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2726B -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2726B
CN108662726B CN201810485464.4A CN201810485464A CN108662726B CN 108662726 B CN108662726 B CN 108662726B CN 201810485464 A CN201810485464 A CN 201810485464A CN 108662726 B CN108662726 B CN 108662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alue
electric control
control gear
critical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54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2726A (zh
Inventor
袁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854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2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2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2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2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2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应用于电控装置,电控装置用于调控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电流,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回路中设有电路通断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控装置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及获取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防止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脱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控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可实现电控装置中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可适应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作出调整,使电控装置对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调控更加的准确,避免目标用电环境的电路通断装置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出现异常脱扣现象,提高电控装置防脱扣功能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电控装置、空调器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防脱扣功能的电器产品控制器大多是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特性划分家庭总电流的电流调控区间,在不同的电流调控区间对应不同的电器产品的控制规则,如空调器,当家庭总电流高于额定值时进行降频或者关机,低于额定值时进行升频或开机,从而动态调节家庭总电流,避免因电流超载而脱扣。
大多控制器中所划分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均根据电路通断装置未使用时的标准开断特性进行确定。然而,电路通断装置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各项性能会有所衰减。目前控制器中所划分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固定不变,会造成在电路通断装置使用时间长了后,控制器对电器的电流调控作用不适应电路通断装置的当前特性,导致控制器的防脱扣功能失效,电路通断装置脱扣。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旨在保证该电控装置中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可适应电路通断装置的使用时长做出调整,保证该电控装置控制下的用电环境不会出现脱扣的现象,提高电控装置防脱扣功能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用于调控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电流,所述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回路中设有电路通断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及获取所述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防止所述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脱扣。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
根据所述衰减量和所述标准临界值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预设衰减系数计算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
可选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预设衰减系数计算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的步骤包括:
通过预设公式ΔC=k*T计算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其中,k为所述预设衰减系数,T为所述工作总时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当获取的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有多个时,分别获取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以及各所述标准临界值对应的预设衰减系数;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获取的预设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所述标准临界值对应的衰减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衰减量和对应的标准临界值,分别调整各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
确定所述工作总时长所在的时长区间;
根据确定的时长区间对应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调整比例;
根据所述调整比例和所述标准临界值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工作总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时长;
若是,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
若否,则控制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截止值;
若是,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
若否,则控制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和如上所述的电控装置,所述空调器本体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及获取所述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电控装置可根据调整后的当前临界值所划分的新的电流调控区间对目标用电环境中的总电流进行监控,从而使电控装置中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可适应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作出调整,使电控装置对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调控更加的准确,避免目标用电环境的电路通断装置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出现异常脱扣现象,提高电控装置防脱扣功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电控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第四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控装置,该电控装置连接于目标用电环境的电路中。目标用电环境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为需要进行总电流限制的用电环境,该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具有最大限制值,当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超过该最大限制值需采用电路通断装置脱扣等处理,以保护目标用电环境的用电安全。具体的,目标用电环境可具体为多个家用的用电器构成的家庭用电环境,也可为多个办公的用电器构成的办公用电环境,也可为多个上述家庭用电环境和/或多个上述办公用电环境构成的区域用电环境。其中,用电器可具体为空调器,也可为电灯、冰箱、电视等用电设备。
其中,目标用电环境的脱扣通过设于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回路中的电路通断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电路通断装置基于最大限制值进行选择设置,以保证在总电流超过最大限制值时,电路通断装置脱扣。电路通断装置可设于电控装置内后接入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的回路中,也可与电控装置电连接后接入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
