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6035A -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6035A
CN108576035A CN201810427815.6A CN201810427815A CN108576035A CN 108576035 A CN108576035 A CN 108576035A CN 201810427815 A CN201810427815 A CN 201810427815A CN 108576035 A CN108576035 A CN 108576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ving agent
mildew removing
ammonium chloride
mildew
mould inhib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78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278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6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6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6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2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 A01N47/36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containing the group >N—CO—N< directly attached to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3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 A01N33/02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A01N33/12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霉剂及制备方法。该除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氧化剂1~10%、表面活性剂0.05~5%、防霉剂0.3~1%、渗透剂0.02~0.5%、辅助剂0.02~2%、去离子水水余量;其中,所述氧化剂选自亚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苯甲酸钠、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霉剂选自戊唑醇、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中的至少一种。该除霉剂具有防霉、除霉的效果,而且作用持久,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皮肤无刺激性,可适用于各种家居环境,而且使用方便,生产加工简单,耗能少。

Description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卫生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日用品、墙壁、家具、窗体等因为受到潮湿气候、施工而出现发霉情况,这些愈加引起人们注意。由于霉菌会分泌次生代谢产物,即霉菌色素,色素会浸入物品浅表层,无法轻易擦除,若强力去除,必会影响外观;若去除不干净会影响外观,并且大量的霉菌容易危害健康,因此,家居的除霉问题是大多数人面临的家居难题。
采用除霉剂处理家居环境后,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清除墙纸墙壁、制品表面的霉斑,起到有效清洁作用;二是防止墙纸、墙壁、木制品等再次发霉,起到防霉保护作用。同时可清除及减少霉菌数量,能防止引起相关不适甚至疾病。
目前,除霉剂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当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现有的大部分除霉剂有较大的气味,消费者体验性较差;部分稳定性欠佳;还有一些除霉剂清除效果较差,或者只能在白色的物体上使用,适用范围不够。本发明要解决:气味、稳定性、效果、适用范围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除霉剂稳定性好,且除霉、防霉、杀菌效果极佳,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色家居用品,使用方便,且无气味,对人体无刺激;其制备方法简单,耗能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氧化剂1~10%、表面活性剂0.05~5%、防霉剂0.3~1%、渗透剂0.02~0.5%、辅助剂0.5~2%、去离子水;
其中,所述氧化剂选自亚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苯甲酸钠、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霉剂选自戊唑醇、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为亚氯酸钠。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7%。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1.5%。
优选的,所述防霉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0.9%。
优选的,所述防霉剂包括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其中,所述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的重量比为(2~4):(2~4):(0.5~1.5)。
优选的,所述渗透剂选自仲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氨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剂为柠檬酸缓冲液。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霉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将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混合成混合物A,然后将防霉剂、渗透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辅助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混合均匀,可制得除霉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生产方便,生产周期短,设备要求不高;
(2)使用方便,喷洒即可有效去除物品表面的霉斑、色素;
(3)除霉、防霉、杀菌效果好:采用复配型防霉剂,可针对多种霉菌,具有持久广谱防霉作用;
(4)无气味,无刺激,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氧化剂1~10%、表面活性剂0.05~5%、防霉剂0.3~1%、渗透剂0.02~0.5%、辅助剂0.5~2%、去离子水;
其中,所述氧化剂选自亚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苯甲酸钠、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霉剂选自戊唑醇、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剂为亚氯酸钠。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7%。
在本发明的除霉剂中,所述氧化剂主要作用属于除霉活性成分,主要起到霉斑、色素清洁、分解作用;。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1.5%。
在本发明的除霉剂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杀菌能力,与防霉剂和氧化剂复配,有助于提高除霉剂的除霉、防霉效果。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霉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0.9%。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霉剂包括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其中,所述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的重量比为(2~4):(2~4):(0.5~1.5)。
在本发明的除霉剂中,所述防霉剂采用多种防霉活性成分复配,比单一的防霉成分,具有更广谱的杀霉防霉作用。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渗透剂选自仲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氨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除霉剂中,所述渗透剂能有效地提高氧化剂和防霉剂的渗透性,使得氧化剂和防霉剂成分快速渗入墙体表面,有利于防霉剂和氧化剂的快速起效。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剂为柠檬酸缓冲溶液。
在本发明的除霉剂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柠檬酸、柠檬酸钠溶于水制得,其中,所述柠檬酸、柠檬酸钠与去离子水的的重量比为1:6~18:25~66,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的用量为0.5~1%,可将除霉剂的pH维持在6.0~6.6范围之内,保证所选氧化剂中的除霉活性成分发挥作用,又维持一定稳定性,避免除霉活性成分过快或过慢激活,而不能充分氧化分解霉菌及其孢子,同时避免损害物品外观,尤其是深色物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霉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将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混合成混合物A,然后将防霉剂、渗透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辅助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混合均匀,可制得除霉剂。
