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5351B -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5351B
CN108605351B CN201780010877.0A CN201780010877A CN108605351B CN 108605351 B CN108605351 B CN 108605351B CN 201780010877 A CN201780010877 A CN 201780010877A CN 108605351 B CN108605351 B CN 108605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its
1tti
base station
categ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08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5351A (zh
Inventor
高桥秀明
内野彻
清岛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05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5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具有基站和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该用户装置具有:通知单元,将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以及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通知给所述基站;以及接收单元,在通过以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在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的情况下,以在所述UE类别中该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以下的比特率,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成为规范(非专利文献1)。此外,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和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LTE的后继系统(例如,也称为LTE-A(LTE-Advanced)、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Radio Access))、4G、5G等)。
LTE中的用户装置基于终端能力而被分类到多个类别。该类别被称为“UE类别”,例如,在3GPP版本10中规定的类别6的用户装置分别支持300Mbps以及51Mbps作为DL(下行链路(Downlink))的最大比特率(峰值速率)以及UL(下行链路(Downlink))最大比特率。此外,从3GPP版本12以后,区分DL和UL地规定UE类别。DL的UE类别被称为“UE DL类别”,UL的UE类别被称为“UE UL类别”(非专利文献1)。规定有,用户装置UE在向例如网络连接时等,通过预定的信令消息(UE-EUTRA-Capability)将自身所支持的UE类别通知给基站。
此外,在LTE-Advanced中,为了保持与LTE的后向兼容性,并且实现超过LTE的吞吐量,采用将LTE中支持的带宽(最大20MHz)作为基本单位而同时使用多个载波进行通信的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在载波聚合中成为基本单位的载波被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
与前述的UE类别同样地规定有,支持CA的用户装置通过预定的信令消息(UE-EUTRA-Capability)将自身的CA能力通知给基站eNB。在CA能力的通知中,更具体而言,用户装置UE将自身在CA中支持的带域的组合(带域组合,BandCombination)通知给基站,并且UL/DL单独地按每个带域组合、按每个带域而将所支持的MIMO层数、所支持的调制方式等通知给基站。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06 V13.0.0(2015-12)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331 V13.0.0(2015-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需要下述技术:与特定的UE类别对应的用户装置能够在用户装置的能力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通信。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基站和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该用户装置具有:通知单元,将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以及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通知给所述基站;以及接收单元,在通过以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在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的情况下,以在所述UE类别中该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以下的比特率,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所公开的技术,提供与特定的UE类别对应的用户装置能够在用户装置的能力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通信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各UE DL类别的3GPP规定的图。
图2是表示CA中的最大比特率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的处理过程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标准规范变更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非专利文献1中规定的值作为在每个UE DL类别中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接收能力。如在图1的“在1TTI内接收到的DL-SCH传输块比特的最大数”(Maximum numberof DL-SCH transport block bits received within a TTI)中规定的那样,规定有,类别15的用户装置应该支持749856~798800比特,作为在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d Channel))中在1TTI(1ms)中能够接收的最大比特率。同样地,规定有,类别16的用户装置应该支持978960~1051360比特,作为在DL-SCH中在1TTI(1ms)中能够接收的最大比特率。另外,由于在图1中规定的数值是每1ms的最大比特率,所以能够通过将图1所示的数设为1000倍而换算为每1秒的最大比特率。即,类别15的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DL的最大比特率约为800Mbps,类别16的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DL的最大比特率约为1Gbps。
类别15以及类别16的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被规定为具有幅度而非固定值。其理由在于,即使是同一类别的用户装置,由于所支持的带域组合(CA带域组合)、MIMO层数、调制方式的能力也不见得相同,所以允许每用户装置能够支持的最大比特率不同的情况。
这里,根据载波聚合中的各CC的组合,有超过图1所示的最大峰值速率的情况。图2是使用图1的“在1TTI内接收到的DL-SCH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Maximum number of bitsof a DL-SCH transport block received within a TTI)中记载的最大比特率,计算CC的组合、以及每1TTI的DL的最大比特率得到的表。例如,图2所示的CA模式A表示由各CC为2x2MIMO以及64QAM的5个CC构成的CC的组合。根据图1的“在1TTI内接收到的DL-SCH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由于2层(2x2MIMO)以及64QAM的最大比特率为75376比特,所以能够计算出组合5个CC得到的CA模式A中的最大比特率为75376×5(5个CC)×2(在LTE中,每1TTI能够发送最大2个TB)=753760比特。若通过同样的方法计算CA模式B以及C中的最大比特率,则分别为843840比特以及841888比特。即,在CA模式B以及C中,超过在图1的“在1TTI内接收到的DL-SCH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中规定的类别15的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同样的问题在类别16的用户装置中也可能会发生。
