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7554B -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7554B
CN108667554B CN201710198255.7A CN201710198255A CN108667554B CN 108667554 B CN108667554 B CN 108667554B CN 201710198255 A CN201710198255 A CN 201710198255A CN 108667554 B CN108667554 B CN 108667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s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bit
polariz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82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7554A (zh
Inventor
罗荻
庞继勇
马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982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75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0539 priority patent/WO20181772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7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7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设备向目的设备发送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通过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在固定比特中携带标识信息,并将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发送给目的设备,相比于将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可以不在控制信息内增加标识信息,从而节省了控制信息的开销。

Description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或接收设备组发送控制信息时,需要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设备,或者,将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设备组。
现有技术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发送给接收设备,或者将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发送给接收设备组,例如,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为8个比特,控制信息本身为16个比特,若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则需要在控制信息16个比特的基础上增加8个比特的标识信息,使得控制信息的大小从原来的16个比特增加到24个比特。接收设备可根据控制信息中的标识信息判断该控制信息是否为发送设备发送给自己的。
但是,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会增加控制信息的开销。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以节省控制信息的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该发送设备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发送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发送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包括:
该发送设备采用该第二标识信息对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校验比特;
该发送设备将该目标信息比特和该加扰后的校验比特作为信息比特,对该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的一部分;
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等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
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与该固定比特等长的部分比特为该固定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该发送设备向该目的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按照有效位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映射到该固定比特对应的可靠性从高到低的极化信道;
或者,该部分比特中的比特按照有效位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映射到该固定比特对应的可靠性从高到低的极化信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该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该接收设备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
该接收设备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信息比特包括该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发送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收设备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包括:
该接收设备采用该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收设备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包括:
该接收设备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若校验成功,则确定该接收设备为该目的设备,并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若校验不成功,则该接收设备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另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该接收设备接收该发送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发送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收设备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包括:
该接收设备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收设备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包括:
该接收设备采用该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若校验成功,则确定该接收设备为该目的设备,并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若校验不成功,则该接收设备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另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收设备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包括:
该接收设备采用该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收设备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包括:
该接收设备采用该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若校验成功,则确定该接收设备为该目的设备,并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若校验不成功,则该接收设备采用接收设备组中其他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该处理单元用于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该发送单元用于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通信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通信装置,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的一部分;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等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与该固定比特等长的部分比特为该固定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目的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
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该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该处理单元用于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信息比特包括该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发送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采用该通信装置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确定该通信装置为该目的设备,并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校验不成功,处理单元还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另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该发送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
该处理器用于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该发送器用于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通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通信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的一部分;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等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与该固定比特等长的部分比特为该固定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发送器还用于:向该目的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