以下实施例中的柠檬酸缓冲溶液为柠檬酸、柠檬酸钠溶于水制得,其中,所述柠檬酸、柠檬酸钠与去离子水的的重量比为1:12.5:50。
实施例1
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再取下述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亚氯酸钠1%、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防霉剂0.7%、烷基苯磺酸钠0.2%、柠檬酸缓冲液0.5%、去离子水余量。将亚氯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去离子水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0min后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烷基苯磺酸钠和防霉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在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min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辅助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在1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min后,制得除霉剂。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亚氯酸钠1%”替换成“亚氯酸钠3%”,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3
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再取下述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亚氯酸钠5%、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防霉剂0.7%、烷基苯磺酸钠0.2%、柠檬酸缓冲液0.5%、去离子水余量。将亚氯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去离子水在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2min后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烷基苯磺酸钠和防霉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在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min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辅助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在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7min后,制得除霉剂。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中的“亚氯酸钠1%”替换成“亚氯酸钠7%”,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中的“亚氯酸钠1%”替换成“亚氯酸钠10%”,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效果实施例1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本发明实施例1~5所得的除霉剂的性能进行测试,具体如下:
(1)使用方法:将本发明实施例1~5所得的除霉剂装入喷瓶里,旋转打开喷头,距离15~20cm对准发霉区域喷洒,将发霉区域喷湿,等待5~20分钟,让除霉剂充分分解霉斑及色素,干燥后如果还有印迹可重复处理,直至印迹消失;操作完毕后,旋转关闭喷头。按照上述步骤分别对白色墙壁、粉色墙壁进行除霉实验,先在墙壁表面培养霉菌,然后进行除霉实验,并观察和记录各防霉剂的气味、以及处理6个月后观察墙壁的发霉情况。
(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六章毒理学实验方法4皮肤刺激性/腐蚀性实验。
表1除霉效果评定标准
等级 评分详情
可彻底清除霉斑,恢复本色,重复喷洒不超过2次(8-10分)
需重复喷3-5次,才可清除霉斑,恢复本色(3-8分)
损害墙壁颜色或喷洒多次,依然无法清除干净霉斑(0-3分)
表2实施例1~5所得的除霉剂的效果检测结果
实施例 白色墙壁 粉色墙壁 总计 气味 刺激性 发霉情况
实施例1 4 3 7 无刺激 大量霉斑
实施例2 9 8 17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3 9 9 18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4 8 9 18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5 4 4 8 无刺激 少量霉斑
我们分析表2中实施例1~5的数据可知,若亚氯酸钠的含量过高(10%),亚氯酸钠会与其它物质成分发生反应,会促使防霉剂被分解,从而影响防霉剂的防霉效果,使得防霉稳定性不高,防霉处理6个月后,墙壁会有大量霉斑出现;若亚氯酸钠的含量过低(1%),亚氯酸钠的分解速率过慢,导致对霉斑及其孢子的氧化分解效果变差,防霉处理6个月后,墙壁会生长出少量霉斑;适量的亚氯酸钠(重量百分比为3~7%,优选为5%)能保持适宜的分解速率,从而有效地氧化分解霉斑及其孢子,且稳定性高,无霉斑生长。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中的“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替换成“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0.05%”,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7
将实施例3中的“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替换成“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0.1%”,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8
将实施例3中的“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替换成“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0.5%”,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9
将实施例3中的“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替换成“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5%”,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3中的“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替换成“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5%”,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效果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按照效果实施例1的步骤,对实施例6~10的除霉剂进行除霉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参见表3。
表3实施例3、6~10所得的除霉剂的效果检测结果
实施例 白色墙壁 粉色墙壁 总计 气味 刺激性 发霉情况
实施例3 9 9 18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6 5 4 9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7 6 6 12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8 9 8 17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9 9 8 18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10 7 6 13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我们分析表3中实施例3、6~10的数据可知,若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的含量过高(5%),促使除霉剂在墙面的渗透速率过慢,从而影响除霉剂的除霉起效时间,即需要喷洒多次才能生效;而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的含量过低(0.05~0.1%),使得除霉剂的其他组分易分层,无法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需要喷洒多次;而适量的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重量百分比为0.5~1.5%,优选为1%)既能促使各个组分均匀分散于蒸去离子水中,同时提高除霉剂在墙面的渗透速率,又有助于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达到增效的目的;另外,表面活性剂选用的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杀菌能力,与防霉剂和亚氯酸钠复配,有助于提高除霉剂的除霉、防霉效果,使得最终测得的防霉效果较好。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3中的“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替换成“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4:4: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3中的“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替换成“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6:4:3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3中的“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替换成“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2:4: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3中的“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替换成“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2: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3中的“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替换成“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按照3:3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3中的“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替换成“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作为防霉剂”,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7
