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0756A -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0756A
CN108590756A CN201810101812.3A CN201810101812A CN108590756A CN 108590756 A CN108590756 A CN 108590756A CN 201810101812 A CN201810101812 A CN 201810101812A CN 108590756 A CN108590756 A CN 108590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trolley
mould
mold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018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硕
张瑞茂
崔会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018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07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0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0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02Suspension devices for tubes or the like, e.g. for ventilating du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04Distributing means for power supply in mines
    • E21F17/06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able networks; Conduits f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采用模具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且一副模具可以固定6种形式,模具由底板和支撑板组成,所述底板包括3根纵向槽钢,所述支撑板包括3块横向支撑板和1块挡板。本发明采用模具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槽道组通过T型螺丝与台车连接,保证了尺寸的高精度和高质量,实现槽道精确定位,节约成本及作业时间,解决了以往槽道安装后呈“八”字形及埋偏情况,能很好与综合接地系统连接,避免以往槽道点焊在台车上,焊接的太牢,台车下降时把槽道从二衬混凝土内带下来或者松动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接触网采用预埋槽道的解决方案发源于德国,具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广泛应用于欧洲各国,例如德国的易北河隧道4号管、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隧道、卢森堡、意大利高速公路、瑞士的阿尔卑斯地铁隧道、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海堡隧道以及奥地利的铁路隧道等,由于热轧槽道具有非常高的防腐能力、优秀的动荷载能力、防火性能优越、安装与维修方便以及高质量、高可靠性等特点,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各项隧道工程得到完美应用,铁路隧道主要用于安装固定接触网的吊柱,槽道应用成为高铁的标准,并成为业界公认的标准。
预埋槽道解决虽然有居多优点,如具有非常高的防腐能力、优秀的动荷载能力、安装与维修方便以及高质量、高可靠性等特点,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各项隧道工程得到完美应用,国内外成为业界公认的标准,但也存在着精度要求高,增加站前施工难度。
因此,发明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采用模具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且一副模具可以固定6种形式,模具由底板和支撑板组成,所述底板包括3根纵向槽钢,所述支撑板包括3块横向支撑板和1块挡板;
步骤二:把2根槽道安放到模具上,其中槽道的一端与模具的基准面对齐;
步骤三:把3根扁钢与2根槽道进行焊接;
步骤四:2根槽道与扁钢焊接好后再用环向接地钢筋与扁钢焊接,焊接要求参照综合接地系统要求执行,焊接成槽道组;
步骤五:槽道安放在台车上开孔的位置;
步骤六:槽道在台车上的位置确定,需根据图纸要求,开方孔,孔的长边与槽道的槽方向一致;
步骤七:台车上的方孔顶部设有活动盖,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打开,不需要的时候就堵上,活动盖可旋转,螺栓也可旋转,活动盖盖好后,螺栓旋转垂直状态,用螺母扭紧,台车上的方孔就堵上;
步骤八:槽道组上的环向接地钢筋长度需垂到其下方台车天窗位置,槽道组通过T型螺丝与台车连接;
步骤九:调整工序,当二衬施工进入隧道里面后,一般为了提高施工进度,在第一模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的时间内进行下一模浇注所需的钢筋网的绑扎,也就是先绑扎钢筋网再考虑槽道的安装和精确定位,这样收缩后的台车表面与二衬内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只有250-300mm,其空间不足以让我们的施工人员进入,对槽道组进行安装和精确定位的,所以如果在已经浇注二衬的下一模要安装槽道时,必须调整施工工序:在下一模要安装槽道的位置先不要绑扎钢筋网,要先把台车推入未扎钢筋网的位置,利用台车液压系统收缩后大概200mm的距离,再加上二衬的厚度尺寸400-500mm,总空间为600-700mm,这个空间足以进入人员对槽道进行安装并精确定位;
