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1110B - 抗热震电热元件 - Google Patents

抗热震电热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1110B
CN108601110B CN201810414516.9A CN201810414516A CN108601110B CN 108601110 B CN108601110 B CN 108601110B CN 201810414516 A CN201810414516 A CN 201810414516A CN 108601110 B CN108601110 B CN 108601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electric heating
coating
minutes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45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1110A (zh
Inventor
杨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145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01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1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1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1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1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1)预处理: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干燥处理;(2)配置涂层浆料: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充分搅拌,形成涂层浆料;(3)涂刷浆料: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涂层;(4)烧结: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烧结。本发明所述抗热震电热元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在电热元件表面涂覆了与底材结合牢固的保护涂层,提高了电热元件的安全性、抗氧化性和耐冲击性,有效提高了电热元件的使用温度,延长了电热元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抗热震电热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热震电热元件。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工业和民用电热器具的核心部件是电热元件。电热元件质量的好坏,寿命的长短取决于电热器具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在更高的温度场下长时间使用电热元件,采用涂层技术在电热元件的表层涂刷,涂层缓慢生成玻璃态物相,从而隔绝氧气和基体接触,因此从外部扩散入基体的氧气是很少的,从而达到高温抗氧化的效果。
可靠的、有效的、长时间高温抗氧化涂层必须具有以下特征:1、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必须优良,且涂层致密,能在腐蚀介质同碳化硅基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屏蔽层;2、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良好。若涂层与基体的结合较弱,则在外力或者内部热应力的作用下,涂层很容易剥落;3、涂层的抗热震性优良。若涂层的抗热震性不好,则涂层会因使用过程中温度的骤然变化而开裂,其氧化保护作用消失;4、涂层的化学稳定性好。涂层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性,否则环境的组成稍有变化,涂层就会被腐蚀而失效;5、涂层高温热稳定性好。在高温长时间工作中结构和性能不发生变化,不易挥发,不发生相转变,若涂层在服役期间发生结构变化,则往往会使涂层因结构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失效;6、涂层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值尽量小。否则会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热应力,引发裂纹萌生并扩展,最终涂层从基体上剥落。
在目前使用的涂层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玻璃涂层,高温合金金属涂层,高温陶瓷涂层和复合涂层。
发明内容
电热元件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体积效应,使得电热元件基体开裂,造成氧化加剧。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预处理: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干燥处理;
(2)配置涂层浆料: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充分搅拌,形成涂层浆料;
(3)涂刷浆料: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涂层;
(4)烧结: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烧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预处理: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28~40kHz,超声温度0~8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60℃干燥2~3小时;
(2)配置涂层浆料: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充分搅拌,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15~20g莫来石粉或者改性莫来石粉,20~30g红柱石粉,12~16g单质硅粉,12~16g碳化硅粉,7~8g氧化铝粉,20~25g糊精,40~70g水,0.1~0.3g分散剂,0.1~0.3g增稠剂、0.09~0.2g附着促进剂;
(3)涂刷浆料: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涂层;
(4)烧结: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300~1400℃烧结2~4小时。
所述电热元件,既可以采用市售的电热元件,也可以参考现有的文献、专利制备得到,如参考专利申请号201510043900.9的发明专利制备得到。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4)烧结后的电热元件涂层表面涂刷正硅酸四乙酯,于130~150℃烘干2~3小时,形成厚度10~50μm的封填层。
所述步骤(3)中涂层厚度400~600μm。
所述改性莫来石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按重量比称量以下原料:丙烯酸10~20wt%,硅烷偶联剂0.2~1.5wt%,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0.7~1.5wt%,乙酸0.1~0.15wt%,十二烷基硫酸钠0.1~0.2wt%,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乙酸和水混合均匀,以200~400转/分钟搅拌10~20分钟,形成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以200~4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以200~400转/分钟搅拌30~50分钟;加入莫来石粉,降低转速至100~150转/分钟,加热至70~75℃,搅拌90~120分钟,得到改性液;将改性液离心处理,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于100~105℃干燥3~6小时后,于600~700℃烧结1~3小时,得到所述改性莫来石粉。
