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788A - 端子容纳体和线束 - Google Patents

端子容纳体和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788A
CN108604788A CN201780009243.3A CN201780009243A CN108604788A CN 108604788 A CN108604788 A CN 108604788A CN 201780009243 A CN201780009243 A CN 201780009243A CN 108604788 A CN108604788 A CN 108604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ccommodating chamber
busbar
connection
sh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92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4788B (zh
Inventor
福原阳亮
井口树
井口一树
坪内达哉
中山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04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4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5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包括:能容纳能与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电连接的连结端子(120)的每个连结端子的端子容纳室(21);以及保持连结端子的端子保持部(40),对于所有的端子容纳室中的能将连结端子和形成多个能与电子元件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131)的1片板状的汇流条(130)的1个端子部更换地容纳并且对每个端子部设置的多个共用容纳室(21C)中相邻的共用容纳室之间的间隔板壁(23),为了将汇流条的连结部(132)容纳在共用容纳室而具有在端子部向共用容纳室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连结部的室间插入部(23a),共用容纳室的端子保持部以不阻碍汇流条向共用容纳室和室间插入部容纳的方式对每个共用容纳室设置。

Description

端子容纳体和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容纳体和线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容纳并保持预定端子的端子容纳体。该预定端子至少使电子元件(熔丝、继电器等)的端子作为对侧端子而电连接。具体而言,该预定端子有利用压接或者熔敷等与电线的端部电连接并且与作为对侧端子的电子元件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以下记作“线束端子”)、存在于作为对侧端子的线束端子与作为对侧端子的电子元件的端子之间的中继端子、或者至少具有作为对侧端子的电子元件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的汇流条等。下面,将线束端子、中继端子称作“连结端子”。电子元件至少经由连结端子、汇流条而与端子容纳体连接。下述的专利文献1和2记载了这种端子容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2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52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例如在虽然是同一车种但规格不同的车辆等这样的互相具有相关性的车辆之间,关于与端子容纳体连接的电子元件,有互不相同的种类的情况、或者即使是相同种类的电子元件但其数量也会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各车辆之间,有时在一个车辆的端子容纳体仅容纳连结端子,在另一个车辆的端子容纳体至少容纳汇流条。因此,以往例如需要针对车辆的每个规格,准备仅由连结端子的容纳室构成的端子容纳体和至少具有汇流条的容纳室的端子容纳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容纳体和线束,能够由连结端子和汇流条共用端子容纳室。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端子容纳体的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容纳室,是能够容纳能与电子元件的端子电连接的连结端子的空间,并设置于多个所述连结端子的每一个;以及端子保持部,保持已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所述连结端子。而且,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所有的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能将所述连结端子和形成有多个能与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的1片板状的汇流条的1个所述端子部更换地容纳、并且被分配给所述汇流条的各所述端子部的每个的多个共用容纳室中、相邻的所述共用容纳室之间的间隔板壁,为了使将所述汇流条的相邻的所述端子部之间相连的连结部容纳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所述间隔壁板具有在所述端子部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所述连结部的室间插入部,所述共用容纳室的所述端子保持部以不阻碍所述汇流条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和所述室间插入部容纳的方式设置于每个所述共用容纳室。
此处,优选的是,所述端子保持部是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突出并且将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所述连结端子的被卡止部卡止的卡止部,在所述共用容纳室的所述端子保持部或者所述端子保持部与所述共用容纳室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在所述端子部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所述汇流条的室内插入部。
另外,优选的是,在将保持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或者所述室间插入部的情况下,所述汇流条保持部是从存在于所述共用容纳室的内部的壁面或者所述室间插入部的壁面突出并且在所述端子部容纳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时将所述汇流条的被卡止部卡止的卡止部,所述汇流条保持部以不阻碍所述连结端子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方式配置。
另外,优选的是,至少具有:第1容纳室群,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被配置为一列而成;以及第2容纳室群,与所述第1容纳室群的各所述端子容纳室个别地成对的相同数量的所述共用容纳室被配置为一列而成,所述室间插入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纳室群中相邻的所述共用容纳室之间的所述间隔板壁。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端子容纳体形成为:将由所有的所述端子容纳室构成的电连接空间并列配置多个,并且能够跨多个所述电连接空间中相邻的至少2个地容纳1片板状的连接汇流条,互相相邻的2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各所述共用容纳室中,将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至少1个所述共用容纳室与另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至少1个所述共用容纳室分别作为连接容纳室,并且各所述连接容纳室形成为能够将所述连结端子、所述汇流条的1个所述端子部和所述连接汇流条的1个端子部更换地容纳,在所述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所述连接容纳室和所述另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所述连接容纳室的相邻者彼此之间,设置有使该各所述连接容纳室的室间连通并且容纳将所述连接汇流条的相邻的所述端子部之间相连的连结部的室间连通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电连接空间包括容纳与电源电连接的供电端子的供电端子容纳室,所述供电端子容纳室形成为:至少能够将所述汇流条的供电端子部与所述连接汇流条的供电端子部更换地与所述供电端子一起容纳,并且能够在该室内将所述汇流条和所述连接汇流条中任意一者的所述供电端子部与所述供电端子电连接。
