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4906A -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4906A
CN108574906A CN201710138876.6A CN201710138876A CN108574906A CN 108574906 A CN108574906 A CN 108574906A CN 201710138876 A CN201710138876 A CN 201710138876A CN 108574906 A CN108574906 A CN 108574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microphone
signal
automobile
voi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88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74906B (zh
Inventor
吴世杰
曾小荣
赵伟冰
杨海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88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4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4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4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74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4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和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汽车的车厢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其中,第一麦克风与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大于目标声音源与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第一麦克风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小于噪声源与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方法包括: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接收第二声音信号;根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判断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若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则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若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则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由此,能够提高车载语音的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一种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和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目标源对汽车电子产品的附加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车载声音降噪及声音识别控制的应用愈来愈被提上日程。但在车速较快或复杂路况时,常规车载声音通话的清晰度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得通话双方无法听清对方声音,或可能造成声音识别控制失效。
具体而言,在现有的汽车电子产品上,一般只能在车载MIC(Microphone,麦克风)上加一个有源电路去放大处理输出信号。即在普通驻极体MIC接上后,只有放大信号的处理办法,而没有相应的降噪处理,无法实现环境噪声的抑制及分离。而车辆行驶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造成收集声源后无法输出比较清晰的声音信号,进而无法满足目标源在复杂的行车环境中使用声音电话或进行声音识别控制。例如,总台在呼叫其中一台车,驾驶员在嘈杂的环境中,传出去的声音没有经过降噪处理,总调度中心人员听不清楚驾驶员的说话,不能实现流利调度车辆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车载语音的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汽车的语音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所述汽车的车厢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与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目标声音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麦克风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噪声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接收第二声音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判断所述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其中,所述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如果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则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如果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则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接收第二声音信号;根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判断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其中,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如果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则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如果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则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由此,能够提高车载语音的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判断所述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则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则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是否大于预设高音阈值;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所述预设高音阈值,则无需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包括: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并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5~7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大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均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厢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用以接收第一声音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用以接收第二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与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目标声音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麦克风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噪声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判断所述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其中,所述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以在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时,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及在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时,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用以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用以接收第二声音信号,,通过第一判断模块根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判断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进而通过处理模块在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时,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及在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时,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由此,能够提高车载语音的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时,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时,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以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是否大于预设高音阈值;其中,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所述预设高音阈值时,所述处理模块无需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并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5~7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大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通过上述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能够提高车载语音的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结构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及汽车。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汽车的车厢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其中,第一麦克风与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大于目标声音源与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第一麦克风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小于噪声源与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如图2所示,以一个第一麦克风DMIC1和一个第二麦克风DMIC2为例,第一麦克风DMIC1与第二麦克风DMIC2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55~75mm,如可以是65mm,且第二麦克风DMIC2与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即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麦克风DMIC1与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即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噪声源发出的噪声可以包括汽车自身电机发出的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等;目标声音即为车厢内乘车人员(如,驾驶员、副驾驶位置的人员)发出的声音。
如图1所示,该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接收第二声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均可以采用DMIC(Digital MIC,数字麦克风),其可以减少元件数目、连线简单,能够降低成本,且空间布局更为灵活。
S102,根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判断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其中,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具体地,判断第一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是否小于第二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如果第一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小于第二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则判断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如果第一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大于第二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则判断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可以理解,当声源与多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均不相同时,声源产生的声波到达不同麦克风的时间必然不同。即第一声音信号到达第一麦克风与第二声音信号到达第二麦克风的时间不同。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第二麦克风与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的位置小于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与第一麦克风的距离,当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在说话时,第二麦克风会先于第一麦克风接收到驾驶员或副驾驶员的声音信号。对应地,当汽车所处环境有噪声时,噪声会先到达距离噪声源近的第一麦克风,即第一麦克风会先于第二麦克风接收到噪声信号。
