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6430A -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6430A
CN114326430A CN202210014847.XA CN202210014847A CN114326430A CN 114326430 A CN114326430 A CN 114326430A CN 202210014847 A CN202210014847 A CN 202210014847A CN 114326430 A CN114326430 A CN 114326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urrent
state
light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48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桂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t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t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t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t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48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64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6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涉及电路通信技术领域,包括: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检测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基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负载或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负载控制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确定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再将负载当前的特征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负载特征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和当前特征状态相匹配,提高负载工作状态和当前特征状态的适配性,实现控制管理器对负载的智能化控制。

Description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电器负载得到应用,如电动机、路灯等,而且,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电器负载的管理也趋于智能,如定时开关,条件触发等等。
然而,现有技术对于电器负载的管理仍过于死板,无论是定时开关,还是条件触发,其参考参数是固定的,如,空调的开启时间设为晚上23点到凌晨4点,则空调在凌晨4点时自动关闭;又如,过载保护电压设为固定阈值,则对应电器负载的电压值超过预设固定阈值时自动断电等。
也即现有电器负载的工作依赖于事先设定好的状态,无法中途变更,导致电器负载的工作状态到底是否符合当前需求并不明确,如上例子,凌晨4点后关闭空调可能并不符合用户4点后的需求。
可见,目前电器负载的自动管理,其智能性稍差,亟需一种灵活的电器负载管理方法以适应电器负载不同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负载的智能化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所述负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
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所述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确定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为功率阈值。
优选地,所述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照明负载所处环境的当前车流量信息、能见度信息、光照亮度信息、气象信息、天文时钟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包括功率值;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等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照明功率正常的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工作状态;
基于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预警阈值且小于报警阈值,则生成预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且小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断电保护指令。
优选地,所述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确定负载预设特征状态;
基于所述预设特征状态,设置对应的预设判断阈值,所述预设判断阈值为所述负载在所述应用情景下的运行参数阈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载控制装置,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控制网关。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确定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为功率阈值。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照明负载所处环境的当前车流量信息、能见度信息、光照亮度信息、气象信息、天文时钟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包括功率值;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等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照明功率正常的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工作状态;
基于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预警阈值且小于报警阈值,则生成预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且小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断电保护指令。
优选地,所述负载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基于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确定负载预设特征状态;
基于所述预设特征状态,设置对应的预设判断阈值,所述预设判断阈值为所述负载在所述应用情景下的运行参数阈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载控制设备,所述负载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负载控制程序,所述负载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负载控制程序,所述负载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负载控制方法,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所述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本发明通过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确定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再将负载当前的特征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负载特征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和当前特征状态相匹配,提高负载工作状态和当前特征状态的适配性,实现控制管理器对负载的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步骤S1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负载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或服务器设备。