步骤十:精确定位好槽道,锁紧T型螺丝,让槽道组与台车固定为一体,再把槽道推回已经浇注好的二衬的位置,然后绑扎下一模要浇注二衬的钢筋网,调整工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因槽道的锚脚的坐标位置是已知的,在扎钢筋网的时候,在有锚脚的位置适当调整钢筋的位置,这样当台车伸展和上升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槽道的锚脚与二衬的钢筋网进行碰撞,另外也有一个办法可以不调整施工工序,在第一模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的时间内进行下一模浇注所需的钢筋网的绑扎,但必须要加长台车行驶的轨道,使台车行驶的轨道长度大于倍的台车长度,这样可以正常浇注和养护第一模二衬的时候对第二模进行钢筋网绑扎,但第三模的位置不能绑扎钢筋网,因为要利用第三模的位置空间来安装和确定位好槽道组;
步骤十一:当隧道的围岩较好,二衬中没有设计钢筋网,我们可以利用隧道内的纵向接地钢筋,首先在槽道组接地钢筋下方预留一根二衬环向接地钢筋,长度到达天窗位置,根据综合接地系统要求该钢筋与隧道纵向接地钢筋通过L形焊接,再通过天窗孔把槽道组上的接地钢筋和二衬中预留的接地钢筋进行焊接;
步骤十二:槽道组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后进行二衬的浇注,养护和脱模,脱模时先将台车与槽道组锁紧时用的螺栓取下,然后脱模,脱模后槽道被埋入二衬中,然后要把安装好的槽道组画出中心线,在旁边标注好尺寸和公差,以便监理和站后人员检查用。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6种形式为:长3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2.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1.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
优选的,所述扁钢截面为4-6mm。
优选的,所述环向接地钢筋直径≥16mm。
优选的,所述方孔的大小为长45-50mm,宽21-22m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采用模具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槽道组通过T型螺丝与台车连接,保证了尺寸的高精度和高质量,实现槽道精确定位,节约成本及作业时间,解决了以往槽道安装后呈“八”字形及埋偏情况,能很好与综合接地系统连接,避免以往槽道点焊在台车上,焊接的太牢,台车下降时把槽道从二衬混凝土内带下来或者松动的安全隐患,避免以往槽道埋进二衬混凝土内,在二衬混凝土浇注时因压力作用把槽道冲走或找不到现象,避免漏埋或者埋错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槽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扁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环向接地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活动盖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活动盖关闭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槽道组与台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槽道安装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加长台车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2底板、21纵向槽钢、3支撑板、31横向支撑板、32挡板、4槽道、5扁钢、6环向接地钢筋、7台车、8方孔、9活动盖、10螺栓、1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9所示的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采用模具1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1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保证了尺寸的高精度和高质量,且一副模具1可以固定6种形式,模具的6种形式为:长3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2.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1.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模具1由底板2和支撑板3组成,所述底板2包括3根纵向槽钢21,所述支撑板3包括3块横向支撑板31和1块挡板32,具体见图1:
步骤二:把2根槽道4安放到模具1上,其中槽道4的一端与模具1的基准面对齐,具体见图2:
步骤三:把3根扁钢5与2根槽道4进行焊接,所述扁钢截面为4-6mm,具体见图3:
步骤四:2根槽道4与扁钢5焊接好后再用环向接地钢筋6与扁钢5焊接,焊接要求参照综合接地系统要求执行,焊接成槽道组,所述环向接地钢筋直径≥16mm,具体见图4:
步骤五:槽道4安放在台车7上开孔的位置;
步骤六:槽道4在台车7上的位置确定,需根据图纸要求,开方孔8,孔的长边与槽道4的槽方向一致,所述方孔的大小为长45-50mm,宽21-22mm;
步骤七:台车7上的方孔8顶部设有活动盖9,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打开,不需要的时候就堵上,活动盖9可旋转,螺栓10也可旋转,活动盖9盖好后,螺栓10旋转垂直状态,用螺母11扭紧,台车7上的方孔8就堵上,具体见图5和图6:
步骤八:槽道组上的环向接地钢筋6长度需垂到其下方台车7天窗位置,槽道组通过T型螺丝与台车7连接,具体见图7:
步骤九:调整工序,当二衬施工进入隧道里面后,一般为了提高施工进度,在第一模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的时间内进行下一模浇注所需的钢筋网的绑扎,也就是先绑扎钢筋网再考虑槽道4的安装和精确定位,这样收缩后的台车7表面与二衬内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只有250-300mm,其空间不足以让我们的施工人员进入,对槽道组进行安装和精确定位的,所以如果在已经浇注二衬的下一模要安装槽道4时,必须调整施工工序:在下一模要安装槽道4的位置先不要绑扎钢筋网,要先把台车7推入未扎钢筋网的位置,利用台车7液压系统收缩后大概200mm的距离,再加上二衬的厚度尺寸400-500mm,总空间为600-700mm,这个空间足以进入人员对槽道4进行安装并精确定位,具体见图8:
步骤十:精确定位好槽道4,锁紧T型螺丝,让槽道组与台车7固定为一体,再把槽道4推回已经浇注好的二衬的位置,然后绑扎下一模要浇注二衬的钢筋网,调整工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因槽道4的锚脚的坐标位置是已知的,在扎钢筋网的时候,在有锚脚的位置适当调整钢筋的位置,这样当台车7伸展和上升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槽道4的锚脚与二衬的钢筋网进行碰撞:
步骤十一:当隧道的围岩较好,二衬中没有设计钢筋网,我们可以利用隧道内的纵向接地钢筋,首先在槽道组接地钢筋下方预留一根二衬环向接地钢筋6,长度到达天窗位置,根据综合接地系统要求该钢筋与隧道纵向接地钢筋通过L形焊接,再通过天窗孔把槽道组上的接地钢筋和二衬中预留的接地钢筋进行焊接;
步骤十二:槽道组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后进行二衬的浇注,养护和脱模,脱模时先将台车7与槽道组锁紧时用的螺栓10取下,然后脱模,脱模后槽道4被埋入二衬中,然后要把安装好的槽道组画出中心线,在旁边标注好尺寸和公差,以便监理和站后人员检查用。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9所示的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采用模具1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1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保证了尺寸的高精度和高质量,且一副模具1可以固定6种形式,模具的6种形式为:长3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2.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1.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模具1由底板2和支撑板3组成,所述底板2包括3根纵向槽钢21,所述支撑板3包括3块横向支撑板31和1块挡板32,具体见图1:
步骤二:把2根槽道4安放到模具1上,其中槽道4的一端与模具1的基准面对齐,具体见图2:
步骤三:把3根扁钢5与2根槽道4进行焊接,所述扁钢截面为4-6mm,具体见图3:
步骤四:2根槽道4与扁钢5焊接好后再用环向接地钢筋6与扁钢5焊接,焊接要求参照综合接地系统要求执行,焊接成槽道组,所述环向接地钢筋直径≥16mm,具体见图4:
步骤五:槽道4安放在台车7上开孔的位置;
步骤六:槽道4在台车7上的位置确定,需根据图纸要求,开方孔8,孔的长边与槽道4的槽方向一致,所述方孔的大小为长45-50mm,宽21-22mm;
步骤七:台车7上的方孔8顶部设有活动盖9,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打开,不需要的时候就堵上,活动盖9可旋转,螺栓10也可旋转,活动盖9盖好后,螺栓10旋转垂直状态,用螺母11扭紧,台车7上的方孔8就堵上,具体见图5和图6:
步骤八:槽道组上的环向接地钢筋6长度需垂到其下方台车7天窗位置,槽道组通过T型螺丝与台车7连接,具体见图7:
步骤九:不调整工序,在第一模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的时间内进行下一模浇注所需的钢筋网的绑扎,但必须要加长台车7行驶的轨道,使台车7行驶的轨道长度大于3倍的台车7长度,这样可以正常浇注和养护第一模二衬的时候对第二模进行钢筋网绑扎;
步骤十:第三模的位置不能绑扎钢筋网,因为要利用第三模的位置空间来安装和确定位好槽道组,具体见图9;
步骤十一:当隧道的围岩较好,二衬中没有设计钢筋网,我们可以利用隧道内的纵向接地钢筋,首先在槽道组接地钢筋下方预留一根二衬环向接地钢筋6,长度到达天窗位置,根据综合接地系统要求该钢筋与隧道纵向接地钢筋通过L形焊接,再通过天窗孔把槽道组上的接地钢筋和二衬中预留的接地钢筋进行焊接;
步骤十二:槽道组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后进行二衬的浇注,养护和脱模,脱模时先将台车7与槽道组锁紧时用的螺栓10取下,然后脱模,脱模后槽道4被埋入二衬中,然后要把安装好的槽道组画出中心线,在旁边标注好尺寸和公差,以便监理和站后人员检查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采用模具(1)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1)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且一副模具(1)可以固定6种形式,模具(1)由底板(2)和支撑板(3)组成,所述底板(2)包括3根纵向槽钢(21),所述支撑板(3)包括3块横向支撑板(31)和1块挡板(32);
步骤二:把2根槽道(4)安放到模具(1)上,其中槽道(4)的一端与模具(1)的基准面对齐;
步骤三:把3根扁钢(5)与2根槽道(4)进行焊接;
步骤四:2根槽道(4)与扁钢(5)焊接好后再用环向接地钢筋(6)与扁钢(5)焊接,焊接要求参照综合接地系统要求执行,焊接成槽道组;
