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7176B -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7176B
CN108647176B CN201810461856.7A CN201810461856A CN108647176B CN 108647176 B CN108647176 B CN 108647176B CN 201810461856 A CN201810461856 A CN 201810461856A CN 108647176 B CN108647176 B CN 108647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age area
microcontroller
transmitte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18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47176A (zh
Inventor
陈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618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7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7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7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47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7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应用于汽车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将获得的待传输数据写入RAM的目标存储区域中,并将该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之后向第二微控制器发送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长度,以使第二微控制器读取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并在读取完毕后,向第一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以使第一微控制器根据该通知信号将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再依靠SPI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利用RAM读写速度快,且可与微控制器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特点,提高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背景技术
T-Box(Telematics Box,车联网设备)可实现通过无线网络将车辆接入互联网,为用户提供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提高用户的驾驶感受,现有技术中,车联网设备大都采用双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技术,其中,一个微控制器负责接收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采集的车辆数据,并向CAN总线发送控制指令;另一个微控制器运行操作系统,通过联网控制器与互联网联接,获取网络信息,并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获取负责接收CAN总线数据的微控制器所提供的信息。
为满足用户日益增多的应用需求,车辆所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造成CAN总线采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CAN-FD(CAN with Flexible Data-Rate,升级版CAN总线)总线技术的发展,使得负责接收CAN总线数据的微控制器汇总得到海量的车辆数据,现有技术中负责运行操作系统的微控制器通过SPI直接获取负责接收CAN总线数据的微控制器的车辆数据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严重影响数据传输速率,因此,提供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数据传输的需求,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提高微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数据传输的需求,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微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发送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至第二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接收表征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已将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
根据所述通知信号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RAM划分有至少一个存储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数组,所述数组标记各存储区域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写入数据时,将所述数组中写入数据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的数据被读取完毕时,将所述数组中数据被读取完毕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包括:
遍历所述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状态;
确定第一个遍历到的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辆数据;
将所述车辆数据的任一部分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微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待传输数据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由第一微控制器写入所述RAM;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发送表征所述待传输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求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
读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终止字节地址之间存储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设备,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并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发送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至第二微控制器;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获取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长度,并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其中,所述通知信号表征所述待传输数据已读取完毕;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接收所述通知信号,并根据所述通知信号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RAM划分有至少一个存储区域;本发明提供的车联网设备还包括: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设置数组,所述数组标记各存储区域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写入数据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数组中写入数据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的数据被读取完毕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数组中数据被读取完毕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包括: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遍历所述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状态;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确定第一个遍历到的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可选的,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求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读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终止字节地址之间存储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写入单元,用于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
第一标记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至第二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表征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已将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
第二标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号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RAM划分有至少一个存储区域,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数组,所述数组记录各存储区域状态,且随各存储区域的数据读写情况,相应更新标记的状态;
第三标记单元,用于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写入数据时,将所述数组中写入数据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第四标记单元,用于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的数据被读取完毕时,将所述数组中数据被读取完毕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写入单元,用于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具体包括:
遍历所述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状态;
确定第一个遍历到的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可选的,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任一项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车辆数据的任一部分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待传输数据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由第一微控制器写入所述RAM;