如图1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负载控制程序。
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负载控制设备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负载控制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或软件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接口1002;用户接口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接口1003。
在图1所示的负载控制设备中,所述负载控制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负载控制程序,并执行下述负载控制方法各个实施例中的操作。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步骤S20,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
步骤S30,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步骤S40,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所述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
本实施例通过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确定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再将负载当前的特征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负载特征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和当前特征状态相匹配,提高负载工作状态和当前特征状态的适配性,实现控制管理器对负载的智能化控制。
以下将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管理器实时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从而更精准的动态规划负载的判断阈值,使得负载判断阈值与当前特征状态相匹配,其中负载为用电器的总称,包括电冰箱,电炉,空调,电视机,加湿器等。负载当前的特征状态可以用来表示负载的当前运行情况,如负载是电炉时,刚启动时,电炉处于生产预备状态,随着电流的逐渐增大至稳定,电炉进入稳定生产状态,此时电炉的当前特征状态为生产预备状态或稳定生产状态。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与控制管理器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检测电流值的变化趋势来确定负载的当前特征状态,如当电流值的变化趋势是不断增大时,电炉当前的特征状态为生产预备状态,当电流值的变化趋势是趋于稳定时,电炉当前的特征状态为稳定生产状态等。再根据电炉当前的特征状态,确定对应的判断阈值。负载当前的特征状态也可以用来表示负载所处的环境情况,该环境情况和负载的运行是相关联的,如负载是加湿器时,加湿设置的目的是调节空气湿度,使空气湿度保持在人体最舒服的湿度,所以加湿器当前特征状态和空气湿度有关,可通过与控制管理器连接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空气湿度,确定加湿器当前特征状态,进而确定和加湿器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在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之前,还需要根据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预先设置负载的特征状态和不同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进一步地,预先设置负载特征状态和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a,基于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确定负载的预设特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确定负载的预设特征状态,其中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即为控制管理器控制的负载应用情景,若控制管理器应用于控制电炉,电炉的特征状态可根据电炉的运行情况预先设置为生产预备状态和稳定生产状态。若控制管理器应用于控制加湿器,可以理解的,加湿器的特征状态与空气湿度有关,可根据空气湿度,将加湿器的特征状态预先设置为第一湿度状态、第二湿度状态、第三湿度状态,空气湿度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一般相对湿度表示,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密度和同温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其中第一湿度状态湿度指数<第二湿度状态湿度指数<第三湿度状态湿度指数,由于人体对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最感舒适,只有在空气湿度指数低于50%时,才需要加湿器对空气加湿,所以可设置空气湿度指数大于或等于50%时,加湿器处于第一湿度状态,空气湿度指数大于30%且小于50%时,加湿器处于第二湿度状态,空气湿度指数小于或等于时,加湿器处于第三湿度状态。可以看出,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不同,即控制的负载不同,负载的预设特征状态也不相同,从而使得负载特征状态的设置更加符合负载实际工作情况。
步骤b,基于所述预设特征状态,设置对应的预设判断阈值,所述预设判断阈值为所述负载在所述应用情景下的运行参数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负载预设特征状态,设置对应的预设判断阈值,后续即可根据判断阈值调整负载工作状态,使其与负载特征状态相匹配、该预设判断阈值为负载在其应用情景下的运行参数阈值,常见的运行参数阈值有电流阈值、电压阈值、功率阈值等,具体的运行参数阈值视具体负载应用情景而定。若负载为电炉,则预设判断阈值可为预设电流阈值,由于不同功率的电炉在运行时通过的电流强度不同,具体电流阈值可根据不同功率的电炉设置,若某一电炉的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为1000W,则其处于稳定生产状态时经过的电流为5A,处于生产预备状态时经过的电流值0~5A,所以可设置其生产预备状态对应的预备电流阈值为0~5A,其稳定生产状态的生产电流阈值为5A。若负载为加湿器,则预设判断阈值可以预设加湿量阈值,第一湿度状态对应设置第一加湿量阈值,第二湿度状态对应设置第二加湿量阈值,第三湿度状态对应设置第三加湿量阈值,可以理解的,空气湿度指数越高,对应的加湿量就会越小,所以按加湿量排序:第一加湿量阈值<第二加湿量阈值<第三加湿量阈值,其中,由于加湿器处于第一湿度状态时,湿度指数大于或等于50%,当空气指数在50%~60%之间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无需再加湿,当空气指数大于60%时,空气湿度指数已经过大,也无需对空气加湿,所以第一加湿量阈值可设置为0,即无需加湿,第二加湿量阈值和第三加湿量阈值可根据加湿空间的面积设置合适的值,如第二加湿量阈值为20ml/h,第三加湿量阈值为40ml/h。
步骤S20,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负载的判断阈值后,检测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常见的特征参数为电流、电压、功率等,对于不同的负载,其特征参数也不相同。若负载为电炉,则特征参数为电炉的电流值,可通过与控制管理器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检测电流值,若负载为加湿器,则特征参数为加湿器的加湿量,加湿量可根据单位时间内加湿器水箱下降水量来确定,或者根据加湿器目前所处档位,确定所处档位对应的加湿量。
步骤S30,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判断阈值后,控制管理器生成相应的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同样的,针对不同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判断阈值,生成的状态信息和控制指令也不相同。当负载为电炉时,若电炉当前特征参数为当前电流值,电炉当前电流值大于判断阈值,则说明目前电流值过大,可能造成危险,控制管理器生成电流过大的预警信息,若电炉当前特征参数小于判断阈值,则说明目前电流值较小,可能会影响电炉正常工作,则生成电流过小的提醒信息,若当前特征参数等于判断阈值或在判断阈值范围内,则说明电炉目前正常工作,控制管理器生成电流正常的状态信息。当负载为加湿器时,加湿器特征参数为加湿器的加湿量,若当前加湿量大于判断阈值,则说明目前加湿量过大,生成减小加湿量的控制指令,若当前加湿量小于判断阈值,则说明目前加湿量过小,生成加大加湿量的控制指令,若当前加湿量等于判断阈值,则说明目前加湿量适宜,生成加湿量适宜的状态信息。由于负载判断阈值是基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确定的,所以根据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判断阈值生成的状态信息和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即运行情况或环境情况等相匹配,生成的控制指令也是为了调整特征参数至和负载当前特征状态相适宜。
