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6317A -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6317A
CN108616317A CN201710061724.0A CN201710061724A CN108616317A CN 108616317 A CN108616317 A CN 108616317A CN 201710061724 A CN201710061724 A CN 201710061724A CN 108616317 A CN108616317 A CN 108616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ell
rsrp
base station
currently
carrier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1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6317B (zh
Inventor
张路
刘继民
马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61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6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6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04B17/327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RS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接收所述UE在相应事件触发下所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基站通过UE测量上报的RSRP信息和该UE的噪声功率信息,来对辅小区的信道条件进行评估,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辅小区的信道条件是否足够好。

Description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对于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在更宽的带宽中运行。具体来说,IMT-Advanced系统的关键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高达100MHz的带宽,5G系统的关键要求之一是支持高达1GHz甚至更高的带宽。
为了满足IMT-Advanced系统中支持100MHz带宽的要求,3GPP LTE版本10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作为LTE-Advanced(简称LTE-A)系统的主要特征。在CA的操作模式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载波单元(component carrier,CC)进行聚合,来有效支持E-UTRAN NodeB(eNB)和用户设备(UE)之间更宽的传输带宽。其中,用于进行聚合的CCs的带宽可不同,并且它们也可在相同或不同的频带,从而在运营商可用的无线频谱中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可以看出,通过CA技术,基于频谱的可用性和UE的能力,通过同时聚合多达五个20MH的CCs,可支持高达100MHz的系统带宽。
目前3GPP对5G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刚刚开始,第一个正式的5G商用版本的标准将于2018年发布。所以,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对相关背景技术的描述将用LTE-A系统作为示例系统。但是,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不但可以应用于LTE-A系统中的载波聚合,也可以自然地应用于5G系统中的载波聚合。
对于LTE-A系统的UE,当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初步建立时,仅为该UE配置有一个服务小区,该服务小区被指定为主小区(PCell)。在PCell中,相应的下行链路(DL)载波单元被指定为DL主载波单元(PCC),相应的上行链路(UL)CC被指定为UL PCC。此外,为了向UE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该UE可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的额外的服务小区,称为辅小区(SCells)。对应于某个SCell的DL和UL载波单元被分别称作DL和UL辅载波单元(SCC)。
被同一个基站所服务的不同UEs,其PCell可以是由不同的载波单元所承载的不同小区。某一个载波单元所承载的小区可以同时是某个UE的PCell和另一个UE的SCell。
PCell具有独特的特性。例如,UE只可以在PCell上执行随机接入过程;RRC连接建立或重新建立将仅由PCell处理;UE只在PCell上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Cell提供非接入层(NAS)的移动性信息和密钥信息;仅限在PCell上使用上行或下行的半持续调度使用(SPS)等等。
UE的PCell不能被去激活,而SCell则可被去激活。
RRC信令被利用来添加、删除或重新配置SCell。在CA模式下运行时,数据聚合发生在MAC层。在MAC层,数据被划分于不同的CCs中。HARQ在每个CC中以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为单元独立地进行。UE可在多个CCs中同时被调度。
当应用CA技术时,为了实现对基于移动性的切换的有效控制和对添加/删除CC的有效控制,测量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中的UE测量上报机制得到了加强。
具体来说,在一个多载波LTE-A系统中,当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对于不同的小区来说相互正交)时,每个UE将测量为其服务的eNB中的服务小区、所述服务eNB中可被该UE检测到信号的相邻小区、以及相邻eNB中可被该UE检测到信号的相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RSRQ)。其中,对于已配置CA的UE,所述服务小区包括主小区和辅小区,而对于还未配置CA的UE,所述服务小区仅包括主小区。对于一个处于已连接模式的UE,基于事件触发机制,该UE会在满足特定的报告条件时把相关的测量结果上报给为其服务的eNB;何时释放对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的配置将由为该UE服务的eNB来决定。
在3GPP版本10中定义了以下用于触发测量上报的事件:
A1事件: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即RSRP或RSRQ)好于一个阈值
A2事件: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差于一个阈值
A3事件:相邻小区测量值好于主小区测量值一定的偏移量
A4事件:相邻小区的测量值好于一个阈值
A5事件:主小区的测量值差于一个阈值并且相邻小区的测量值好于另一个阈值
A6事件:相邻小区测量值好于辅小区测量值一定的偏移量
B1事件: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异系统中相邻小区的测量值好于一个阈值;
B2事件:主小区的测量值差于一个阈值并且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异系统中相邻小区的测量值好于另一个阈值;
除了A6事件,其他所有事件在LTE版本8和版本9中同样支持。A6事件是被引入来监测和报告在辅小区所在的同一频带中好于该辅小区的小区,从而可以快速地重配置辅小区。
以下介绍CA配置/去配置,和CA激活/去激活的相关内容:
CA配置/去配置和CA激活/去激活也被称为SCell配置/去配置和SCell激活/去激活。
对于一个有支持CA能力的UE,在完成对为其服务的eNB的接入之后(即完成初始RRC连接的建立之后),其PCell即被配置和激活。然后,基于对额外的无线资源的潜在需求(即对一个或多个SCell的需求),当满足一些预先设计好的CA配置准则(比如候选SCell的无线信道条件和相应UE的数据缓冲区占用率)时,需要通过RRC重配置过程来完成对一个或多个SCell的配置。
一个已配置的SCell只有在其于MAC层被激活后才能服务于相应的UE。一个已配置的SCell在满足一些预先设计好的CA激活准则(比如相应UE的PCell的吞吐量不够高并且该SCell没有过载)时,才会被激活。
与CA配置和激活过程相似,通过RRC重配置过程来管理CA去配置并在MAC层来管理CA去激活。并且,需要设计合理的CA去配置准则和CA去激活准则。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UE的一个或多个CC的激活/去激活是通过使用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来完成的。从eNB发送至UE的MAC CE会携带一个位图,其根据编号将比特位映射到相应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上。利用所述位图,一个或多个SCell可在一个MAC CE中独立地被激活或去激活。
除了明确地通过发送MAC CE到相应UE的显式去激活机制,还有一种隐式去激活机制,该去激活机制是基于使用一个可让运营商去做设定的去激活定时器。隐式去激活机制通常用于显式去激活机制出现差错的情况,比如相应UE没有成功接收到为其服务的eNB发来的携带着去激活命令的MAC CE。
