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5220A -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5220A
CN108575220A CN201810206679.8A CN201810206679A CN108575220A CN 108575220 A CN108575220 A CN 108575220A CN 201810206679 A CN201810206679 A CN 201810206679A CN 108575220 A CN108575220 A CN 108575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conveyer belt
rice
rice shoot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66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维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2066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52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5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52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3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aquatic plants; for planting underwater, e.g. 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6Other parts or details or plan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秧箱、送秧机构以及分插秧机构,秧门两侧设置有通过线性驱动器驱动的第三秧苗抵靠板,位于秧门两侧的秧苗抵靠板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另一块秧苗抵靠板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送秧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压秧装置,压秧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之间相对设置有若干对定位块,每对定位块之间转动设置有若干压秧杆,压秧杆上设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内设置有压秧针,第三传送带推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压秧针的第一电磁铁。该种水稻插秧机能够有效防止发生插秧时发生缺秧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农业机械。现有的插秧机一般包括机架、行走装置、秧箱、送秧机构以及分插秧机构。进行种植时,送秧机构将秧苗送至秧门,分插秧机构将秧门范围内的秧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分插秧机构的机械爪前端移动时一般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
现有的插秧机在插秧时一般是多个秧箱一体,秧箱一起移动使得一排秧苗逐步与秧门对准,分插秧机构将秧门范围内的秧苗植入田中的泥土,在一排秧苗插完之后通过送秧机构带动秧苗下移,下一排的秧苗继续进入秧门范围通过分插秧机构植入田中的泥土。而在插秧机在被插秧后的秧苗块的端面会松动,秧苗会掉落,容易导致后一排秧苗在插秧时出现缺秧。并且由于秧门处没有传送带,在前进过程中秧苗板前端有可能顶在秧箱上,导致在第三传送带转动的过程中秧苗板前端没有前进只是秧苗板后端翘起,导致缺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该种水稻插秧机能够有效防止发生插秧时发生缺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秧箱、送秧机构以及分插秧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船板以及斜板,所述秧箱内设置有所述送秧机构,所述船板上设置有若干秧门和所述分插秧机构,所述秧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秧门平行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秧苗抵靠板,所述秧苗抵靠板连接有第三线性驱动器,位于所述秧门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另一块所述秧苗抵靠板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所述送秧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压秧装置,所述压秧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之间相对设置有若干对定位块,每对所述定位块之间转动设置有若干压秧杆,所述压秧杆上设置有若干压秧针,所述第三传送带两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定位块接触后推动所述第四传送带转动,所述第三传送带由第三电机驱动,所述压秧杆自然下垂时,所述压秧针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压秧杆上设有导向通道,所述压秧针设置于所述导向通道内,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所述压秧针的第一电磁铁。该种插秧机在插秧的过程中,位于所述秧门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另一块所述秧苗抵靠板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从而防止在被插秧后的秧苗块的端面松动,防止秧苗掉落,从而防止缺秧;并且通过第三传送带带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第四传送带上的压秧针穿过秧苗块插入第三传送带将秧苗块在第三传送带上压平,防止在第三传送带带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的过程中,秧苗板翘起而导致缺秧,并且采用压秧针对秧苗的损伤小,保证插秧后的秧苗成活率;由于压秧针端部是尖的,如果不进行保护在朝上时是非常危险的;通过调节压秧杆与定位块之间的转动中心的位置,通过压秧杆以及压秧针自身重力,保证在压秧杆自然下垂时,所述压秧针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垂直,采用该结构当所述压秧杆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侧时,压秧针的针尖还是朝向第三传送带的,从而防止压秧针的针尖朝上对人身造成危害,提高安全性;压秧针能够通过第一电磁铁及自身重力提供穿刺力,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铁的强度调节压秧针的穿刺力,