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6377A -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6377A
CN108606377A CN201810352569.2A CN201810352569A CN108606377A CN 108606377 A CN108606377 A CN 108606377A CN 201810352569 A CN201810352569 A CN 201810352569A CN 108606377 A CN108606377 A CN 108606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regulating part
panel
case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25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525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06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6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63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属于口罩领域,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的端部的边缘与第二调节件的端部的边缘相铰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远离第二调节件的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一夹口,第二调节件的远离第一调节件的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二调节件为贯通的结构。通过这种调节器可以对口罩的耳带进行调节,使耳带增长或者缩短,从而使得口罩能够更适合佩戴者的头型,使佩戴者能够更加舒适,且调节装置能够循环利用,且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有耳戴式和头戴式,多为耳戴氏。
口罩的耳带一般设置的有弹性,使口罩的尺寸能够适合多数人的头型。但其调节范围有限,对于头型较小的人而言,佩戴常规的口罩会显得较松,起不到口罩的作用;对于头型较大的人而言,耳带则过于紧,时间稍长就勒的耳朵疼。多数口罩厂商也不会提供多种尺寸的口罩供人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的端部的边缘与第二调节件的端部的边缘相铰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远离第二调节件的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一夹口,第二调节件的远离第一调节件的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二调节件为贯通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为一体式结构,罩壳的端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罩壳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基板,所述罩壳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与罩壳相铰接,压板与罩壳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使得所述压板的另一端压合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罩壳的侧部设置有弧形的调节槽,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自所述调节槽延伸至罩壳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的两侧相对称地设置有滑槽,所述基板的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自所述滑槽延伸至罩壳的外部;滑动所述滑杆可将所述基板的一部分推动至所述罩壳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夹口能够容纳所述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靠近其内侧端的部位设置有分割块,所述分割块的顶部与所述滑槽的顶部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滑杆的直径;所述分割块与所述滑槽的内侧端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杆的直径,所述滑杆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所述卡接件内设置有卡壳,所述卡壳通过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卡接件的内壁,所述卡壳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卡壳内部形成所述第一夹口;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内部设置有线轴,所述线轴上缠绕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线轴,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形成环状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卡接件包括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卡环,所述延伸部卡接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内设置有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称设置;所述卡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上均设置有操作孔,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两端延伸至第一面板的操作孔内并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两端延伸至第二面板的操作孔内并连接有第二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卡壳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面板靠近第二夹板,第二面板靠近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第一夹持件呈U型结构,第一夹持件的中部形成第一夹块,第一夹块自第一通孔延伸至卡壳内,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设置有弧形的第一弹片,第一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的中部形成第二夹块,第二夹块自第二通孔延伸至卡壳内,所述第一面板的内侧设置有弧形的第二弹片,第二弹片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压下所述第一压块及第二压块能够使第一夹块及第二夹块相远离。