该接收器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该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该处理器用于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信息比特包括该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发送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采用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确定该通信设备为该目的设备,并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校验不成功,该处理器还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另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接收器还用于:接收该发送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上系统,该芯片上系统可应用于网络设备,该芯片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该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通过总线互联,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该网络设备可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上系统,该芯片上系统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芯片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该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通过总线互联,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该终端设备可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用于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该通信接口,用于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处理器具体可以用于执行或处理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该处理器用于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以及用于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可见,在以上各个方面,通过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在固定比特中携带标识信息,并将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发送给目的设备,相比于将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可以不在控制信息内增加标识信息,从而节省了控制信息的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lar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化码编码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极化码编码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比特携带标识信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极化码编码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极化码编码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比特携带标识信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扰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极化码编码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的通信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其中,包括网络设备11和终端设备12(User Equipment,UE),其中,网络设备11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的接入点AP、下一代通信的基站,如5G的gNB或小站、微站,TRP,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2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下一代WIFI中的STA等。
极化码(Polar Code)是一种信道编码,其可以实现对称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例如二进对称信道(Binary Symmetric Channel,BSC)和二进制擦除信道(BinaryErasure Channel,BEC)的容量的代码构造方法。在二进制无记忆对称信道(BinaryMemoryless Symmetric Channel,BMSC)下,极化码可以达到香农(Shannon)信道容量,并且有着较低的编码和译码复杂度。Polar码的核心思想就是信道极化(ChannelPolarization)。信道极化将BMSC的一组独立的时隙看做一组相互独立的信道,通过信道分割、信道合并操作引入相关性,从而得到一组新的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二进制输入极化信道。当参与信道极化的信道(时隙)数目足够多时,所得到的极化信道的信道容量会出现极化现象,即一部分信道的容量将会趋于1(无噪信道)、其余的则趋于0(全噪信道)。Polar码的编码策略正是应用了极化信道的这种特性,利用无噪信道传输有用信息,全噪信道传输约定的信息或者不传信息,从而确保趋近于0的错误率。
在构造Polar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特定的评价指标来判定极化信道的好坏,即极化信道的可靠性。通常采用的评价信道可靠性的指标有信道对称容量、巴氏参数(Bhattacharyya Parameter)和极化信道的误块率(Block Error Probability,BLER)等,其中,信道对称容量越大表示极化信道的可靠性越高,巴氏参数越小表示极化信道的可靠性越高,误块率越小表示极化信道的可靠性越高。
本申请实施例将极化码编码器称为Polar编码器,极化码也称为Polar码,假定Polar编码器的输入端口数目为N,一个输入端口对应一个输入比特,待编码序列是长度为K的信息比特序列,信息比特序列记为Bi;发送端的编码器和接收端的译码器均已知固定比特序列,固定比特也称为冻结比特(Frozen Bit),固定比特序列记为Bf,固定比特序列Bf的长度和取值不限定,可选的,固定比特序列Bf为全零序列,长度为N-K。如此,Bi和Bf组成Polar编码器的输入比特序列Bin,其中,Bi在Bin中的位置(index)不是随机放置的,而是位于Polar编码器中可靠性较高的K个极化信道所对应的K个输入端口,剩余的N-K个输入端口用于放置Bf,通常情况下,Bi和Bf在Bin中的位置会各自相对集中,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分界。Polar编码器对Bin进行一系列比特操作后,得到长度为N的编码比特序列Bout。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lar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Polar编码器的输入端口数目为8,输入端口编号从1到8,信息比特序列为0101,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为4,固定比特序列为0000,固定比特序列的长度为4,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取值,也不限定固定比特序列的长度和取值,在其他实施例中,信息比特序列的长度和取值还可以是其他值,固定比特序列的长度和取值还可以是其他值。
如图2所示,8个输入端口对应8个极化信道,8个极化信道的可靠性根据巴氏参数确定,巴氏参数越小表示极化信道的可靠性越高,因此,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8个极化信道的可靠性大致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其中,第4个极化信道的可靠性大于第5个极化信道的可靠性,4个信息比特(0、1、0、1)分别位于Polar编码器的巴氏参数取值较小的输入端口,例如,输入端口8、输入端口7、输入端口6、输入端口4。4个固定比特(0、0、0、0)分别位于Polar编码器的巴氏参数取值较高的输入端口,例如,输入端口5、输入端口3、输入端口2、输入端口1。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现上,为了采用硬件加速器实现,极化码编码器可能会通过内部结构实现冻结比特,而其外部输入则为固定长度的有效输入比特。假定内部硬件固化实现了F位冻结比特,外部输入的有效输入比特的固定长度为N,则相当于编码器真正用于编码运输的总的冻结比特数目为N-K+F,总的编码输入比特数目为N+F。此时,本案中所述的编码器输入端口可以理解为编码器的有效输入端口,即不考虑内部固化实现的冻结比特所对应的内部输入端口,而只关注外部输入比特对应的输入端。
控制信道,是相对于数据信道而言的,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有关数据信道的控制信息,比如,数据在哪里传(时频资源),数据块的大小,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格式(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MCS)等。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或接收设备组发送控制信息时,需要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设备,或者,将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设备组,现有技术是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例如,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为8个比特,控制信息本身为16个比特,若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则需要在控制信息16个比特的基础上增加8个比特的标识信息,使得控制信息的大小从原来的16个比特增加到24个比特。接收设备可根据控制信息中的标识信息判断该控制信息是否为发送设备发送给自己的。但是,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会增加控制信息的开销。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及以后通信系统。本申请具体提供了如下几种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根据图2可知,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可作为Polar编码器的输入比特,则发送设备可通过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可分为如下可能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只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可选地,该目标信息比特为控制信息比特,该控制信息可以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中的控制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信息比特假设为α0α1α2…αA-1,其长度为A,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信息比特还可以是其他的比特,长度还可以是其他值。如图4所示,目标信息比特为控制信息比特,控制信息比特α0α1α2…αA-1作为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α0α1α2…αA-1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如图4所示的Polar编码器输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可选地,该目标信息比特为上述的控制信息比特,控制信息比特例如为α0α1α2…αA-1,该校验比特具体为控制信息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本申请实施例采用16位的CRC比特,如图5所示,CRC比特为bA+0bA+1bA+2……bA+15,长度为16,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限定控制信息的CRC比特的长度和比特值。