该电控装置与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用电器通讯连接,用于调控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电流,以避免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超出最大限制值而发生脱扣。
如图1所示,该电控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0,例如CPU,存储器200,计时模块300,总电流检测模块400,通讯模块500。存储器200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00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的存储装置。
计时模块300可用于检测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在电路通断装置设于电控装置中的情况下,或者在电路通断装置与电控装置同时接入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回路中的情况下,在电控装置上电时开始累积计时,并将不断累加的时间储存在存储器200中作为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电控装置在电路通断装置脱扣后再次上电时,计时模块300可从存储器200中获取电路通断装置脱扣前存储的时间,在存储的时间的基础上累加计时作为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
存储器200除了用于存储计时模块300中的计时时间外,存储器200中预存有若干个电流调控区间,其中,在电路通断装置接入目标用电环境前,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特性和相应的国家标准制定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每个电流调控区间对应一个电流调控规则,电控装置根据相应的电流调控规则控制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用电器运行,如控制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空调器关机、开机、降频、升频等,以保证用电器的使用不会造成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脱扣。其中处理器100可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对存储的标准临界值进行衰减得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总电流检测模块400可与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值。
处理器100获取总电流检测模块400中检测的总电流值后,可根据存储器200中预存的电流调控区间,判定总电流值所在的电流调控区间,根据确定的电流调控区间控制对应的用电器的运行。
通讯模块500可用于实现电控装置与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用电器的通讯连接。其中,当目标用电环境中有多个用电器时,一个电控装置可连接一个用电器,每个用电器的电流通过与其连接的电控装置进行控制;此外,一个电控装置也可同时连接多个用电器,同时控制多个用电器的电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和如上所述的电控装置,所述空调器本体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空调器可具体为变频空调器,电控装置在使用电路通断装置保护目标用电环境的过程中,根据以下实施例中通过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根据调整后的新临界值所确定的新电流调控区间对空调器本体的运行进行调控,从而调控空调器本体的电流,防止空调器本体的工作电流过高造成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脱扣。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如图1所示,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以下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电控装置中预设有若干个电流调控区间,每个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为在电路通断装置接入目标用电环境前,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特性(如电路通断装置的额定值)、相应的国家标准以及目标用电环境中受控的用电器类型进行确定的电流临界值大小。在电路通断装置接入目标用电环境时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初始临界值采用标准临界值。在电路通断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使用状况(工作总时长、环境压力、环境温度等)在标准临界值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得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不同的电流调控区间对应不同的电流调控规则。电控装置在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用电器使用时,可获取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判定总电流所在的电流调控区间,确定对应的电流调控规则控制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运行,从而实现对总电流的调控,保证总电流不会触发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脱扣。
具体的,以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包括变频空调器为例,对应的电流调控区间可包括正常运行区间、保持频率区间、降频区间以及立即停机区间。其中,正常运行区间中的电流值<保持频率区间中的电流值<降频区间的电流值<立即停机区间的电流值,立即停机区间的最小临界值高于电路通断装置的额定值,保持频率区间的最小临界值低于电路通断装置的额定值。上述电流调控区间可为连续的电流区间,以保证电控装置对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全面、可靠的监控,如正常运行区间的最大临界值与保持频率区间的最小临界值相等,保持频率区间的最大临界值与降频区间的最小临界值相等,立即停机区间的最小临界值与降频区间的最大临界值相等。此外,电流调控区间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不连续的电流区间。电流调控区间除了上述划分方式之外,还可根据用电器类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划分区间。
基于上述划分的电流调控区间,电控装置在空调器接收到开机信号时,获取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判断总电流所处的电流调控区间,若总电流位于正常运行区间,则控制空调器正常启动,若总电流位于保持频率区间、降频区间或者立即停机区间,则控制空调器不开启并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在空调器运行的过程中,电控装置获取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当总电流位于立即停机区间时,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或外机关闭,保持内机运行;当总电流位于降频区间时,按照一定的速率控制空调器降频运行,若频率降为0时总电流尚未进入保持频率区间,则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或外机关闭,保持内机运行;当总电流位于保持频率区间时,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频率运行。
参照图2,基于上述的电控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及获取所述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
基于上述电控装置中设置的电流调控区间,在电控装置上电时或者电控装置所控制的用电器上电时,获取电控装置储存的电流调控区间的所有当前临界值,当设置的电流调控区间为连续区间时,所获取的当前临界值为各个电流调控区间之间的分界值,当设置的电流调控区间为不连续区间时,所获取的当前临界值包括每个电流调控区间的最大临界值和最小临界值。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可为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具体根据所划分的电流调控区间进行确定。例如,电控装置中设置的电流调控区间包括(-∞,dk],(dk,d0],(d0,d1],(d1,+∞),则获取的临界值包括dk、d0、d1。
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具体指电路通断装置接入目标用电环境开始使用到当前时刻的时长。
在电路通断装置设于电控装置中的情况下,或者在电路通断装置与电控装置同时接入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回路中的情况下,在电控装置上电时开始累积计时,并将不断累加的时间储存并作为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电控装置在电路通断装置脱扣后再次上电时,可获取电路通断装置脱扣前存储的时间,在存储的时间的基础上累加计时作为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
此外,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还可通过获取用户的输入信息确定,如获取用户输入的电路通断装置当前的工作时长,在获取用户输入的工作时长的基础上在电路通断装置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累加计时,得到的计时结果为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