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秧苗块,在秧苗块厚度较小时调小第一电磁铁的强度减小压秧针的穿刺力,防止压秧针穿入第三传送带过深,在苗块厚度较大时调大第一电磁铁的强度增加压秧针的穿刺力,保证压秧针能够穿过秧苗块并插入第三传送带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竖直滑轨,所述竖直滑轨上滑行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器;所述升降架尾部设置有所述船板和所述斜板,所述斜板上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斜板下端固定于所述船板上表面,所述斜板上设有若干第一滑轨,所述升降架上设有若干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秧箱,所述斜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线性驱动器,若干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秧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若干秧苗预装箱,所述秧箱与所述秧苗预装箱一一对应固定连接,相邻所述秧箱之间具有调整间隙,所述秧苗预装箱朝向所述秧箱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秧苗抵靠板靠近所述秧门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秧苗的第一轻触开关,所述秧苗预装箱底部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秧苗预装箱内设置有秧卷隔断装置,所述秧卷隔断装置包括两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每对第二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传送带由第二电机驱动。在该插秧机中各个秧箱单独分离设计,一个秧箱对应一个秧门,并且在秧箱内的秧苗与第一轻触开关触碰来检测使得秧箱停止滑动,防止缺秧;秧苗预装箱最底部的秧苗块与上方的其他秧苗块能够进行隔断,从而保证最底部的秧苗块能够顺畅的转动将秧苗块摊平,在最底部的秧苗块完全移出时,第二传送带带动支撑杆转动一圈,将最底部的秧苗卷掉落并将倒数第二的秧苗卷抬起,实现秧苗预装箱内的秧苗块自动摊平出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均位于所述斜板的下侧,所述斜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秧箱连接。采用该结构使得第二线性驱动器方便安装和维修。当然也可以将第二线性驱动器安装于斜板与秧箱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三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凸针。采用该结构使得第三传送带在传送时能够勾住秧苗块,防止第三传送带与秧苗块之间相对移动,保证传送的准确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机架前端设置有驱动装置以及方向盘,所述行走装置为两对叶片式转轮,所述叶片式转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四传送带两侧的所述秧箱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第四传送带的传送轮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滑槽内转动设置有穿过所述滑动块的调节螺杆。采用该结构使得第四传送带的高度能够根据秧苗的不同高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插秧机在插秧的过程中,位于所述秧门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另一块所述秧苗抵靠板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从而防止在被插秧后的秧苗块的端面松动,防止秧苗掉落,从而防止缺秧;并且通过第三传送带带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第四传送带上的压秧针穿过秧苗块插入第三传送带将秧苗块在第三传送带上压平,防止在第三传送带带动第四传送带转动的过程中,秧苗板翘起而导致缺秧,并且采用压秧针对秧苗的损伤小,保证插秧后的秧苗成活率;由于压秧针端部是尖的,如果不进行保护在朝上时是非常危险的;通过调节压秧杆与定位块之间的转动中心的位置,通过压秧杆以及压秧针自身重力,保证在压秧杆自然下垂时,所述压秧针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垂直,采用该结构当所述压秧杆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侧时,压秧针的针尖还是朝向第三传送带的,从而防止压秧针的针尖朝上对人身造成危害,提高安全性;压秧针能够通过第一电磁铁及自身重力提供穿刺力,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铁的强度调节压秧针的穿刺力,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秧苗块,在秧苗块厚度较小时调小第一电磁铁的强度减小压秧针的穿刺力,防止压秧针穿入第三传送带过深,在苗块厚度较大时调大第一电磁铁的强度增加压秧针的穿刺力,保证压秧针能够穿过秧苗块并插入第三传送带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架上升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斜板、秧箱、秧苗预装箱和船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线性驱动器安装在斜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秧苗预装箱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秧卷隔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送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秧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曳式补秧机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曳式补秧机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六传送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12,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包括机架1、行走装置2、秧箱3、送秧机构4以及分插秧机构5,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船板14以及斜板15,所述秧箱3内设置有所述送秧机构4,所述船板14上设置有若干秧门141和所述分插秧机构5,所述秧门141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秧门141平行的第三滑