另外,优选的是,设置2个所述电连接空间。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元件;端子容纳体,具有端子容纳室和端子保持部,所述端子容纳室是能容纳能与所述电子元件的端子电连接的连结端子的空间并且设置于多个所述连结端子的每一个,所述端子保持部保持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所述连结端子;以及电线,与所述连结端子直接或者间接地电连接。而且,对于在所有的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能将所述连结端子和形成有多个能与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的1片板状的汇流条的1个所述端子部更换地容纳、并且被分配给所述汇流条的各所述端子部的每个的多个共用容纳室中、相邻的所述共用容纳室之间的间隔板壁,为了使将所述汇流条的相邻的所述端子部之间相连的连结部容纳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所述间隔壁板具有在所述端子部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所述连结部的室间插入部,所述共用容纳室的所述端子保持部以不阻碍所述汇流条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和所述室间插入部容纳的方式设置于每个所述共用容纳室。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端子容纳体将能插入汇流条的室间插入部设置在相邻的共用容纳室之间的间隔板壁,并且设置有不阻碍该汇流条容纳地保持连结端子的端子保持部。因此,该端子容纳体能够用连结端子与汇流条进行端子容纳室的共用。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由于包括该端子容纳体,因此,能够取得该端子容纳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和线束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端子容纳体以及容纳在端子容纳体的连结端子和电子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端子容纳体以及容纳在端子容纳体的汇流条和电子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端子的插入口侧观察端子容纳体的主视图。
图5是从端子的插入口侧观察端子容纳体的立体图。
图6是局部地放大图4的端子容纳室的图。
图7是图6中X-X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Y-Y线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图8的连结端子相对于共用容纳室的容纳状态的图。
图10是说明图8的汇流条相对于共用容纳室的容纳状态的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1的端子容纳体的立体图。
图12是说明图11的连结端子相对于共用容纳室的容纳状态的图。
图13是说明图11的汇流条相对于共用容纳室的容纳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变形例2的端子容纳体的立体图。
图15是从端子的插入口侧观察变形例2的端子容纳体的主视图。
图16是示出变形例2的端子容纳体的使用例之一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变形例2的端子容纳体的使用例之一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变形例2的端子容纳体的使用例之一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变形例2的端子容纳体的使用例之一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变形例2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变形例2的连接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图16的使用例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23是示出图17的使用例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24是示出图18的使用例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25是示出图19的使用例的电路构成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3:端子容纳体
20:电连接空间
20A:第1容纳室群
20B:第2容纳室群
20X:第1电连接空间
20Y:第2电连接空间
21:端子容纳室
21C: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
21a:第1内壁面
21b:第2内壁面
21c:第3内壁面
21d:第4内壁面
23:间隔板壁
23a:室间插入部
30:容纳室(供电端子容纳室)
40:端子保持部
41:爪部
42:支持部
50:汇流条保持部
51:爪部
52:支持部
60:室内插入部
70:室间连通部
110:端子
120:连结端子
123:被卡止部
130:汇流条
131:端子部
132:连结部
133:电线连接部(供电端子部)
134:被卡止部
140:连接汇流条
141:端子部
142:连结部
143:电线连接部(供电端子部)
150:供电端子
210:电子元件
212:端子
220:电线
WH: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端子容纳体和线束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10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端子容纳体和线束的实施方式之一。
图1的附图标记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另外,图1的附图标记WH示出包括该端子容纳体1的线束。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是能够将预定端子110容纳并保持在内部的容纳部件(图2和图3)。该预定端子110至少能够将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作为连接对象的对侧端子,并且与该端子212电连接。具体而言,作为该端子110,可以是相对于该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能装拆自由地连接的连结端子120(图2)、板状的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图3)。另外,在图2和图3中,省略后述的电线220。
此处,电子元件210包括:电子元件主体211;和与该电子元件主体211电连接的端子212。例如,作为该电子元件210,可以考虑电路保护元件(熔丝等)、继电器、连接器或者电子设备(电子控制单元(所谓的ECU)等)等。该例子的电子元件210是熔丝,将端子212成型为板状的阳型。
另外,连结端子120如以前说明,是用压接或者熔敷等与电线220(图1)的端部电连接并且将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作为对侧端子的线束端子、或者将线束端子和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分别作为对侧端子并且存在于它们之间而使相互间电连接的中继端子。该连结端子120例如将导电性的金属的板材(例如铜板)作为母材,并且成型为能与对侧端子物理连接的预定形状。该连结端子120可以是阳端子,也可以是阴端子。该连结端子120至少具有能相对于对侧端子电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21(图2)。该端子连接部121被适当成型为与连结端子120的端子形态(阳型或者阴型)相应的形状。在线束端子的情况下,设置有至少1个端子连接部121。在中继端子的情况下,设置有至少2个端子连接部121。
该例子的连结端子120是线束端子,与1个对侧端子电连接。因此,在该连结端子120设置有:1个端子连接部121;和与电线220电连接的电线连接部122。在该例子中,与所述阳型的对侧端子(端子212)匹配地将端子连接部121成型为阴型,且以使电线220压接的方式成型有电线连接部122。
另外,汇流条130例如是将导电性的金属板材(例如铜板)作为母材而成型的板状的部件,能够使多个对侧端子(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电连接。该汇流条130具有端子部131和连结部132(图3)。端子部131是能与对侧端子电连接的部位,与成为连接对象的对侧端子的数量匹配地设置有多个。连结部132是使这些多个端子部131连结的部位,将相邻的端子部131之间相连。该例子的端子部131与所述阳型的对侧端子(端子212)匹配地,成型为板状的音叉端子。各端子部131为了使与各个对侧端子的连接方向互相一致,在同一平面上互相隔开间隔并列为一列地配置。该例子的连结部132是将各端子部131的根部(与被对侧端子插入的侧相反侧的端部)互相在同一平面上相连的矩形的板状部。
此处,该例子的汇流条130具有与该同一平面上的端子部131和连结部132交叉的其他板状部,将该板状部用作与电线220电连接的电线连接部133。该电线连接部133例如可以是与电线220的未图示的线束端子(与所述连结端子120不同的要素)电连接的端子部,也可以使电线220的端部熔敷从而相互电连接。在该例子中,设置有作为端子部的电线连接部133。例如,在经由该汇流条130向电子元件210侧供电的情况下,该汇流条130的电线连接部133成为供电端子部133,该供电端子部133与后述的电源侧电连接。因此,在该情况下,与该供电端子部133嵌合的线束端子为供电端子(未图示),该供电端子经由电线220而与电源侧电连接。
端子容纳体1例如构成为存在于电接线箱或者电子元件210与电线220之间的连接体(所谓的块体那样的要素)。
电接线箱至少具有将端子110和电子元件210容纳并保持在内部的箱体,在该内部使端子110与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电连接。在该电接线箱中,与端子110直接或者间接且电连接的电线220被拉出到外部。线束WH至少由电接线箱、端子110、电子元件210和电线220构成。该线束WH例如配设在车辆,经由分别分配给未图示的电源(二次电池)侧、作为负载的电气设备(执行器等)侧等的电线220相连。
在将端子容纳体1构成为连接体的情况下,例如与连结端子120(线束端子)一起将电线220的端部容纳在连接体(端子容纳体1),并且将该电线220从连接体(端子容纳体1)拉出到外部,从而能够形成将电子元件210作为连接对象的连接器。另外,在作为与其不同的连接体而构成端子容纳体1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使多个电子元件210保持在连接体(端子容纳体1),从而能够形成多个电子元件210的集合体即电子元件单元。在该电子元件单元中,使连结端子120(线束端子)容纳并保持在连接体(端子容纳体1)的内部,从而该连结端子120与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电连接。另外,这样的连接体(端子容纳体1)也可以容纳并保持在电接线箱的箱体的内部。