步骤S20,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防止所述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脱扣。
由于在电路通断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工作总时长越长对应的电路通断装置的性能衰减越多,从而导致电路通断装置脱扣的电流限制值逐渐降低,因而,可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具体的,可预先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与电路通断装置的性能之间的衰减关系,形成工作总时长与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该映射关系中,工作总时长为0时对应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为上述标准临界值,随着工作总时长的增大,对应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在标准临界值的基础上逐渐减少。映射关系可具体为表格、公式、算法等表现形式。在获取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后,可根据工作总时长和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将当前临界值调整为上述确定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
另外,也可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与电路通断装置的性能之间的衰减关系,预先建立工作总时长与衰减规则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可具体为表格、公式、算法等表现形式,在获取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后,可根据工作总时长和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衰减规则,根据确定的衰减规则对标准临界值或者当前临界值进行衰减,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衰减规则中可具体包括在标准临界值或当期临界值基础上的调整量、调整比例或者调整公式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有多个时,分别对每个当前临界值作出调整。每个当前临界值可采用相同的衰减规则进行调整,也可根据电流调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衰减规则进行调整。
当前临界值经过调整后形成若干个新的电流调控区间,根据当前临界值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对应关系,可对应确定每个新的电流调控区间所对应的电流调控规则,在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用电器使用时,获取目标用电环境总电路的总电流,根据总电流所在新的电流调控区间确定对应的电流调控规则,根据确定的电流调控规则控制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用电器的运行,以调节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及获取所述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电控装置可根据调整后的当前临界值所划分的新的电流调控区间对目标用电环境中的总电流进行监控,从而使电控装置中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可适应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作出调整,使电控装置对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调控更加的准确,避免目标用电环境的电路通断装置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出现异常脱扣现象,提高电控装置防脱扣功能的可靠性。
具体的,参照图3,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1,获取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
步骤S212,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
步骤S213,根据所述衰减量和所述标准临界值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电控装置中电路通断装置接入目标用电环境时的电流调控区间是依据标准临界值进行划分的,因而在电路通断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即使对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进行修正,电控装置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无论如何变化都具有对应的标准临界值。
基于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与电路通断装置的性能之间的衰减关系,不同的工作总时长可对应有不同的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工作总时长为0使对应的衰减量为0,衰减量随着工作总时长的增长而增大。具体的,每个工作总时长对应一个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或者可划分若干个时长区间,每个时长区间对应一个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工作总时长与衰减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具体有拟合公式、表格等表现形式。
根据获取的电路通断装置的总时长可确定对应的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将标准临界值减去确定的衰减量得到当前临界值的目标值,将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调整为上述目标值,使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可适应于电路通断装置当前的使用状况。例如,目标值C=C0-ΔC,C0为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ΔC为当前电路通断装置的总时长对应的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
其中,综合考虑用电器正常运行等原因,不同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可对应设置有不同的衰减量与工作总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有多个时,不同的临界值可对应有不同的衰减量,根据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可根据不同对应关系分别每个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根据确定的衰减量可分别确定每个当前临界值对应的目标值,将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分别调整至对应的目标值。
此外,还可根据衰减量和标准临界值确定当前临界值的调整量,将当前临界值下调所确定的调整量得到新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
通过获取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根据工作总时长确定对应的衰减量,在标准临界值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衰减量进行下调,得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目标值,并按照目标值对当前临界值作调整,从而使确定的当前临界值满足电路通断装置性能与工作总时长之间的衰减规则。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21,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预设衰减系数计算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可拟合得到电路通断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性能的衰减速率。根据该衰减速率可对应确定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的衰减速率作为预设衰减系数,在获取到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后,便可根据工作总时长和预设衰减系数计算得到衰减量。例如,衰减量可根据衰减量ΔC=K*T计算,其中K为预设衰减系数,T为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
通过根据工作总时长和预设衰减系数计算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可得到准确的目标至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使新的临界值可更准确的符合电路通断装置在当前工作总时长下的衰减特性,从而使电控装置对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调控更加的准确,避免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异常脱扣现象,进一步提高电控装置防脱扣功能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21,当获取的当前临界值有多个时,分别获取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以及各所述标准临界值对应的预设衰减系数;