本发明中使用的莫来石粉,既可以采用市售的天然矿物莫来石粉,也可以通过化学制备的方法得到。
本发明提供一种莫来石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所述莫来石粉的制备过程为:称取20~25g无水氯化铝,取12~14mL正硅酸乙酯,以300~500转/分钟搅拌30~40分钟;加入14~17mL乙醚,继续以300~5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20~30mL二氯甲烷,以300~5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得到反应液;然后将反应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10~130℃反应16~24小时;反应完成后,取出反应物,于50~60℃干燥7~12小时后,干法球磨20~30分钟,球磨转速400~600转/分钟,物料和球磨介质的质量比1:(2~3);取干法球磨后的反应物,于900~950℃热处理0.5~1小时,自然冷却至30~40℃,得到所述莫来石粉。
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聚氨酯附着力促进剂、氰基乙酰氧基附着力促进剂、乙酸乙酰附着力促进剂、脲环附着力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和聚氨酯附着力促进剂以质量比(1~3):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铵、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中采用正硅酸四乙酯对涂层进行封闭处理,在涂层烧结过程涂层原料和底材由于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会产生裂纹,涂层表面也会产生一定的间隙,裂纹和间隙吸附一定数量的正硅酸四乙酯,经过固化后在涂层的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封闭层,减少氧气进入底材基体的内部通道,从而防止基体被氧化。
(2)涂层原料采用红柱石和莫来石混合使用,红柱石粉在烧结的过程中分解,并形成交错结构排列的莫来石网状结构,能够充分发挥莫来石晶体的纤维增强作用;而且红柱石烧结过程中分解出的二氧化硅玻璃相钠能够很好地润湿莫来石粉末和其他无机材料,冷却后玻璃相能够填充于莫来石骨架的孔隙中。
(3)采用改性的莫来石粉,在莫来石粉的表面接枝活性官能团,改善莫来石粉的表面性质,增强莫来石粉的表面粘结性,对莫来石粉提供保护作用。
(4)与市售的莫来石粉相比,本发明中自制的莫来石粉制备周期短,可以实现原料分子级别间的混合,解决了市售莫来石粉体容易团聚的问题。
(5)本发明中通过料浆涂覆的方法,调整涂层浆料的原料以及组成比例,在电热元件上制备了以莫来石和红柱石为主的复合涂层,并对电热元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排出电热元件基体中残留的自由水和大气吸附水,有利于促进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提高粘结强度,还有利于松弛和消除涂层中的残余应力。
本发明所述抗热震电热元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在电热元件表面涂覆了与底材结合牢固的保护涂层,提高了电热元件的安全性、抗氧化性和耐冲击性,有效提高了电热元件的使用温度,延长了电热元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各原料来源:
实施例中的电热元件,具体采用郑州市嵩博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碳化硅电热元件,型号为12*200*200。
实施例中市售莫来石粉,由巩义市优星矿产品有限公司提供,粒度320目。
实施例中红柱石粉,由灵寿县德腾矿产品加工厂提供,一级,粒度600目。
实施例中单质硅粉,由徐州凌云硅业有限公司提供,粒度1000目。
实施例中碳化硅粉,由河南超华硅业有限公司提供,粒度300目。
实施例中氧化铝粉,CAS号:21645-51-2,粒度1000目,由山东翱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中糊精,CAS号:9004-53-9,购自合肥天健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分散剂,具体采用东莞市杉木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聚羧酸盐分散剂,型号S-407。
实施例中增稠剂,具体采用河南金四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聚丙烯酸铵增稠剂,分子量1000万。
实施例中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参考专利申请号201310566143.4“一种高效附着力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例一制备得到。
实施例中正硅酸四乙酯,CAS号:562-90-3,购自上海吉来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丙烯酸,CAS号:79-10-7,由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中硅烷偶联剂,具体采用山东佰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KH550硅烷偶联剂。
实施例中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由广州市中万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中乙酸,CAS号:72196-32-8,由南京康满林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CAS号:151-21-3,由斯百全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中无水氯化铝,CAS号:7446-70-0,由廊坊鹏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细度80目。
实施例中球磨介质,采用氧化锆珠,规格0.2mm。
实施例中聚氨酯附着力促进剂,参考专利申请号201610064118.X的实施例8制备得到。
实施例1
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30kHz,超声温度5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干燥3小时;
(2)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以300转/分钟搅拌1小时,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20g市售莫来石粉,30g红柱石粉,16g单质硅粉,15g碳化硅粉,7g氧化铝粉,23g糊精,70g水,0.23g分散剂,0.2g增稠剂、0.1g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
(3)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厚度500μm的涂层;
(4)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400℃烧结3小时。
实施例2
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30kHz,超声温度5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干燥3小时;
(2)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以300转/分钟搅拌1小时,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20g市售莫来石粉,30g红柱石粉,16g单质硅粉,15g碳化硅粉,7g氧化铝粉,23g糊精,70g水,0.23g分散剂,0.2g增稠剂、0.1g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
(3)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厚度500μm的涂层;
