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2192A -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2192A
CN108592192A CN201810365494.1A CN201810365494A CN108592192A CN 108592192 A CN108592192 A CN 108592192A CN 201810365494 A CN201810365494 A CN 201810365494A CN 108592192 A CN108592192 A CN 108592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ication
indoor
air conditioner
humidity value
coi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54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2192B (zh
Inventor
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54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2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2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2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2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2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连通的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室外机组设有压缩机;加湿组件,加湿组件还包括:加湿水箱,靠近室内机组的出风口设置;加湿盘管,设于加湿水箱内,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加湿盘管中流通有高温高压冷媒,且高温高压冷媒用于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均可以根据室内加湿需求补充蒸发水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室内环境舒适度需求的提高,对于空调器而言,单纯地调控室内温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具体地,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蒸发器(室内换热器)会不断的冷凝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子,由于此时室内通常是密闭的,那么室内环境湿度会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因此,在制冷过程中用户始终处于低温干燥的室内环境中。另外,在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由于室内环境温度较低,因此,室内环境的湿度也会较低,用户在室内干燥的环境中,其舒适度和健康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相关技术中,具备加湿功能的空调器通常是引入湿度较高的新风、超声波加湿和电加热加湿等,但是,上述加湿方案中,湿度较高的新风需要环境空气中的湿度较高,由于超声波加湿和电加热加湿均需要额外消耗较高的电能,也不利于进行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连通的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室外机组设有压缩机;加湿组件,加湿组件还包括:加湿水箱,靠近室内机组的出风口设置;加湿盘管,设于加湿水箱内,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加湿盘管中流通有高温高压冷媒,且高温高压冷媒用于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水箱和加湿盘管,并且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由于加湿盘管中流通有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那么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在任意工作模式下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降低了加湿过程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另外,由于加湿盘管相当于冷媒循环的辅路,因此,也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电能来进行电加热加湿或超声加湿,不仅能满足用户在任何运行模式下对于加湿的需求,也利于进行市场推广。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空调器的任一冷媒流通支路均设有相应的电子膨胀阀来控制冷媒流量,而对于加湿盘管来说,仅在室内环境需要加湿时,高温高压冷媒才能流通于加湿盘管内,进而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由于室内换热需求,室内风机在吹送空气流通时,将蒸发水汽吹送至室内环境中。
另外,上述室内机组可以包括一个室内机或多个独立并行工作的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内的冷媒流通管路均设有冷媒流量阀,以通过调整冷媒流量来调控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室外机组设有室外换热器,室内机组设有室内换热器,室外机组还包括:第一四通阀,第一四通阀的四个端口依次分别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其中,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能够在空调器切换运行模式时,通过切换四通阀的导通状态即可实现切换,上述冷媒循环管路作为主管道并不受到加湿组件的影响,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中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流入室外换热器时,部分冷媒能够经加湿盘管流向加湿水箱,进行形成蒸发水汽,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中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流入室内换热器时,部分冷媒也能够经过加湿盘管流向加湿水箱,而在调节加湿效率的同时,上述主管道的任意硬件均不需要调整运行参数,不仅满足了室内换热需求,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加湿控制过程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空调器稳定地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的四个端口依次分别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冷媒进口、气液分离器的入口、压缩机的回气口,其中,加湿盘管的冷媒出口连通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回气口,形成了独立于主管道之外的加湿辅路,不论空调器以哪种运行模式工作,只要压缩机输出高温高压冷媒,即可通过第二四通阀进入加湿盘管,而流经加湿水箱后的冷媒经过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气化的冷媒返回压缩机的回气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毛细管,连通于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用于平衡冷媒流通压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毛细管连通于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能够有效地缓解即将流回压缩机的低温低压冷媒的流通压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室内机组还包括:辅路电子膨胀阀,设于加湿盘管的冷媒进口,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加湿组件的加湿速率正相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加湿盘管的冷媒进口设置辅路电子膨胀阀,能够更加准确地调控加湿速率,其中,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越大,则高温高压冷媒越快地流向加湿水箱,进而能够提高高温高压