可以理解,第一声音信号可以包括第一噪声信号(即噪声源发出的噪声信号)和/或第一目标信号(即目标声音源发出的目标声音),第二声音信号可以包括第二噪声信号(即噪声源发出的噪声信号)和/或第二目标信号(即目标声音源发出的目标声音)。
S103,如果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则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时,可以对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并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可以理解,如果汽车所处行车环境声音比较嘈杂,车内人员在说话时,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中均包括噪声和目标声音(即人声),此时则需要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具体地,可以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获得噪声信号和人声信号的频率,进而可以对第一声音信号进行无穷大衰减,并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即根据人声信号频率提升第二声音信号中的人声信号,降低非人声信号,其中,具体增益放大参数可以根据汽车的车型进行预先设置,由此,可以使用户在任意行车环境中输出清晰的语音。
S104,如果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则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可以理解,如果汽车所处行车环境比较安静,车内人员在说话时,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中均主要包括目标声音(即人声),此时则不需要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具体地,可以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获得人声信号的频率,进而直接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即可以根据人声信号频率对第二声音信号中的人声进行提升,并可以做滤波处理,以输出只包含人声信号的语音,其中,具体增益放大参数可以根据汽车的车型进行预先设置,由此,可以使用户在任意行车环境中输出清晰的语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可以对当前的行车环境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对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均衡处理,以输出较清晰的人声,由此,能够提高车载语音的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接收第二声音信号。
S202,判断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是否大于预设高音阈值。
S203,如果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预设高音阈值,则无需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可以理解,当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预设高音阈值时,说明当前行车环境中噪声很大,难以通过降噪实现清晰语音的输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由于40~60分贝属于人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分贝可以认为是很吵的,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因此,可以设置预设高音阈值的取值范围为65~75分贝,如可以是70分贝。即言,在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70分贝时,说明当前行车环境中噪声很大,无需对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如果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小于等于预设高音阈值,则执行上述步骤S102~S104。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步骤S204~S206分别对应图1中的S102~S104。
为了提高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判断的准确度,可以预先选择两种参数性能不同的麦克风,如可以设置第一麦克风的灵敏度高于第二麦克风的灵敏度,第一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大于第二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上述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图4、图5所示的结构实现。DMIC1、DMIC2安装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线路板)表面,并通过联接器到声音降噪模块主板,声音降噪模块主板可由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组成,其中,DMIC1主要负责收集侦测区域内环境声音(即噪声)以生成第一声音信号,DMIC2主要负责收集侦测区域内人员的语音(即目标声音)以生成第二声音信号,声音降噪模块用以处理DMIC1和DMIC2接收到的声音信号。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基于图4、图5所示的结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语音降噪模块开机自检成功。
S302,开启DMIC1、DMIC2。
S303,DSP检测语音关键口令,通过,则进下一步骤S304;不通过,则继续检测,直至存在语音关键口令。
具体地,DSP检测语音关键口令的过程包括:可以通过数字麦克风(如DMIC1或DMIC2)采集车内声音信号,进而可以使用FM1388芯片对声音信号进行语音及声纹识别,获得模拟信号信息特征(A2I)并与预设基准特征比较后,输出编码信息以唤醒主控芯片MCU。其中,编码信息可以通过I2C通信方式传输至MCU。当MCU收到后执行请求,即通过或不通过语音关键口令检测。
S304,检测是否开启降噪模式,否,进入步骤S305;是,进入步骤S306。
S305,DMIC2增益放大,并开启EQ(Equalization,均衡)模式。
S306,DMIC1衰减到无穷大,同时DMIC2自动调整增益。
S307,DSP处理编码I2S格式或差分信号输出音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降低能耗,在步骤S304之前还可以判断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小,以根据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小判断是否进行降噪处理。
具体地,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经过联接器发送到声音降噪模块主板,由DSP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后,MCU判断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是否大于预设高音阈值。如果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预设高音阈值,则说明行车环境中噪声太大,无法进行降噪处理。如果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小于等于预设高音阈值,则说明行车环境中噪声在可控范围内,进而判断当前声音收集区域。
如果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则只需对第二声音信号中的人声进行提升,并根据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滤波或对某些频点进行降增益,以突出人的语音声音。如果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则需对第一声音信号进行无穷大衰减,并对第二声音信号中的人声进行提升,以及根据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滤波或对某些频点进行降增益,以减弱噪声影响,突出人的语音声音。即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降噪处理后,还原为差分或单端的音频输出,降低环境噪声提高人声语音的比重,实现输出只有人的语音声音。
可以看出,上述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能够实现语音降噪,完全可以替代相关技术中的驻极体MIC,实现行车过程中专享静噪语音效果。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对汽车所处环境的噪声判断,以确定是否进行降噪处理,以及在进行降噪处理时,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并对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由此,汽车在任意行车环境中,均能够使用户输出清晰的语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1、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2(图7中只示出了一个第一麦克风1和一个第二麦克风2)、第一判断模块3和处理模块4。
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1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2均设置在汽车的车厢内,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1用以接收第一声音信号,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2用以接收第二声音信号,且第一麦克风1与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大于目标声音源与第二麦克风2之间的距离,第一麦克风1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小于噪声源与第二麦克风2之间的距离。第一判断模块3用以根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判断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其中,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处理模块4用以在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时,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及在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时,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具体地,如图2所示,以一个第一麦克风DMIC1和一个第二麦克风DMIC2为例,第一麦克风DMIC1与第二麦克风DMIC2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55~75mm,如可以是65mm,且第二麦克风DMIC2与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即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麦克风DMIC1与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即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3具体用于判断第一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是否小于第二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在第一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小于第二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时,判断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噪声收集区域;以及在第一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大于第二声音信号到达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时,判断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为了提高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判断的准确度,可以预先选择两种参数性能不同的麦克风,如可以设置第一麦克风的灵敏度高于第二麦克风的灵敏度,第一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大于第二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模块5。第二判断模块5用以判断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是否大于预设高音阈值。
其中,在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预设高音阈值时,处理模块4无需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具体用于对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并对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汽车所处环境的噪声判断,以确定是否进行降噪处理,以及在进行降噪处理时,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并对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方法均衡处理。由此,汽车在任意行车环境中,均能够使用户输出清晰的语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不仅可以用于车载设备中,还可以迁移用于移动终端、家用电器产品等。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方框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汽车2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100。