读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表征所述待传输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所述读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求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
读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终止字节地址之间存储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第一微控制器将获得的待传输数据写入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中,并将该写入数据且数据尚未被读取的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之后向第二微控制器发送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长度,以使第二微控制器根据该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长度读取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并在读取完毕后,向第一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通知第一微控制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已被读取完毕,第一微控制器在接收到通知信号后,将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准备写入下一待传输数据,本发明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不再依靠现有技术中的SPI接口进行数据的传输,第一微控制器将获取得到的海量的车辆数据写入RAM,第二微控制器从RAM中读取相应的车辆数据,由于RAM读写速度极快,且可与微控制器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公知的,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与各种外围设备以及MCU之间以串行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车联网设备采用双MCU技术,MCU之间可通过SPI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挂载在SPI总线上的MCU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首先需要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SPI控制器,进一步由SPI控制器发送待传输数据,因此SPI控制器的硬件规格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SPI传输数据的速率,车联网设备应用SPI进行双MCU之间的数据传输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
基于上述前提,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微控制器和车联网设备,进一步的可应用于安装有车联网设备的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实现多个微控制器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高效传输;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
可选的,为提高RAM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可以将RAM划分为至少一个存储区域,根据RAM中缓冲区的具体情况对RAM的存储空间进行划分。
可选的,如果仅在RAM中划分一存储区域,存储区域可以是RAM中任意可用的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可以是RAM整体,当然,也可是RAM中的部分存储空间。
如果在RAM中划分有多个存储区域,划分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将RAM均分为多个存储区域,也可以按照预定比例将RAM划分为存储空间不等的存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采用何种划分方式,对RAM进行划分存储区域的操作都是在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RAM之前完成的,且在写入之前,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均已经明确知道RAM的存储区域的具体划分情况,以及各存储区域的起始地址以及存储空间的大小。
可选的,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获知RAM的存储区域的具体划分情况以及各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以及存储空间的大小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将上述信息以配置文件的形式进行记载,进行数据传输前,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分别加载该配置文件,进而获知上述信息;当然,也可以由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按照预设的划分比例计算各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及各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间大小,任何能够保证将待传输数据准确写入RAM并被准确读取的划分方式都是可行的。
可选的,可以为每一存储区域设置唯一的序号,且该序号与各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是对应设置的,通过该序号,可以唯一的确定存储区域。
可选的,第一微控制器根据RAM中存储区域的具体划分情况,设置记录各存储区域状态信息的数组,数组中可以记录各存储区域的序号、起始字节地址、存储区域空间的大小以及是否可写入数据等基本信息,而且,数组会随各存储区域的数据读写情况,相应更新各存储区域的标记的状态,如当任一存储区域中被第一微控制器写入数据且该数据尚未被第二微控制器读取时,将数组中该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当任一存储区域的数据被第二微控制器读取完毕时,将数组中该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第一微控制器获取待传输数据后,需要遍历该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标记状态,将第一个遍历到的处于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并将待传输数据写入目标存储区域中。
步骤S110,第一微控制器将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在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目标存储区域后,由于第二微控制器还没有读取写入目标存储区域的待传输数据,第一微控制器会更新数组记录的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将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避免在待传输数据被读取前,在目标存储区域中写入其他数据,将原数据覆盖,造成数据丢失。
步骤S120,第一微控制器发送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
可选的,第一微控制器自待传输数据写入目标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开始计时,统计待传输数据的写入时间,当写入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或写入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之前待传输数据写入完毕时,向第二微控制器发送待传输数据的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以使第二微控制器根据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读取待传输数据。
可选的,第一微控制器可以采用SPI接口传递地址信息和数据长度信息,当然也可以采用串行接口、车联网设备内部的CAN总线等传递地址信息和数据长度信息,由于数据量较大的待传输数据被写入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之中,SPI接口等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传递途径仅需传递数据量相对极小的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信息。
步骤S130,第二微控制器获取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
第一微控制器发送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及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后,第二微控制器接收相应信息,为读取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做准备。
步骤S140,第二微控制器根据地址信息和数据长度,读取待传输数据。
获取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信息后,第二微控制器便可以读取RAM中存储的待传输数据。
可选的,第二微控制器获取的地址信息可以是目标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也可以是目标存储区域的序号。如果获取的地址信息是起始字节地址,第二微控制器需要计算起始字节地址和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并进一步的读取起始字节地址和终止字节的地址之间的字节中存储的待传输数据,如果获取的地址信息是目标存储区域的序号,首先,第二微控制器需要根据存储区域的序号与存储区域起始字节地址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然后依据上述方式读取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
步骤S150,第二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
第二微控制器读取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后,向第一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告知第一微控制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已经读取完毕。
步骤S160,第一微控制器接收通知信号,根据通知信号将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第一微控制器接收表征目标存储区域中待传输数据已被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将数组中记录的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更新为可写状态,为再次写入数据做准备。
可选的,如果第一微控制器获取的车辆数据较大,可分批次发送该车辆数据,将该车辆数据分为多个部分,任一部分均可作为待发送数据写入RAM中,通过多次执行上述方法步骤,直至完成对数据量较大的车辆数据的传输。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微控制器将获取得到的海量的车辆数据写入RAM,第二微控制器从RAM中读取相应的车辆数据,车辆数据的传输过程不再依赖现有技术中的传输方式,利用RAM读写速度极快,且可与微控制器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特点,有效提高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可以包括:
将存储空间为256M的RAM平均分为四个存储区域,设置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记录每个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序号、存储空间大小等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前,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分别加载该配置文件,以获得各存储区域的基本信息,同时第一微控制器保存临时建立的数组;之后,第一微控制器获取CAN总线提供的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之后,遍历数组,并将待传输数据写入RAM中处于可写状态的目标存储区域中,并将该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第一微控制器通过SPI接口向第二微控制器发送目标存储区域的序号和待传输数据的长度,第二微控制器接收相应信息后,查询配置文件,确定与目标存储区域的序号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起始字节地址,并结合待传输数据长度,读取RAM中目标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待传输数据,读取完毕之后,第二微控制器向第一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告知第一微控制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待传输数据已经读取完毕,第一微控制器根据该通知信号在数组中将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完成对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微控制器将通过CAN线获取的车辆数据,即待传输数据,写入RAM,并通过SPI总线发送地址信息和数据长度给第二微控制器,然后,第二微控制器从RAM中读取车辆数据,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共享同一RAM,利用RAM读写速度极快,且可与微控制器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特点,将原来由SPI接口传输的车辆数据转由RAM作为中间媒介进行传输,而SPI接口仅需传输数据量极小的地址信息和数据长度信息,使海量的车辆数据的传输过程不再受到SPI接口的限制,有效提高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进一步的,由于SPI接口传递的数据量小,在相同硬件规格的情况下,传输数据的稳定性更高,可有效避免传输错误的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联网设备,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并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发送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至第二微控制器;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获取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长度,并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其中,所述通知信号表征所述待传输数据已读取完毕;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接收所述通知信号,并根据所述通知信号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RAM划分有至少一个存储区域;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设置数组,所述数组标记各存储区域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写入数据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数组中写入数据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的数据被读取完毕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数组中数据被读取完毕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包括: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遍历所述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状态;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确定第一个遍历到的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可选的,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求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读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终止字节地址之间存储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认为是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在中央设备中需设置的功能模块架构;下文描述内容可与上文相互参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2,该装置可以包括:
写入单元10,用于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
第一标记单元20,用于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30,用于发送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至第二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接收单元40,用于接收表征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已将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
第二标记单元50,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号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RAM划分有至少一个存储区域,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3,该装置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设置单元60,用于设置数组,所述数组记录各存储区域状态,且随各存储区域的数据读写情况,相应更新标记的状态;
第三标记单元70,用于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写入数据时,将所述数组中写入数据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第四标记单元80,用于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的数据被读取完毕时,将所述数组中数据被读取完毕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写入单元10,用于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具体包括:
遍历所述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状态;
确定第一个遍历到的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4,该装置在图3所示实施例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90,用于获取车辆数据;
确定单元100,用于将所述车辆数据的任一部分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5,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待传输数据的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由第一微控制器写入所述RAM;
读取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130,用于发送表征所述待传输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可选的,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读取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求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
读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终止字节地址之间存储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微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通过预设连接总线发送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至第二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接收表征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已将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
根据所述通知信号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M划分有至少一个存储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数组,所述数组标记各存储区域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写入数据时,将所述数组中写入数据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的数据被读取完毕时,将所述数组中数据被读取完毕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包括:
遍历所述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状态;
确定第一个遍历到的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辆数据;
将所述车辆数据的任一部分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
5.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微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连接总线获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待传输数据的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由第一微控制器写入所述RAM;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发送表征所述待传输数据读取完毕的通知信号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求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
