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9091A -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9091A
CN108589091A CN201810261271.0A CN201810261271A CN108589091A CN 108589091 A CN108589091 A CN 108589091A CN 201810261271 A CN201810261271 A CN 201810261271A CN 108589091 A CN108589091 A CN 108589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ible cloth
line
fabric
pattern
embroid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12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89091B (zh
Inventor
马奎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 Kuixian
Shanghai Jishi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nd Fash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nd Fashio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nd Fash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12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9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9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9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89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9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7/00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Base fabric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roidered work; Inserts for producing surface irregularities in embroidered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Embroidering For 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1)准备双面织物,所述双面织物包括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所述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通过均布的密植连接线连接成一体,并且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之间形成夹层;2)准备与双面织物相同材质的绣线,绣线直径大于所述夹层的厚度;3)确定好要绣制的图案,然后再确定好入线点,入线点的位置在双面织物的边缘进行选择,确定好与绣制图案位置距离最短的位置作为入线点,从织物的边缘开始入线;4)在双面织物夹层中按图案走线,绣针带着绣线在双面织物的中间空隙中存留,绣线把双面织物向外撑起,使织物的双面同时凸起立体图案。本发明能够使织物双面都有层次丰富、平整光滑的立体图案。

Description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背景技术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传统的刺绣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但一般的刺绣技术都是用单层经线与多种纬线进行交织,制作者以此为基础在织物上进行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设计的重点只在织物的一面呈现图案,另一面无法展现团,最终绣制的织物具有明显的正面与背面的区别,织物的正面图案完整、色彩突出、图案饱满,能给人的视觉带来立体感,但织物的背面效果则完全相反,毫无美观可言,织物的使用存在了局限性,人们只能采用织物的一面进行使用,无法满足一些需要织物的双面都展现出完整图案和色彩的特殊要求。
另外,传统的刺绣在绣制过程中易断线,若绣制出错,修改则较为困难,甚至会破坏织物本身的美观。同时,传统绣料的价格贵,因为秀出的织物两面用线但只有一面可展示图案由此造成了浪费,加大了产品成本。无论绣料的材质如何绣品的部位都容易板结,表面不能保持织物的原本特质,而且有些绣品不易保存,不易清洗,刺绣制品如不加以妥善保存,则非常容易褪色和纤维老化,甚至会长霉和脆化等。
申请号201410308918.2,授权公告日2016-01-06公开了一种中空双面刺绣工艺,(1)基布的选择,所述基布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料、中间复合层和第二底料,中间复合层为质地柔软的材质制作而成,这样保证绣针在刺绣的过程中能够轻松的穿过复合层,(2)基布的固定,将基布固定在固定框中,并且保持基布处于拉紧状态,保持第一底料和第二底料的平整,有利于接下来图案的绘制和刺绣处理,(3)刺绣图案的绘制,分别在第一底料和第二底料上绘制要刺绣的图案,(4)图案刺绣,使用绣针和绣线按照图案的实际需求进行刺绣,采用现有双面绣的刺绣模式进行刺绣,每针绣线的长度与基布的厚度保持一致,(5)加胶处理,待图案绣制完成之后,将固定框的一端打开,其余端仍然用来固定基布,使用吸管向复合层的内部注射热熔胶,在保持基布平整的基础上,自然风干热熔胶,完成中空双面刺绣。由于每针绣线的长度与基布的厚度保持一致,所以在复合层加入热熔胶之后,绣线不会被收紧,即使绣线没有弹性,也不会扯断绣线,能够保证绣品的自然形态。
通过检索,发现在上面公开文件只是在两个面料上分别刺绣,然后粘成两层,使两面都是刺绣的正面,但与本申请相比,无论在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技术效果等都不相同,也不具有技术启示。本申请采用的是双面织物,比较粗的绣线只在两面夹层中弯曲穿梭,使两面凸起形成立体图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能够使织物双面都有层次丰富、绣面规律、平整光滑的立体图案,区别于传统的刺绣工艺,能够使织物的两面保持图案的一致和完整,同时织物的原有性能不发生改变。满足了人们制作产品和使用产品的需求。内绣的立体图案给织物赋予了自然美观的艺术效果,内绣的织物产品不变形、不变色易于长期使用及保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双面织物,所述双面织物包括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所述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通过均布的密植连接线连接成一体,并且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之间形成夹层;