步骤五:槽道(4)安放在台车(7)上开孔的位置;
步骤六:槽道(4)在台车(7)上的位置确定,需根据图纸要求,开方孔(8),孔的长边与槽道(4)的槽方向一致;
步骤七:台车(7)上的方孔(8)顶部设有活动盖(9),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打开,不需要的时候就堵上,活动盖(9)可旋转,螺栓(10)也可旋转,活动盖(9)盖好后,螺栓(10)旋转垂直状态,用螺母(11)扭紧,台车(7)上的方孔(8)就堵上;
步骤八:槽道组上的环向接地钢筋(6)长度需垂到其下方台车(7)天窗位置,槽道组通过T型螺丝与台车(7)连接;
步骤九:调整工序,当二衬施工进入隧道里面后,一般为了提高施工进度,在第一模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的时间内进行下一模浇注所需的钢筋网的绑扎,也就是先绑扎钢筋网再考虑槽道(4)的安装和精确定位,这样收缩后的台车(7)表面与二衬内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只有250-300mm,其空间不足以让我们的施工人员进入,对槽道组进行安装和精确定位的,所以如果在已经浇注二衬的下一模要安装槽道(4)时,必须调整施工工序:在下一模要安装槽道(4)的位置先不要绑扎钢筋网,要先把台车(7)推入未扎钢筋网的位置,利用台车(7)液压系统收缩后大概200mm的距离,再加上二衬的厚度尺寸400-500mm,总空间为600-700mm,这个空间足以进入人员对槽道(4)进行安装并精确定位;
步骤十:精确定位好槽道(4),锁紧T型螺丝,让槽道组与台车(7)固定为一体,再把槽道(4)推回已经浇注好的二衬的位置,然后绑扎下一模要浇注二衬的钢筋网,调整工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因槽道(4)的锚脚的坐标位置是已知的,在扎钢筋网的时候,在有锚脚的位置适当调整钢筋的位置,这样当台车(7)伸展和上升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槽道(4)的锚脚与二衬的钢筋网进行碰撞,另外也有一个办法可以不调整施工工序,在第一模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的时间内进行下一模浇注所需的钢筋网的绑扎,但必须要加长台车(7)行驶的轨道,使台车(7)行驶的轨道长度大于3倍的台车(7)长度,这样可以正常浇注和养护第一模二衬的时候对第二模进行钢筋网绑扎,但第三模的位置不能绑扎钢筋网,因为要利用第三模的位置空间来安装和确定位好槽道组;
步骤十一:当隧道的围岩较好,二衬中没有设计钢筋网,我们可以利用隧道内的纵向接地钢筋,首先在槽道组接地钢筋下方预留一根二衬环向接地钢筋(6),长度到达天窗位置,根据综合接地系统要求该钢筋与隧道纵向接地钢筋通过L形焊接,再通过天窗孔把槽道组上的接地钢筋和二衬中预留的接地钢筋进行焊接;
步骤十二:槽道组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后进行二衬的浇注,养护和脱模,脱模时先将台车(7)与槽道组锁紧时用的螺栓(10)取下,然后脱模,脱模后槽道(4)被埋入二衬中,然后要把安装好的槽道组画出中心线,在旁边标注好尺寸和公差,以便监理和站后人员检查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6种形式为:长3米槽道(4)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2.5米槽道(4)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1.5米槽道(4)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钢(5)截面为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接地钢筋(6)直径≥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孔(8)的大小为长45-50mm,宽21-22mm。
CN201810101812.3A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Pending CN1085907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1812.3A CN108590756A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1812.3A CN108590756A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0756A true CN108590756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01812.3A Pending CN108590756A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07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5473A (zh) * 2019-02-26 2019-04-3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铁路隧道预埋槽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CN113236295A (zh) * 2021-04-25 2021-08-10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密集型预埋槽道的施工方法
CN115263408A (zh) * 2022-09-27 2022-11-01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平台支架与环网支架的安装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6420A (ko) * 2001-02-10 2002-08-17 강남건영주식회사 스판크리트를 이용한 터널 통풍시설 구조물 및 그 설치공법