步骤S40,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所述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将生成的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发送至负载或该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其中,电力载波通信是以输电线路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的电力系统通信,负载、网关、控制管理器之间可通过输电线路连接,无需另外设置通讯线,有利于简化网关、控制管理器、负载之间的线路结构。具体地,控制管理器可以将生成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网关,控制网关接收到状态信息后,可以通过通讯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将状态信息发送至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或PC终端,终端对状态信息进行展示,用户可根据显示的状态信息通过终端对控制网关发布相关指令,控制网关接收到相关指令后,将相关指令下发给负载对应的控制管理器,控制管理器接收相关指令后,将相关指令发送到负载,负载执行相关指令,如负载是电炉时,控制管理器将生成的电炉电流过大的预警信息发送给控制网关,控制网关接收到预警信息后,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终端,用户根据预警信息通过终端向控制网关发布电炉断电指令,控制网关接收到电炉断电指令,将该指令下发到电炉对应的控制管理器,控制管理器将电炉断电指令发送给电炉,电炉接收到该指令后,执行断电指令。另外,控制管理器还可以将生成的控制指令直接发送给负载,负载执行相关指令,如负载是加湿器时,控制管理器将生成的减小加湿量的控制指令发送至加湿器,加湿器执行减小加湿量的控制指令。
另外,在其中一个区域的控制管理器经过一系列运算后,生成相应的指令后,该区域的控制管理器可以通过电力载波通信的方式将指令发送至网关,网关将指令下发给其他区域的控制管理器,以实现跨区域的联合控制。此处,只需要其中一个控制管理器进行运算,即可实现多个控制管理器的控制,避免了多个控制管理器进行重复计算,有利于提高控制效率。
本实施例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所述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本发明通过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确定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再将负载当前的特征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负载特征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和当前特征状态相匹配,提高负载工作状态和当前特征状态的适配性,实现控制管理器对负载的智能化控制。
进一步地,参照图3,基于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
负载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与负载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
步骤S12,基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确定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为功率阈值。
本实施例负载控制方法应用于照明控制系统,负载为照明负载,包括但不限于路灯、家用电灯、装饰灯等,可以理解的,照明负载的照明亮度与照明功率有关,而照明亮度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照需求进行具体控制,比如,照明负载处于较暗的照明状态时,则对应的,提高照明负载的照明功率,以提高周围环境的照明亮度,反之,较亮的照明状态,则降低照明负载的照明功率,所以可根据不同的照明状态设置不同的功率阈值,将当前照明功率和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功率阈值进行比较,调节当前照明功率至上述功率阈值,使照明负载的照明亮度和周围环境相匹配,动态调节照明负载功率,避免照明负载过暗或过亮的情况。
以下将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1,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其中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具体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用来表征照明负载所处环境的光照需求状况,照明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照明状态、第二照明状态、第三照明状态,其中,按照光照需求大小进行排序,第一照明状态<第二照明状态<第三照明状态,即当照明负载处于第一照明状态时,周围环境对光照的需求较小,处于第二照明状态时,周围环境对光的需求次之,处于第三照明状态时,周围环境对光照的需求较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步骤S11包括:
步骤S111,获取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照明负载所处环境的当前车流量信息、能见度信息、光照亮度信息、气象信息、天文时钟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状态和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有关,可以理解的,若照明负载为路灯,则照明状态和路灯所处环境的当前车流量、能见度、光照亮度、气象、天文时钟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具体地,在获取相关当前环境信息时,控制管理器可与交通流量观测仪连接,获取当前车流量信息;通过和能见度仪连接,获取当前能见度信息;通过安装光敏电阻检测当前光照亮度;通过控制管理器的联网模块,从网路服务器中获取当前气象信息;通过在控制管理器中安装计时器,获取当前天文时钟信息。
步骤S112,基于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后,根据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当前环境信息包含当前车流量信息、能见度信息、光照亮度信息、气象信息、天文时钟信息中至少一个维度的参数。在具体实施时,可事先建立环境信息-照明状态映射表,在确定了当前环境信息之后,即可通过查找映射表确定照明状态。例如,照明负载为路灯时,若当前车流量为500辆/小时,能见度为8km,时刻为北京时间6点,则此时周围环境对光照的需求比较小,对应第一照明状态,若当前车流量为1000辆/小时,能见度为200m,时刻为北京时间23点,则此时周围环境对光照的需求比较大,对应第三照明状态。
步骤S12,基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确定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为功率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了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后,基于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确定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上述判断阈值为功率阈值,照明负载不同照明状态对应不同的功率阈值,第一照明状态对应第一功率阈值,第二照明状态对应第二功率阈值,第三照明状态对应第三功率阈值,可以理解的,照明负载当前环境对光照的需求越小,照明负载的功率越小,所以将功率阈值按功率大小进行排序:第一功率阈值<第二功率阈值<第三功率阈值。比如,通行道路处于“傍晚-晴天-光照度稍暗”的环境状况,则负载处于第一照明状态,选择第一功率阈值;通行道路处于“夜间-阴天-光照较暗”,则负载处于第二照明状态,选择第二功率阈值;通行道路处于“深夜-雨天-光照极暗”,则负载处于第三照明状态,选择第三功率阈值。