2)准备与双面织物相同材质的绣线,绣线直径大于所述夹层的厚度;
3)确定好要绣制的图案,然后再确定好入线点,入线点的位置在双面织物的边缘进行选择,确定好与绣制图案位置距离最短的位置作为入线点,从织物的边缘开始入线;
4)在双面织物夹层中按图案走线,绣针带着绣线在双面织物的中间空隙中存留,绣线把双面织物向外撑起,使织物的双面同时凸起立体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穿针行走时第一只手握住针后端,第二只手同时捏住两面织物向针后端搓使两面织物同时皱起,然后第二只手握住针尖部位,第一只手放开针后端,第一只手捋平绣针皱起的双面织物再次握住针后端,然后不停按照此步骤根据图案轮廓轨迹穿针引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双面织物的密植连接线作为绣线的限位点,保证绣线构成的图案不变性。
进一步的,所述绣线在夹层中穿梭时采用相隔、相交、相连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绣制。
进一步的,在绣制完成后,剪掉露在双面织物外面的绣线线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绣线部分完全留存在双层织物的夹层中,这样从外观上看没有线迹的存在,但又由于被包裹在双层织物中的绣线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织物本身产生突出的立体感,所绣制的图案与织物本身融为一体,使织物的正面与背面都产生了立体图案,提升了产品的价值。另外,绣线被织物所包裹,绣品本身不易损坏,更易于清洗和保存,而且,在整个绣制过程中,如需要调整或修改绣制的图案,可以随时抽出绣线,重新进行绣制,不会破会织物本身,织物和绣线都不会浪费,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第一面织物1、第二面织物2、密植连接线3、绣线4、绣针5、第一面图案凸起6、第二面图案凸起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具体内绣步骤为:1、选择一个双面织物,包括第一面织物1、第二面织物2,并根据织物的材质和要绣制的图案要求,挑选合适材质、长度和粗细的绣线4,若所需绣线较细,可以使用多股绣线,要保证绣线穿入后使双面织物均向外挤压突出,2、准备好绣线后,根据要绣制的图案,在织物上选定图案的位置,在双面织物边缘找到一个距离选定图案位置最近的点作为入线点,然后将绣针4带着绣线从入线点穿入到双面织物夹层中,根据夹层的空隙走线并绣制图案,连接双面织物的密植连接线作为绣线的限位点,密植连接线和绣线相互牵拉拽扯,保证绣线构成的图案稳固不变形,3、如果在绣制的过程中绣线走线错误,可以将绣线抽出,同时,绣线抽出的位置也将自然恢复平整,然后重新进行绣制,4、在开始绣制时,建议根据图案的需求准备每次使用的绣线长度,绣线需要预留出足够长度的线尾,在绣制过程中,针脚会将线尾固定在双面织物的夹层中,5、刺绣完成,当完成一条刺绣后,不需要使用传统的收针针法,只要将余下的线段剪去即可。绣线在双面织物的中间空隙中存留,使织物的双面同时出现凸起的图案,分别为第一面图案凸起6、第二面图案凸起7,绣制完成,织物表面没有线迹。在绣制时,可以随意调整绣制的图案的样式。所述双面织物的两层通过密植连接线3织合制成一体,所述双面织物可以是任何材质的织物构成的双层织物。
穿针行走时第一只手握住针后端,第二只手同时捏住两面织物向针后端搓使两面织物同时皱起,然后第二只手握住针尖部位,第一只手放开针后端,第一只手捋平绣针皱起的双面织物再次握住针后端,然后不停按照此步骤根据图案轮廓轨迹穿针引线。可以采用在织物面上画上图案,但高贵物料容易被污染,所以可以选择打印一张同样大小图案的图纸,放在一边,不断观察图纸然后修正式的穿针引线,完成绣制过程。
所述绣线可以选择与织物相同的材质,绣线的直径要大于双面织物之间的夹层的厚度。
所述步骤5中根据双面织物夹层的空隙走线,绣线可以通过相互相隔、相交、相连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组成内秀的图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例中,所述绣线可以随时在双层织物中抽出,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绣制的图案进行调整和修改。
本发明具有针法简单易操作,美观新颖,立体感强,灵活多变的特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双面织物,所述双面织物包括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所述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通过均布的密植连接线连接成一体,并且第一面织物、第二面织物之间形成夹层;
2)准备与双面织物相同材质的绣线,绣线直径大于所述夹层的厚度;
3)确定好要绣制的图案,然后再确定好入线点,入线点的位置在双面织物的边缘进行选择,确定好与绣制图案位置距离最短的位置作为入线点,从织物的边缘开始入线;
4)在双面织物夹层中按图案走线,绣针带着绣线在双面织物的中间空隙中存留,绣线把双面织物向外撑起,使织物的双面同时凸起立体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穿针行走时第一只手握住针后端,第二只手同时捏住两面织物向针后端搓使两面织物同时皱起,然后第二只手握住针尖部位,第一只手放开针后端,第一只手捋平绣针皱起的双面织物再次握住针后端,然后不停按照此步骤根据图案轮廓轨迹穿针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双面织物的密植连接线作为绣线的限位点,保证绣线构成的图案不变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在夹层中穿梭时采用相隔、相交、相连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绣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绣制完成后,剪掉露在双面织物外面的绣线线头。
CN201810261271.0A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Active CN108589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1271.0A CN108589091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1271.0A CN108589091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9091A true CN108589091A (zh) 2018-09-28
CN108589091B CN108589091B (zh) 2020-07-28