本发明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通过这种调节器可以对口罩的耳带进行调节,使耳带增长或者缩短,从而使得口罩能够更适合佩戴者的头型,使佩戴者能够更加舒适,且调节装置能够循环利用,且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中第二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中第二调节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中第二调节件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中第一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中第一调节件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中卡接件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调节装置两个调节器本体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调节器本体11、第一调节件12、第二调节件13、第一夹口14、第二夹口15、磁块16、卡接件17、延伸部18、凸块19、卡环20、线轴21、拉线22、外壳23、穿孔24、限位孔25、限位段26、罩壳27、基板28、压板29、扭簧30、调节槽31、调节杆32、滑槽33、滑杆34、分割块35、限位槽36、支撑板37、卡壳38、第一夹持件39、第二夹持件40、第一面板41、第二面板42、第一夹板43、第二夹板44、第一端45、第二端46、第一夹块47、第一压块48、第一弹片49、第二夹块50、第二压块51、第二弹片52、连接板53、操作孔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通过这种调节器可以对口罩的耳带进行调节,使耳带增长或者缩短,从而使得口罩能够更适合佩戴者的头型,使佩戴者能够更加舒适,且调节装置能够循环利用,且方便携带。
如图1所示,这种口罩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器本体11,调节器本体11为条形结构,调节器本体11包括第一调节件12及第二调节件13,第一调节件12及第二调节件13均为立方体结构,且第二调节件13为贯通的结构,第一调节件12的端部的边缘与第二调节件13的端部的边缘相铰接;调节器本体11的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一夹口14,调节器本体11的另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二夹口15。具体而言,第一夹口14位于第一调节件12的远离第二调节件13的一端,第二夹口15位于第二调节件13的远离第一调节件12的一端。
如图5所示,第一调节件12的端部设置有卡接件17,第一夹口14设置于卡接件17;第一调节件12的端部形成环状的延伸部18,延伸部18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19;卡接件17包括筒状的壳体,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卡环20,延伸部18卡接于壳体内;第一调节件12的内部设置有线轴21,线轴21上缠绕有拉线22,拉线22的一端固定于线轴21,拉线22的另一端与卡接件17相连。
如图6所示,第一调节件12包括外壳23,外壳23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穿孔24及限位孔25;线轴21的一端具有限位段26,限位段26的直径大于线轴21的直径,限位段26的直径与限位孔25的直径适配,穿孔24的直径大于转轴的直径;转轴的长度大于穿孔24与限位孔25之间的距离;限位段26卡于限位孔25,转轴穿过穿孔24。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调节件13包括罩壳27,罩壳27为一体式结构,罩壳27的端面为矩形结构,罩壳27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基板28,罩壳27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压板29,压板29的一端与罩壳27相铰接,压板29与罩壳27之间通过扭簧30连接,使得压板29的另一端压合于基板28上;罩壳27的侧部设置有弧形的调节槽31,压板29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杆32,调节杆32的端部自调节槽31延伸至罩壳27的外部。
如图2及图4所示,罩壳27的两侧相对称地设置有滑槽33,基板28的两侧设置有滑杆34,滑杆34的端部自滑槽33延伸至罩壳27的外部;罩壳27内设置有支撑板37,支撑板37垂直于基板28设置,支撑板37的一端部支撑于基板28;压板29与基板28的贴合处位于支撑板37与滑杆34之间;滑动滑杆34可将基板28的一部分推动至罩壳27的外部,且第一夹口14能够容纳基板28。
如图7所示,卡接件17内设置有卡壳38,卡壳38为中空结构,卡壳38通过连接板53连接于卡接件17的内壁,卡壳38内部形成第一夹口14;卡接件17内设置有第一夹持件39及第二夹持件40,第一夹持件39与第二夹持件40结构一致且相对称设置;
卡接件17的一侧为第一面板41,卡壳38远离面板的一侧为第一夹板43;第一夹持件39呈U型结构,第一夹持件39包括第一端45及第二端46,第一端45及第二端46自第一面板41延伸至卡接件17的外部并连接有第一压块48,第一夹板4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夹持件39的中部形成第一夹块47,第一夹块47自第一通孔延伸至卡壳38内;卡接件17包括与第一面板41相对的第二面板42,第二面板4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弹片49,第一弹片49的端部连接第一夹持件39,压下第一压块48能够使第一弹片49压缩并使第一夹块47朝向第二面板42运动。