步骤S222,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获取的预设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所述标准临界值对应的衰减量;
步骤S223,根据计算得到的衰减量和对应的标准临界值,分别调整各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电流调控区间通过多个临界值进行划分时,综合考虑不同电流调控区间的电流调控特点、用电器正常运行电路通断装置不同部件的特性差异等因素影响,不同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可对应设置有不同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与工作总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不同的临界值设置不同的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速率作为预设衰减系数。
当获取的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有多个时,表明电流调控区间通过多个临界值进行划分。在当前临界值的调整时,可分别获取每个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以及每个标准临界值对应的预设衰减系数,根据工作总时长和获取的预设衰减系数可分别计算每个标准临界值对应的衰减量,将每个标准临界值下调对应的衰减量得到各个当前临界值的目标值,将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调整为确定的目标值,作为新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由于不同临界值会受电路通断装置内部的不同部件、以及不同电流调控区间的电流调控特点的影响,不同临界值实际的衰减会有所差异,因而对在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有多个时,通过上述方式分别对每个临界值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可更好的适应电流调控需求以及电路通断装置的衰减特性,更好的避免电路通断装置的异常脱扣,进一步提高电控装置的防脱扣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除了通过上述步骤S211至步骤S213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之外,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还可包括:
步骤S231,获取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
步骤S232,确定所述工作总时长所在的时长区间;
步骤S233,根据确定的时长区间对应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调整比例;
步骤S234,根据所述调整比例和所述标准临界值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预先划分不同的时长区间,每个时长区间可对应设置一个标准临界值的调整比例,随着时长区间中时长的增大,对应的调整比例的数值越小。其中,当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有多个时,不同的临界值可具有不同的调整比例。所划分的时长区间可具体为连续的区间,每个时长区间的时间长度可优选的设置为一致。其中,所设置的调整比例小于或等于1。例如,时长区间可划分为0-1年,1年-2年,2年-3年,3年-4年等,其中,0-1年对应的调整比例为1,,1-2年对应的调整比例为0.98,2年-3年对应的0.96,3年-4年对应的调整比例为0.94等。
在获取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后,确定工作总时长所在的时长区间,根据确定的时长区间对应确定标准临界值的调整比例,根据调整比例和标准临界值计算当前临界值的目标值,并将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调整为确定的目标值。其中目标值具体可通过目标值C=C0*Q计算得到,其中,C0为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Q为工作总时长所在的时长区间对应的调整比例。此外,还可以根据其他拟合公式确定。
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对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的分段衰减,使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在同一时长区间内时,电流调控区间具有固定的临界值,可保证电控装置使用电流调控区间对空调器等用电器进行电流调控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判断所述工作总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时长;
若是,则执行步骤S20;若否,则执行步骤S30。
步骤S30,控制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为了保证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正常运行,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衰减,因而,可根据用电器运行情况和电路通断装置的特性设置有预设截止时长,在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时长时,才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若工作总时长大于预设截止时长,则控制电流调整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其中,当前电流调整区间的临界值有多个时,所有临界值可具有统一的预设截止时长。此外,还可适应于电路通断装置内部的不同部件、以及不同电流调控区间的电流调控特点的影响,不同的临界值可对应设置不同的预设截止时长。在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之前,将工作总时长分别与各个当前临界值对应的预设截止时长作比较,当预设截止时长大于或等于工作总时长时,该预设截止时长所对应的当前临界值才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若预设截止时长小于工作总时长时,该预设截止时长所对应的当前临界值维持不变。
通过将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与预设截止时长做比较,在工作总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时长时,才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当前临界值,否则就不调整,从而保证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正常运行以及电路通断装置的有效性。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02,判断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截止值;
若是,则执行所述步骤S20,若否,则执行步骤S40,
步骤S40,控制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为了保证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正常运行,电流调控区间的临界值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衰减,因而,可根据用电器运行情况和电路通断装置的特性设有预设截止值,在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截止值时,才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若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小于预设截止值,则控制电流调整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其中,在电流调整区间的临界值有多个时,每个临界值对应设有一个预设截止值。预设截止值可为标准临界值衰减到最大衰减比例或者衰减了最大衰减量之后所对应的数值,如预设截止值可根据B0=C0*S1或者B0=C0-S2确定,C0为电流调控区间的标准临界值,S1为最大衰减比例,其中S1<1,S2为最大衰减量,S1和S2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不同临界值的最大衰减比例可为一致的数值,也可适应电路通断装置内部不同部件的特性差异,不同临界值可对应设置不同的最大衰减比例。此外,不同临界值的最大衰减量可为一致的数值,也可适应电路通断装置内部不同部件的特性差异,不同临界值可对应设置不同的最大衰减量。
在电流调整区间的临界值有多个时,在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之前,将每个当前临界值分别与各个当前临界值对应的预设截止值作比较,在当前临界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截止值时,才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该当前临界值,在当前临界值小于预设截止值时,则控制该当前临界值维持不变。
通过将当前临界值与预设截止值做比较,在当前临界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截止值时,才根据工作总时长调整当前临界值,否则就不调整,从而保证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正常运行以及电路通断装置的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用于调控目标用电环境中用电器的电流,所述目标用电环境的总电路回路中设有电路通断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及获取所述电路通断装置的工作总时长;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以防止所述目标用电环境中的电路通断装置脱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