为了节省UE的电池电量,在去激活的SCell上,UE仅执行RRM测量而省略诸如CQI上报等处理。
然而,基于现有技术的方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当设计CA配置准则或CA激活准则时,一般需要同时检测多个条件,例如,有能力做CA的UE的数据流量条件,相应载波的无线信道条件,相应载波的频域资源负载条件等等。理论上,用于检测未配置的候选SCell或未激活的已配置SCell的无线信道条件的最优度量是信干噪比(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
然而,在被激活之前,在未配置的候选SCell或已配置的SCell中,没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并且没有由UE反馈给eNB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因此,eNB很难基于有效的度量来检测未配置的候选SCell或未激活的已配置SCell的信道条件。
据申请人所知,在现有的由电信厂商或运营商所提供或建议的方案中,用来评估一个未配置的候选SCell或未激活的已配置SCell的信道条件的主要方式是检测该SCell的RSRP是否足够高(即高于预定阈值),这种方案被简称为“SCell RSRP”方案。
不过,在小区间干扰是不可忽略的情况下,单纯使用RSRP这个度量并不能很好地评估无线信道条件。此外,RSRQ这个度量仅能提供形如“信号”与“信号功率+干扰功率+噪声功率”的比值,而不能对SINR给予评估;所以,使用RSRQ并不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为了改进目前被广泛采用的“SCell RSRP”方案,有些方案使用UE在PCell的PDSCH上所体验的SINR来估计其在未配置的候选SCell或未激活的已配置SCell上会体验到的SINR。然而,该方案所得到的估计是不准确的甚至可能是无用的,尤其是在所述PCell和所述SCell在频谱中是非连续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支持一个主小区以及至少一个辅小区为其服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x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其中,所述辅小区包括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或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
a接收所述UE在相应事件触发下所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
b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条件评估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支持一个主小区以及至少一个辅小区为其服务,所述条件评估装置包括:
配置装置,用于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其中,所述辅小区包括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或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UE在相应事件触发下所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
评估装置,用于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基站通过UE测量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和该UE的噪声功率信息,来对该辅小区的信道条件进行评估,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辅小区的信道条件是否足够好;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应用于CA配置准则或CA激活准则,从而辅助基站执行载波聚合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条件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流程图。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包含于基站中的条件评估装置来实现。
其中,本发明所述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家庭基站等。所述用户设备包括能以无线方式直接或间接和基站通信的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DA等。
优选地,所述基站包含于采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其中,所述基站可为所述用户设备(UE)配置一个主小区以及至少一个辅小区来为其服务。
参照图1,在步骤S1中,条件评估装置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
其中,所述辅小区包括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或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当UE是为了进行CA配置而做考察时,所述辅小区是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当UE是为了进行CA激活而做考察时,所述辅小区是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
其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是承载小区参考信号的资源粒子(RE)上的线性平均功率。
其中,所述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包括:
1)所述基站中为所述UE进行服务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2)所述基站中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3)相邻基站中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其中,当所述辅小区是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所述UE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4事件;当所述辅小区是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所述UE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1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在采用CA的多载波的系统中,以N(N≥2)表示载波数,该N个载波编号为c1,c2,…,cN。每个基站被配置至少一个扇区,每个扇区被配置有N个载波。
对于任一支持CA的UE,以0表示该UE已连接的服务扇区(serving sector)的编号,以1,……,K表示该UE可检测到的其他相邻扇区(neighboring sector)的编号;此外,用eNB_0表示该UE的服务基站(serving eNB)的编号,扇区0是基站eNB_0所配置的至少一个扇区中的某个扇区。对于多个不同的UE,相同的扇区编号可能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并且,不同UE的相邻扇区的数量(即K的值)可能是不同的。
对于任一支持CA的UE,在扇区0(即服务扇区)中,N个已配置的载波单元(CC)对应的N个小区的编号表示为(0,c1),(0,c2),…,(0,cN)。在该N个小区中,至少存在一个该UE的服务小区。具体地,如果该UE为CA未配置状态,仅存在一个该UE的服务小区。相反,如果该UE为CA已配置或CA已激活状态,则存在多个服务小区,包括主小区以及至少一个辅小区。
相似地,在该UE的标号为k(k∈{1,…,K})的任一个相邻扇区中,N个已配置的载波单元(CC)对应的N个小区的编号表示为(k,c1),(k,c2),…,(k,cN)。
对于任一支持CA的用户设备UE j,其从小区(k,cN)(k∈{0,1,…,K},n∈{1,…,N})测量得到的RSRP表示为单位为瓦特。
对于任一支持CA的用户设备UE j,在步骤S1中,UE j所对应的编号为eNB_0的基站(即UE j的服务基站)中的条件评估装置为UE j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UE j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并且,当所述辅小区是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UE j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4事件;当所述辅小区是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UE j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1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继续参照图1进行说明,在步骤S2中,条件评估装置中的接收装置接收所述UE在相应事件触发下所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
接着,在步骤S3中,条件评估装置中的评估装置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其中,该噪声功率信息可以是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系统工作带宽和噪声系数进行预估得到的噪声信息。
