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006B -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9006B
CN107409006B CN201580077235.3A CN201580077235A CN107409006B CN 107409006 B CN107409006 B CN 107409006B CN 201580077235 A CN201580077235 A CN 201580077235A CN 107409006 B CN107409006 B CN 107409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nsmission
bit sequence
information bit
bits
re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2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9006A (zh
Inventor
李斌
沈晖
陈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9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9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信设备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N个首传信息比特,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所述通信设备对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重传编码比特序列;所述通信设备向另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Description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保证通信的质量。极化码(Polar码)是一种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编码技术,它通过构造复合信道,改变原始信道特性,使得复合信道的容量更多地接近高、低两极。由于这种特性,极化码通过合适的编码设计,可以适合随机分布的原始信道,在很多不同的信道实现下,均达到很好的性能,并逼近信道容量。而且,它可以通过干扰消除译码,极大地降低接收机复杂度,非常有利于实现。
为了提高通信性能,可以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可以高效地补偿由于采用链路适配所带来的误码,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减小了数据传输时延。
但是,Polar码的特性与现有的其他编码方式的特性不同,其各个输入比特的传输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个输出比特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因此,如果采用现有的HARQ技术,将不能充分利用极化码的编码能力,使得HARQ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不能充分利用极化码的编码能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包括:
通信设备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N个首传信息比特,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所述通信设备对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重传编码比特序列;所述通信设备向另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I个组,所述I个组中的每个组包括的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排列或按所述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I为不大于K的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收重传参数;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为:根据所述重传参数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重传参数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为:根据所述重传参数和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为:根据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和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个重传信息比特为所述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K个比特。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化码编码装置,包括:
获取电路,用于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N个首传信息比特,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编码电路,用于对所述获取电路获取的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I个组,所述I个组中的每个组包括的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排列或按所述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I为不大于K的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个重传信息比特为所述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K个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电路还用于:根据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和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电路,用于接收重传参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极化码编码装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重传参数和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方面,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极化码编码装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通信装置;发射电路,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极化码的编码能力,获得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编码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极化码编码装置示意图;
图11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编码装置示意图;
图11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极化码编码装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系统,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后续演进发展的各类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 Generation)等。
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N,Core Network)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如移动电话或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以及后续演进系统中实现类似功能的网络设备,本发明并不限定。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实际网络部署需要,对网络设备的形态进行相应的改变,如采用分布式基站等方式,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极化码(Polar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能够充分利用Polar码的能力,提高Polar码的重传性能和效率。
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后者可包括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8和110,附加组可包括天线112和114。对于每个天线组示出了2个天线,然而可对于每个组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基站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基站10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通信,例如,接入终端116和接入终端122。可以理解,基站102可以与类似于接入终端116和122的任意数目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接入终端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如图所示,接入终端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接入终端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此外,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接入终端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6所使用的不同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组天线和/或区域称为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基站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在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的通信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针对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它所有的接入终端发送相比,在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接入终端116和122发送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基站102、接入终端116或接入终端122可以是发送无线通信装置或接收无线通信装置。当发送数据时,发送无线通信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发送无线通信装置可具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接收无线通信装置的一定数目的信息比特。这种信息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块中。此外,发送无线通信装置可使用Polar码编码器来对每个代码块编码,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进而保证通信质量。
图2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适用本发明的用于Polar码编码方法的系统200的示意性框图。系统200包括无线通信设备202,无线通信设备202可以是基站,例如图1中的基站102等,也可以是接入终端,例如图1中的的接入终端116或接入终端122等。
无线通信设备202还包括Polar码编码器204,速率匹配装置205,发射机206。可选地,无线通信设备202还可以包括一个接收机,该接收机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发射机206集成在一起形成具有收发功能的收发机。
其中,Polar码编码器204用于对要从无线通信装置202传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Polar码。
下面,将对上述Polar码编码器204的具体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应注意,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Polar码的HARQ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300可以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如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Polar码编码器204。