冷媒与液态水之间的换热效率,加速蒸发水汽的生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湿度传感器,设于室内环境中,且电连接于室内机组,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值,并触发调节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湿度值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内环境中设置湿度传感器,并且采用其检测的湿度值来触发调节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能够有效地节约空调器的功耗,同时,也能避免室内环境湿度太大对用户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进水阀和出水阀,分别设于加湿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液位传感器,设于加湿水箱内,且电连接于室内机组,用于检测加湿水箱内的液面高度,并根据液面高度分别调节的开合度进水阀和出水阀的开合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加湿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进水阀和出水阀,以及设置液位传感器对加湿水箱的液面高度进行监控,能够保证加湿水箱中始终储存有定量的液态水,一方面,定量的液态水能够避免加湿盘管干烧或过热,另一方面,定量的液态水也能通过自然挥发进入室内环境,以平衡室内环境的湿度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热组件,配合加热盘管设置,用于对即将流入加热盘管的冷媒进行温度补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配合加热盘管设置加热组件,能够有效地补偿高温高压冷媒在流通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加湿盘管与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的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内风机,室内风机设于室内换热器的内侧,加湿组件设于室内换热器的外侧,室内换热器的外侧为出风侧,其中,加湿组件靠近室内机组的箱体内侧底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室内风机设于室内换热器的内侧,以及将加湿组件设于室内换热器的外侧,能够在室内风机向室内换热器送风时,由内测向外侧吹送的风量能够将蒸发水汽带入室内环境中,另外,在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容易形成凝露或霜层,而室内风机在向外侧送风时,能够辅助吹落凝露或融化霜层,最后,经室内换热器换热后的热风吹向外侧时,也能加速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的挥发,进而提高加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室内换热器的热交换平面为倾斜面或V型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室内换热器的热交换平面为倾斜面或V型面,能够增大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在提升室内换热效率的同时,根据室内环境的湿度值确定是否进行加湿,进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包括:在确定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值;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器通过设置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水箱和加湿盘管,并且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由于加湿盘管中流通有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并且通过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那么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在任意工作模式下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降低了加湿过程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另外,由于加湿盘管相当于冷媒循环的辅路,因此,也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电能来进行电加热加湿或超声加湿,不仅能满足用户在任何运行模式下对于加湿的需求,也利于进行市场推广。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空调器的任一冷媒流通支路均设有相应的电子膨胀阀来控制冷媒流量,而对于加湿盘管来说,仅在室内环境需要加湿时,高温高压冷媒才能流通于加湿盘管内,进而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由于室内换热需求,室内风机在吹送空气流通时,将蒸发水汽吹送至室内环境中。
另外,上述室内机组可以包括一个室内机或多个独立并行工作的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内的冷媒流通管路均设有冷媒流量阀,以通过调整冷媒流量来调控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包括:在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湿度值时,判断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液面高度是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在判定液面高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时,计算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湿度差值;确定湿度差值所属的湿度范围,并调节加湿组件中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湿度范围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湿度值,此时可以确定室内环境需要进行加湿,但是为了保证空调器的可靠性,需要检测加湿组件的加湿水箱的液面高度是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以避免加湿盘管过热或干烧,并且,通过检测湿度差值所属的湿度范围,能够更加准确的调整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由于加湿盘管内的冷媒是从主管道中的冷媒分流得到的,因此,在检测到湿度差值较小时,控制减小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能够减少主通道的冷媒分流,进而在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时,降低对室内换热效率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还包括:在确定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判断室内机组中的任一室内机是否执行加湿进程;在判定任一室内机执行加湿进程时,调节全部室内机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至预设开合度;在判定全部室内机均未执行加湿进程时,控制全部辅路电子膨胀阀截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确定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此时室内环境并不需要加湿,但是,部分室内机由于用户的加湿需求而运行于加湿模式,为了避免冷媒在加热盘管内滞留,调节全部室内机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至预设开合度,而在全部室内机均未执行加湿进程时,压缩机能够主动吸回冷媒,因此,可以控制全部辅路电子膨胀阀截止,以最大化满足室内换热需求,同时,保证了空调器的整机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加湿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的冷媒流通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通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的冷媒流通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通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