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3189A -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3189A
CN108613189A CN201810687564.5A CN201810687564A CN108613189A CN 108613189 A CN108613189 A CN 108613189A CN 201810687564 A CN201810687564 A CN 201810687564A CN 108613189 A CN108613189 A CN 108613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ir inlet
furnace end
along
carbon mon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75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敬辉
胡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ixi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aixi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aixi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aixi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75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31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3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3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包括炉头底座,装设在炉头底座上的炉头喷火圈,所述炉头喷火圈的一侧面装设有炉头顶盖,所述炉头底座开设有用于吸纳空气中的氧气的进风口,所述炉头底座内开设有储气洞,所述炉头喷火圈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火焰孔,若干个与第一火焰孔间隔开设的第二火焰孔,所述第一火焰孔和第二火焰孔与储气洞相通。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能有效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从而使得燃气的燃烧更加充分,节约能源,有效提高燃烧BTU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燃烧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人们常用的厨房用具,现有的燃气灶的炉头一般为上进风,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并不够充分,会出现黄火,红火,浮火这些现象,其BTU值因此不能得到提升,燃料的燃烧不充分造成燃料的浪费,再者,由于火焰孔的设计不够合理同样也造成了燃料燃烧的不充分。
另外申请号为201320439856.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型大功率燃气炉头,包括导流片和混合管,所述导流片固定设置在混合管上端,所述导流片上设有导流孔。在混合管中部径向贯穿开有引射孔,缩短了混合管的高度,使燃气与空气掺混得更加充分。安装有带有导流孔的导流片,混合气体到达混合管顶部时,受阻转混合,富氧混合物均质程度高,预混极为充分,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然而上述发明是利用混合管来使得空气与燃气混合得更充分的,混合管的设置使得炉头的高度比一般的炉头高度都要高,较为影响使用。
申请号为201520817216.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燃气炉头,包括炉胆管、炉盘、炉胆面盖、至少一个环状的波浪片,炉盘设有顶部开口的空气混合室,炉胆管与炉盘的空气混合室连通,所有的波浪片叠在一起置于炉盘上对应空气混合室的顶部开口位置,炉胆面盖盖于最顶层的波浪片上,且炉盘对应波浪片的外侧方设有环状的抗风导焰罩。使用时,燃气经过炉胆管上的一次空气孔,与空气一同进入炉盘的空气混合室进行第一次气体混合,然后再从波浪片的波峰和波谷向侧方散发出去,并与炉外空气进行第二次气体混合并燃烧,再由抗风导焰罩把火焰引导向上加热,在不增加炉头出火芯的直径尺寸,而可提高燃烧功率峰值。
然而上述发明的部件组成较多,生产制造以及拆装较为复杂,因而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包括炉头底座,装设在炉头底座上的炉头喷火圈,所述炉头喷火圈的一侧面装设有炉头顶盖,所述炉头底座开设有用于吸纳空气中的氧气的进风口,所述炉头底座内开设有储气洞,所述炉头喷火圈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火焰孔,若干个与第一火焰孔间隔开设的第二火焰孔,所述第一火焰孔和第二火焰孔与储气洞相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包括装设于炉头底座一侧面的第一进风口,装设于炉头底座另一侧面的第二进风口,对称的进风口设置使得空气的进入更加充分合理,避免进风口的不对称而导致气压的一边倒造成燃气与空气的接触不充分。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火焰孔的形状为梯形,其包括第一孔沿,与第一孔沿相连的第二孔沿,与第二孔沿相连的第三孔沿,与第三孔沿连接的第四孔沿,所述第一孔沿与第三孔沿之间的夹角为0.8°,所述第二孔沿的尺寸为2.4mm,所述第四孔沿的尺寸为2.5mm,所述第一火焰孔的深度为0.9mm,该夹角与尺寸的设置使得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火焰孔的形状为梯形,其包括第五孔沿,与第五孔沿相连的第六孔沿,与第六孔沿相连的第七孔沿,与第七孔沿相连的第八孔沿,所述第五孔沿与第七孔沿之间的夹角为15.8°,所述第六孔沿的尺寸为1.8mm,所述第八孔沿的尺寸为3mm,所述第二火焰孔的深度为4.1mm,该夹角与尺寸的设置使得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