端子容纳体1具体而言,具有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型的主体10(图2和图3)。在该主体10形成有作为能够容纳连结端子120的空间并且设置在多个连结端子120中每一个端子的端子容纳室21。在该例子的端子容纳体1中,将所有的端子容纳室21成型为长方体。各端子容纳室21以连结端子120的插入方向分别为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成型。连结端子120从端子连接部121侧经由插入口22而插入到端子容纳室21。
另外,该例子的端子容纳体1至少具有将多个端子容纳室21配置为一列而成的第1容纳室群20A和第2容纳室群20B(图2和图3)。该第1容纳室群20A和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个多个端子容纳室21沿着相对于连结端子120的插入方向的垂直方向并列。第1容纳室群20A和第2容纳室群20B在其相互间具有多个相邻且成对的端子容纳室21的组合。例如,该例子的第2容纳室群20B具有与第1容纳室群20A的各端子容纳室21个别成对的数量相同的端子容纳室21。换言之,在该例子的端子容纳体1中,各端子容纳室21配置为格子状。容纳在成对的端子容纳室21的2个连结端子120中的一个与电子元件210的一端子212电连接,另一个与该电子元件210的另一个端子212电连接。
顺便提及,如之前说明,在互相具有相关性的车辆之间,有时分别使用仅容纳端子110的端子容纳体和至少容纳汇流条130的端子容纳体。
例如,以往,在仅施加低电压的情况下,相对于与此对应的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能够连接已与连结端子120(线束端子)连接的电线220。在这种情况下,在端子容纳体形成有与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相应的每个连结端子120的多个端子容纳室。与此相对,在施加高电压的情况下,有时相对于与此对应的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连接能供给比电线220高效率的电源的汇流条130。在这种情况下,在端子容纳体形成容纳该汇流条130的端子容纳室。
另外,例如在端子容纳体连接少量的熔丝(电子元件210)的规格的车辆中,与各熔丝的正负各极性的端子212匹配地,对每个该端子212准备容纳连结端子120的端子容纳体即可。与此相对,在熔丝的数量比该车辆多的规格的车辆中,例如在鉴于连结端子120向端子容纳体的容纳作业性的基础上,准备容纳与熔丝的一个极性的端子212电连接的每个熔丝的连结端子120和与各熔丝的另一个极性的端子212电连接的1个汇流条130的端子容纳体即可。在该车辆的端子容纳体形成有:每个连结端子120的多个端子容纳室;和容纳汇流条130的端子容纳室。
这样,以往有的情况下必须对每个车辆的规格准备不同形状的端子容纳体。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被构成为能够由连结端子120和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共用端子容纳室21,并且相对于该被共用的端子容纳室(以下记作“共用容纳室”)21C,例如能够根据车辆的规格来容纳连结端子120、或者容纳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
端子容纳体1具有能更换地容纳连结端子120与1片汇流条130中的1个端子部131并且被分配给该汇流条130的各端子部131中的每个的多个共用容纳室21C。在端子容纳体1中,可以将所有的端子容纳室21设定为共用容纳室21C,也可以将该所有的端子容纳室21中的一部分即多个端子容纳室21设定为共用容纳室21C。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中,将第1容纳室群20A和第2容纳室群20B中的至少一者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形成为共用容纳室21C。在该例子中,将第1容纳室群20A的各端子容纳室21作为仅能容纳连结端子120的空间,将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端子容纳室21形成为能够更换连结端子120与汇流条130的共用容纳室21C(图2至图5)。该例子的汇流条130相对于各共用容纳室21C,以与连结端子120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插入。
在该端子容纳体1中,在所有的端子容纳室21中的多个共用容纳室21C即其中相邻的共用容纳室21C之间的间隔板壁23,为了将汇流条130的连结部132容纳在共用容纳室21C,而形成在该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向共用容纳室21C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连结部132的插入部(以下记作“室间插入部”)23a(图4至图8)。该室间插入部23a是从间隔板壁23的插入口22侧的端部向汇流条130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空间。例如,该室间插入部23a是从间隔板壁23的插入口22侧的端部向汇流条130的插入方向切除的狭缝状的切除部,将壁面间的宽度形成得比连结部132的板厚大。
另外,在该例子的端子容纳体1设置有容纳汇流条130的电线连接部133的容纳室30(图3)。因此,室间插入部23a也设置在该容纳室30以及与该容纳室30相邻的共用容纳室21C之间的间隔板壁24。例如,如上所述在经由汇流条130而向电子元件210侧供电的情况下,在该容纳室30中,容纳有汇流条130的供电端子部133和前文所示的供电端子(与电源侧的电线220相连的线束端子),在该室内,供电端子部133与供电端子物理且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容纳室30为供电端子容纳室。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设置有对容纳在端子容纳室21的连结端子12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以下记作“端子保持部”)40(图4至图6和图8)。另外,在该端子容纳体1设置有对容纳在共用容纳室21C的汇流条13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以下记作“汇流条保持部”)50(图4至图8)。
端子保持部40对每个端子容纳室21设置。该端子保持部40被形成为在端子容纳室21突出并且将该端子容纳室21中已容纳的连结端子120的被卡止部123卡止的卡止部。在该例子的被卡止部123利用在端子连接部121的端部(对侧端子被插入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的边部(图2)。
该端子保持部40例如具有:作为卡止部的爪部41,将被卡止部123卡止;和支持部42,使该爪部41与端子容纳室21的内壁面(以下记作“第1内壁面”)21a连结(图7和图8)。此处,在第1容纳室群20A、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端子容纳室21的排列方向对置的2个内壁面中的一个为第1内壁面21a。
支持部42将该第1内壁面21a的插入口22侧作为根部,并且朝向连结端子120向端子容纳室21插入的方向延伸。该支持部42具有可挠性,能够将其根部作为支点地向第1内壁面21a侧倾倒。爪部41设置在该支持部42的延伸方向的端部。该爪部41向与第1内壁面21a对置的内壁面(以下记作“第2内壁面”)21b侧突出。该端子保持部40配置在端子容纳室21的其他的对置(即在所述成对的端子容纳室21的排列方向对置)的2个内壁面(以下记作“第3和第4内壁面”)21c、21d之间(图6)。在该例子中,在其间的近似中央配置有端子保持部40。
在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端子容纳室21(各共用容纳室21C)中,以不阻碍汇流条130向共用容纳室21C和室间插入部23a容纳的方式设置有端子保持部40。例如,在该例子中,在第3和第4内壁面21c、21d之间的近似中央配置有端子保持部40。而且,在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端子容纳室21(各共用容纳室21C)中,在第3和第4内壁面21c、21d之间的近似中央容纳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连结部132。因此,在该例子中,在端子保持部40形成有在端子部131向共用容纳室21C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和连结部132中的至少一者的插入部(以下记作“室内插入部”)60(图6)。该室内插入部60是从端子保持部40的插入口22侧的端部(即端子保持部40的支持部42的根部)向汇流条130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空间。例如,该室内插入部60是从端子保持部40的插入口22侧的端部向汇流条130的插入方向切除的狭缝状的切除部,将壁面间的宽度形成得比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连结部132的板厚大。该例子的室内插入部60配置在与室间插入部23a同一平面上,并且与该室间插入部23a连接。另外,该例子的室内插入部60延伸至被形成为将端子保持部40分为2个部分而成的2个保持体40a、40b的位置。由此,在共用容纳室21C中,可以设置不会阻碍汇流条130向共用容纳室21C和室间插入部23a容纳,同时能够保持连结端子120的端子保持部40。
另一方面,在端子容纳室21中,也可以将端子保持部40靠近第3内壁面21c和第4内壁面21d中的任意一个地配置,并在其中的另一个与端子保持部40之间设置有间隙。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的共用容纳室21C中,通过使该间隙至少存在于与室间插入部23a同一平面上,从而能够将该间隙用作室内插入部6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共用容纳室21C中,端子保持部40也可以不阻碍汇流条130向共用容纳室21C和室间插入部23a容纳地保持连结端子120。
通过这样形成端子保持部40,从而随着连结端子120向端子容纳室21的插入的推进,端子连接部121对端子保持部40的爪部41施加按压力,能够使支持部42向爪部41突出侧的相反侧(即第1内壁面21a侧)倾倒。而且,在端子保持部40中,随着连结端子120的插入,被卡止部123越过爪部41时,消除支持部42的倾倒状态,爪部41和支持部42向初始位置(连结端子120插入前的位置)返回。由此,在端子容纳室21中,爪部41将被卡止部123卡止,从而连结端子120不会在拉拔方向(即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而从室内脱离(图9)。进一步,在端子容纳室21设置有在预定位置卡止的卡止壁25,从而连结端子120不会向插入方向过度推进(图7至图10)。另一方面,在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端子容纳室21(各共用容纳室21C)中,由于形成有室间插入部23a和室内插入部60,因此,能够容纳汇流条130来代替连结端子120。