如图5所示,控制信息比特α0α1α2…αA-1和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bA+0bA+1bA+2……bA+15一起作为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如图5所示的Polar编码器输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或图5所示,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不是全0的比特,而是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此处的第一标识信息是为了与后续实施例涉及到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区分。该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是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还可以是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发送设备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接收设备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接收设备组可以是由多个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构成的逻辑上的集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还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终端设备。可选地,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可用于标识接收用户,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可用于标识接收用户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可用于标识发送用户。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可分为如下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固定比特的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标识信息为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为例,介绍固定比特携带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方法,假定固定比特的长度为M,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为C1C2……Cn,其长度为n,M大于n,将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C1C2……Cn携带在全0的固定比特中可分为如下几种可行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将长度为M的全0的固定比特的前n个0替换为C1C2……Cn,如图6所示的序列51或序列52,在序列51中,C1C2……Cn正序排列,在序列52中,C1C2……Cn逆序排列。
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将长度为M的全0的固定比特的中部n个0替换为C1C2……Cn,如图6所示的序列53或序列54,在序列53中,C1C2……Cn正序排列,在序列54中,C1C2……Cn逆序排列,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C1C2……Cn的第一个比特C1或Cn……C2C1的第一个比特Cn在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再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将长度为M的全0的固定比特的后n个0替换为C1C2……Cn,如图6所示的序列55或序列56,在序列55中,C1C2……Cn正序排列,在序列56中,C1C2……Cn逆序排列。
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根据固定比特对应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在固定比特中放置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C1C2……Cn。如图2可知,信息比特占用了Polar编码器中巴氏参数较小的输入端口,固定比特占用了Polar编码器中巴氏参数较高的输入端口,即固定比特占用的输入端口对应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低于信息比特占用的输入端口对应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当固定比特携带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C1C2……Cn时,可选地,将标识信息C1C2……Cn设置在固定比特中极化信道可靠性较高的位置上,例如,固定比特的长度为M,在Polar编码器中,该固定比特对应有M个极化信道,一个极化信道对应一个Polar编码器的输入端口,则固定比特对应Polar编码器的M个输入端口,若M个输入端口分别对应的巴氏参数互不相同,则可对M个巴氏参数进行排序,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则可从该排序中选择出前n个巴氏参数,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则可从该排序中选择出后n个巴氏参数,选择出的n个巴氏参数对应的固定比特的位置即是放置标识信息C1C2……Cn的位置。
如图7所示,Polar编码器的输入包括固定比特和信息比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Polar编码器的输入端口的巴氏参数由大到小,即从上到下,Polar编码器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由低到高,信息比特占用了Polar编码器中巴氏参数较小的输入端口,固定比特占用了Polar编码器中巴氏参数较高的输入端口,由于固定比特的长度为M,则固定比特对应Polar编码器的M个输入端口,在该M个输入端口中靠近信息比特的n个输入端口可用于放置标识信息C1C2……Cn,放置的方式可分为如下两种可能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情况:在固定比特对应的M个输入端口中靠近信息比特的n个输入端口上,按照极化信道可靠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放置标识信息C1C2……Cn的有效位从低到高的比特。若标识信息C1C2……Cn中,最低有效位是Cn,最高有效位是C1,则标识信息C1C2……Cn在固定比特中的位置和排序如图7所示。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在固定比特对应的M个输入端口中靠近信息比特的n个输入端口上,按照极化信道可靠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放置标识信息C1C2……Cn的有效位从高到低的比特,若标识信息C1C2……Cn中,最低有效位是Cn,最高有效位是C1,则标识信息C1C2……Cn在固定比特中的位置和排序如图8所示。
通常情况下,不同设备的标识信息的低有效位相同的概率小于高有效位相同的概率,例如,设备1的标识信息为24个比特,设备2的标识信息为24个比特,该24个比特可划分为高有效位12比特和低有效位12比特,则设备1的低有效位12比特和设备2的低有效位12比特相同的概率小于设备1的高有效位12比特和设备2的高有效位12比特相同的概率。由于固定比特对应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比信息比特对应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低,通常情况下可将标识信息C1C2……Cn按照有效位从低到高的顺序放置在固定比特中极化信道可靠性从高到低的位置上。即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方式在固定比特中放置标识信息,但是不排除采用如图8所示的方式在固定比特中放置标识信息的情况。
除了上述所述的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这一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固定比特的长度等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即固定比特全部用于放置第一标识信息,没有剩余的0比特。具体地,第一标识信息在固定比特中的放置方式可以采用如图7或图8所示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再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与固定比特等长的部分比特为该固定比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在固定比特中的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如图7或图8所示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为了传输第一标识信息的完整性,还可以将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剩余的比特即没有放置在固定比特中的比特放置在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中,可选地,将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剩余的比特放置在信息比特中的控制信息比特中,或者放置在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中。
如图4或图5所示,以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为例,将第一标识信息携带在全0的固定比特中的方式可以选用如图6、图7、图8中的任一种方式,例如,将全0的固定比特的后n个0替换为C1C2……Cn,得到如图4或如图5所示的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固定比特。可见,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取代了全0的固定比特中相应位置上的0比特,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之后,固定比特本身的长度没有改变。Polar编码器可以对信息比特和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的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的长度是固定比特的长度M与信息比特的长度的和,若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只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则Polar编码器输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的长度为M+A;若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CRC比特长度为16,则Polar编码器输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的长度为M+A+16。
步骤S302、发送设备向目的设备发送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是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设备可以向该目的设备发送如图4或5所示的Polar编码器输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而接收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的接收设备可能是该目的设备,也可能不是该目的设备。