(4)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400℃烧结3小时;在烧结后的电热元件涂层表面涂刷正硅酸四乙酯,于150℃烘干2小时,形成厚度30μm的封填层。
实施例3
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30kHz,超声温度5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干燥3小时;
(2)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以300转/分钟搅拌1小时,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20g改性莫来石粉,30g红柱石粉,16g单质硅粉,15g碳化硅粉,7g氧化铝粉,23g糊精,70g水,0.23g分散剂,0.2g增稠剂、0.1g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
(3)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厚度500μm的涂层;
(4)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400℃烧结3小时;在烧结后的电热元件涂层表面涂刷正硅酸四乙酯,于150℃烘干2小时,形成厚度30μm的封填层。
所述改性莫来石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按重量比称量以下原料:丙烯酸20wt%,硅烷偶联剂1.5wt%,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1.2wt%,乙酸0.15wt%,十二烷基硫酸钠0.1wt%,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乙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以300转/分钟搅拌10分钟,形成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再加入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以300转/分钟搅拌50分钟;加入市售莫来石粉,降低转速至100转/分钟,以5℃/分钟加热至70℃,搅拌90分钟,得到改性液;将改性液以4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于105℃干燥3小时后,于600℃烧结2小时,得到所述改性莫来石粉。
实施例4
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30kHz,超声温度5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干燥3小时;
(2)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以300转/分钟搅拌1小时,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20g改性莫来石粉,30g红柱石粉,16g单质硅粉,15g碳化硅粉,7g氧化铝粉,23g糊精,70g水,0.23g分散剂,0.2g增稠剂、0.1g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
(3)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厚度500μm的涂层;
(4)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400℃烧结3小时;在烧结后的电热元件涂层表面涂刷正硅酸四乙酯,于150℃烘干2小时,形成厚度30μm的封填层。
所述改性莫来石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按重量比称量以下原料:丙烯酸20wt%,硅烷偶联剂1.5wt%,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1.2wt%,乙酸0.15wt%,十二烷基硫酸钠0.1wt%,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乙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以300转/分钟搅拌10分钟,形成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再加入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以300转/分钟搅拌50分钟;加入自制莫来石粉,降低转速至100转/分钟,以5℃/分钟加热至70℃,搅拌90分钟,得到改性液;将改性液以4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于105℃干燥3小时后,于600℃烧结2小时,得到所述改性莫来石粉。
所述莫来石粉的制备过程为:称取21g无水氯化铝,取14mL正硅酸乙酯,以300转/分钟搅拌40分钟;加入15mL乙醚,继续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反应液;然后将反应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10℃反应24小时,反应过程中保持水热釜的体积填充比为40%;反应完成后,取出反应物,于60℃干燥8小时后,干法球磨30分钟,球磨转速400转/分钟,物料和球磨介质的质量比1:2;取干法球磨后的反应物,于900℃热处理1小时,自然冷却至30℃,得到所述莫来石粉。
实施例5
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30kHz,超声温度5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干燥3小时;
(2)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以300转/分钟搅拌1小时,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20g改性莫来石粉,30g红柱石粉,16g单质硅粉,15g碳化硅粉,7g氧化铝粉,23g糊精,70g水,0.23g分散剂,0.2g增稠剂、0.1g聚氨酯附着力促进剂;
(3)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厚度500μm的涂层;
(4)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400℃烧结3小时;在烧结后的电热元件涂层表面涂刷正硅酸四乙酯,于150℃烘干2小时,形成厚度30μm的封填层。
所述改性莫来石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按重量比称量以下原料:丙烯酸20wt%,硅烷偶联剂1.5wt%,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1.2wt%,乙酸0.15wt%,十二烷基硫酸钠0.1wt%,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乙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以300转/分钟搅拌10分钟,形成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再加入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以300转/分钟搅拌50分钟;加入自制莫来石粉,降低转速至100转/分钟,以5℃/分钟加热至70℃,搅拌90分钟,得到改性液;将改性液以4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于105℃干燥3小时后,于600℃烧结2小时,得到所述改性莫来石粉。
所述莫来石粉的制备过程为:称取21g无水氯化铝,取14mL正硅酸乙酯,以300转/分钟搅拌40分钟;加入15mL乙醚,继续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反应液;然后将反应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10℃反应24小时,反应过程中保持水热釜的体积填充比为40%;反应完成后,取出反应物,于60℃干燥8小时后,干法球磨30分钟,球磨转速400转/分钟,物料和球磨介质的质量比1:2;取干法球磨后的反应物,于900℃热处理1小时,自然冷却至30℃,得到所述莫来石粉。
实施例6
抗热震电热元件,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30kHz,超声温度5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干燥3小时;