接下来,说明保持汇流条130的汇流条保持部50。汇流条保持部50对端子容纳体1至少设置在2个部位。例如,在汇流条130仅跨多个共用容纳室21C地配置的情况下,在该多个共用容纳室21C中的至少2个部位设置有汇流条保持部50。另一方面,汇流条130在也跨共用容纳室21C以外的空间(容纳该例子所说的汇流条130的电线连接部133的容纳室30等)地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空间设置有汇流条保持部50。下面,说明该汇流条保持部50的具体例。此处,以设置在共用容纳室21C(包含室内插入部60)或者室间插入部23a的汇流条保持部50为例进行例举。
汇流条保持部50从存在于共用容纳室21C的内部的壁面或者室间插入部23a的壁面突出地设置。存在于共用容纳室21C的内部的壁面是指构成该共用容纳室21C的内壁面(第1至第4内壁面21a~21d)、以及构成配置在该共用容纳室21C的端子保持部40的壁面(包含室内插入部60的壁面)。室间插入部23a的壁面是指构成该室间插入部23a的壁面。室内插入部60的壁面是指构成该室内插入部60的壁面。汇流条保持部50从这些中的任意壁面突出,形成为在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已容纳在共用容纳室21C时,将该汇流条130的被卡止部134卡止的卡止部。在该例子的被卡止部134利用连结部132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端子部131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图3)。
该例子的汇流条保持部50具有:将被卡止部134卡止的爪部51;和使该爪部51与所述任意的壁面连结的支持部52(图7)。例如,汇流条保持部50设置在具有设置有端子保持部40的第1内壁面21a的壁部。该壁部是相邻的共用容纳室21C之间的间隔板壁23、容纳室30相关的间隔板壁24。
汇流条保持部50在该壁部的第1内壁面21a、室间插入部23a的壁面设置有支持部52的根部。支持部52从该根部朝向汇流条130向共用容纳室21C的插入方向的相反侧延伸。在该例子中,将端子保持部40的支持部42的根部与汇流条保持部50的支持部52的根部互相接近地配置,使各支持部42、52从各个根部互相向相反方向延伸(图7)。该支持部52具有能够以该根部作为支点地倾倒的可挠性。此处,在共用容纳室21C的端子保持部40,如以前所示,形成有与室间插入部23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狭缝状的切除部(室内插入部60)。在该例子中,在配置有汇流条保持部50的支持部52的侧,也使该室间插入部23a或/和室内插入部60在同一平面上延伸。在该延伸侧,室间插入部23a或/和室内插入部60的互相对置的壁面中的一者也兼作支持部52的壁面。即,该支持部52从室间插入部23a或室内插入部60观察时,设置在第3内壁面21c侧或者第4内壁面21d侧。
爪部51设置在该支持部52的延伸方向的端部。该爪部51在之前所示的第3内壁面21c侧设置有支持部52的情况下,从该支持部52的壁面并且从室间插入部23a或/和室内插入部60的互相对置的壁面中的第3内壁面21c侧的壁面向第4内壁面21d侧突出。另外,该爪部51在之前所示的第4内壁面21d侧设置有支持部52的情况下,从该支持部52的壁面并且从室间插入部23a或/和室内插入部60的互相对置的壁面中的第4内壁面21d侧的壁面向第3内壁面21c侧突出。此处,例举前者。
在端子容纳体1中,通过在这样的位置配置汇流条保持部50,从而即使不扩张共用容纳室21C且不从共用容纳室21C突出,也能够设置汇流条保持部50,因此,能够抑制体积大型化。
此处,如上所述,在共用容纳室21C中,有的情况下,将端子保持部40靠近第3内壁面21c和第4内壁面21d中的任意一个而配置,在其中的另一个与端子保持部40之间设置有室内插入部60。在这种情况下,汇流条保持部50以在共用容纳室21C(也包含室内插入部60)或者室间插入部23a突出的方式,从形成共用容纳室21C的任意内壁面(第1至第4内壁面21a~21d中的至少1个)的壁部突出地设置。
在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端子容纳室21(各共用容纳室21C)中,以不阻碍连结端子120向共用容纳室21C容纳的方式设置汇流条保持部50。例如,在该例子中,在从连结端子120向共用容纳室21C的插入轨迹偏离的位置配置有汇流条保持部50。
汇流条130从插入口22侧插入到第2容纳室群20B的各共用容纳室21C(也包含室内插入部60)与室间插入部23a,并且随着其插入的推进,端子部131、连结部132对汇流条保持部50的爪部51施加按压力,使支持部52向爪部51突出侧的相反侧倾倒。而且,在汇流条保持部50中,随着汇流条130的插入,在连结部132越过爪部51时,消除支持部52的倾倒状态,爪部51和支持部52向初始位置(汇流条130插入前的位置)返回。由此,在各共用容纳室21C中,爪部51卡止被卡止部134,从而汇流条130不会在拉拔方向(即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而从室内脱离(图10)。进一步,在各共用容纳室21C中,设置有在预定位置进行卡止的卡止壁26,从而汇流条130不会向插入方向过度推进(图7至图10)。
此处,在端子容纳体1设置有容纳电子元件210的电子元件容纳室27(图1)。例如,该电子元件容纳室27针对成为容纳对象的每个电子元件210而准备。电子元件容纳室27与上述成对的2个端子容纳室21连通,具体而言,容纳电子元件主体211。该例子的电子元件210在电子元件主体211容纳在电子元件容纳室27时,使各端子212分别容纳在端子容纳室21。此时,容纳在第1容纳室群20A的端子容纳室21的一个端子212与连结端子120电连接,容纳在第2容纳室群20B的共用容纳室21C的另一个端子212与端子110(连结端子120或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电连接。
如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由于设置有汇流条130能插入的室间插入部23a,并且设置有不阻碍该汇流条130的容纳地保持连结端子120的端子保持部40,因此,能够由连结端子120和汇流条130共用端子容纳室21。因此,该端子容纳体1例如由于能够根据车辆的每个规格适当分别使用连结端子120与汇流条130,因此,能够在规格不同的车辆间进行共用。因此,该端子容纳体1由于能够使在作业场所的端子110、电子元件210等的组装作业相关的管理简单,因此,可以使成本降低。
[变形例1]
图11的附图标记2示出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该端子容纳体2与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构成为存在于电接线箱或者电子元件210(本变形例中未图示)与电线220(本变形例中未图示)之间的连接体(所谓的像块体那样的要素)。例如,在构成为电接线箱的情况下,该电接线箱和端子110(连结端子120、汇流条130)和电子元件210和电线220一起构成线束WH(本变形例中未图示)。
在该端子容纳体2中,如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那样,至少排列有多组的第1容纳室群20A的长方体的端子容纳室21和第2容纳室群20B的长方体的端子容纳室21(共用容纳室21C)的一对组合。但是,在该端子容纳体2中,与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不同地,沿着第3内壁面21c与第4内壁面21d对置的方向,第1容纳室群20A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与第2容纳室群20B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共用容纳室21C)并列为一列。在该端子容纳体2中,与端子110是连结端子120还是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无关地,经由共通的插入口22向端子容纳室21在同一个方向插入。另外,在本图中,仅拔出第1容纳室群20A的端子容纳室21和第2容纳室群20B的端子容纳室21(共用容纳室21C)的一对组合。
在各端子容纳室21设置有与实施方式同样的端子保持部40,该实施方式具有:爪部41,向第2内壁面21b突出;以及支持部42,使该爪部41与第1内壁面21a连结,以具有第1内壁面21a的壁部的插入口22侧作为根部,向连结端子120向端子容纳室21的插入方向延伸。该端子保持部40配置在第3内壁面21c与第4内壁面21d之间(该例子中为其间的近似中央)。
在本变形例中,沿着第3内壁面21c与第4内壁面21d对置的方向排列第2容纳室群20B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共用容纳室21C),并且使作为汇流条130的各音叉端子的端子部131容纳在这些共用容纳室21C。因此,在该端子容纳体2中,在相邻的共用容纳室21C之间,具有第3内壁面21c、第4内壁面21d的壁部为间隔板壁23,在该间隔板壁23形成室间插入部23a。该室间插入部23a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是在端子部131向共用容纳室21C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汇流条130的连结部132的空间,从间隔板壁23的插入口22侧的端部向汇流条130的插入方向延伸。该室间插入部23a例如是从间隔板壁23的插入口22侧的端部向汇流条130的插入方向切除的狭缝状的切除部,将壁面间的宽度形成得比连结部132的板厚大。
形成该室间插入部23a的位置在共用容纳室21C中被决定为使得端子部131被配置在端子保持部40与第2内壁面21b之间(即,使容纳的端子部131不与端子保持部40抵接)。换个角度而言,可以说在该端子保持部40与第2内壁面21b之间设置有在端子部131向共用容纳室21C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汇流条130的室内插入部。因此,共用容纳室21C的端子保持部40被配置为不阻碍汇流条130向共用容纳室21C和室间插入部23a容纳。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该端子容纳体2还包括对端子部131已容纳在共用容纳室21C的汇流条130进行保持的第2保持部。该第2保持部例如具有与实施方式等同的爪部和支持部,在多个共用容纳室21C中的至少2个部位以不阻碍连结端子120向共用容纳室21C容纳的方式设置。该第2保持部配置在从连结端子120向共用容纳室21C的插入轨迹偏离的位置。例如,第2保持部从第3内壁面21c、第4内壁面21d或者室间插入部23a的壁面等突出。