在当前的3GPP的规定中,没有规定在进行CA模式B以及C那样的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应该适用UE类别的规定(即,图1中规定的值)还是应该适用与用户装置的CA能力相应的CC的组合中的最大比特率作为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假设基站eNB在进行DL的调度时以超过了用户装置的能力的比特率进行调度,则在用户装置侧不能够接收DL的数据,结果,可能反复进行重发等而造成DL的吞吐量劣化。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不过是一例,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设想基于LTE的方式的系统,但本发明不限定于LTE,还能够适用于其他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LTE”在不仅包含与3GPP的版本8、或者9对应的通信方式,还包含与3GPP的版本10、11、12、13、或者版本14以后对应的第5代通信方式的广义上使用。
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主要将UE DL类别15或者16作为对象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在将来,还能够适用于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被规定为具有幅度而非固定值的新UE类别。
<系统结构>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基站eNB和用户装置UE。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能够进行CA。在图3中将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分别示出1个,但这是例子,也可以分别有多个。此外,用户装置UE也可以具备同时与多个基站eNB进行通信的能力(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
<功能结构>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UE和基站eNB中的功能结构。
(基站)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功能结构例的图。如图4所示,基站eNB包含信号发送单元101、信号接收单元102、UE能力获取单元103、调度单元104以及存储单元105。图4仅示出基站eNB中的主要的功能单元,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基于LTE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4所示的功能结构不过是一例。若能够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则功能划分或功能单元的名称也可以是任意的。该基站eNB可以是单独的基站eNB,也可以通过设定(Configuration)而在执行DC时可以成为MeNB和SeNB中的任一个。
信号发送单元101包含根据应该从基站eNB发送的高层的信号,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进行无线发送的功能。信号接收单元102包含从各用户装置UE对各种信号进行无线接收,从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中获取更高层的信号的功能。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信号接收单元102分别包含用于执行将多个CC捆绑进行通信的CA的功能。此外,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信号接收单元102也可以包含像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那样相对于基站eNB的主体(控制单元)被设置于远程的无线通信单元。
设想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信号接收单元102分别具备分组缓冲器,进行层1(PHY)、层2(MAC、RLC、PDCP)以及层3(RRC)的处理。但是,不限于此。
UE能力获取单元103包含获取从用户装置UE通知的UE能力(UE-EUTRA-Capability),并存储到存储器等的功能。
调度单元104包含进行对用户装置UE分配无线资源的调度处理的功能。
存储单元105按用户装置UE的UE类别,存储用户装置UE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例如,也可以存储后述的图9所示的表格。
(用户装置)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图。如图5所示,用户装置UE包含信号发送单元201、信号接收单元202、以及UE能力通知单元203。图5仅表示在用户装置UE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尤其有关的功能单元,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基于LTE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5所示的功能结构不过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则功能划分或功能单元的名称也可以是任意的。
信号发送单元201包含根据应该从用户装置UE发送的高层的信号,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进行无线发送的功能。信号接收单元202包含从基站eNB对各种信号进行无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而获取更高层的信号的功能。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信号接收单元202分别包含用于执行将多个CC捆绑进行通信的CA的功能。
设想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信号接收单元202分别具备分组缓冲器,进行层1(PHY)、层2(MAC、RLC、PDCP)以及层3(RRC)的处理。但是,不限于此。
此外,信号接收单元202具有下述能力:在通过以用户装置UE自身支持的带域组合(CC的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作为在自身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而在标准规范中规定的最大比特率的情况下,能够以在该标准规范中规定的最大比特率进行接收。即,信号接收单元202能够以在该UE类别中用户装置UE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以下的比特率从基站eNB接收数据。
此外,信号接收单元202具有下述能力:在通过以用户装置UE自身支持的带域组合(CC的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作为在自身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而在标准规范中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的情况下,能够以在该标准规范中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在该标准规范中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中最大的比特率)进行接收。即,信号接收单元202能够以在该UE类别中用户装置UE应该支持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以下的比特率从基站eNB接收数据。
UE能力通知单元203具有将自身的UE能力(UE-EUTRA-Capability)通知给基站eNB的功能。
以上说明的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的功能结构可以整体通过硬件电路(例如,1个或者多个IC码片)来实现,也可以一部分通过硬件电路来构成,其他部分通过CPU和程序来实现。
(基站)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图6表示与图4相比更接近于实现例的结构。如图6所示,基站eNB具有:RF(射频(Radio Frequency))模块301,进行与无线信号有关的处理;BB(基带(Base Band))处理模块302,进行基带信号处理;装置控制模块303,进行高层等的处理;以及通信IF304,作为用于与网络连接的接口。
RF模块301通过对于从BB处理模块302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D/A(数字-模拟(Digital-to-Analog))变换、调制、频率变换、以及功率放大等,从而生成应该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此外,通过对于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频率变换、A/D(模拟-数字(Analog toDigital))变换、解调等,从而生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转发给BB处理模块302。RF模块301例如包含图4所示的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信号接收单元102的一部分。
BB处理模块302进行将IP分组和数字基带信号相互变换的处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312是进行BB处理模块30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322被作为DSP312的工作区域使用。BB处理模块302例如包含图4所示的信号发送单元101的一部分、信号接收单元102的一部分、以及调度单元104。