S301、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其中,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根据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确定,首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N个首传信息比特,N为正整数,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S302、对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S303、发送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其中,设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为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1
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的顺序相同的顺序为预设顺序,不失一般性的,令a1<a2<…<aN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将首传信息比特序列uA中的部分比特编码后进行重传,具体的,假设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为uP,包括K个重传信息比特,即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2
且1≤K≤N。
可选的,在S301中,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可以为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3
且满足p1<p2<…<pK,即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根据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uA中按预设顺序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确定。由于在接收端进行译码的过程中,采用联合译码的方式,因而在此情况下,接收端译码过程中,实现联合译码的复杂度较低。
可选的,在S301中,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可以为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4
且满足p1<p2<…<pK,即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根据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uA中按预设顺序的逆序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确定。由于Polar码编码中各个比特的可靠性不同,因而在此情况下,接收端译码过程中,按预设顺序的逆序确定K个重传信息比特,可以使首传中不同可靠度的比特在重传中改变位置,提高传输过程中的链路性能。
可选的,在S301中,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可以为满足如下条件:
1)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5
为从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6
中按预设顺序确定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其中p1<p2<…<pK,uP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7
包括相同的重传信息比特;且,
2)uP包括顺序排列的I个组,1≤I≤K,其中,I个组中的每个组所包括的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排列或按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
条件1)中,按预设顺序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具体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顺序与其在首传信息比特序列uA中的顺序相同,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当a1<a2<…<aN时,按预设顺序排列的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098
满足p1<p2<…<pK
对于条件1),一种极端情况为,K=N,即重传信息比特的数量与首传信息比特的数量相同。
条件2)中,uP包括I个组,第i组包括Ki个重传信息比特,1≤i≤I,且满足K=∑Ki
示例性的,当I=K/2,且Ki=2时,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101
即uP中顺序排列的K/2个组中,每个组内的2个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如图4A所示。
当I=K/3,且Ki=3时,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102
即uP中顺序排列的K/3个组中,每个组包括3个重传信息比特,如图4B所示,其中,第1组和第K/3组中的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第2组中的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排列。
需要注意的是,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包括的I个组中,每个组中包括的重传信息比特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仅为了描述方便,采用了如前所述的数学表达方式,不应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S302中,对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进行Polar码编码,获取编码后的输出序列,即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103
其中S为编码后的Polar码的码长。其中,对uP进行Polar码编码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方案,或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的方案,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发明对S301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的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一种概括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对uP进行Polar码编码时使用不同于对uA进行Polar码编码时使用的编码器,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需要使用相同的编码器,图5仅为示例,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为了便于本发明的实施,本发明还公开了多种S301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的方式,如下列举的各个实施方式均可与S301结合:
示例性的,一种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601、确定K个重传信息比特,即比特选择,具体的,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uA所包括的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选择K个重传信息比特;
S602、确定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顺序,即比特排序,具体的,对S601中选择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进行排序,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
示例性的,另一种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P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701、接收重传参数;
S702、根据重传参数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其中,在S701中,重传参数可以发送自通信过程中的对端网络设备,也可以发送自通信网络中的控制设备或具备类似控制功能的转发设备或服务器等,如图7A和图7B所示,图中的网络设备名称仅用于示例。
可选的,S701中接收的重传参数可以包括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的足够的信息,即S702中,可以根据重传参数所携带的信息,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示例性的,重传参数可以包括用于确定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以及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序方式,进而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可选的,S701中接收的重传参数可以仅包括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的部分信息,在S702中,可以根据重传参数和预存信息,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预设信息包括确定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或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中的至少一个。其中,重传参数和预存信息中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灵活配置。示例性的,重传参数可以包括用于确定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预存信息中包括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序规则;或重传参数可以包括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序方式,预存信息中包括用于确定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等。前述示例以及根据前述示例衍生出的各种信息组合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为了节省空中接口的传输资源,重传参数可以使用编号、索引等方式对其携带的信息进行指示,S702中,根据接收的重传参数中提供的信息,结合预存信息,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示例性的,在此场景中,预设信息可以包括确定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和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
示例性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的实施方式,即:根据预存信息,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的,首次传输后,根据首传信息比特序列,结合预存信息,通过查表、计算或其他类似的处理过程,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其中,预设信息包括确定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和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本实施方式无需依赖接收的重传参数,可以进一步节省空中接口的传输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公开的预存信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举例如下:
预存信息可以为预存的表格,通过直接查表的方式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示例性的,首次传输后,根据预设表格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预存信息也可以为预存的算法,通过计算的方式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示例性的,重传参数携带特定编号,该特定编号表征相应的特定算法,接收该重传参数后,即可根据该特定算法,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预存信息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如根据表格或算法所设计成的交织器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公开的用于确定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举例如下:
示例性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可以为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K个比特。由于可靠度最低的K个比特传输错误的概率较高,对其进行重传能大幅提升链路性能。
示例性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也可以为从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顺序选取或逆序选取,也可以按随机或伪随机的方式选取,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此处不再赘述。
在通信系统中各个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需要进行多次重传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lar码的HARQ方法,如图8所示,图8所示方法800的执行主体可以参考图3所公开方法的执行主体。其中S301至S303已在前述实施例中说明,以下只列出其余步骤,如下:
S804、获取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其中,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根据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M个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确定,M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S805、对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第二次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S806、发送第二次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其中,S804的执行过程类似S301,设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序列uM包括M个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其中1≤M≤N。
获取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中列举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并且,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的方法和获取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的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的M个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与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可以不同。此时,共有K+M个比特被重传,能够进一步提高链路性能。
进一步可选的,当K个重传信息比特为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K个比特时,M个第二次重传信息比特可以为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第K+1个至第K+M个比特。
在S805中,对uM进行Polar码编码,获取编码后的输出序列,即第二次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Figure GPA0000231920190000131
应知,首传及一次或多次重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同的Polar码编码方案,也可以使用不同的Polar码编码方案。
图9示出了一种多次重传过程中Polar码的HARQ方法。其中,首次和每次重传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同的Polar码编码器及相同的Polar码编码方案,也可以使用不同Polar码编码器及不同的Polar码编码方案,或是类似的配置方案。从第二次重传开始,其重传过程可以参考S804至S806所公开的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图10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Polar码编码装置的示意图。图10所示的装置1000包括获取电路1010和编码电路1020,具体的:
获取电路1010,用于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其中,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首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N个首传信息比特,N为正整数,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编码电路1020,用于对获取电路1010获取的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应理解,在具体的应用中,编码装置1000可以位于宏基站、微基站、中继设备或用户设备等各种形态的网络设备中,用于实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的编码操作。编码装置10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网络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获取电路1010和编码电路1020可以是相互独立而分别存在的电路,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作为功能组件合并构成更大规模的电路。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编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编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存储介质中。
获取电路1010可以用于执行S301所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获取电路1010还可以具体为输入电路1011,如图11A所示,具体的,输入电路1011用做编码装置1000的输入端,具体用于输入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输入电路1011获取的输入信息,即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可以是由其他装置所确定。
获取电路1010还可以具体为处理电路1012,如图11B所示,具体的,处理电路1012用于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示例性的,处理电路1012经过对首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比特选择、比特排序等处理,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处理电路1012可以用于执行S601和S602所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处理电路1012根据预存信息,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的,首次传输后,根据首传信息比特序列,结合预存信息,通过查表、计算或其他类似的处理过程,确定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其中,预设信息包括确定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和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
编码电路1020,可以为通用或专用的电路,编码器或起到编码功能的其他电路,用于对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进行Polar码编码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方案,或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的方案,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编码电路1020可以用于执行S302所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12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Polar码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12所示的通信装置1200包括接收电路1210和Polar码编码装置1000,具体的:
接收电路1210,用于接收重传参数;
Polar码编码装置1000中包括的获取电路1010,还用于根据接收电路1210接收的所述重传参数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接收电路1210和获取电路1010,可以用于执行S701和S702所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接收电路1210可以为接收机,或集成了发射电路的收发机等。
图13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Polar码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13所示的通信装置1300包括Polar码编码装置1000和发射电路1310,具体的:
发射电路1310,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发送重传编码比特序列,其中,重传编码比特序列由Polar码编码装置1000所确定。
发射电路1310可以用于执行S301所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发射电路1310可以为发射机,或集成了接收电路的收发机等。
图14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Polar码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14所示的通信装置1400包括接收电路1210,Polar码编码装置1000和发射电路1310。
通信装置1400可以用于执行图3,图5至图8所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设备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N个首传信息比特,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所述通信设备对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所述通信设备向另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所述K个重传信息比特为所述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K个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I个组,所述I个组中的每个组包括的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排列或按所述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I为不大于K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重传参数;
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为:
根据所述重传参数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重传参数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为:
根据所述重传参数和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具体为:
根据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和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