通过这样成型,该端子容纳体2由于能够由连结端子120和汇流条130共用端子容纳室21,因此,对于共用的共用容纳室21C,能够适当更换连结端子120和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地进行容纳并保持。例如,端子容纳体2在相对于共用容纳室21C而容纳连结端子120时(图12),能够使电子元件210的板状的端子212电连接,另一方面,在相对于共用容纳室21C而容纳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时(图13),可以使电子元件210的板状的端子212电连接。因此,该端子容纳体2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本变形例的线束WH包括该端子容纳体2,因此,能够取得该端子容纳体2的效果。
[变形例2]
图14至图19的附图标记3示出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该端子容纳体3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地,能够构成为存在于电接线箱或者例如电子元件210与电线220(后述的电路构成图中图示)之间的连接体(所谓像块体那样的要素)。该端子容纳体3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地,在构成为电接线箱的情况下,能够与容纳的端子110等一起构成线束WH(本变形例中未图示)。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为便于说明,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要素比较,即使形状、数量、配置等有不同,如果其本质功能相同,那么对其本身标注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示出。
此处,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变形例1的端子容纳体2分别包括多个用于构成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与端子110(连结端子120或者汇流条130)的电连接关系的端子容纳室21,该端子容纳室21中的若干被形成为共用容纳室21C(能适当更换连结端子120与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并容纳的房间)。即,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变形例1的端子容纳体2是由自身具有的所有端子容纳室21构成的空间,包括1个可以适当改变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和端子110(连结端子120或者汇流条130)的电连接关系的空间(以下记作“电连接空间”)。在该电连接空间中,例如在各端子容纳室21逐个地容纳有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的情况下,将连结端子120插入在该端子容纳室21,从而能够将1个端子212与1个连结端子120作为一对组合而进行电连接。另外,在该电连接空间中,在该情况下,在多个端子容纳室21逐个地插入1个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从而能够用汇流条130将该多个端子容纳室21的端子212间电连接、或者用汇流条130向该多个端子容纳室21的端子212供电。
在本变形例中,端子容纳体3包括能够适当改变这样的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的电连接关系的空间。但是,在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中,该空间由多个电连接空间20构成,该电连接空间20并列配置多个。例如,端子容纳体3有的是多个电连接空间20串联地并列配置,有的是多个电连接空间20并列为L形状地配置,有的是多个电连接空间20并列为格子状地配置。另外,该端子容纳体3可以仅将多个同一构成的电连接空间20并列,也可以将多种电连接空间20以混杂的状态并列。同一构成的电连接空间20是指在各电连接空间20中,同一组合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分别以同一配置设置。另外,多种电连接空间20例如是指在各电连接空间20,分别为同一组合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以不同的配置设置、由不同组合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构成等。
例如,该端子容纳体3将实施方式的端子容纳体1的电连接空间、变形例1的端子容纳体2的电连接空间并列配置多个。因此,该端子容纳体3在各电连接空间20中能够进行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与连结端子120之间的电连接(图15至图19)、多个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彼此的电连接(图17和图18)以及向多个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供电(图17和图18)。
该端子容纳体3除了这样的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的电连接关系之外,构成为能够将自身的多个电连接空间20中互相相邻的至少2个电连接空间20中容纳的多个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间用1个汇流条(以下记作“连接汇流条”)140电连接、或者用1个连接汇流条140向互相相邻的至少2个电连接空间20中容纳的多个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供电(图19)。该连接汇流条140是用于在多个电连接空间20中相邻的至少2个端子容纳室21之间电连接、进行供电的部件,是之前所示的端子110的一个例子。端子容纳体3形成为能够跨该相邻的至少2个电连接空间20地容纳1片板状的连接汇流条140。
此处,连接汇流条140例如是将导电性的金属的板材(例如铜板)作为母材而成型的板状,能够使多个对侧端子(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电连接。该连接汇流条140具有端子部141和连结部142(图19和图21)。端子部141是能与对侧端子电连接的部位,与成为连接对象的对侧端子的数量匹配地设置有多个。连结部142是使这些多个端子部141连结的部位,将相邻的端子部141之间相连。该例子的端子部141与汇流条130同样地,与阳型的对侧端子(端子212)匹配地,成型为板状的音叉端子。各端子部141为了使与各个对侧端子的连接方向互相一致,而在同一平面上互相隔开间隔且并列为一列地配置。该例子的连结部142是将各端子部141的根部(插入了对侧端子侧相反侧的端部)互相在同一平面上相连的矩形的板状部。
对于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在互相相邻的2个电连接空间20的各共用容纳室21C中,将一个电连接空间20的至少1个共用容纳室21C与另一个电连接空间20的至少1个共用容纳室21C分别决定为连接容纳室。连接容纳室是在多个电连接空间20之间以互相连通状态相连的共用容纳室21C,容纳连接汇流条140的端子部141。各连接容纳室形成为将连结端子120、汇流条130的1个端子部131和连接汇流条140的1个端子部141可更换地容纳。
该端子容纳体3形成为使互相相邻的2个电连接空间20的各连接容纳室中的、一个电连接空间20的连接容纳室和另一个电连接空间20的连接容纳室的相邻收容室彼此的室间互相连通,并且能够跨该相邻的连接容纳室彼此的室间地容纳连接汇流条140。因此,该端子容纳体3在该相邻的连接容纳室之间设置有室间连通部70,该室间连通部70使该各连接容纳室的室间连通,并且容纳连接汇流条140的连结部142的一部分(图14至图19)。该室间连通部70使在相邻的电连接空间20之间互相相邻的连接容纳室彼此的室间连通并且可以容纳连接汇流条140的连结部142即可,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例如,该室间连通部70形成为在连接容纳室将连结部142也与端子部141一起容纳,并且形成为将连接汇流条140配置在端子容纳体3的内侧。
具体而言,在该例子的端子容纳体3中,将同一构成的2个电连接空间20并列配置(图14至图19)。此处,有时将该两个电连接空间20中的一个称作第1电连接空间20X,将其中的另一个称作第2电连接空间20Y。在该第1电连接空间20X和第2电连接空间20Y分别并列配置有:形成第1容纳室群20A的3个端子容纳室21;以及形成第2容纳室群20B的3个端子容纳室21(共用容纳室21C)(图14和图15)。在该例子中,将该第2容纳室群20B的3个端子容纳室21(共用容纳室21C)都用作连接容纳室。因此,为了便于说明,该例子的连接容纳室标注与共用容纳室21C相同的附图标记“21C”地示出。
在各端子容纳室21,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地,设置有在室内保持连结端子120的端子保持部40(图15)。但是,在本变形例的第2容纳室群20B的端子容纳室21中,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不同,在该端子保持部40未设置狭缝状的切除部(室内插入部60)。
在各电连接空间20中,如实施方式、变形例1所示地,在各个相邻的连接容纳室21C之间的间隔板壁23形成有室间插入部23a(图15),并且在汇流条130的端子部131(图17、图18和图20)容纳在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的状态下,连结部132被插入在室间插入部23a。在连接汇流条140的端子部141(图19和图21)容纳在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的状态下,也能够将连结部142插入到该室间插入部23a。另外,汇流条130具有与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3个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对应的3个端子部131。另外,连接汇流条140具有:与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3个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以及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3个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对应的6个端子部141。