轨142,所述第三滑轨142上滑动设置有秧苗抵靠板143,所述秧苗抵靠板143连接有第三线性驱动器144,位于所述秧门141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143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另一块所述秧苗抵靠板143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所述送秧机构4包括第三传送带41,所述第三传送带41上方设置有压秧装置42,所述压秧装置42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带43,所述第四传送带43之间相对设置有若干对定位块47,每对所述定位块47之间转动设置有若干压秧杆44,所述压秧杆44上设置有若干压秧针45,所述第三传送带41两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块46,所述限位块46与所述定位块47接触后推动所述第四传送带43转动,所述第三传送带41由第三电机驱动,所述压秧杆44自然下垂时,所述压秧针45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压秧杆44上设有导向通道441,所述压秧针45设置于所述导向通道441内,所述第三传送带41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所述压秧针45的第一电磁铁48。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竖直滑轨11,所述竖直滑轨11上滑行设置有升降架12,所述升降架12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器13;所述升降架12尾部设置有所述船板14和所述斜板15,所述斜板15上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架12上,所述斜板15下端固定于所述船板14上表面,所述斜板15上设有若干第一滑轨16,所述升降架12上设有若干第二滑轨17,所述第一滑轨16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秧箱3,所述斜板15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线性驱动器151,若干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15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秧箱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7上设置有若干秧苗预装箱18,所述秧箱3与所述秧苗预装箱18一一对应固定连接,相邻所述秧箱3之间具有调整间隙31,所述秧苗预装箱18朝向所述秧箱3的一侧设有开口19,所述秧苗抵靠板143靠近所述秧门141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秧苗的第一轻触开关145,所述秧苗预装箱18底部设有第一传送带181,所述第一传送带181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秧苗预装箱18内设置有秧卷隔断装置182,所述秧卷隔断装置182包括两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带183,每对第二传送带183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84,所述第二传送带183由第二电机驱动。
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151均位于所述斜板15的下侧,所述斜板15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152,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15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152与所述秧箱3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送带41上设置有若干凸针4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前端设置有驱动装置6以及方向盘61,所述行走装置2为两对叶片式转轮21,所述叶片式转轮21由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传送带43两侧的所述秧箱3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滑槽32,所述竖直滑槽32内设置有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33与第四传送带43的传送轮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滑槽32内转动设置有穿过所述滑动块33的调节螺杆34。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拖曳式补秧机7,所述拖曳式补秧机7包括顶板71、拖曳杆72、补种机构73和可调拖曳轮74;所述顶板71连接所述拖曳杆72,所述拖曳杆72水平定位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顶板71上设置有与所述拖曳杆72垂直的导向孔711,所述补种机构73上设置有滑动匹配于所述导向孔711内的导向杆731,所述顶板71上设置有压力计712,所述补种机构73与所述压力计712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75;所述补种机构73两侧设有所述可调拖曳轮74,所述可调拖曳轮74包括中心轴741、固定块742、滑动块743、第一转动杆744、第二转动杆745、轮毂片746以及第四线性驱动器747,所述固定块742固定于所述中心轴741上且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748,所述滑动块743滑动设置于所述中心轴741上且外侧设置有第二轴承749,所述第一转动杆744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749铰接另一端固定有轮毂片746,所述第二转动杆745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748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744上,所述第四线性驱动器747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块743连接;所述补种机构73内设置有补种腔76,所述补种腔76内设置有若干第五传送带761以及位于所述第五传送带761两端的与所述第五传送带761一一对应的补种秧门762和补种秧苗预装箱763,所述补种秧门762侧面设置有第二轻触开关764,所述补种秧门762上方均设置有补种气缸765,每个所述补种秧门762下方前侧设置有一对光电检测装置766,所述补种气缸765连接压缩气瓶或者气泵并分别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五传送带761上方设置有第六传送带767,所述第六传送带767上设置有若干导向管768,所述导向管768内设置有若干压秧插针769,所述第五传送带761由第四电机驱动,所述第六传送带767由第五电机驱动,所述第五传送带761上表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所述压秧插针769的第二电磁铁77,所述压力计712、所述第四线性驱动器747、所述光电检测装置766、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二轻触开关764、所述第四电机和所述第五电机均与第一控制装置连接。