当接收设备接收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后,可以采用该接收设备本身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该译码过程可以是和极化码编码过程相反的过程,经过译码,接收设备即可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同样接收设备译码后得到的信息比特也可分为如下可能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接收设备译码后得到的信息比特只包括控制信息比特α0α1α2…αA-1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接收设备译码后得到的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接收设备可用该CRC比特对该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如果校验成功,则说明该接收设备即是目的设备,该控制信息是发送给该接收设备的,该接收设备可接收该控制信息;如果校验不成功,则说明该接收设备不是目的设备,该控制信息不是发送给该接收设备的,该接收设备不接收该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比特占用了Polar编码器中巴氏参数较小的输入端口,固定比特占用了Polar编码器中巴氏参数较高的输入端口,即固定比特占用的输入端口对应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低于信息比特占用的输入端口对应的极化信道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在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中放置接收设备已知的信息,在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中放置接收设备未知的信息,例如,接收设备已知该接收设备本身的标识信息,则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中可放置该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中可放置该接收设备未知的信息,则接收设备接收到该Polar编码器输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后,可根据该接收设备本身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信息比特,进一步从信息比特中获得其未知的信息。
当在固定比特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后,固定比特将从收发双方均已知的例如全0比特变成接收设备未知的比特,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发送设备还可以向目的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当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时,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当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时,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的部分比特在固定比特中的位置。如图6所示,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是发送设备预先规定的位置,则发送设备可通过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指示信息以指示该预先规定的位置。如图7或图8所示的方式,第一标识信息在固定比特中的放置规则可以是收发双方默认的,则发送设备无需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指示信息,接收设备接收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并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后,按照默认的第一标识信息在固定比特中的放置规则,从固定比特中,按照极化信道可靠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获取第一标识信息的有效位从低到高的比特或者有效位从高到低的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通过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在固定比特中携带标识信息,并将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发送给目的设备,相比于将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可以不在控制信息内增加标识信息,从而节省了控制信息的开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替代方案,在如图9所示的控制信息比特91的末尾添加16位的CRC比特92后,还可以将目的设备或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作为扰码对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92进行加扰,即通过加扰的方式在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中携带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具体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RNTI),加扰操作即扰码操作具体可以是比特异或,即模2相加,如图9所示,x0x1x2……x15表示目的设备或接收设备组的RNTI,将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bA+0bA+1bA+2……bA+15与标识信息x0x1x2……x15进行模2相加,得到加扰后的CRC比特DA+0DA+1DA+2……DA+15,将控制信息比特α0α1α2…αA-1重新记为D0D1、D2……DA-1,即α0和D0的值相同,只是符号表示不同,后续比特以此类推。D0D1、D2……DA-1和DA+0DA+1DA+2……DA+15一起构成携带有加扰后的CRC比特的控制信息比特。可见,通过将目的设备或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作为扰码对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进行加扰的方式,也可以携带标识信息。
当接收设备或接收设备组接收到序列D0D1、D2……DA-1DA+0DA+1DA+2……DA+15时,首先用该接收设备自身的标识信息或该接收设备组自身的标识信息对序列D0D1、D2……DA-1DA+ 0DA+1DA+2……DA+15进行解扰操作,解扰操作和扰码操作可以是相反的操作,如图10所示,y0y1y2……y15表示该接收设备自身的RNTI或该接收设备组自身的RNTI,该接收设备或该接收设备组用y0y1y2……y15对加扰后的CRC比特DA+0DA+1DA+2……DA+15进行解扰,具体地,该解扰操作可以是比特异或,即模2相加,得到解扰后的CRC比特dA+0dA+1dA+2……dA+15,再用解扰后的CRC比特dA+0dA+1dA+2……dA+15对控制信息比特D0D1D2……DA-1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则表示该接收设备即是目的设备,或者该接收设备组即是目的接收设备组,该接收设备或该接收设备组可以接收该控制信息;若校验不通过,则表示该接收设备不是目的设备,或者该接收设备组不是目的接收设备组,该接收设备或该接收设备组不接收该控制信息。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其中,包括网络设备110、终端设备111、终端设备112和终端设备113,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11可进行上下行传输,具体地,网络设备110可通过下行链路向终端设备111发送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终端设备111可通过上行链路向网络设备110发送数据信息。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12也可进行上下行传输。另外,终端设备111、终端设备112和终端设备113之间还可以直接通信,例如,终端设备111直接向终端设备113发送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终端设备112直接向终端设备113发送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终端设备111直接向终端设备112发送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因此,对于终端设备111而言,其对应的接收设备是不唯一的,对于终端设备113而言,其对应的发送设备是不唯一的。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如图11所示的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称为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传输,其中,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所用的链路称为边链路、侧链路或D2D链路,在LTE系统中,边链路、侧链路或D2D链路也称为Sidelink。
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1例如基站向终端设备12下行发送控制信息或数据信息时,终端设备12明确知道基站是发送设备,所以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过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携带一个标识信息的方式,或通过加扰的方式在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中携带一个标识信息的方式,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但是,对于如图11所示的场景,发送设备不唯一,或者接收设备不唯一,所以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携带一个标识信息的方式便不再适用于如图11所示的场景,在图11所示的场景中,需要在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中携带至少两个标识信息,一个是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另一个是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下面结合图11对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中携带两个标识信息的方法进行介绍。