此处,在本变形例中,汇流条130也具有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的电线连接部133(图17、图18和图20)。但是,在本变形例的汇流条130中,端子部131和连结部132与电线连接部133将平面彼此互相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并且设置有:第1结合部135,将该连结部132与电线连接部133侧相连;和第2结合部136,将该第1结合部135与电线连接部133相连(图20)。第1结合部135以与连结部132和电线连接部133的各平面垂直的状态配置。第2结合部136与电线连接部133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在该汇流条130中,连结部132的端部与第2结合部136的端部(与配置电线连接部133侧相反侧的端部)由第1结合部135相连。
另外,该例子的连接汇流条140与该汇流条130同样地,具有相对于同一平面上的端子部141和连结部142互相隔开间隔地配置的板状部,将该板状部用作与电线220电连接的电线连接部143(图19和图21)。该端子部141、连结部142和电线连接部143的平面彼此平行配置。该电线连接部143例如可以是与电线220的线束端子(与连结端子120不同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也可以通过使电线220的端部熔敷从而相互电连接。在该例子中,设置有作为端子部的电线连接部143,嵌合电线220的线束端子。例如,在经由该连接汇流条140而向各电连接空间20的电子元件210侧供电的情况下,该连接汇流条140的电线连接部143成为供电端子部143,并且该供电端子部143与电源侧电连接。
进一步,该连接汇流条140设置有:第1结合部145,将连结部142与电线连接部143侧相连;以及第2结合部146,将该第1结合部145与电线连接部143相连(图21)。第1结合部145以与连结部142和电线连接部143的各平面垂直的状态配置。第2结合部146与电线连接部143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在该连接汇流条140中,连结部142的端部与第2结合部146的端部(与配置电线连接部143的侧相反侧的端部)由第1结合部145相连。即,该例子的连接汇流条140将本变形例的2片汇流条130的各端子部131、连结部132在同一平面上在同一个方向相连,而且,形成仅设置有一个电线连接部133的形状,利用矩形的连结部142将与该端子部131同一形状的多个端子部141在同一平面上相连。
在该例子中,汇流条130和连接汇流条140的各电线连接部133、143被用作供电端子部133、143。因此,在该例子中,与该供电端子部133、143嵌合的线束端子成为供电端子150,该供电端子150经由电线220而与电源侧电连接(图17至图19)。
在该例子的端子容纳体3,对每个电连接空间20设置容纳汇流条130的电线连接部133的容纳室30(图14至图19)。在该例子中,由于该电线连接部133被用作供电端子部133,因此,在各容纳室30容纳汇流条130的供电端子部133、供电端子150。在各容纳室30中,供电端子部133和供电端子150在该室内物理且电连接。另外,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容纳室30也能够容纳连接汇流条140的电线连接部143(图19)。在该例子中,由于该电线连接部143被用作供电端子部143,因此,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容纳室30容纳连接汇流条140的供电端子部143与供电端子150。在该容纳室30中,供电端子部143和供电端子150在该室内物理且电连接。
这样,该例子的容纳室30被用作容纳任意一个电线连接部(供电端子部)133、143与供电端子150的供电端子容纳室30。因此,在该例子中,将各电线连接部(供电端子部)133、143形成为同一形状。进一步,各容纳室(供电端子容纳室)30形成为至少能够将汇流条130的电线连接部(供电端子部)133与连接汇流条140的电线连接部(供电端子部)143更换地与供电端子150一起容纳。而且,各容纳室(供电端子容纳室)30形成为在该室内能够将汇流条130和连接汇流条140中任意一个的电线连接部(供电端子部)133、143与供电端子150电连接。
另外,在端子容纳体3,对每个电连接空间20设置有:容纳室81,容纳汇流条130的第1结合部135;和容纳室82,容纳汇流条130的第2结合部136(图15)。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各容纳室81、82分别容纳连接汇流条140的第1结合部145和第2结合部146。该端子容纳体3在同一电连接空间20中,在互相相邻地配置的容纳室81与端子容纳室21(作为共用容纳室21C与连接容纳室21C的容纳室)之间、容纳室81与容纳室82之间以及容纳室82与容纳室30(供电端子容纳室30)之间,分别设置有室间插入部23a。进一步,该端子容纳体3在互相相邻地配置的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端子容纳室21(作为共用容纳室21C与连接容纳室21C的收容室)与室间连通部70之间、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容纳室81与室间连通部70之间,也分别设置有室间插入部23a。因此,该端子容纳体3能够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与第2电连接空间20Y分别容纳汇流条130,并且能够跨该第1电连接空间20X与第2电连接空间20Y地容纳连接汇流条140。
此处,在本变形例的汇流条130和连接汇流条140设置有用于以容纳状态保持在端子容纳体3的被保持部137、147(图20、图21)。而且,在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设置有经由该被保持部137、147而保持汇流条130、连接汇流条140的汇流条保持部90(图15)。在该例子中,将被保持部137、147形成为贯通孔,作为具有在向该贯通孔插入的同时卡挂在贯通孔的壁面的爪部91的要素而形成有汇流条保持部90。例如,汇流条保持部90在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未图示)的自由端侧设置有爪部91。
汇流条130在连结部132的与第1结合部135侧相反侧的端部,具有与连结部132在同一平面并沿着端子部131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38(图20)。在该汇流条130中,在第2结合部136和延伸部138逐个地设置有被保持部137。因此,在容纳室82设置有在容纳第2结合部136的同时被插入到该第2结合部136的被保持部137的汇流条保持部90。另一方面,在端子容纳体3,在每个电连接空间20设置容纳延伸部138的容纳室83(图14至图19)。在该容纳室83的室内设置有被插入到延伸部138的被保持部137的汇流条保持部90。在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中,互相共用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容纳室83和室间连通部70,并且在室间连通部70设置有汇流条保持部90。
连接汇流条140在连结部142的与第1结合部145侧相反侧的端部,具有与连结部142在同一平面并且沿着端子部141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48(图21)。在该连接汇流条140中,在连结部142和第2结合部146和延伸部148逐个地设置被保持部147。连结部142的一部分如之前所示,容纳在室间连通部70。因此,该连结部142的被保持部147与设置在室间连通部70(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容纳室83)的汇流条保持部90的配置匹配地形成,并且使该汇流条保持部90的爪部91插入。另外,第2结合部146的被保持部147与设置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容纳室82的汇流条保持部90的配置匹配地形成,并且使该汇流条保持部90的爪部91插入。另外,延伸部148的被保持部147与设置在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容纳室83的汇流条保持部90的配置匹配地形成,使该汇流条保持部90的爪部91插入。
下面,说明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的使用例的一部分。在该说明中,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与第2电连接空间20Y,3个3个地容纳作为熔丝的电子元件210,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和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所有端子容纳室21逐个地容纳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
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如图16所示,能够在所有的端子容纳室21逐个地容纳连结端子120,由此,能够作出图22所示的电路构成。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个电子元件210制作使电子元件210的一个端子212与另一个端子212相连的电路。
另外,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如图17所示,相对于图16的构成,能够将第1电连接空间20X(也可以是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3个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的3个连结端子120替换为1片汇流条130,并且在容纳室(供电端子容纳室)30容纳供电端子150。由此,该端子容纳体3能够作出图23所示的电路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中,能够将电源分配给3个供电路径,并且能够使电子元件(熔丝)210存在于各供电路径上。进一步,该端子容纳体3在第2电连接空间20Y中,能够对每个电子元件210作出使电子元件210的一个端子212与另一个端子212相连的电路。