第二夹持件40的两端自第二面板42延伸至卡接件17的外部并连接有第二压块51,第二夹板4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夹持件40的中部形成第二夹块50,第二夹块50自第二通孔延伸至卡壳38内,第一面板4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弹片52,第二弹片52的端部连接第二夹持件40,压下第二压块51能够使第二弹片52压缩并使第二夹块50朝向第一面板41运动,使第一夹块47及第二夹块50相远离。第一面板41及第二面板42上均设置有操作孔54,第一夹持件39的两端延伸至第一面板41的操作孔54内,第二夹持件40的两端延伸至第二面板42的操作孔54内。
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调节件12的靠近第二调节件13的一端设置有磁块16,第二调节件13的靠近第一调节件12的一端也设置有磁块16。
调节器本体11为其主体结构,第一调节件12及第二调节件13为调节器本体11的主要结构。调节器本体11整体呈长条形,第一夹口14及第二夹口15位于其两个端部,整个调节器本体11长度大致为2-3cm,宽和高基本在1cm左右。在使用时,针对头戴式口罩,将头带剪开,形成两个端部,将一端夹在第一夹口14处,将另一端夹在第二夹口15处,调节夹持的位置,使得整个头带被伸出或者缩短。
针对耳戴式口罩,采用两个调节器。将耳带剪断,形成两个端部,将耳带的一端夹在第一夹口14处,将耳带的另一端夹在第二夹口15处,调节夹持入夹口的耳带的长短,使得整个耳带被伸出或者缩短,从而更方便佩戴者使用。
第一调节件12与第二调节件13设置为相铰接,并且二者的端部相铰接,使得二者之间可以弯折成一定的角度。在使用时,耳带的两端分别夹持在两个调节件的两个夹口内,两个调节件根据耳带的弯折程度呈现一定的角度,使得佩戴者更加舒适,更容易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节。
在第一调节件12端部设置卡接件17,卡接件17与第一调节件12为卡接的关系,在使用时可以将卡接件17卡接在第一调节件12上,也可以将卡接件17与第一调节件12分离。
第一调节件12内部设置线轴21,线轴21上缠绕有拉线22,拉线22端部连接卡接件17,当卡接件17与第一调节件12分离之后,二者之间依然被拉线22限制,使得卡接件17不会完全脱离。在使用时,当使用者觉得耳带不够长时,可以将卡接件17与第一调节件12分离,将拉线22拉出一定的长度,进而间接地延长了调节器的长度,使得整个耳带可以被调节的更长,使得头型较大的人能够舒适地佩戴口罩。
第一调节件12呈立方体结构,其端部的延伸部18具有一定的长度,延伸部18整体呈直筒状结构,延伸部18的整体长宽小于第一调节件12的长宽,卡接件17也呈直筒状,其端部呈矩形,卡接件17的端部与延伸部18的端部相适配,使延伸部18能够插入卡接件17的壳体内。壳体的长宽与第一调节件12的长宽一致,使得二者连接之后外表面比较平整,比较美观且方便使用。
延伸部18的外侧沿周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块19,凸块19的表面呈圆弧形,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卡环20,卡环20的表面也呈圆弧形,凸块19与卡环20能够相卡接,使得卡接件17紧密地卡接在延伸部18的外部,使卡接件17与第一调节件12连接。需要取下卡接件17时用力即可将卡接件17从第一调节件12上取下。
线轴21设置在第一调节件12内部,线轴21上缠绕有拉线22,线轴21能够转动,进而将拉线22释放或者将拉线22缠在线轴21上。
拉线22可以采用扁平的线,使得其与卡接件17之间连接比较紧密,且使得卡接件17容易保持平衡,不易相对第一调节件12翻转。
外壳23是第一调节件12外部的结构件,穿孔24用来使得线轴21穿过,限位孔25用来限制线轴21端部的限位段26。
在正常情况下,限位段26位于限位孔25内,线轴21穿过穿孔24,由于限位孔25的限制作用,使得限位段26及线轴21不能够转动。当需要转动线轴21时,从端部推动线轴21,使限位段26与限位孔25分离,此时线轴21穿过穿孔24及限位孔25,由于穿孔24的直径设置的大于线轴21的直径,使得线轴21能够转动。转动线轴21可以释放或者缠绕拉线22。
在需要将卡接件17与第一调节件12分离时,先推动线轴21,使限位段26与限位孔25分离,取下卡接件17,拉动卡接件17,使线轴21转动,使拉线22被释放;当卡接件17拉动至合适位置后,推动限位段26其进入限位孔25内,此时线轴21不能够再转动,拉线22也不能够继续释放,使得卡接件17能够被限定在该位置,使得使用者在佩戴口罩使耳带能够不再增长,使得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佩戴口罩。
第二调节件13的第二夹口15采用压板29与基板28相配合的形式来实现。罩壳27是外部结构件,基板28设置在罩壳27内部,在夹持耳带时基板28基本不动。压板29铰接在罩壳27的内部,且压板29通过扭簧30与罩壳27连接,扭簧30对压板29具有持续的下压力,将压板29的端部压紧在基板28上。
压板29侧部设置延伸至罩壳27外部的调节杆32,在使用时,扳动调节杆32可以带动压板29翻转,使压板29脱离基板28。将耳带夹持在第二夹口15处时,扳动压板29,使压板29与基板28分离,将耳带塞入压板29与基板28之间,松开调节杆32,在扭簧30的弹性力作用下压板29能够压紧在基板28上,起到连接耳带的作用。
将基板28设置为可滑动的结构,使得基板28的一部分能够滑动至罩壳27的外部,且基板28能够插入第一夹口14内,使得两个调节器能够连接在一起。由于使用时多为配对使用,因此将两个调节器连接在一起,使调节器不易从使用者的口袋内掉落,在使用时也方便同时将两个调节器找到,使用更方便。
罩壳27的两侧设置一对滑槽33,基板28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杆34,滑杆34对称地设置在滑槽33内,通过滑杆34可以带动基板28滑动。在滑槽33的靠近其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分割块35,分割块35与滑槽33的端部之间形成限位槽36,限位槽36内能够放置滑杆34,且限位槽36对滑杆34起到限位作用。分割块35的顶部与滑槽33的顶部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滑杆34的直径,使得滑杆34能够越过分割块35,从而在滑槽33内滑动。
将压板29与基板28的贴合处位于支撑板37与滑杆34之间,使得在基板28的下方具有支撑板37以及滑槽33对其进行支撑,在基板28的上方具有压板29对其进行压制,使得基板28能够稳定地处于罩壳27内。且受压板29的压制作用,使得滑杆34能够稳定地置于限位槽36内。
在正常情况下,滑杆34处于限位槽36内,基板28稳定地置于罩壳27内,需要将基板28的一部分伸出罩壳27时,向上并向前推动滑杆34,使滑杆34越过分割块35,之后在滑槽33内推动滑杆34,使基板28的一部分延伸出罩壳27。