Family

ID=63623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1271.0A Active CN108589091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909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2906U (ja) * 2000-12-26 2002-01-11 信夫 細井 刺繍絵柄シート
CN101003934A (zh) * 2007-01-15 2007-07-25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以布块和/或盘线为夹芯层的绣品及其制作方法
KR100768543B1 (ko) * 2007-02-16 2007-10-19 (주)티 에스 에이 콜렉션 입체무늬가 형성된 직물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3096310U (zh) * 2012-12-24 2013-07-31 来宝根 带填芯组织的双层织物
CN105113103A (zh) * 2015-08-27 2015-12-0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集成绣花及绗缝效果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CN105297255A (zh) * 2015-11-09 2016-02-0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填芯纬加弹性纬的凹凸提花壁挂织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2906U (ja) * 2000-12-26 2002-01-11 信夫 細井 刺繍絵柄シート
CN101003934A (zh) * 2007-01-15 2007-07-25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以布块和/或盘线为夹芯层的绣品及其制作方法
KR100768543B1 (ko) * 2007-02-16 2007-10-19 (주)티 에스 에이 콜렉션 입체무늬가 형성된 직물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3096310U (zh) * 2012-12-24 2013-07-31 来宝根 带填芯组织的双层织物
CN105113103A (zh) * 2015-08-27 2015-12-0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集成绣花及绗缝效果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CN105297255A (zh) * 2015-11-09 2016-02-0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填芯纬加弹性纬的凹凸提花壁挂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9091B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4714B (zh) 一种用于刺绣的滴滴针法及刺绣方法
JP6909261B2 (ja) らせん刺繍金糸製品の作製方法
Arifovna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uzbek embroidery
CN101319443A (zh) 一种绒绣的工艺方法
CN203792824U (zh) 一种四层结构的透气针织花边面料
CN108589091A (zh) 一种使双面织物产生立体图案的内绣工艺
CN110424172A (zh) 扎染刺绣工艺
CN1718898A (zh) 一种蜡染绣及其制作工艺
CN111020908B (zh) 一种悬浮3d针法
CN209468556U (zh) 一种复古风柔布带
JPH04352840A (ja) モール糸製造方法
Savithri et al. Glory of Indian traditional silk sarees
CN104928832A (zh) 一种针织装饰画的编织方法及针织装饰画
CN219195351U (zh) 一种蝴蝶结点绣绣纱
CN109811479A (zh) 一种用于表现刺绣肌理装饰面的刺绣方法
Patrick The Weaver's Idea Book: Creative Cloth on a Rigid Heddle Loom
CN1425346A (zh) 丝绒地毯及其编织打结方法
CN207875036U (zh) 一种双色效果阳涤绒布
CN207277061U (zh) 一种幻彩针织衫面料
Ayele et al. Technology of Fabric Manufacture (Traditional Cotton Woven Fabric Manufacturing in Ethiopia)
CN205202372U (zh) 一种用于沙发软包的耐撕裂面料
CN206141025U (zh) 一种复合面料
CN106012363A (zh) 马尾绣刺绣品及其刺绣方法
CN206173609U (zh) 马尾绣刺绣品
CN108749196B (zh) 一种双面呢绒毛线绣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364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5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shi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No. 2364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SHI CLOTHING DESIG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8

Address after: Room 1807, Building 15, Huangpu Junting Community, Qiand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after: Ma Kuixian

Address before: No. 2364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shi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