另外,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如图18所示,相对于图16的构成,可以将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3个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的3个连结端子120替换为1片汇流条130,并且将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3个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的3个连结端子120替换为1片汇流条130,并且能够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和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容纳室(供电端子容纳室)30分别容纳供电端子150。由此,该端子容纳体3能够作出图24所示的电路构成。在该情况下,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和第2电连接空间20Y这两者中,能够将电源分配给3个供电路径,并且可以使电子元件(熔丝)210存在于各供电路径上。
另外,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如图19所示,相对于图16的构成,能够将第1电连接空间20X和第2电连接空间20Y的所有共用容纳室(连接容纳室)21C的所有连结端子120替换为1片连接汇流条140,并且在第1电连接空间20X的容纳室(供电端子容纳室)30容纳供电端子150。由此,该端子容纳体3能够作出图25所示的电路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能够将电源分配给第1电连接空间20X与第2电连接空间20Y,并且在该第1电连接空间20X和第2电连接空间20Y这两者将电源分配给3个供电路径,且能够使电子元件(熔丝)210存在于各供电路径上。
如上所示,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包括多个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的电连接空间20。因此,该端子容纳体3能够在每个电连接空间20由连结端子120和汇流条130共用端子容纳室21。因此,该端子容纳体3在各电连接空间20中,例如由于能够根据车辆的每个规格而适当分别使用连结端子120和汇流条130,因此,能够在规格不同的车辆间进行共用。所以,对于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对每个电连接空间20,由于能够使在作业场所的与端子110、电子元件210等的组装作业相关的管理简单,因此,能够使成本降低。
进一步,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由于能够将互相相邻的电连接空间20之间用1片连接汇流条140相连,因此,能够用连接汇流条140将容纳在各电连接空间20的多个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间电连接、或者用1片连接汇流条140向容纳在各电连接空间20的多个电子元件210的端子212供电。因此,该端子容纳体3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比较,由于能够为了与更多的规格对应而适当分别使用连结端子120、汇流条130和连接汇流条140,因此,能够在规格不同的车辆间进一步共用。本变形例的端子容纳体3对应着比实施方式、变形例1更多的规格,但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地,由于使在作业场所的与端子110、电子元件210等的组装作业相关的管理简单,因此,能够使成本降低。
由于本变形例的线束WH包括该端子容纳体3,因此,能够取得该端子容纳体3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端子容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容纳室,是能够容纳能与电子元件的端子电连接的连结端子的空间,并设置于多个所述连结端子的每一个;以及
端子保持部,保持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所述连结端子,
对于在所有的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能将所述连结端子和形成有多个能与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的1片板状的汇流条的1个所述端子部更换地容纳、并且被分配给所述汇流条的各所述端子部的每个的多个共用容纳室中、相邻的所述共用容纳室之间的间隔板壁,为了使将所述汇流条的相邻的所述端子部之间相连的连结部容纳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所述间隔壁板具有在所述端子部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所述连结部的室间插入部,
所述共用容纳室的所述端子保持部以不阻碍所述汇流条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和所述室间插入部容纳的方式设置于每个所述共用容纳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保持部是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突出并且将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所述连结端子的被卡止部卡止的卡止部,
在所述共用容纳室的所述端子保持部或者所述端子保持部与所述共用容纳室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在所述端子部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所述汇流条的室内插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保持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或者所述室间插入部的情况下,所述汇流条保持部是从存在于所述共用容纳室的内部的壁面或者所述室间插入部的壁面突出并且在所述端子部容纳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时将所述汇流条的被卡止部卡止的卡止部,所述汇流条保持部以不阻碍所述连结端子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方式配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端子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容纳体至少具有:第1容纳室群,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被配置为一列而成;以及第2容纳室群,与所述第1容纳室群的各所述端子容纳室个别地成对的相同数量的所述共用容纳室被配置为一列而成,
所述室间插入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纳室群中相邻的所述共用容纳室之间的所述间隔板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容纳体形成为:将由所有的所述端子容纳室构成的电连接空间并列配置多个,并且能够跨多个所述电连接空间中相邻的至少2个地容纳1片板状的连接汇流条,
互相相邻的2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各所述共用容纳室中,将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至少1个所述共用容纳室与另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至少1个所述共用容纳室分别作为连接容纳室,并且各所述连接容纳室形成为能够将所述连结端子、所述汇流条的1个所述端子部和所述连接汇流条的1个端子部更换地容纳,
在所述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所述连接容纳室和所述另一个所述电连接空间的所述连接容纳室的相邻者彼此之间,设置有使该各所述连接容纳室的室间连通并且容纳将所述连接汇流条的相邻的所述端子部之间相连的连结部的室间连通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空间包括容纳与电源电连接的供电端子的供电端子容纳室,
所述供电端子容纳室形成为:至少能够将所述汇流条的供电端子部与所述连接汇流条的供电端子部更换地与所述供电端子一起容纳,并且能够在该室内将所述汇流条和所述连接汇流条中任意一者的所述供电端子部与所述供电端子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端子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2个所述电连接空间。
8.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元件;
端子容纳体,具有端子容纳室和端子保持部,所述端子容纳室是能容纳能与所述电子元件的端子电连接的连结端子的空间并且设置于多个所述连结端子的每一个,所述端子保持部保持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所述连结端子;以及
电线,与所述连结端子直接或者间接地电连接,
对于在所有的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能将所述连结端子和形成有多个能与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的1片板状的汇流条的1个所述端子部更换地容纳、并且被分配给所述汇流条的各所述端子部的每个的多个共用容纳室中、相邻的所述共用容纳室之间的间隔板壁,为了使将所述汇流条的相邻的所述端子部之间相连的连结部容纳在所述共用容纳室,所述间隔壁板具有在所述端子部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容纳的状态时插入有所述连结部的室间插入部,
所述共用容纳室的所述端子保持部以不阻碍所述汇流条向所述共用容纳室和所述室间插入部容纳的方式设置于每个所述共用容纳室。
