 2023-04-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chanisms for efficient access and transmission in nr
US20180220450A1 (en) * 2017-02-02 2018-08-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CN110291841B (zh) * 2017-02-02 2023-08-01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电系统的同步信号传输和接收
US10194410B2 (en) * 2017-02-16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
RU2735954C1 (ru) * 2017-03-02 2020-11-11 Нтт Докомо, Инк.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US10708028B2 (en) * 2017-03-08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system
CN110447295B (zh) * 2017-03-22 2023-02-17 Lg 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波束恢复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用于支持其的方法和基站
WO2018175705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Intel IP Corporation Nr (new radio) 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 and multi-beam operation
BR112019019944A2 (pt) * 2017-03-24 2020-04-28 Mediatek Inc aparelhos e métodos para identificação de feixe através do canal de acesso aleatório físico (prach) e utilização eficiente de recursos prach
US10736147B2 (en) * 2017-03-24 2020-08-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including a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CN114786269A (zh) 2017-03-27 2022-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519A (zh) * 2012-07-03 2015-03-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随机接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56606A (zh) * 2013-01-25 2015-09-3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垂直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147717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based physical random-access
WO2016086144A1 (en) * 2014-11-26 2016-06-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WO2017011802A1 (en) * 2015-07-16 2017-01-19 Zte Wistron Telecom Ab Measurement-based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Further details on NR 4-step RA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R1-1702066》 *
HUAWEI 等: "RACH Procedures an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R1-1701724》 *
SAMSUNG: "NR 4-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NR AD HOC R1-170089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787A (zh) * 2018-12-10 202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ue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294787B (zh) * 2018-12-10 202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ue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278154A (zh) * 2019-01-28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WO2020199930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99721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中继节点上行随机接入配置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16768B2 (en) 2023-08-01
US20200045746A1 (en) 2020-02-06
CN114786269A (zh) 2022-07-22
WO2018177214A1 (zh) 2018-10-04
US11363637B2 (en) 2022-06-14
EP3606232A4 (en) 2020-04-08
EP3606232A1 (en) 2020-02-05
JP7241023B2 (ja) 2023-03-16
US20220256614A1 (en) 2022-08-11
KR20190132465A (ko) 2019-11-27
KR102289798B1 (ko) 2021-08-13
JP2020512765A (ja)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8362A (zh) 一种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3931250B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2301566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EP3439413B1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sending method for preamble on unlicensed carrier, and related device
CN104737614B (zh) 数据传输方法
CN10949597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90116010A1 (en) Preamble configura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180213382A1 (en) Discovery Procedure for Off Grid Radio Service
CN105682232A (zh) 资源配置方法、资源配置装置和基站
CN104508996B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1509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determination
CN103209459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906242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5441913B (zh) 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7879776A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TW202037194A (zh) 車輛到一切通訊的設備以及所述設備的車輛到一切通訊的方法
CN104640172A (zh) D2d发现信号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装置
CN106792425A (zh) 用户设备、服务基站以及用于用户设备和服务基站的方法
CN106559880A (zh) 发现信号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复用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8235305A (zh) 一种指示用户终端功率等级的方法
CN109803367A (zh)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9803412A (zh) 资源映射方法、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08633104A (zh) 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基站以及随机接入系统
CN104995957B (zh)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4717763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