连通的室内机组108A和室外机组104,室外机组104设有压缩机1042;加湿组件,加湿组件还包括:加湿水箱120,靠近室内机组108A的出风口设置;加湿盘管106,设于加湿水箱120内,加湿盘管106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排气口,加湿盘管106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加湿盘管106中流通有高温高压冷媒,且高温高压冷媒用于加热加湿水箱120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水箱120和加湿盘管106,并且加湿盘管106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排气口,加湿盘管106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由于加湿盘管106中流通有压缩机104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那么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在任意工作模式下加热加湿水箱120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降低了加湿过程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另外,由于加湿盘管106相当于冷媒循环的辅路,因此,也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电能来进行电加热加湿或超声加湿,不仅能满足用户在任何运行模式下对于加湿的需求,也利于进行市场推广。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空调器的任一冷媒流通支路均设有相应的电子膨胀阀来控制冷媒流量,而对于加湿盘管106来说,仅在室内环境需要加湿时,高温高压冷媒才能流通于加湿盘管106内,进而加热加湿水箱120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由于室内换热需求,室内风机122在吹送空气流通时,将蒸发水汽吹送至室内环境中。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四通阀10410与一个室内换热器102A之间设有节流阀114和球阀118(作为主通道电子膨胀阀),在加湿盘管106内设有辅路电子膨胀阀110,另外,室外换热器1044与上述室内换热器102A之间设有另一节流阀116。
另外,上述室内机组108A可以包括一个室内机或多个独立并行工作的室内机,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并行工作的室内换热器102A,……,室内换热器102N,相应的,每个室内换热器可以如室内换热器102A配置有加湿盘管106A,每个室内机内的冷媒流通管路均设有冷媒流量阀,以通过调整冷媒流量来调控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室外机组104设有室外换热器1044,室内机组108A设有室内换热器102,室外机组104还包括:第一四通阀10410,第一四通阀10410的四个端口依次分别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排气口、室外换热器1044的第一端、室内换热器102的第一端、气液分离器1048的入口;气液分离器1048,气液分离器1048的出口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其中,室外换热器1044的第二端连通于室内换热器102的第二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四通阀10410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于压缩机1042、室外换热器1044、室内换热器102和气液分离器1048,能够在空调器切换运行模式时,通过切换四通阀的导通状态即可实现切换,上述冷媒循环管路作为主管道并不受到加湿组件的影响,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1042中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流入室外换热器1044时,部分冷媒能够经加湿盘管106流向加湿水箱120,进行形成蒸发水汽,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042中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流入室内换热器102时,部分冷媒也能够经过加湿盘管106流向加湿水箱120,而在调节加湿效率的同时,上述主管道的任意硬件均不需要调整运行参数,不仅满足了室内换热需求,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加湿控制过程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空调器稳定地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四通阀1046,第二四通阀1046的四个端口依次分别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排气口、加湿盘管106的冷媒进口、气液分离器1048的入口、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其中,加湿盘管106的冷媒出口连通于室内换热器102的第二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四通阀1046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于压缩机1042的排气口、加湿盘管106、气液分离器1048和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形成了独立于主管道之外的加湿辅路,不论空调器以哪种运行模式工作,只要压缩机1042输出高温高压冷媒,即可通过第二四通阀1046进入加湿盘管106,而流经加湿水箱120后的冷媒经过气液分离器1048进行气液分离,气化的冷媒返回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毛细管10412,连通于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之间,用于平衡冷媒流通压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毛细管10412连通于第二四通阀1046的第四端口与压缩机1042的回气口之间,能够有效地缓解即将流回压缩机1042的低温低压冷媒的流通压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室内机组108A还包括:辅路电子膨胀阀,设于加湿盘管106的冷媒进口,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加湿组件的加湿速率正相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加湿盘管106的冷媒进口设置辅路电子膨胀阀,能够更加准确地调控加湿速率,其中,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越大,则高温高压冷媒越快地流向加湿水箱120,进而能够提高高温高压冷媒与液态水之间的换热效率,加速蒸发水汽的生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湿度传感器,设于室内环境中,且电连接于室内机组108A,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值,并触发调节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湿度值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内环境中设置湿度传感器,并且采用其检测的湿度值来触发调节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能够有效地节约空调器的功耗,同时,也能避免室内环境湿度太大对用户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进水阀124和出水阀126,分别设于加湿水箱12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液位传感器,设于加湿水箱120内,且电连接于室内机组108A,用于检测加湿水箱120内的液面高度,并根据液面高度分别调节的开合度进水阀124和出水阀126的开合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加湿水箱12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进水阀124和出水阀126,以及设置液位传感器对加湿水箱120的液面高度进行监控,能够保证加湿水箱120中始终储存有定量的液态水,一方面,定量的液态水能够避免加湿盘管106干烧或过热,另一方面,定量的液态水也能通过自然挥发进入室内环境,以平衡室内环境的湿度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热组件112,配合加热盘管设置,用