CN101182774A (zh) * 2007-12-20 2008-05-21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大断面隧道接触网预埋滑槽施工方法
CN104790969A (zh) * 2015-03-04 2015-07-22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高铁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二次定位施工工艺
CN206785408U (zh) * 2017-06-19 2017-12-22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预埋槽道组组装模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6420A (ko) * 2001-02-10 2002-08-17 강남건영주식회사 스판크리트를 이용한 터널 통풍시설 구조물 및 그 설치공법
CN101182774A (zh) * 2007-12-20 2008-05-21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大断面隧道接触网预埋滑槽施工方法
CN104790969A (zh) * 2015-03-04 2015-07-22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高铁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二次定位施工工艺
CN206785408U (zh) * 2017-06-19 2017-12-22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预埋槽道组组装模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5473A (zh) * 2019-02-26 2019-04-3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铁路隧道预埋槽道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CN113236295A (zh) * 2021-04-25 2021-08-10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密集型预埋槽道的施工方法
CN115263408A (zh) * 2022-09-27 2022-11-01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平台支架与环网支架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8776B (zh) 基于仰拱与仰拱填充层替代钢混组合结构的隧道施工方法
CN108590756A (zh) 一种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工艺
CN111365032B (zh) 一种地铁车站洞门环梁的防渗处理方法
CN107100644B (zh)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纵向刚度加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31385B (zh) 一种检查坑预制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19667B (zh) 隧道仰拱与仰拱填充层替代钢混组合结构及施工工艺
CN106014456A (zh) 双层衬砌特殊类圆形断面矿山法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05869A (zh) 一种拱墙预制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803924B (zh) 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人行道组合结构及组合方法
CN211648183U (zh) 一种装配式隧道衬砌结构
CN113217034A (zh) 一种组合式初期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71078A (zh) 装配式隧道衬砌结构洞内分段纵向平移拼装施工方法
CN209195425U (zh) 既有隧道衬砌加固结构
AU2021102866A4 (en) A method for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of existing tunnel lining
CN210317326U (zh) 隧道仰拱与仰拱填充层替代钢混组合结构
CN106677795B (zh) 临海高水压隧道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衬砌结构及安装工艺
CN110468744A (zh) 一种通道桥加固施工方法
CN113356897B (zh) 一种盾构出入口洞门环梁装配式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768793U (zh) 正线隧道与双层施工横通道交叉处二衬施工系统
CN111119945B (zh) 隧道二衬混凝土泵送挤压式浇筑施工方法
CN105821891B (zh) 用于预应力锚固边坡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施工方法及混凝土面板的模板成型结构
CN209875166U (zh) 一种空心装配式隧道仰拱结构
CN110685710A (zh) 正线隧道与双层施工横通道交叉处二衬施工方法及其系统
CN210714720U (zh) 一种大断面隧道复合式衬砌
CN109372522B (zh) 城市轨道交通复杂重叠隧道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