装置控制模块303进行IP层的协议处理、OAM(运行和维护(Operation andMaintenance))处理等。处理器313是进行装置控制模块303进行的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323被作为处理器313的工作区域使用。辅助存储装置333是例如HDD等,存储用于基站eNB自身进行操作的各种设定信息等。装置控制模块303例如包含图4所示的信号发送单元101的一部分、信号接收单元102的一部分、UE能力获取单元103以及存储单元105。
(用户装置)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图7表示与图5相比更接近于实现例的结构。如图7所示,用户装置UE具有:RF模块401,进行与无线信号有关的处理;BB处理模块402,进行基带信号处理;以及UE控制模块403,进行高层等的处理。
RF模块401通过对于从BB处理模块402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D/A变换、调制、频率变换、以及功率放大等,从而生成应该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此外,通过对于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频率变换、A/D变换、解调等,从而生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转发给BB处理模块402。RF模块401例如包含图5所示的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信号接收单元202的一部分。
BB处理模块402进行将IP分组和数字基带信号相互变换的处理。DSP412是进行BB处理模块40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422被作为DSP412的工作区域使用。BB处理模块402例如包含图5所示的信号发送单元201的一部分、信号接收单元202的一部分。
UE控制模块403进行IP层的协议处理、各种应用的处理等。处理器413是进行UE控制模块403进行的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423被作为处理器413的工作区域使用。UE控制模块403例如包含图5所示的信号发送单元201的一部分、信号接收单元202的一部分以及UE能力通知单元203。
<处理过程>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的处理过程的时序图。
在步骤S11中,用户装置UE的UE能力通知单元203将包含自身的UE能力(UE-EUTRA-Capability)的UE能力通知消息通知给基站eNB。UE能力通知消息例如是RRC消息中的“UECapabilityInformation”。更具体而言,UE能力通知单元203作为UE能力而将UE类别(包含UE DL类别以及UE UL类别)、以及CA能力通知给基站eNB。在该CA能力中,包含用户装置UE自身支持的带域的组合、UL/DL单独地按每个带域组合、按每个带域而用户装置UE支持的MIMO层数、调制方式(256QAM等)等。基站eNB的UE能力获取单元103将从用户装置UE通知的UE能力存储到存储器等。
在步骤S12中,基站eNB的调度单元104对用户装置UE分配无线资源。这里,在进行CA的情况下,调度单元104基于从用户装置UE通知的UE能力,在不超过在UE类别中规定的最大比特率的范围内进行调度。例如,在用户装置UE的UE DL类别为特定的类别(UE DL类别15或者16)的情况下,即使在捆绑了各DL CC的情况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比特率超过作为该特定的类别的用户装置UE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而在标准规范中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的情况下,也进行调度以使不超过在该标准规范中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
作为具体例,设想用户装置UE的UE DL类别为15、且以图2所示的CA模式C中的CC(带域)的组合进行CA的情况。在该情况下,CA模式C中的理论上的最大比特率为每1TTI841888比特。另一方面,用户装置UE能够接收的最大比特率如图1所示为每1TTI最大749856~798800比特。因此,基站eNB的调度单元104进行调度以使每1TTI成为749856~798800比特中最大值即798800比特以下。
在步骤S13中,基站eNB根据应该发送给用户装置UE的数据而生成TB,将生成的TB映射到所调度的无线资源,并发送给用户装置UE。用户装置UE的信号接收单元202通过接收被发送的TB并进行解码,从而获取数据。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的处理过程。如前述,用户装置UE的信号接收单元202具有下述能力:在通过以用户装置UE自身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作为在自身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而在标准规范中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的情况下,能够以在该标准规范中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进行接收。此外,基站eNB的调度单元104进行调度以使不超过作为在用户装置UE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而规定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由此,即使是与特定的UE类别(UE DL类别15或者16)对应的用户装置UE,也能够在用户装置UE的能力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通信。
另外,在图9中表示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对应的标准规范变更例。图9的下划线部是与本实施方式对应的变更部位。
<总结>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有基站和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该用户装置具有:通知单元,将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以及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通知给所述基站;以及接收单元,在通过以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而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在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的情况下,以在所述UE类别中该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以下的比特率,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通过该用户装置UE,提供与特定的UE类别对应的用户装置能够在用户装置的能力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通信的技术。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有基站和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该基站具有:存储单元,按所述用户装置的每个UE类别,存储所述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用户装置的UE类别;以及调度单元,在进行载波聚合并且获取到的所述用户装置的UE类别为特定的UE类别的情况下,在不超过在所述特定的UE类别中所述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的范围内进行调度。通过该基站eNB,提供与特定的UE类别对应的用户装置能够在用户装置的能力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通信的技术。
此外,在以预定的带域组合、预定的MIMO层数以及预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在通过以该预定的带域组合、预定的MIMO层数以及预定的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在所述特定的UE类别中所述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的情况下,所述调度单元也可以在不超过在所述特定的UE类别中所述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预定的幅度的最大比特率的上限的范围内进行调度。由此,能够防止以超过了用户装置UE的能力的比特率进行调度从而结果上吞吐量下降的情况。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有基站和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具有:将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以及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通知给所述基站的步骤;以及在通过以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最大比特率超过在该用户装置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的情况下,以在所述UE类别中该用户装置应该支持的最大比特率以下的比特率,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的步骤。通过该通信方法,提供与特定的UE类别对应的用户装置能够在用户装置的能力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通信的技术。