根据所述衰减量和所述标准临界值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预设衰减系数计算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预设衰减系数计算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的步骤包括:
通过预设公式ΔC=k*T计算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衰减量,其中,k为所述预设衰减系数,T为所述工作总时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当获取的当前临界值有多个时,分别获取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以及各所述标准临界值对应的预设衰减系数;
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和获取的预设衰减系数分别计算各所述标准临界值对应的衰减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衰减量和对应的标准临界值,分别调整各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对应的标准临界值;
确定所述工作总时长所在的时长区间;
根据确定的时长区间对应确定所述标准临界值的调整比例;
根据所述调整比例和所述标准临界值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工作总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时长;
若是,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
若否,则控制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截止值;
若是,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总时长调整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的步骤;
若否,则控制所述电流调控区间的当前临界值保持不变。
9.一种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控装置,所述空调器本体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所述电控装置参数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1810485464.4A 2018-05-17 2018-05-17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662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5464.4A CN108662726B (zh) 2018-05-17 2018-05-17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5464.4A CN108662726B (zh) 2018-05-17 2018-05-17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2726A CN108662726A (zh) 2018-10-16
CN108662726B true CN108662726B (zh) 2019-11-08

Family

ID=63776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5464.4A Active CN108662726B (zh) 2018-05-17 2018-05-17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2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4592B (zh) * 2021-09-14 2024-04-19 深圳市凯博百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平台的语音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76326U (zh) * 2010-10-27 2011-06-22 西安众智惠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油泵油温检测电路
CN103018618A (zh) * 2011-09-19 2013-04-0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监控部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0051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锂离子蓄电池应用的卫星在轨自主管理方法
CN106934417A (zh) * 2017-03-06 2017-07-0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面向混合属性的数据流自适应聚类方法
CN107255347A (zh) * 2017-06-26 2017-10-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压缩机运行功率检测方法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76326U (zh) * 2010-10-27 2011-06-22 西安众智惠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油泵油温检测电路
CN103018618A (zh) * 2011-09-19 2013-04-0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监控部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0051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锂离子蓄电池应用的卫星在轨自主管理方法
CN106934417A (zh) * 2017-03-06 2017-07-0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面向混合属性的数据流自适应聚类方法
CN107255347A (zh) * 2017-06-26 2017-10-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压缩机运行功率检测方法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2726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1864B (zh) 一种服务器风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10948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otating speed of fan in electronic device
US9229510B2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batteries in low capacity state
CN108363343B (zh) 家电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BRPI0806224A2 (pt) sistema de gerenciamento de energia e método de gerenciamento de energia
CN108662726B (zh) 空调器及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1554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17695A (zh) 一种自适应发电机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47527A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自动关机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3028571B (zh) 机房空调的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介质
CN106959628B (zh) 一种实现发热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8870676A (zh) 防脱扣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空调器
CN108870639A (zh) 空调器及其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13497B (zh) 双级压缩机及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控制设备、制冷设备
CN114279072B (zh) 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5321B (zh) 空调压缩机的运行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50230B (zh) 机房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17123A (zh) 空调器及其电控装置、参数调整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26430A (zh)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86190B (zh) 空调器外机主板性能监测分析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08679794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9561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44987A (zh)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6714A1 (zh) 空调器的内存动态降频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7387166B (zh) 空调冷源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冷源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