作为优选的,所述炉头喷火圈还包括装设在其另一侧面上的若干个卡接凸起,所述炉头底座还装设有与卡接凸起相对应的卡接圈,通过卡接凸起插入卡接圈,实现炉头喷火圈与炉头底座之间的装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包括炉头底座,装设在炉头底座上的炉头喷火圈,所述炉头喷火圈的一侧面装设有炉头顶盖,所述炉头底座开设有用于吸纳空气中的氧气的进风口,所述炉头底座内开设有储气洞,所述炉头喷火圈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火焰孔,若干个与第一火焰孔间隔开设的第二火焰孔,所述第一火焰孔和第二火焰孔与储气洞相通,本发明通过在炉头底座开设进风口,实现下进风,同时设置彼此间隔的第一火焰孔与第二火焰孔,合理调整第一火焰孔与第二火焰孔的角度以及尺寸,使得空气与燃气之间的混合达到最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的炉头喷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的炉头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的炉头喷火圈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A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请参考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包括炉头底座3,装设在炉头底座3上的炉头喷火圈2,所述炉头喷火圈2的一侧面装设有炉头顶盖1,其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制造。所述炉头底座3开设有用于吸纳空气中的氧气的进风口31,所述炉头底座3内开设有储气洞33,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储气洞33内,所述炉头喷火圈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火焰孔21,若干个与第一火焰孔21间隔开设的第二火焰孔22,所述第一火焰孔21和第二火焰孔22与储气洞33相通,当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储气洞中,空气可大量储存在储气洞33并不断与燃气混合,使得空气能够更好地与燃气接触混合,从而实现燃气的更充分燃烧。
所述进风口31包括装设于炉头底座3一侧面的第一进风口311,装设于炉头底座3另一侧面的第二进风口312,对称的进风口设置使得空气的进入更加充分合理,避免进风口的不对称而导致气压的一边倒造成燃气与空气的接触不充分。
所述第一火焰孔21的形状为梯形,其包括第一孔沿211,与第一孔沿211相连的第二孔沿212,与第二孔沿212相连的第三孔沿213,与第三孔沿213连接的第四孔沿214,所述第一孔沿211与第三孔沿213之间的夹角为0.8°,所述第二孔沿212的尺寸为2.4mm,所述第四孔沿214的尺寸为2.5mm,所述第一火焰孔21的深度为0.9mm,该夹角以及尺寸的设置使得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加的充分。
所述第二火焰孔22的形状为梯形,其包括第五孔沿221,与第五孔沿221相连的第六孔沿222,与第六孔沿222相连的第七孔沿223,与第七孔沿223相连的第八孔沿224,所述第五孔沿221与第七孔沿223之间的夹角为15.8°,所述第六孔沿222的尺寸为1.8mm,所述第八孔沿224的尺寸为3mm,所述第二火焰孔22的深度为4.1mm,该夹角以及尺寸的设置使得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加的充分。
所述炉头喷火圈2与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7°,其上窄下宽的结构,使得下端与炉头底座3的结合处相对较宽,利于炉头底座3的储气洞33中的空气能够更便捷地与炉头喷火圈2接触,使得燃烧更加充分。
所述炉头喷火圈2还包括装设在其另一侧面上的若干个卡接凸起23,所述炉头底座3还装设有与卡接凸起23相对应的卡接圈32,安装时,只需将卡接凸起23卡入卡接圈32内即可完成炉头底座3与炉头喷火圈2之间的连接,其组装拆卸非常简单。
本发明通过在炉头底座3开设进风口31,实现下进风,同时设置彼此间隔的第一火焰孔21与第二火焰孔22,合理调整第一火焰孔21与第二火焰孔22的角度以及尺寸,使得空气与燃气之间的混合达到最优,最终实现18000BTU值,弥补市场空缺。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能有效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从而使得燃气的燃烧更加充分,节约能源,有效提高燃烧BTU值。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包括炉头底座(3),装设在炉头底座(3)上的炉头喷火圈(2),所述炉头喷火圈(2)的一侧面装设有炉头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底座(3)开设有用于吸纳空气中的氧气的进风口(31),所述炉头底座(3)内开设有储气洞(33),所述炉头喷火圈(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火焰孔(21),若干个与第一火焰孔(21)间隔开设的第二火焰孔(22),所述第一火焰孔(21)和第二火焰孔(22)与储气洞(3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1)包括装设于炉头底座(3)一侧面的第一进风口(311),装设于炉头底座(3)另一侧面的第二进风口(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焰孔(21)的形状为梯形,其包括第一孔沿(211),与第一孔沿(211)相连的第二孔沿(212),与第二孔沿(212)相连的第三孔沿(213),与第三孔沿(213)连接的第四孔沿(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焰孔(21)的深