以终端设备111向终端设备113发送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为例,为了能使终端设备113正确识别出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是终端设备111发送的,而不是终端设备112发送的,终端设备111可通过如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携带发送设备即终端设备111自身的标识信息和接收设备即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111在D2D链路的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息中携带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的一部分比特,在D2D链路的数据信道中的媒介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头部携带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的剩余比特和完整的发送设备即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例如,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分别对应有24个比特,将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对应的24个比特中的8个比特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携带在控制信息中,具体地,携带在控制信息中的8个比特可以是24个比特中的高8位比特,也可以是低8位比特,还可以是其他位置的8位比特,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MACPDU的头部携带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的剩余16个比特,以及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的24个比特。但是,这种携带两个标识信息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在控制信息中携带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的一部分比特,尽管在控制信息中增加的比特数目减少了,但还是会增加控制信息的开销;2)标识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以及直接在MAC PDU头部信息中包含标识信息的方式,使得非目的设备也能读取该标识信息及相应控制信息和MAC PDU,存在安全隐患;3)如果两个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位置的8比特例如低有效位的8比特相同,则该两个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接收设备都无法根据控制信息直接判断出目的设备是哪一个,还需要通过解调数据信道中的MAC PDU头部信息得到完整的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后,才能最终确认目的设备,如此,增加了接收设备尤其是非目的设备的处理时延。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极化码可以携带两个不同的标识信息,该两个不同的标识信息可以用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来区分。下面结合图12对极化码携带两个不同的标识信息进行介绍。
如图12所示,极化码的固定比特可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具体方式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以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为例,将第一标识信息C1C2……Cn携带在全0的固定比特中的方式可以选用如图6、图7、图8中的任一种方式,例如,将全0的固定比特的后n个0替换为C1C2……Cn,得到如图12所示的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固定比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可选地,该目标信息比特为上述的控制信息比特,则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采用加扰的方式在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中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具体地,将第二标识信息作为扰码对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如图12所示,α0α1α2…αA-1表示控制信息比特,该控制信息是发送设备向目的设备发送的目标信息,bA+0bA+1bA+2……bA+15表示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16位的CRC比特,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长度的CRC比特。x0x1x2……x15表示第二标识信息,将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bA+0bA+ 1bA+2……bA+15与第二标识信息x0x1x2……x15进行模2相加,得到加扰后的CRC比特DA+0DA+ 1DA+2……DA+15,将控制信息比特α0α1α2…αA-1重新记为D0D1、D2……DA-1,即α0和D0的值相同,只是符号表示不同,后续比特以此类推。将D0D1、D2……DA-1和DA+0DA+1DA+2……DA+15一起构成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由于固定比特中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信息比特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则Polar编码器输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将同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设备可将同时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给接收设备。其中,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可分为如下两种可能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情况(记为第一种情况)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发送设备,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如图12所示,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为第一标识信息C1C2……Cn,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为第二标识信息x0x1x2……x15,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接收设备已知所有可能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如图11所示,对于终端设备113而言,其对应的发送设备不唯一,可能是终端设备111,也可能是终端设备112,但是终端设备113已知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当接收设备接收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时,可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从其已知的多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中选择一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12、采用选择出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Polar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Polar译码后得到的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
步骤13、采用该接收设备本身的标识信息对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该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解扰过程如图10所示,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4、采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该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
若CRC校验成功,则表示该接收设备即是目的设备,该接收设备接收该控制信息,且Polar译码时选择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即是发送该控制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若CRC校验不成功,则从已知的多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中选择另一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循环执行步骤11-步骤14,直到CRC校验成功。如果已知的多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均已遍历,还没有得到正确的CRC校验,则表示该控制信道所携带的控制信息不是发送给该接收设备的,即该接收设备不是目的设备。
例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111通过D2D链路的控制信道向终端设备113发送如图12所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携带的是发送设备即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中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携带的是目的设备即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113已知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当终端设备113在控制信道中接收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时,从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中选择一个标识信息例如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对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Polar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再采用终端设备113本身的标识信息对该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解扰的过程如图10所示,得到解扰后的该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接着采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该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不成功,表示终端设备112不是发送该控制信息的发送设备,则终端设备113选择另一个已知的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再次对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Polar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再采用终端设备113本身的标识信息对该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该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接着采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该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成功,表示终端设备111是发送该控制信息的发送设备,且终端设备113是目的设备。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记为第二种情况)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发送设备。如图12所示,目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为第一标识信息C1C2……Cn,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为第二标识信息x0x1x2……x15,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接收设备已知所有可能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如图11所示,对于终端设备113而言,其对应的发送设备不唯一,可能是终端设备111,也可能是终端设备112,但是终端设备113已知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当接收设备接收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时,可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21、接收设备采用该接收设备本身的标识信息对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