于对即将流入加热盘管的冷媒进行温度补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配合加热盘管设置加热组件112,能够有效地补偿高温高压冷媒在流通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加湿盘管106与加湿水箱120中的液态水的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内风机122,室内风机122设于室内换热器102的内侧,加湿组件设于室内换热器102的外侧,室内换热器102的外侧为出风侧,其中,加湿组件靠近室内机组108A的箱体内侧底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室内风机122设于室内换热器102的内侧,以及将加湿组件设于室内换热器102的外侧,能够在室内风机122向室内换热器102送风时,由内测向外侧吹送的风量能够将蒸发水汽带入室内环境中,另外,在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102容易形成凝露或霜层,而室内风机122在向外侧送风时,能够辅助吹落凝露或融化霜层,最后,经室内换热器102换热后的热风吹向外侧时,也能加速加湿水箱120中的液态水的挥发,进而提高加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室内换热器102的热交换平面为倾斜面(如图3所示)或V型面(如图4所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室内换热器102的热交换平面为倾斜面或V型面,能够增大室内换热器102的换热面积,在提升室内换热效率的同时,根据室内环境的湿度值确定是否进行加湿,进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综上,对比图1所示的制冷模式和图2所示的制热模式可知,空调器在切换工作模式时,仅需要调整第一四通阀10410的导通状态,而无需调整第二四通阀1046的导通状态和加湿组件的工作状态,加湿盘管106内是否有高温高压冷媒流通取决于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即是否有加湿需求,如果有加湿需求,则控制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110开启,如果任一室内机组108A均不需要执行加湿进程,则关闭全部辅路电子膨胀阀110和第二四通阀1046。
实施例二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702,在确定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值;步骤S704,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器通过设置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水箱和加湿盘管,并且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由于加湿盘管中流通有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并且通过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那么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在任意工作模式下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降低了加湿过程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另外,由于加湿盘管相当于冷媒循环的辅路,因此,也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电能来进行电加热加湿或超声加湿,不仅能满足用户在任何运行模式下对于加湿的需求,也利于进行市场推广。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空调器的任一冷媒流通支路均设有相应的电子膨胀阀来控制冷媒流量,而对于加湿盘管来说,仅在室内环境需要加湿时,高温高压冷媒才能流通于加湿盘管内,进而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由于室内换热需求,室内风机在吹送空气流通时,将蒸发水汽吹送至室内环境中。
另外,上述室内机组可以包括一个室内机或多个独立并行工作的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内的冷媒流通管路均设有冷媒流量阀,以通过调整冷媒流量来调控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包括:在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湿度值时,判断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液面高度是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在判定液面高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时,计算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湿度差值;确定湿度差值所属的湿度范围,并调节加湿组件中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湿度范围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湿度值,此时可以确定室内环境需要进行加湿,但是为了保证空调器的可靠性,需要检测加湿组件的加湿水箱的液面高度是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以避免加湿盘管过热或干烧,并且,通过检测湿度差值所属的湿度范围,能够更加准确的调整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由于加湿盘管内的冷媒是从主管道中的冷媒分流得到的,因此,在检测到湿度差值较小时,控制减小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能够减少主通道的冷媒分流,进而在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时,降低对室内换热效率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还包括:在确定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判断室内机组中的任一室内机是否执行加湿进程;在判定任一室内机执行加湿进程时,调节全部室内机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至预设开合度;在判定全部室内机均未执行加湿进程时,控制全部辅路电子膨胀阀截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确定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此时室内环境并不需要加湿,但是,部分室内机由于用户的加湿需求而运行于加湿模式,为了避免冷媒在加热盘管内滞留,调节全部室内机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至预设开合度,而在全部室内机均未执行加湿进程时,压缩机能够主动吸回冷媒,因此,可以控制全部辅路电子膨胀阀截止,以最大化满足室内换热需求,同时,保证了空调器的整机可靠性。
实施例三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802,确定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值d1;步骤S804,判断湿度值d1与预设湿度值ds之间的湿度差值≤0,若是,则执行S808和步骤S810,若否,则执行步骤S806;步骤S806,判断是否有其他室内机执行加湿进程,若是,则执行步骤S818,若否,则执行步骤S820;步骤S808,判断液面高度≥第一预设液面高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812,若否,则按照预设周期执行步骤S808;步骤S810,液面高度≤第二预设液面高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812,若否,则按照预设周期执行步骤S810;步骤S812,调整加湿水箱内的液量;步骤S814,根据湿度差值所属的预设湿度差值范围确定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步骤S816,控制第二四通阀导通;步骤S818,保持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步骤S820,关闭辅路电子膨胀阀;步骤S822,保持第二四通阀关闭;步骤S824,保持第二四通阀导通。