读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终止字节地址之间存储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7.一种车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并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通过预设连接总线发送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长度至第二微控制器;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获取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长度,并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发送通知信号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其中,所述通知信号表征所述待传输数据已读取完毕;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接收所述通知信号,并根据所述通知信号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AM划分有至少一个存储区域;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设置数组,所述数组标记各存储区域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写入数据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数组中写入数据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不可写状态;
当任意所述存储区域的数据被读取完毕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所述数组中数据被读取完毕的存储区域的相应状态标记为可写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将待传输数据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目标存储区域,包括: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遍历所述数组,依次查询各存储区域的状态;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确定第一个遍历到的可写状态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起始字节地址;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求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数据长度之和,确定存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终止字节地址;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读取所述起始字节地址和所述终止字节地址之间存储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CN201810461856.7A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Active CN108647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856.7A CN108647176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856.7A CN108647176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7176A CN108647176A (zh) 2018-10-12
CN108647176B true CN108647176B (zh) 2020-09-29

Family

ID=6375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1856.7A Active CN108647176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71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7342B (zh) * 2019-01-16 2021-07-13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交换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0519377B (zh) * 2019-08-29 2022-05-27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597644B (zh) * 2019-09-10 2022-05-1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传输方法、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42586A1 (zh) * 2020-01-13 2021-07-2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mcu和存储介质
CN111464419B (zh) * 2020-04-13 2021-08-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总线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CN111796967B (zh) * 2020-06-30 2024-02-06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读写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448796B (zh) * 2022-01-25 2023-11-28 北京和利时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系统的车载控制器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667A (zh) * 2007-06-26 2008-12-31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机车状态信息检测与诊断记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09604A (zh) * 2009-12-28 2011-06-2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Gps/galileo导航基带处理芯片及导航接收机
CN104580469A (zh) * 2015-01-12 2015-04-29 深圳楼兰辉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文件队列存储及传输的车联网系统
CN105227642A (zh) * 2015-09-10 2016-01-06 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车辆数据的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2145A (ja) * 2004-05-19 2005-12-02 Nec Electronics Corp データ転送制御回路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667A (zh) * 2007-06-26 2008-12-31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机车状态信息检测与诊断记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09604A (zh) * 2009-12-28 2011-06-2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Gps/galileo导航基带处理芯片及导航接收机
CN104580469A (zh) * 2015-01-12 2015-04-29 深圳楼兰辉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文件队列存储及传输的车联网系统
CN105227642A (zh) * 2015-09-10 2016-01-06 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车辆数据的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7176A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7176B (zh) 一种车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联网设备
US10678686B2 (en) Estimation method for read and write access performance using average read retry times and a valid data weight ratio
CN112948318B (zh) 一种Linux操作系统下基于RDMA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86170B (zh) 车辆ecu刷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9752B (zh) 一种PCIe虚拟通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631534B (zh) 数据存储系统以及其管理方法
CN116303119B (zh) 冷热数据的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176695A (zh) 一种车辆ecu配置的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US20060236001A1 (en) 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ler
CN114461541A (zh) 芯片数据读取方法、写入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4077082A (zh) 网络投票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9542800A (zh) 基于闪存的垃圾处理的方法、固态硬盘以及存储装置
CN105681222A (zh) 一种数据接收缓存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0659043B (zh) 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83927B (zh) 用于连接axi接口和dma接口的电路转换系统及方法
CN110727399A (zh) 存储阵列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27700A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指标监控系统
CN106406752A (zh) 光模块对批量测试数据整体迁移保存的方法
CN106899386B (zh) 基于多通道通信接收系统的碎片化帧信号的解调方法
CN115712486A (zh) 虚拟机的热迁移控制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614359B (zh) 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684029A (zh) 存储内容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45929B (zh)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241478B (zh) 数据传送方法
KR100633742B1 (ko) 주변 장치로부터 데이터 전송 크기를 자동으로 갱신하는직접 메모리 액세스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 / F, building 1, No.14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wei Hengru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8 / F, block B, No. 11, Anxiang Bei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