(2)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以300转/分钟搅拌1小时,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20g改性莫来石粉,30g红柱石粉,16g单质硅粉,15g碳化硅粉,7g氧化铝粉,23g糊精,70g水,0.23g分散剂,0.2g增稠剂、0.06g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0.04g聚氨酯附着力促进剂;
(3)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厚度500μm的涂层;
(4)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400℃烧结3小时;在烧结后的电热元件涂层表面涂刷正硅酸四乙酯,于150℃烘干2小时,形成厚度30μm的封填层。
所述改性莫来石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按重量比称量以下原料:丙烯酸20wt%,硅烷偶联剂1.5wt%,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1.2wt%,乙酸0.15wt%,十二烷基硫酸钠0.1wt%,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乙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以300转/分钟搅拌10分钟,形成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再加入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以300转/分钟搅拌50分钟;加入自制莫来石粉,降低转速至100转/分钟,以5℃/分钟加热至70℃,搅拌90分钟,得到改性液;将改性液以4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于105℃干燥3小时后,于600℃烧结2小时,得到所述改性莫来石粉。
所述莫来石粉的制备过程为:称取21g无水氯化铝,取14mL正硅酸乙酯,以300转/分钟搅拌40分钟;加入15mL乙醚,继续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以3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反应液;然后将反应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10℃反应24小时,反应过程中保持水热釜的体积填充比为40%;反应完成后,取出反应物,于60℃干燥8小时后,干法球磨30分钟,球磨转速400转/分钟,物料和球磨介质的质量比1:2;取干法球磨后的反应物,于900℃热处理1小时,自然冷却至30℃,得到所述莫来石粉。
测试例1
采用氧化增重法,用恒温氧化状态下的氧化增重来测试电热元件的抗氧化性能。
把电热元件置于电阻炉中,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保温60小时,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25℃,用精密电子天平(精度为0.01mg)记录电热元件的重量。
氧化增重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G=(g2-g1)/g1×100%。
其中,G为氧化增重率;g1为氧化前电热元件的重量(g);g2为氧化后电热元件的重量(g)。
每个实施例取5个试样,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抗氧化性能测试结果表
Figure BDA0001648980520000121
测试例2
电热元件抗热震性能的检测采用以下方法:
把电热元件置于1300℃的电阻炉中,保温15分钟,取出后在空气中冷却至25℃,然后再置于1300℃的电炉中保温15分钟,如此为一个循环。
在经过50次的抗热震循环后,记录电热元件的重量。
氧化增重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G=(g2-g1)/g1×100%。
其中,G为氧化增重率;g1为氧化前电热元件的重量(g);g2为氧化后电热元件的重量(g)。
每个实施例取5个试样,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表2抗热震性能测试结果表
Figure BDA00016489805200001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抗热震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制备得到:
(1)预处理: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除去电热元件表面油污,超声频率28~40kHz,超声温度0~80℃,将清洁后的电热元件于50~60℃干燥2~3小时;
(2)配置涂层浆料:把涂层原料混合均匀后,充分搅拌,形成涂层浆料;所述涂层原料的配比为:15~20g改性莫来石粉,20~30g红柱石粉,12~16g单质硅粉,12~16g碳化硅粉,7~8g氧化铝粉,20~25g糊精,40~70g水,0.1~0.3g分散剂,0.1~0.3g增稠剂、0.09~0.2g附着力 促进剂;
(3)涂刷浆料: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热元件表面均匀致密地涂刷浆料,形成涂层;
(4)烧结:将涂刷浆料后的电热元件在空气氛围中于1300~1400℃烧结2~4小时;
所述改性莫来石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将乙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以200~400转/分钟搅拌10~20分钟,形成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以200~4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以200~400转/分钟搅拌30~50分钟;加入莫来石粉,降低转速至100~150转/分钟,加热至70~75℃,搅拌90~120分钟,得到改性液;将改性液离心处理,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于100~105℃干燥3~6小时后,于600~700℃烧结1~3小时,得到所述改性莫来石粉;
所述莫来石粉的制备过程为:称取20~25g无水氯化铝,取12~14mL正硅酸乙酯,以300~500转/分钟搅拌30~40分钟;加入14~17mL乙醚,继续以300~5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20~30mL二氯甲烷,以300~5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得到反应液;然后将反应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10~130℃反应16~24小时;反应完成后,取出反应物,于50~60℃干燥7~12小时后,干法球磨20~30分钟,球磨转速400~600转/分钟,物料和球磨介质的质量比1:(2~3);取干法球磨后的反应物,于900~950℃热处理0.5~1小时,自然冷却至30~40℃,得到所述莫来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烧结后的电热元件涂层表面涂刷正硅酸四乙酯,于130~150℃烘干2~3小时,形成厚度10~50µm的封填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涂层厚度400~600µ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聚氨酯附着力促进剂、氰基乙酰氧基附着力促进剂、乙酸乙酰附着力促进剂、脲环附着力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热震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聚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和聚氨酯附着力促进剂以质量比(1~3):1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铵、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CN201810414516.9A 2018-05-03 2018-05-03 抗热震电热元件 Active CN108601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4516.9A CN108601110B (zh) 2018-05-03 2018-05-03 抗热震电热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4516.9A CN108601110B (zh) 2018-05-03 2018-05-03 抗热震电热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1110A CN108601110A (zh) 2018-09-28