在确定了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后,即可将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和功率阈值进行比较,进而调整照明负载功率。
进一步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包括功率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小于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其中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包括功率值,即将照明负载当前功率值和当前功率阈值进行比较,若当前功率值小于当前功率阈值,则说明当前功率值较小,需要提高照明功率,所以控制管理器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并将其通过电力载波通信发送给照明负载,照明负载接收到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执行指令,提高照明功率至功率阈值,使其与周围环境相适配。
步骤S32,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若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大于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即将照明负载当前功率值和当前功率阈值进行比较,若当前功率值大于当前功率阈值,则说明当前功率值较大,需要降低照明功率,所以控制管理器生成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并将其通过电力载波通信发送给照明负载,照明负载接收到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执行指令,降低照明功率至功率阈值,使其与周围环境相适配,减少电力的浪费。
步骤S33,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等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照明功率正常的状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等于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说明当前功率值与周围环境相匹配,无需进行调整,此时控制管理器生成照明功率正常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控制网关,控制网关接收到信息后,通过通讯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给终端,终端对照明功率正常的状态信息进行展示。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照明负载为路灯,若当前车流量为900辆/小时,能见度为100m,时刻为北京时间21点,此时对光照的需求比较大,对应第三照明状态,第三照明状态对应的第三照明阈值为500W,而此时检测到路灯的照明功率为300W,比第三照明阈值要低,控制管理器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并发送给路灯,路灯接收到指令后,提高照明功率至500W,满足周围环境对光照的需求,达到最佳照明效果。
本实施例中,负载为照明负载,通过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监测照明负载的照明状态,基于照明状态确定功率阈值,将当前照明功率和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功率阈值进行比较,并调节当前照明功率至上述功率阈值,使照明负载的照明亮度和周围环境相匹配,实现动态调节照明负载功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5,提出负载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
负载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与负载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步骤S10还包括:
步骤S13,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工作状态;
步骤S14,基于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为用电管理器,用电管理器用来控制电路的断电和导通,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根据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再将特征参数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生成相应的状态信息或指令,使得用电管理器特征参数和其特征状态相匹配。
以下将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3,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用电管理器和电动机相连,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至少包括空载预备状态和稳定带载状态,具体地,在电动机刚启动时,电动机处于预备状态,从停止逐渐过渡到转动,此时,经过用电管理器的电流由小逐渐变大,用电管理器的工作状态为空载预备状态,在启动后,电动机稳定地转动,经过用电管理器的电流也逐渐下降至趋于平稳,此时,用电管理器的工作状态为稳定带载状态。因为可以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经过用电管理器的电流变化趋势,当电流处在变化中时,用电管理器处于空载预备状态,当电流处于平稳状态时,用电管理器处于稳定带载状态。
步骤S14,基于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后,根据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对应的判断阈值,上述判断阈值包括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按照电流值大小排序: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由于电动机在处于空载预备状态时的电流值是处于稳定带载状态时的电流值的接近7倍,可据此设置用电管理器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对应的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等,具体实施时,可设置用电管理器处于稳定带载状态时的正常电流值为额定电流,处于空载预备状态时的正常电流值应小于7倍的额定电流。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空载预备状态时,其预警阈值可设置为7倍额定电流,报警阈值可设为8倍额定电流,端点保护临界阈值可设置10倍额定电流;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稳定带载状态时,其预警阈值可设置为额定电流,报警阈值可设为2倍额定电流,端点保护临界阈值可设置为4倍额定电流。
在确定了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后,即可将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步骤S34,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预警阈值且小于报警阈值,则生成预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预警阈值且小于报警阈值,则生成预警信息,其中,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可以是电流值,可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当前电流值,比如,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空载预备状态时,其预警阈值设置7倍额定电流,报警阈值可设为8倍额定电流,端点保护临界阈值可设置10倍额定电流,小于7倍额定电流的电流变化为正常变化,当前电流值大于7倍额定电流小于8倍额定电流,控制管理器生成预警信息;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稳定带载状态时,其预警阈值设置为额定电流,报警阈值设为2倍额定电流,端点保护临界阈值设置为4倍额定电流,当前电流值大于额定电流小于2倍额定电流,控制管理器生成预警信息。