步骤22、从其已知的多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中选择一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23、采用选择出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具体地,采用选择出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该控制信息的CRC比特,再采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该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
若CRC校验成功,则表示该接收设备即是目的设备,该接收设备接收该控制信息,且对信息比特进行校验时选择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即是发送该控制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若CRC校验不成功,则无需再次进行Polar译码,直接从已知的多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中选择另一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循环执行步骤22和步骤23,直到CRC校验成功。如果已知的多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均已遍历,还没有得到正确的CRC校验,则表示该控制信道所携带的控制信息不是发送给该接收设备的,即该接收设备不是目的设备。
例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111通过D2D链路的控制信道向终端设备113发送如图12所示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携带的是目的设备即终端设备113的标识信息,Polar编码器的信息比特中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携带的是发送设备即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113已知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当终端设备113在控制信道中接收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时,终端设备113采用终端设备113本身的标识信息对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Polar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再从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中选择一个标识信息例如终端设备112的标识信息对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解扰的过程如图10所示,得到解扰后的该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接着采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该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不成功,表示终端设备112不是发送该控制信息的发送设备,则终端设备113无需再次进行Polar译码,直接采用另一个已知的终端设备111的标识信息对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该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接着采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该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成功,表示终端设备111是发送该控制信息的发送设备,且终端设备113是目的设备。
比较上述两种可能的情况可知,在第二种情况下,即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只需采用本身的标识信息对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一次Polar译码,之后便可以遍历多个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在第一种情况下,即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发送设备,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接收设备需要多次进行Polar译码,因此,相比于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降低了接收设备的运算量,减低了接收设备的处理复杂度。
再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这种情况适用于如图13所示的场景,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其中,包括网络设备130、终端设备131、终端设备132和终端设备133,终端设备131、终端设备132和终端设备133构成一个接收设备组,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一个接收设备组包括的终端设备的个数不限于3个。网络设备130可以向接收设备组发送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接收设备组内的每个终端设备都会接收到网络设备130下发的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130向接收设备组内的目的设备发送控制信息为例,如图12所示,网络设备130作为发送设备通过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Polar编码器的固定比特携带的是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即第一标识信息C1C2……Cn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网络设备130采用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32的标识信息对控制信息比特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即如图12所示的第二标识信息x0x1x2……x15用于标识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即终端设备132。网络设备130通过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并通过控制信道将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发送给接收设备组,接收设备组内的每个终端设备都会接收到网络设备130下发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假设接收设备组内的每个终端设备都已知该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以及该接收设备组内的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当接收设备组内的一个接收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31接收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时,首先采用该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Polar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然后采用终端设备131本身的标识信息对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CRC比特,并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失败,则表示该控制信息不是发送给终端设备131的,终端设备131无需再次进行Polar译码,直接采用该接收设备组内的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终端设备132的标识信息对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CRC比特,并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成功,则表示该控制信息是发送给终端设备132的,即终端设备132是目的设备,则终端设备131将向终端设备132转发该控制信息。如果终端设备131遍历完该接收设备组内的所有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后,还没有得到正确的CRC校验,则认为该控制信道所携带的控制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当网络设备130通过Polar编码器对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并通过控制信道将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发送给接收设备组后,若终端设备132接收到了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则终端设备132首先采用该接收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Polar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控制信息比特和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然后终端设备132采用本身的标识信息对该控制信息比特的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CRC比特,并用解扰后的CRC比特对控制信息比特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成功,则表示该控制信息是发送给终端设备132的,即终端设备132是目的设备,则终端设备132接收该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通过发送设备对目标信息进行极化码编码,在极化码的固定比特序列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将第二标识信息作为扰码对目标信息的CRC比特序列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CRC比特序列,目标信息和加扰后的CRC比特序列一起作为极化码的信息比特序列,使得信息比特序列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即实现了在同一个极化码中同时携带两个标识信息,不需要在控制信息内增加标识信息,节省了控制信息的开销;另外,接收设备需要对目标信息进行CRC校验,校验成功才可以确定该接收设备为目的设备,并读取目标信息,非目的设备无法读取目标信息,从而提高了目标信息的安全性;此外,由于两个标识信息是携带在同一个极化码上的,接收设备无需联合控制信息和MAC PDU头部信息获取同一个标识信息,从而降低了接收设备尤其是非目的设备的处理时延。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通信装置140包括处理单元141和发送单元142,其中,处理单元141用于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发送单元142用于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在图14中,进一步地,该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通信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通信装置,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的一部分;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等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该固定比特;若该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与该固定比特等长的部分比特为该固定比特。