CN108601110B true CN108601110B (zh) 2021-07-20

Family

ID=6362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4516.9A Active CN108601110B (zh) 2018-05-03 2018-05-03 抗热震电热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011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5994A (zh) * 2023-07-11 2023-11-28 宜兴市荣利钨钼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热震碳化硅电热元件及其加工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2817A (zh) * 2017-10-24 2018-02-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0125B (zh) * 2008-02-04 2011-08-10 洛阳科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电力锅炉烟道用高温耐磨复合涂料
CN101698487B (zh) * 2009-10-30 2011-06-2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莫来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3664204B (zh) * 2013-11-12 2015-11-25 长兴兴鹰新型耐火建材有限公司 碳化硅质抗结皮耐火喷涂料
CN104086188B (zh) * 2014-06-26 2015-12-30 浙江锦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炉穹顶硅莫红喷涂料
CN104294591A (zh) * 2014-10-09 2015-01-2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莫来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4876553A (zh) * 2015-04-29 2015-09-02 江门市华材新材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陶瓷电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052400A1 (en) * 2016-09-13 2018-03-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e-receiving compositions
CN107309389B (zh) * 2017-08-21 2018-08-31 安徽省含山县兴建铸造厂 一种提升防振锤铸造品质的模具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2817A (zh) * 2017-10-24 2018-02-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1110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8663B (zh) 一种超高温抗氧化石墨模具的制备方法
CN108752984B (zh) 表面耐磨抗氧化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939459B (zh) 一种耐磨耐腐蚀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07660B (zh)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用自愈合环境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1110B (zh) 抗热震电热元件
CN107857577A (zh) 一种Al2O3‑ZrO2基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513A (zh) 高温过滤用碳化硅陶瓷膜的涂覆方法
CN112430117A (zh) 一种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原位反应连接方法
CN111269017B (zh) 危废气化熔融炉专用耐高温抗侵蚀内衬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3501A (zh) 一种高温防氧化防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8964B (zh) SiC-Si包覆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富含MoSi2高温抗氧化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318352C (zh) 一种炭材料表面抗氧化梯度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2279685A (zh) 具有环境热障涂层MTaO4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3276B (zh) 一种碳化硅过滤膜层及其低温制备方法
CN111004025A (zh) 一种铁水包衬用抗挂渣涂料的成分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4375C (zh) 飞机刹车盘用c/c复合材料的防氧化保护涂层制备的方法
CN111363473B (zh) 一种瓷砖防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231B (zh) 一种高韧性电熔刚玉耐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8166A (zh)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防氧化涂层及热处理方法
KR20180089015A (ko) 열전도율이 향상된 고내열 세라믹계 복합 습식 코팅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804670B (zh) 钢渣在制备铁路道砟集料中的应用
CN114605915B (zh) 一种耐热陶瓷涂料和表面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12624614B (zh) 一种高耐磨性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3578B (zh) 一种抗腐蚀釉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3132A (zh) 一种利用纳米改性硅粘结层提高环境障涂层结合强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5

Address after: 3001, 3 / F, west block, old soldier Fufang industrial city, Xingye Road,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43799 No.9, group 11, Beimen village, Chengjiang Town, Taihe County,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g Chengl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