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确定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值;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器通过设置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水箱和加湿盘管,并且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由于加湿盘管中流通有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并且通过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那么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在任意工作模式下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降低了加湿过程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另外,由于加湿盘管相当于冷媒循环的辅路,因此,也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电能来进行电加热加湿或超声加湿,不仅能满足用户在任何运行模式下对于加湿的需求,也利于进行市场推广。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空调器的任一冷媒流通支路均设有相应的电子膨胀阀来控制冷媒流量,而对于加湿盘管来说,仅在室内环境需要加湿时,高温高压冷媒才能流通于加湿盘管内,进而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由于室内换热需求,室内风机在吹送空气流通时,将蒸发水汽吹送至室内环境中。
另外,上述室内机组可以包括一个室内机或多个独立并行工作的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内的冷媒流通管路均设有冷媒流量阀,以通过调整冷媒流量来调控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包括:在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湿度值时,判断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液面高度是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在判定液面高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时,计算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湿度差值;确定湿度差值所属的湿度范围,并调节加湿组件中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湿度范围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湿度值,此时可以确定室内环境需要进行加湿,但是为了保证空调器的可靠性,需要检测加湿组件的加湿水箱的液面高度是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以避免加湿盘管过热或干烧,并且,通过检测湿度差值所属的湿度范围,能够更加准确的调整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由于加湿盘管内的冷媒是从主管道中的冷媒分流得到的,因此,在检测到湿度差值较小时,控制减小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能够减少主通道的冷媒分流,进而在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时,降低对室内换热效率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还包括:在确定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判断室内机组中的任一室内机是否执行加湿进程;在判定任一室内机执行加湿进程时,调节全部室内机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至预设开合度;在判定全部室内机均未执行加湿进程时,控制全部辅路电子膨胀阀截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确定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此时室内环境并不需要加湿,但是,部分室内机由于用户的加湿需求而运行于加湿模式,为了避免冷媒在加热盘管内滞留,调节全部室内机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至预设开合度,而在全部室内机均未执行加湿进程时,压缩机能够主动吸回冷媒,因此,可以控制全部辅路电子膨胀阀截止,以最大化满足室内换热需求,同时,保证了空调器的整机可靠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置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水箱和加湿盘管,并且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由于加湿盘管中流通有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那么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在任意工作模式下加热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蒸发水汽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降低了加湿过程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另外,由于加湿盘管相当于冷媒循环的辅路,因此,也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电能来进行电加热加湿或超声加湿,不仅能满足用户在任何运行模式下对于加湿的需求,也利于进行市场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通的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外机组设有压缩机;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
加湿水箱,靠近所述室内机组的出风口设置;
加湿盘管,设于所述加湿水箱内,所述加湿盘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加湿盘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加湿盘管中流通有高温高压冷媒,且所述高温高压冷媒用于加热所述加湿水箱中的液态水以生成蒸发水汽,所述蒸发水汽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组设有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机组设有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机组还包括:
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四个端口依次分别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气液分离器的入口;
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其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四个端口依次分别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加湿盘管的冷媒进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其中,所述加湿盘管的冷媒出口连通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毛细管,连通于所述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用于平衡冷媒流通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组还包括:
辅路电子膨胀阀,设于所述加湿盘管的冷媒进口,所述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所述加湿组件的加湿速率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室内环境中,且电连接于所述室内机组,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湿度值,并触发调节所述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所述湿度值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阀和出水阀,分别设于所述加湿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加湿水箱内,且电连接于所述室内机组,用于检测所述加湿水箱内的液面高度,并根据所述液面高度分别调节所述的开合度进水阀和所述出水阀的开合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组件,配合所述加热盘管设置,用于对即将流入所述加热盘管的冷媒进行温度补偿。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内侧,所述加湿组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外侧,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外侧为出风侧,