将实施例3中的“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替换成“将吡啶硫酮脲作为防霉剂”,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效果实施例3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按照效果实施例1的步骤,对实施例11~17的除霉剂进行除霉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参见表4。
表4实施例3、11~17所得的除霉剂的效果检测结果
我们分析表4中实施例3、11~17的数据可知,三种组分复配的防霉剂对霉菌的杀灭效果优于各独立组分,也优于季铵盐(即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直接复配,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复配为防霉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化学性质稳定,能够延长墙体霉菌的复发时间,能有效抑制霉菌滋生,防止产生霉斑及异味,其中,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的重量比为3:3:1时,除霉剂的除霉效果最好。
实施例18
将实施例3中的“防霉剂0.7%”替换成“防霉剂0.1%”,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19
将实施例3中的“防霉剂0.7%”替换成“防霉剂0.5%”,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20
将实施例3中的“防霉剂0.7%”替换成“防霉剂0.9%”,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21
将实施例3中的“防霉剂0.7%”替换成“防霉剂2%”,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实施例22
将实施例3中的“防霉剂0.7%”替换成“防霉剂10%”,重复实施例3的步骤,得到除霉剂。
效果实施例4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按照效果实施例1的步骤,对实施例18~22的除霉剂进行除霉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参见表4。
表5实施例3、18~22所得的除霉剂的效果检测结果
实施例 白色墙壁 粉色墙壁 总计 气味 刺激性 发霉情况
实施例3 9 9 18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18 5 4 9 无刺激 少量霉斑
实施例19 9 8 17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20 9 8 17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21 8 6 14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22 7 5 12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我们分析表5中实施例3、18~22的数据可知,若防霉剂的含量过高(2~10%),使得除霉剂在墙面的渗透性差,从而在整体上影响除霉剂除霉效果;而防霉剂的含量过低(0.1%),使得防霉作用不明显;而适量的防霉剂(重量百分比为0.5~0.9%,优选为0.7%)能够延长墙体霉菌的复发时间,起到防霉的作用。
实施例23
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再取下述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亚氯酸钠5%、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防霉剂0.7%、烷基苯磺酸钠0.02%、柠檬酸缓冲液0.02%、去离子水余量,将亚氯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去离子水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0min后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烷基苯磺酸钠和防霉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在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min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柠檬酸缓冲液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在1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min后,制得除霉剂。
实施例24
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再取下述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亚氯酸钠5%、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防霉剂0.7%、烷基苯磺酸钠0.5%、柠檬酸缓冲液1%、去离子水余量,将亚氯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去离子水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0min后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烷基苯磺酸钠和防霉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在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min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柠檬酸缓冲液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在1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min后,制得除霉剂。
实施例25
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再取下述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亚氯酸钠5%、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防霉剂0.7%、烷基苯磺酸钠1%、柠檬酸缓冲液2%、去离子水余量,将亚氯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去离子水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0min后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烷基苯磺酸钠和防霉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在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min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柠檬酸缓冲液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在1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min后,制得除霉剂。
实施例26
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按照3:3:1的比例混合成防霉剂,再取下述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亚氯酸钠5%、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1%、防霉剂0.7%、烷基苯磺酸钠3%、柠檬酸缓冲液4%、去离子水余量,将亚氯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去离子水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0min后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烷基苯磺酸钠和防霉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在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min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柠檬酸缓冲液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在1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min后,制得除霉剂。
效果实施例3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按照效果实施例1中的步骤(1)和步骤(2)对本发明实施例16~20所得的除霉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6实施例3、23~26所得的除霉剂的评分表