<实施方式的补充>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装置(用户装置UE/基站eNB)的结构而言,既可以是在具备CPU和存储器的该装置中通过由CPU(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具备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实现的结构,也可以同时存在程序和硬件。
信息的通知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MAC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其他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消息也可以称为RRC信令。此外,RRC消息也可以是例如RRC连接设置(RRC Connection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LTE(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A(LTE-Advanced)、超3G、IMT-Advanced、4G、5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W-CDMA(注册商标)、GSM(注册商标)、CDMA2000、UMB(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Bluetooth(注册商标)、利用其他的合适的系统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而被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判定或者判断可以通过由1比特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可以通过真假值(布尔值(Boolean):真(true)或假(false))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预定的值的比较)来进行。
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术语,也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意思的术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号)。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
用户装置UE还有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式装置、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某些其他的适当的术语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伴随着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并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不进行该预定的信息的通知)进行。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判断(determining”)、“决定(determining)”这样的术语有包含各种各样的操作的情况。“判断”、“决定”可包含例如将进行了计算(calculating)、算出(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导出(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检索(looking up)(例如,表、数据库或者其他数据构造中的检索)、确认(ascertaining)的情况当作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等。此外,“判断”、“决定”可以包含将进行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访问(accessing)(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的情况当作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等。此外,“判断”、“决定”可以包含将进行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的情况当作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即,“判断”、“决定”可包含将任意操作当作“判断”、“决定”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基于”的记载,除非另行明示,否则意思不是“仅基于”。换言之,“基于”的记载意思是“仅基于”和“至少基于”这两者。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时序等只要不矛盾,则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按照例示的顺序提示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不限定于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输入输出的信息等可以被保存在特定的场所(例如,存储器),也可以在管理表中进行管理。输入输出的信息等可以被盖写、更新、或者追记。也可以删除被输出了的信息等。也可以向其他装置发送被输入了的信息等。
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不进行该预定的信息的通知)进行。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可在上述的整个说明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等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者磁性粒子、光场或者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来表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所公开的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没有特别地予以否认,否则这些数值不过仅是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任意的值。上述的说明中的项目的划分对于本发明而言并非本质性的内容,既可以将在2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根据需要而组合使用,也可以将在某个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应用于在其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功能框图中的功能单元或者处理部的界限未必与物理上的部件的界限相对应。多个功能单元的操作既可以由物理上的1个部件进行,或者1个功能单元的操作也可以由物理上的多个部件进行。只要不矛盾,则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时序以及流程图也可以调换顺序。为了便于对处理进行说明,使用功能框图说明了用户装置UE/基站eNB,但是这样的装置也可以由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用户装置UE所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以及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基站eNB所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也可以分别保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器、只读(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的适当的任意的存储介质中。
本国际专利申请基于2016年2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26393号,主张其优先权,在本申请中援引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26393号的全部内容。
标号说明
UE 用户装置
eNB 基站
101 信号发送单元
102 信号接收单元
103 UE能力获取单元
104 调度单元
105 存储单元
201 信号发送单元
202 信号接收单元
203 UE能力通知单元
301 RF模块
302 BB处理模块
303 装置控制模块
304 通信IF
401 RF模块
402 BB处理模块
403 UE控制模块

Claims (3)

1.一种终端,是具有基站和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具有:
通知单元,将该终端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以及该终端支持的UE类别通知给所述基站;
接收单元,在通过以该终端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1个传输时间间隔即TTI内的最大比特数超过在该终端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的情况下,以在所述UE类别中该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以下的1个TTI内的比特数,从所述基站接收传输块;以及