8.一种极化码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电路,用于获取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确定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N个首传信息比特,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编码电路,用于对所述获取电路获取的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获取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其中,所述K个重传信息比特为所述N个首传信息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K个比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中的K个重传信息比特的按照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所述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I个组,所述I个组中的每个组包括的重传信息比特按预设顺序排列或按所述预设顺序的逆序排列,所述预设顺序与首传信息比特序列中N个比特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I为不大于K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所述的任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路还用于:
根据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和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电路,用于接收重传参数;
权利要求8至12所述的任一种极化码编码装置;
所述获取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电路接收的所述重传参数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路还用于:
根据所述重传参数和预设信息,获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序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确定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规则或所述重传信息比特的排列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8至14所述的任一种极化码编码装置;
发射电路,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硬件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580077235.3A 2015-04-01 2015-04-01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409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5727 WO2016154972A1 (zh) 2015-04-01 2015-04-01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9006A CN107409006A (zh) 2017-11-28
CN107409006B true CN107409006B (zh) 2020-04-21

Family

ID=5700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235.3A Active CN107409006B (zh) 2015-04-01 2015-04-01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4137B2 (zh)
EP (1) EP3264651B1 (zh)
CN (1) CN107409006B (zh)
WO (1) WO20161549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61779B2 (en) * 2015-08-12 2019-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US10917194B2 (en) 2016-11-03 2021-0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for general channels
CN117375765A (zh) * 2017-01-05 202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方法、编码装置和通信装置
WO2018126458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transmission of polar code with reordered information bits
EP3610594B1 (en) 2017-05-05 2023-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r-harq) re-transmission
US10700710B2 (en) * 2017-07-24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a number of copied information bits in a retransmission
WO2019153301A1 (en) 2018-02-11 2019-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for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CN115085862A (zh) * 2021-03-16 2022-09-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13472A (zh) * 2021-09-30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传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708A (zh) * 2006-04-30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频率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3281166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
CN106464446A (zh) * 2014-03-21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码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9092B2 (en) * 2006-09-18 2014-04-01 Availink, Inc. Family of LDPC codes for video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s
US7957329B2 (en) * 2008-03-16 2011-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01979B2 (en) * 2008-10-07 2012-10-30 Sandisk Il Ltd. Low density parity code (LDPC) decoding for memory with multiple log likelihood ratio (LLR) decoders
CN103516476B (zh) * 2012-06-29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和设备
USRE49547E1 (en) * 2013-08-20 2023-06-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polar coding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9742440B2 (en) * 2015-03-25 2017-08-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for wireless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708A (zh) * 2006-04-30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频率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3281166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
CN106464446A (zh) * 2014-03-21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码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adaptive hybrid ARQ algorithm for radio channels";Nachum Shacha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1985》;19850626;第1页右栏倒数第一段-第2页右栏最后1段 *
"Polar Coded HARQ Scheme with Chase Combining";Kai Chen等;《2014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WCNC)》;20140409;Section II.B,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26751A1 (en) 2018-01-25
EP3264651A4 (en) 2018-04-04
EP3264651A1 (en) 2018-01-03
WO2016154972A1 (zh) 2016-10-06
EP3264651B1 (en) 2020-05-06
CN107409006A (zh) 2017-11-28
US10484137B2 (en)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9006B (zh)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US10389483B2 (en) 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ar code
US20190372603A1 (en) Polar cod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7819545B (zh) 极化码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10557231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0686556B2 (en) Robust and universal polar codes
US10419161B2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EP3979532B1 (en) Method for polar decoding and apparatus
CN108599891B (zh) 编码方法、编码装置和通信装置
CN110572245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A304948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636973B (zh) 极化码的路径合并方法、装置以及译码装置
CN11374872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390739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96283B (zh) 数据编码和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57505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7193932A1 (zh) 通信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CN111262647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24659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1752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
CN109600197B (zh) 极性码的编码方法和编码装置
CN108134648B (zh) 广播信道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4337736A (zh) 一种上行协作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6346277A (zh) 一种速率匹配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