度为0.9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火焰孔(22)的深度为4.1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沿(211)与第三孔沿(213)之间的夹角为0.8°,所述第二孔沿(212)的尺寸为2.4mm,所述第四孔沿(214)的尺寸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火焰孔(22)的形状为梯形,其包括第五孔沿(221),与第五孔沿(221)相连的第六孔沿(222),与第六孔沿(222)相连的第七孔沿(223),与第七孔沿(223)相连的第八孔沿(2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孔沿(221)与第七孔沿(223)之间的夹角为15.8°,所述第六孔沿(222)的尺寸为1.8mm,所述第八孔沿(224)的尺寸为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喷火圈(2)还包括装设在其另一侧面上的若干个卡接凸起(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底座(3)还装设有与卡接凸起(23)相对应的卡接圈(32)。
CN201810687564.5A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Pending CN1086131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7564.5A CN108613189A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7564.5A CN108613189A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3189A true CN108613189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5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7564.5A Pending CN108613189A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3189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279622U (zh) * 2017-07-04 2018-04-27 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炉头
CN208418733U (zh) * 2018-06-28 2019-01-22 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279622U (zh) * 2017-07-04 2018-04-27 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炉头
CN208418733U (zh) * 2018-06-28 2019-01-22 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49921U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1377835Y (zh) 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
CN101556058B (zh) 通风塔式下进风燃气灶
CN208418733U (zh)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CN220038464U (zh) 一种燃烧器的进风结构
CN2328889Y (zh) 旋流聚焦高效多能家用燃气灶燃烧器
CN11212874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01779711U (zh) 一种上进风燃气灶具
CN108613189A (zh)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CN201281339Y (zh) 双环内焰燃烧器
CN10986976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7080999U (zh) 一体式燃烧器
CN201391869Y (zh) 一种燃气炉用高效节能红外线燃烧板
CN101725987B (zh) 内焰式聚能立管型燃气燃烧器
CN201193821Y (zh) 高效燃气燃烧器
CN201110546Y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燃烧器
CN21237796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220397516U (zh) 一种有助于炊具受热均匀的燃烧器炉头
CN216010836U (zh) 一种猛火炉燃烧器
CN103438453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内喷式燃烧器
CN212869756U (zh) 一种上进风杯式灶具燃烧器
CN217635628U (zh) 一种新型炫火炉头
CN101251254A (zh) 高效燃气燃烧器
CN218209563U (zh) 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
CN217635619U (zh) 一种效率高的节能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1, Haixin Road, Hongme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Haixin intelligent kitc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Yingmei village, Hongmei Town, Hongmei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HAIXIN ME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