该种水稻插秧机在插秧时拖行拖曳式补秧机,压力计能够检测减振弹簧对顶板的压力,通过第一控制装置调节第四线性驱动器的伸缩长度能够调节可调拖曳轮的直径大小,并且通过压力计的反馈设定补种机构与顶板之间的压力,防止两者之间压力过小补种机构出现大幅振动,防止补种气缸在补种时导致补种机构出现大幅振动,保证可调拖曳轮的抓地力,使得可调拖曳轮能够转动;通过该结构使得该拖曳式补种机能够适配各种不同高度的插秧机,在插秧机的各处连接时均能够保证补种机构与顶板之间的压力一致;在运行时将秧苗块端部朝下分别放入补种秧苗预装箱内,通过第五传送带的传动和第六传送带上的压秧插针定位将秧苗块送至与第二轻触开关顶靠,第六传送带上的压秧插针穿过秧苗块插入第五传送带上实现秧苗块的定位,防止秧苗块翘起,通过第二电磁铁的强度调节可调节压秧插针的穿刺力,保证能够穿过不同厚度的秧苗块,且不会插入第五传送带太深,在位于第六传送带上侧时压秧插针因重力会进入到导向管内,从而节省补种腔的高度空间;通过光电检测装置检测,当多对光电检测装置到有秧苗时而有一对或多对没有检测到秧苗时,气动对应的补种气缸将秧苗从补种秧门插入到土内,然后缩回,第五传送带继续将秧苗块送到补种秧门处,光电检测装置继续检测秧苗在缺秧位置进行补种。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性驱动器、第二线性驱动器、第三线性驱动器和第四线性驱动器均为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线性驱动器、第二线性驱动器、第三线性驱动器和第一轻触开关均与第二控制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控制装置设定的程序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一线性驱动器、第二线性驱动器和第三线性驱动器的运动。
该种插秧机在插秧时,将秧苗块卷绕后端部朝下放入到秧苗预装箱内,通过秧卷隔断装置使得仅最下方的秧苗块与第二传送带接触,第二传送带逐步将秧苗块展开并从开口传送至秧箱;秧门一侧的秧苗抵靠板与秧箱之间具有单次插秧的距离且此时秧箱与该块秧苗抵靠板对准,另一侧的秧苗抵靠板与秧箱贴合,送秧机构将秧苗块送至与秧苗抵靠板抵靠,通过第二线性驱动器的驱动使得秧箱移动直至第一轻触开关被秧苗触碰后停止,然后分插秧机构将位于秧门范围内的秧苗植入田中的泥土,在此过程中,位于秧门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防止插秧后的端面秧苗块松动秧苗掉落,另一块所述秧苗抵靠板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在完成一个方向的插秧后与秧箱贴合的秧苗抵靠板移动与秧箱之间留出单次插秧的距离,与秧箱之间留出单次插秧的距离秧苗抵靠板移动与至与秧箱贴合,送秧机构将秧苗块整体下送单次插秧的距离,然后秧箱反向移动继续进行插秧。

Claims (6)

1.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包括机架(1)、行走装置(2)、秧箱(3)、送秧机构(4)以及分插秧机构(5),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船板(14)以及斜板(15),所述秧箱(3)内设置有所述送秧机构(4),所述船板(14)上设置有若干秧门(141)和所述分插秧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秧门(141)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秧门(141)平行的第三滑轨(142),所述第三滑轨(142)上滑动设置有秧苗抵靠板(143),所述秧苗抵靠板(143)连接有第三线性驱动器(144),位于所述秧门(141)两侧的所述秧苗抵靠板(143)一块抵靠秧苗块插秧后的端面,另一块所述秧苗抵靠板(143)抵靠秧苗块插秧前的端面,所述送秧机构(4)包括第三传送带(41),所述第三传送带(41)上方设置有压秧装置(42),所述压秧装置(42)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四传送带(43),所述第四传送带(43)之间相对设置有若干对定位块(47),每对所述定位块(47)之间转动设置有若干压秧杆(44),所述压秧杆(44)上设置有若干压秧针(45),所述第三传送带(41)两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块(46),所述限位块(46)与所述定位块(47)接触后推动所述第四传送带(43)转动,所述第三传送带(41)由第三电机驱动,所述压秧杆(44)自然下垂时,所述压秧针(45)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压秧杆(44)上设有导向通道(441),所述压秧针(45)设置于所述导向通道(441)内,所述第三传送带(41)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所述压秧针(45)的第一电磁铁(4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竖直滑轨(11),所述竖直滑轨(11)上滑行设置有升降架(12),所述升降架(12)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器(13);所述升降架(12)尾部设置有所述船板(14)和所述斜板(15),所述斜板(15)上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架(12)上,所述斜板(15)下端固定于所述船板(14)上表面,所述斜板(15)上设有若干第一滑轨(16),所述升降架(12)上设有若干第二滑轨(17),所述第一滑轨(16)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秧箱(3),所述斜板(15)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线性驱动器(151),若干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15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秧箱(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7)上设置有若干秧苗预装箱(18),所述秧箱(3)与所述秧苗预装箱(18)一一对应固定连接,相邻所述秧箱(3)之间具有调整间隙(31),所述秧苗预装箱(18)朝向所述秧箱(3)的一侧设有开口(19),所述秧苗抵靠板(143)靠近所述秧门(141)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秧苗的第一轻触开关(145),所述秧苗预装箱(18)底部设有第一传送带(181),所述第一传送带(181)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秧苗预装箱(18)内设置有秧卷隔断装置(182),所述秧卷隔断装置(182)包括两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带(183),每对第二传送带(183)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