如图8所示,将调节器本体11的两个调节件翻转,使两个夹口朝向同一个方向,将一个调节器的第一夹口14对准另一个调节器的第二夹口15,将延伸出罩壳27的一部分基板28插入第一夹口14,使得两个调节器能够连接在一起。两个调节器之间形成两个连接部位,使两个调节器能够稳定地连接在一起。在将两个调节器分开时,直接拔出即可。
第一调节件12的卡接件17内设置的卡壳38形成第一夹口14,第一夹持件39及第二夹持件40形成的第一夹块47及第二夹块50相配合,能够将耳带或者基板28夹持在第一夹口14内。
卡壳38为端部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夹持件39及第二夹持件40的结构一致,且相对称设置,第一夹持件39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其通过一个钢片弯折而成。第一面板41与第二面板42为卡接件17的相对的两个板件,第一夹板43与第二夹板44为卡壳38的相对的两个板件,其中第一面板41靠近第二夹板44,第二面板42靠近第一夹板43。
在第一面板41上设置操作孔,第一压块48设置在操作孔内,第一夹持件39的两个端部连接第一压块48,第一压块48能够压动,并带动第一夹持件39动作。第一夹持件39的中部隆起形成第一夹块47,第一夹块47通过第一通孔伸入卡壳38内,且第一夹持件39与第二面板4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片49,通过第一弹片49的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一夹持件39具有朝向第一面板41运动的趋势,使得第一夹块47的大部分穿过第一通孔。在压下第一压块48时,第一弹片49压缩,第一夹块47朝向第二面板42运动,使得第一夹块47的一部分伸出卡壳38,使得第一夹块47与第二夹持件40的第二夹块50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使得耳带或者基板28能够穿过。
使用时,两根手指捏下第一压块48及第二压块51,使得第一弹片49及第二弹片52压缩,第一夹块47与第二夹块50远离,使第一夹口14张开,使耳带能够插入第一夹块47与第二夹块50之间,之后松开第一压块48与第二压块51,使第一弹片49与第二弹片52伸张,第一夹块47与第二夹块50相靠近,将耳带或者基板28夹紧。
将第一夹持件39与第二夹持件40设置为弯折的、异形的结构,使得第一弹片49与第二弹片52能够错开操作孔的位置,使第一弹片49能够连接在第二面板42上,使第二弹片52能够连接在第一面板41上。同时使得第一夹持件39与第二夹持件40能够相错开地设置在卡接件17内。
第一调节件12及第二调节件13上均设置有磁块16,两个磁块16能够相互吸合,且此处设置的磁块16的磁性较弱,使得只有当两个调节件的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才能够吸合,吸合之后整个调节器本体11呈直线型,也方便收纳。
在需要缩短耳带的长度时,将耳带剪开,耳带的一端夹入第一夹口14,耳带的另一端塞入第二夹口15,由于第二调节件13为贯通的结构,使得耳带能够沿着第二夹口15拉伸,将耳带的端部自第二调节件13的另一端拉出,使较多的耳带穿过第二夹口15,使得整体上耳带缩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的端部的边缘与第二调节件的端部的边缘相铰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远离第二调节件的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一夹口,第二调节件的远离第一调节件的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二调节件为贯通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为一体式结构,罩壳的端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罩壳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基板,所述罩壳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与罩壳相铰接,压板与罩壳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使得所述压板的另一端压合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罩壳的侧部设置有弧形的调节槽,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自所述调节槽延伸至罩壳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两侧相对称地设置有滑槽,所述基板的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自所述滑槽延伸至罩壳的外部;滑动所述滑杆可将所述基板的一部分推动至所述罩壳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夹口能够容纳所述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靠近其内侧端的部位设置有分割块,所述分割块的顶部与所述滑槽的顶部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滑杆的直径;所述分割块与所述滑槽的内侧端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杆的直径,所述滑杆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所述卡接件内设置有卡壳,所述卡壳通过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卡接件的内壁,所述卡壳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卡壳内部形成所述第一夹口;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内部设置有线轴,所述线轴上缠绕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线轴,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形成环状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卡接件包括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卡环,所述延伸部卡接于所述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内设置有