实施例 白色墙壁 粉色墙壁 总计 气味 刺激性 发霉情况
实施例3 9 9 18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23 3 4 7 无刺激 少量霉斑
实施例24 8 8 16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25 5 6 11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实施例26 3 4 7 无刺激 无霉菌生长
我们分析表6中实施例3、23~26的数据可知,柠檬酸缓冲液为氧化剂氧化霉菌及其孢子提供适宜的酸碱环境,在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高于2%或低于0.05%时,除霉剂pH值过低或过高,使得避免亚氯酸钠因分解速率过快或过慢而不能充分氧化分解霉菌及其孢子,同时,还使得防霉剂短期内易因氧化分解而失效。综上所述,除霉剂中柠檬酸的重量百分比为0.5~1%最为适宜(pH值维持在6.2±0.2)。适量的烷基苯磺酸钠(0.2~0.5%)作为渗透剂能有效地提高氧化剂和防霉剂的渗透性,使得氧化剂和防霉剂成分快速渗入墙体表面,有利于防霉剂和氧化剂的快速起效。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氧化剂1~10%、表面活性剂0.05~5%、防霉剂0.3~1%、渗透剂0.02~0.5%、辅助剂0.02~2%、去离子水余量;
其中,所述氧化剂选自亚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苯甲酸钠、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霉剂选自戊唑醇、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亚氯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剂在所述除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剂包括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其中,所述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硫酮脲的重量比为(2~4):(2~4):(0.5~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选自仲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氨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剂为柠檬酸缓冲溶液。
10.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除霉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将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混合成混合物A,然后,将渗透剂和辅助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A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B,再将防霉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B中,混合均匀,制得除霉剂。
CN201810427815.6A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576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7815.6A CN108576035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7815.6A CN108576035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6035A true CN108576035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35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7815.6A Pending CN108576035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60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6464A (zh) * 2022-01-07 2022-05-10 上海膜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渗透改性防霉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05273A (zh) * 2020-03-06 2023-01-13 雅托普罗德克株式会社(Jp) 泡沫灭火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8905A (ja) * 1984-07-31 1986-08-11 Lion Katori Kk スプレ−式かび取り剤
CN106719804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永兴隆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墙面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9925A (zh) * 2017-05-08 2017-08-22 李潜德 洁爽性优良并可用于气固液态环境的杀菌除臭喷洗液
CN107363946A (zh) * 2017-06-07 2017-11-21 常州市日臣艺术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防腐剂
CN107938338A (zh) * 2017-10-31 2018-04-20 广州广微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8905A (ja) * 1984-07-31 1986-08-11 Lion Katori Kk スプレ−式かび取り剤
CN106719804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永兴隆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墙面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9925A (zh) * 2017-05-08 2017-08-22 李潜德 洁爽性优良并可用于气固液态环境的杀菌除臭喷洗液
CN107363946A (zh) * 2017-06-07 2017-11-21 常州市日臣艺术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防腐剂
CN107938338A (zh) * 2017-10-31 2018-04-20 广州广微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5273A (zh) * 2020-03-06 2023-01-13 雅托普罗德克株式会社(Jp) 泡沫灭火剂
CN114456464A (zh) * 2022-01-07 2022-05-10 上海膜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渗透改性防霉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5697B1 (en) Essential oils based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compositions
NZ522970A (en) Biocidal cleaner composition
CN102167997B (zh) 一种不需防腐剂的天然消毒洗涤组合物
CN109234050B (zh) 一种多功能长效抑菌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7715A (zh) 抗微生物组合物
CN108576035A (zh) 一种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00603A (zh) 一种由天然原料组成的天然清洗剂
CN104041508B (zh) 含有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
DE10206172A1 (de) Flüssige Bleichreinigungszusammensetzung
CN102318625A (zh) 一种皮革复合杀菌防霉剂的配制
CN104080343A (zh) 对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
CN104023539A (zh) 抗微生物组合物
US20070166403A1 (en) Method and Compound for Treating Mold
CN105087180A (zh) 一种毛巾抗菌防霉变清洗处理剂
EP0934392A1 (de) Reinigungsmittel
PL203184B1 (pl) Środek dezynfekcyjny w postaci pianki, sposób dezynfekcji pianką powierzchni i zastosowanie środka dezynfekcyjnego w postaci pianki
CN104621678A (zh) 复配防腐护色保鲜剂溶液及其生产方法
CN104946439A (zh) 一种安全无毒水果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Wasilewski et al.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hop cone extract on the antibacterial,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adhesive toilet cleaners
CN105969539B (zh) 一种多功能浓缩清洁剂
CN107502464A (zh) 农用喷雾器械专用的清洗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7603770A (zh) 一种含植物成分的键盘鼠标用清洁剂
CN106867711A (zh) 一种除菌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A1087955A (en) Cleansing-sanitizing composition
CN102318635A (zh) 一种皮革复合杀菌防霉剂的配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