CN201780009243.3A 2016-03-01 2017-02-28 端子容纳体和线束 Active CN108604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9313 2016-03-01
JP2016039313 2016-03-01
PCT/JP2017/007957 WO2017150567A1 (ja) 2016-03-01 2017-02-28 端子収容体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788A true CN108604788A (zh) 2018-09-28
CN108604788B CN108604788B (zh) 2019-12-31

Family

ID=59742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243.3A Active CN108604788B (zh) 2016-03-01 2017-02-28 端子容纳体和线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6309B2 (zh)
JP (1) JP6522849B2 (zh)
CN (1) CN108604788B (zh)
DE (1) DE112017001120T5 (zh)
WO (1) WO201715056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037A (zh) * 2018-10-30 2020-05-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12531378A (zh) * 2019-09-18 2021-03-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89213A (zh) * 2020-10-21 2022-04-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67574A (ja) * 2017-09-29 2019-04-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音叉端子及び電気接続箱
JP7118538B2 (ja) * 2018-08-01 2022-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保持構造、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016836B2 (ja) * 2019-06-10 2022-0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電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097A (ja) * 1993-06-30 1995-01-24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US5427548A (en) * 1992-10-02 1995-06-27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fitting insertion guide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US5763827A (en) * 1996-03-14 1998-06-09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system for diverse vehicles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therefor
CN1707722A (zh) * 2004-06-08 2005-1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中的熔丝接纳结构
JP2007244038A (ja) * 2006-03-06 2007-09-20 Fujikura Ltd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US20070279842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2015104280A (ja) * 2013-11-27 2015-06-04 ユニオンマシナリ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2758B2 (ja) * 2000-07-11 2005-10-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12124149A (ja) 2010-11-18 2012-06-28 Yazaki Corp 電子部品の接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7548A (en) * 1992-10-02 1995-06-27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fitting insertion guide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JPH0722097A (ja) * 1993-06-30 1995-01-24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US5763827A (en) * 1996-03-14 1998-06-09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system for diverse vehicles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therefor
CN1707722A (zh) * 2004-06-08 2005-1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中的熔丝接纳结构
JP2007244038A (ja) * 2006-03-06 2007-09-20 Fujikura Ltd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US20070279842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2015104280A (ja) * 2013-11-27 2015-06-04 ユニオンマシナリ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037A (zh) * 2018-10-30 2020-05-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11130037B (zh) * 2018-10-30 2021-09-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12531378A (zh) * 2019-09-18 2021-03-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89213A (zh) * 2020-10-21 2022-04-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788B (zh) 2019-12-31
US20180375312A1 (en) 2018-12-27
JP6522849B2 (ja) 2019-05-29
WO2017150567A1 (ja) 2017-09-08
JPWO2017150567A1 (ja) 2019-01-10
DE112017001120T5 (de) 2018-11-15
US10686309B2 (en)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4788A (zh) 端子容纳体和线束
US8207454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9991685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5374626B (zh) 电子元器件单元
CN101291049A (zh) 具有块型结构的接线盒
CN109417149A (zh)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
CN107953839A (zh) 电子部件单元、电接线箱和线束
US6583353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20100328018A1 (en) Fusible link unit
US10892572B2 (en) Assembly of a plug connector part comprising a holding frame and modular contact inserts able to be attached thereto
US70331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6739920B2 (en) Joint connector
JP2004120896A (ja) 電気接続ブロック及び電気接続ブロックへのバスバー組付方法
JP3344342B2 (ja) 電気接続箱
JP2017010763A (ja) 複合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18538B2 (ja) バスバ保持構造、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180145A (ja) ヒューズブロック
KR102123640B1 (ko) 커넥터
US10960834B2 (en) Hybrid power distribution central unit for vehicles
JPH02207466A (ja)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203731A (ja) 接続部材及び車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4335424B (zh) 电路分配器
JP2002051432A (ja) ヒューズ機能付バスバー及びバスバー回路基板
JP7248453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4674930B2 (ja) 電気接続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