步骤S35,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且小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且小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比如,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空载预备状态时,当前电流值大于或等于8倍额定电流小于10倍额定电流,控制管理器生成报警信息;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稳定带载状态时,当前电流值大于或等于2倍额定电流小于4倍额定电流,控制管理器生成报警信息。
步骤S36,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断电保护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若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断电保护指令,比如,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空载预备状态时,当前电流值大于或等于10倍额定电流,控制管理器生成断电保护指令;当用电管理器处于稳定带载状态时,当前电流值大于或等于4倍额定电流,控制管理器生成断电保护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管理器生成的预警信息、报警信息、断电保护指令可通过电力载波通信发送给用电管理器,上述的预警信息、报警信息可以在用电管理器的显示屏上显示,或者在用电管理终端(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进行显示,以供使用者对用电管理器进行控制,如使用者可通过终端控制用电管理器的通断,即通过终端生成断电控制指令、导通控制指令等。用电管理器接收到来自控制管理器的断电保护指令或者来自终端的断电控制指令、导通控制指令等,执行断电或导通动作。
本实施例中,负载为用电管理器,确定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再将实时检测的特征参数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生成相应的状态信息或指令,使得用电管理器特征参数和其特征状态相匹配,及时控制电路的通断,避免发生电路危险。
参见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载控制装置。本发明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0,用于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检测模块20,用于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
生成模块30,用于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发送模块40,用于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控制网关。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确定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为功率阈值。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照明负载所处环境的当前车流量信息、能见度信息、光照亮度信息、气象信息、天文时钟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包括功率值;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等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照明功率正常的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工作状态;
基于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预警阈值且小于报警阈值,则生成预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且小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断电保护指令。
优选地,所述负载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基于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确定负载预设特征状态;
基于所述预设特征状态,设置对应的预设判断阈值,所述预设判断阈值为所述负载在所述应用情景下的运行参数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负载控制程序,所述负载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负载控制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负载控制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与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
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所述负载对应的控制网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照明状态;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确定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为功率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照明负载所处环境的当前车流量信息、能见度信息、光照亮度信息、气象信息、天文时钟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照明负载的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照明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照明负载,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提高照明功率控制指令,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包括功率值;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降低照明功率控制指令;
若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参数等于所述照明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则生成照明功率正常的状态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用电管理器当前运行情况,监测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状态,所述当前特征状态为当前工作状态;
基于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预警阈值、报警阈值、断电保护临界阈值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用电管理器,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预警阈值且小于报警阈值,则生成预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且小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
若所述用电管理器当前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断电保护临界阈值,则生成断电保护指令。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控制管理器的应用情景,确定负载预设特征状态;
基于所述预设特征状态,设置对应的预设判断阈值,所述预设判断阈值为所述负载在所述应用情景下的运行参数阈值。
8.一种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监测负载当前特征状态,并确定所述特征状态对应的判断阈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负载当前特征参数与所述判断阈值,生成相应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电力载波通信,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负载或控制网关。