此外,该噪声功率信息也可由UE进行测量并报告至为该UE服务的基站。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01(图未示)。
在步骤S201中,条件评估装置计算一个比值,以用于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其中,所述比值的除法计算表达式的分子是所述服务扇区中的所述辅小区所致的RSRP,分母是所有可被所述UE检测到的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来承载的小区所致的RSRP的求和值与所述UE的噪声功率值之总和。
继续对前述第一示例进行说明,以Pnoise表示在系统给定的工作带宽下接收机侧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的平均功率,单位为瓦特。Pnoise可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Pnoise=Pnoise per Hz×工作带宽×噪声系数 (1)
其中,噪声功率谱密度Pnoise per Hz=10-174[dBm]/10×10-3,工作带宽是一个给定的系统参数,对于ITU或3GPP SCM信道模型,噪声系数分别是107[dB]/10或109[dB]/10。当然,Pnoise也可由UE(即下行链路的接收机侧的设备)进行测量并报告至服务基站。为了简化起见,在示例说明中,不同的UE处的加性白高斯噪声的平均功率统一地用Pnoise来表示。
条件评估装置中的评估装置计算一个比值,以基于该比值来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对于UE j,在其服务扇区中,将其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小区编号表示为(0,ci),其中,i∈{1,…,N}。那么,根据前述定义,在该UE的相邻小区k(k∈{1,…,K})中,由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来承载的小区的小区编号表示为(k,ci)。则条件评估装置中的评估装置基于以下公式来计算一个比值,如果该比值大于目标SNR值,则条件评估装置中的评估装置确定UE j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足够好:
其中,SINRtarget,RSRP-based for SCell[dB]表示目标SINR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优选地,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配置而考察一个候选辅小区时,所述的对信道条件的评估可以用于构成如下的一个决定将所述候选辅小区正式配置为辅小区的必要条件: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
优选地,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激活而考察一个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的对信道条件的评估可以用于构成如下的一个决定将所述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进行激活的必要条件::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辅小区配置准则或激活准则时,可结合多个检测条件,诸如有能力做CA的UE的数据流量条件,相应载波的无线信道条件,相应载波的频域资源负载条件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条件或检测条件的组合来设计辅小区配置准则或激活准则。
优选地,所述基站设定第一预定阈值和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使得所述第一预定阈值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其等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
2)使得所述第一预定阈值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其等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和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中较大的一个,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为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可采用的所有备选的调制编码方案等级所对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目标信干噪比中的最小值。
例如,在LTE-A系统中,由于控制信道(CCH)没有采用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自适应调整,下行链路CCH传输的目标SINR是一个具有给定数值的系统参数,其可以用SINRCCH target[dB]来表示。
与此相反,数据信道(DCH)的传输有采用MCS等级的自适应调整。对于下行链路DCH传输,任何一个给定的MCS等级都有一个对应的目标SINR,其为具有给定数值的系统参数。用来表示下行链路DCH传输可采用的所有备选的MCS等级所对应的目标SINR中的最小值。
基于上述公式(2),条件评估装置中的评估装置可设定SINRtarget,RSRP-based for SCell=SINRCCH target。或者,条件评估装置中的评估装置可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基站定义一个专用的定时器,其中,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向所述UE配置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时启动,使得当所述定时器的计时达到预定的时间长度时,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所述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基站定义一个接收所述UE上报的在所述辅小区所对应的那个载波上可检测到的由相邻扇区所致的RSRP的最大数目,使得当达到所述最大数目时,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基站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当所述UE需要进行基于移动性的越区切换时,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并在所述UE完成了基于移动性的越区切换之后,通过空口向所述UE重新配置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基站通过UE测量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和该UE的噪声功率信息,来对该辅小区的信道条件进行评估,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辅小区的信道条件是否足够好;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应用于CA配置准则或CA激活准则,从而辅助基站执行载波聚合操作。
图2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条件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条件评估装置包括配置装置1、接收装置2和评估装置3。
参照图2,配置装置1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
其中,该辅小区包括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或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
具体地,UE基于基站下发的测量配置信息,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至少一个RSRP信息发送至该基站。接着,基站中的接收装置2接收UE发送的其测量到的至少一个相应的RSRP信息。其中,所述辅小区包括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或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当UE是为了进行CA配置而做考察时,所述辅小区是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当UE是为了进行CA激活而做考察时,所述辅小区是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
其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是承载小区参考信号的资源粒子(RE)上的线性平均功率。
其中,所述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包括:
1)所述基站中为所述UE进行服务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2)所述基站中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3)相邻基站中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其中,当所述辅小区是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所述UE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4事件;当所述辅小区是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所述UE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1事件。
继续参照图2进行说明,接收装置2接收所述UE在相应事件触发下所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
接着,评估装置3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其中,该噪声功率信息可以是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系统工作带宽和噪声系数进行预估得到的噪声信息。
此外,该噪声功率信息也可由UE进行测量并报告至为该UE服务的基站。
优选地,评估装置3计算一个比值,以用于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其中,所述比值的除法计算表达式的分子是所述服务扇区中的所述辅小区所致的RSRP,分母是所有可被所述UE检测到的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来承载的小区所致的RSRP的求和值与所述UE的噪声功率值之总和。
优选地,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配置而考察一个候选辅小区时,所述的对信道条件的评估可以用于构成如下的一个决定将所述候选辅小区正式配置为辅小区的必要条件: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
优选地,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激活而考察一个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的对信道条件的评估可以用于构成如下的一个决定将所述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进行激活的必要条件: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阈值。
优选地,所述基站设定第一预定阈值和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使得所述第一预定阈值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其等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
2)使得所述第一预定阈值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其等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和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中较大的一个,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为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可采用的所有备选的调制编码方案等级所对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目标信干噪比中的最小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条件评估装置定义一个专用的定时器,其中,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向所述UE配置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时启动,使得当所述定时器的计时达到预定的时间长度时,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所述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条件评估装置定义一个接收所述UE上报的在所述辅小区所对应的那个载波上可检测到的由相邻扇区所致的RSRP的最大数目,使得当达到所述最大数目时,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条件评估装置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当所述UE需要进行基于移动性的越区切换时,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并在所述UE完成了基于移动性的越区切换之后,通过空口向所述UE重新配置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基站通过UE测量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和该UE的噪声功率信息,来对该辅小区的信道条件进行评估,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辅小区的信道条件是否足够好;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应用于CA配置准则或CA激活准则,从而辅助基站执行载波聚合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支持一个主小区以及至少一个辅小区为其服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x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其中,所述辅小区包括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或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
a接收所述UE在相应事件触发下所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
b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包括:
-所述基站中为所述UE进行服务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所述基站中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相邻基站中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载波来承载的小区发射参考信号所致的RSR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辅小区是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所述UE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4事件;当所述辅小区是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用于触发所述UE进行RSRP上报的事件是3GPP版本10里所定义的A1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一个比值,以用于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其中,所述比值的除法计算表达式的分子是所述服务扇区中的所述辅小区所致的RSRP,分母是所有可被所述UE检测到的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来承载的小区所致的RSRP的求和值与所述UE的噪声功率值之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配置而考察一个候选辅小区时,所述的对信道条件的评估可以用于构成如下的一个决定将所述候选辅小区正式配置为辅小区的必要条件: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激活而考察一个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的对信道条件的评估可以用于构成如下的一个决定将所述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进行激活的必要条件: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设定第一预定阈值和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方式包括:
-使得所述第一预定阈值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其等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
-使得所述第一预定阈值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其等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和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中较大的一个,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目标信干噪比为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可采用的所有备选的调制编码方案等级所对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目标信干噪比中的最小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通过以下方式来为UE进行测量上报配置:
-定义一个专用的定时器,其中,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向所述UE配置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时启动,使得当所述定时器的计时达到预定的时间长度时,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所述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通过以下方式来为UE进行测量上报配置:
-定义一个接收所述UE上报的在所述辅小区所对应的那个载波上可检测到的由相邻扇区所致的RSRP的最大数目,使得当达到所述最大数目时,所述基站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通过以下方式来为UE进行的测量上报配置:
-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当所述UE需要进行基于移动性的越区切换时,通过空口对所述UE释放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并在所述UE完成了基于移动性的越区切换之后,通过空口向所述UE重新配置相应的测量上报触发事件。
11.一种用于在基站中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条件评估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支持一个主小区以及至少一个辅小区为其服务,所述条件评估装置包括:
配置装置,用于为UE进行测量上报的配置,使得所述UE基于事件触发的机制向所述服务基站上报其在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其中,所述辅小区包括未配置的候选辅小区或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UE在相应事件触发下所上报的当前所考察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有可检测到的RSRP信息;
评估装置,用于基于所述RSRP信息和所述UE的噪声功率信息,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条件评估装置,其中,所述评估装置用于:
-计算一个比值,以用于评估所述UE当前正在考察的候选辅小区或已配置辅小区的信道条件,其中,所述比值的除法计算表达式的分子是所述服务扇区中的所述辅小区所致的RSRP,分母是所有可被所述UE检测到的与所述服务扇区相邻的扇区里由所述辅小区所对应的载波来承载的小区所致的RSRP的求和值与所述UE的噪声功率值之总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条件评估装置,其中,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配置而考察一个候选辅小区时,所述条件评估装置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将所述候选辅小区正式配置为辅小区的一个必要条件成立: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条件评估装置,其中,当所述UE当前正在为了进行CA激活而考察一个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时,所述条件评估装置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将所述未激活的已配置辅小区进行激活的一个必要条件成立:
-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阈值。
15.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条件评估装置。
CN201710061724.0A 2017-01-26 2017-01-26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616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1724.0A CN108616317B (zh) 2017-01-26 2017-01-26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1724.0A CN108616317B (zh) 2017-01-26 2017-01-26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317A true CN108616317A (zh) 2018-10-02
CN108616317B CN108616317B (zh) 2022-02-25

Family

ID=6365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1724.0A Active CN108616317B (zh) 2017-01-26 2017-01-26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63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209A (zh) * 2019-11-19 2020-0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网络标志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23329A (zh) * 2019-08-23 2021-02-2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系统中由主节点确定PSCell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25A (zh) * 2009-12-17 2011-04-1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触发测量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6264A (zh) * 2010-12-17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测量上报和系统间互操作方法及设备
CN102938902A (zh) * 2012-10-26 2013-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动态管理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00610A (zh) * 2013-03-19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测量的触发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327533A (zh) * 2013-05-20 2013-09-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基于用户移动的成员载波选择方法
CN103597757A (zh) * 2011-04-05 2014-0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载波聚合系统中用于载波激活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56311A (zh) * 2012-12-07 2014-06-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激活方法和设备
CN103945418A (zh) * 2013-01-17 2014-07-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辅服务小区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4126281A (zh) * 2012-01-11 2014-10-29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站间载波聚合的辅小区准备
CN104602349A (zh) * 2013-10-31 2015-05-06 索尼公司 载波分配装置和方法、以及终端
CN104661316A (zh) * 2015-01-28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下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796245A (zh) * 2015-03-30 2015-07-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辅载波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794138A (zh) * 2013-09-20 2016-07-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lte-a的载波聚合scell选择
CN105873072A (zh) * 2016-05-23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载波聚合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9479992B2 (en) * 2013-08-22 2016-10-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based on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small base station