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称设置;所述卡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上均设置有操作孔,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两端延伸至第一面板的操作孔内并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两端延伸至第二面板的操作孔内并连接有第二压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壳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面板靠近第二夹板,第二面板靠近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第一夹持件呈U型结构,第一夹持件的中部形成第一夹块,第一夹块自第一通孔延伸至卡壳内,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设置有弧形的第一弹片,第一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的中部形成第二夹块,第二夹块自第二通孔延伸至卡壳内,所述第一面板的内侧设置有弧形的第二弹片,第二弹片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压下所述第一压块及第二压块能够使第一夹块及第二夹块相远离。
CN201810352569.2A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Withdrawn CN108606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2569.2A CN108606377A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2569.2A CN108606377A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6377A true CN108606377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2569.2A Withdrawn CN108606377A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0637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7752Y (zh) * 2006-01-05 2007-03-14 龙新华 用于治疗腰部疾病的护腰装置
CN101991248A (zh) * 2010-09-30 2011-03-30 庄铭沛 一种用于腰带的游扣
CN204393535U (zh) * 2015-01-16 2015-06-17 黄奕翔 伸缩织带线轮
KR20170089965A (ko) * 2014-12-26 2017-08-04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스트랩의 길이를 조절하기 위한 버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호흡기
CN206443258U (zh) * 2017-02-13 2017-08-29 马志超 一种呼吸门诊用面罩式口罩
CN107319661A (zh) * 2017-08-01 2017-11-07 郑珮谕 一种通过电磁阵列自动监测和调节松紧的智能腰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7752Y (zh) * 2006-01-05 2007-03-14 龙新华 用于治疗腰部疾病的护腰装置
CN101991248A (zh) * 2010-09-30 2011-03-30 庄铭沛 一种用于腰带的游扣
KR20170089965A (ko) * 2014-12-26 2017-08-04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스트랩의 길이를 조절하기 위한 버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호흡기
CN204393535U (zh) * 2015-01-16 2015-06-17 黄奕翔 伸缩织带线轮
CN206443258U (zh) * 2017-02-13 2017-08-29 马志超 一种呼吸门诊用面罩式口罩
CN107319661A (zh) * 2017-08-01 2017-11-07 郑珮谕 一种通过电磁阵列自动监测和调节松紧的智能腰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8192U (zh) 一种柔性屏幕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8606377A (zh) 一种口罩带调节装置
CN108576970A (zh) 一种耳带调节器
CN108523285A (zh) 一种耳带长度调节器
WO2017092263A1 (zh) 编织带及带骨导耳机的编织带结构
CN106470367A (zh) 耳机扬声器保护装置
CN216774998U (zh) 一种安装于眼镜腿上的蓝牙耳机
KR20120017920A (ko) 백 헤드 밴드 이어폰
KR101962624B1 (ko) 목에 착용이 가능한 핸드폰 거치대
CN202854492U (zh) 头粒结构及其手表
CN108567187A (zh) 一种口罩带调节器
US11567343B2 (en) Ear adapter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force against an ear
CN209882025U (zh) 一种颈戴式无线蓝牙耳机
CN109062406B (zh) 一种脑机接口设备
CN20846200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8580260U (zh) 一种vr头戴设备用绑带
CN206596183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结构
KR101987074B1 (ko) 넥 밴드 이어폰용 클립
KR20200048866A (ko) 코 마스크
CN108813754A (zh) 一种耳带长度适配器
WO2018176862A1 (zh) 编织带耳机和智能头盔
CN115590734A (zh) 一种安全舒适性较高的vr眼镜训练装置
CN104665179A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袋
CN210630997U (zh) 颈枕
CN208550228U (zh) 一种便于佩戴防脱落腕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