解码单元,在对所述传输块进行解码时,基于与通过通知给所述基站的所述带域组合、所述MIMO层数以及所述调制方式能够实现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相比降低了的1个TTI内的比特数,对所述传输块进行解码,
所述终端支持的UE类别包含DL类别15以及DL类别16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DL类别15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是798800比特,在所述DL类别16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是1051360比特。
2.一种基站,是具有基站和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具有:
存储单元,按所述终端的每个UE类别,存储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传输时间间隔即TTI内的最大比特数;
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终端的UE能力;以及
调度单元,在进行载波聚合并且获取到的所述终端的UE类别为特定的UE类别的情况下,在不超过在所述特定的UE类别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的范围内进行调度,
其中,在以从所述终端获取到的所述UE能力中包含的预定的带域组合、预定的MIMO层数以及预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在通过以该预定的带域组合、预定的MIMO层数以及预定的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超过在所述特定的UE类别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预定的幅度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的上限的情况下,所述调度单元在不超过在所述特定的UE类别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预定的幅度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的上限的范围内进行调度,
所述特定的UE类别包含DL类别15以及DL类别16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DL类别15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预定的幅度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的上限是798800比特,在所述DL类别16中该终端应该支持的预定的幅度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的上限是1051360比特。
3.一种通信方法,由具有基站和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将该终端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以及该终端支持的UE类别通知给所述基站的步骤;
在通过以该终端支持的带域组合、MIMO层数以及调制方式进行的载波聚合能够实现的1个传输时间间隔即TTI内的最大比特数超过在该终端支持的UE类别中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的情况下,以在所述UE类别中该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以下的1个TTI内的比特数,从所述基站接收传输块的步骤;以及
在对所述传输块进行解码时,基于与通过通知给所述基站的所述带域组合、所述MIMO层数以及所述调制方式能够实现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相比降低了的1个TTI内的比特数,对所述传输块进行解码的步骤,
所述终端支持的UE类别包含DL类别15以及DL类别16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DL类别15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是798800比特,在所述DL类别16中所述终端应该支持的1个TTI内的最大比特数是1051360比特。
CN201780010877.0A 2016-02-15 2017-01-11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8605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6393 2016-02-15
JP2016026393A JP6236098B2 (ja) 2016-02-15 2016-02-15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PCT/JP2017/000561 WO2017141574A1 (ja) 2016-02-15 2017-01-11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5351A CN108605351A (zh) 2018-09-28
CN108605351B true CN108605351B (zh) 2021-10-22

Family

ID=5962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0877.0A Active CN108605351B (zh) 2016-02-15 2017-01-11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5755B2 (zh)
EP (1) EP3419368A4 (zh)
JP (1) JP6236098B2 (zh)
CN (1) CN108605351B (zh)
WO (1) WO20171415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9037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ue capability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43805A1 (ja) * 2017-08-30 2019-03-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再送制御方法、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
US10687209B2 (en) * 2017-09-13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capability constraint indications for high order modulation
US10721717B2 (en) * 2017-11-28 2020-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 combination constraint on the number of supported layers
HUE054861T2 (hu) 2018-05-30 2021-10-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elhasználói berendezés (UE) bõvíthetõ képességi jellemzõkészletének hirdetése
US10609754B2 (en) 2018-06-26 2020-03-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dication of multiple in multiple out network layers across carriers to optimize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JP7465812B2 (ja) * 2018-10-05 2024-04-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BR112021013745A2 (pt) * 2019-02-25 2021-09-21 Ntt Docomo, Inc.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WO2021034255A1 (en) * 2019-08-16 2021-0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rate handling for nr-dc with mcg and scg operation in same frequency range
WO2023016652A1 (en) * 2021-08-13 2023-02-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906A (zh) * 2010-02-26 2013-02-06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控制程序及处理器
CN103004161A (zh) * 2010-07-30 2013-03-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接收器中的多流接收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5368B (zh) * 2010-06-25 2014-07-11 Htc Corp 適用於無線通訊能力傳訊之行動通訊裝置