CN106255212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成员载波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基站、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25A (zh) * 2009-12-17 2011-04-1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触发测量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6264A (zh) * 2010-12-17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测量上报和系统间互操作方法及设备
CN103597757A (zh) * 2011-04-05 2014-0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载波聚合系统中用于载波激活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26281A (zh) * 2012-01-11 2014-10-29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站间载波聚合的辅小区准备
CN102938902A (zh) * 2012-10-26 2013-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动态管理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56311A (zh) * 2012-12-07 2014-06-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激活方法和设备
CN103945418A (zh) * 2013-01-17 2014-07-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辅服务小区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3200610A (zh) * 2013-03-19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测量的触发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327533A (zh) * 2013-05-20 2013-09-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基于用户移动的成员载波选择方法
US9479992B2 (en) * 2013-08-22 2016-10-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based on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small base station
CN105794138A (zh) * 2013-09-20 2016-07-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lte-a的载波聚合scell选择
CN104602349A (zh) * 2013-10-31 2015-05-06 索尼公司 载波分配装置和方法、以及终端
CN104661316A (zh) * 2015-01-28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下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796245A (zh) * 2015-03-30 2015-07-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辅载波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873072A (zh) * 2016-05-23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载波聚合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255212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成员载波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基站、通信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3329A (zh) * 2019-08-23 2021-02-2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系统中由主节点确定PSCell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0856209A (zh) * 2019-11-19 2020-0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网络标志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56209B (zh) * 2019-11-19 2021-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网络标志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317B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0928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JP6813662B2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057830B2 (en) Handover between cells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JP6372570B2 (ja) Nct sccのアクティブ制御装置及び方法、管理方法、並びに基地局装置
US8824969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47695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 quality measurement
KR101452920B1 (ko) 멀티-캐리어 시스템에 대한 측정 평가 방법, 측정 평가 시스템 및 측정 평가 장치
US9497676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WO2019239583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204693B2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167958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2025243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btaining deactivated secondary cell measurements while a mobile terminal is in motion
JP5069283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6664587A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7010927B2 (ja)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7001681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US20110207414A1 (en) Mobile st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981462A (zh)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载波聚合控制方法
US10477442B2 (en) Source and a target network node and respective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of a wireless device
WO2016045404A1 (zh) 网络辅助式干扰删除与抑制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1030791B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估计方法及装置
WO2016119761A1 (zh) 信道质量指示cqi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8616317A (zh) 用于评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信道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US958514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duplex mode of second RF carrier based on performance on first RF carrier
US2020037489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