其中,所述加湿组件靠近所述室内机组的箱体内侧底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热交换平面为倾斜面或V型面。
11.一种加湿控制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控制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值;
根据所述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所述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所述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包括:
在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湿度值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的液面高度是否属于预设液面高度范围;
在判定所述液面高度属于所述预设液面高度范围时,计算所述湿度值与所述预设湿度值之间的湿度差值;
确定所述湿度差值所属的湿度范围,并调节所述加湿组件中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与所述湿度范围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所述运行模式下对应的加湿进程,具体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值时,判断所述室内机组中的任一室内机是否执行所述加湿进程;
在判定任一所述室内机执行所述加湿进程时,调节全部所述室内机对应的辅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至预设开合度;
在判定全部所述室内机均未执行所述加湿进程时,控制全部所述辅路电子膨胀阀截止。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限定的加湿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365494.1A 2018-04-23 2018-04-23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592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5494.1A CN108592192B (zh) 2018-04-23 2018-04-23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5494.1A CN108592192B (zh) 2018-04-23 2018-04-23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2192A true CN108592192A (zh) 2018-09-28
CN108592192B CN108592192B (zh) 2020-10-02

Family

ID=6361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5494.1A Active CN108592192B (zh) 2018-04-23 2018-04-23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21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4458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161333A (zh) * 2020-10-13 2021-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540A (ja) * 1986-05-26 1987-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1621781U (zh) * 2010-01-14 2010-11-03 上海理工大学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
CN207081105U (zh) * 2017-08-25 2018-03-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894111A (zh) * 2016-09-30 2018-04-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540A (ja) * 1986-05-26 1987-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1621781U (zh) * 2010-01-14 2010-11-03 上海理工大学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
CN107894111A (zh) * 2016-09-30 2018-04-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81105U (zh) * 2017-08-25 2018-03-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4458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161333A (zh) * 2020-10-13 2021-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61333B (zh) * 2020-10-13 2024-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2192B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032B (zh) 温湿度调控空调机组
CN10766434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0345659A (zh) 一种再热除湿一体化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5757912A (zh) 一种博物馆展柜微环境温湿度快速精确调控系统
CN206488502U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110017564A (zh) 双冷源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31804A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5946B (zh)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10173822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44096A (zh) 制冷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7800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742107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8592192A (zh)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9525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748695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105965A (zh) 一种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65103U (zh) 热泵系统
CN11010798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1818743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온수생산 시스템이 구비된 항온항습기
CN207797333U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
CN205536396U (zh) 一种博物馆展柜微环境温湿度快速精确调控系统
CN110848923A (zh) 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带有干空气能的机械制冷复合空调运行控制方法
CN207094911U (zh) 加湿空调
CN2070948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1423448B1 (ko) 외기도입 냉방용 환기 유니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