9.一种负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负载控制程序,所述负载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负载控制程序,所述负载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14847.XA 2022-01-07 2022-01-07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264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4847.XA CN114326430A (zh) 2022-01-07 2022-01-07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4847.XA CN114326430A (zh) 2022-01-07 2022-01-07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6430A true CN114326430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4847.XA Pending CN114326430A (zh) 2022-01-07 2022-01-07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64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9091A (zh) * 2022-10-09 2022-11-08 深圳市源广浩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负载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687A (zh) * 2006-10-13 2009-10-14 路创电子公司 降低负载控制系统的总功耗的卸负载方法
WO2015090248A1 (zh) * 2013-12-16 2015-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过载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9587901A (zh) * 2018-11-09 2019-04-05 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照明之智慧调控系统与方法
CN112839413A (zh) * 2021-02-01 2021-05-25 山东泰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监控系统
CN113341786A (zh) * 2021-04-29 2021-09-03 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能耗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2070A (zh) * 2021-05-26 2021-10-01 广东非凡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开关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55843A (zh) * 2021-09-17 2021-10-2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用电保护的方法、智能断路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687A (zh) * 2006-10-13 2009-10-14 路创电子公司 降低负载控制系统的总功耗的卸负载方法
WO2015090248A1 (zh) * 2013-12-16 2015-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过载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9587901A (zh) * 2018-11-09 2019-04-05 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照明之智慧调控系统与方法
CN112839413A (zh) * 2021-02-01 2021-05-25 山东泰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监控系统
CN113341786A (zh) * 2021-04-29 2021-09-03 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能耗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2070A (zh) * 2021-05-26 2021-10-01 广东非凡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开关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55843A (zh) * 2021-09-17 2021-10-2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用电保护的方法、智能断路器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9091A (zh) * 2022-10-09 2022-11-08 深圳市源广浩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负载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309091B (zh) * 2022-10-09 2022-12-20 深圳市源广浩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负载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243A (zh) 智能灯具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
BRPI0806224A2 (pt) sistema de gerenciamento de energia e método de gerenciamento de energia
JP2011175243A (ja) 電力制御イベントに応答する表示装置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2000250A1 (zh) 移动终端节电的系统及方法
CN108954682B (zh) 空调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US20110310071A1 (en) Energy efficient display system
CN105185301A (zh)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
CN114326430A (zh)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35170A (zh) 屏幕背光控制方法及遥控器
US20020071059A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having illumination control function
CN111006360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智能家居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JP6671479B2 (ja) 電気機器、消費電力削減システム、通信アダプタ及び消費電力削減方法
CN205583301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109524967B (zh) 一种负载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电网系统
CN110972381B (zh) 灯光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73927A1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CN108662723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59712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09455587B (zh)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89120A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7207904A (zh) 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
CN11063557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智能监测控制模组及监测控制方法
CN117939758A (zh) 智能照明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7355002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板供电的灯光调节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572595B (zh) 激光电视的调整方法、激光电视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