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42还用于:向该目的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图14所示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通信装置150包括接收单元151和处理单元152,其中,接收单元151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该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处理单元152用于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信息比特包括该目标信息比特和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该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该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发送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采用该通信装置的标识信息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2具体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确定该通信装置为该目的设备,并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校验不成功,处理单元152还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另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51还用于:接收该发送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在该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图15所示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通信设备的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通过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通信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通信装置的存储器中,由通信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其它单元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基站,如图16所示,该基站包括:天线110、射频装置120、基带装置130。天线110与射频装置120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20通过天线110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将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30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3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20,射频装置12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10发送给终端。
以上通信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30,在一种实现中,以上各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30包括处理元件131和存储元件132,处理元件131调用存储元件13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此外,该基带装置130还可以包括接口133,用于与射频装置120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在另一种实现中,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130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例如,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30包括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处理元件131和存储元件132,由处理元件131调用存储元件132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方法或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方法或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之,以上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存储元件和通信接口,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执行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该处理器具体可以是编码器,该编码器具体为极化码编码器即Polar编码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如图17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收发装置130。收发装置130可以与天线连接。在下行方向上,收发装置130通过天线接收基站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1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处理器110对终端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收发装置130发送给基站。处理器110具体可以是译码器,具体可用于对极化码进行译码。
该存储器120用于存储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或者图15所示实施例各个单元的程序,处理器110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以实现图15所示的各个单元。
或者,以上各个单元的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内嵌于该终端的某一个芯片上来实现。且它们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即以上这些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用于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该通信接口,用于向目的设备发送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处理器具体可以用于执行或处理本申请上面提供的发送侧的方法。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步骤。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芯片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该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该处理器用于对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该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以及用于对该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该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该处理器具体可以用于执行或处理本申请上面提供的接收侧的方法。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步骤。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芯片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步骤。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上系统,该芯片上系统可应用于网络设备,该芯片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该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通过总线互联,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该网络设备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上系统,该芯片上系统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芯片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该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通过总线互联,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该终端设备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Claims (24)

1.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所述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发送设备向目的设备发送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
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比特为控制信息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发送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发送设备,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所述固定比特的一部分;
若所述固定比特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所述固定比特;
若所述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与所述固定比特等长的部分比特为所述固定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目的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部分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7.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所述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所述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所述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所述信息比特包括所述目标信息比特和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比特为控制信息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发送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采用所述接收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所述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若校验成功,则确定所述接收设备为所述目的设备,并接收所述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校验不成功,则所述接收设备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另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1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其中,所述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发送器用于向目的设备发送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以使所述目的设备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携带的信息比特;