US8724742B2 (en) * 2010-10-06 2014-05-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buffer manag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204289B2 (en) * 2011-02-15 2015-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user equipment catego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84638A1 (en) * 2012-11-28 2014-06-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253263B2 (ja) * 2013-05-31 2017-12-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ユーザ装置種類情報通知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種類情報受信方法
RU2631251C2 (ru) * 2013-05-31 2017-09-20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обмена информацией,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US10004098B2 (en) * 2014-01-29 2018-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85449B1 (en) * 2014-01-30 2019-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25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user equipment category handling
US9839039B2 (en) * 2014-04-15 2017-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25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user equipment category handling
CN106256160B (zh) * 2014-04-30 2019-12-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820225B2 (en) * 2014-05-13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10159062B2 (en) * 2014-05-19 2018-12-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52152B2 (en) * 2014-07-31 2022-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20160157228A1 (en) * 2014-11-28 2016-06-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ignaling ue capability chang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785664B2 (ja) * 2015-01-28 2020-1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998264B2 (en) * 2015-04-10 2018-06-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321447B2 (en) * 2015-10-26 2019-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a DRX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based in part on an M-PDCCH parameter
WO2017078372A1 (ko) * 2015-11-02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US10285028B2 (en) * 2016-02-05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adio link monitoring
WO2018031573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Rrc coordination in case of tight interworking between 5g and lte
US10149182B2 (en) * 2016-09-07 2018-12-04 Apple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ertising device capability
WO2018084779A1 (en) * 2016-11-03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transmission bandwidth control and support
CN110383871B (zh) * 2017-01-05 2023-05-3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互通的性能指示符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906A (zh) * 2010-02-26 2013-02-06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控制程序及处理器
CN103004161A (zh) * 2010-07-30 2013-03-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接收器中的多流接收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9368A1 (en) 2018-12-26
US20190053221A1 (en) 2019-02-14
WO2017141574A1 (ja) 2017-08-24
CN108605351A (zh) 2018-09-28
JP2017147515A (ja) 2017-08-24
US10785755B2 (en) 2020-09-22
EP3419368A4 (en) 2019-01-16
JP6236098B2 (ja) 201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5351B (zh)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KR102417950B1 (ko) Lte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dci) 설계
EP3661294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nd sen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KR102212799B1 (ko) 제어 정보 검출 방법,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433295B2 (en)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EP3110195A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in ue
US10750491B2 (en)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autonomous transmission activation and release
CN108886709B (zh) 用户装置及通信方法
US11330543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3123583A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1818650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盲检测次数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0115076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8082551A1 (zh) 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12291850A (zh) 一种终端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US20200275439A1 (en) Slot format ind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6889150B2 (ja) 基地局及び送信方法
WO2021140675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20180317205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CN107615794B (zh) 用户装置
CN110149191B (zh)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2448802A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21191982A1 (ja) 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