84),所述第二传送带(183)由第二电机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151)均位于所述斜板(15)的下侧,所述斜板(15)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152),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15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152)与所述秧箱(3)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带(41)上设置有若干凸针(4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前端设置有驱动装置(6)以及方向盘(61),所述行走装置(2)为两对叶片式转轮(21),所述叶片式转轮(21)由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送带(43)两侧的所述秧箱(3)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滑槽(32),所述竖直滑槽(32)内设置有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33)与第四传送带(43)的传送轮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滑槽(32)内转动设置有穿过所述滑动块(33)的调节螺杆(34)。
CN201810206679.8A 2018-03-13 2018-03-13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Pending CN1085752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6679.8A CN108575220A (zh) 2018-03-13 2018-03-13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6679.8A CN108575220A (zh) 2018-03-13 2018-03-13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5220A true CN108575220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2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6679.8A Pending CN108575220A (zh) 2018-03-13 2018-03-13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52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295A (zh) * 2018-11-29 2019-02-2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改进型轻简阵列式播秧机
CN114916296A (zh) * 2022-05-17 2022-08-19 扬州大学 一种蔬菜穴盘苗自动分苗栽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1783Y (zh) * 2007-06-21 2008-04-30 刘展文 稻秧栽插机
CN101779540A (zh) * 2010-03-18 2010-07-2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宽窄行水稻插秧机
CN201571327U (zh) * 2010-01-05 2010-09-08 程士海 钵体水稻秧苗摆栽机
CN105165199A (zh) * 2015-10-27 2015-12-23 卜永金 一种水稻补苗机
CN205161102U (zh) * 2015-02-07 2016-04-20 象山康丽针织厂 一种水稻插秧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1783Y (zh) * 2007-06-21 2008-04-30 刘展文 稻秧栽插机
CN201571327U (zh) * 2010-01-05 2010-09-08 程士海 钵体水稻秧苗摆栽机
CN101779540A (zh) * 2010-03-18 2010-07-2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宽窄行水稻插秧机
CN205161102U (zh) * 2015-02-07 2016-04-20 象山康丽针织厂 一种水稻插秧机
CN105165199A (zh) * 2015-10-27 2015-12-23 卜永金 一种水稻补苗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295A (zh) * 2018-11-29 2019-02-2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改进型轻简阵列式播秧机
CN114916296A (zh) * 2022-05-17 2022-08-19 扬州大学 一种蔬菜穴盘苗自动分苗栽植装置
CN114916296B (zh) * 2022-05-17 2023-11-17 扬州大学 一种蔬菜穴盘苗自动分苗栽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01510A1 (en) Bullet-carried rust removal mechanism and rust removal device
CN108271484A (zh) 一种具有自动补秧机的插秧机
CN108575220A (zh) 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CN106856757B (zh) 一种钵苗脱盘装置
CN105707963B (zh) 一种穿签装置及采用该穿签装置的自动穿签机
CN108575219A (zh) 一种自动补秧的水稻插秧机
US3732672A (en) Stack forming loader
CN109264338A (zh) 一种秋千u型坐垫定向供料机
CN108353585A (zh) 一种具有压秧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CN108401626A (zh) 防止缺秧的水稻插秧机
CN108243686A (zh) 具有拖曳式补种机的水稻插秧机
CN108235847A (zh) 一种自动水稻插秧机
CN108353584A (zh) 一种水稻插秧机
CN108939495A (zh) 一种网球教学训练优化方法
CN205192346U (zh) 一种烟花外筒泥底压制自动装置
CN108353583A (zh) 一种具有拖曳式补种机的水稻插秧机
CN108401627A (zh) 一种防止缺秧的水稻插秧机
CN111104931A (zh) 一种图像通信系统控制的装置
CN207382922U (zh) 一种用于生态浮床杆状农业果实的机械化自动采摘设备
CN108221980A (zh) 一种建筑工程自动化处理系统
CN108848816A (zh) 移栽机输送分苗系统
CN209897606U (zh) 移栽机用鸭嘴栽植装置
CN207678204U (zh) 一种草坪打孔机
CN220274242U (zh) 一种木薯种植用茎秆投放装置
CN110216695A (zh) 投篮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