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通过上述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噪声判断,以确定是否进行降噪处理,以及在进行降噪处理时,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并对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由此,汽车在任意行车环境中,均能够使用户输出清晰的语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车厢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与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目标声音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麦克风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噪声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接收第二声音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判断所述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其中,所述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如果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则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如果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则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判断所述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
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则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
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则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是否大于预设高音阈值;
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所述预设高音阈值,则无需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并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5~7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大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
7.一种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和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均设置在所述汽车的车厢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用以接收第一声音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用以接收第二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与目标声音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目标声音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麦克风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噪声源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判断所述车厢内的当前声音收集区域,其中,所述声音收集区域包括噪声收集区域和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以在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时,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及在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时,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
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小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时,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噪声收集区域;以及
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的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到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的时间时,判断所述当前声音收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声音收集区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以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是否大于预设高音阈值;
其中,在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音量大于所述预设高音阈值时,所述处理模块无需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并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处理。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5~75mm。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大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声音收集区域。
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系统。
CN201710138876.6A 2017-03-09 2017-03-09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Active CN108574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8876.6A CN108574906B (zh) 2017-03-09 2017-03-09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8876.6A CN108574906B (zh) 2017-03-09 2017-03-09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4906A true CN108574906A (zh) 2018-09-25
CN108574906B CN108574906B (zh) 2019-12-10

Family

ID=63578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8876.6A Active CN108574906B (zh) 2017-03-09 2017-03-09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490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020A (zh) * 2018-09-29 2019-01-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60921A (zh) * 2019-07-15 2019-11-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拾音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1341342A (zh) * 2020-02-11 2020-06-2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基于环境声分离的车载语音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2770224A (zh) * 2020-12-30 2021-05-07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音源采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7099A (zh) * 2009-12-11 2011-06-15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使用通过线性组合的频谱分析的源声分离器及其方法
CN102497613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江苏奇异点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课堂扩音的双通道实时语音输出方法
CN104035065A (zh) * 2014-06-23 2014-09-10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主动旋转的声源定向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463749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用于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的共同讲话者调零
CN106210974A (zh) * 2014-09-19 2016-12-07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的主动噪声控制装置
CN106302905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7099A (zh) * 2009-12-11 2011-06-15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使用通过线性组合的频谱分析的源声分离器及其方法
CN102497613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江苏奇异点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课堂扩音的双通道实时语音输出方法
CN10463749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用于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的共同讲话者调零
CN104035065A (zh) * 2014-06-23 2014-09-10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主动旋转的声源定向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6210974A (zh) * 2014-09-19 2016-12-07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的主动噪声控制装置
CN106302905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020A (zh) * 2018-09-29 2019-01-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73020B (zh) * 2018-09-29 2022-04-19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60921A (zh) * 2019-07-15 2019-11-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拾音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1341342A (zh) * 2020-02-11 2020-06-2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基于环境声分离的车载语音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2770224A (zh) * 2020-12-30 2021-05-07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音源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2770224B (zh) * 2020-12-30 2022-07-05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音源采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4906B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4906A (zh) 用于汽车的声音处理方法、系统和汽车
CN103188587B (zh) 带有单独播放区的音响系统
US7848528B2 (en) Hands-free microphone with wind break
US9743213B2 (en) Enhanced auditory experience in shared acoustic space
CN102711030B (zh) 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智能音频系统及其音源调校方法
CN108712703A (zh) 低功耗的高效降噪耳机及降噪系统
CN110691299A (zh) 音频处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35682B (zh) 车辆降噪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8597524B (zh) 一种汽车人声识别提示装置及方法
CN10392784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音量可调的行人声音提醒装置
CN101142134A (zh) 电梯的声音广播系统
CN208045095U (zh) 基于主动降噪技术的汽车座椅降噪装置
CN111696539A (zh) 对内部通话主动降噪的语音交互系统及车辆
CN113066468A (zh) 一种基于车内环境主动噪音干扰消除优化装置及方法
CN209183265U (zh) 音频处理装置
CN201619516U (zh) 一种车辆内外对话系统
CN206024053U (zh) 主动降噪入耳式耳机
CN109698990A (zh) 车外环境声场的车内重建方法和装置
CN211296936U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上的降噪系统
JP3411648B2 (ja) 車載用オーディオ装置
CN210958793U (zh) 一种车载阵列式麦克风
CN110875051B (zh) 语音降噪装置和车辆以及语音降噪方法和存储介质
JPH08179792A (ja) 音声処理装置
CN105979461A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助听耳机及其系统
CN201717926U (zh) 有源消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