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目标信息比特和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比特为控制信息比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通信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通信设备,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接收设备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接收设备组中的目的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固定比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所述固定比特的一部分;
若所述固定比特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为所述固定比特;
若所述固定比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长度,则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与所述固定比特等长的部分比特为所述固定比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目的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部分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1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是所述发送设备将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作为极化码编码输入比特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得到的,其中,所述固定比特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得到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中所携带的信息比特;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接收所述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所述信息比特包括所述目标信息比特和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其中,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校验比特用于携带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比特为控制信息比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目的设备,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发送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采用所述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译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确定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目的设备,并接收所述信息比特中的目标信息比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校验不成功,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用多个已知发送设备中另一个已知发送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在所述固定比特中的位置。
CN201710198255.7A 2017-03-29 2017-03-29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8667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8255.7A CN108667554B (zh) 2017-03-29 2017-03-29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PCT/CN2018/080539 WO2018177258A1 (zh) 2017-03-29 2018-03-26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8255.7A CN108667554B (zh) 2017-03-29 2017-03-29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7554A CN108667554A (zh) 2018-10-16
CN108667554B true CN108667554B (zh) 2021-07-09

Family

ID=63674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8255.7A Active CN108667554B (zh) 2017-03-29 2017-03-29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7554B (zh)
WO (1) WO20181772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8054B (zh) * 2019-02-25 2023-05-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存储器差错控制的多级读取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36639B (zh) * 2019-06-23 2021-08-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容量分布的极化码多层编码调制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22233A1 (de) * 2009-05-20 2010-11-25 Feustel, Dietmar Verwendung einer Zeichenkette in Sytemen der Kryptographie, der Statistik, der Simulation, der Randomisierung, von Spielautomaten und dgl.
CN103002504B (zh) * 2011-09-16 201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接入点、数据接收方法及站点、系统
WO2014021837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Entropy 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polar codes
CN103281166B (zh) * 2013-05-15 2016-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
CN107431559B (zh) * 2015-04-30 2020-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多元极化码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CN105811998B (zh) * 2016-03-04 2019-01-18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密度演进的极化码构造方法及极化码编译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7554A (zh) 2018-10-16
WO2018177258A1 (zh)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1116B2 (en) Coding/deco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10700705B2 (en)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8282247B (zh)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52281B (zh) 基带处理器、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7409006B (zh)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US11075653B2 (en) Polar code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18328362A1 (e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00056419A (ko) 폴라 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US1102624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dynamic scheduling
WO2017101023A1 (zh)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CN108667554B (zh) 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95858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37020B (zh)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EP3576327B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631977B (zh)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CN108696283B (zh) 数据编码和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JP6974439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送信をエンコードおよびデコード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193932A1 (zh) 通信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US11025366B2 (en)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741555B (zh) 极化译码的方法与装置
EP3512238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MX2011009673A (es) Metodo para asignar y utilizar codigos de correccion de error de avance (fec).
WO202301114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296724B2 (e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999009B2 (en)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